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試時間:6月3日 15:00-17:30】2025年昆明市第三中學六月適應性檢測化學 試題卷(全卷四個大題,共30個小題,共8頁;滿分9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Na-23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40分)1. 今年9月15日到11月15日為我國秋季森林防火期。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A. B. C. D.2. 空氣的成分中,能作電光源的是A. 氮氣 B. 氧氣 C. 稀有氣體 D. 二氧化碳3.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首次采用氫能作為火炬燃料,代替了傳統的丙烷(C3H8)等燃料,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真正體現北京冬奧會綠色、低碳、可持續性原則。下列對氫氣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 難溶于水B. 相同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小C. 能在氧氣中燃燒D. 標準狀況下,沸點為﹣252.77℃4. 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A. 汽車輪胎 B. 塑料袋 C. 純棉毛巾 D. 硬鋁5. 棉農在種植棉花的過程中要適時適量地施用氮肥.下列肥料中屬于氮肥的是( )A. KCl B. NH4HCO3 C. Ca3(PO4)2 D. K2CO36. 綠色化學有助于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A. 將工業廢水處理再排放B. 開發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C. 禁止焚燒秸稈,提倡秸稈還田或綜合利用D. 將廢棄垃圾焚燒處理7. 科學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 測溶液 B. 加熱液體C. 移走蒸發皿 D.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8. 下列人類行為不會對生活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的是A. 為了減緩溫室效應,將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B. 為了解決“白色污染”,將廢棄的塑料焚燒處理C. 為了提高農業產量,大量使用農藥、化肥D. 為了防止食品腐爛,用甲醛溶液浸泡食品9. 下列是一些常見物品的近似 pH,堿性最強的是A. 獼猴桃pH=3.2 B. 葡萄pH=4.5C. 蘇打水pH=8.5 D. 爐灶清潔劑pH=12.110. “中國天眼”FAST的“眼鏡片”是由金剛砂(SiC)制造。金剛砂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則硅元素的化合價為A. +1 B. +2 C. +3 D. +411. 節能減排,低碳出行是我們倡導的生活方式。下列有關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 金剛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其性質相同B. 可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C. 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物質是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12. 《宋會要輯稿》記載:“浸銅之法,先取生鐵打成薄片,……浸漬數日,鐵片為膽水(硫酸銅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爐烹煉,……方成銅。”下列理解錯誤的是A. “打成薄片”增大了反應的接觸面積 B. “鐵片為膽水所薄”發生了置換反應C. “上生赤煤”指鐵片上生成了紅色的煤 D. “浸銅之法”可知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13. 對10%的氫氧化鈉溶液含義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 100 g水中溶解有10 g氫氧化鈉 B. 10 g溶液中含有1 g氫氧化鈉C. 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9 D. 取出部分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14. 下列勞動實踐與化學知識不匹配的是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A 用醫用酒精對公共設施消毒 酒精具有揮發性B 打開汽水瓶蓋,氣體會噴出 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減小C 用廚余垃圾制肥料 物質發生緩慢氧化D 天然氣作燃料用于烹飪 天然氣中的甲烷具有可燃性A. A B. B C. C D. D15. 下列關于O2、CO2、SO2三種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 三種物質中都含有氧分子 B. 三種物質的一個分子中都含有2個氧原子C. 三種物質都屬于氧化物 D. 三種物質中O2由原子直接構成,CO2和SO2由分子直接構成16. 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某一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甲和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2 B. 反應前后乙和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3:2C. 丙一定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D. 反應生成了16g丁17. 某實驗小組測得稀溶液與稀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該反應屬于中和反應B. 40s時,溶液中溶質為和C. 該實驗的藥品添加順序是將稀鹽酸加入到稀NaOH溶液中D. 60s時,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硫酸銅溶液,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18. 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氯化鈉固體由分子構成B. 反應中一個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相對穩定結構C. 氯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D. 反應中Cl生成,證明化學反應中元素種類發生改變19. 