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十三市州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十三市州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湖南省十三市州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化學試題
1.(2025九下·湖南期中)下列鳳凰古城中特色相關的情境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鳳凰姜糖的切割 B.苗族銀飾的捶打
C.燒火熏制臘肉 D.酒鬼酒的裝瓶
2.(2025九下·湖南期中)下列用來制作苗族服飾的材料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火麻 B.銀器 C.黃蠟 D.彩線
3.(2025九下·湖南期中)鳳凰古城著力順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開發和使用新能源,打造低碳環保的綠色文明城市。下列屬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氣 B.石油 C.煤 D.太陽能
4.(2025九下·湖南期中)我國近代科學家徐壽將西方化學知識系統引入中國,他所創造的許多元素的中文名稱一直沿用至今。下列元素名稱與符號均正確的是
A.錳(Mn) B.碳(c) C.氯(Al) D.納(Na)
5.(2025九下·湖南期中)地殼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由多到少排列正確的是
A.氧、硅、鋁、鐵 B.硅、氧、鐵、鋁
C.鐵、鋁、氧、硅、 D.氧、鋁、硅、鐵
6.(2025九下·湖南期中)“操作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下列實驗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點燃酒精燈 B.轉移蒸發皿
C.聞氣味 D.稀釋濃硫酸
7.(2025九下·湖南期中)打火機的燃料是丁烷(化學式為C4H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丁烷分子中含有氫氣
B.丁烷由碳、氫原子構成
C.丁烷的燃燒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丁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4:5
8.(2025九下·湖南期中)合理使用化肥對“發展糧食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
A.KNO3 B.K2SO4 C.CO(NH2)2 D.NH4HCO3
9.(2025九下·湖南期中)2024年我國環境日的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與該主題相符是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B.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C.廢棄塑料隨意焚燒 D.工業廢氣直接排放
10.(2025九下·湖南期中)近日,我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基于二氧化釩的“冷熱雙吸”材料,有望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如圖為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釩原子的中子數為23 B.釩屬于非金屬元素
C.釩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0.94g D.V既有宏觀意義又有微觀意義
11.(2025九下·湖南期中)氯化鈀(PdCl2)可用于檢測CO。PdCl2中Pd的化合價為(  )
A.+1 B.+2 C.+3 D.+4
12.(2025九下·湖南期中)某中學考查通過實驗檢驗生活中常見物質的酸堿性,下列物質中呈酸性的是
A.食鹽水 B.蒸餾水 C.肥皂水 D.白醋
13.(2025九下·湖南期中)下列物質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劑
B.熟石灰有堿性,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C.油脂能溶于汽油,可用于除油污
D.鐵粉能與氧氣和水反應,可用作食品干燥劑
14.(2025九下·湖南期中)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向上提拉燃燒匙,直至a處白磷、b處紅磷露出水面,觀察到僅a處的白磷燃燒(已知白磷、紅磷的著火點分別為40℃、6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廣口瓶內水的溫度可能是30℃
B.實驗中紅磷不燃燒,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C.對比a、c處的現象,證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D.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廣口瓶內的水流至燒杯中
15.(2025九下·湖南期中)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B.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作為溶液的溶質
C.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所以溶液的質量和體積等于溶質和溶劑的質量和體積
D.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液體都是溶液
16.(2025九下·湖南期中)化學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請運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小蘇打不僅能用于焙制糕點,還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其化學式為   。
(2)長沙臭豆腐起源于湘陰油炸豆腐,是皮酥內軟口感極佳的小吃,臭豆腐可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   。
17.(2025九下·湖南期中)天氣瓶可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瓶內液體結晶的形態會隨溫度而發生改變。制作天氣瓶需用到硝酸鉀和氯化銨固體,下圖是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當溫度小于   ℃時,氯化銨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
(2)時,50g硝酸鉀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g。
(3)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升溫到,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18.(2025九下·湖南期中)宣紙是我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其制作工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檀樹莖皮和稻草等為原料生產宣紙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請分析思考,解答問題:
(1)抄紙是用多孔的竹簾將紙漿撈出,其原理與實驗基本操作   相同。
(2)曬紙時,在陽光下比陰涼處干得快,其微觀解釋為   。
(3)博物館里一般把貴重字畫保存在充滿氮氣的圓桶中,以防止宣紙蛀蟲和氧化變黃,原因是   (寫一點)。
19.(2025九下·湖南期中)閱讀下面文章。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低碳”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高能耗、高排放的鋼鐵行業降低成本、節能與環保愈加重要,將生物質這種可再生碳源合理應用于鋼鐵生產,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生物質是一切生命體新陳代謝產生的有機物質,如秸稈、鋸末、牛糞等。生物質能本質上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可再生性、清潔性、豐富性和可替代性等特點。
生物質能替代化石能源用于鋼鐵生產成為研究和關注的熱點,生物質碳化技術工藝如圖所示。
研究發現,利用生物炭部分替代煤炭煉焦進行煉鐵時,可使高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23.5%左右。制備出的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其燃燒性能以及與CO2氣化反應性能均優于煤炭。
目前,我國已將生物質能開發列入國家“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未來在鋼鐵生產中的潛力巨大。
(1)生物質能理論上可達到碳的零排放,原因是   。
(2)生物炭與CO2氣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生物炭燃燒性能優于煤炭的原因是   。
20.(2025九下·湖南期中)中國芯,湖南造。現代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芯片,硅是芯片的重要基材。如圖是工業上以四氯硅烷(SiCl4)為原料制取高純硅的微觀示意圖。
(1)保持乙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3)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物丙的質量比是   。
21.(2025九下·湖南期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某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制備氣體。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填“m”或“n”)端通入。
(3)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集氣瓶內裝35%的水(其余部分為空氣),收集的氣體恰好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氧氣最低含量為   %(用體積分數表示)。
22.(2025九下·湖南期中)金屬蝕刻畫是我國一項高超的藝術制作技藝,化學探究學習興趣小組想利用廢棄的金屬片親手制作簡單的金屬蝕刻畫,請你參與進來一起完成本次探究活動。
(1)任務一:篩選金屬底板
【提出問題】
I.選擇金屬考慮哪些問題?
