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第十三中學2024-2025學年中考一模化學考試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 I 卷(選擇題)和第 II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60 分鐘。2.答題前,請將姓名、班級等信息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3.所有答案均需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第 I 卷(選擇題 共 45 分)閱卷人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得分1.開場秀《迎福》中,李子柒身穿的是湖北省非遺植物染色服裝。在下列植物染色工藝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選取天然植物 B.浸泡植物發酵C.過濾染料雜質 D.線繩扎結布料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氣密性檢驗 B.驗滿C.蒸發 D.測pH3.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以下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選項 勞動項目 涉及的化學知識A 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 汞原子受熱體積變大B 用氦氣填充氣球 氦氣密度比空氣小且化學性質穩定C 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可燃物與氧氣隔絕D 用明礬處理較渾濁的天然水 明礬使水中的懸浮雜質較快沉降A.A B.B C.C D.D4.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歸納與整理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守恒觀 B.分類觀①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都不變。 ②某物質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測出該物質中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③發生分解反應時,一定有元素的化合價改變。 ①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屬于同種無素。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都可以作還原劑。C.微粒觀 D.能量觀①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②水銀和銀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③氯化鈉和硫酸銅都是由離子構成的。 ①化石燃料燃燒放出大量的熱。 ②鎂和稀鹽酸反應放出熱量。 ③碳和二氧化碳反應放出熱量。A.A B.B C.C D.D5.下列方程式的書寫及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A.用鐵絲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化合反應B.電解水研究水的組成:分解反應C.赤鐵礦石冶煉成鐵的主要原理:置換反應D.熟石灰作建筑材料:復分解反應6.某學校開展了“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的跨學科實踐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占比小于地球總水量1%B.水在天然循環過程中,水分子的大小發生改變C.凈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過濾、吸附、蒸餾等D.圖中一次性紙杯中收集到的液態水是軟水7.小明從教材中收集了下列人物圖片標志。其中圖文不匹配的是A.我國制堿工業先驅——侯德榜B.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張青蓮C.禁止吸煙標志D.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8.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化學觀念 和都是由碳、氧原子構成,相互之間可以轉化B 科學思維 塑料、合成纖維、合金均屬于合成材料C 科學探究與實踐 將土壤樣品與適量的蒸餾水在燒杯中混合,攪拌、靜置,測上層清液的,判斷土壤的酸堿性D 科學態度與責任 焚燒廢棄塑料制品,減少“白色污染”A.A B.B C.C D.D9.化學學科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節約石油資源,減少空氣污染B.冬天用煤爐取暖時注意室內通風C.醋酸能除水垢,是因為醋酸能與水垢發生反應D.霉變的花生經高溫蒸煮后繼續食用,不會影響人體健康10.晉代葛洪所著《抱樸子》一書中記載有“丹砂燒之成水銀”,丹砂指的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物質甲屬于鹽B.該反應中乙、丁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C.該反應產生的丁物質能形成酸雨D.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11.在下列勞動項目中,涉及的化學知識解釋正確的是選項 勞動項目 解釋A 紫甘藍制作酸堿指示劑 紫甘藍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環境中顯色不同B 給家中魚缸里通入氧氣 氧氣易溶于水C 給校園中的花草施草木灰肥(含) 屬于復合肥料D 用白醋和純堿自制滅火器 中和反應A.A B.B C.C D.D12.我國著名科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銦原子內含有49個中子B.鋼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gC.在化學反應中,銦原子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陰離子D.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所以銦元素和鋁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13.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燒烤時先點燃紙張再引燃木炭 使溫度達到木炭的著火點B 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 空氣中的氧氣易溶于水C 給校園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 屬于復合肥料D 用石灰漿粉刷墻壁 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A.A B.B C.C D.D14.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泥沙 取樣加水、過濾、洗滌、干燥B 鑒別和 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小燒杯C 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 加足量水溶解,過濾D 除去氯化鈣溶液中少量的鹽酸(HCl) 加入過量的碳酸鈣;再過濾取濾液A.A B.B C.C D.D15.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B.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C.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D.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購物第 II 卷(非選擇題 共 55 分)閱卷人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6分,共30分)得分16.