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5月新疆烏魯木齊中考模擬化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5月新疆烏魯木齊中考模擬化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2025年九年級5月學業測評
物理、化學試卷(問卷)
注意:1、本試卷為簡答分離式試卷,由問卷和答題卡兩部分組成,答案務必寫或涂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題前,請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座位號等信息填寫在答題卡的指定區域內。
化學問卷(滿分60分)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Cu-64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卓越的智慧和創造力。下列各項發明或創造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A. 糧食釀酒 B. 水車灌溉 C. 甲骨刻字 D. 紡紗織布
2. 下列物質是配制“無土栽培”營養液可選用的成分,其中屬于磷肥的是
A. B. C. D.
3. 物理化學家盧嘉錫從氮分子的結構出發,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下列符號能表示兩個氮分子的是
A. 2N2 B. N2 C. 2N D. 2N2O
4. 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復方蒿甲醚是治療瘧疾的有效藥品。下列關于蒿甲醚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屬于有機物 B.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
C. 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D. 一個蒿甲醚分子由47個原子構成
5. 下列關于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空氣屬于純凈物
B. 氧氣約占空氣總質量的78%
C.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防腐
D. 稀有氣體在空氣中量很少,沒有任何用途
6. 燃料的變革預示著文明的進步,我國家用燃料使用的大致順序為:木柴→煤炭→天然氣和電力等。現在有很多地區依然保留著柴火灶(內部結構如圖)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觀察到煙囪口有濃煙,則說明燃燒很充分
B. 為提高加熱效率,鐵鍋與鐵柵應盡量靠近
C. 為保證充分燃燒,添加木柴時需要堆積緊密
D. 通風口的作用是為木柴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
7. 實驗小組利用下圖裝置探究銅和氧氣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 銅粉必須過量 B. 不塞橡膠塞不影響實驗結果
C. 加熱后錐形瓶內固體質量增加 D. 加熱前所稱的是銅粉和氧氣的總質量
8. 已知金屬R和Fe、H活動性強弱關系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金屬R放入溶液中,有鎂析出
B. 金屬R放入溶液中,金屬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
C. 金屬鐵(足量)放入無色的溶液中,溶液變黃色
D. 金屬R放入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質量一定變大
9. 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所示,兩者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乙燒杯中的溶質是氯化鉀
B. 甲燒杯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 若甲燒杯溶液升溫到,燒杯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增大
D. 若將兩燒杯的溶液都升溫到,兩者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10.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擬定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A. CuO(C)——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B. ——高溫充分煅燒
C. NaCl溶液()——加入適量的溶液,過濾
D. 氣體(HCl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和濃硫酸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11. 新疆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化學在其資源開發利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沙漠地區的水處理過程中,活性炭因其優異的___________性,能有效凈化水質。
(2)阿勒泰地區素有“金山”之稱,黃金可制成極薄的金箔,體現了金良好的___________性。
(3)達坂城風力發電場的部分金屬支架采用鋁合金制造,這是因為鋁表面會形成致密的___________保護層,能抵御風沙侵蝕。
(4)克拉瑪依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屬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新疆盛產優質棉花,棉纖維的主要成分是,其完全燃燒的產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 2024年6月25日,我國嫦娥六號攜月背樣本成功返回,帶回1935.5克珍貴月壤,這一成就彰顯了我國航天實力。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航天員通過航天食品攝入營養物質,維持身體健康。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脫水米飯 B. 凍干水果 C. 脫水蔬菜 D. 魚肉罐頭
(2)空間站利用太陽能電池板提供電能,通過電解水制備氧氣,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該過程的能量轉化形式是電能轉化為___________,太陽電池翼中含有硅,工業上利用石英砂制取。石英砂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請標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
