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遂寧市2025屆中考化學真題試卷一、選擇題1.(2025·遂寧)2025年我們迎來了首個“非遺版”春節。春節期間遂寧市舉辦了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參與。在下列“非遺”活動制作工藝中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黏土燒制陶瓷 B.發酵制作高粱酒C.竹子編織竹籃 D.架鍋生火炸麻花【答案】C【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A、 黏土燒制陶瓷過程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B、 發酵制作高粱酒過程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化學變化 ,不符合題意;C、 竹子編織竹籃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物理變化,符合題意;D、 架鍋生火炸麻花過程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特點分析,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判斷變化種類就是看變化后有沒有新物質生成。2.(2025·遂寧)科學種田,助力鄉村振興。為探究土壤酸堿性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麗麗同學在實驗室測量土壤樣品酸堿度時操作不正確的是( )A.加土壤顆粒B.加水溶解C.蘸取清液D.測定pH【答案】A【知識點】藥品的取用;溶液的酸堿度測定【解析】【解答】A、試管中加入土壤顆粒需橫持試管,用鑷子將顆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直立試管,符合題意;B、傾倒水時瓶塞倒放,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標簽向著手心,不符合題意;C、 蘸取清液用玻璃棒蘸取,不符合題意;D、測溶液pH時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滴在干燥試紙上測定,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塊狀固體一橫二送三直立操作分析;B、根據傾倒液體時標簽、試劑瓶口、瓶塞三處要求分析;C、根據蘸取液體的操作方法分析;D、根據pH試紙使用方法分析。3.(2025·遂寧)形成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下列對化學觀念認識錯誤的是( )A.微粒觀:金剛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構成B.元素觀:水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C.能量觀:化學變化不但生成了新物質,還伴隨著能量變化D.轉化觀:氫氧化鈉溶液敞口放在空氣中會變質生成碳酸鈉和水【答案】B【知識點】基礎知識點歸納【解析】【解答】A、 金剛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構成的單質 ,不符合題意;B、 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元素不論個數,符合題意;C、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且伴隨著能量變化 ,不符合題意;D、 氫氧化鈉溶液敞口放在空氣中,會與空氣中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生成碳酸鈉和水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 金剛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分析;B、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元素不論個數分析;C、根據化學變化的特點分析;D、根據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分析。4.(2025·遂寧)化學知識已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相關整理正確的一組是( )A.化學與健康 B.化學與農業①用甲醛溶液浸泡雞爪 ②缺鐵會導致骨質疏松 ③吸煙有害健康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農作物枝葉發黃,施用草木灰(含K2CO3) ③大量使用農藥,能有效抑制蟲害C.化學與安全 D.化學與能源①電器起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②實驗室模擬工業煉鐵實驗時,先通一氧化碳排盡裝置內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③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 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氫能等 ②太陽能、潮汐能、天然氣屬于新能源 ③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能源體系也將發生結構性變化,清潔化、低碳化是未來燃料發展的重要方向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基礎知識點歸納【解析】【解答】A、甲醛有毒,不能用于加工食品,人體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 ,不符合題意;B、 農作物枝葉發黃, 應施用氮肥,草木灰為鉀肥,不符合題意;C、電器起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實驗室模擬工業煉鐵實驗時,先通一氧化碳排盡裝置內空氣,防止加熱一氧化碳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發生爆炸;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 ,符合題意;D、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天然氣,不是氫能;天然氣為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甲醛的毒性、營養元素與健康分析;B、根據作物補充氮肥可使葉色濃綠,含氮元素的物質可作氮肥分析;C、根據電器起火先切斷電源,一氧化碳還原金屬氧化物要注意發生爆炸,濃硫酸稀釋要酸入水中分析;D、根據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天然氣,氫能、太陽能等屬于新能源分析。5.(2025·遂寧)《本草綱目》記載:“火藥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焰硝經處理可得到硝酸鉀和少量氯化鈉的混合溶液。結合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不考慮水分蒸發,析出的晶體中不含結晶水),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P點表示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同B.t2℃時向100g水中加80g硝酸鉀固體可形成180g硝酸鉀溶液C.若要從上述溶液中提純硝酸鉀,最好采用的方法是降溫結晶D.