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徐州卷)(滿分12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我國是大豆的唯一發源地,種植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2550年。圖為我國大豆傳播路線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有關我國大豆傳播路徑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向西到歐洲 B.向東到非洲C.經印度洋到南美洲 D.經太平洋到北美洲2.大豆種植區的分布(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西半球多于東半球C.主要在南溫帶 D.主要在中低緯度地區3.大豆的傳播可以( )A.增加發源地的年降水量 B.改變當地的熱量條件C.促進世界農業技術的進步 D.消除地區之間的經濟差異在公路的長下坡路段為了防止車輛(特別是重載大貨車)剎車失靈而發生交通事故,往往設置避險車道(圖1),圖2為我國南方某鄉鎮的局部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圖1避險車道最有可能設置在圖2中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5.圖2中高速公路段的最大相對高度可能是( )A.58米 B.68米 C.78米 D.98米6.關于圖示區域描述正確的是( )A.地形為山地 B.公路沿山脊修建 C.為溫帶季風氣候 D.處在濕潤區小雨在旅途中發現歐洲人餐桌上常見牛奶、肉食、奶酪等食品,這種飲食結構與當地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結合圖文資料,完善下面的知識結構。完成下面小題。7.完成流程圖里的內容( )A.①━西風 ②━地中海氣候 ③━種植業B.①━東風 ②━溫帶海洋氣候 ③━畜牧業C.①━西風 ②━溫帶海洋氣候 ③━畜牧業D.①━東風 ②━地中海氣候 ③━種植業8.小雨發現歐洲西部許多大城市沿分布,原因是( )①水能豐富②水運便利③地形平坦 ④靠近水源A.河流 ①②③ B.河流 ②③④ C.河流 ①②④ D.河流 ①③④新疆天山地區的牧民,有遷移輪牧的歷史傳統。圖示意天山遷移輪牧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輪牧地點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②→③ 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10.周期性遷移輪牧的好處主要是( )A.減輕草場的壓力 B.避開猛獸的侵襲C.改良牲畜的種類 D.減少牲畜的病害第Ⅱ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20分。11.由于自然和歷史原因,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近年來,政府因地制宜開展西部脫貧工作,實現共同富裕,結合材料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6分)材料:我國在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修建公路,公路旁邊設置柵欄和草方格,種植梭梭和紅柳,形成沙漠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目前,我國又在青藏高原修建第二條進藏鐵路——川藏鐵路,被譽為21世紀現代化的“天路”。(1)在沙漠里的公路兩旁設置草方格并種植紅柳,其主要作用是______。(1分)(2)我國正在修建的“川藏鐵路”從四川攀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修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兩點)(2分)(3)國家在瓊結縣拉玉鄉建設了我國“首個貧困村光伏農場”,該項目利用高原豐富的______資源,將光伏發電與現代化科技農業有機融合,增加農業光照率,提高農作物產量。(1分)(4)新疆三地州也是西部地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國家在此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解決了西北地區突出的______問題。(1分)(5)兩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牧區,新疆牧區的特有畜種是新疆細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區的特有畜種是______。(任寫一種)(1分)1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河西走廊在我國西北,南部是祁連山。張掖曾是戈壁荒灘,如今張掖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生態環保產業,致力于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造福各族群眾。圖為河西走廊地區圖。(1)河西走廊位于省,引祁連山灌溉農田,形成特色農業類型——______ 農業。(3分)(2)描述圖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2分)(3)詩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玉門關位于敦煌市西北方,請從地理角度解釋“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原因。(1分)(4)請結合材料,談一談如何“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答出一點)(1分)1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茶和天下,豫滿茶香】首屆北京國際非遺周于2023年10月22日上午在北京市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茶和天下”展區內的“豫滿茶香”展位,信陽毛尖茶制作技藝引得眾多游客駐足。探究一:山水信陽信陽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處,處于大別山北麓與淮河上游之間,被譽為“山水茶都”“中國毛尖之都”。下圖為信陽市位置地形圖。(1)河南省地勢 ______,地形類型以______和平原為主。(2分)探究二:毛尖之都河南省信陽市種茶歷史悠久,信陽毛尖品質優良,是“中國名茶”之一,具有“細圓緊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特征,被譽為“綠茶之王”。圖為信陽市氣候資料和茶樹資料卡。資料卡:茶樹喜溫、喜濕。適宜在氣溫15~30℃,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排水條件好的坡地地區生長。(2)分析信陽市種植茶樹的優勢條件,完成下面思維導圖。A 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4分)探究三:茶和天下信陽毛尖因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而備受青睞,被譽為“茶中之王”,山區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當地特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陽毛尖茶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信陽市在其傳承與保護上也頗下功夫。(3)發展特色產業,振興鄉村經濟。請為信陽毛尖的發展提出合理建議。(1分) 地理(徐州卷)-江蘇省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含答案 一、選擇題 1.A 2.D 3.C 4.A 5.C 6.D 7.C 8.B 9.C 10.A 二、綜合題 11. (1) 保持水土 (2) 海拔高、氣候寒冷、地勢落差大、氧氣稀薄、凍土眾多 (3) 太陽能 (4) 水資源不足 (5) 牦牛 12. (1) 甘肅 冰雪融水灌溉 (2) 沿河流或綠洲地區分布。原因是地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3) 玉門關深居內陸,且受高山阻隔,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 (4) 合理開墾和放牧、植樹造林種草等。 13. (1) 西高東低 山地 (2) 亞熱帶季風氣候 豐富 山地、丘陵地區 京廣線 (3) ①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②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茶葉品質;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④建設茶文化產業園,發展文旅產業;⑤推動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