II.金屬的選擇和蝕刻反應液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討論】
I.要考慮金屬活動性,選擇容易反應的金屬片,不能選擇銅等活動性較穩定的金屬。
II.反應在常溫下進行,考慮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鹽溶液發生反應等易于進行操作。
【實驗操作】
I.同學們利用化學知識,選擇金屬活動性較強的金屬用于實驗。
II.最后,選擇了鋁片和鐵片。區分鋁片和鐵片的物理方法是   (寫一種)。
(2)任務二:預處理金屬底板和選擇蝕刻液進行蝕刻
【提出問題】
I.如何讓金屬只與反應液反應,而其他部分不參與反應?
II.選擇什么蝕刻液進行實驗?
【討論】
I.通過課外知識,同學們討論使用石蠟作為保護金屬片的物質,因為石蠟在常溫下難與酸和鹽溶液發生化學反應。
II.同學們經過討論,決定選擇酸和鹽溶液進行蝕刻反應。
【實驗操作及現象】
I.用砂紙打磨鋁片和鐵片表面,去除氧化膜。這樣處理的目的是   。
II.用融化的石蠟均勻地覆蓋在鋁片和鐵片上,待石蠟固化后用尖利的刀子劃破石蠟,在鋁片上畫刻出“中國夢”的字樣,在鐵片上刻畫出一朵小花。
III.隨后將鋁片浸入足量的甲蝕刻液中,將鐵片浸入足量的乙蝕刻液中,一段時間后取出,小心去除金屬表面的石蠟。
IV.鋁片上“中國夢”字跡凹陷,沒有附著物;鐵片上的小花圖案呈突起的紅色。則他們選擇的甲蝕刻液、乙蝕刻液分別是下列中的   、   (填序號)。
①硫酸銅溶液 ②硝酸銀溶液 ③稀鹽酸 ④氯化亞鐵溶液 ⑤氯化鈉溶液
其中,鐵片上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任務三:討論如何進行廢液回收利用
【討論及分析】
鋁片蝕刻廢液處理,可加入足量鋁片,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為   ,回收保存。
【結果】通過大家分析,一直通過討論分析的可行性評價,可以實施。
【反思】化學學習不但激發我們對物質世界的好奇心,還能發展科學思維、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我們對物質世界深層次認識,培養我們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
23.(2025九下·湖南期中)小王發現廚房所用爐具清潔劑的有效成分是氫氧化鈉,為測定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他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00g該爐具清潔劑于燒杯中,加入50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爐具清潔劑中的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
(1)計算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
(2)爐具清潔劑在不用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姜糖切割、 苗族銀飾的捶打 、酒鬼酒裝瓶過程都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物理變化,燒火過程中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析。
2.【答案】B
【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
【解析】【解答】A、火麻屬于天然有機材料,不符合題意;
B、銀器屬于金屬材料,符合題意;
C、黃蠟通常是從植物、礦物等中提取的蠟質物質,其主要成分是一些有機化合物,不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
D、彩線屬于天然有機材料,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分析。
3.【答案】D
【知識點】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煤、石油、天然氣都屬于化石燃料,不屬于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屬于新能源。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常見的新能源的種類及化石能源的種類分析。
4.【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解答】A、錳元素的符號是Mn,符合題意;
B、元素符號第1個字母必須大寫,碳元素符號應為大寫的C,不符合題意;
C、氯元素的符號是Cl,而Al是鋁元素的符號,不符合題意;
D、Na為鈉元素,屬于金屬元素,帶“钅”偏旁,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常見元素符號書寫及一大二小的原則分析。
5.【答案】A
【知識點】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
【解析】【解答】地殼中各元素所占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氧、硅、鋁、鐵、鈣等。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地殼中各元素所占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氧、硅、鋁、鐵、鈣等來解答。
6.【答案】C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蒸發與蒸餾操作;常見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稀釋濃硫酸
【解析】【解答】A、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不符合題意;
B、加熱的蒸發皿轉移時應該用坩堝鉗夾取,不能用手直接接觸,不符合題意;
C、正確聞氣體的氣味時應該用手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進入鼻孔,符合題意;
D、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沿器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據熱蒸發皿轉移需用坩堝鉗夾取分析;
C、根據扇聞法聞藥品氣味分析;
D、根據濃硫酸稀釋酸入水中分析。
7.【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丁烷分子由原子構成,不含氫氣,不符合題意;
B、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丁烷分子由碳、氫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C、丁烷為含碳的化合物,含碳燃料燃燒時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題意;
D、丁烷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10)=24:5,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純凈物只一種物質構成,不含其它物質分析;
B、根據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
C、根據含碳物質不充分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D、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8.【答案】A
【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A、硝酸鉀含植物所需K、N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題意;
B、硫酸鉀中只含植物所需的鉀元素,屬于鉀肥,不符合題意;
C、尿素中只含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D、碳酸氫銨只含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化肥的分類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為磷肥,含鉀元素的化肥為鉀肥,含兩種或以上營養元素的為復合肥。
9.【答案】A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保護水資源
【解析】【解答】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可節約資源又可減少污染,符合題意;
B、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會造成水體污染,不符合題意;
C、廢棄塑料隨意焚燒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與煙塵,造成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D、工業廢氣直接排放會加重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環境、水、空氣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確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環保主題。
10.【答案】D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解析】【解答】A、釩原子的質子數為23,中子數=51-23=28,不符合題意;
B、釩名稱帶“钅”屬于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C、釩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0.94,單位為“1”省略不寫,不符合題意;
D、V可以表示釩這種物質,釩元素,又可表示一個釩原子,既有宏觀意義又有微觀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最下面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元素符號可表示一種元素和一個原子分析。
11.【答案】B
【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解析】【解答】氯元素通常為-1價,設PdCl2中Pd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x+(-1)×2=0,x=+2。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分析
12.【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食鹽水顯中性,不符合題意;
B、蒸餾水顯中性,不符合題意;
C、肥皂水顯堿性,不符合題意;
D、白醋中含有醋酸,顯酸性,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常見物質的酸堿性分析。
13.【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異味、色素等,能用作除味劑,不符合題意,;
B、熟石灰為氫氧化鈣的俗稱,但具有腐蝕性,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符合題意;
C、 油脂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中,可用汽油去除油污 ,不符合題意;
D、鐵粉能與氧氣和水反應發生銹蝕,可用作食品干燥劑,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本題難度不大,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可以根據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4.【答案】C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白磷著火點為40℃,實驗中白磷能發生燃燒,說明溫度可達到白磷著火點,則廣口瓶內水的溫度應大于或等于40℃,不符合題意;