將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此時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案】D【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 P點為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曲線交點,表示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同 ,不符合題意;B、 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80g,則向100g水中加80g硝酸鉀固體可全部溶解,形成180g硝酸鉀溶液 ,不符合題意;C、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明顯增大, 若要從上述溶液中提純硝酸鉀,最好采用的方法是降溫結晶 ,不符合題意;D、 將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液都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都不變,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相等,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則升溫后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含義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確定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確定結晶方法及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適用于降溫結晶,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可采用蒸發結晶;可以根據溶解度/(溶解度+100)確定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6.(2025·遂寧)化學實驗的設計能力是化學學習的關鍵能力之一。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可行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黃銅和黃金 觀察顏色B 分離氧化鈣和氧化銅固體 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C 檢驗某氣體是否為氫氣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氣體是否能被點燃D 除去鹽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 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解答】A、 黃銅和黃金顏色相似,觀察顏色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B、 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只能分離出氧化銅,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鈣,沒有分離,不符合題意;C、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氣體是否能被點燃 ,不能檢驗某氣體是否為氫氣,也可能是甲烷、一氧化碳等,不符合題意;D、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和鹽酸, 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可除去鹽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黃銅和黃金顏色相似分析;B、根據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分析;C、根據氫氣、一氧化碳等可燃性分析;D、根據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和鹽酸, 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分析。7.(2025·遂寧)圖像能直觀表達各種變化關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下列圖象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等質量的Mg和O2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B.向等質量的Zn、Fe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C.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D.硝酸銨溶于水時溶液的溫度變化【答案】A【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 等質量的Mg和O2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 ,鎂和氧氣為反應物,隨反應的發生質量減少,氧化鎂為生成物,質量增加,由方程式可知,每48份質量的鎂與32份質量的氧氣剛好完全反應,則相等質量的鎂和氧氣,反應結束后鎂全部消耗,氧氣有剩余,符合題意;B、 向等質量的Zn、Fe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 ,鋅的活動性大于鐵,相等時間鋅產生氫氣大于鐵,不符合題意;C、 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隨氧氣的生成固體質量減少,反應結束后因錳酸鉀、二氧化錳仍是固體,固體質量不會降至0,不符合題意;D、 硝酸銨溶于水時吸熱,溶液的溫度降低,然后再上升慢慢恢復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本題是圖像的判斷題,解答時要通過題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質之間量的關系,結合變化趨勢先做出判斷,如隨著橫坐標物質量的變化,縱坐標表示的物質的量的變化趨勢,增加或降低等,再確定圖形中的起點、終點、轉折點是否符合題意。二、填空與簡答8.(2025·遂寧)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主題為“海上生明月,九天攬星河”。化學促進科技發展,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馳而不息。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I.太空生活(1)航天員每天的食品都要經過科學的計算和設計,以保持航天員營養均衡,其中牛肉為航天員提供的主要營養物質是____(填字母,下同);A.蛋白質 B.維生素 C.糖類(2)太空蔬菜在塑料網籃中種植,塑料屬于____。A.金屬材料 B.合成材料 C.復合材料(3)II.上天攬月月球上有豐富的核能原料He-3。已知He-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4)Ⅲ.航空金屬鈦金屬被譽為“未來金屬”。工業上以金紅石(主要成分為TiO2)為原料生產鈦金屬,金紅石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5)Ⅳ.生命保障載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圖所示的“氧再生系統”處理宇航員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A.反應器1中發生了置換反應B.在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C.反應器2中消耗和生成的個數比為1∶1D.該系統實現了排出的H2O和CO2的再利用,并為航天員提供O2【答案】(1)A(2)B(3)2(4)混合物(5)D【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 牛肉為航天員提供的主要營養物質是蛋白質,故選A。(2) 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3) He-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則其原子核外電子數=質子數=2.(4) 金紅石主要成分為TiO2 ,屬于混合物。(5) 反應器1中是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發生了分解反應,A錯誤; 在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4 =3:1,B錯誤; 反應器2中反應方程式為CO2 +4H2=CH4+2H2O,則消耗和生成的個數比為1∶2,C錯誤; 該系統實現了排出的H2O和CO2的再利用,并為航天員提供O2 ,D正確。