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五市十一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階段聯考地理試題一、單選題下圖示意我國某區域等高線 (單位:米)分布,圖中瀑布落差60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吸引了眾多文物保護愛好者的關注,某愛好者想要拍攝村落全貌,拍攝地點應選擇在(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②處可能有河流發育 B.河流AB段與CD段落差相同C.⑤處的坡度小于④處 D.村落與甲山峰之間的相對高差是800米3.水庫水面高度可能是( )A.90米 B.120米 C.150米 D.180米近年來,節能建筑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研究墻面吸收的太陽能是設計節能建筑的重要環節。杭州市(30°32’N,120°10’E)某小區建筑物并非嚴格的南北朝向,而是南偏西約19°,下圖示意該小區建筑物某日不同朝向表面接收到的太陽總輻射強度逐時變化曲線。根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4.該地太陽輻射日變化規律是( )A.日出和日落前后最強 B.正午前后最強 C.夜晚強于白天 D.呈雙峰變化趨勢5.①②③④所對應的墻面依此是( )A.北墻西墻東墻南墻 B.南墻東墻西墻北墻 C.北墻東墻西墻南墻 D.南墻西墻東墻北墻將太陽光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技術稱為光伏發電技術。下左圖為中學生小明在3月21日拍攝的某光伏發電場(36°N,103°E)景觀圖。該發電場光伏組件朝向正南,通過調節支架高度改變光伏組件傾角,能提升發電效率,且合理設置了光伏組件行間距,最大限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發電效率。右圖為兩排光伏組件安裝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一年中光伏組件傾角較小的時段為( )A.驚蟄至清明 B.芒種至小暑 C.白露至寒露 D.大雪至小寒7.請你根據小明拍攝的照片,推測他拍攝時全球各地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華盛頓(77°W, 39°N) 時間可能為0: 00B.全球3月21日與3月20日范圍之比為2:1C.英國倫敦(0°,51°N)的市民,趕往地鐵站去上班D.我國臺北市(122°E,25°N)的市民觀察到太陽在東南方向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下圖為某沖積扇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圖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沉積物顆粒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9.最接近上圖中的地形剖面圖(下圖)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下圖示意某地地質剖面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圖中a處構造地貌為( )A.背斜山 B.向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谷11.a處地表的巖石屬于右圖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2.圖中地層發生褶皺后,該區域先后發生了( )A.斷裂作用、巖漿侵入、侵蝕作用 B.侵蝕作用、沉積作用、巖漿侵入C.巖漿侵入、沉積作用、侵蝕作用 D.沉積作用、斷裂作用、巖漿侵入武漢城市圈(圖)以武漢為核心,覆蓋周邊8個城市,是湖北產業和生產要素最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區。完成下面小題。13.為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功能,武漢應重點發展( )①金融業及商貿服務業②鋼鐵和有色金屬冶煉工業③農副產品生產及生態旅游產業④汽車及機械設備制造工業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4.實現武漢城市圈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措施是( )A.構建產業分工協作體系 B.增強中心城市集聚效應C.深化產業趨同城市共管 D.實現城市圈的均衡發展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范圍包括衡陽、郴州、永州三市,成為第四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近幾年廣東就有近萬家企業轉移至此,產業產值達萬億規模。下圖為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局部圖。完成下面小題。15.湘南地區承接廣東省大量產業的主要優勢有( )①勞動力價格低②區域生態環境好③科學技術水平高④空間位置鄰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近年來湘南地區各城市制訂了較高的企業準入門檻,最受青睞的產業是( )A.采礦業 B.電子裝配 C.紡織業 D.先進裝備制造貴州省萬山鎮曾是我國最大的汞工業基地,被譽為“中國汞都”。后因長期過度開采和粗放式生產,朱砂資源(是煉汞的主要礦物原料)儲量銳減,2009年被列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近年來,萬山鎮積極探索轉型發展之路,依托厚重的朱砂文化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將舊礦區變廢為寶,打造“朱砂古鎮”。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7.萬山鎮產業轉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難有( )①新產業層次低②生態環境破壞③基礎設施落后④土地資源短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萬山鎮產業轉型的路徑可以概括為( )A.夯實傳統部門,鞏固汞都地位 B.突破封閉經濟,實現開放發展C.重視現代服務,替代傳統工業 D.培育多元產業,延伸資源價值草本緩沖帶能夠有效攔截坡面徑流中的泥沙和氮、磷等污染物,是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某科研小組在三峽庫區某地選取當地常見的草本植物黑麥草和白三葉,通過人工模擬地表徑流,研究草本緩沖帶截污能力,為三峽庫區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下圖示意不同草本緩沖帶對污染物的削減效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白三葉比黑麥草削減污染物能力強的原因是白三葉( )A.