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湘潭市第十二中學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1.(2025·岳塘模擬)以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為原型的春節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145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也加深了我們的文化自信。電影情節中包含許多化學知識,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小題。(1)下列情節中體現的是化學變化的是A.敖丙將水凝結成冰作為自己的武器進行戰斗B.哪吒的風火輪在使用時都伴隨著熊熊燃燒的烈火C.太乙真人將蓮藕拼接重塑哪吒肉身D.申公豹的袍子被哪吒撕破(2)電影中魔氣污染海水的情節,是映射現實當中有人破壞水資源的行為,下列做法能起到保護水資源的作用的是A.工業污水進行分級凈化處理后重新作為灌溉用水使用B.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C.將生活垃圾收集投海D.大肆使用農藥和化肥(3)哪吒所使用的火尖槍是由金屬鐵制作而成,以下做法不能有效防止火尖槍生銹的是A.在槍身上涂油進行保養 B.在槍頭鍍一層耐腐蝕的鉻C.將鐵質槍身換成不銹鋼 D.用濕布包裹后存放在山洞中【答案】(1)B(2)A(3)D【知識點】保護水資源;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1)A、水凝結成冰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太乙真人將蓮藕拼接重塑哪吒肉身的過程中蓮藕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袍子撕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A、工業污水進行分級凈化處理后重新作為灌溉用水,可以保護水資源,該做法正確,符合題意;B、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會污染水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將生活垃圾直接投海會污染水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大肆使用農藥和化肥會污染水體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鐵與氧氣和水反應易生成鐵銹氧化鐵,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有:涂油來隔絕水和氧氣接觸,鍍鉻覆蓋保護層,制成不銹鋼合金耐腐蝕來防止生成;而用濕布包裹增加濕度會加速生銹,無法防銹。故不能防止生銹的答案為D,能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是ABC。故答案為:D.【分析】(1)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2)根據愛護水資源的措施是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而防止水體污染的措施是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工業三廢處理達標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來防止水體污染來解答;(3)根據鐵、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而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是破壞鐵生銹的條件來解答。(1)【解答】A、水凝結成冰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太乙真人將蓮藕拼接重塑哪吒肉身的過程中蓮藕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袍子撕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A、工業污水進行分級凈化處理后重新作為灌溉用水,可以保護水資源,該做法正確,符合題意;B、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會污染水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將生活垃圾直接投海會污染水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大肆使用農藥和化肥會污染水體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鐵與氧氣和水反應易生成鐵銹氧化鐵,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有:涂油來隔絕水和氧氣接觸,鍍鉻覆蓋保護層,制成不銹鋼合金耐腐蝕來防止生成;而用濕布包裹增加濕度會加速生銹,無法防銹。故不能防止生銹的答案為D,能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是ABC。故答案為:D.2.(2025·岳塘模擬)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正確的實驗操作以及準確的現象記錄對于實驗至關重要。回答下列小題。(1)規范的操作方法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A. B. C. D.(2)化學學習需要關注物質變化的現象,并根據現象得出結論,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盛有無色氣體的集氣瓶中 木條熄滅 該氣體一定是B 將打磨后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鋁絲上附著紅色固體 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C 向稀鹽酸中加入某固體 有氣泡產生 該固體一定是活潑金屬D 向鎂粉中加入稀鹽酸 產生大量氣泡 該反應放出熱量A.A B.B C.C D.D【答案】(1)D(2)B【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解析】【解答】(1)A、聞氣體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飄進鼻孔,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中的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瓶塞倒放桌面,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用膠頭滴管向燒杯中滴加液體,滴管應懸空在燒杯上方,防止滴管被污染,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A、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氮氣等不支持燃燒的氣體,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將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鋁絲上附著紅色固體,說明鋁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則鋁比銅活潑,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固體和稀鹽酸混合有氣泡產生,該固體可能是活潑金屬或碳酸鹽等,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向鎂粉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發生了化學反應,但不能驗證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需測定反應前后的溫度,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1)A、根據聞氣體氣味時用手輕輕扇聞來解答;B、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口不能對著有人的地方以免產生燒傷事件,同時試管外壁不能有水珠來解答;C、根據液體藥品取用時瓶塞倒放桌面來解答;D、根據用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內,以免污染滴管,從而污染藥品來解答。(2)A、根據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來解答;B、根據鋁比銅活潑,鋁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銅來解答;C、根據碳酸鹽和鹽酸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活潑的金屬和酸反應有氫氣產生來解答;D、根據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來解答。(1)【解答】A、聞氣體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飄進鼻孔,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中的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瓶塞倒放桌面,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用膠頭滴管向燒杯中滴加液體,滴管應懸空在燒杯上方,防止滴管被污染,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A、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氮氣等不支持燃燒的氣體,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將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鋁絲上附著紅色固體,說明鋁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則鋁比銅活潑,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固體和稀鹽酸混合有氣泡產生,該固體可能是活潑金屬或碳酸鹽等,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向鎂粉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發生了化學反應,但不能驗證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需測定反應前后的溫度,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2025·岳塘模擬)我國計劃于2022年完成中國第一個空間站的組裝。空間站的各個組件都要依靠火箭送入太空。發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態偏二甲肼(C2H8N2)與N2O4發生的反應可寫作C2H8N2+2N2O43N2↑+2CO2↑+nH2O,則n 等于( )A.2 B.3 C.4 D.5【答案】C【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可計算n=4。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分析。4.(2025·岳塘模擬)我們知道“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與所對應的用途描述正確的是A.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作保護氣體B.金剛石是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可用來切割金屬、大理石等物質C.焦炭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吸附水中的色素D.鈦和鈦合金的抗腐蝕能力非常好——可用來制造人造骨【答案】B【知識點】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合金與合金的性質;碳的化學性質;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A、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電光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金剛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切割金屬、大理石等物質,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焦炭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鈦和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稀有氣體通電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以作為電光源,金剛石是最硬的物質可用轉探機的鉆頭,焦炭具有還原性可以冶煉金屬,鈦合金與人有很好的相容性來解答。5.(2025·岳塘模擬)近日,我國科學家研究發布目前最高水準超導量子計算機——“祖沖之三號”體現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用到的芯片成分之一是硅,下圖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硅元素是金屬元素B.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C.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gD.硅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B【知識點】元素的簡單分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解析】【解答】A、硅屬于非金屬元素,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故硅原子序數為14,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相對質量,國際單位是‘一’,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地殼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硅元素,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地殼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鋁、鐵等來解答。