【分析】(1)根據肉、蛋、奶中富含蛋白質分析;(2)根據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分析;(3)根據質子數=電子數分析;(4)根據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為混合物分析;(5)根據“一變多”的反應為分解反應,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由微觀圖示中的粒子變化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從而確定化學方程式,確定分子個數關系分析。9.(2025·遂寧)“二十四節氣”凝聚了古代農耕文明的智慧,不僅精準反映了自然界的季節變化,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古人的哲學思考,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人們祭祀祖先表達哀思,過去少數人因祭祀方式不當引發山林火災。山林著火時,通常采用開辟隔離帶的做法,其滅火原理是 。(2)“谷雨”:“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正常雨水的pH≈5.6,但由于汽車發動機產生的氮氧化物(如NO2)和煤燃燒產生的 (填化學式)排放到空氣中與水反應,形成酸雨,導致雨水的pH<5.6。(3)“小滿”:“水塘蛙叫聲喧,中耕除草在農田。”農民在耕種時會用到大量鐵制農具,日常生活中為防止鐵制品生銹常采用的措施有 (寫一條即可)。(4)“秋分”:“昨夜西池涼露,桂花吹斷月中香。”同學們能在校園里聞到陣陣桂花香,請從分子的角度解釋其原因 。【答案】(1)隔離可燃物(2)SO2(3)刷漆(4)分子在不斷運動【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1) 山林著火時,通常采用開辟隔離帶的做法,是撤離可燃物的滅火原理。(2)煤中含硫元素,燃燒產生的 SO2 排放到空氣中與水反應會形成酸雨。(3) 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共同作用,日常生活中可采用刷漆、涂油等防止鐵生銹。(4)同學們能在校園里聞到陣陣桂花香,是由于分子的不斷運動,花的香味分子不斷運動到人的嗅覺器官。【分析】(1)根據隔離可燃物的滅火原理分析;(2)根據硫、氮的氧化物可產生酸雨分析;(3)根據隔離氧氣和水的可防止鐵生銹分析;(4)根據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10.(2025·遂寧)氧化鐵紅(Fe2O3)是常見的含鐵顏料。工業上可利用硫酸亞鐵、氨水、空氣等物質制取氧化鐵紅,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已知:“合成”時發生的主要反應為4FeSO4+O2+6H2O4FeOOH↓+4H2SO4;氨水溶液呈堿性。(1)FeSO4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2)“操作a”的名稱是 。(3)“合成”過程中不斷加入氨水,溶液的pH仍然保持基本不變的原因是 。(4)若向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和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和濾渣,則濾渣中一定有的固體是 。【答案】(1)+2(2)過濾(3)合成時生成的硫酸與氨水發生中和反應(4)銅、鐵【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解析】【解答】(1) FeSO4中硫酸根為-2價,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2)“操作a”是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操作,名稱為過濾。(3)“合成”過程中不斷加入氨水, 合成時生成的硫酸與氨水發生中和反應,所以溶液的pH仍然保持基本不變。(4) 金屬活動性鋅>鐵>銅,若向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和銅,銅不與硫酸亞鐵反應,鋅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鐵,則濾渣中一定有銅和鐵,可能有鋅剩余。【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2)根據過濾原理分析;(3)根據中和反應原理分析;(4)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與排在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分析。三、實驗題11.(2025·遂寧)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CO2排放量和轉化量相等,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I.了解二氧化碳排放CO2排放量增加可能會導致大氣溫室效應加劇,引發全球氣候變化。II.制備CO2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是 。(2)實驗室用C裝置收集CO2時,氣體應從 端通入(填“a”或“b”),寫出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 。(3)若用裝置B作為CO2制取的發生裝置,除了廢物利用的優點外,請再寫出一個優點 。(4)III.低碳行動方案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倡導“低碳”生活,應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填字母)。A.雙面使用紙張 B.多乘公交車出行 C.多用一次性餐具【答案】(1)鐵架臺(2)a;(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4)A;B【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解析】【解答】(1) 儀器①的名稱是鐵架臺。(2) CO2密度比空氣大,實驗室用C裝置收集CO2時,氣體應從b端通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為 。(3) 裝置B可通過上下移動銅絲網控制藥品的接觸與分離,用裝置B作為CO2制取的發生裝置, 具有能控制反應發生與停止的優點。(4) 雙面使用紙張可減少樹木砍伐,符合低碳理念,A正確;多乘公交車出行,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符合低碳理念,B正確; 多用一次性餐具會造成浪費且污染環境,不符合低碳理念,C錯誤。【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2)根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及二氧化碳制取原理分析;(3)根據能控制藥品接觸與分離的裝置可控制反應發生與停止分析;(4)根據低碳理念符合節能、減排、減少污染等特點分析。四、科學探究題12.(2025·遂寧)碳酸鈉在工業生產中有廣泛的用途,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立了侯氏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作出了突出貢獻。遂寧市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碳酸鈉性質后,做了如下2個實驗:(1)實驗編號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或解釋(1) 碳酸鈉溶液+鹽酸 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2) 碳酸鈉溶液+澄清石灰水 產生白色沉淀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發現問題】如何處理上述廢液才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思考分析】應先對廢液中的溶質進行探究,再制定方案。