B、紅磷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實驗中紅磷不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紅磷著火點60℃),不符合題意;
C、a處白磷露出水面與氧氣接觸能燃燒,c處白磷在水下不與氧氣接觸不能燃燒,對比a、c處的現象,證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符合題意;
D、白磷燃燒消耗氧氣,冷卻至室溫后,廣口瓶內壓強減小,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會流至廣口瓶內,而不是廣口瓶內的水流至燒杯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可燃物燃燒需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對比實驗的條件及白磷燃燒后裝置內壓強減小分析。
15.【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溶液不一定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例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不符合題意;
B、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作為溶液的溶質,符合題意;
C、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和,但是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溶液體積一般不等于溶質體積與溶劑體積之和,不符合題意;
D、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液體不一定都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有些溶液是帶顏色的分析;
B、根據溶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和固體分析;
C、根據分子間存在間隔分析;
D、根據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分析。
16.【答案】(1)NaHCO3
(2)蛋白質
【知識點】常用鹽的用途;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物質的名稱與俗名
【解析】【解答】(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碳酸氫鈉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構成,鈉離子顯+1價,碳酸氫根離子顯-1價,化學式為:NaHCO3;
(2)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質,故臭豆腐可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
【分析】(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化合物化學式書寫遵循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分析;
(2)根據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質分析。
(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碳酸氫鈉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構成,鈉離子顯+1價,碳酸氫根離子顯-1價,化學式為:NaHCO3;
(2)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質,故臭豆腐可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
17.【答案】(1)
(2)80
(3)等于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當溫度小于時,氯化銨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
(2)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則此溫度下將50g硝酸鉀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3)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氯化銨、硝酸鉀的溶解度相等,則該溫度下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升溫到,氯化銨、硝酸鉀的溶解度均增加,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升溫后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等于氯化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分析】(1)根據溶解度曲線確定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2)根據溶解度確定一定量溶劑里最多溶解的物質的質量,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加溶劑質量分析;
(3)根據升溫之后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不變分析。
(1)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當溫度小于時,氯化銨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
(2)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則此溫度下將50g硝酸鉀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3)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氯化銨、硝酸鉀的溶解度相等,則該溫度下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升溫到,氯化銨、硝酸鉀的溶解度均增加,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升溫后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等于氯化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18.【答案】(1)過濾
(2)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3)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抄紙用多孔竹簾將紙漿撈出,能使固體(紙漿中的纖維等固體成分)與液體(紙漿中的水分)分離,這與過濾操作原理相同,過濾就是利用濾紙等多孔材料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操作;
(2)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曬紙時,在陽光下溫度比陰涼處高,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率加快,所以在陽光下比陰涼處干得快;
(3)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可以防止宣紙蛀蟲(因為蛀蟲生存繁殖可能需要與氧氣等物質發生反應,氮氣環境不利于蛀蟲生存)和氧化變黃(防止宣紙中的成分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
【分析】(1)根據過濾原理分析;
(2)根據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溫度越高運動速率越快分析;
(3)根據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分析。
(1)抄紙用多孔竹簾將紙漿撈出,能使固體(紙漿中的纖維等固體成分)與液體(紙漿中的水分)分離,這與過濾操作原理相同,過濾就是利用濾紙等多孔材料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操作;
(2)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曬紙時,在陽光下溫度比陰涼處高,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率加快,所以在陽光下比陰涼處干得快;
(3)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可以防止宣紙蛀蟲(因為蛀蟲生存繁殖可能需要與氧氣等物質發生反應,氮氣環境不利于蛀蟲生存)和氧化變黃(防止宣紙中的成分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
19.【答案】(1)生物質能中的碳元素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相當于生物質能排放的CO2
(2)CO2+C2CO
(3)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碳的化學性質;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解析】【解答】(1)生物質能本質上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生物質在生長過程中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物質能中的碳元素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光合作用將其轉化為有機物質儲存起來。當生物質能被利用(如燃燒等)時,釋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與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當,所以理論上可達到碳的零排放;
(2)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生物炭(主要成分是碳)與CO2氣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2CO;
(3)題中提到 “制備出的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越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充分,燃燒就越容易進行,所以生物炭燃燒性能優于煤炭的原因是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分析】(1)根據生物質能中的碳元素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
(2)根據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3)根據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充分分析。