(3)我國液體捆綁式火箭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推進劑。與的化學性質不同,請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二者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飛船太空艙中,可促進航天員呼出的轉化為,而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在此轉化過程中起___________作用。
(5)月壤中含有豐富的氮元素,主要以氮-3形式存在,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的形式存在。如圖所示是兩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表示___________。一個氦-3原子和一個氮-4原子的質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3. 我國承諾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大國責任與擔當。
I.“氨法”捕集二氧化碳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主要流程如圖。
【查閱資料:氨水是一種常見的堿,易揮發;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
(1)常溫下,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___________色。
(2)工業上用氨水噴淋吸收廢氣中,采用“噴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該反應的溫度不宜高,原因是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
II.除“氨法”捕集外,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開發出和Cu催化合成醋酸的新技術,其微觀示意圖如圖。
(5)整個轉化中,二氧化碳與醋酸的分子個數之比為___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1分,共16分)
14. 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開展氣體制取研究,請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小組同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應選擇的發生與收集裝置為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3)小敏利用生活中物品設計了F裝置作為制取的發生裝置,與B裝置比較,F裝置除了廢棄物品再利用的優點外,請寫出一個其他優點___________,該裝置使用銅網而不使用鐵絲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用G裝置干燥制取,氣體應從___________(填“a”或“b”)口進入。
15. 牙膏作為口腔清潔劑,其成分設計與功能實現蘊含豐富的化學原理。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兩種不同品牌牙膏開展了項目式學習活動。
活動一:了解牙膏酸堿性
食物殘渣發酵產生的乳酸可能使唾液的,使牙齒脫礦化,所以牙膏中需添加酸堿度調節劑將其調節至中性。
(1)取A品牌牙膏樣品少許配成溶液,測得,故牙膏中添加了___________(填“酸性”或“堿性”)的物質做酸堿度調節劑。
(2)用20%葡萄糖溶液漱口模擬進食,測定“進食后”口腔酸堿度變化如圖所示。相同條件下,齲齒患者比無齲人群在用餐后口腔環境酸性更___________(填“強”或“弱”)。
活動二:探究牙膏中的其他成分
B品牌牙膏成分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質中的若干種,它們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碳酸鈣 水合硅石 羥苯甲酯 氯化鈉
在水中的溶解性 不 不 微 溶
在酒精中的溶解性 不 不 溶 不
【查閱資料】①水合硅石、羥苯甲酯不和稀鹽酸反應。②羥苯甲酯與硝酸銀溶液不反應。為探究牙膏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分析討論】
(3)步驟中有氣泡產生,說明牙膏中含有___________,濾液D中所含微粒為___________(填微粒符號)。
(4)步驟中觀察到___________現象,說明牙膏中含有氯化鈉,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提出問題】沉淀C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1:水合硅石 猜想2:羥苯甲酯 猜想3:水合硅石和羥苯甲酯
【實驗驗證】
(5)同學們依據兩種物質溶解性不同,設計如下實驗方案,請補全下表。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取沉淀C與試管中,滴加少量酒精 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反思評價】
(6)同學們經過討論,認為上述結論不嚴謹,理由___________。
活動三:動手制作牙膏
(7)按照水合硅石(水合二氧化硅,難溶于水)50%、碳酸氫鈉20%、甘油15%、草莓香料10%、水5%的配料完成牙膏制作。請從上述成分中選擇一種,說明它在牙膏中的作用___________。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
16. 《天工開物》記載古代“膽水浸銅法”:“以鐵釜盛膽礬水,投鐵片其中,銅即沉積”。其原理為:,計算要置換出12.8kg銅,至少需要硫酸銅的質量為多少?2025年九年級5月學業測評
物理、化學試卷(問卷)
注意:1、本試卷為簡答分離式試卷,由問卷和答題卡兩部分組成,答案務必寫或涂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題前,請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座位號等信息填寫在答題卡的指定區域內。
化學問卷(滿分60分)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Cu-64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卓越的智慧和創造力。下列各項發明或創造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A. 糧食釀酒 B. 水車灌溉 C. 甲骨刻字 D. 紡紗織布
【答案】A
【解析】
【詳解】A. 糧食釀酒,糧食中的糖類經發酵轉化為酒精(乙醇)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此選項符合題意;
