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八角樓上》教學設計教材簡介:《八角樓上》是統編教材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革命先輩”主題環境下的第一篇課文。課文內容距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課文插圖“不滅的明燈”是著名人物畫畫家楊之光老先生的經典之作,它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毛主席為革命夜以繼日地緊張工作的情景。課后習題內容都指向課文插圖和朗讀。因此,設計借助課文插圖和朗讀兩大教學策略來理解內容,落實教學目標。設計理念:在圖文對照的閱讀教學設計中,每次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的切入點各不一樣,有簡入難,依次前進。同時,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能力點也各有不同,觀察力、想象力、表達力和思辨力,由點到面,綜合提升。學情分析:本文授課對象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本文距離學生所處的年代比較久遠,可以提前搜集相關資料,利用好課本的插圖,依“圖”搭支架,以“讀”化文章,圖文對照,雙線并行,讓教學目標緩緩落地。學習目標:1文化自信.運用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等方式,體會了解“寒冬臘月、沉思、凝視、覺察、光輝”等詞語的意思;會寫“披、輕、利”三個字。 2語言運用.借助課文插圖,說清楚毛主席是怎樣工作的。 3思維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毛主席頑強、忘我的工作精神,明白他對中國革命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學習重點:結合插圖,體會詞語的意思。進一步體會毛主席日夜辛苦工作,為中國革命做出的偉大功績。學習難點:聯系生活經驗,體會當時之艱苦。結合插圖,體會詞語的意思。教學準備:ppt、字卡課時安排:1課時學習過程:“讀革命領袖故事,感受井岡山精神”!前兩節課,我們跟隨課文走進了井岡山這座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今天我們再次走進井岡山,讀讀《八角樓上》,講講毛主席的故事。(板書:八角樓上,齊讀課題)學習任務一:再進井岡山,走進八角樓借助資料,初知八角樓讓我們再進井岡山,走進八角樓。(播放八角樓視頻)看完視頻,你知道毛主席居住的這棟樓,為什么叫八角樓呢?預設:因為它上面有個天窗,天窗有八個角。評價:觀察得真仔細!(二)自讀故事,讀準讀通請打開書71頁,借助拼音,自己讀讀故事,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開始吧!故事不長,只有兩個自然段。看看老師帶來的詞語,請你讀一讀。(設計意圖:從圖文提取的詞組,是理解文本和插圖的關鍵信息。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指導學生讀好輕聲和難讀詞語“凝視”。動賓結構短語朗讀指導到位后,再由句到段,層層遞進。)第一組:艱苦斗爭 年代評價: 你的聲音真洪亮,大家一起讀。第二組:夜幕降臨 寒冬臘月評價:你讀得非常準確。(男女生輪讀)。第三組:寫文章 握著筆評價:這些短語難不倒你!真棒!(一二、三四組輪讀)第四組:凝視 察覺 清油燈評價:你能把后鼻音讀準確!同學們要向他學習!(一二三四組輪讀)聚焦八角樓,了解井岡山時期(自學)詞語回到故事里,請大家拿出學習活動單,再讀故事,邊讀邊完成學習任務一。聽老師說要求:1.在地圖上圈出八角樓在哪里。2.在時間軸上找出故事發生的時間,打上勾。3.看看圖片,想想《朱德的扁擔》,和同桌互相說說那個時候怎樣艱苦?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學習所得吧!毛主席居住的這棟樓在哪里? 你是從第一自然段哪句話知道的?請你讀讀這個句子。預設:在井岡山艱苦斗爭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樓。評價:找的對,讀的好。(出示板貼:井岡山)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什么時候呢?你從哪里知道的?預設: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評價:沒錯,你很會學習。大家一起讀,艱苦斗爭的年代(出示板貼:艱苦斗爭的年代)1927年10月,毛主席帶領秋收起義的隊伍,來到江西省茅坪村,開始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里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那是個艱苦斗爭的年代。(出示表達支架)聯系《朱德的扁擔》,看看這些圖片,你可以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預設:這個故事發生在井岡山艱苦斗爭的年代,當時條件艱苦,戰士們穿草鞋,睡草席,吃野菜,穿打補丁的軍衣。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艱苦斗爭的年代!齊讀第一段。(第一句)毛主席白天要做群眾宣傳工作,到了晚上(第二句)學習任務二:品讀詞句,感受形象著名畫家楊之光和鷗洋把毛主席工作的情景畫了下來,就是這幅名為《不滅的明燈》的畫作,已成為了永恒的經典。(板貼)(設計意圖:朗讀教學中,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頭腦中將語言與插圖畫面統一起來,更好地理解課文和插圖。)(一)結合插圖,體會詞語的意思。(四人小組討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插圖,你從圖中哪些地方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分享話術:我從圖中 這些地方理解了 這個詞語,這個詞語的意思是 。預設:我從圖中毛主席的眼睛、神態這些地方理解了凝視這個詞語,這個詞語的意思是聚精會神地看。預設:我從圖中窗外的天空的顏色、點起清油燈這些地方理解了“夜幕降臨”這個詞語,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夜晚到來。師:天空像被一塊大幕布慢慢蓋住,天色漸漸變黑,夜晚來臨了,就是:夜幕降臨。你能用夜幕降臨說一句話嗎?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就可以看見天上的星星。評價:句子完整、通順 表揚你。預設:我從圖中毛主席穿著軍衣、披著毯子這些地方理解了“寒冬臘月”這個詞語,這個詞語的意思應該是指農歷十二月,就是冬天最冷的時候。我們在《寒號鳥》這一課也學過這個詞語。預設:我從圖中毛主席穿的衣服的厚度這些地方理解了“薄”這個詞語,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厚度很小,與“厚”相對。預設:我從圖中毯子本應該披在肩上,現在卻滑落在腰間,而毛主席依舊凝視著清油燈一也沒將毯子披上去這些地方理解了“察覺、沉思”這兩個詞語,察覺的意思是發覺,看出來。沉思的意思就是深入地思考。評:同學們能結合插圖體會詞語的意思。(設計意圖:毛主席的穿著是直接可以通過圖片獲取信息的,但是圖片描繪的是室內一角,屋外的場景是留白的。小學低年級學生最顯著的特點是想象力豐富,這正是引發他們語言創造的好時機。