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6分)(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填字母序號);(2分)(2)為減輕大氣污染,我市已經在主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標識是 (填字母)。(2分)(3)創新發展材料技術科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石墨烯(如圖)可用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 性。(2分)17.“宏觀—微觀—符號”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請從不同角度完成對性質的學習。(6分)(1)的水溶液,在物質的分類中屬于 (填“堿”“鹽”或“氧化物”)。醫療上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請根據圖1分析該反應的微觀實質 。(2分)(2)圖2是向溶液滴加溶液的微觀示意圖,請分析并推測: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 。(2分)(3)滅火器是航母上的必備用品。泡沫滅火器的原料之一是,其反應原理為,的物質是氫氧化鋁,從微觀角度分析,反應后溶液中減少的離子是 (用符號表示)。(2分)18.理化知識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6分)(1)寫出不能用鐵制容器盛裝農藥波爾多液(含硫酸銅溶液)的反應方程式 (1分)(2)冰箱內放置的活性炭包可除去冰箱內的異味,是由于活性炭具有較強的 (1分)(3)重要的檔案材料要用碳素墨水書寫,是因為 。(1分)(4)撲滅森林火災時,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其原理是 (1分)(5)下列屬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1分)A.潮汐能 B.氫能 C.風能 D.石油(6)青銅、焊錫都是合金,比單一的金屬熔點 (高或低)。(1分)19.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碳”減排、“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的4種主要途徑。(6分)(1)“碳”減排:下列對節能減排的建議不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1分)A.停止使用煤和石油 B.推廣使用光伏發電C.多騎共享單車出行 D.踐行光盤杜絕浪費(2)“碳”捕集:①自然界“碳捕集”主要利用綠色植物的 作用吸收CO2。(1分)②下圖是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的部分轉化關系圖。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轉化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2分)“碳”封存:“湖泊”封存技術是將CO2送入3000米深海海底變成液態CO2湖,此過程中CO2的化學性質 (選填“有”或“沒有”)發生改變。(1分)(4)“碳”利用:下圖是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分)20.閱讀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關問題。(6分)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教材77頁:石筍和鐘乳石的形成如果你參觀過溶洞,一定會為溶洞中形態各異的石筍和鐘乳石而驚嘆。感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你是否會想:它們怎樣形成的呢?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巖組成的山洞中,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溶有較多二氧化碳的水可以和它慢慢發生化學反應,把它轉化為可以溶解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反應方程式如下:;鐘乳石非常漂亮,可以用來做人造假山,雕刻大尊工藝品等。可是鐘乳石的形成周期非常長,需要上萬年才能形成。溶洞景觀一旦破壞,想要恢復幾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加強立法,保護鐘乳石資源。(1)在石灰巖地區,地下水的pH 7(填:“>”、“<”或“=”)。(2分)(2)寫出碳酸鈣轉化為碳酸氫鈣的化學方程式 。(2分)(3)下列有關鐘乳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2分)A.形成周期很長B.能和食醋反應C.資源豐富,可以任意開采閱卷人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得分21.某同學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整個操作過程如圖所示:(1)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________(填字母)。(2分)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③④⑤(2)配制溶液需要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 g,該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填序號),若使溶液的質量分數變為8%,需加水 g。(6分)(3)經檢測,該同學配制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2分)A.氯化鈉固體不純 B.用生銹砝碼稱量C.量筒取水時仰視讀數 D.溶解時燒杯內壁有水珠22.空間站內獲得氧氣的原理:利用航天員呼吸作用產生的CO2與Na2O2(過氧化鈉)反應產生O2,同時降低艙內CO2的濃度。興趣小組模擬空間站內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他們對獲得的氣體成分進行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氧氣猜想二:氧氣和二氧化碳猜想三: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實驗驗證】小組同學將氣體通過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如圖,所用藥品均足量,反應均完全)。(1)檢查裝置氣密性:在甲、丙裝置中倒入適量的水;關閉丙裝置右端的止水夾;往甲裝置中鼓入一定量空氣后,停止鼓氣。如果甲裝置的長導管中液柱液面高于瓶內液面并保持穩定,說明裝置氣密性 (選填“不好”或“良好”)。(1分)(2)甲裝置電子天平讀數恒定不變;裝置乙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1分)(3)裝置丙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分)【實驗結論】猜想二成立。【延伸探究】小組同學認為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的另一種產物可能是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碳酸氫鈉中的一種。(4)小明認為反應的另一種產物不可能是碳酸氫鈉和氫氧化鈉;其理由是 。(2分)(5)為此;小明取少許反應后的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氯化鈣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從而驗證了猜想。(2分)【反思交流】(6)有人提出可以利用太陽能將航天員產生的“廢水”(廢水中包含尿液和生活廢水等)電解獲得氧氣;從改善太空艙內航天員生活環境的角度,說明用這種方式制取氧氣的優點: (寫一條)。(2分)閱卷人 四、計算題(本題1小題,共5分)得分23.某補鈣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紅同學取20g該補鈣劑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稀鹽酸100g,恰好完全反應,測得反應后燒杯內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115.6g。