【實驗探究】現將所有廢液倒入一潔凈燒杯中,靜置后得到上層清液;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顯中性),再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若上層清液變紅,下層產生白色沉淀,則上層清液中一定沒有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解決問題】通過以上探究,處理上述廢液的方法是在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質使廢液呈中性,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答案】(1)有氣泡產生;(2)H+、Ca2+【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觀察到有氣泡產生。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為 。(2)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呈堿性,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可產生碳酸鋇沉淀,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顯中性),再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若上層清液變紅,下層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廢液中一定含氯化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因碳酸鈉與鹽酸和氫氧化鈣能反應,不能共存,則上層清液中一定沒有的離子是 H+、Ca2+ 。【分析】(1)根據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分析;(2)根據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呈堿性,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可產生碳酸鋇沉淀,結合實驗現象確定一定不含的物質,從而確定不含的離子分析。五、計算題13.(2025·遂寧)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陽陽同學在實驗室用10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1)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2)二氧化錳起 作用。(3)計算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用方程式計算,寫出解題過程)。 【答案】(1)3.2(2)催化(3)解:設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解得:則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答: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8%。【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1)由圖像可知,反應生成氧氣質量為3.2g.(2)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起催化作用。【分析】(1)根據圖像中所給數據分析;(2)根據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分析;(3)根據反應生成的氧氣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過氧化氫質量,再由溶質質量/溶液質量計算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分析。1 / 1四川省遂寧市2025屆中考化學真題試卷一、選擇題1.(2025·遂寧)2025年我們迎來了首個“非遺版”春節。春節期間遂寧市舉辦了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參與。在下列“非遺”活動制作工藝中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黏土燒制陶瓷 B.發酵制作高粱酒C.竹子編織竹籃 D.架鍋生火炸麻花2.(2025·遂寧)科學種田,助力鄉村振興。為探究土壤酸堿性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麗麗同學在實驗室測量土壤樣品酸堿度時操作不正確的是( )A.加土壤顆粒B.加水溶解C.蘸取清液D.測定pH3.(2025·遂寧)形成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下列對化學觀念認識錯誤的是( )A.微粒觀:金剛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構成B.元素觀:水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C.能量觀:化學變化不但生成了新物質,還伴隨著能量變化D.轉化觀:氫氧化鈉溶液敞口放在空氣中會變質生成碳酸鈉和水4.(2025·遂寧)化學知識已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相關整理正確的一組是( )A.化學與健康 B.化學與農業①用甲醛溶液浸泡雞爪 ②缺鐵會導致骨質疏松 ③吸煙有害健康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農作物枝葉發黃,施用草木灰(含K2CO3) ③大量使用農藥,能有效抑制蟲害C.化學與安全 D.化學與能源①電器起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②實驗室模擬工業煉鐵實驗時,先通一氧化碳排盡裝置內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③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 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氫能等 ②太陽能、潮汐能、天然氣屬于新能源 ③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能源體系也將發生結構性變化,清潔化、低碳化是未來燃料發展的重要方向A.A B.B C.C D.D5.(2025·遂寧)《本草綱目》記載:“火藥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焰硝經處理可得到硝酸鉀和少量氯化鈉的混合溶液。結合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不考慮水分蒸發,析出的晶體中不含結晶水),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P點表示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同B.t2℃時向100g水中加80g硝酸鉀固體可形成180g硝酸鉀溶液C.若要從上述溶液中提純硝酸鉀,最好采用的方法是降溫結晶D.將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此時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6.(2025·遂寧)化學實驗的設計能力是化學學習的關鍵能力之一。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可行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黃銅和黃金 觀察顏色B 分離氧化鈣和氧化銅固體 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C 檢驗某氣體是否為氫氣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氣體是否能被點燃D 除去鹽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 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A.A B.B C.C D.D7.