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揚州市2025 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化學試題注 意 事 項 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 1.本試卷共6頁,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在試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寫好座位號。 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 4.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5.如需作圖,必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S32 Ca 40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是我國幾位科學家及其部分研究領域,其中研究領域主要涉及能量的儲存與釋放的是A.徐光憲,稀土元素分離技術研究 B.屠呦呦,抗瘧藥物研究C.王澤山,火炸藥等高能材料研究 D.侯德榜,制堿工藝研究2.科學發展常以如題2圖所示的方式推進、循環。公元前5世紀,有哲學家猜想:萬物是由極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構成。這屬于A.觀察現象B.提出問題C.建立假說D.實驗驗證3.食品包裝袋內充入某氣體可以避免食物因氧化而變質,該氣體可以是A. N B. O. C. HCl D. H O4.鋅肥是一種微量元素肥料,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下列物質屬于鋅肥的是A. KCl B. C.(NH ) SO D. Ca (PO.)5. ClO 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ClO 屬于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6.四氯化鈦(TiCl )是制備鈦白粉的主要原料。TiCl 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A.+1 B.+2 C.+3 D.+47.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質的組成、性質或用途。下列對物質俗名的理解正確的是A.銅綠:單質銅為綠色 B.干冰:干凈無雜質的冰C.石灰石:CaCO 經煅燒可制備生石灰 D.水銀:汞(Hg)是液態的銀(Ag)8.常溫下,測得生活中一些物質的 pH如下,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A.檸檬汁:pH=2.5 B.食鹽水:pH=7C.肥皂水:pH=10.2 D.油污凈:pH=11.29.碘是生命活動必需的微量元素,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題9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碘的元素符號為IB.碘屬于非金屬元素C.碘原子核內有53個中子D.碘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6.910.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11.《天工開物》記載:“凡藍五種,皆可為淀。”“藍淀”用于染布,色澤濃郁且洗滌不易掉色,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 C H N O下列關于 的說法正確的是A.易溶于水 B.分子中含氧分子(O )C.由C、H、N、O四種元素組成 D. C、H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8:512.紅磷在O 中燃燒生成P O ,其轉化可表示為在給定條件下,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實現的是13.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發生反應: X的化學式為A. N O B. NO C. N O, D. NO 14.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方案 實驗目的A 加熱 KMnO 固體,并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 制備并收集(B 將燃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觀察現象 收集 時,檢驗是否集滿C 用玻璃棒蘸取 NaOH 溶液滴在濕潤的 pH 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測定 NaOH 溶液的pHD 將粗鹽溶解后,蒸發結晶 去除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15.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閱讀下列材料,完成16~18題。