請計算:(1)生成的質量為 g。(2)20g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B【解析】【解答】A、該裝置未形成密閉體系,不能檢測該裝置的氣密性,不符合題意;B、二氧化碳驗滿要將燃著木條放瓶口處檢驗,不能伸入瓶中,符合題意;C、蒸發時需要用玻璃棒進行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不符合題意;D、測溶液pH時不能將試紙浸入待測液中,應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滴在試紙上測定,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要先形成密閉體系分析;B、根據氣體驗滿需先形成密閉體系分析;C、根據蒸發操作注意事項分析;D、根據pH試紙使用方法分析。3.【答案】A4.【答案】C【解析】【解答】A. ①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都不變,正確,② 某物質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測出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正確,③ 發生分解反應時,不一定有元素的化合價改變,比如碳酸鈣分解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不變,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 ① 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的質子數都是10,不屬于同種元素,錯誤,②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比如氫氧化鈉,含有三種元素,不是氧化物,錯誤,③ H2、C、CO都具有還原性,都可以作還原劑,正確,故不符合題意;C. ① 冰水固態水,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構成的,正確,② 水銀是汞原子構成的,銀是銀原子構成的,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正確,故符合題意;③ 氯化鈉和硫酸銅都是由離子構成的,正確,故符合題意;D. ① 化石燃料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正確,② 鎂和稀鹽酸反應放出熱量,正確,③ 碳和二氧化碳反應吸收熱量,錯誤,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化學反應中的守恒的知識、物質的類別、微觀構成粒子以及能量的知識進行分析。5.【答案】B【解析】【解答】A、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只有在純氧氣中能燃燒,用鐵絲測空氣中氧氣含量不是利用鐵絲燃燒,是利用鐵緩慢氧化的原理,不符合題意;B、利用電解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可研究水的組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符合題意;C、赤鐵礦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物中兩種化合物,沒有單質,不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D、熟石灰作建筑材料,其原理是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從而使墻壁變得堅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不是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不屬于復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方程式書寫原則,化合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分解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置換反應為“單化化單”、復分解反應為“雙交換價不變”進行分析。6.【答案】B7.【答案】C【解析】【解答】A、我國制堿工業先驅——侯德榜,圖文匹配,不符合題意;B、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張青蓮測定了原子的相對質量,故圖文匹配,不符合題意;C、該圖表示禁止燃放鞭炮,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塑料包裝制品屬于可回收的來及,該圖為回收標志,圖文匹配,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侯德榜是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張青蓮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掌握認識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和回收再利用等的圖標來解答。8.【答案】C【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其分子由碳、氧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B、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C、將土壤樣品與適量的蒸餾水在燒杯中混合,攪拌、靜置,測上層清液的pH,根據pH范圍可判斷土壤的酸堿性,符合題意;D、焚燒塑料會產生有毒氣體和煙塵,污染環境,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B、根據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分析;C、根據pH可測定溶液酸堿度,能判斷溶液酸堿性分析;D、根據塑料焚燒會產生有害氣體分析。9.【答案】D【解析】【解答】A:乙醇是可再生資源,使用乙醇汽油可以節省石油資源;且乙醇中不含硫、氮等元素,能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不符合題意。B: 冬天用煤爐取暖時易導致一氧化碳(CO)中毒,所以要注意室內通風,不符合題意。C:醋酸屬于酸,能與水垢中的碳酸鈣等成分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從而去除水垢,不符合題意。D:霉變花生含有有毒的黃曲霉毒素,該物質有耐熱性且難溶于水,高溫蒸煮后也不可食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乙醇為可再生資源及乙醇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B、根據煤爐取暖易造成CO中毒分析;C、根據酸的化學性質分析;D、根據霉變花生的毒性分析。10.【答案】B【解析】【解答】A、物質甲為HgS,是由金屬離子(汞離子)和酸根離子(硫離子)構成,屬于鹽,不符合題意;B、由圖示可知,該反應化學方程式是HgS+O2Hg+SO2,乙、丁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32:64=1:2,符合題意;C、物質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之一,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為鹽分析;B、根據所給圖示確定反應方程式,由物質質量比為相對分子質量x分子個數之比分析;C、根據酸雨是硫、氮氧化物形成分析;D、根據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11.【答案】A12.