(2025·遂寧)圖像能直觀表達各種變化關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下列圖象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等質量的Mg和O2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B.向等質量的Zn、Fe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C.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D.硝酸銨溶于水時溶液的溫度變化二、填空與簡答8.(2025·遂寧)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主題為“海上生明月,九天攬星河”。化學促進科技發展,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馳而不息。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I.太空生活(1)航天員每天的食品都要經過科學的計算和設計,以保持航天員營養均衡,其中牛肉為航天員提供的主要營養物質是____(填字母,下同);A.蛋白質 B.維生素 C.糖類(2)太空蔬菜在塑料網籃中種植,塑料屬于____。A.金屬材料 B.合成材料 C.復合材料(3)II.上天攬月月球上有豐富的核能原料He-3。已知He-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4)Ⅲ.航空金屬鈦金屬被譽為“未來金屬”。工業上以金紅石(主要成分為TiO2)為原料生產鈦金屬,金紅石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5)Ⅳ.生命保障載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圖所示的“氧再生系統”處理宇航員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A.反應器1中發生了置換反應B.在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C.反應器2中消耗和生成的個數比為1∶1D.該系統實現了排出的H2O和CO2的再利用,并為航天員提供O29.(2025·遂寧)“二十四節氣”凝聚了古代農耕文明的智慧,不僅精準反映了自然界的季節變化,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古人的哲學思考,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人們祭祀祖先表達哀思,過去少數人因祭祀方式不當引發山林火災。山林著火時,通常采用開辟隔離帶的做法,其滅火原理是 。(2)“谷雨”:“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正常雨水的pH≈5.6,但由于汽車發動機產生的氮氧化物(如NO2)和煤燃燒產生的 (填化學式)排放到空氣中與水反應,形成酸雨,導致雨水的pH<5.6。(3)“小滿”:“水塘蛙叫聲喧,中耕除草在農田。”農民在耕種時會用到大量鐵制農具,日常生活中為防止鐵制品生銹常采用的措施有 (寫一條即可)。(4)“秋分”:“昨夜西池涼露,桂花吹斷月中香。”同學們能在校園里聞到陣陣桂花香,請從分子的角度解釋其原因 。10.(2025·遂寧)氧化鐵紅(Fe2O3)是常見的含鐵顏料。工業上可利用硫酸亞鐵、氨水、空氣等物質制取氧化鐵紅,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已知:“合成”時發生的主要反應為4FeSO4+O2+6H2O4FeOOH↓+4H2SO4;氨水溶液呈堿性。(1)FeSO4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2)“操作a”的名稱是 。(3)“合成”過程中不斷加入氨水,溶液的pH仍然保持基本不變的原因是 。(4)若向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和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和濾渣,則濾渣中一定有的固體是 。三、實驗題11.(2025·遂寧)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CO2排放量和轉化量相等,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I.了解二氧化碳排放CO2排放量增加可能會導致大氣溫室效應加劇,引發全球氣候變化。II.制備CO2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是 。(2)實驗室用C裝置收集CO2時,氣體應從 端通入(填“a”或“b”),寫出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 。(3)若用裝置B作為CO2制取的發生裝置,除了廢物利用的優點外,請再寫出一個優點 。(4)III.低碳行動方案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倡導“低碳”生活,應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填字母)。A.雙面使用紙張 B.多乘公交車出行 C.多用一次性餐具四、科學探究題12.(2025·遂寧)碳酸鈉在工業生產中有廣泛的用途,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立了侯氏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作出了突出貢獻。遂寧市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碳酸鈉性質后,做了如下2個實驗:(1)實驗編號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或解釋(1) 碳酸鈉溶液+鹽酸 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2) 碳酸鈉溶液+澄清石灰水 產生白色沉淀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發現問題】如何處理上述廢液才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思考分析】應先對廢液中的溶質進行探究,再制定方案。【實驗探究】現將所有廢液倒入一潔凈燒杯中,靜置后得到上層清液;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顯中性),再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若上層清液變紅,下層產生白色沉淀,則上層清液中一定沒有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解決問題】通過以上探究,處理上述廢液的方法是在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質使廢液呈中性,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五、計算題13.(2025·遂寧)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陽陽同學在實驗室用10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1)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2)二氧化錳起 作用。(3)計算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用方程式計算,寫出解題過程)。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A、 黏土燒制陶瓷過程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B、 發酵制作高粱酒過程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化學變化 ,不符合題意;C、 竹子編織竹籃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物理變化,符合題意;D、 架鍋生火炸麻花過程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特點分析,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判斷變化種類就是看變化后有沒有新物質生成。