此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同時結合生活經驗去理解詞語“寒冬臘月”;以及在“寒冬臘月”與“單軍衣”“薄毯子”“坐在竹椅上”的對比中凸顯出毛主席工作環境的艱苦。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通過學生想象讀、教師范讀、個人展示讀和教師引讀的方式,慢慢引導學生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情感。)(二)圖文結合品讀詞句,悟“艱苦奮斗”毛主席的工作條件也很艱苦。請你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完成填空,和老師來讀一讀吧。(配樂齊讀)(設計意圖:觀察插圖標題,思考:楊之光爺爺為什么要給這幅畫取名為“不滅的明燈”。標題也是插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分層合作朗讀,聲音逐漸增高,情緒也更加激動飽滿。)因為清油燈的燈芯點燃以后,會越燒越短。把燈芯往上撥一撥,燈光就會更亮。(三)圖文結合品讀詞句,悟“堅定信念”瞧,毛主席的眼睛一直看著那盞清油燈,他在專注的看,凝神的看。書上用了一個詞——凝視。(出示板貼:凝視)清油燈的光很微弱,就像星星發出的光亮,所以書上說毛主席凝視著“星星之火”。凝視著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出示板貼:沉思)。連毯子滑落下來也沒有察覺到。他在深深地思考,他在思考些什么呢?(出示視頻)毛主席在思考怎樣(戰勝敵人),怎樣(幫戰士們找到更多糧食和藥材),幫助戰士們(樹立革命必勝的信念)。(四)結合資料,悟“敢闖新路”就在這盞清油燈下,大家接著讀:毛主席寫下了許多光輝著作。堅定了戰士們革命的信念,照亮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出示視頻)讀到這里,我們感受到了,毛主席真(偉大)!(五)重溫革命歷程,感受井岡山精神(出示革命歷程時間軸,展示井岡山精神圖片)教師描述:一盞明燈指方向!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領革命隊伍來到井岡山,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八角樓上微弱的燈光,成為引領中國革命道路的希望之光。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星星之火,最終照亮了全中國!(播放習總書記的話外音: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學習任務三:紅領巾講毛主席的故事(一)借助詞語和插圖,練講故事(同桌互學)(播放歌曲《八角樓的燈光》)《八角樓上》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廣為傳頌!同學們,讓我們進入學習任務三:當紅領巾講解員,講講毛主席的故事吧!請大家借助這些詞語和插圖,給自己的同桌講講這個故事吧。預設:紅領巾心向黨 紅色故事我來講。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要講述的是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八角樓上工作的故事。在井岡山艱苦斗爭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樓,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八角樓上的燈就亮了。這是個寒冬臘月的深夜,毛主席穿著單軍衣 披著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寫文章。他右手握著筆,左手輕輕地撥了撥燈芯,燈光更加明亮了。凝視著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連毯子滑落下來也沒有察覺到。就在這盞清油燈下,毛主席寫下了許多光輝著作,照亮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八角樓記錄了井岡山的斗爭歷史,了井岡山的革命理想,鼓舞著我們將井岡山精神一代代發揚下去。我們也應該像毛主席一樣,認真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小結: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會召開井岡山革命故事會,大家都來當紅領巾講解員,講井岡山革命故事。(設計意圖:結合情境設置,把課后習題說說毛主席是怎樣工作的,變成紅色宣講任務。在實踐中,讓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地反復觀察插圖,最后用這些關鍵詞語使它們連貫起來,進而把插圖的畫面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促進學生對本文地深入理解。)學習任務四:書寫生字最后,進入學習任務四,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書寫圖片說明。(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說發現,由觀察插圖轉為觀察字形,還是圍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力)(一)指導書寫重點指導“樓、披、輕、利”,注意左右結構比例和關鍵筆畫的穿插避讓。(二)學生書寫圖片說明學生拿出“學習單”,在圖片說明中的田字格里寫上對應的字。教師提示書寫姿勢,巡視指導。(三)展示評價續學活動:毛主席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欣賞毛主席的書法作品,讀一讀《西江月·井岡山》。今天我們讀了《八角樓上》,講了毛主席的故事,書寫了一類生字,下節課,我們將走進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繼續讀、繼續講革命領袖故事。發出任務號召,播放視頻:講好革命故事,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板書設計】附件:三單《八角樓上》預學單課題 《八角樓上》 時間建議:6分鐘預 學 內 容 熟讀課文 結合課文插圖朗讀課文,讀不準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預習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 艱苦斗爭 年代 寫文章 握著筆 凝視 察覺 清油燈 夜幕降臨 沉思 寒冬臘月 薄資料搜集 搜集井岡山的資料。閱讀質疑 通過預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寫下來。《八角樓上》助學單課題 《八角樓上》 時間建議:10分鐘助 學 內 容 自 學 完成學習單 1.在地圖上圈出八角樓在哪里。 2.在時間軸上找出故事發生的時間,打上勾。 3.看看圖片,想想《朱德的扁擔》,和同桌互相說說那個時候怎樣艱苦?同桌合學 練講故事 借助詞語和插圖,練講故事四人小組 互學 結合插圖,體會詞語的意思。 分享話術:我從圖中 這些地方理解了 這個詞語,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八角樓上》續學單《西江月 井岡山》現代·毛澤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