6.(2025·岳塘模擬)2025年初,美國洛杉磯多地連續突發山火,當地消防員采用多種方式滅火。下列滅火措施對應原理正確的是A.砍伐貨場周圍樹木形成隔離帶——隔絕氧氣B.直升機投擲干粉滅火彈——降低可燃物溫度至著火點以下C.使用高壓水槍噴灑火場——移除可燃物D.空中噴灑阻礙劑覆蓋燃燒物——隔絕氧氣【答案】D【知識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森林火災常采用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的原理是可清除可燃物與可燃物的接觸,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干粉滅火彈主要通過釋放不可燃氣體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使用高壓水槍噴灑火場主要是利用水來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空中噴灑阻礙劑覆蓋燃燒物來隔絕與氧氣的接觸,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滅火的原理有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清除可燃物與可燃物的接觸來解答。7.(2025·岳塘模擬)2025年2月7日晚,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中國哈爾濱隆重開幕。冰雪運動中,人造雪被廣泛使用。造雪機工作原理是將水霧化后噴入寒冷空氣中,使其迅速凝固成雪。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分子的體積變小 B.水分子的種類改變C.水分子的間隔改變 D.水分子停止運動【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 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的種類沒有變化,分子在用不停息的運動且運動速度減慢,但是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有質量來解答。8.(2025·岳塘模擬)辣椒炒肉是湘菜中的一道經典名菜,其中辣椒的辣味主要來源于辣椒素(化學式為)。下列關于辣椒素說法正確的是A.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B.辣椒素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C.辣椒素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D.辣椒素由18個碳原子、2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3個氧原子構成【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辣椒素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8):(1×27):14:(16×3)=216:27:14:48,可見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辣椒素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18):(1×27)=216:27=8:1,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辣椒素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辣椒素是由辣椒素分子構成,一個辣椒素分子由18個碳原子、2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和質量分數,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一個分子由幾個原子構成來解答。9.(2025·岳塘模擬)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某一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C.反應前后乙和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D.乙可能是單質【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分解反應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單質和化合物【解析】【解答】在化學變化中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實驗時,反應前后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增大的是生成物,質量不變的可能是催化劑。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可知,則X為6克。反應前后甲的質量增加了12g-8g=4g,則是生成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減少了20g-8g=12g,則是反應物;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反應后丁的質量增加了16g-8g=8g,則是生成物;則該反應的表達式為:;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為分解反應。A、有反應前后的直方圖分析可知,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和丁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在該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反應前后乙和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2g:8g=3:2,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是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和丁,乙不可能是單質,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化學變化中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密閉容器內的總質量不變,反應前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不變的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來書寫出反應表達式以及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分解反應的概念是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為分解反應來解答。10.(2025·岳塘模擬)以化合價為縱坐標,以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像叫價類圖。如圖為鐵的價類圖,圖中物質均為純凈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中a點對應的物質類別為單質B.溶液的顏色為淺綠色C.b點所對應的物質的化學式為D.的化學名稱是氯化亞鐵【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單質和化合物;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解析】【解答】A、單質中的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故圖中a點對應的物質中鐵元素化合價為0,則a物質為單質鐵,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2價鐵是淺綠色,則硫酸亞鐵的溶液是淺綠色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b點對應物質屬于氧化物,+3價鐵元素的氧化物是三氧化二鐵,其化學式為Fe2O3,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FeCl3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鐵,氯化亞鐵的化學式為:FeCl2,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化合物中元素才有正負價之分且正負的代數和為0,根據化合價來書寫出物質的正確的化學式,以及物質的顏色和名稱來解答。11.(2025·岳塘模擬)物質的鑒別和除雜是重要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N2和CO2 用燃著的木條B 鑒別NaOH和NH4NO3 加水溶解C 除去Fe中的Cu 加足量鹽酸,過濾D 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加水溶解,蒸發結晶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金屬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解析】【解答】A、氮氣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燒,都會使燃著的木條熄滅,故不能用燃著的木條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氮氣,該方案錯誤,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該方案正確,符合題意;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鐵可以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該方案錯誤,不符合題意;D、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增大且變化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所以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要用降溫結晶的方法,該方案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均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來解答;B、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來解答;C、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鐵比氫活潑,氫比銅活潑來解答;D、根據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一般采用降溫結晶;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不大,一般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結晶來解答。12.(2025·岳塘模擬)為探究銅的化學性質,某同學借助氧氣傳感器在密閉裝置中進行下圖所示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氧氣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其中終點D(203,6.15%)表示時間為203秒時,裝置中氧氣含量為6.15%。結合圖示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20.99%B.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C.拐點C至終點D所對應的時間范圍內,裝置內物質的總質量逐漸減少D.通過現象證據和數據證據,可以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分析得出合理解釋【答案】C【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根據圖示可知,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 20.99%,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加熱過程中氧氣含量減少,說明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故正確,不符合題意;C、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實驗,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拐點 C 至終點 D 所對應的時間范圍內,銅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氧化銅,但裝置內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錯誤,符合題意;D、通過銅表面變黑的現象證據(定性)和氧氣含量變化的數據證據(定量),可以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分析得出合理解釋,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圖示可知,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 20.99%。B、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銅。C、根據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實驗,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分析。D、根據通過銅表面變黑的現象證據(定性)和氧氣含量變化的數據證據(定量),可以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分析得出合理解釋。13.(2025·岳塘模擬)人類文明的進步,得益于化學的不斷發展。