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有機物的是( )A.四氯化碳 B.硫氰化鉀 C.尿素 D.酒精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固體不導電,所以不是電解質B.銅絲、石墨均能導電,所以它們都是電解質C.熔融的能導電,所以是電解質D.NaCl溶于水,在通電條件下才能發生電離3.實現下列物質的轉化時,除了酸式鹽,只有加入酸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A.Fe2O3→Fe2(SO4)3 B.Zn→ZnCl2C.NaOH→NaCl D.BaCl2→BaSO44.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A.潔凈的空氣 B.食鹽水C.浮有冰塊的水 D.純凈的鹽酸5.某溫度下,已知Cl2與NaOH溶液反應產物有NaClO、NaClO3、NaCl,若生成的NaClO與NaCl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時,則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氯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5:1 B.1:5 C.5:9 D.9:56.光化學煙霧中的主要有害物質是,它是由排放到大氣中的氮的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在陽光的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而形成的污染物。有較強的氧化性,與KI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城市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主要是汽車尾氣造成的B.由和KI的反應可知,1mol參加反應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6molC.光化學污染屬于一次污染D.和KI的反應中,是還原產物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鋁原子失去3個電子,故鈉的還原性小于鋁B.陽離子只有氧化性,陰離子只有還原性C.根據樹狀分類法分析,MgSiO3屬于鎂鹽、硅酸鹽D.《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詩文中隱含化學變化且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8.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無色,則下列關于該溶液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①肯定不含 ②肯定不含 ③肯定含 ④可能含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二、填空題9.酸性氧化物能與 反應生成 和 的氧化物。大多數 氧化物屬于酸性氧化物,如CO2、SO3等。10.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下面的實驗方法制備氫氧化鐵膠體:首先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向燒杯中逐滴滴加飽和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FeCl3+3H2OFe(OH)3(膠體)+3HCl(1)氫氧化鐵膠體中粒子直徑大小的范圍是 nm。(2)你認為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斷膠體的制備是否成功? 。(3)在做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實驗時,有些學生沒有按要求進行,結果沒有觀察到膠體的性質,請你預測其現象并分析其原因:①甲同學沒有選用飽和氯化鐵溶液,而是將稀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結果沒有觀察到 ,其原因是 。②乙同學往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后,長時間加熱,結果會 。11.種類多樣的化學物質組成了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離態,又存在化合態的是 (填序號)。①氮 ②氧 ③鈉 ④碳 ⑤鐵 ⑥氯(2)含上述元素的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填字線,下同)。(其中“××”表示不存在或沒有列出)選項 元素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酸 堿 鹽A 氮 ××B 鈉 ×× NaOH NaClC 碳 ×× 蘇打 小蘇打D 鐵 ×× ××E 氯 ×× HClO NaClO(3)①鈉元素所形成的物質有、、NaOH、、。②碳元素所形成的物質有CO、、。①中所有物質(固體或溶液)和②中所有物質(固體或溶液)間能發生的化學反應共有 個(已知:)。