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高一年級5月檢測卷化 學時量:75分鐘 滿分:100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Li~7 C~12 O~16 Na~23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湖南長沙銅官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制陶工藝涉及多種物質。下列物質主要成分的分類錯誤的是選項 物質 主要成分 分類A 陶土 Al (Si O )(OH) 鹽B 釉料 石英砂(SiO ) 酸性氧化物C 燃料 焦炭(C) 金屬單質D 調色的顏料 鐵紅(Fe O ) 堿性氧化物2.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舉行,運動員們使用的裝備和材料中涉及了許多化學知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滑雪板表面材質為聚乙烯,耐磨,防水B.聚氯乙烯作食品包裝材料,保暖,彈性好C.冰球成分為聚異戊二烯,含雙鍵,具有彈性D.能量飲料含電解質,補充 Na 等,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3.研究發現,浸泡活化零價鋁能高效去除中性溶液中的硝酸鹽。反應機理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反應過程中,鋁元素始終只以 Al(OH) 的形式存在B.生成 的過程中, 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C.若 全部轉化為 則轉移電子數約為D.其他條件相同,增大鋁的質量,除去 的反應速率一定不變4.我國科研團隊成功提取高純醫用 (鉍)及 (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它們互為同位素 B.它們的質量數相等C. Pb的中子數為130 D.它們是不同元素的核素5.下列實驗方案錯誤的是A.分離NaCl與 固體:加熱混合物,用冷凝裝置收集氣體B.保存濃硝酸:密封貯存于棕色試劑瓶中并放置陰涼處C.檢驗 :加入過量 NaOH 溶液并加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D.除去 SO 中的 HCl:將氣體通過盛有飽和 溶液的洗氣瓶6.設NA 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含離子總數為與1mol H 反應生成的NH 分子數小于0.4NA水溶液中含 HCl分子數為D.標準狀況下, 含原子數為2NA7.鋰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輕量化等特性,已滲透至電子消費、交通、儲能、工業等幾乎所有用電領域。某鋰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注明:離子交換膜M只允許鋰離子通過。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裝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電子由 a極經外電路流向 b極C. b極反應式為D. a極有 1.4g Li發生氧化反應時轉移0.1m ol電子高一化學試題 第 2 頁(共8頁)8.部分鐵或銅或鋁及其化合物的“價-類”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a不與稀硫酸反應,則b與水反應生成cB.若c在空氣中最終變為紅褐色,則d和鹽酸反應生成eC.若d是兩性氧化物,則常溫下,a與濃硝酸反應生成eD.若e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變紅色,則a和e溶液不反應9.檸檬、山楂都是湖南著名中草藥,檸檬酸是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促進代謝的作用,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檸檬酸能發生取代反應B.檸檬酸的分子式為 C H O C.檸檬酸能與 NaHCO 溶液反應產生氣體D. 1m ol 檸檬酸最多能與 4 mol NaOH 反應10.黑火藥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由硫黃(S)、硝石(KNO )和木炭(C)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爆炸后主要產物可能是A. K S和CO B. K S≤N 和CO C. K SO 和 N D. K SO 和CO11.化合物(MXYZ )常作加工饅頭、面包和餅干等產品的膨松劑。X、Y、Z、M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在氣體中X單質的密度最小,有機物中必含 Y 元素,Z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3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高一化學試題 第 3頁(共8頁)A.原子半徑:B.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Y>ZC. Z和M組成的化合物只含離子鍵D. Y或Z分別與X只能組成含10個電子的分子12.某小組設計如圖裝置探究相關物質的性質,取下分液漏斗的塞子,旋轉分液漏斗的活塞,發現燒瓶外壁變熱。