阻止入滲能力大 B.抵抗沖刷能力弱C.吸收氮磷能力強 D.抑制蒸騰作用強20.草本緩沖帶宜布局在圖中的( )A.居民點 B.旱地 C.水田 D.消落區下圖為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下列地區中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顯著的是( )A.青藏高原 B.南海諸島 C.華北平原 D.橫斷山脈22.能夠有效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舉措是( )A.計劃生育 B.提升城市化水平C.節約水源 D.開發新能源土地是發展之基礎、農民之根本。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文件指出: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總結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經驗,探索在農民自愿前提下,結合農田建設、土地整治逐步解決細碎化問題,將“一戶多塊地”改造為“一戶一塊地”,并通過土地流轉,促進土地向種糧大戶集中。“小田并大田”政策目前在安徽、江蘇、山東等地區進行試點。完成下面小題。23.我國實施“小田并大田”政策的原因有( )①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②土地流轉費用高③撂荒和棄耕現象嚴重④耕地分布不平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小田并大田”政策對安徽省的意義是( )A.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升級 B.實現農業生產多樣化C.減少農村勞動力的遷出數量 D.緩解耕地非糧化傾向二、綜合題2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密蘇里河長期以來是美國愛荷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之間的自然分界線。卡特湖鎮位于密蘇里河西側,但行政上仍隸屬于愛荷華州,這一獨特的行政歸屬關系與密蘇里河的歷史變遷密切相關。下圖示意密蘇里河某河段位置。(1)指出圖示區域河谷形態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簡述卡特湖(牛軛湖)的形成過程。(3)從自然條件角度推測甲地是否適合建河港,并說明理由。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烏素沙漠位于陜西省榆林市長城以北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之間。地表第四紀沙性沉積物深厚,面積達4.22萬km2,5世紀前這里曾是良好的牧場。榆林市地處橫山與駝峰山間榆溪河兩岸,歷史上被稱為駝城,意為沙漠之城。5世紀后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了我國的第四大沙漠。自1959年以來,毛烏素沙漠經過60多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成為沙地。下圖示意毛烏素沙漠位置。(1)分析5世紀前毛烏素地區牧場良好的自然原因。(2)推測陜西省榆林市歷史上被稱為駝城的主要原因。(3)自1959年以來,毛烏素沙漠經過60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成為沙地。簡述自1959年以來我國在毛烏素沙漠治理過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又被稱為“雪域高原”,淡水資源豐富,平均年水資源總量達4394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0倍,是我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近年來西藏利用其資源優勢發展的天然飲用水產業,為西藏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材料二水源不足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國“南水北調”工程規劃中“藏水北調”工程,就是利用地緣相近的優勢,把西藏水資源調到西北地區,達到改善西北地區水資源不足的狀況。右圖為“藏水北調”線路示意圖。(1)從區域資源特征角度,說明西藏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的優勢區位條件。(2)簡要評價“藏水北調”工程的建設條件。(3)簡述“藏水北調”對我國西北地區地理環境產生的積極影響。參考答案1.D 2.A 3.B4.B 5.B6.B 7.C8.B 9.A10.C 11.D 12.A13.C 14.A15.B 16.D17.C 18.D19.C 20.D21.B 22.D23.B 24.D25.(1)特征:寬而淺的槽形。原因:落差小,向下侵蝕作用弱,向河谷兩岸侵蝕作用強,河谷拓寬成槽形。(2)該地地勢平緩,河流以側蝕為主,易形成河曲;河曲凸岸堆積、凹岸侵蝕,逐漸出現河曲頸部;洪水泛濫時,河水沖斷河曲頸部,使彎曲部分與河道分離形成卡特湖(牛軛湖)。(3)適合。理由:甲地地處河流的侵蝕岸,流水侵蝕強,河道深,適宜修建河港。26.(1)降水較多,適宜牧草生長;河湖較多,牧場水源充足;野生食草動物少,草原保存完好等。(2)榆林市地處山地鞍部,東西地勢高;歷史上榆林市北部地區沙漠廣闊,駱駝數量多;榆林市地處我國南北商貿中轉站,駱駝為當時穿越沙漠最主要的運輸工具等。(3)實施植樹造林,構建防風林帶,阻止沙丘移動;運用草方格固沙技術,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風速以固定流沙;修建引水渠至沙丘頂部分流,逐層拉平沙丘,種植耐旱植物固沙;引洪水淤漫,表面墊層好土,施肥耕種固沙;改善耕作技術和灌溉技術,推廣節水農業;實施封沙育草,保護、恢復和發展天然植被;合理載畜量,控制放牧規模;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和生態保護意識等。27.(1)西藏飲用水天然無污染、品質優良;西藏是我國水資源最豐富的省區;我國許多省份缺水,飲用水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產業規模初步形成;西藏交通條件改善等。(2)有利條件:調水量大;移民少,安置費少,節省成本;可以利用地勢使水自流;工程沿線可進行水電梯級開發,經濟效益明顯等。不利條件:沿線經過高寒缺氧地區,給施工帶來困難;沿線地區生態脆弱,工程建設易破壞生態環境;沿線地區有多年凍土分布,施工難度大等。(3)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區的沙漠化,減少沙塵暴的發生頻次;使西北地區的氣候變濕潤;使生態環境發生顯著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