石器時代:火的使用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古人鉆木取火,說明燃燒需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青銅時代:(1)青銅的硬度遠比純銅________(填“大”或“小”),因而能夠取代石器和陶器,在當時社會生產、生活等許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蒸汽時代:(2)蒸汽機的動力之源是煤炭,煤、石油和________是廣泛使用的化石能源。信息時代:(3)芯片制造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用來制取,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答案】(1) 大(2) 天然氣(3) +4【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解析】【解答】(1)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青銅是銅的合金,硬度遠比純銅大;(2)煤、石油和天然氣是廣泛使用的化石能源;(3)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而在SiO2中,氧元素通常顯 2價,則硅元素的化合價為。【分析】(1)根據合金的特性是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來解答;(2)根據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氣來解答;(3)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14.(2025·岳塘模擬)甲烷是一種較清潔的能源。小彥同學在實驗室制取甲烷并驗證其組成。(1)裝置甲可用于制取甲烷,還可以用于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該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前,用圖乙所示方法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如果氣密性良好,很快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A. B. C.(3)用裝置丙驗證甲烷的組成時,能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的現象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A.火焰呈淡藍色B.干燥的燒杯壁出現水霧C.倒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溶液變渾濁【答案】(1)(2)A(3)B;C【知識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裝置甲是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則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的方程式為;(2)圖乙是檢查裝置氣密性,氣密性的檢查方法是將導管放入水中后用手緊握試管,若看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嚴密不漏氣。故答案為:A.(3)實驗驗證甲烷中的碳氫元素需檢驗生成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A、火焰呈淡藍色不能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不符合題意;B、干燥的燒杯壁出現水霧,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水,則甲烷中含有氫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碳元素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倒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溶液變渾濁,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則甲烷中含有碳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C.【分析】(1)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來解答;(2)根據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是先把導管放與水中后,再雙手掌緊貼試管外壁觀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來判別氣密性來解答;(3)根據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實驗驗證甲烷中是否含有碳氫元素需驗證甲烷燃燒的產物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1)裝置甲是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圖乙所示方法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如果氣密性良好,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試管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會看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手后,由于試管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導管內會形成一段水柱。很快會出現的現象是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故選 A。(3)A、火焰呈淡藍色不能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不符合題意;B、干燥的燒杯壁出現水霧,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證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符合題意;C、碳元素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倒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溶液變渾濁,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證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符合題意。故選BC。15.(2025·岳塘模擬)《天工開物》記載“凡引水種鹽,……南風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鹽”,表明古人已經掌握了制鹽工藝。用化學知識能很好地解釋古人的制鹽工藝。如圖為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g。(2)20℃時,將9g氯化鈉溶解到25g水中,可配得氯化鈉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部分溶劑,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1)36.0(2)飽和;不變【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1)據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2)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鈉達到飽和溶液,在該溫度下,25g水中溶解形成飽和溶液,故在20℃將9g氯化鈉溶解到25g水中剛好形成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時蒸發部分溶劑有晶體析出后的溶液仍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故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分析】(1)根據一定溫度下的物質的溶解度來解答;(2)根據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來判斷是否是飽和溶液,溫度不變時蒸發飽和溶液中的溶劑時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來解答。(1)據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2)據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鈉,此溫度下,將9g氯化鈉溶解到25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可配得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部分溶劑,有晶體析出,但仍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故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16.(2025·岳塘模擬)閱讀下面的科普短文,并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與傳統汽車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車的能量來源更加多元化。電動汽車:電池能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幾類電池的部分性能指標如圖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單位體積的電池所具有的能量;乙醇汽車:乙醇汽車以乙醇為燃料,乙醇可以通過發酵甘蔗、玉米等農作物、植物秸稈大量提取;氫內燃車:以氫氣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氫氣可通過電解水等多種方式獲得。據測算,1kg氫氣完全燃燒可釋放14.3×104 kJ的熱量,1kg汽油完全燃燒可釋放4.6×104 kJ的熱量。此外,還有太陽能汽車等。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未來可期。(1)由圖可知,鋰電池優于鋁空電池的性能指標是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A.據圖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時,鋁空電池的體積最小B.農業大國盛產薯類和玉米,有利于推廣乙醇汽車C.氫內燃車在行駛過程中是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動能(3)太陽能電池需要大量的單質硅,單質硅是由石英固體(SiO2)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能量密度、循環壽命(2)C(3)【知識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解析】【解答】(1)由圖分析可知,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比鋁空電池大,充電次數也比鋁空電池多,循環壽命長;(2)A、據圖分析可知鋁空電池能量密度最大,提供相同能量時,鋁空電池的體積最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通過發酵甘蔗、玉米等農作物等制取得到,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氫內燃車在行駛過程中首先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再由熱能轉化為動能,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根據題意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碳和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單質硅和一氧化碳,該反應的方程式為。【分析】(1)根據圖示分析可知,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循環使用壽命長來解答;(2)根據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氫氣是理想的能源,氫內燃車行駛中是將化學能轉換成熱能后轉換成動能來解答;(3)根據碳和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單質硅和一氧化碳來解答。(1)由圖可知,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比鋁空電池大,充電次數也比鋁空電池多,循環壽命長,鋰電池優于鋁空電池的性能指標是能量密度、循環壽命;(2)A、根據圖可知,鋁空電池能量密度最大,因此提供相同能量時,鋁空電池的體積最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通過發酵甘蔗、玉米等農作物,或發酵秸稈大量提取,因此盛產甘蔗和玉米的農業大國有利于推廣乙醇汽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氫內燃車在行駛過程中,化學能首先轉化為熱能,再轉化為動能,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3)單質硅是由石英固體(SiO2)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氣體是一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7.(2025·岳塘模擬)在2月份冬季運動會成功舉辦的熱潮下,人們對綠色運動理念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屆運動會的獎牌制作原料別具一格,來自于電子垃圾中提煉出來的金屬,既環保又意義非凡。某工廠積極響應這種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號召,利用廢舊電器預處理的粗銅回收銅和銀的操作流程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分離裝置Ⅰ中固體1和濾液1的操作為 ;(2)“裝置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固體3中成分是 。