B. 水車灌溉,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C. 甲骨刻字,通過物理刻畫改變形狀,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D. 紡紗織布,僅改變纖維的形態和排列方式,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 下列物質是配制“無土栽培”營養液可選用的成分,其中屬于磷肥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K2SO4含鉀元素,屬于鉀肥;
B、KNO3含鉀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
C、NH4Cl含氮元素,屬于氮肥;
D、Ca3(PO4)2含磷元素,屬于磷肥。
故選:D。
3. 物理化學家盧嘉錫從氮分子的結構出發,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下列符號能表示兩個氮分子的是
A. 2N2 B. N2 C. 2N D. 2N2O
【答案】A
【解析】
【詳解】A.根據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因此2N2表示兩個氮分子,故A選項說法符合題意;
B.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因此N2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故B選項說法不符合題意;
C.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因此2N表示兩個氮原子;故C選項說法不符合題意;
D.根據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因此2N2O表示兩個一氧化二氮分子;故D說法不符合題意,故選A。
4. 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復方蒿甲醚是治療瘧疾的有效藥品。下列關于蒿甲醚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屬于有機物 B.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
C. 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D. 一個蒿甲醚分子由47個原子構成
【答案】B
【解析】
【詳解】A、有機物通常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蒿甲醚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元素的質量比=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三種元素質量比應為,而非原子個數比16:26:5,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由化學式C16H26O5可知,蒿甲醚由C、H、O三種元素組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一個蒿甲醚分子中含有的原子個數為16+26+5=47個,即一個蒿甲醚分子由47個原子構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 下列關于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空氣屬于純凈物
B. 氧氣約占空氣總質量的78%
C.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防腐
D. 稀有氣體空氣中量很少,沒有任何用途
【答案】C
【解析】
【詳解】A. 由同種物質組成的是純凈物,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是混合物。空氣由多種氣體組成,所以空氣屬于混合物,此選項錯誤;
B.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而78%是氮氣的體積含量,此選項錯誤;
C. 食品變壞是食品與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隔絕氧氣防止食品氧化腐敗,此選項正確;
D. 稀有氣體雖少,但用途廣泛,如;可用于航標燈、照明燈、霓虹燈、閃光燈等,此選項錯誤。
故選C。
6. 燃料的變革預示著文明的進步,我國家用燃料使用的大致順序為:木柴→煤炭→天然氣和電力等。現在有很多地區依然保留著柴火灶(內部結構如圖)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觀察到煙囪口有濃煙,則說明燃燒很充分
B. 為提高加熱效率,鐵鍋與鐵柵應盡量靠近
C. 為保證充分燃燒,添加木柴時需要堆積緊密
D. 通風口的作用是為木柴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
【答案】D
【解析】
【詳解】A、觀察到煙囪口有濃煙,說明燃料燃燒不充分,故選項錯誤;
B、為了提高加熱效率,應該使用外焰加熱,不能使鐵鍋與鐵柵靠得太近,故選項錯誤;
C、為了保證充分燃燒,應該使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因此添加木柴時應該留有空隙,不能堆積緊密,故選項錯誤;
D、通風口的作用是為木柴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故選項正確。
故選:D。
7. 實驗小組利用下圖裝置探究銅和氧氣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 銅粉必須過量 B. 不塞橡膠塞不影響實驗結果
C. 加熱后錐形瓶內固體質量增加 D. 加熱前所稱的是銅粉和氧氣的總質量
【答案】C
【解析】
【詳解】A、該實驗探究銅和氧氣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并非驗證氧氣含量等需要消耗完氧氣的實驗,銅粉是否過量對探究質量關系并無影響,所以銅粉不一定要過量,錯誤;
B、若不塞橡膠塞,加熱時,氧氣進入,生成的氧化銅質量增加,且加熱過程中可能有部分固體粉末散失到空氣中,導致無法準確測量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從而影響實驗結果,錯誤;
C、銅和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銅和氧氣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氧化銅的質量,加熱后錐形瓶內固體質量增加,增加的質量就是參加反應氧氣的質量,正確。
D、加熱前稱的是銅粉、錐形瓶、橡膠塞以及瓶內空氣等的總質量,而不是銅粉和氧氣的總質量,錯誤。
故選C。
8. 已知金屬R和Fe、H活動性強弱關系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金屬R放入溶液中,有鎂析出
B. 金屬R放入溶液中,金屬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
C. 金屬鐵(足量)放入無色的溶液中,溶液變黃色
D. 金屬R放入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質量一定變大
【答案】B