(1)生物質能本質上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生物質在生長過程中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物質能中的碳元素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光合作用將其轉化為有機物質儲存起來。當生物質能被利用(如燃燒等)時,釋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與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當,所以理論上可達到碳的零排放;
(2)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生物炭(主要成分是碳)與CO2氣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2CO;
(3)題中提到 “制備出的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越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充分,燃燒就越容易進行,所以生物炭燃燒性能優于煤炭的原因是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20.【答案】(1)氫分子
(2);置換反應
(3)1:7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乙為氫氣,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故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
(2)由圖可知,該反應為SiCl4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3)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物丙的質量比是:4:28=1:7。
(1)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化學性質的粒子是分子分析;
(2)根據SiCl4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
(1)由圖可知,乙為氫氣,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故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
(2)由圖可知,該反應為SiCl4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3)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物丙的質量比是:4:28=1:7。
21.【答案】(1)從長頸漏斗上端注水至下端形成液封,關閉彈簧夾繼續注水,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
(2)2KMnO4K2MnO4+MnO2+O2↑;m
(3)48.65
【知識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氧氣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B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從長頸漏斗上端注水至下端形成液封,關閉彈簧夾繼續注水,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A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且試管口有一團棉花,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應選用藥品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m端通入;
(3)集氣瓶內裝35%的水,那么空氣占1-35%=65%。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所以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體積分數為65%×21%。收集的氣體中氧氣的總體積分數為水占據的35%加上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體積分數,即35%+(1 -35%) ×21%=35% +0.65×21%=35%+13.65% = 48.65%。
【分析】(1)根據壓強差的原理檢驗裝置氣密性方法分析;
(2)根據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特點及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反應原理,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分析;
(3)根據排水法收集氧氣排出水的體積,即為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分析。
(1)B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從長頸漏斗上端注水至下端形成液封,關閉彈簧夾繼續注水,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A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且試管口有一團棉花,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應選用藥品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m端通入;
(3)集氣瓶內裝35%的水,那么空氣占1-35%=65%。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所以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體積分數為65%×21%。收集的氣體中氧氣的總體積分數為水占據的35%加上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體積分數,即35%+(1 -35%) ×21%=35% +0.65×21%=35%+13.65% = 48.65%。
22.【答案】(1)使用磁鐵吸引(合理即可)
(2)除去氧化膜便于反應進行;③;①;
(3)氯化鋁
【知識點】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II、鐵片能被磁鐵吸引,鋁片不能被磁鐵吸引,故可用磁鐵吸引區分鋁片和鐵片;
(2)實驗操作及現象:
I、用砂紙打磨鋁片和鐵片表面,去除氧化膜。這樣處理的目的是除去氧化膜便于反應進行;
IV、鋁片上“中國夢”字跡凹陷,沒有附著物,說明甲蝕刻液為酸,則為稀鹽酸,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故選③;
鐵片上的小花圖案呈突起的紅色。則乙蝕刻液為鹽,且甲與乙蝕刻液反應生成紅色固體,則乙蝕刻液為硫酸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故選①;
鐵片上發生反應為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討論與分析:鋁片蝕刻液為稀鹽酸,鋁片蝕刻廢液處理,可加入足量鋁片,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則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鋁。
【分析】(1)根據鐵的鐵磁性分析;
(2)根據金屬表面有雜質和氧化膜,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與排在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分析;
(3)根據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分析。
(1)II、鐵片能被磁鐵吸引,鋁片不能被磁鐵吸引,故可用磁鐵吸引區分鋁片和鐵片;
(2)實驗操作及現象:
I、用砂紙打磨鋁片和鐵片表面,去除氧化膜。這樣處理的目的是除去氧化膜便于反應進行;
IV、鋁片上“中國夢”字跡凹陷,沒有附著物,說明甲蝕刻液為酸,則為稀鹽酸,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故選③;
鐵片上的小花圖案呈突起的紅色。則乙蝕刻液為鹽,且甲與乙蝕刻液反應生成紅色固體,則乙蝕刻液為硫酸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故選①;
鐵片上發生反應為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討論與分析:鋁片蝕刻液為稀鹽酸,鋁片蝕刻廢液處理,可加入足量鋁片,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則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鋁。
23.【答案】(1)設100g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
x=4g
則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0%=4%
答: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4%。
(2)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2)爐具清潔劑中的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所以爐具清潔劑在不用時需密封保存。
【分析】(1)根據參加反應的硫酸的質量是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將硫酸的質量代入方程式,利用方程式中物質質量關系計算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析;
(2)根據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分析。
(1)見答案;
(2)爐具清潔劑中的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所以爐具清潔劑在不用時需密封保存。
1 / 1湖南省十三市州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化學試題
1.(2025九下·湖南期中)下列鳳凰古城中特色相關的情境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鳳凰姜糖的切割 B.苗族銀飾的捶打
C.燒火熏制臘肉 D.酒鬼酒的裝瓶
【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姜糖切割、 苗族銀飾的捶打 、酒鬼酒裝瓶過程都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物理變化,燒火過程中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析。
2.(2025九下·湖南期中)下列用來制作苗族服飾的材料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火麻 B.銀器 C.黃蠟 D.彩線
【答案】B
【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
【解析】【解答】A、火麻屬于天然有機材料,不符合題意;
B、銀器屬于金屬材料,符合題意;
C、黃蠟通常是從植物、礦物等中提取的蠟質物質,其主要成分是一些有機化合物,不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
D、彩線屬于天然有機材料,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分析。
3.(2025九下·湖南期中)鳳凰古城著力順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開發和使用新能源,打造低碳環保的綠色文明城市。下列屬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氣 B.石油 C.煤 D.太陽能
