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7屆高一年級期末檢測卷地理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城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第一冊十必修第二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當地時間2024年12月9日15時03分左右,位于菲律賓中部的坎拉翁火山發生噴發,火山灰柱高度達3000米。右圖示意大氣受熱過程。據此完成1~2題。1.火山灰噴發的高度達到A.電離層B.高層大氣大氣上界C.平流層D.對流層2.噴發出的火山灰會導致大氣受熱環節中A.②減弱B.⑤減弱1717477777地面C.③減弱D.⑥增強撫仙湖是云南省第三大湖泊,也是我國內陸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該湖通過???br/>河泄水,注入南盤江,最終注入珠江。受湖泊水位和人為調控的影響,海口河下泄水量變化很大。下圖示意撫仙湖局部流域。據此完成34題。24°4024°30'流域界線4220山蜂/海拔(m)一河流24°20…、河溝102°5010255【高一年級期末檢測卷·地理第1頁(共6頁)】25-T-850A3.撫仙湖主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A.海陸間循環B.海上內循環C.陸地內循環D.生物大循環4.??诤酉滦箯搅髁孔畲蟮募竟澘赡苁?br/>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河曲地貌,一般可以分為自由式河曲和嵌入式河曲,自由式河曲多分布在平原地區,而嵌入式河曲多分布在山地地區。下圖分別示意自由式河曲和嵌入式河曲地貌。據此完成5一7題。嵌入式河曲自由式河曲5.河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風力侵蝕B.海浪侵蝕C.冰川堆積D.流水侵蝕6.與自由式河曲相比,嵌入式河曲A.河道更加彎曲B.河水流量更大C.河岸更加陡峭D.河道更加寬闊7.自由式河曲分布的河段還可能發育出A.牛軛湖B.瀑布C.峽谷D.三角洲格陵蘭島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極圈內,人口稀少且分布極不均衡。下圖示意格陵蘭島主要城市分布。據此完成8一9題。80°60°40°20°0809北洋70°格陵66°34努克回首府。城市60【高一年級期末檢測卷·地理第2頁(共6頁)】25-T-850A2027屆高一年級期末檢測卷·地理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1.D結合材料可知,此次噴發的火山灰柱高度達3000米,可知高度達到對流層。2.C噴發出的火山灰對太陽緬射形成遮擋,②所示的大氣反射增強,使得③所示的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減少,⑥所示的地面輻射減弱,火山灰(含有大量水汽、雜質等)使大氣密度增加,⑤所示的大氣逆輻射增強。3.A根據材料可知,撫仙湖為淡水湖,且湖水通過??诤幼⑷四媳P江,與外界相通,故撫仙湖主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海陸間循環4.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夏季降水豐富,河流、湖泊水量較大,故可推測??诤酉滦?br/>徑流量最大的季節為夏季。5.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河曲是河流侵蝕河岸,形成的彎曲的河道,因此河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蝕。6.C由圖文材料可判斷出,與自由式河曲相比,嵌人式河曲河岸更加陡峭:河道的彎曲度和寬度無明顯差異:從圖示無法看出河水流量大小。7.A由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由式河曲分布地區地勢平坦,河道彎曲,河曲的頸部易被裁彎取直形成牛軛湖,故自由式河曲分布河段還可能發育出牛軛湖:瀑布、峽谷一般分布在地勢落差較大的河段;三角洲多發育于河流入海(湖)口處。8.D由圖和材料可知,格陵蘭島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極圈內,氣候嚴寒,絕大部分地區不適宜人類居住,故人口稀少。9.B由圖可知,格陵蘭島主要城市分布在島嶼西南部沿海地區,北部與東部沿海及內陸地區城市數量較少。10.C該城鎮布局在長江和湖泊沿岸地區,河流和湖泊可以為生產生活提供豐富水資源;長江,湖泊沿岸易發洪澇災害:地處平原地區,森林資源不豐富。11.A由圖可知,該城市南、北城區間相隔大面積農田區,城區之間經濟貿易、人口流動往來不便,故為促進南、北城區協調發展,需要重點完善城區之間交通建設。12.B由材料可知,微墨制作需要桐油煙、麝香等眾多原料,而黃山市、宣城市油桐植被豐富,有利于提煉桐油煙,生產微墨。13.D徽墨采用多種原料制作,原料優質,成本高,且徽墨制作過程繁雜,工序多,多采用人工,生產成本高,造成徽墨品質好,產量低,價比黃金。14.A隨著經濟和技術發展,現代社會對傳統紙墨需求小,傳統徽墨市場需求小,產業經濟效益低,資金不足,制作技藝傳承困難。【高一年級期末檢測卷·地理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25-T-850A15.B結合材料可知,矛華生活在北極地區,適應寒冷的生存環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部分地區氣溫升高,導致適合矛華生存的環境范圍減小。16.C由上題可知,隨者全球氣候變暖,北極部分地區氣溫升高,矛華生存環境出現變化,為追尋適合生存的寒冷環境,矛偉活動范圍最可能向溫度更低的極地地區轉移:在地勢起伏大的地區更有利于矛華捕食,且利于筑巢繁殖,故不會向地勢平坦地區轉移。17.(1)黑土成土母質人類活動(人類耕作)(每空2分,共6分)(2)東北地區夏季溫暖濕潤,植被生長旺盛,進入土壤的有機殘體多;冬季寒冷漫長,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質分解慢,因此土壤中積累的有機質較多。(每條3分,共6分,其他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給分)(3)土壤有機質較少,肥力較低:土壤質地黏重,不易耕作:酸性強,對適宜種植的作物有一定要求:通氣性差,不利于作物根系呼吸作用:透水性差,可能易造成漬澇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18.(1)有河流流經,灌溉水源充足;地勢平坦,河流沉積土壤肥沃:靠近城市,距離清費市場近:交通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運輸便利:農業科技先進,所產農產品品質好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2)果蔬種植對勞動力需求較少,節省人力成本;隨若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采蔬需求量增大,市場廣闊:相較于糧食作物,果蔬銷售價格較高,利潤較高:果蔬種植產業鏈較長,發展潛力大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的情給分)(3)延長了農業種植的產業鏈,增加了經濟收入:提高了農業種植的知名度,開拓了市場:有利于促進服務水平提升,帶動服務業的發展;多元化發展,增強了市場風險應對能力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19.(1)區域經濟發達,對外貿易往來頻繁,河運需求高;河道眾多,航運條件好:位于港口,河、海聯運便利;河運歷史悠久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2)緩解地面交通擁堵,方便居民出行;主要河道河運發達,(相較于橋梁)修建地下遂道可以減少對船只通行的影響等。(每條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3)有利于保障貨物運輸需求,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帶動當地服務業發展,提高服務水平;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帶動就業;有利于增強對外貿易,加強國際貿易地位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給分)【高一年級期末檢測卷·地理參考答案第2頁(共2頁)】25-T-850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貴州省盤州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期末試題 地理答案.pdf 貴州省盤州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期末試題 地理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