氫氣是一種清潔、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我國科學家巧妙地把海水蒸發淡化與電解水結合起來,實現了海水的穩定、高效制氫,裝置如圖所示,其中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只允許水蒸氣通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導線端接電源的負極B. 聚四氟乙烯是天然材料C. 電解時,M、N室中海水含鹽的濃度均減小D. 該法得到的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約為20. 向含有9.5 g MgCl2和3.65gHCl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隨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若向a點對應溶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 a-b段與b-c段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之比為1:1C. d點對應溶液中,氯元素的質量為10.65gD. b-c段的反應為: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0分)二、填空與簡答(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30分,除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21. 我國科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的銦等多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已成為國際標準,金屬銦主要作為制造低熔合金、軸承合金、半導體、電光源等的原料。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關信息如圖所示。(1)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2)半導體材料硫化銦是一種具有極高潛在利用價值的半導體材料,在光伏與光電器件上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硫化銦()中銦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則硫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價。(3)鈷銦催化劑是一種由鈷和銦組成的催化劑,其在化學反應后的化學性質和_____不變。(4)氯化銦在材料學和電子學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銦與氯氣反應制取氯化銦的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22. 蠟染是我國傳統的染布方式之一,南宋周區非的《嶺外問答》中記載了一種蠟染方式,用蠟液在布料上繪制圖案,隨后用靛藍染料浸染布料,染色完成后去除蠟層,布料表面便會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紋樣。主要流程如下:(1)靛藍本身呈中性,熟石灰在靛藍染料制作中起到了調節浸液酸堿度、促進靛藍生成和沉淀的重要作用,過量的熟石灰可以將靛藍浸液調節為_____(填“酸”“中”或“堿”)性環境。(2)濕的布料能夠晾干,說明了分子具有_____的特點。(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多選,填字母)A. “熬蠟”過程屬于物理變化B. “趁熱畫蠟”是因為蠟油在常溫下容易凝固C. 染料制作中涉及調節浸液酸堿度,若是漂洗不充分,可能會刺激到皮膚23. 閱讀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關問題。煤被人們譽為“萬能的原料、黑色的金子、工業的糧食”。把煤放到煉焦爐里,隔絕空氣,加熱到1000°C左右時,就可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爐氣這些產品。焦炭是冶金工業的“糧食”,而且還可以用來生產煤氣、電極、合成氨、電石等。焦爐氣是很好的氣體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除煤焦油、焦爐氣、焦炭外,其他一向被看作是廢棄物的許多東西,今天也都是“寶貝”了,如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尾氣,現在可以生產出優質硫酸;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煤灰和煤渣可以用來制造水泥等建筑材料,在煤灰里甚至還可以提取出大量被譽為電子工業“糧食”的半導體材料——鍺和鎵。(1)隔絕空氣,將煤加熱到1000℃左右時,可以得到的物質是_____(填字母)。A. 焦炭 B. 煤焦油 C. 煤灰 D. 煤渣(2)焦炭是冶金工業的“糧食”,焦炭通過反應變成一氧化碳后還原氧化鐵,寫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3)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尾氣中的_____(填化學式)通過一系列步驟可以生產出優質硫酸。(4)煤燃燒后產生的煤灰和煤渣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為_____(寫出一條即可)。24. 碳酸鋰()是制備鋰電池的重要原料。工業上以鋰輝石精礦(主要成分為,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為原料制備碳酸鋰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提示:反應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鋰輝石精礦屬于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請寫出酸浸槽中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3)已知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約為,若實驗中使用了飽和溶液,則該溶液中的質量為_____g。(4)寫出工藝流程中的俗稱_____(填一種即可)。(5)洗滌槽中洗滌濾渣時,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_____(填化學式)溶液,觀察到無明顯現象,說明碳酸鋰固體已經洗干凈。25. 下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此表回答: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1)從表中數據分析,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曲線的交點在_____(填字母)之間。A. 20~30°C B. 30~40°C C. 40~50°C(2)欲從海水中獲得氯化鈉晶體,應采取_____(填寫結晶方式)的方法。(3)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為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_____。(4)硝酸鉀(KNO3)常被用作火藥和其他爆炸性物質的原料。