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部分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7.(四川內江·中考真題)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根據所給信息按要求填空。族0周期H2IIe1沒Ⅱ4Ⅲ4NAVAVAVIA1.0084.0033 T.i4 Rr5B67N09F10Nc:里舷預酸氨究氟京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811Na12 Vg13_Al14 Si15 PI691718 Ar鈉鎂鉛準磷硫氯血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1)觀察第2、3周期的元素,這兩個周期開頭的是(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索,結尾的是稀有氣體元素。(2)由原子序數為6和8的兩種元素組成的常見有毒化合物的化學式為第22講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課程要求KECHENGYAOQIU初中要求高中要求1.通過觀察鹵素、堿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最外層電子數)的相同點,掌握同類物質具有相似的性質。初步了解元素的性質。2.通過比較鹵素、堿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電子層數)的不同點,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并學會分析遞變性的原因。知識清單ZHISHI QI N G D A N一、堿金屬元素2.堿金屬元素原子結構特點1.元素的性質(1)原子結構(1)金屬性元素符號LiNaKRbCs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4個,在化原子結構示意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具有金屬性。即元素的注意:(1)堿金屬是一類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的金金屬性指元素的原子所具有的失去電子的能力。屬,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態存在。(2)非金屬性(2)堿金屬元素還包括Fr,它是一種放射性元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多于4個,在素,中學階段不討論。(2)對比歸納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具有非金屬性。即元①相似性:最外層電子數都是1。素的非金屬性指元素的原子所具有的得到電子②遞變性: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電子層數逐漸的能力。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57銜接必刷題化學3.堿金屬單質物理性質的比較2.鹵族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顏色硬度密度熔點延展性導巾、導熱性從F→I,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電子層數逐漸增Li相似性Na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銀色較小較小較低良好良好K絕路帶金色光說)的引力逐漸誠弱→元素的原子得電子的能力逐遞變性從L→Cs,帝度逐漸增大(鉀反常),擗、沸點漸減弱→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逐漸降低[反思歸納]1,鹵族元素的性質比較[反思歸納](1)相似性堿金屬元素的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與氫反應:X+H,一2HX(反應(1)相似性條件略)單質X,一與非金屬單質反應,如2R+C,△2RC1與水反應:X+10單質KX為Gl、r、)與水反應,如2R+2H,0=2R0H+H2與酸溶液反應,如2R+2I—2R+2(2)遞變性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R0H,F:CLBr2人化合物竹質氧化性逐漸誠弱且均是茄域性r離了還原性逐漸增強(2)遞變性具體情況如下:Ti NaKRb單質的還原性逐漸增強物質的性質遞變規律(F2→I2)Na K-Rb-CH離子的氧化柞逐漸誠弱單質與氫氣反應反應越來越難具體情況如下:穩定性逐漸減弱物質的性質遞變規律(LiCs)氫化物還原性逐漸增強反應越來越劇烈,產物越來越復最高價氧化物的水與氧氣雜,Li生成Li2O;Na能生成化物(氟除外)的酸性逐漸減弱反應Na2O和Na2O2;K能生成KzO2(3)特殊性單或KO2等質①F無正化合價,無含氧酸,而C1、Br、I都有正化合價和含氧酸。反應越來越劇烈,Na與水劇烈反與水②C12易液化,Br2易揮發,12易升華。應,K能發生輕微爆炸,Rb、Cs遇反應③常溫下呈液態的非金屬單質是Br2,淀粉遇水會立即燃燒,甚至爆炸2變藍色。最高價氧化④F2能從H2O中置換出O2。LiOH物的水化物2.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的堿性詳見章末整合提升的專題一3.總結歸納二、鹵族元素(1)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有密切的關系,主要與1.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數有鹵素單質F2Cl2Br2關。原子結構相似的一族元素,它們在化學性質上表現出相似性和遞變性。顏色、淡黃綠黃綠色深紅棕紫黑色(2)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狀態色氣體氣體色液體固體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核外電子層數依次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失電密度逐漸增大子能力逐漸增強,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所以,熔、沸點逐漸升高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58參考答案參考答案第二部分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解析】(1)把生石灰加到濃的燒堿溶液中,再加強熱燕千反應,首先發生:CaO十H2OCa(OH)2,然后加熱第1講物質的分類Ca(OHD2,Ca(OH2△Ca0+H,0.