【答案】(1)過濾(2)(3)Cu和Fe【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酸堿鹽的應用;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解析】【解答】(1)裝置Ⅰ中將固液分離的操作是過濾;(2)銅、銀不與稀硫酸反應,鐵和過量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鎂和過量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經過裝置Ⅰ過濾后得到的固體1中含有銀、銅;裝置Ⅱ中發生的反應是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該反應的方程式為:;(3)經過裝置Ⅱ過濾后得到的濾液2中含有硝酸銅,向裝置Ⅲ中加入過量的鐵,鐵和硝酸銅反應生產銅和硝酸亞鐵,經過裝置Ⅲ過濾后得到的固體3中一定含有銅和過量的鐵。【分析】根據固體和液體分離是過濾,銅、銀不和酸反應,鐵和鎂與過量的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過濾得到固體1是銅和銀,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濾液2中的硝酸銅和過量的鐵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固體3中的一定有生成的銅和過量的鐵來解答。(1)裝置Ⅰ中將固液分離,操作名稱是過濾;(2) 銅、銀和稀硫酸不反應,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以及加入的硫酸是過量的,經過裝置Ⅰ過濾后得到的固體1中含有銀、銅,“裝置Ⅱ”中發生的反應是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化學方程式為:;(3)經過裝置Ⅱ過濾后得到的濾液2中含有硝酸銅,加入過量的鐵,鐵和硝酸銅反應生產銅和硝酸亞鐵,經過裝置Ⅲ過濾后得到的固體3中一定含有銅和過量的鐵。18.(2025·岳塘模擬)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圖1為教材中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約一周后能觀察到明顯現象。小組同學對部分實驗進行了改進,使出現明顯現象的時間縮短至5~10分鐘,改進后的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1)圖1實驗中,對比 (填序號)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2)圖2實驗中,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 。(3)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 。(4)圖2實驗的優點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實驗時間,但仍存在不足。請你指出該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 (答一條即可)。【答案】(1)AB(2)U型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3)氧氣濃度較大(4)未能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知識點】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1)在圖1實驗中,A試管內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而生銹,而B試管內的鐵釘只與水接觸沒有氧氣,故沒有生銹;對比AB實驗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2)由圖1可知,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故在圖2實驗中,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且氧氣中帶有水分,U型管內的干燥劑可以吸收氧氣中的水分,球形管中的干燥劑也可以吸收水分,所以U型管左側的光亮鐵絲同時接觸氧氣和水而生銹,右側光亮鐵絲只接觸氧氣不生銹,故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U型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3)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所致,而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所以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氧氣濃度較大。(4)鐵生銹的原因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故圖2實驗的變量是水分,未能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分析】根據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來解答。(1)圖1實驗中,試管A內的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試管B內的鐵釘只與水接觸,試管C內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最終只有試管A內的鐵釘生銹,所以對比AB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2)圖2實驗中,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并且產生的氧氣帶有水分,而U型管內的干燥劑可以吸收水分,右側干燥管內的干燥劑也可以吸收水分,所以U型管左側的光亮鐵絲同時接觸氧氣、水,很快生銹,右側光亮鐵絲只接觸氧氣,不生銹,因此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U型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3)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所致,而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所以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氧氣濃度較大。(4)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所致,圖2實驗的變量是水分,因此不足之處是:未能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19.(2025·岳塘模擬)碘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供的補碘意見,湖南屬于缺碘地區,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對加碘食鹽中的含碘鉀鹽產生濃厚興趣。甲同學提出問題:加碘食鹽中含碘鉀鹽的成分是什么?查閱資料:含碘鉀鹽可能是碘酸鉀或碘化鉀中的一種或兩種。作出猜想:(1)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________。查閱資料:1.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淀粉溶液遇變藍色;2.KI與溶液可以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黃色AgI沉淀,而與溶液混合,無明顯現象;3.有毒,不能服用。(2)小組同學根據資料進行討論后,認為上述猜想(填一、二或三) ________不正確。實驗驗證:為驗證其它猜想,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填寫表格中空白處。(3)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實驗一 取少量加碘食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試管中滴加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________不成立實驗二 另取少量加碘食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試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滴入________ 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 猜想二成立實驗結論:根據上述實驗推理,加碘食鹽中的含碘鉀鹽是Ⅰ.乙同學提出疑惑:為什么做菜在起鍋時,才加入碘鹽呢?查閱資料:碘酸鉀受熱易分解產生碘化鉀和氧氣。Ⅱ.丙同學質疑:中也含有碘元素,為什么分解成后就會降低碘效?查閱資料: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與中的兩種或三種物質反應生成單質而泛黃變質。光照會加速它的變質,不利于人體吸收。實驗探究:(4)研究小組開展以下實驗,探究KI在空氣中變質的條件。請將結論補充完整。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如圖所示,在燃燒匙中加入KI固體,然后分別放置在①②③號試管中,數日后觀察現象。 ________ 固體在空氣中與、、共同作用而變質導致碘效降低。交流反思:討論后大家認為以上實驗方案有所欠缺,無法驗證是否與有關。(5)甲同學另取一支試管做了補充實驗,該密封的試管中除加入KI固體外,還有________(填化學式),數日后觀察無明顯現象,證明以上結論正確。【答案】(1) KIO3與KI的混合物(2) 三(3) 一 淀粉溶液(4) ①②中無明顯現象,③中固體泛黃(5) O2、H2O【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解析】【解答】(1)含碘鉀鹽可能是碘酸鉀(KIO3)或碘化鉀(KI)中的一種或兩種,所以猜想三為KI和KIO3混合物;(2)資料中提到I2有毒,不能服用;若加碘食鹽中含碘鉀鹽為KI、,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猜想三不正確;(3)實驗一:KI與AgNO3溶液可以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黃色AgI沉淀,而KIO3與AgNO3溶液混合無明顯現象。取少量加碘食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試管中滴加AgNO3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加碘食鹽中不含KI,所以猜想一不成立;實驗二:KIO3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變藍色;另取少量加碘食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試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說明有I2生成,從而證明加碘食鹽中有KIO3,猜想二成立;(4)實驗探究:因為KI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與O2、CO2、H2O中的三種物質反應生成單質碘而泛黃變質,分析①②③試管中的試劑可知實驗現象:①②號試管中固體無明顯變化,③中固體泛黃;(5)因為本實驗目的是探究KI在空氣中與O2、CO2、H2O中的兩種或三種物質反應生成單質碘而泛黃變質的因素,分析①②③試管可知,①是KI與O2、CO2作用,②是KI與CO2、H2O作用,③是KI與O2、CO2、H2O作用,所以缺少的實驗是KI與氧氣和水(O2、H2O)作用。【分析】(1)根據題意含碘鉀鹽可能是碘酸鉀(KIO3)或碘化鉀(KI)中的一種或兩種來解答;(2)根據I2有毒不能服用,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來解答;(3)根據KI與AgNO3 反應生成黃色AgI沉淀和硝酸鉀,KIO3與AgNO3不反應,KIO3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變藍色來解答;(4)(5)根據KI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與O2、CO2、H2O反應生成單質碘而泛黃來解答。20.(2025·岳塘模擬)《夢溪筆談》卷二十五記載“熬膽礬①鐵釜②,久之亦化為銅③。”【注釋】①膽礬:硫酸銅水合物,藍色結晶體,溶于水后為硫酸銅溶液。②釜:古代的一種鍋。③銅:鐵鍋中的鐵與硫酸銅發生了反應置換出了銅。請結合題意分析如圖流程,并回答下列問題。(1)硫酸銅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g。(2)計算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不考慮過濾造成的溶液損失)。(寫出完整的解題過程)【答案】(1)16(2)設所得溶液中溶質硫酸亞鐵的質量為x,則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答: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5.3%。【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根據溶質的質量等于溶液質量乘以溶質的質量分數,故硫酸銅溶液中溶質質量為。(2)加入過量鐵粉發生的反應為,當硫酸銅完全反應后過濾后所得溶液是硫酸亞鐵溶液。解:設所得溶液中溶質硫酸亞鐵的質量為x,解得則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答: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5.3%【分析】(1)根據溶質的質量等于溶液的質量乘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解答;(2)根據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方程式中已知硫酸銅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硫酸亞鐵的質量以及硫酸亞鐵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解答。(1)根據溶質質量 = 溶液質量 × 溶質質量分數,已知硫酸銅溶液質量為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6%,則硫酸銅溶液中溶質質量為。(2)加入過量鐵粉,發生反應,硫酸銅完全反應,過濾后所得溶液是硫酸亞鐵溶液,根據硫酸銅的質量進行計算,詳見答案。1 / 1湖南省湘潭市第十二中學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1.