A.7 B.8 C.9 D.1012.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課堂”中介紹了空間站中的生活,在軌演示了水球變氣球等一系列炫酷又好玩的實驗。I.“天宮”中水和氧氣的最大化利用是保障生活的重要措施。如圖是空間站常用資源再利用模擬圖。(1)“尿處理子系統”采用蒸餾方法對其中成分進行分離。此方法是根據尿液中各成分的 不同進行分離的。(2)“水電解系統”中產生氧氣的電極應接電池的 極(填“正”或“負”)。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在水凈化系統中,用臭氧(O3)消毒,臭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4)在一定條件下,“薩巴蒂爾反應器”可以除去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II.王亞平將藍色顏料注入水球中,整個水球變成藍色,將泡騰片放入水球中,產生大量氣泡向四面八方擴散,充滿整個水球。氣體并不溢出,使水球越來越大。(5)泡騰片在水中發生了如下反應:H3C6H5O7+3NaHCO3=Na3C6H5O7+3H2O+3 (補全化學方程式)。(6)如果在空間站失重狀態下收集制得的氧氣,可以選用下列裝置中的 (填序號)。A. B. C. D.三、計算題13.過氧化氫溶液俗稱雙氧水,有殺菌消毒的作用,醫療上常用它來清洗傷口。雙氧水有時可作為礦業廢液消毒劑,有“綠色氧化劑”的美稱。(1)配平下列化學反應,并用單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要消除采礦業膠液中的氰化物(如KCN,C為+2價),可經反應實現,A的化學式為 ,若此反應中有6.72 L(標準狀況)氣體生成,則轉移電子的數目為 (用NA表示)。(3)高錳酸鉀也可用于醫療殺菌消毒。根據反應條件可判斷氧化劑氧化能力的強弱。例如:MnO2+4HCl(濃)MnCl2+Cl2↑+2H2O,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則MnO2和KMnO4相比, (填化學式)的氧化性強。某強酸性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和產物共六種粒子:、、、、、。已知該反應中只發生了如下過程:,則該反應中發生還原反應的過程是 → ,該反應應選擇的酸是 (填字母)。A.鹽酸 B.醋酸 C.稀硫酸(4)用32 mL 0.2 mol/L溶液,還原含4×10-3 mol的溶液,過量的Na2SO3用0.2 mol/L酸性KMnO4溶液氧化(其中KMnO4被還原成Mn2+),共消耗0.8 mL酸性KMnO4溶液,則元素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是 (填字母)。A.+1 B.+2 C.+3 D.+4四、解答題14.如圖所示,A、B、C、D、E各代表水、鋅、二氧化碳、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鋇溶液中的一種。常溫下,相連環中的物質間能發生反應,不相連環中的物質間不能發生反應,且A的相對分子(或原子)質量大于D。請填空:(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D 。(2)寫出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相連環中的物質間發生的反應中,置換反應共有 個。15.美國計劃2028年再次登陸月球,并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為人類登陸新的行星做好前期準備。為了解決基地人員的供氧問題,科學家設想利用月球富氧巖石制取氧氣。其提氧原理是:用氫氣還原富氧巖石獲取水,再利用太陽能電池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玄武巖(含鈦鐵礦)是月球的主要巖石之一,其質地堅硬,鈦鐵礦的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FeTiO3)。用上述提氧原理,理論上,從1kgFeTiO3中可獲取約105.3gO2。(1)寫出FeTiO3與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研究表明,月球上平均直徑為40微米的小圓珠形成的堆積物(富含Fe2TiO4)是最適合提氧的礦物。這種堆積物作為提氧原料的優點是 。(3)研究人員查閱文獻后,得知鈦鐵礦在高溫下還能被炭粉還原:2FeTiO3+C2Fe+2TiO2+CO2↑,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獲得O2。他們設計了兩套實驗裝置來測定鈦鐵礦中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研究人員用圖1裝置從鈦鐵礦中提取氧,實驗中得出的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大于理論值,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稱得反應前鈦鐵礦的質量為m1g,炭粉的質量為m2g,鈦鐵礦完全反應后,測得生成CaCO3的質量為m3g,則鈦鐵礦中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表達式為 。