已知:苯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下列推理錯誤的是 )A 甲中發生了放熱反應B.甲中可能產生“白霧”C.丙中能產生白色沉淀并保持一段時間D.丙中苯起隔離空氣的作用13.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對應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向盛有水的燒杯中投入綠豆大小的鈉 鈉浮在水面并劇烈反應,熔成小球 鈉的熔點低,且密度比水大,與水反應放出熱量B 向 Ba(NO ) 溶液中通入 SO 產生白色沉淀 該沉淀是 BaSO C 將未打磨的 Al 箔置于酒精燈火焰上加熱 鋁箔熔化但不滴落 鋁的金屬活動性弱于 O D 向試管中加入 3 mL 乙醇、2 mL 濃硫酸,再加入2 mL 乙酸,加熱 試管內液體分層,上層 呈油狀,有果香氣味 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14.由γ-羥基丁酸( 生成γ-丁內酯(()的反應:時,溶液中γ-羥基丁酸的初始濃度為 隨著反應進行,測得γ-羥基丁酸、γ-丁內酯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高一化學試題 第 4 頁(共8頁)A. a點: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B.逆反應速率:aC. c點達到平衡狀態,反應停止了D. b點時反應物的轉化率為50%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15.(14分)某小組制備干燥SO 并探究其性質,裝置如圖所示。已知實驗室可用Na SO 和硫酸反應制備 SO 。(1)寫出 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B裝置中的試劑是 。C裝置收集 SO 的方法是 。(3)能證明C裝置收集滿氣體的實驗現象是 。(4)用干燥燒瓶收集一瓶干燥的SO 并引發噴泉。引發噴泉的操作方法是 。(5)為了探究 SO 的性質,將上述制備的 SO 通入下列裝置:高一化學試題 第 5 頁(共8頁)代號 F G H I現象 產生淺黃色沉淀 黃色溶液變淺綠色 紅色變無色 產生白色沉淀①上述現象不能證明 的性質有 (填標號)。a.氧化性 b.還原性 c.酸性氧化物的性質 d.漂白性②Ⅰ裝置中白色沉淀是 (填化學式)。③寫出G 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6.(14分)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組成一種正鹽M,在一定條件下有如圖所示轉化關系(部分產物和條件省略)。已知:向空氣中排放C、Y氣體會加劇酸雨的形成。回答下列問題:(1)B的化學式為 。寫出M生成 A 的離子方程式: 。(2)向 溶液中通入X,產生黑色沉淀,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工業上,為了提高 Y 轉化為 Z 的反應速率,宜采用的措施有 (答2條即可)。(4)氧化物 C和( 以體積比為 混合,通入足量的水中,原子利用率為 100%(化合反應)。(5)向Z中加入水,劇烈反應且溫度升高,在該反應中,反應物總能量 (填“高于”或“低于”)產物總能量。(6)鐵片和銅片與D的濃溶液構成原電池,如圖所示。①負極材料是 (填“Fe”或“Cu”)。②預測實驗現象有 。③寫出初始階段正極的反應式: 。高一化學試題 第 6 頁(共8頁)17.(15分)氫氣既是清潔能源,也是重要化工原料。Ⅰ.工業上利用CO和H 合成甲醇( 化學反應原理如下:(1)化學上,常用熱值衡量燃料品質。熱值定義為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kJ),已知1m ol CO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為283 kJ。CO的熱值為 k J \cdot g^{ - 1}(結果保留整數)。(2)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體積比為1:1的CO和 的混合氣體合成( 下列情況表明該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填標號)。A.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B.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變化C.氣體的摩爾質量不隨時間變化D.體系中 CO體積分數不隨時間變化Ⅱ.工業合成氨的原理是某溫度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 和 合成氨,測得反應物和產物的物質的量(n)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3)0~20 min內,N 的平均反應速率 為(4)a、b點體系總壓強的最簡整數比為 。Ⅲ.工業上,常用氫氣脫氮。反應原理為 速率方程為 )(k為速率常數,α、β為反應級數,由實驗測定)。(5)某溫度下,在恒容絕熱密閉容器中充入1m ol NO和 測得氣體總壓強先增大,后減小。由此推知,該反應的正反應的能量變化符合下列圖 。(填“甲”或“乙”)。高一化學試題 第 7 頁(共8頁)判斷的依據是 。(6)為了測定反應級數,進行實驗及記錄如下:實驗序號 c(NO)/(mol·L ) c(H )/(mol·L ) 反應速率① 0.1 0.1 v② 0.1 0.2 2v③ 0.2 0.2 8v④ 0.4 c 64v根據表格數據計算:反應級數之和(α+β)為 ;c為 。18.(15分)聚丙烯酸乙酯(H)具有較好的彈性,可用于生產織物和皮革處理劑。 