故答案為:Ca0+輕松訓練H2O-Ca(OH)2 Ca(OH)2-ACaO+H2O.1.【答案】B(2)純凈物應只含有一種物質,題中無水氯化鈣和五氧化【解析】A.萘是品體,石蠟是非品體,故選項分類錯誤,二磷符合,故答案為:B。不符合題意:B.銀和銅都是金屬,都具有導電性,都是導(3)堿性干燥劑不能干燥氯化氫,只有威石灰不能用來干燥氯化氫,故答案為:⑤。體,故選項分類正確,符合題意:C.A2O3是金屬氧化物,(4)濃H2S04是H2S01與水的混合物,在物質分類中屬不屬于鹽,NaHCO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于酸:無水氯化鈣是純凈物:變色硅膠是SiO2和CoC12的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分類錯誤,不符合題意;混合物:P2O5是純凈物;堿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D.CO(NH2)2中不含NH十,不屬于銨態氮肥,故選項分物,其中硫酸屬于酸、氧化鈣屬于鹽,二氧化硅、五氧化二類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B。磷為氧化物,故答案為:酸、鹽、氧化物、氧化物。2.【答案】B7.【答案】(1)Ca0②④【解析】A.空氣中有氧氣、氮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2)Ca0+H2O-Ca(OH)2選項錯誤;B.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屬于純凈物,故選項正(3)D確;C.生鐵中有鐵和碳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D.石【解析】(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化學式為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CO;氧化鈣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堿性氧化物,故誤。故選B。答案為:CaO:②④。3.【答案】C(2)氧化鈣可以和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可用做【解析】A.CuSO4·5H2O屬于化合物,A錯誤:B.鹽酸千燥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十H2OCa(OH)2,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B錯誤;C.干冰屬于化合故答案為:CaO十H2OCa(OH)2。物、鐵屬于單質,稀硫酸屬于混合物,C正確;D.生石灰屬(3)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都能吸收空氣中的水于化合物、,白磷屬于單質、熟石灰屬于化合物,D錯誤;答蒸氣,是常用的干燥劑,故選D。案選C。第2講分散系和膠體4.【答案】C【解析】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輕松訓練應,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間也不能反應,D中乙1.【答案】C與丙、丙與丁均不能反應,故A、B、D不符合題意。C中反【解析】此反應涉及了四種物質,從物質的分類來看,Al(OH):屬于堿,HCI屬于酸,A1C1屬于鹽。H2O屬于應依次為:甲和乙:2C0+0,點燃2C02:乙和丙:C0十氧化物,未涉及的物質類別是單質,故選C。Cu0△Cu+C02:丙和丁:2Cu0+C△2Cu+C02↑:2.【答案】A甲和T,C+0,點c0.丁一乙:2C+0,點整2C0.【解析】A.食鹽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B.面粉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5.【答案】D懸濁液,而不是溶液:C.泥沙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分析】鹽是指含有金屬陽離子(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均一、不穩定的懸濁液,而不是溶液;D.花生油不溶于水,子的化合物,可根據所含有的金屬或酸根去命名,鉀鹽指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乳濁液,而不是溶液:故由鉀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鹽,硫酸鹽指金屬陰離子選A。(銨根)和疏酸根離子構成的鹽。3.【答案】C【解析】鉀鹽指由鉀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鹽,硫酸鈉、【解析】A.膠體和溶液都能透過濾紙,通過過濾無法分硝酸鈉屬于鈉鹽,碳酸鉀、硫酸鉀屬于鉀鹽,硫酸鹽指金屬陽離氨氧化鐵膠體和氯化鐵溶液,A錯誤:B.氫氧化鐵膠體離子(銨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鹽,硫酸鈉、硫酸鉀屬和氧化鐵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兩者的分散質粒子直徑不于硫酸鹽,硝酸鈉屬于硝酸鹽,碳酸鉀屬于碳酸鹽,所以既屬同,B錯誤;C.霧是氣溶膠屬于膠體,在陽光下可觀察到于鉀鹽又屬于硫酸鹽的是硫酸鉀。答案選D。丁達爾效應,C正確;D.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是將飽和氧化鐵溶液逐滴滴加到沸水中,持續煮沸至液體呈紅禍色,6.【答案】(1)CaO+H2OCa(OH)zD錯誤;故答案選C。Ca(OH2△Ca0+H,04.【答案】C(2)B(3)⑤【解析】膠體中的膠粒帶同種電荷,可互相排斥,是膠體(4)酸、鹽、氧化物、氧化物穩定不發生聚沉的主要原因。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2講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pdf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