(4)在鈦鐵礦提氧過程中科學家們常選用H2而不用其他還原劑,其主要原因是 。16.某澄清、透明的棕黃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為了弄清溶液中所含離子,某化學小組進行如圖所示實驗(所加試劑均過量)。(1)氣體C的化學式是 ,沉淀A的化學式是 。(2)待測溶液中一定含有 (填離子符號,下同);一定不含 。(3)寫出溶液G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沉淀H時的離子方程式 。《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C C A D C1.B【詳解】A. 四氯化碳是常見的有機溶劑,屬于有機物,故A錯誤;B. 硫氰化鉀的組成與性質都跟無機物更相似,屬于無機物,不屬于有機物,故B正確;C. 尿素是常見的化肥,屬于有機物,故C錯誤;D. 酒精是常見的有機溶劑,屬于有機物,故D錯誤;故選B。【點睛】有機物指的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機物的組成元素除碳外,通常還含有氫、氧、氮、硫、鹵素、磷等,但對于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鹽、氰化物、硫氰化物、碳化物等少數含碳化合物,由于組成與性質都跟無機物更相似,故仍屬無機物。2.C【詳解】A.固體不導電,但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能導電,其屬于電解質,A錯誤;B.銅絲、石墨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B錯誤;C.熔融的能導電,是化合物,所以是電解質,C正確;D.NaCl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發生電離,電離不需要通電,D錯誤;故選C。3.A【詳解】A.Fe2O3是難溶性堿性氧化物,除了和酸式鹽溶液如NaHSO4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鐵外,只有與硫酸反應才能轉化為硫酸鐵,A符合題意;B.活潑金屬Zn可以與鹽酸或CuCl2等比Zn活動性弱的金屬的鹽溶液通過置換反應得到ZnCl2,B與題意不符;C.NaOH與鹽酸或CuCl2等鹽溶液反應都可得到NaCl,C與題意不符;D.BaCl2與H2SO4或可溶性硫酸鹽反應都可得到BaSO4,D與題意不符。答案為A。4.C【詳解】A、空氣由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組成的混合物,選項A不符合;B、食鹽水是氯化鈉的水溶液,是混合物,選項B不符合;C、冰塊和水都是H2O,是純凈物,選項C符合;D、鹽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選項D不符合;答案選C。5.C【詳解】Cl2生成ClO﹣與ClO3﹣是被氧化的過程,化合價分別由0價升高為+1價和+5價,Cl2生成NaCl是被還原的過程,化合價由0價降低為﹣1價,NaClO與NaCl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設二者物質的量分別為4mol、1mol,根據電子轉移守恒:4mol×(1﹣0)+1mol×(5﹣0)=n(NaCl)×1解得n(NaCl)=9mol所以被氧化的氯元素和被還原的氯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mol:9mol=5:9,故選C。6.A【解析】城市中的氮的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主要是汽車排出的廢氣造成,光化學污染屬二次污染,根據方程式O3+2KI+H2O =2KOH+I2+O2分析可得,碘化鉀中-1價的碘離子被氧化為碘單質,O3中的O有一個由0價降低為-2價,作氧化劑,反應中有1molO3參加反應,轉移電子為2mol,此反應中氧氣仍為0價,既不是氧化產物也不是還原產物,據以上分析回答問題。【詳解】A.根據題給信息可知,城市中的氮的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主要是汽車排出的廢氣造成,故A正確;B.根據方程式O3+2KI+H2O =2KOH+I2+O2分析可得,碘化鉀中-1價的碘離子被氧化為碘單質,O3中的O有一個由0價降低為-2價,作氧化劑,反應中有1molO3參加反應,轉移電子為2mol,故B錯誤;C.光化學污染是由排放到大氣中的氮的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在陽光的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而形成的污染物,屬二次污染,故C錯誤;D.和KI的反應中,此反應中氧氣仍為0價,既不是氧化產物也不是還原產物,故D錯誤;答案選A。7.D【詳解】A.氧化還原性的強弱與得失電子數目無關,與得失電子難易有關,Na的還原性大于Al的還原性,A錯誤;B.陽離子可能有還原性、陰離子也可能有氧化性,例如亞鐵離子具有還原性、高錳酸根離子具有氧化性,B錯誤;C.根據交叉分類法分析,MgSiO3屬于鎂鹽、硅酸鹽,C錯誤;D.隱含的化學變化是碳酸鈣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沒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為非氧化還原反應,D正確;故選:D。