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2張PPT)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框目(一) 概念的概述任務一 概念的含義自主學習問題導航:有一次,一個學生問柏拉圖:“人是什么?”柏拉圖思考一番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人要靠兩條腿走路,所以人是兩腳直立的動物。”第二天學生就提來一只雞,問柏拉圖:“這就是你說的人嗎?”柏拉圖趕緊彌補:“確切地說,人應該是沒有羽毛、兩腳直立的動物。”這個學生又把雞全身的毛全身拔光,再一次問柏拉圖:“那現在它沒有羽毛,雙腳直立,它應該就是你所說的人了?”柏拉圖無言以對。思考:柏拉圖的回答是否把握了人的本質屬性?人還有哪些屬性?柏拉圖的回答為什么沒能解釋清楚“人是什么”?“人”的概念應該使用哪種屬性?12任務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自主學習問題導航:“人”這個概念,是“能思維并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的動物”,包括男人、女人;未成年人、成年人;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人”這個概念中內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1234課下鞏固訓練(六) 概念的概述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91234567810111213課下鞏固訓練(六) 概念的概述(建議用時:40分鐘 滿分:75分)【基礎練】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12題,共60分)1.(2024·山西太原高二期末)在山西方言中,對“家”的表達有“閨舍”“居上”“屋里”“住舍”……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概念可以通過不同語詞準確表達出來②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③不同的語詞在任何場合都表達同一概念④不同的語詞在不同場合表達不同概念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選A。對“家”的表達有“閨舍”“居上”“屋里”“住舍”等,這說明概念可以通過不同語詞準確表達出來,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①②正確。“不同的語詞在任何場合都表達同一概念”的說法過于絕對,不同的語詞也可表達不同的概念,③錯誤。不同的語詞在不同場合可以表達不同概念,也可以表達相同的概念,④錯誤。2.(2024·江西九江高二期末)運用歐拉圖表示“中國”和“江西”兩個概念外延之間的關系,下列圖示表示正確的是( )解析:選D。“中國”指的是國家,“江西”指的是省份,外延上沒有相同部分,D入選,A、B、C錯誤。3.(2024·四川涼山高二期末)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對此,下列關于外延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吳承恩與《西游記》的作者是全同關系②獅子、老虎、斑馬與動物是種屬關系③四川與成都、綿陽是屬種關系④比賽結果中的輸和贏是矛盾關系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選A。吳承恩與《西游記》的作者是同一個人,所以這兩個概念是全同關系,故①符合題意。獅子、老虎、斑馬包含于動物這個概念中,所以這兩組概念是種屬關系,故②符合題意。四川省是省份,成都、綿陽是城市,四川省與成都、綿陽是全異關系,故③表述錯誤。比賽結果有輸、贏和平局,輸和贏是反對關系,不是矛盾關系,故④表述錯誤。4.(2024·浙江金華高二期末)從概念外延的關系看,下列選項與圖示相符合的是( )A.P:一年;S:四季B.P:聯合國;S:國際組織C.P:打印遺囑;S:遺囑D.P:北京;S:中國首都解析:選C。一年和四季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不是全同關系,A錯誤。聯合國和國際組織是種屬關系,不是屬種關系,B錯誤。打印遺囑和遺囑是種屬關系,C正確。北京和中國首都是全同關系,不是交叉關系,D錯誤。5.(2024·遼寧高二階段練習)隨著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迅速發展,太陽能電池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電池,已經越來越受到全球關注。“太陽能電池”( )①是“電池”的種概念②揭示了“電池”的本質屬性③與“電池”相比,其外延相容④與“電池”相比,其外延不相容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選A。太陽能電池與電池是種屬關系,“太陽能電池”是“電池”的種概念,①正確。太陽能電池概念揭示了太陽能電池的本質屬性,②錯誤。“太陽能電池”的外延是“電池”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關系是相容的,③正確,④錯誤。6.(2024·四川成都高二期末)2024年4月,在人民銀行相關部門指導下,中國銀行已經形成數字人民幣APP“碰一碰”硬錢包收款的方案,并率先在深圳出租車行業試點。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 )A.是“貨幣”的種概念B.與“貨幣”是矛盾關系C.與“貨幣”相比,其外延大D.與“貨幣”的外延不相容解析:選A。種屬關系或屬種關系——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個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數字人民幣概念和貨幣概念是種屬關系,“數字人民幣”是“貨幣”的種概念,A正確,B錯誤。“數字人民幣”的外延是“貨幣”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小于“貨幣”的外延,故他們的外延關系是相容的,C、D錯誤。7.(2024·山西大同高二階段練習)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這是從什么方面界定“數字經濟”這個概念( )A.內涵B.外延C.內涵和外延D.內涵或外延解析:選A。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根據題干中給數字經濟下的定義來看,數字經濟這一概念反映了事物“質”的規定性,可見,這是從內涵方面界定“數字經濟”這個概念,A符合題意。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材料是從內涵方面界定“數字經濟”這個概念,B、C、D不選。8.(2024·江蘇南通高二期中)“刑法”與“民法”兩個概念的關系是( )①相容關系 ②全異關系③交叉關系 ④反對關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選C。如果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則為相容關系,“刑法”與“民法”兩個概念的關系是不相容關系,①錯誤。如果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則為全異關系,“刑法”與“民法”兩個概念的關系是全異關系,②符合題意。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是交叉關系,“刑法”與“民法”兩個概念的關系不是交叉關系,③不符合題意。反對關系是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刑法”與“民法”兩個概念的關系是反對關系,④正確。【提升練】9.當雨滴從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溫度低于零攝氏度的物體,會迅速凍結成冰,這種天氣現象叫作“凍雨”,凍雨落下后在物體表面形成冰層覆蓋的現象叫作“雨凇”。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凍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區則稱為“流冰”。根據上述材料,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凍雨”與“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種天氣現象B.“下冰凌”與“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異而不同C.“凍雨”的外延與“下冰凌”的外延是屬種關系D.“雨凇”的外延與“下冰凌”的外延是全異關系解析:選D。