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4 母雞一、學習目標1.認識“疙、瘩”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惡”,會寫“討、厭”等15個字,會寫“理由、心事”等10個詞語。2.默讀課文,了解“我”對母雞態度前后的變化,并說出變化的原因。3.感受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體會母愛的偉大。4.通過比較,感受同一作家在寫不同動物時,表達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二、拓展資源叢書:《小動物們(節選)》《大雁》三、課型安排與課時建議精讀引領課 課時建議:2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新課導入:出示單元學習任務,明確本課任務。任務二:抓具體事例,前后對比表喜愛。同學們,我們在作家的“動物朋友秀”專場中認識了多位名家筆下的貓、鵝等動物,它們各有各的可愛之處,尤其是老舍家的貓,更是讓我們印象深刻。今天老舍又把他家的母雞帶到了“動物朋友秀”現場,這只母雞又有什么獨特之處呢?老舍這位杰出的語言大師又會怎樣來表達對母雞的感情呢?活動一:檢查預習,鞏固生字新詞。1.課文中出現了一些生字新詞,請一位同學領著大家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疙瘩 討厭 欺侮 可惡 聾人 啄食 啼叫 凄慘 毒手 警戒 成績 忠厚 預備 伏 孵 哼——(輕聲)“疙瘩”中的“瘩”要讀輕聲。——(多音字)這一組詞里有一個多音字:“惡”字在“可惡”中讀wù,“討厭”的意思,例如“厭惡”。嘗試用不同的讀音再組一組其它詞語吧!2.同桌互相檢查,把生字新詞放入句中,讀好句子。(1)我一向討厭母雞。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又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并且沒有什么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而是細聲細氣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顫顫巍巍的,順著墻根,或沿著田壩,那么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2)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挺著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3)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無論多么貪睡的人都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4)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活動二:讀——課文表達之意。學習提示:①默讀課文,找出“我”對母雞前后態度變化句子。②梳理課文層次,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默讀課文,找出“我”對母雞前后態度變化的句子。——第1段第1句:我一向討厭母雞。(第1段總起句)——第4段: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只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雞。(過渡段)——第10段: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總結段)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母雞》是作家________寫的一篇散文。本文塑造了一只________的“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________之情。——《母雞》是作家老舍寫的一篇散文。本文塑造了一只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敬佩、贊頌之情。活動三:理——情感態度之變。學習提示:①聚焦課文1-3自然段,默讀這部分的內容,思考作者討厭母雞的原因。②結合事例說一說討厭的理由。表達格式:我從( )中體會到這是一只( )的母雞。聚焦“一向討厭”的原因,匯報交流。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并且沒有什么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而是細聲細氣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顫顫巍巍的,順著墻根,或沿著田壩,那么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無病呻吟、叫聲討厭它永遠不反抗公雞,有時候卻欺侮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趁其不備,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欺軟怕硬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人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居功炫耀,拼命炫耀。活動四:聚焦易錯字,書寫指導。——(書寫指導)孵:左右等寬結構,筆畫較多,要寫得緊湊。左半部分注意筆順,是撇、豎提、點、撇、橫折鉤、豎、點,其中兩點左右對齊。右半部分的“子”字不宜太低,橫畫要短,注意穿插。警: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敬”字要寫得寬扁,下半部分的“言”字第一橫最長,在橫中線上,把“敬”字穩穩托住,剩余兩橫較短。戒:半包圍結構,“戈”右上包圍“廾”,“廾”的第二筆為撇,不要寫成豎?!案辍钡男便^是這個字的主筆,起筆高,收筆低,撇從橫中線上側起筆。(可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對其他漢字進行指導。)課堂小結:——全文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1~3段)通過具體事例闡述作者討厭母雞的原因。第二部分(4~10段)交代了作者態度變化的原因,后來作者對母雞的態度由“討厭”變為“敬佩”這又是為什么呢?下節課一起揭曉! 板書設計第二課時上節課我們初步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對母雞的態度前后截然不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作者態度發生變化的具體原因。活動一:理——情感態度之變。學習提示:①聚焦課文4-10自然段,默讀這部分的內容,找出體現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事例,畫一畫。②用下面的格式說一說你對母雞的新印象。表達格式:我從( )中體會到這是一只( )的母雞。聚焦“不敢再討厭”的原因,交流匯報分享。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只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挺著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負責、勇敢。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讓它的兒女吃。結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慈愛、辛苦、負責、勇敢。它教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還半蹲著,讓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兒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通過動作描寫,表現出母雞的負責、慈愛、辛苦。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無論多么貪睡的人都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十分負責和辛苦勇敢。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贊頌之情不斷加深。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圣的敬畏。感悟主題,升華理解。自主學習指南:1.同桌互讀印象深刻的句子,讀出敬佩和贊美之情。2.展示朗讀,并交流你從母雞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活動二:比——異曲同工之妙。學習提示:老舍先生為貓和母雞都寫下了文章,這兩篇文章有什么異同呢 請同學們從結構、語言、情感三個方面小組之間討論交流,完成下面的表格。1.比較《貓》和《母雞》在表達上有什么異同,完成表格。課文 結構特點 語言表達 情感相同 不同 相同 不同 相同 不同《貓》 總分式結構,抓住具體事例 兩部分:性格古怪+淘氣可 口語化 明貶實褒 喜愛、贊美 通篇寫可愛《母雞》 母雞孵小雞前后,重點寫后部分 態度變化 前后對比強烈活動三:讀——拓展遷移運用。學習提示:閱讀叢書中的《小動物們(節選)》,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出自己對鴿子的喜愛之情的?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簡單批注,并與同學交流分享。交流分享,重點點撥。所謂峰頭或鳳頭的,是在頭上有一撮立著的毛;平頭是光葫蘆……頭最怕雞頭,沒有腦勺兒,愣頭磕腦的不好看。頭須像算盤子兒,圓乎乎的,豐滿……——運用對比描寫介紹鴿子的外形特點,表現作者對鴿子的喜愛之情。所以要強的鴿子得長白眼皮。寬寬的白眼皮,使眼睛顯著大而有神。眼珠也有講究, 豆眼、隔棱眼,都是要不得的。嘴也很要緊。無論長得多么體面的鴿,來個長嘴,就算完了事。——口語化的語言,彰顯作者對鴿子的喜愛之情。有的丑鴿,仿佛知道自己的相貌不揚,便長點特別的本事以與美鴿競爭。有力氣戴大鴿鈴便是一例。可是有力氣還不怎樣新奇,所以有的能在空中翻跟頭……這一撮倒毛兒好像老在那兒說:“你瞧,我會翻跟頭!”這種鴿還有個特點,腳上有毛兒,像諸葛亮的羽扇似的。一走,便撲喳撲喳的,很有神氣。——運用擬人、比喻等手法,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作者對鴿子的深深的喜愛之情。小結: 作者觀察細致,描寫生動,對鴿子的喜愛之情從字里行間自然流露。課下可以再選擇喜歡的語句仔細讀一讀,體會作者細致的觀察及對鴿子的喜愛之情。課堂總結:閱讀老舍的《母雞》,我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也理解了老舍從討厭到不敢再討厭的原因,在這篇文章中老舍以自己的情感變化為線索,通過具體事例表現母雞特點,在前后態度的對比中,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這種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形象是否也讓你聯想到了身邊的人?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