8.C【詳解】還原性SO32 >I ,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無色,說明一定含有SO32 ,溶液中可能含有I 離子,因加入溴水少量,I 沒有被氧化,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可知,溶液中含有鈉離子,故正確的有③④。答案選C。【點睛】本題考查了離子的檢驗,明確亞硫酸根離子和碘離子還原性的相對強弱是解本題關鍵。本題的易錯點為④的判斷,要注意溴水是少量的,溴水只與SO32-反應,與碘離子沒有發生反應。9. 堿 鹽 水 非金屬【詳解】酸性氧化物是指能與水反應生成酸或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且沒有發生化合價的改變。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屬于酸性氧化物,如CO2、SO3等。10.(1)1~100(2)丁達爾效應(3) 紅褐色膠體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生成紅褐色沉淀【詳解】(1)氫氧化鐵膠體是膠體分散系中的一種,膠體粒子直徑大小在1nm~100nm,故答案為:1nm~100nm;(2)膠體區別于溶液的關鍵在于溶液粒子直徑小于1nm,膠體粒子直徑大小在1nm~100nm,即溶液不產生丁達爾效應,而氫氧化鐵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故答案為:達爾效應;(3)①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方法為: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加熱到紅褐色,將稀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FeCl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無紅褐色,故答案為:褐色液體;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②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時,溶液呈紅褐色時應停止加熱,否則生成的膠體在加熱條件下發生聚沉,形成紅褐色沉淀,故答案為:成紅褐色沉淀;11. ① ② ④ ⑤ D C【詳解】(1)鈉元素在自然界沒有游離態,只有化合態;氯元素在自然界沒有游離態,只有化合態,故答案填①②④⑤;(2)A選項中,不屬于堿;B選項中,不屬于酸;C選項中,蘇打不屬于堿;D選項正確;E選項中,NaClO不屬于堿,故答案選D;(3)與、、NaOH、的固體或溶液反應;與、、NaOH、、的固體或溶液反應,共9個化學反應,故答案選C。12.(1)沸點(2) 正 2H2O2H2↑+O2↑(3)2O33O2(4)CO2+4H2CH4+2H2O(5)CO2(6)D【詳解】(1)“尿處理子系統”采用蒸餾方法對其中成分進行分離。此方法是根據尿液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的;(2)“水電解系統”中,與電源正極連接的電極為陽極;與電源負極連接的電極為陰極。在陽極上水電離產生的OH-失去電子變為O2逸出;在陰極上H+得到電子被還原產生H2,故產生氧氣的電極應接電池的正極;總反應方程式為:2H2O2H2↑+O2↑;(3)在水凈化系統中,用臭氧(O3)消毒,臭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氧氣,根據原子守恒可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O33O2;(4)根據圖示可知:在一定條件下,“薩巴蒂爾反應器”中CO2與H2反應產生CH4、H2O,從而可以除去CO2,根據電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4H2CH4+2H2O;(5)根據題目已知信息,可知在泡騰片在水中發生了反應,根據方程式中已知物質,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產生的物質還缺少CO2氣體;(6)如果在空間站失重狀態下收集制得的氧氣,就不能采用常規的排氣方法或排水方法收集,而應該采用真空袋收集儲存,故合理選項是D。13. 0.6NA KMnO4 Mn2+ C C【分析】(1)用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時,電子轉移方向是:由反應物中失去電子的元素指向得到電子的元素,電子轉移數目等于元素化合價升降數目;(2)根據反應前后各種元素原子個數不變確定A的化學式;根據電子轉移數目等于元素化合價升降數目確定電子轉移數目;(3)反應條件越容易,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就越強;氧化劑得到電子,被還原產生還原產物;還原劑失去電子,被氧化產生氧化產物;高錳酸鉀溶液具有強氧化性,會氧化鹽酸,據此判斷使用的酸的種類;(4)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確定反應后X元素的化合價。