NO 是空氣污染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燃煤煙氣中含少量的SO ,可用 處理,方法如下:步驟一,將煙氣通入 Na SO 溶液,發生反應 2NaHSO ;步驟二,加熱 NaHSO 溶液,發生反應16.下列物質的排放會引起酸雨的是A. SO B. CO C. CO D. CH 17.步驟二中反應②的類型是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18.關于用 Na SO 處理煙氣中SO 的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步驟一的作用是吸收煙氣中的 SO:B:向 Na SO 溶液中快速通入熱的煙氣,有利于SO 的吸收C.與煙氣中的SO 相比,步驟二釋放出的 SO 較為純凈D.該處理方法中 Na SO 可循環使用19.下列對實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現象 解釋A 下,向某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逐漸消失 原溶液是: 下蔗糖的飽和溶液B 的NH Cl飽和溶液冷卻至: 時,有晶體析出 溫度降低,NH Cl的溶解度增大C 將鐵絲浸入( 溶液,一段時間后,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出現 Cu的金屬活動性比 Fe強D 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有黑煙和水霧 蠟燭中含有碳元素、氫元素20.某催化劑可實現H,O與 O 反應制備 H O ,向容器中加入100g H O和適量催化劑,并不斷通入O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分別在20℃、40℃和60℃下進行實驗①、②、③,測得H O.的產量隨時間的變化如題20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設計實驗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該催化反應的影響B.實驗①說明:20℃,在0~3h內,隨著時間的增加,該催化反應持續進行C.比較實驗①、②可知,在0~3 h內,40℃比20℃對該催化反應更有利D.實驗③中2h后,H O與O 不再反應,生成的H O 開始分解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21.(10分)被譽為“中國運河第一城”的揚州,既有深厚文化底蘊,又充滿創新活力。(1)“產業科創名城”激發澎湃動能。①特種工程塑料用于制作無人機起落架 塑料屬于 ▲ (填“無機物”或“有機物”)。②夏季穿著用智能纖維制作的衣物,出汗后衣物的透氣性變好,有利于吸濕排汗,說明汗水會使智能纖維的孔隙 ▲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生態宜居名城”繪就嶄新圖景。①小秦淮河保護更新工程使水質提升。在河道中種植合適的水生植物后,河水中硝酸鹽含量降低,避免了河水的富營養化,說明該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吸收的營養元素為 ▲ (填元素符號)②揚州市將瘦西湖打造為“零碳”景區,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這里的“零碳”指的是 ▲ 。(3)“文化旅游名城”展示獨特魅力。①古文獻《食經 中記載了“碎金飯”的做法,制作時用到的食材有雞蛋、食用油、大米,其中富含淀粉的是 ▲ 。②隋煬帝草考古發現了銅鋪首(題21圖)、蕭后風冠等文物。銅鋪首采用了鎏金工藝,即在青銅表面鍍金。通常條件下,銅、金兩種金屬中耐腐蝕性能更好的是 ▲。銅鋪首材料中屬于合金的是 ▲ (填“金”或“青銅”)。風冠表面有一種疏松的“粉狀銹”,主要成分為Cu (OH) Cl。為避免“粉狀銹”蔓延,可用氧化銀進行脫氯處理,氧化銀的化學式為 ▲ 。(4)“崇文尚教名城”賦能時代新篇、博物館科普研學活動中,同學們對“粉狀銹”的產生展開研究。有同學提出:導致青銅器產生“粉狀銹”的因素,除了O 和 H O外,還有含氯離子的物質。為驗證該觀點,設計以下實驗,請補充完整實驗方案:實驗1,將青銅片置于潮濕空氣環境中;實驗2,將青銅片置于 ▲ 的環境中。相同時間后觀察現象。22.(12分)太空中,宇航員的每一次呼吸都離不開 系列精心設計的化學反應。(1)空間站需模擬地球的大氣環境。①法拉第認為,“空氣進入肺部,碳與氧立即結合,即使外面天寒地凍,我們也能通過呼吸迅速產生二氧化碳。一切反應都恰到好處地進行著。呼吸與燃燒有著巧妙且驚人的相似之處。”他的觀點是,伴隨呼吸過程會 ▲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從而維持人體的體溫正常。②成年人每次呼吸時,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成分(部分)質量變化如題22圖-1所示。圖中成分B的化學式為 ▲ 。③快速深呼吸時,人體血液中的 CO 含量會減小,此時人體血液的堿性會 ▲ (填“增強”或“減弱”).(2)空間站需源源不斷為呼吸提供O 。備用裝置可應急提供O ,其原理是: 固體受熱分解產生O ;均勻添加于其中的適量金屬錳(Mn)在O 中燃燒生成氧化物,有助于快速產生O 。添加金屬 Mn的作用是 ▲ 。(3)空間站需及時處理產生的CO 。①中國空間站構建了高效循環的生命保障系統,如題22圖-2所示。