【解析】
【詳解】A、R的活動性弱于Mg(因Mg>Fe>R),無法置換硝酸鎂中的Mg,故說法錯誤。
B、R的活動性強于Cu(Fe>R>H>Cu),R能置換硫酸銅中的Cu,生成紅色固體,故說法正確。
C、Fe能置換R(NO3)2中的R,生成Fe2+,溶液呈淺綠色而非黃色(Fe3+為黃色),故說法錯誤。
D、R能置換硝酸銀中的Ag,反應為R + 2AgNO3=R(NO3)2+ 2Ag。若R的相對原子質量<2×108(Ag的相對原子質量),溶液質量減少,因此“一定變大”不成立,故說法錯誤。
故選B。
9. 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所示,兩者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乙燒杯中的溶質是氯化鉀
B. 甲燒杯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 若甲燒杯溶液升溫到,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
D. 若將兩燒杯的溶液都升溫到,兩者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燒杯乙由固體剩余,說明在該溫度下,燒杯乙中物質的溶解度小,燒杯甲中是硝酸鉀,燒杯乙中是氯化鉀。
【詳解】A、根據分析,燒杯乙是硝酸鉀溶解形成的硝酸鉀溶液,故選項錯誤;
B、燒杯甲中固體消失,可能固體恰好完全溶解,恰好飽和,可能是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
C、燒杯甲升溫,沒有固體物質可以繼續溶解,溶質質量分數不會增大,故選項錯誤;
D、從圖中可知,t2℃時兩物質的溶解度均大于t1℃氯化鉀的溶解度,氯化鉀在t1℃時能完全溶解,說明固體質量不會超過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加入等質量固體的最大值也是t1℃氯化鉀的溶解度,升溫時,硝酸鉀中固體也能全部溶解,二者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選項正確。
故選:D。
10.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擬定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A. CuO(C)——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B. ——高溫充分煅燒
C. NaCl溶液()——加入適量的溶液,過濾
D. 氣體(HCl氣體)——依次通過足量NaOH溶液和濃硫酸
【答案】D
【解析】
【詳解】A、CuO中的雜質C在空氣中灼燒時,C與O2反應生成CO2氣體,而CuO在高溫下穩定,不會反應,故方法可行。
B、高溫煅燒CaCO3分解為CaO和CO2,有效去除雜質且不引入新物質,符合除雜原則,故方法可行。
C、硫酸鈉與適量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淀和NaCl,過濾后得到純凈NaCl溶液,方法正確,故方法可行。
D、NaOH溶液會同時吸收CO2和HCl,導致目標氣體CO2被除去,無法達到除雜目的,故方案不可行。
故選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11. 新疆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化學在其資源開發利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沙漠地區的水處理過程中,活性炭因其優異的___________性,能有效凈化水質。
(2)阿勒泰地區素有“金山”之稱,黃金可制成極薄的金箔,體現了金良好的___________性。
(3)達坂城風力發電場的部分金屬支架采用鋁合金制造,這是因為鋁表面會形成致密的___________保護層,能抵御風沙侵蝕。
(4)克拉瑪依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屬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新疆盛產優質棉花,棉纖維的主要成分是,其完全燃燒的產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1)吸附 (2)延展
(3)氧化鋁##
(4)不可再生 (5) ①. 水##H2O ②. 二氧化碳##
【解析】
【小問1詳解】
在沙漠地區的水處理過程中,活性炭因其優異的吸附性,能有效凈化水質;
【小問2詳解】
黃金可制成極薄的金箔,體現了金良好的延展性;
【小問3詳解】
鋁和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能抵御風沙侵蝕;
【小問4詳解】
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小問5詳解】
棉纖維的主要成分是,屬于有機物,含有碳、氫、氧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其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12. 2024年6月25日,我國嫦娥六號攜月背樣本成功返回,帶回1935.5克珍貴月壤,這一成就彰顯了我國航天實力。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航天員通過航天食品攝入營養物質,維持身體健康。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脫水米飯 B. 凍干水果 C. 脫水蔬菜 D. 魚肉罐頭
(2)空間站利用太陽能電池板提供電能,通過電解水制備氧氣,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該過程的能量轉化形式是電能轉化為___________,太陽電池翼中含有硅,工業上利用石英砂制取。石英砂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請標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
(3)我國液體捆綁式火箭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推進劑。與的化學性質不同,請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二者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飛船太空艙中,可促進航天員呼出的轉化為,而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在此轉化過程中起___________作用。
(5)月壤中含有豐富的氮元素,主要以氮-3形式存在,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的形式存在。如圖所示是兩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表示___________。一個氦-3原子和一個氮-4原子的質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D (2) ①. ②. 化學能 ③.