【詳解】(1)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在H2O2前加系數3,在Cr2(SO4)3前加系數1,在K2CrO4前加系數2,通過觀察,根據各種元素的原子守恒,在K2SO4前加系數3,在KOH前加系數10,在H2O前加系數8,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用單線橋表示為。(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A的化學式為KHCO3;反應產生標準狀況下NH3的物質的量n(NH3)==0.3 mol,根據方程式可知,每反應產生1 mol NH3,轉移2 mol電子,則反應產生0.3 mol NH3轉移的電子數為N(e-)=0.3 mol×2×NA/mol=0.6NA;(3)MnO2與濃鹽酸反應需在加熱條件下進行,而KMnO4在常溫下就可氧化濃鹽酸,所以氧化性強的是KMnO4;根據所給粒子可知,酸性條件下得到電子被還原產生Mn2+,故反應中發生還原反應的過程是;由于高錳酸鉀能氧化HCl,醋酸是弱酸,等濃度醋酸的酸性比硫酸弱,故該反應應選擇的酸是稀硫酸,答案為C;(4)Na2SO3被氧化為Na2SO4,設元素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是x,根據得失電子守恒有0.2 mol/L×32×10-3 L×2=0.2 mol/L×0.8×10-3 L×5+4×10-3 mol ×(6-x),解得x=+3,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表示方法及有關計算。解題依據是:升失氧、降得還,化合價升降總數等于電子轉移數目。還原劑失去電子變為氧化產物;氧化劑得到電子變為還原產物。14. 1【分析】鋅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硫酸銅能與氫氧化鋇反應,氫氧化鋇能與二氧化碳反應,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故A和E是鋅和水中的一種,B和D為硫酸銅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種,B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D,故B是硫酸銅,D是二氧化碳,A是鋅,C是氫氧化鋇,E是水。【詳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Zn,D是CO2,故答案為:Zn,CO2;(2) B是硫酸銅,C是氫氧化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uSO4+Ba(OH)2=Cu(OH)2↓+BaSO4↓,故答案為:CuSO4+Ba(OH)2=Cu(OH)2↓+BaSO4↓;(3)能發生置換反應的只有Zn和CuSO4,所以置換反應只有一種,故答案為:1。15. FeTiO3+H2Fe+TiO2+H2O 無需進行巖石破碎工作、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大 H2未經干燥、U形管中堿石灰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 % H2的氧化產物水無污染,電解水產生的H2能夠被循環利用【詳解】(1)根據從中可獲得約,結合提氧原理可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因為是40微米的小圓珠,故無需進行巖石破碎工作,而且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大;(3)測得的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大于理論值,則可能是通入的未經干燥,U形管中的堿石灰吸收了空氣中的水蒸氣;因為生成的質量為,故經光合作用可獲得的質量為,所以鈦鐵礦中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表達式為;(4) H2的氧化產物水無污染,電解水產生的H2能夠被循環利用。16. 、、、【詳解】根據題干所提供的離子,結合澄清、透明的棕黃色溶液可知,待測溶液中一定含有;向待測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加熱,可生成沉淀A與氣體C,根據題干所提供的離子可知,只有與過量NaOH反應可生成沉淀,只有與NaOH反應可生成氣體,沉淀A為,氣體C為,故待測溶液中一定含有;向溶液B中加入過量溶液、稀HCl,可生成沉淀D,題干所提供的離子中只有能與溶液反應生成沉淀,沉淀D為,故待測溶液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向溶液E中加入過量溶液、稀,可生成沉淀F,沉淀F為AgCl,由于前面操作引入了,故不能證明待測溶液中含有;向溶液G中加入過量氨水,可生成沉淀H,則沉淀H只能為,故待測溶液中一定含有。、無法確定。(1)由上述分析可知,氣體C是,沉淀A是,故答案為:;;(2)由上述分析可知,待測溶液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故答案為:、、、;;(3)溶液G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沉淀H的實質是與反應生成與,故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