該系統中發生反應 每轉化44gCO ,需從外界補充水的質量為 ▲ g。②有科學家提出循環系統的改進方案,如題22圖-3所示。該方案中物質Y的化學式為 ▲ 。23.(12分)實驗室模擬超細碳酸鈣的制備及測定。(1)制備 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備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下列裝置中(如題23圖-1所示),儀器M的名稱為 ▲ ,制備CO 時應選用的裝置是 ▲ (填字母)。(2)制備超細碳酸鈣 利用硫酸鈣(CaSO )懸濁液、氨水( 和CO 制備碳酸鈣,發生反應2NI )。①硫酸鈣微溶于水。配制硫酸鈣懸濁液時,需持續攪拌,目的是 ▲ 。②已知CO: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易被氨水吸收。制備碳酸鈣時,向硫酸鈣懸濁液中加入氨水和CO 的合理順序是 ▲ (填字母)。A.先通入CO ,再加入氨水 B.先加入氨水,再通入CO (3)碳酸鈣樣品成分測定。某碳酸鈣樣品含有少量添加成分,為分析樣品的成分,取一定量的樣品和純凈的 CaCO 固體,分別加熱,測定兩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的質量變化,得到其殘留率(殘留率隨溫度的變化如題23圖-2所示。①表示純凈的CaCO 固體在溫度升高時殘留率變化的曲線為 ▲ (填“a”或“b”)。②曲線a 在260~400℃時殘留率下降,原因是 ▲ 。24.(12分)電鍍行業產生的廢水主要含 FeCl 、Fe(l 和 HCl,pH約為1,經處理達標后方能排放。(1)化學沉淀法處理。向該廢水中加入略過量的石灰乳,使鐵元素完全進入沉淀。小石灰乳屬于 ▲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②FeCl 與 反應生成 Fe(OH) 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 ▲ 。生成的沉淀經處理可得到 Fe O ,寫出Fe O 的一種用途 ▲ 。(2)吸附法處理。用燃煤發電后得到的粉煤灰可吸附該廢水中的鐵元素,示意圖如題24圖-1所示。①粉煤灰顆粒在水中帶一定單位的電荷,其所帶的是 ▲ (填“正”或“負”)電荷。②向一定量的廢水中加入NaOH溶液,廢水中 H 數目會減少,酸性減弱,則一定體積溶液中 H 數目越少,pH ▲(填“越大”或“越小”)。③室溫下,設計實驗測定廢水初始pH分別為2、2.5、3、3.5時,粉煤灰對廢水中鐵元素的吸附效果。請補充完整實驗方案:取4份等體積、pH約為1的廢水, ▲ ,調節 pH分別為2、2.5、3、3.5, ▲ ,適當攪拌,吸附相同時間后,分別測定溶液中剩余鐵元素的質量(可選用的試劑:鹽酸、NaOH 溶液)。④測得③中廢水初始pH 與鐵元素去除率(鐵元素去除率=被吸附鐵元素的質量×100%)的關系如題 24 圖-2所示。pH在2~3.5 之間,隨pH 減小,鐵元素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 ▲ 。25.(14分)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氫能產業技術主要包括氫氣的制取、儲運及應用。(1)分析 H 的性質。查閱資料,汽油與氫氣的部分性質如題25表所示。題25表編號 性質 數據汽油 氫氣A 最小點火能(在空氣中能引發燃燒或爆炸所需的最小火花能量) 0.24 0.019B 爆炸極限(在空氣中能發生燃燒或爆炸的體積分數范圍/%) 1~7.6 4~75C 單位質量發熱量(單位質量燃材燃燒產生的熱量 43 120D 單位體積發熱量(單位體積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 33000 10.8①與汽油相比,除爆炸極限范圍更寬外,表中支持“H 在使用時更需注意安全性”觀點的數據還有 ▲ (填編號)。②對比表中單位質量發熱量與單位體積發熱量的數據進行分析,除安全性外,氫氣不宜直接運輸的原因還有 ▲ 。(2)電解水制氫。有研究認為,一定條件下電解水的過程中,某電極上發生的變化如題25圖--1所示。①“階段一”中,生成的“ o”是一種陰離子,其化學式為 ▲ 。②“階段三”中,氣泡從電極表面脫離后,在溶液中向上運動時,所受壓強逐漸減小,體積逐漸增大。從微觀粒子的視角,對氣泡體積增大進行解釋: ▲ 。③相同條件下,若電極表面的氣泡難以脫離,則不利于氫氣的產生 原因是 ▲ 。(3)甲酸(HCOOH)分解制氫。常溫下,甲酸是一種液態物質,可通過反應Ⅰ制備 H ,化學方程式為①制備 H 時,部分甲酸會發生反應Ⅱ:HCOOH分解為H O和另一種有毒氣體。該氣體的化學式為 ▲②僅考慮以上兩個反應,若有92%的甲酸發生反應1,計算500噸(t)甲酸可制得 H 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4)高效利用能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發電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太陽能、風能等無法實現及時或穩定的能源供應,通過它們產生的過剩電能制氫,再供給有能源需求的地區使用,如題25圖-2所示,可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該過程中 HCOOH 的作用是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