(3)分子的構成不同(或“分子構成不同”、“分子結構不同”,意思合理即可)
(4)催化 (5) ①. 中子 ②. 不相等
【解析】
【小問1詳解】
A、脫水米飯富含糖類,不符合題意;
B、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故凍干草莓富含維生素,不符合題意;
C、脫水蔬菜富含維生素,不符合題意;
D、 魚肉罐頭富含蛋白質,符合題意;故選:D;
【小問2詳解】
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式為:;該過程的能量轉化形式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二氧化硅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可知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
【小問3詳解】
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構成的,四氧化二氮是由四氧化二氮分子構成的,二者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小問4詳解】
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促進反應速率,在此轉化過程中起催化作用;
【小問5詳解】
氦是2號元素,在原子中,質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故氦-3的中子數=3-2=1,氦-4的中子數=4-2=2,故“○”表示中子;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呈正比,氦-3和氦-4的相對原子質量不相等,則一個氦-3原子和一個氦-4原子的質量不相等。
13. 我國承諾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大國責任與擔當。
I.“氨法”捕集二氧化碳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主要流程如圖。
【查閱資料:氨水是一種常見的堿,易揮發;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
(1)常溫下,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___________色。
(2)工業上用氨水噴淋吸收廢氣中的,采用“噴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該反應的溫度不宜高,原因是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
II.除“氨法”捕集外,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開發出和Cu催化合成醋酸的新技術,其微觀示意圖如圖。
(5)整個轉化中,二氧化碳與醋酸的分子個數之比為___________。
【答案】(1)紅 (2)增大氨水與二氧化碳的接觸面積,使二氧化碳吸收更充分(意思合理即可)
(3) ①. ②. 碳酸氫銨在較高溫度下容易分解
(4)氨水##
(5)
【解析】
【小問1詳解】
常溫下,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小問2詳解】
工業上用氨水噴淋吸收廢氣中的CO2,采用“噴淋”,可增大接觸面積,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小問3詳解】
反應①是氨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銨,化學方程式是:,由于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所以該反應的溫度不宜高;
【小問4詳解】
由流程圖可知,氨水在流程中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所以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NH3 H2O;
【小問5詳解】
依據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依據碳元素守恒可知,2CO2~CH3COOH,則二氧化碳與醋酸的分子個數之比為2:1。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1分,共16分)
14. 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開展氣體制取研究,請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小組同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應選擇的發生與收集裝置為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3)小敏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設計了F裝置作為制取的發生裝置,與B裝置比較,F裝置除了廢棄物品再利用的優點外,請寫出一個其他優點___________,該裝置使用銅網而不使用鐵絲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用G裝置干燥制取的,氣體應從___________(填“a”或“b”)口進入。
【答案】(1) ①. 長頸漏斗 ②. 水槽
(2) ①. ②. AC##AE
(3) ①.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②. 鐵與鹽酸反應會產生氫氣,使制得的氣體不純
(4)a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圖可知,標號①的儀器的名稱是長頸漏斗,標號②的儀器的名稱是水槽,故填:長頸漏斗;水槽;
【小問2詳解】
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適用于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選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可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進行收集,收集裝置選C或者E,故填:;AC或者AE;
【小問3詳解】
裝置F可將固體置于銅網中,關閉彈簧夾,通過去底塑料瓶添加液體,固液接觸,生成氣體,裝置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導管中,固液分離,反應停止,打開彈簧夾,氣體導出,固液接觸,反應開始,優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故填: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制取二氧化碳時,需要用到稀鹽酸,稀鹽酸能和鐵絲發生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導致制得的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氫氣;
故填: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鐵與鹽酸反應會產生氫氣,使制得的氣體不純;
【小問4詳解】
洗氣時氣體應長進短出,則若用G裝置干燥制取的CO2,氣體應從a口進入,故填:a。
15. 牙膏作為口腔清潔劑,其成分設計與功能實現蘊含豐富的化學原理。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兩種不同品牌牙膏開展了項目式學習活動。
活動一:了解牙膏酸堿性
食物殘渣發酵產生的乳酸可能使唾液的,使牙齒脫礦化,所以牙膏中需添加酸堿度調節劑將其調節至中性。
(1)取A品牌牙膏樣品少許配成溶液,測得,故牙膏中添加了___________(填“酸性”或“堿性”)的物質做酸堿度調節劑。
(2)用20%葡萄糖溶液漱口模擬進食,測定“進食后”口腔酸堿度變化如圖所示。相同條件下,齲齒患者比無齲人群在用餐后口腔環境酸性更___________(填“強”或“弱”)。
活動二:探究牙膏中的其他成分
B品牌牙膏成分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質中的若干種,它們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碳酸鈣 水合硅石 羥苯甲酯 氯化鈉
在水中的溶解性 不 不 微 溶
在酒精中的溶解性 不 不 溶 不
【查閱資料】①水合硅石、羥苯甲酯不和稀鹽酸反應。②羥苯甲酯與硝酸銀溶液不反應。為探究牙膏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分析討論】
(3)步驟中有氣泡產生,說明牙膏中含有___________,濾液D中所含微粒為___________(填微粒符號)。
(4)步驟中觀察到___________現象,說明牙膏中含有氯化鈉,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提出問題】沉淀C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1:水合硅石 猜想2:羥苯甲酯 猜想3:水合硅石和羥苯甲酯
實驗驗證】
(5)同學們依據兩種物質溶解性不同,設計如下實驗方案,請補全下表。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取沉淀C與試管中,滴加少量酒精 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反思評價】
(6)同學們經過討論,認為上述結論不嚴謹,理由是___________。
活動三:動手制作牙膏
(7)按照水合硅石(水合二氧化硅,難溶于水)50%、碳酸氫鈉20%、甘油15%、草莓香料10%、水5%的配料完成牙膏制作。請從上述成分中選擇一種,說明它在牙膏中的作用___________。
【答案】(1)堿性 (2)強
(3) ①. 碳酸鈣## ②. 、、、
(4) ① 產生白色沉淀 ②.