以 為原料合成聚丙烯酸乙酯的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A的名稱是 ;B中官能團名稱是 ;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不能與溴水反應,它的結構簡式為 。(2)D的電子式為 ;E的結構簡式為 。(3)列舉生活中F的用途 (填一種)。(4)E+F→G的反應類型是 。(5)寫出G→H的化學方程式: 。(6)G在一定條件下能與下列試劑發生加成反應的是 (填標號)。a.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酸性 溶液c. H d. NaOH溶液高一化學試題 第 8頁(共8頁)2025年春季高一年級5月檢測卷化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1256891011121314答案CBBBDBDBACDC1.C【解析】A項,Al2(Si2O)(OH)屬于硅酸鹽,正確;B項,SiO2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正確;C項,焦炭主要成分為碳(C),碳是非金屬元素,故焦炭屬于非金屬單貢,錯誤;D項,F2O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堿性氧化物,正確。2.B【解析】聚乙烯由乙烯加聚制得,耐磨,防水,A項正確;聚氯乙烯有毒,不能作食品包裝材料,B項錯誤;聚異戊二烯含雙鍵,賦予橡膠彈性,C項正確;電解質可補充離子,維持體內納離子等離子平衡,D項正確。3.B【解析】觀察圖示,鋁粉在空氣中先被氧化成Al2O,浸泡轉化為Al(OH)3,A項錯誤;硝酸根離子中N由十5價降至一3價,發生了還原反應,B項正確;生成1mol八2時得到10mol電子,即約為6.02×102個電子,C項錯誤;其他條件不變,增大鋁的質量會使球體表面積增大,浸泡后催化劑表面積增大,使鋁和硝酸根離子的反應速率增大,D項錯誤。4.A【解析】它們是不同元素的核素,A項錯誤;它們的質量數都為212,B項正確:2豎Pb的中子數為212一82=130,C項正確:它們是不同元素的兩種核素,D項正確。5.C【解析】加熱氯化銨產生氯化氫和氨氣,收集氣體得到氯化銨,A項正確;濃硝酸見光、受熱分解,貯存于棕色試劑瓶、放置陰涼處,B項正確:用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C項錯誤:鹽酸的酸性比亞硫酸的強,用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吸收氯化氫,D項正確。6.B【解析】7.8gNaO2相當于0.1mol,含Na和O號共為0.3mol,A項錯誤;工業合成氨反應是可逆反應,B項正確;氯化氫在水中完全電離:HCI一H十CI,水溶液中不存在HC1分子,C項錯誤;標準狀況下,SO呈固態,D項錯誤。7.D【解析】觀察圖示,該裝置為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A項正確;在電池反應中,鋰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子由a極經外電路流向b極,B項正確;b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Ii2O2,電極反應式為2Ii十O2十2e一Lie0,C項正確:a極反應式為Li-c一Li,1.4g山的物質的量為nLi)=7g:nm0可=0.2mol,1.4g0.2 mol Li被氧化時轉移0.2mol電子,D項錯誤。8.B【解析】A項,a為Cu,b為CuO,c為Cu(OH)2,CuO不和水反應,A項錯誤;B項,c為Fe(OH)2,b為FeO,d為FezO3,FezO3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B項正確;C項,d為Al2O,a為Al,e為鋁鹽,鋁與濃硝酸在常溫下發生鈍化現象,不能生成Al(NO3)3,C項錯誤;D項,e為鐵鹽,a為Fe,鐵鹽溶液能與Fe反應生成亞鐵鹽,D項錯誤。9.D【解析】檸檬酸分子含羥基、駿基,能發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也是取代反應,A項正確;檸檬酸分子含6個C、8個H和7個),B項正確;羧基的酸性比碳酸的強,能與碳酸氫納溶液反應生成C),C項正確;羥基不能與NaOH反應,故1mol檸檬酸最多能與3 mol NaOH反應,D項錯誤。10.B【解析】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和元素守恒,產物含鉀、碳、氮、氧、硫元素,硫黃(S)、硝石(KNO3)和木炭(C)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疏化鉀(K,S)、氨氣(N2)和二氧化碳(CO2)。11,A【解析】依題意,氫氣的密度最小,X為氫元素:有機物中必含碳元素,Y為碳元素;Z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有2個電子層,所以Z為氧元素:在化合物中,H顯十1價,C顯十4價,)顯一2價,所以,MXYZ中M顯十1價且原子序數大于8,M為鈉元素。N、C、(O、H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A項正確;穩定性:H(O>CH,B項錯誤:NzO)2含離子鍵和共價鍵,C項錯誤;CH1和HO是含10個電子的分子,CHCH和HO2是含18個電子的分子,D項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長郡集團春季高一年級5月期中聯考化學試卷1.docx 化學答案(高一5月聯考).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