【答案】D
【知識點】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煤、石油、天然氣都屬于化石燃料,不屬于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屬于新能源。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常見的新能源的種類及化石能源的種類分析。
4.(2025九下·湖南期中)我國近代科學家徐壽將西方化學知識系統引入中國,他所創造的許多元素的中文名稱一直沿用至今。下列元素名稱與符號均正確的是
A.錳(Mn) B.碳(c) C.氯(Al) D.納(Na)
【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解答】A、錳元素的符號是Mn,符合題意;
B、元素符號第1個字母必須大寫,碳元素符號應為大寫的C,不符合題意;
C、氯元素的符號是Cl,而Al是鋁元素的符號,不符合題意;
D、Na為鈉元素,屬于金屬元素,帶“钅”偏旁,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常見元素符號書寫及一大二小的原則分析。
5.(2025九下·湖南期中)地殼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由多到少排列正確的是
A.氧、硅、鋁、鐵 B.硅、氧、鐵、鋁
C.鐵、鋁、氧、硅、 D.氧、鋁、硅、鐵
【答案】A
【知識點】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
【解析】【解答】地殼中各元素所占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氧、硅、鋁、鐵、鈣等。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地殼中各元素所占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氧、硅、鋁、鐵、鈣等來解答。
6.(2025九下·湖南期中)“操作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下列實驗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點燃酒精燈 B.轉移蒸發皿
C.聞氣味 D.稀釋濃硫酸
【答案】C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蒸發與蒸餾操作;常見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稀釋濃硫酸
【解析】【解答】A、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不符合題意;
B、加熱的蒸發皿轉移時應該用坩堝鉗夾取,不能用手直接接觸,不符合題意;
C、正確聞氣體的氣味時應該用手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進入鼻孔,符合題意;
D、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沿器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據熱蒸發皿轉移需用坩堝鉗夾取分析;
C、根據扇聞法聞藥品氣味分析;
D、根據濃硫酸稀釋酸入水中分析。
7.(2025九下·湖南期中)打火機的燃料是丁烷(化學式為C4H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丁烷分子中含有氫氣
B.丁烷由碳、氫原子構成
C.丁烷的燃燒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丁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4:5
【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丁烷分子由原子構成,不含氫氣,不符合題意;
B、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丁烷分子由碳、氫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C、丁烷為含碳的化合物,含碳燃料燃燒時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題意;
D、丁烷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10)=24:5,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純凈物只一種物質構成,不含其它物質分析;
B、根據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
C、根據含碳物質不充分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D、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8.(2025九下·湖南期中)合理使用化肥對“發展糧食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
A.KNO3 B.K2SO4 C.CO(NH2)2 D.NH4HCO3
【答案】A
【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A、硝酸鉀含植物所需K、N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題意;
B、硫酸鉀中只含植物所需的鉀元素,屬于鉀肥,不符合題意;
C、尿素中只含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D、碳酸氫銨只含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化肥的分類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為磷肥,含鉀元素的化肥為鉀肥,含兩種或以上營養元素的為復合肥。
9.(2025九下·湖南期中)2024年我國環境日的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與該主題相符是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B.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C.廢棄塑料隨意焚燒 D.工業廢氣直接排放
【答案】A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保護水資源
【解析】【解答】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可節約資源又可減少污染,符合題意;
B、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會造成水體污染,不符合題意;
C、廢棄塑料隨意焚燒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與煙塵,造成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D、工業廢氣直接排放會加重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環境、水、空氣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確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環保主題。
10.(2025九下·湖南期中)近日,我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基于二氧化釩的“冷熱雙吸”材料,有望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如圖為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釩原子的中子數為23 B.釩屬于非金屬元素
C.釩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0.94g D.V既有宏觀意義又有微觀意義
【答案】D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解析】【解答】A、釩原子的質子數為23,中子數=51-23=28,不符合題意;
B、釩名稱帶“钅”屬于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C、釩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0.94,單位為“1”省略不寫,不符合題意;
D、V可以表示釩這種物質,釩元素,又可表示一個釩原子,既有宏觀意義又有微觀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最下面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元素符號可表示一種元素和一個原子分析。
11.(2025九下·湖南期中)氯化鈀(PdCl2)可用于檢測CO。PdCl2中Pd的化合價為(  )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解析】【解答】氯元素通常為-1價,設PdCl2中Pd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x+(-1)×2=0,x=+2。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分析
12.(2025九下·湖南期中)某中學考查通過實驗檢驗生活中常見物質的酸堿性,下列物質中呈酸性的是
A.食鹽水 B.蒸餾水 C.肥皂水 D.白醋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食鹽水顯中性,不符合題意;
B、蒸餾水顯中性,不符合題意;
C、肥皂水顯堿性,不符合題意;
D、白醋中含有醋酸,顯酸性,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常見物質的酸堿性分析。
13.(2025九下·湖南期中)下列物質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劑
B.熟石灰有堿性,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C.油脂能溶于汽油,可用于除油污
D.鐵粉能與氧氣和水反應,可用作食品干燥劑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異味、色素等,能用作除味劑,不符合題意,;
B、熟石灰為氫氧化鈣的俗稱,但具有腐蝕性,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符合題意;
C、 油脂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中,可用汽油去除油污 ,不符合題意;
D、鐵粉能與氧氣和水反應發生銹蝕,可用作食品干燥劑,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本題難度不大,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可以根據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4.(2025九下·湖南期中)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向上提拉燃燒匙,直至a處白磷、b處紅磷露出水面,觀察到僅a處的白磷燃燒(已知白磷、紅磷的著火點分別為40℃、6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廣口瓶內水的溫度可能是30℃
B.實驗中紅磷不燃燒,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C.對比a、c處的現象,證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D.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廣口瓶內的水流至燒杯中