(2025·岳塘模擬)以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為原型的春節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145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也加深了我們的文化自信。電影情節中包含許多化學知識,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小題。(1)下列情節中體現的是化學變化的是A.敖丙將水凝結成冰作為自己的武器進行戰斗B.哪吒的風火輪在使用時都伴隨著熊熊燃燒的烈火C.太乙真人將蓮藕拼接重塑哪吒肉身D.申公豹的袍子被哪吒撕破(2)電影中魔氣污染海水的情節,是映射現實當中有人破壞水資源的行為,下列做法能起到保護水資源的作用的是A.工業污水進行分級凈化處理后重新作為灌溉用水使用B.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C.將生活垃圾收集投海D.大肆使用農藥和化肥(3)哪吒所使用的火尖槍是由金屬鐵制作而成,以下做法不能有效防止火尖槍生銹的是A.在槍身上涂油進行保養 B.在槍頭鍍一層耐腐蝕的鉻C.將鐵質槍身換成不銹鋼 D.用濕布包裹后存放在山洞中2.(2025·岳塘模擬)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正確的實驗操作以及準確的現象記錄對于實驗至關重要。回答下列小題。(1)規范的操作方法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A. B. C. D.(2)化學學習需要關注物質變化的現象,并根據現象得出結論,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盛有無色氣體的集氣瓶中 木條熄滅 該氣體一定是B 將打磨后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鋁絲上附著紅色固體 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C 向稀鹽酸中加入某固體 有氣泡產生 該固體一定是活潑金屬D 向鎂粉中加入稀鹽酸 產生大量氣泡 該反應放出熱量A.A B.B C.C D.D3.(2025·岳塘模擬)我國計劃于2022年完成中國第一個空間站的組裝。空間站的各個組件都要依靠火箭送入太空。發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態偏二甲肼(C2H8N2)與N2O4發生的反應可寫作C2H8N2+2N2O43N2↑+2CO2↑+nH2O,則n 等于( )A.2 B.3 C.4 D.54.(2025·岳塘模擬)我們知道“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與所對應的用途描述正確的是A.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作保護氣體B.金剛石是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可用來切割金屬、大理石等物質C.焦炭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吸附水中的色素D.鈦和鈦合金的抗腐蝕能力非常好——可用來制造人造骨5.(2025·岳塘模擬)近日,我國科學家研究發布目前最高水準超導量子計算機——“祖沖之三號”體現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用到的芯片成分之一是硅,下圖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硅元素是金屬元素B.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C.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gD.硅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6.(2025·岳塘模擬)2025年初,美國洛杉磯多地連續突發山火,當地消防員采用多種方式滅火。下列滅火措施對應原理正確的是A.砍伐貨場周圍樹木形成隔離帶——隔絕氧氣B.直升機投擲干粉滅火彈——降低可燃物溫度至著火點以下C.使用高壓水槍噴灑火場——移除可燃物D.空中噴灑阻礙劑覆蓋燃燒物——隔絕氧氣7.(2025·岳塘模擬)2025年2月7日晚,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中國哈爾濱隆重開幕。冰雪運動中,人造雪被廣泛使用。造雪機工作原理是將水霧化后噴入寒冷空氣中,使其迅速凝固成雪。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分子的體積變小 B.水分子的種類改變C.水分子的間隔改變 D.水分子停止運動8.(2025·岳塘模擬)辣椒炒肉是湘菜中的一道經典名菜,其中辣椒的辣味主要來源于辣椒素(化學式為)。下列關于辣椒素說法正確的是A.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B.辣椒素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C.辣椒素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D.辣椒素由18個碳原子、2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3個氧原子構成9.(2025·岳塘模擬)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某一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C.反應前后乙和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D.乙可能是單質10.(2025·岳塘模擬)以化合價為縱坐標,以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像叫價類圖。如圖為鐵的價類圖,圖中物質均為純凈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中a點對應的物質類別為單質B.溶液的顏色為淺綠色C.b點所對應的物質的化學式為D.的化學名稱是氯化亞鐵11.(2025·岳塘模擬)物質的鑒別和除雜是重要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N2和CO2 用燃著的木條B 鑒別NaOH和NH4NO3 加水溶解C 除去Fe中的Cu 加足量鹽酸,過濾D 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加水溶解,蒸發結晶A.A B.B C.C D.D12.(2025·岳塘模擬)為探究銅的化學性質,某同學借助氧氣傳感器在密閉裝置中進行下圖所示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氧氣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其中終點D(203,6.15%)表示時間為203秒時,裝置中氧氣含量為6.15%。結合圖示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20.99%B.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C.拐點C至終點D所對應的時間范圍內,裝置內物質的總質量逐漸減少D.通過現象證據和數據證據,可以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分析得出合理解釋13.(2025·岳塘模擬)人類文明的進步,得益于化學的不斷發展。石器時代:火的使用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古人鉆木取火,說明燃燒需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青銅時代:(1)青銅的硬度遠比純銅________(填“大”或“小”),因而能夠取代石器和陶器,在當時社會生產、生活等許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蒸汽時代:(2)蒸汽機的動力之源是煤炭,煤、石油和________是廣泛使用的化石能源。信息時代:(3)芯片制造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用來制取,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14.(2025·岳塘模擬)甲烷是一種較清潔的能源。小彥同學在實驗室制取甲烷并驗證其組成。(1)裝置甲可用于制取甲烷,還可以用于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該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前,用圖乙所示方法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如果氣密性良好,很快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A. B. C.(3)用裝置丙驗證甲烷的組成時,能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的現象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A.火焰呈淡藍色B.干燥的燒杯壁出現水霧C.倒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溶液變渾濁15.(2025·岳塘模擬)《天工開物》記載“凡引水種鹽,……南風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鹽”,表明古人已經掌握了制鹽工藝。用化學知識能很好地解釋古人的制鹽工藝。如圖為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g。(2)20℃時,將9g氯化鈉溶解到25g水中,可配得氯化鈉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部分溶劑,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6.(2025·岳塘模擬)閱讀下面的科普短文,并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與傳統汽車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車的能量來源更加多元化。電動汽車:電池能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幾類電池的部分性能指標如圖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單位體積的電池所具有的能量;乙醇汽車:乙醇汽車以乙醇為燃料,乙醇可以通過發酵甘蔗、玉米等農作物、植物秸稈大量提取;氫內燃車:以氫氣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氫氣可通過電解水等多種方式獲得。據測算,1kg氫氣完全燃燒可釋放14.3×104 kJ的熱量,1kg汽油完全燃燒可釋放4.6×104 kJ的熱量。此外,還有太陽能汽車等。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未來可期。(1)由圖可知,鋰電池優于鋁空電池的性能指標是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A.據圖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時,鋁空電池的體積最小B.農業大國盛產薯類和玉米,有利于推廣乙醇汽車C.氫內燃車在行駛過程中是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動能(3)太陽能電池需要大量的單質硅,單質硅是由石英固體(SiO2)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7.(2025·岳塘模擬)在2月份冬季運動會成功舉辦的熱潮下,人們對綠色運動理念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屆運動會的獎牌制作原料別具一格,來自于電子垃圾中提煉出來的金屬,既環保又意義非凡。某工廠積極響應這種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號召,利用廢舊電器預處理的粗銅回收銅和銀的操作流程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分離裝置Ⅰ中固體1和濾液1的操作為 ;(2)“裝置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固體3中成分是 。18.(2025·岳塘模擬)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圖1為教材中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約一周后能觀察到明顯現象。小組同學對部分實驗進行了改進,使出現明顯現象的時間縮短至5~10分鐘,改進后的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1)圖1實驗中,對比 (填序號)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2)圖2實驗中,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 。(3)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 。(4)圖2實驗的優點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實驗時間,但仍存在不足。請你指出該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 (答一條即可)。19.(2025·岳塘模擬)碘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供的補碘意見,湖南屬于缺碘地區,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對加碘食鹽中的含碘鉀鹽產生濃厚興趣。甲同學提出問題:加碘食鹽中含碘鉀鹽的成分是什么?查閱資料:含碘鉀鹽可能是碘酸鉀或碘化鉀中的一種或兩種。作出猜想:(1)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________。查閱資料:1.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淀粉溶液遇變藍色;2.KI與溶液可以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黃色AgI沉淀,而與溶液混合,無明顯現象;3.有毒,不能服用。(2)小組同學根據資料進行討論后,認為上述猜想(填一、二或三) ________不正確。實驗驗證:為驗證其它猜想,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填寫表格中空白處。