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5.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化學變化。正是這些化學變化,給予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和條件,如煤炭、石油等能源。下列有關地球家園變化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科學家們發現,煤田一般都位于遠古時代森林茂密的地帶B.埋在深處的植物,在地底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慢慢變成了煤C.早期地球的大氣層中就有較高的氧氣含量D.鐵礦石的形成也需要經歷化學變化二、綜合題(共五大題,6+10+10+10+14,共50分)26.小科學習了“物質的變化”這個單元以后,回到家里看見廚房里有饅頭、白糖、食用油、白醋、小蘇打、面粉、飯勺、杯子、雞蛋等物品,他就利用這些材料做了一系列的研究。(6分,每空1分)(1)小科把饅頭放進嘴里咀嚼了一段時間,嘴里出現甜味,這是因為▲與饅頭中含有的▲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屬于▲(填“化學”或“物理”)變化。(2)小科跟著媽媽學做糖醋排骨。根據媽媽的提示,小科先把白糖放入鍋里進行加熱,發現固態白糖先變成了▲(填形態)的糖,然后顏色慢慢變成▲,這時媽媽提醒他及時放入排骨進行翻炒,不然如果繼續加熱,白糖最終會變成▲(填顏色)的物質。27.小虞準備制作一杯“檸檬汽水”。他按照如下步驟進行制作:①在300毫升水中加入5克檸檬酸,攪拌至完全溶解,②再往溶液中加入3克小蘇打,做成的飲料會冒氣泡,這就是檸檬汽水。(10分,每空2分)小蘇打倒人小讓氣體流到點檸檬酸蘇打燃的火柴上溶液圖1圖2圖3(1)步驟①中檸檬酸溶解在水里屬于▲變化,步驟②中再加入小蘇打產生氣泡屬于▲變化。(填“化學”或“物理”)(2)為了研究制作“檸檬汽水”時產生的是什么氣體,小虞將兩根點燃的火柴一上一下放置,如圖3,然后將制作“檸檬汽水”時產生的氣體從瓶中倒出并流到點燃的火柴上(液體不倒出),下方的火柴熄滅,而上方的火柴沒有熄滅,說明該氣體具有▲和▲的性質。(3)如果將圖1檸檬酸溶液與紫甘藍汁混合,液體顏色會變成▲28.學校要建造一座塔臺,以便足球教練站在塔臺上看得更清楚,現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方案征集。同學們踴躍參與,并制作了塔臺模型進行測試,下表是其中3個小組塔臺模型的測試情況。請根據材料和課堂所學,回答下列問題。(10分,2+2+3+2+1)設計方案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成本統計分工合作美觀程度第一組5分62厘米7本書3級2級10.5元5分4分第二組4分59厘米3本書2級3級8.6元4分3分第三組4分55厘米5本書(▲)級2級7.3元3分3分(1)在一項工程任務中,大多要通過(▲)確定工程的建造資格。A.辯論的方式B.抽簽的方式C.競標的方式(2)第三小組在測試塔臺模型抗風能力時,用電風扇從左側模擬吹風測試:4級風沒有倒,5級風倒了;從右側測試:3級風沒有倒,4級風倒了,那么該組塔臺模型的抗風能力是(▲)。A.5級B.3級C.4級(3)從測試結果看,三組中頂端承重能力最弱的是第▲組,但是他們的能力比較強,他們組可以進一步調整,多采用▲結構來提升穩定性和承重能力。(4)右圖是一張制作塔臺模型設計圖的修改稿,這樣修改的目的是(▲)。A.增加塔臺承重能力B.使塔臺外形更美觀C.節省材料(5)對塔臺進行測試后,某小組的改進方案是在塔臺底部加了一些滾珠,這說明該小組的塔臺模型在▲方面存在的問題。29.江蘇常熟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江蘇省常熟市,屬長江流域太湖水系,規劃面積414.0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307.91公頃,濕地率74.37%。2003年經原國家林業局批準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2013年通過試點建設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濕地公園內現有鳥類131種,其中青頭潛鴨為UCN極度瀕危物種,鴛鴦、赤腹鷹、紅隼和小鴉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并有小鵝鵬、鳳頭鵬鴨、鴻雁等多種江蘇省省級保護鳥類。近年還有黑翅長腳鷸、水雉等鳥類陸續來到沙家浜安家。請根據材料和課堂所學,回答下列問題。(10分,每題2分)(1)常熟某校研究小組想研究沙家浜濕地公園的生物多樣性,那么他們應該對區域內的(▲)進行調查。A.生物數量B.種類數目C.生物種類(2)在給沙家浜濕地公園的植物分類時,小組成員把柳樹,狗尾草,蒲公英分為一類,把荷花、浮萍、金魚藻分為一類,這樣分類的依據是(▲)。A.莖的特征B.生活的環境C.是否開花(3)每年冬天,小組成員在沙家浜濕地公園都會發現青頭潛鴨的羽毛和廢棄的巢穴,但是沒有發現活的個體,下列推測最有可能的是(▲)。A.有人在沙家浜濕地公園里飼養青頭潛鴨B.青頭潛鴨是候鳥,曾經在沙家浜濕地公園里生活C,沙家浜濕地公園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不再適合青頭潛鴨在此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