例如在黑火藥中,硝酸鉀與硫磺、木炭在點燃條件下發生劇烈反應,生成硫化鉀(K2S)、氮氣和二氧化碳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26.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數字化技術對“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測定”進行了再探究如圖1,得到的數據曲線如圖2所示。(1)下列有關空氣成分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A. 氧氣能支持燃燒,可做燃料B.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C. 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包裝的保護氣D. 稀有氣體不助燃,可大量生產用于滅火(2)圖2壓強曲線中,BC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_____。X曲線表示的是_____(填“溫度”或“氧氣濃度”)。(3)實驗前集氣瓶中的水為,集氣瓶的容積是(燃燒匙所占體積忽略不計),實驗結束后理論上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_____mL(氧氣的體積分數按20%計算)。(4)若第二次進行實驗時,圖1中裝置漏氣,則第二次測得的C點數值比圖2中第一次測得的C點數值_____(填“大”或“小”)。(5)紅磷燃燒的化學反應屬于_____(填寫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反應。三、實驗與探究(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15分)27. 根據下圖實驗回答問題:(1)實驗1中對比A、C兩支試管中的現象,推出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是需要_____(填化學式)(2)實驗2中探究金屬活動性實驗前需要打磨鐵絲的原因是_____,鐵絲和硝酸銀反應的現象是_____,實驗2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銅、鐵、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28. 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該實驗用圖1所示收集裝置收集氧氣,證明氣體集滿的現象是_____。(2)用圖1實驗中收集的氧氣做木炭燃燒的實驗(如圖2),檢驗木炭燃燒的產物時,需要向集氣瓶內加入適量_____(填試劑名稱)。實驗結束后,用沙子蓋滅紅熱的木炭,這種操作的主要滅火原理是_____。29.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重要營養物質。某小組進行與維生素C相關的化學實驗。實驗一:驗證維生素C具有酸的性質序號 操作 現象a 向維生素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成_____色b 向維生素溶液中加入少量粉末 粉末消失,有氣泡生成(1)a中的現象為溶液變成_____色。(2)b中生成的氣體是_____(填寫化學式)。實驗二:探究不同烹飪方法對蘋果中維生素C含量損失的影響查閱資料:維生素C能和溶液反應使之褪色,可利用該反應檢測維生素C含量。研究表明,蘋果中其他成分不影響檢測。進行下圖所示實驗,每次實驗所用蘋果片相同,實驗記錄如下表。模擬烹調方法 常溫放置 糖拌(常溫下加入白糖,攪拌后放置) 燉(放入70°C水中) 煮(放入100°C水中)處理時間 30min 30min 20min 40min 20min 40min混合液色度 1 4 1 3 2 4注:混合液色度越大,維生素C含量損失越大。(3)糖拌時,維生素C含量損失_______(填“大”或“小”)。(4)對比“燉”和“煮”的實驗數據,得到結論:_______。(5)繼續探究實驗二中糖拌導致維生素C含量下降原因。①甲同學對比常溫放置和糖拌中的物質,提出猜想:_______和維生素C反應,導致蘋果中維生素C含量下降。②乙同學發現糖拌時有較多汁液滲出,猜測維生素C隨汁液滲出是導致固體中維生素C含量下降的原因。并通過實驗證實了滲出液中含維生素C,他的實驗是:步驟1.常溫下,將白糖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放置,加入溶液,測定混合液色度略大于4。步驟2.常溫下,收集糖拌蘋果片放置后全部滲出汁液,加水稀釋至,然后_______(寫出實驗操作),測定混合液色度小于4。四、分析與計算(本大題共1個小題,共5分)30. 我國CO2排放量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利用反應:能將碳元素轉化成可再生能源甲醇,若轉化44噸,可獲得甲醇CH4O的質量是多少?【考試時間:6月3日 15:00-17:30】2025年昆明市第三中學六月適應性檢測化學 試題卷(全卷四個大題,共30個小題,共8頁;滿分9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Na-23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40分)【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A【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C【18題答案】【答案】B【19題答案】【答案】D【20題答案】【答案】B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0分)二、填空與簡答(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30分,除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21題答案】【答案】(1)114.8 (2)-2(3)質量 (4)【22題答案】【答案】(1)堿 (2)不斷運動 (3)ABC【23題答案】【答案】(1)AB (2)(3)SO2 (4)制造水泥等建筑材料【24題答案】【答案】(1)混合物 (2)(3)177 (4)純堿##蘇打(5)BaCl2[或Ba(NO3)2](合理即可)【25題答案】【答案】(1)A (2)蒸發結晶(3)降溫##加入硝酸鉀固體(4)【26題答案】【答案】(1)C (2) ①. 紅磷燃燒放熱導致的壓強增大幅度大于氧氣消耗導致的壓強減小幅度 ②. 溫度(3)62 (4)小(5)化合三、實驗與探究(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15分)【27題答案】【答案】(1)(2) ①. 除去鐵絲表面氧化物及污物,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②. 鐵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③. 不能【28題答案】【答案】(1) ①. ②. 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2) ①. 澄清石灰水 ②. 隔絕氧氣(或空氣)【29題答案】【答案】(1)紅 (2)(3)大 (4)其他條件相同,處理時間均為20分鐘時或40分鐘時,“燉”比“煮”的維生素C含量損失小(5) ①. 白糖 ②. 加入10mL0.1%溶液四、分析與計算(本大題共1個小題,共5分)【30題答案】【答案】解:可獲得CH3OH的質量為x。x=32t答:可獲得CH3OH的質量為32t。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