(3)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實驗一 取少量加碘食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試管中滴加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________不成立實驗二 另取少量加碘食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試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滴入________ 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 猜想二成立實驗結論:根據上述實驗推理,加碘食鹽中的含碘鉀鹽是Ⅰ.乙同學提出疑惑:為什么做菜在起鍋時,才加入碘鹽呢?查閱資料:碘酸鉀受熱易分解產生碘化鉀和氧氣。Ⅱ.丙同學質疑:中也含有碘元素,為什么分解成后就會降低碘效?查閱資料: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與中的兩種或三種物質反應生成單質而泛黃變質。光照會加速它的變質,不利于人體吸收。實驗探究:(4)研究小組開展以下實驗,探究KI在空氣中變質的條件。請將結論補充完整。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如圖所示,在燃燒匙中加入KI固體,然后分別放置在①②③號試管中,數日后觀察現象。 ________ 固體在空氣中與、、共同作用而變質導致碘效降低。交流反思:討論后大家認為以上實驗方案有所欠缺,無法驗證是否與有關。(5)甲同學另取一支試管做了補充實驗,該密封的試管中除加入KI固體外,還有________(填化學式),數日后觀察無明顯現象,證明以上結論正確。20.(2025·岳塘模擬)《夢溪筆談》卷二十五記載“熬膽礬①鐵釜②,久之亦化為銅③。”【注釋】①膽礬:硫酸銅水合物,藍色結晶體,溶于水后為硫酸銅溶液。②釜:古代的一種鍋。③銅:鐵鍋中的鐵與硫酸銅發生了反應置換出了銅。請結合題意分析如圖流程,并回答下列問題。(1)硫酸銅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g。(2)計算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不考慮過濾造成的溶液損失)。(寫出完整的解題過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A(3)D【知識點】保護水資源;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1)A、水凝結成冰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太乙真人將蓮藕拼接重塑哪吒肉身的過程中蓮藕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袍子撕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A、工業污水進行分級凈化處理后重新作為灌溉用水,可以保護水資源,該做法正確,符合題意;B、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會污染水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將生活垃圾直接投海會污染水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大肆使用農藥和化肥會污染水體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鐵與氧氣和水反應易生成鐵銹氧化鐵,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有:涂油來隔絕水和氧氣接觸,鍍鉻覆蓋保護層,制成不銹鋼合金耐腐蝕來防止生成;而用濕布包裹增加濕度會加速生銹,無法防銹。故不能防止生銹的答案為D,能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是ABC。故答案為:D.【分析】(1)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2)根據愛護水資源的措施是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而防止水體污染的措施是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工業三廢處理達標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來防止水體污染來解答;(3)根據鐵、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而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是破壞鐵生銹的條件來解答。(1)【解答】A、水凝結成冰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太乙真人將蓮藕拼接重塑哪吒肉身的過程中蓮藕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袍子撕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A、工業污水進行分級凈化處理后重新作為灌溉用水,可以保護水資源,該做法正確,符合題意;B、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會污染水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將生活垃圾直接投海會污染水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大肆使用農藥和化肥會污染水體資源,該做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鐵與氧氣和水反應易生成鐵銹氧化鐵,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有:涂油來隔絕水和氧氣接觸,鍍鉻覆蓋保護層,制成不銹鋼合金耐腐蝕來防止生成;而用濕布包裹增加濕度會加速生銹,無法防銹。故不能防止生銹的答案為D,能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是ABC。故答案為:D.2.【答案】(1)D(2)B【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解析】【解答】(1)A、聞氣體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飄進鼻孔,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中的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瓶塞倒放桌面,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用膠頭滴管向燒杯中滴加液體,滴管應懸空在燒杯上方,防止滴管被污染,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A、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氮氣等不支持燃燒的氣體,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將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鋁絲上附著紅色固體,說明鋁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則鋁比銅活潑,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固體和稀鹽酸混合有氣泡產生,該固體可能是活潑金屬或碳酸鹽等,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向鎂粉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發生了化學反應,但不能驗證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需測定反應前后的溫度,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1)A、根據聞氣體氣味時用手輕輕扇聞來解答;B、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口不能對著有人的地方以免產生燒傷事件,同時試管外壁不能有水珠來解答;C、根據液體藥品取用時瓶塞倒放桌面來解答;D、根據用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內,以免污染滴管,從而污染藥品來解答。(2)A、根據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來解答;B、根據鋁比銅活潑,鋁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銅來解答;C、根據碳酸鹽和鹽酸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活潑的金屬和酸反應有氫氣產生來解答;D、根據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來解答。(1)【解答】A、聞氣體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飄進鼻孔,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中的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瓶塞倒放桌面,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用膠頭滴管向燒杯中滴加液體,滴管應懸空在燒杯上方,防止滴管被污染,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A、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氮氣等不支持燃燒的氣體,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將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鋁絲上附著紅色固體,說明鋁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則鋁比銅活潑,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固體和稀鹽酸混合有氣泡產生,該固體可能是活潑金屬或碳酸鹽等,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向鎂粉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發生了化學反應,但不能驗證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需測定反應前后的溫度,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答案】C【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可計算n=4。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分析。4.【答案】B【知識點】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合金與合金的性質;碳的化學性質;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A、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電光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金剛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切割金屬、大理石等物質,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焦炭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鈦和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稀有氣體通電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以作為電光源,金剛石是最硬的物質可用轉探機的鉆頭,焦炭具有還原性可以冶煉金屬,鈦合金與人有很好的相容性來解答。5.【答案】B【知識點】元素的簡單分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解析】【解答】A、硅屬于非金屬元素,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故硅原子序數為14,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相對質量,國際單位是‘一’,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地殼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硅元素,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地殼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鋁、鐵等來解答。6.【答案】D【知識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森林火災常采用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的原理是可清除可燃物與可燃物的接觸,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干粉滅火彈主要通過釋放不可燃氣體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使用高壓水槍噴灑火場主要是利用水來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空中噴灑阻礙劑覆蓋燃燒物來隔絕與氧氣的接觸,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滅火的原理有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清除可燃物與可燃物的接觸來解答。7.【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 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的種類沒有變化,分子在用不停息的運動且運動速度減慢,但是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有質量來解答。