2.【答案】A【知識點】藥品的取用;溶液的酸堿度測定【解析】【解答】A、試管中加入土壤顆粒需橫持試管,用鑷子將顆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直立試管,符合題意;B、傾倒水時瓶塞倒放,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標簽向著手心,不符合題意;C、 蘸取清液用玻璃棒蘸取,不符合題意;D、測溶液pH時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滴在干燥試紙上測定,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塊狀固體一橫二送三直立操作分析;B、根據傾倒液體時標簽、試劑瓶口、瓶塞三處要求分析;C、根據蘸取液體的操作方法分析;D、根據pH試紙使用方法分析。3.【答案】B【知識點】基礎知識點歸納【解析】【解答】A、 金剛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構成的單質 ,不符合題意;B、 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元素不論個數,符合題意;C、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且伴隨著能量變化 ,不符合題意;D、 氫氧化鈉溶液敞口放在空氣中,會與空氣中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生成碳酸鈉和水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 金剛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分析;B、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元素不論個數分析;C、根據化學變化的特點分析;D、根據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分析。4.【答案】C【知識點】基礎知識點歸納【解析】【解答】A、甲醛有毒,不能用于加工食品,人體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 ,不符合題意;B、 農作物枝葉發黃, 應施用氮肥,草木灰為鉀肥,不符合題意;C、電器起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實驗室模擬工業煉鐵實驗時,先通一氧化碳排盡裝置內空氣,防止加熱一氧化碳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發生爆炸;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 ,符合題意;D、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天然氣,不是氫能;天然氣為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甲醛的毒性、營養元素與健康分析;B、根據作物補充氮肥可使葉色濃綠,含氮元素的物質可作氮肥分析;C、根據電器起火先切斷電源,一氧化碳還原金屬氧化物要注意發生爆炸,濃硫酸稀釋要酸入水中分析;D、根據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天然氣,氫能、太陽能等屬于新能源分析。5.【答案】D【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 P點為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曲線交點,表示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同 ,不符合題意;B、 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80g,則向100g水中加80g硝酸鉀固體可全部溶解,形成180g硝酸鉀溶液 ,不符合題意;C、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明顯增大, 若要從上述溶液中提純硝酸鉀,最好采用的方法是降溫結晶 ,不符合題意;D、 將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液都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都不變,t1℃時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相等,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則升溫后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含義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確定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確定結晶方法及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適用于降溫結晶,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可采用蒸發結晶;可以根據溶解度/(溶解度+100)確定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6.【答案】D【知識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解答】A、 黃銅和黃金顏色相似,觀察顏色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B、 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只能分離出氧化銅,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鈣,沒有分離,不符合題意;C、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氣體是否能被點燃 ,不能檢驗某氣體是否為氫氣,也可能是甲烷、一氧化碳等,不符合題意;D、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和鹽酸, 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可除去鹽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黃銅和黃金顏色相似分析;B、根據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分析;C、根據氫氣、一氧化碳等可燃性分析;D、根據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和鹽酸, 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分析。7.【答案】A【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 等質量的Mg和O2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 ,鎂和氧氣為反應物,隨反應的發生質量減少,氧化鎂為生成物,質量增加,由方程式可知,每48份質量的鎂與32份質量的氧氣剛好完全反應,則相等質量的鎂和氧氣,反應結束后鎂全部消耗,氧氣有剩余,符合題意;B、 向等質量的Zn、Fe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 ,鋅的活動性大于鐵,相等時間鋅產生氫氣大于鐵,不符合題意;C、 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隨氧氣的生成固體質量減少,反應結束后因錳酸鉀、二氧化錳仍是固體,固體質量不會降至0,不符合題意;D、 硝酸銨溶于水時吸熱,溶液的溫度降低,然后再上升慢慢恢復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本題是圖像的判斷題,解答時要通過題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質之間量的關系,結合變化趨勢先做出判斷,如隨著橫坐標物質量的變化,縱坐標表示的物質的量的變化趨勢,增加或降低等,再確定圖形中的起點、終點、轉折點是否符合題意。