【答案】C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白磷著火點為40℃,實驗中白磷能發生燃燒,說明溫度可達到白磷著火點,則廣口瓶內水的溫度應大于或等于40℃,不符合題意;
B、紅磷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實驗中紅磷不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紅磷著火點60℃),不符合題意;
C、a處白磷露出水面與氧氣接觸能燃燒,c處白磷在水下不與氧氣接觸不能燃燒,對比a、c處的現象,證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符合題意;
D、白磷燃燒消耗氧氣,冷卻至室溫后,廣口瓶內壓強減小,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會流至廣口瓶內,而不是廣口瓶內的水流至燒杯中,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可燃物燃燒需溫度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對比實驗的條件及白磷燃燒后裝置內壓強減小分析。
15.(2025九下·湖南期中)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B.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作為溶液的溶質
C.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所以溶液的質量和體積等于溶質和溶劑的質量和體積
D.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液體都是溶液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溶液不一定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例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不符合題意;
B、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作為溶液的溶質,符合題意;
C、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和,但是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溶液體積一般不等于溶質體積與溶劑體積之和,不符合題意;
D、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液體不一定都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純凈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有些溶液是帶顏色的分析;
B、根據溶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和固體分析;
C、根據分子間存在間隔分析;
D、根據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分析。
16.(2025九下·湖南期中)化學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請運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小蘇打不僅能用于焙制糕點,還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其化學式為   。
(2)長沙臭豆腐起源于湘陰油炸豆腐,是皮酥內軟口感極佳的小吃,臭豆腐可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   。
【答案】(1)NaHCO3
(2)蛋白質
【知識點】常用鹽的用途;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物質的名稱與俗名
【解析】【解答】(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碳酸氫鈉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構成,鈉離子顯+1價,碳酸氫根離子顯-1價,化學式為:NaHCO3;
(2)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質,故臭豆腐可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
【分析】(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化合物化學式書寫遵循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分析;
(2)根據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質分析。
(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碳酸氫鈉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構成,鈉離子顯+1價,碳酸氫根離子顯-1價,化學式為:NaHCO3;
(2)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質,故臭豆腐可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
17.(2025九下·湖南期中)天氣瓶可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瓶內液體結晶的形態會隨溫度而發生改變。制作天氣瓶需用到硝酸鉀和氯化銨固體,下圖是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當溫度小于   ℃時,氯化銨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
(2)時,50g硝酸鉀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g。
(3)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升溫到,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答案】(1)
(2)80
(3)等于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當溫度小于時,氯化銨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
(2)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則此溫度下將50g硝酸鉀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3)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氯化銨、硝酸鉀的溶解度相等,則該溫度下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升溫到,氯化銨、硝酸鉀的溶解度均增加,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升溫后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等于氯化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分析】(1)根據溶解度曲線確定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分析;
(2)根據溶解度確定一定量溶劑里最多溶解的物質的質量,溶液質量等于溶質質量加溶劑質量分析;
(3)根據升溫之后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不變分析。
(1)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當溫度小于時,氯化銨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
(2)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則此溫度下將50g硝酸鉀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3)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氯化銨、硝酸鉀的溶解度相等,則該溫度下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升溫到,氯化銨、硝酸鉀的溶解度均增加,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升溫后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等于氯化銨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18.(2025九下·湖南期中)宣紙是我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其制作工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檀樹莖皮和稻草等為原料生產宣紙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請分析思考,解答問題:
(1)抄紙是用多孔的竹簾將紙漿撈出,其原理與實驗基本操作   相同。
(2)曬紙時,在陽光下比陰涼處干得快,其微觀解釋為   。
(3)博物館里一般把貴重字畫保存在充滿氮氣的圓桶中,以防止宣紙蛀蟲和氧化變黃,原因是   (寫一點)。
【答案】(1)過濾
(2)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3)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抄紙用多孔竹簾將紙漿撈出,能使固體(紙漿中的纖維等固體成分)與液體(紙漿中的水分)分離,這與過濾操作原理相同,過濾就是利用濾紙等多孔材料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操作;
(2)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曬紙時,在陽光下溫度比陰涼處高,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率加快,所以在陽光下比陰涼處干得快;
(3)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可以防止宣紙蛀蟲(因為蛀蟲生存繁殖可能需要與氧氣等物質發生反應,氮氣環境不利于蛀蟲生存)和氧化變黃(防止宣紙中的成分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
【分析】(1)根據過濾原理分析;
(2)根據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溫度越高運動速率越快分析;
(3)根據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分析。
(1)抄紙用多孔竹簾將紙漿撈出,能使固體(紙漿中的纖維等固體成分)與液體(紙漿中的水分)分離,這與過濾操作原理相同,過濾就是利用濾紙等多孔材料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操作;
(2)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曬紙時,在陽光下溫度比陰涼處高,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率加快,所以在陽光下比陰涼處干得快;