【答案】D【解析】【解答】A、根據如圖所示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圖中左上角表示核電荷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49,而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不是49的兩倍,故中子數不是49,故選項A錯誤;B、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B錯誤;C、 銦原子 最外層為3個電子,少于4個, 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 ,故選項C錯誤;D、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的是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 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所以銦元素和鋁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故選項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圖示的的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數,結合相對原子質量來分析;B、根據相對原子質量不能用質量的單位“g”作單位來分析;C、根據在化學反應中原子失電子形成陽離子,得電子形成陰離子來分析;D、根據結構相似,化學性質相似,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來分析。13.【答案】A【解析】【解答】A、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燒烤時先點燃紙張,紙張燃燒放出熱量,使木炭的溫度升高,達到木炭的著火點從而使木炭燃燒,故A正確;;;B、 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是為了增加水中氧氣的含量,滿足魚呼吸的需要,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故B錯誤;C、同時含有N、P、K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做復合肥,K2CO3只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不是復合肥料,故C錯誤;D、用石灰漿粉刷墻壁,是因為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Ca(OH)2],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從而使墻壁變硬,故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可燃物燃燒需要使溫度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B、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進行分析解答;C、根據同時含有N、P、K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做復合肥進行分析解答;D、根據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Ca(OH)2進行分析解答。14.【答案】D【解析】【解答】A、氯化鈉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可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泥沙,不符合題意;B、甲烷和氫氣燃燒都會產生水,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無法鑒別,不符合題意;C、 加足量水溶解, 氧化鈣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改變了原物質,不符合題意;D、 加入過量的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充分反應后過濾除去多余的碳酸鈣,可除去氯化鈣溶液中少量的鹽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物質的除雜原則和鑒別方法分析,物質除雜時選擇的藥品要只與雜質發生反應,不與原物質反應,且在除雜時不能引入新雜質,而物質的鑒別需通過不同現象加以區分。15.【答案】A16.【答案】(1)c(2)c(3)導電【解析】【解答】(1)a.植物油富含油脂,故錯誤;b.饅頭富含糖類,故錯誤;c.牛肉片富含蛋白質,故正確;d.米飯富含糖類,故錯誤;(2)a.該標識表示禁止吸煙,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該標識表示禁止煙火,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該標識表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故該選項符合題意。(3)石墨烯可用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導電性。【分析】(1)根據牛、肉、蛋、奶中富含蛋白質分析;(2)根據所給各圖標名稱分析;(3)根據石墨的導電性分析。(1)a.植物油富含油脂,故錯誤;b.饅頭富含糖類,故錯誤;c.牛肉片富含蛋白質,故正確;d.米飯富含糖類,故錯誤;故選c。(2)a.該標識表示禁止吸煙,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該標識表示禁止煙火,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該標識表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故該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3)石墨烯可用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導電性。17.【答案】(1)鹽;氫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結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2)產生白色沉淀(3)、18.【答案】(1)Fe+CuSO4=Cu+FeSO4(2)吸附性(3)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4)清除可燃物(5)D(6)低19.【答案】(1)A(2)光合作用;CO2 + 2NaOH = Na2CO3 + H2O;碳酸鈉(3)沒有(4)CO2+4H2CH4+2H2O20.【答案】(1)>(2)CaCO3+H2O+CO2=Ca(HCO3)2(3)A;B【解析】【解答】(1)碳酸氫鈣是弱酸強堿鹽,其水溶液呈堿性,pH>7。(2)碳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CaCO3+H2O+CO2=Ca(HCO3)2。(3)A、由題文可知,鐘乳石的形成周期很長,選項正確;B、碳酸氫鈣屬于碳酸鹽,能和食醋反應生成鹽、水和二氧化碳,選項正確;C、鐘乳石的形成周期很長,不可以任意開采,選項錯誤。【分析】(1)根據堿性溶液pH>7分析;(2)根據碳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鈣分析;(3)根據文中所給信息,碳酸鹽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分析。(1)碳酸氫鈣是弱酸強堿鹽,其水溶液呈堿性,pH>7,故填>。(2)碳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CaCO3+H2O+CO2=Ca(HCO3)2。(3)A、由題文可知,鐘乳石的形成周期很長,選項正確;B、碳酸氫鈣屬于碳酸鹽,能和食醋反應生成鹽、水和二氧化碳,選項正確;C、鐘乳石的形成周期很長,不可以任意開采,選項錯誤,故填AB。21.【答案】(1)B(2)8;①②;50(3)A;C;D22.【答案】良好;紅色固體逐漸變為黑色;;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有白色沉淀生成;能夠實現水的循環、氧氣的循環,幫助維持宇航員日常生活(合理即可)23.【答案】(1)4.4(2)解:設20g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是,解得:答:20g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是10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