“凍雨”與“雨凇”指的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當雨滴從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溫度低于零攝氏度的物體,會迅速凍結成冰,這叫“凍雨”,雨落下后在物體表面形成冰層覆蓋的現象叫作“雨凇”,A錯誤。“下冰凌”與“流冰”是用不同語詞表達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B錯誤。“凍雨”與“下冰凌”是不同語詞表達同一概念,其外延是全同關系,C錯誤。“雨凇”與“下冰凌”是兩個概念,其外延是全異關系,D正確。10.(2024·江西高二期末)某高二年級學生在學習《邏輯與思維》之后,嘗試把形式邏輯的知識運用到政治學科其他模塊的學習中去。該同學用下圖表示兩個概念外延之間的關系,其對相關模塊知識的認知符合該關系的是( )①A——擴張財政政策 B——緊縮財政政策②A——經濟基礎 B——上層建筑③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④A——唯物主義(派別) B——唯心主義(派別)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選B。圖示表示的概念外延之間的關系是反對關系。財政政策分為擴張財政政策、緊縮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①屬于反對關系,與圖示相符合,符合題意。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屬于矛盾關系,②④不符合題意。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包括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反對關系,③正確。11.(2024·山東濟寧高二期末)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具有屬種關系的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具有反變關系:一個概念的外延越大,內涵越少;外延越小,內涵越多。下列各項具有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反變關系的是( )A.司法機關,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B.水杯,熱水杯,大號熱水杯C.中國,新疆,烏魯木齊D.中國人,文學家,魯迅解析:選B。只有屬種關系的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才具有反變關系,最高審判機關和最高人民法院所指相同,是全同關系,A不符合題意。從水杯,熱水杯,大號熱水杯內涵依次增多,外延依次減少,且三者是屬種關系,B符合題意。中國、新疆和烏魯木齊三者是整體與部分關系,不是屬種關系,C不符合題意。文學家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二者是交叉關系,D不符合題意。1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處偏遠,并沒有貶義,現在的“卑鄙”則指品質惡劣,已變為貶義詞。由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①同一語詞在不同時代定會表達不同概念②要區分同一語詞表達不同概念的情況以避免混淆③《出師表》中的“卑鄙”與現在的“卑鄙”是交叉關系④《出師表》中的“卑鄙”與現在的“卑鄙”是全異關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選D。同一語詞在不同時代也可能會表達相同的概念,故①說法錯誤。材料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處偏遠,并沒有貶義,現在的‘卑鄙’則指品質惡劣”體現的是同一語詞可能會表達不同概念,在使用時要避免混淆,故②符合題意。材料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處偏遠,并沒有貶義,現在的‘卑鄙’則指品質惡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含義,所以《出師表》中的“卑鄙”與現在的“卑鄙”是全異關系,故③說法錯誤,④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共1題,共15分)13.(2024·陜西渭南高二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2024年3月29日,美國拜登政府修改規則,升級針對中國人工智能(AI)芯片和相關工具出口管制的措施,這是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阻礙中國芯片制造業發展的又一“努力”。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傳統國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等。伴隨經濟全球化和高科技進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傳統安全進入國家安全的范疇,即“總體安全”。近幾年來,西方某些國家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國家安全”為名,肆意加征關稅、竭力打壓他國企業、大搞技術封鎖,在泛化“國家安全”的行為邏輯里,“國家安全”就是個筐,啥都可以往里裝。結合材料,運用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知識,揭穿西方國家“泛化國家安全”的實質。解析: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需調用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有效信息揭穿西方國家“泛化國家安全”的實質。關鍵詞①: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可聯系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應全面科學地把握國家安全的概念。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是對事物“質”的規定性。關鍵詞②:傳統國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等。伴隨經濟全球化和高科技進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傳統安全進入國家安全的范疇,即“總體安全”→可聯系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質屬性的事物范圍,說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國家安全外延的認識不斷深化。關鍵詞③:西方某些國家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國家安全”為名,肆意加征關稅、竭力打壓他國企業、大搞技術封鎖,在泛化“國家安全”的行為邏輯里,“國家安全”就是個筐,啥都可以往里裝→可聯系運用劃分方法明確外延時,要遵循邏輯規則。泛化國家安全的行為邏輯把什么都放在“國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嚴重破壞了國際經貿秩序和市場規則。答案:①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應全面科學地把握國家安全的概念。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是對事物“質”的規定性。“國家安全”與“泛化國家安全”,二者本質不同,內涵不同,西方國家把“國家安全”偷換為“泛化國家安全”,實則是搞地區保護主義。②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范圍,說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國家安全外延的認識不斷深化。③運用劃分方法明確外延時,要遵循邏輯規則。泛化國家安全的行為邏輯把什么都放在“國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嚴重破壞了國際經貿秩序和市場規則。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3第二單元遵循邏輯思維規則第四課準確把握概念框目(一)概念的概述課件.ppt 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3課下鞏固訓練(六)概念的概述含答案(教師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