(3)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可以防止宣紙蛀蟲(因為蛀蟲生存繁殖可能需要與氧氣等物質發生反應,氮氣環境不利于蛀蟲生存)和氧化變黃(防止宣紙中的成分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
19.(2025九下·湖南期中)閱讀下面文章。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低碳”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高能耗、高排放的鋼鐵行業降低成本、節能與環保愈加重要,將生物質這種可再生碳源合理應用于鋼鐵生產,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生物質是一切生命體新陳代謝產生的有機物質,如秸稈、鋸末、牛糞等。生物質能本質上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可再生性、清潔性、豐富性和可替代性等特點。
生物質能替代化石能源用于鋼鐵生產成為研究和關注的熱點,生物質碳化技術工藝如圖所示。
研究發現,利用生物炭部分替代煤炭煉焦進行煉鐵時,可使高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23.5%左右。制備出的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其燃燒性能以及與CO2氣化反應性能均優于煤炭。
目前,我國已將生物質能開發列入國家“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未來在鋼鐵生產中的潛力巨大。
(1)生物質能理論上可達到碳的零排放,原因是   。
(2)生物炭與CO2氣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生物炭燃燒性能優于煤炭的原因是   。
【答案】(1)生物質能中的碳元素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相當于生物質能排放的CO2
(2)CO2+C2CO
(3)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碳的化學性質;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解析】【解答】(1)生物質能本質上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生物質在生長過程中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物質能中的碳元素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光合作用將其轉化為有機物質儲存起來。當生物質能被利用(如燃燒等)時,釋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與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當,所以理論上可達到碳的零排放;
(2)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生物炭(主要成分是碳)與CO2氣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2CO;
(3)題中提到 “制備出的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越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充分,燃燒就越容易進行,所以生物炭燃燒性能優于煤炭的原因是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分析】(1)根據生物質能中的碳元素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
(2)根據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3)根據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充分分析。
(1)生物質能本質上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生物質在生長過程中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物質能中的碳元素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光合作用將其轉化為有機物質儲存起來。當生物質能被利用(如燃燒等)時,釋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與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基本相當,所以理論上可達到碳的零排放;
(2)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生物炭(主要成分是碳)與CO2氣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2CO;
(3)題中提到 “制備出的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越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充分,燃燒就越容易進行,所以生物炭燃燒性能優于煤炭的原因是生物炭具有管狀結構,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20.(2025九下·湖南期中)中國芯,湖南造。現代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芯片,硅是芯片的重要基材。如圖是工業上以四氯硅烷(SiCl4)為原料制取高純硅的微觀示意圖。
(1)保持乙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3)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物丙的質量比是   。
【答案】(1)氫分子
(2);置換反應
(3)1:7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乙為氫氣,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故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
(2)由圖可知,該反應為SiCl4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3)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物丙的質量比是:4:28=1:7。
(1)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化學性質的粒子是分子分析;
(2)根據SiCl4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
(1)由圖可知,乙為氫氣,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故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
(2)由圖可知,該反應為SiCl4和氫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3)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物丙的質量比是:4:28=1:7。
21.(2025九下·湖南期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某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制備氣體。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填“m”或“n”)端通入。
(3)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集氣瓶內裝35%的水(其余部分為空氣),收集的氣體恰好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氧氣最低含量為   %(用體積分數表示)。
【答案】(1)從長頸漏斗上端注水至下端形成液封,關閉彈簧夾繼續注水,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
(2)2KMnO4K2MnO4+MnO2+O2↑;m
(3)48.65
【知識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氧氣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B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從長頸漏斗上端注水至下端形成液封,關閉彈簧夾繼續注水,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A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且試管口有一團棉花,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應選用藥品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m端通入;
(3)集氣瓶內裝35%的水,那么空氣占1-35%=65%。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所以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體積分數為65%×21%。收集的氣體中氧氣的總體積分數為水占據的35%加上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體積分數,即35%+(1 -35%) ×21%=35% +0.65×21%=35%+13.65% = 48.65%。
【分析】(1)根據壓強差的原理檢驗裝置氣密性方法分析;
(2)根據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特點及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反應原理,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分析;
(3)根據排水法收集氧氣排出水的體積,即為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分析。
(1)B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從長頸漏斗上端注水至下端形成液封,關閉彈簧夾繼續注水,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A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且試管口有一團棉花,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應選用藥品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m端通入;
(3)集氣瓶內裝35%的水,那么空氣占1-35%=65%。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所以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體積分數為65%×21%。收集的氣體中氧氣的總體積分數為水占據的35%加上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體積分數,即35%+(1 -35%) ×21%=35% +0.65×21%=35%+13.65% = 48.65%。
22.(2025九下·湖南期中)金屬蝕刻畫是我國一項高超的藝術制作技藝,化學探究學習興趣小組想利用廢棄的金屬片親手制作簡單的金屬蝕刻畫,請你參與進來一起完成本次探究活動。
(1)任務一:篩選金屬底板
【提出問題】
I.選擇金屬考慮哪些問題?