8.【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辣椒素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8):(1×27):14:(16×3)=216:27:14:48,可見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辣椒素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18):(1×27)=216:27=8:1,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辣椒素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辣椒素是由辣椒素分子構成,一個辣椒素分子由18個碳原子、2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和質量分數,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一個分子由幾個原子構成來解答。9.【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分解反應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單質和化合物【解析】【解答】在化學變化中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實驗時,反應前后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增大的是生成物,質量不變的可能是催化劑。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可知,則X為6克。反應前后甲的質量增加了12g-8g=4g,則是生成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減少了20g-8g=12g,則是反應物;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反應后丁的質量增加了16g-8g=8g,則是生成物;則該反應的表達式為:;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為分解反應。A、有反應前后的直方圖分析可知,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和丁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在該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反應前后乙和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2g:8g=3:2,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是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和丁,乙不可能是單質,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化學變化中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密閉容器內的總質量不變,反應前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不變的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來書寫出反應表達式以及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分解反應的概念是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為分解反應來解答。10.【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單質和化合物;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解析】【解答】A、單質中的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故圖中a點對應的物質中鐵元素化合價為0,則a物質為單質鐵,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2價鐵是淺綠色,則硫酸亞鐵的溶液是淺綠色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b點對應物質屬于氧化物,+3價鐵元素的氧化物是三氧化二鐵,其化學式為Fe2O3,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FeCl3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鐵,氯化亞鐵的化學式為:FeCl2,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化合物中元素才有正負價之分且正負的代數和為0,根據化合價來書寫出物質的正確的化學式,以及物質的顏色和名稱來解答。11.【答案】B【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金屬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解析】【解答】A、氮氣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燒,都會使燃著的木條熄滅,故不能用燃著的木條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氮氣,該方案錯誤,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該方案正確,符合題意;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鐵可以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該方案錯誤,不符合題意;D、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增大且變化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所以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要用降溫結晶的方法,該方案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均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來解答;B、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來解答;C、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鐵比氫活潑,氫比銅活潑來解答;D、根據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一般采用降溫結晶;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不大,一般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結晶來解答。12.【答案】C【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根據圖示可知,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 20.99%,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加熱過程中氧氣含量減少,說明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故正確,不符合題意;C、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實驗,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拐點 C 至終點 D 所對應的時間范圍內,銅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氧化銅,但裝置內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錯誤,符合題意;D、通過銅表面變黑的現象證據(定性)和氧氣含量變化的數據證據(定量),可以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分析得出合理解釋,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圖示可知,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 20.99%。B、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銅。C、根據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實驗,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分析。D、根據通過銅表面變黑的現象證據(定性)和氧氣含量變化的數據證據(定量),可以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分析得出合理解釋。13.【答案】(1) 大(2) 天然氣(3) +4【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解析】【解答】(1)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青銅是銅的合金,硬度遠比純銅大;(2)煤、石油和天然氣是廣泛使用的化石能源;(3)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而在SiO2中,氧元素通常顯 2價,則硅元素的化合價為。【分析】(1)根據合金的特性是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來解答;(2)根據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氣來解答;(3)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14.【答案】(1)(2)A(3)B;C【知識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裝置甲是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則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的方程式為;(2)圖乙是檢查裝置氣密性,氣密性的檢查方法是將導管放入水中后用手緊握試管,若看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嚴密不漏氣。故答案為:A.(3)實驗驗證甲烷中的碳氫元素需檢驗生成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A、火焰呈淡藍色不能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不符合題意;B、干燥的燒杯壁出現水霧,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水,則甲烷中含有氫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碳元素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倒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溶液變渾濁,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則甲烷中含有碳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C.【分析】(1)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來解答;(2)根據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是先把導管放與水中后,再雙手掌緊貼試管外壁觀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來判別氣密性來解答;(3)根據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實驗驗證甲烷中是否含有碳氫元素需驗證甲烷燃燒的產物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1)裝置甲是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圖乙所示方法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如果氣密性良好,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試管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會看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手后,由于試管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導管內會形成一段水柱。很快會出現的現象是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故選 A。(3)A、火焰呈淡藍色不能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不符合題意;B、干燥的燒杯壁出現水霧,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證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符合題意;C、碳元素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倒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溶液變渾濁,說明甲烷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證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符合題意。故選BC。15.