8.【答案】(1)A(2)B(3)2(4)混合物(5)D【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 牛肉為航天員提供的主要營養物質是蛋白質,故選A。(2) 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3) He-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則其原子核外電子數=質子數=2.(4) 金紅石主要成分為TiO2 ,屬于混合物。(5) 反應器1中是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發生了分解反應,A錯誤; 在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4 =3:1,B錯誤; 反應器2中反應方程式為CO2 +4H2=CH4+2H2O,則消耗和生成的個數比為1∶2,C錯誤; 該系統實現了排出的H2O和CO2的再利用,并為航天員提供O2 ,D正確。【分析】(1)根據肉、蛋、奶中富含蛋白質分析;(2)根據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分析;(3)根據質子數=電子數分析;(4)根據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為混合物分析;(5)根據“一變多”的反應為分解反應,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由微觀圖示中的粒子變化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從而確定化學方程式,確定分子個數關系分析。9.【答案】(1)隔離可燃物(2)SO2(3)刷漆(4)分子在不斷運動【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1) 山林著火時,通常采用開辟隔離帶的做法,是撤離可燃物的滅火原理。(2)煤中含硫元素,燃燒產生的 SO2 排放到空氣中與水反應會形成酸雨。(3) 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共同作用,日常生活中可采用刷漆、涂油等防止鐵生銹。(4)同學們能在校園里聞到陣陣桂花香,是由于分子的不斷運動,花的香味分子不斷運動到人的嗅覺器官。【分析】(1)根據隔離可燃物的滅火原理分析;(2)根據硫、氮的氧化物可產生酸雨分析;(3)根據隔離氧氣和水的可防止鐵生銹分析;(4)根據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10.【答案】(1)+2(2)過濾(3)合成時生成的硫酸與氨水發生中和反應(4)銅、鐵【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解析】【解答】(1) FeSO4中硫酸根為-2價,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2)“操作a”是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操作,名稱為過濾。(3)“合成”過程中不斷加入氨水, 合成時生成的硫酸與氨水發生中和反應,所以溶液的pH仍然保持基本不變。(4) 金屬活動性鋅>鐵>銅,若向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和銅,銅不與硫酸亞鐵反應,鋅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鐵,則濾渣中一定有銅和鐵,可能有鋅剩余。【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2)根據過濾原理分析;(3)根據中和反應原理分析;(4)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與排在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分析。11.【答案】(1)鐵架臺(2)a;(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4)A;B【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解析】【解答】(1) 儀器①的名稱是鐵架臺。(2) CO2密度比空氣大,實驗室用C裝置收集CO2時,氣體應從b端通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為 。(3) 裝置B可通過上下移動銅絲網控制藥品的接觸與分離,用裝置B作為CO2制取的發生裝置, 具有能控制反應發生與停止的優點。(4) 雙面使用紙張可減少樹木砍伐,符合低碳理念,A正確;多乘公交車出行,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符合低碳理念,B正確; 多用一次性餐具會造成浪費且污染環境,不符合低碳理念,C錯誤。【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2)根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及二氧化碳制取原理分析;(3)根據能控制藥品接觸與分離的裝置可控制反應發生與停止分析;(4)根據低碳理念符合節能、減排、減少污染等特點分析。12.【答案】(1)有氣泡產生;(2)H+、Ca2+【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觀察到有氣泡產生。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為 。(2)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呈堿性,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可產生碳酸鋇沉淀,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顯中性),再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若上層清液變紅,下層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廢液中一定含氯化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因碳酸鈉與鹽酸和氫氧化鈣能反應,不能共存,則上層清液中一定沒有的離子是 H+、Ca2+ 。【分析】(1)根據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分析;(2)根據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呈堿性,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可產生碳酸鋇沉淀,結合實驗現象確定一定不含的物質,從而確定不含的離子分析。13.【答案】(1)3.2(2)催化(3)解:設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解得:則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答: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8%。【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1)由圖像可知,反應生成氧氣質量為3.2g.(2)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起催化作用。【分析】(1)根據圖像中所給數據分析;(2)根據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分析;(3)根據反應生成的氧氣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過氧化氫質量,再由溶質質量/溶液質量計算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分析。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遂寧市2025屆中考化學真題試卷(學生版).docx 四川省遂寧市2025屆中考化學真題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