II.金屬的選擇和蝕刻反應液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討論】
I.要考慮金屬活動性,選擇容易反應的金屬片,不能選擇銅等活動性較穩定的金屬。
II.反應在常溫下進行,考慮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鹽溶液發生反應等易于進行操作。
【實驗操作】
I.同學們利用化學知識,選擇金屬活動性較強的金屬用于實驗。
II.最后,選擇了鋁片和鐵片。區分鋁片和鐵片的物理方法是   (寫一種)。
(2)任務二:預處理金屬底板和選擇蝕刻液進行蝕刻
【提出問題】
I.如何讓金屬只與反應液反應,而其他部分不參與反應?
II.選擇什么蝕刻液進行實驗?
【討論】
I.通過課外知識,同學們討論使用石蠟作為保護金屬片的物質,因為石蠟在常溫下難與酸和鹽溶液發生化學反應。
II.同學們經過討論,決定選擇酸和鹽溶液進行蝕刻反應。
【實驗操作及現象】
I.用砂紙打磨鋁片和鐵片表面,去除氧化膜。這樣處理的目的是   。
II.用融化的石蠟均勻地覆蓋在鋁片和鐵片上,待石蠟固化后用尖利的刀子劃破石蠟,在鋁片上畫刻出“中國夢”的字樣,在鐵片上刻畫出一朵小花。
III.隨后將鋁片浸入足量的甲蝕刻液中,將鐵片浸入足量的乙蝕刻液中,一段時間后取出,小心去除金屬表面的石蠟。
IV.鋁片上“中國夢”字跡凹陷,沒有附著物;鐵片上的小花圖案呈突起的紅色。則他們選擇的甲蝕刻液、乙蝕刻液分別是下列中的   、   (填序號)。
①硫酸銅溶液 ②硝酸銀溶液 ③稀鹽酸 ④氯化亞鐵溶液 ⑤氯化鈉溶液
其中,鐵片上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任務三:討論如何進行廢液回收利用
【討論及分析】
鋁片蝕刻廢液處理,可加入足量鋁片,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為   ,回收保存。
【結果】通過大家分析,一直通過討論分析的可行性評價,可以實施。
【反思】化學學習不但激發我們對物質世界的好奇心,還能發展科學思維、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我們對物質世界深層次認識,培養我們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
【答案】(1)使用磁鐵吸引(合理即可)
(2)除去氧化膜便于反應進行;③;①;
(3)氯化鋁
【知識點】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II、鐵片能被磁鐵吸引,鋁片不能被磁鐵吸引,故可用磁鐵吸引區分鋁片和鐵片;
(2)實驗操作及現象:
I、用砂紙打磨鋁片和鐵片表面,去除氧化膜。這樣處理的目的是除去氧化膜便于反應進行;
IV、鋁片上“中國夢”字跡凹陷,沒有附著物,說明甲蝕刻液為酸,則為稀鹽酸,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故選③;
鐵片上的小花圖案呈突起的紅色。則乙蝕刻液為鹽,且甲與乙蝕刻液反應生成紅色固體,則乙蝕刻液為硫酸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故選①;
鐵片上發生反應為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討論與分析:鋁片蝕刻液為稀鹽酸,鋁片蝕刻廢液處理,可加入足量鋁片,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則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鋁。
【分析】(1)根據鐵的鐵磁性分析;
(2)根據金屬表面有雜質和氧化膜,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與排在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分析;
(3)根據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分析。
(1)II、鐵片能被磁鐵吸引,鋁片不能被磁鐵吸引,故可用磁鐵吸引區分鋁片和鐵片;
(2)實驗操作及現象:
I、用砂紙打磨鋁片和鐵片表面,去除氧化膜。這樣處理的目的是除去氧化膜便于反應進行;
IV、鋁片上“中國夢”字跡凹陷,沒有附著物,說明甲蝕刻液為酸,則為稀鹽酸,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故選③;
鐵片上的小花圖案呈突起的紅色。則乙蝕刻液為鹽,且甲與乙蝕刻液反應生成紅色固體,則乙蝕刻液為硫酸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故選①;
鐵片上發生反應為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討論與分析:鋁片蝕刻液為稀鹽酸,鋁片蝕刻廢液處理,可加入足量鋁片,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則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鋁。
23.(2025九下·湖南期中)小王發現廚房所用爐具清潔劑的有效成分是氫氧化鈉,為測定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他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00g該爐具清潔劑于燒杯中,加入50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爐具清潔劑中的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
(1)計算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
(2)爐具清潔劑在不用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答案】(1)設100g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
x=4g
則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0%=4%
答:該爐具清潔劑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4%。
(2)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2)爐具清潔劑中的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所以爐具清潔劑在不用時需密封保存。
【分析】(1)根據參加反應的硫酸的質量是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將硫酸的質量代入方程式,利用方程式中物質質量關系計算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析;
(2)根據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分析。
(1)見答案;
(2)爐具清潔劑中的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所以爐具清潔劑在不用時需密封保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澄江县| 莱西市| 张家川| 鄂州市| 宁南县| 岚皋县| 井研县| 个旧市| 阳春市| 井冈山市| 衡阳市| 满城县| 新余市| 深泽县| 蓝山县| 柞水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平乡县| 保靖县| 辛集市| 余江县| 大理市| 临潭县| 阳高县| 桦甸市| 临泉县| 都昌县| 安福县| 耒阳市| 上饶县| 孝感市| 阳信县| 五河县| 清水河县| 五峰| 沂源县| 四平市| 龙山县| 富川|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