(5)沉淀部分溶解(或“沉淀部分不溶解”)
(6)若酒精的量過少,可能是羥苯甲酯未完全溶解,不能證明是否有水合硅石(意思合理即可)
(7)碳酸氫鈉:中和口腔酸性物質(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分析】
【小問1詳解】
pH <7顯酸性,pH =7顯中性,pH 7顯堿性。食物殘渣發酵產生的乳酸可能使唾液的,取A品牌牙膏樣品少許配成溶液,測得顯堿性,所以牙膏中添加了堿性物質做酸堿度調節劑,故填:堿性;
小問2詳解】
pH越小,酸性越強;由圖可知,在相同條件下,齲齒患者用餐后口腔pH 值更低,環境酸性更強,故填:強;
【小問3詳解】
由溶解性表格可知,碳酸鈣、水合硅石不溶于水,羥苯甲酯微溶于水,牙膏樣品加水溶解得到沉淀A ,所以沉淀A中可能含有碳酸鈣、水合硅石、羥苯甲酯,因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水合硅石、羥苯甲酯不和稀鹽酸反應,步驟中有氣泡產生,說明牙膏中含有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填:碳酸鈣(或);
步驟中碳酸鈣與過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濾液D中含有的物質有氯化鈣、多余的稀鹽酸和水,所以濾液D中所含微粒有鈣離子、氯離子、氫離子和水分子,故填:,、;
【小問4詳解】
步驟Ⅳ中加入硝酸銀和稀硝酸,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難溶的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所以若牙膏中含有氯化鈉,則步驟Ⅳ中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故填:產生白色沉淀;
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難溶的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反應方程式為:;
【小問5詳解】
由實驗結論:猜想3成立,則沉淀D的成分是水合硅石和羥苯甲酯,而水合硅石不溶于酒精,羥苯甲酯溶于酒精,所以實驗現象為部分沉淀C溶于酒精中,故填:沉淀部分溶解(或沉淀部分不溶解);
【小問6詳解】
實驗操作取少量酒精,酒精的量過少,可能羥苯甲酯未完全溶解,所以并不能證明有水合硅石:故填:若酒精的量過少,可能是羥苯甲酯未完全溶解,不能證明有水合硅石(意思合理即可);
【小問7詳解】
結合題目所給信息及各成分的性質,可推測出各成分的用途:難溶的水合硅石通過摩擦清除牙漬;碳酸氫鈉中和口腔酸性物質;甘油保持膏體濕潤,防止干燥;草莓香料改善牙膏氣味;水做溶劑或防止干燥、固化或控制粘稠度等,故填:碳酸氫鈉:中和口腔酸性物質(合理即可)。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
16. 《天工開物》記載古代“膽水浸銅法”:“以鐵釜盛膽礬水,投鐵片其中,銅即沉積”。其原理為:,計算要置換出12.8kg銅,至少需要硫酸銅的質量為多少?
【答案】解:設需要硫酸銅的質量是x。
解得:
答:需要硫酸銅的質量是32kg。
【解析】
【詳解】詳見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错那县| 玉田县| 上虞市| 鹿泉市| 达孜县| 横峰县| 湟源县| 缙云县| 饶平县| 龙州县| 临猗县| 化隆| 城步| 来凤县| 灵宝市| 日喀则市| 凭祥市| 宿迁市| 华蓥市| 同德县| 延庆县| 石狮市| 新田县| 汕头市| 太康县| 阳春市| 咸丰县| 资溪县| 黑山县| 通州区| 丘北县| 濮阳市| 宁阳县| 青浦区| 衡南县| 眉山市| 武山县| 平潭县| 胶州市|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