【答案】(1)36.0(2)飽和;不變【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1)據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2)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鈉達到飽和溶液,在該溫度下,25g水中溶解形成飽和溶液,故在20℃將9g氯化鈉溶解到25g水中剛好形成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時蒸發部分溶劑有晶體析出后的溶液仍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故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分析】(1)根據一定溫度下的物質的溶解度來解答;(2)根據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來判斷是否是飽和溶液,溫度不變時蒸發飽和溶液中的溶劑時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來解答。(1)據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2)據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鈉,此溫度下,將9g氯化鈉溶解到25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可配得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部分溶劑,有晶體析出,但仍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故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16.【答案】(1)能量密度、循環壽命(2)C(3)【知識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解析】【解答】(1)由圖分析可知,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比鋁空電池大,充電次數也比鋁空電池多,循環壽命長;(2)A、據圖分析可知鋁空電池能量密度最大,提供相同能量時,鋁空電池的體積最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通過發酵甘蔗、玉米等農作物等制取得到,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氫內燃車在行駛過程中首先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再由熱能轉化為動能,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根據題意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碳和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單質硅和一氧化碳,該反應的方程式為。【分析】(1)根據圖示分析可知,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循環使用壽命長來解答;(2)根據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氫氣是理想的能源,氫內燃車行駛中是將化學能轉換成熱能后轉換成動能來解答;(3)根據碳和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單質硅和一氧化碳來解答。(1)由圖可知,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比鋁空電池大,充電次數也比鋁空電池多,循環壽命長,鋰電池優于鋁空電池的性能指標是能量密度、循環壽命;(2)A、根據圖可知,鋁空電池能量密度最大,因此提供相同能量時,鋁空電池的體積最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通過發酵甘蔗、玉米等農作物,或發酵秸稈大量提取,因此盛產甘蔗和玉米的農業大國有利于推廣乙醇汽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氫內燃車在行駛過程中,化學能首先轉化為熱能,再轉化為動能,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3)單質硅是由石英固體(SiO2)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氣體是一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7.【答案】(1)過濾(2)(3)Cu和Fe【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酸堿鹽的應用;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解析】【解答】(1)裝置Ⅰ中將固液分離的操作是過濾;(2)銅、銀不與稀硫酸反應,鐵和過量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鎂和過量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經過裝置Ⅰ過濾后得到的固體1中含有銀、銅;裝置Ⅱ中發生的反應是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該反應的方程式為:;(3)經過裝置Ⅱ過濾后得到的濾液2中含有硝酸銅,向裝置Ⅲ中加入過量的鐵,鐵和硝酸銅反應生產銅和硝酸亞鐵,經過裝置Ⅲ過濾后得到的固體3中一定含有銅和過量的鐵。【分析】根據固體和液體分離是過濾,銅、銀不和酸反應,鐵和鎂與過量的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過濾得到固體1是銅和銀,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濾液2中的硝酸銅和過量的鐵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固體3中的一定有生成的銅和過量的鐵來解答。(1)裝置Ⅰ中將固液分離,操作名稱是過濾;(2) 銅、銀和稀硫酸不反應,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以及加入的硫酸是過量的,經過裝置Ⅰ過濾后得到的固體1中含有銀、銅,“裝置Ⅱ”中發生的反應是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化學方程式為:;(3)經過裝置Ⅱ過濾后得到的濾液2中含有硝酸銅,加入過量的鐵,鐵和硝酸銅反應生產銅和硝酸亞鐵,經過裝置Ⅲ過濾后得到的固體3中一定含有銅和過量的鐵。18.【答案】(1)AB(2)U型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3)氧氣濃度較大(4)未能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知識點】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1)在圖1實驗中,A試管內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而生銹,而B試管內的鐵釘只與水接觸沒有氧氣,故沒有生銹;對比AB實驗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2)由圖1可知,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故在圖2實驗中,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且氧氣中帶有水分,U型管內的干燥劑可以吸收氧氣中的水分,球形管中的干燥劑也可以吸收水分,所以U型管左側的光亮鐵絲同時接觸氧氣和水而生銹,右側光亮鐵絲只接觸氧氣不生銹,故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U型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3)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所致,而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所以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氧氣濃度較大。(4)鐵生銹的原因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故圖2實驗的變量是水分,未能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分析】根據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來解答。(1)圖1實驗中,試管A內的鐵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試管B內的鐵釘只與水接觸,試管C內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最終只有試管A內的鐵釘生銹,所以對比AB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2)圖2實驗中,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并且產生的氧氣帶有水分,而U型管內的干燥劑可以吸收水分,右側干燥管內的干燥劑也可以吸收水分,所以U型管左側的光亮鐵絲同時接觸氧氣、水,很快生銹,右側光亮鐵絲只接觸氧氣,不生銹,因此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U型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3)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所致,而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所以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氧氣濃度較大。(4)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所致,圖2實驗的變量是水分,因此不足之處是:未能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19.【答案】(1) KIO3與KI的混合物(2) 三(3) 一 淀粉溶液(4) ①②中無明顯現象,③中固體泛黃(5) O2、H2O【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解析】【解答】(1)含碘鉀鹽可能是碘酸鉀(KIO3)或碘化鉀(KI)中的一種或兩種,所以猜想三為KI和KIO3混合物;(2)資料中提到I2有毒,不能服用;若加碘食鹽中含碘鉀鹽為KI、,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猜想三不正確;(3)實驗一:KI與AgNO3溶液可以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黃色AgI沉淀,而KIO3與AgNO3溶液混合無明顯現象。取少量加碘食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試管中滴加AgNO3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加碘食鹽中不含KI,所以猜想一不成立;實驗二:KIO3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變藍色;另取少量加碘食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試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說明有I2生成,從而證明加碘食鹽中有KIO3,猜想二成立;(4)實驗探究:因為KI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與O2、CO2、H2O中的三種物質反應生成單質碘而泛黃變質,分析①②③試管中的試劑可知實驗現象:①②號試管中固體無明顯變化,③中固體泛黃;(5)因為本實驗目的是探究KI在空氣中與O2、CO2、H2O中的兩種或三種物質反應生成單質碘而泛黃變質的因素,分析①②③試管可知,①是KI與O2、CO2作用,②是KI與CO2、H2O作用,③是KI與O2、CO2、H2O作用,所以缺少的實驗是KI與氧氣和水(O2、H2O)作用。【分析】(1)根據題意含碘鉀鹽可能是碘酸鉀(KIO3)或碘化鉀(KI)中的一種或兩種來解答;(2)根據I2有毒不能服用,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來解答;(3)根據KI與AgNO3 反應生成黃色AgI沉淀和硝酸鉀,KIO3與AgNO3不反應,KIO3與KI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變藍色來解答;(4)(5)根據KI是白色固體,在空氣中與O2、CO2、H2O反應生成單質碘而泛黃來解答。20.【答案】(1)16(2)設所得溶液中溶質硫酸亞鐵的質量為x,則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答: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5.3%。【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根據溶質的質量等于溶液質量乘以溶質的質量分數,故硫酸銅溶液中溶質質量為。(2)加入過量鐵粉發生的反應為,當硫酸銅完全反應后過濾后所得溶液是硫酸亞鐵溶液。解:設所得溶液中溶質硫酸亞鐵的質量為x,解得則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答: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5.3%【分析】(1)根據溶質的質量等于溶液的質量乘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解答;(2)根據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方程式中已知硫酸銅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硫酸亞鐵的質量以及硫酸亞鐵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解答。(1)根據溶質質量 = 溶液質量 × 溶質質量分數,已知硫酸銅溶液質量為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6%,則硫酸銅溶液中溶質質量為。(2)加入過量鐵粉,發生反應,硫酸銅完全反應,過濾后所得溶液是硫酸亞鐵溶液,根據硫酸銅的質量進行計算,詳見答案。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湘潭市第十二中學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學生版).docx 湖南省湘潭市第十二中學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