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
威海市2025年初中學業考試
化學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7頁,共70分。考試時間8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你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題規定的位置上。
3.所有的試題都必須在專用的答題卡上作答。選擇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其它題目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作答。在試卷或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4.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a-4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 電動自行車在居民樓內充電 B. 夜間煤氣泄漏開燈檢查
C. 在加油站內撥打電話 D. 樓房起火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貼近地面逃離
【答案】D
【解析】
【詳解】A、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時可能因短路或過熱引發火災,居民樓內充電存在安全隱患,該選項做法不正確;
B、煤氣泄漏時,開燈可能產生電火花,引燃可燃氣體,正確做法是關閉氣閥、開窗通風并撤離,該選項做法不正確;
C、加油站空氣中可能含汽油蒸氣,手機使用可能產生電火花,存在爆炸風險,該選項做法不正確;
D、火災中煙霧和有毒氣體會上升,貼近地面可減少吸入,濕毛巾能過濾部分煙塵,該選項做法正確。
故選D。
2. 下列轉化可以通過物理變化實現的是
A. 混合物→純凈物 B. 原子→離子
C. 化合物→單質 D. 無機物→有機物
【答案】A
【解析】
【詳解】A、物理變化(如蒸餾、過濾)可分離混合物中的成分,得到純凈物(如鹽水蒸餾得純水),無新物質生成,該選項符合題意;
A、原子需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如Na→Na ),涉及原子結構改變,屬化學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需分解化合物生成單質(如電解水得H2和O2),需化學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將無機物改變有機物,需改變物質組成(如CO2→葡萄糖),必須化學反應(如光合作用),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 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 原子得失電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也不變
C. 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D.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既不能被消滅也不能被創造
【答案】B
【解析】
【詳解】A、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如金屬、稀有氣體,該選項說法正確;
B、電子質量極小,則原子得失電子后質量幾乎不變,但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為最外層電子數,則化學性質改變,該選項說錯誤;
C、相對原子質量是實際質量與碳-12原子質量的比值,故原子質量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比,該選項說正確;
D、化學變化中,原子種類不變,則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被創造或消滅,該選項說正確。
故選B。
4.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溶液是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B. 可以用溶解度判斷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
C. 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后,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D. 兩種溶質質量分數不同的食鹽水會有不同的性質,從而有不同的應用
【答案】C
【解析】
【詳解】A、溶液的定義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均一性指各部分的組成和性質相同,穩定性指靜置后不會分層或析出溶質,該選項說法正確;
B、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時溶解的質量,直接反映物質的溶解能力,該選項說法正確;
C、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的方式包括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或改變溫度(若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若通過降溫實現(如硝酸鉀溶液降溫析出晶體),溶質質量分數可能減小,也可能不變,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不同濃度的食鹽水性質不同(如0.9%生理鹽水用于醫療,高濃度鹽水用于防腐),應用場景不同,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5. 元素周期表為我們學習和掌握物質性質及變化規律提供了理論指導,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及硫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硒原子的質子數為34 B. 硫原子可以得到電子形成
C. 砷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 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質區別是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答案】D
【解析】
【詳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數遞增順序排列的,則硒的原子序數為34,原子的質子數=原子序數,故硒原子的質子數為34,選項正確;
B、硫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4,容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離子符號的書寫,將數字和正負號標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先寫數字,后標正負號,數值為1,省略不寫,則離子符號為:S2-,選項正確;
C、砷子帶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選項正確;
D、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選項錯誤;
故選D。
6. 氮氣在一定條件下會變為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氮氣具有極強的擴散能力和溶解能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超臨界氮氣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作溶劑使用
B. 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不再運動
C. 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與空氣中氮氣分子大小相同
D. 超臨界氮氣與氮氣的化學性質相同
【答案】B
【解析】
【詳解】A、超臨界氮氣溶解能力強,可能作為溶劑。題干明確其溶解能力,故正確;
B、分子始終運動,超臨界流體中分子運動未停止。此說法違背分子基本性質,故錯誤;
C、同種物質的分子大小不變,超臨界氮氣與普通氮氣分子大小相同,故正確;
D、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超臨界氮氣與普通氮氣化學性質一致,故正確;故選B。
7. 化學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的食譜中,蛋白質的含量要比成年人多些
B. 食品添加劑是化學合成物質,應禁止攝入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
C. 為了飲食健康,每天只通過食用保健品補充各種維生素
D. 為了控制體重,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答案】A
【解析】
【詳解】A、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蛋白質是細胞生長和修復的重要物質,需求量比成年人更大,因此食譜中蛋白質含量應更多,該選項說法正確。
B、食品添加劑并非全為化學合成,部分為天然物質,且按標準使用是安全的,完全禁止攝入含有添加劑的食品不現實,該選項說法錯誤。
C、維生素應主要通過均衡飲食(如蔬菜、水果)攝取,保健品僅作補充,過量可能有害,該選項說法錯誤。
D、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能量來源,完全不吃會導致能量不足,應合理控制而非完全拒絕,該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8. 欲探究Mg、Cu、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僅用組內試劑無法實現的是
A. Mg、Cu、稀硫酸、AgNO3溶液 B. Mg、Cu、Ag、稀硫酸
C. 溶液 D. 溶液、溶液
【答案】B
【解析】
【詳解】A、分別將鎂、銅放入稀硫酸中,鎂能和硫酸反應,但銅不能,則說明鎂比銅活潑,再將銅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銅能將銀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來,則說明銅比銀活潑,則可得到金屬活動性順序:鋅>銅>銀,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鎂能和硫酸反應,銅、銀不能和硫酸反應,只能說明鎂最活潑,但不能比較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該選項符合題意;
C、鎂能將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但銀不能,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鎂>銅>銀,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銅不能和硫酸鎂反應,但能和硝酸銀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鎂>銅>銀,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 如圖是工業上用"雙堿法"脫硫處理廢氣的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工藝可減少酸雨的形成 B. 理論上該工藝生產過程無需補充NaOH
C. 過程Ⅰ發生的是復分解反應 D. 過程Ⅱ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答案】C
【解析】
【詳解】A、該工藝能吸收處理廢氣,減少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之一,所以可減少酸雨形成,該說法正確;
B、從流程圖看,過程 Ⅰ 消耗NaOH,過程 Ⅱ 又生成NaOH,理論上該工藝生產過程無需補充NaOH,該說法正確;
C、過程 Ⅰ 中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該說法錯誤;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過程 Ⅱ 是化學反應,所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該說法正確。
故選C。
10. 圖1是探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程度的裝置,圖2是實驗過程中溶液pH隨時間變化情況(已知BaCl2溶液顯中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
B. 實驗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 a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和
D. 由實驗可知,該份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
【答案】C
【解析】
【詳解】A、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pH逐漸減小,堿性逐漸減弱,選項正確;
B、由圖可知,開始pH減小的速度較快,后pH減小速度突然變慢,則說明開始有物質和氯化鋇反應使溶液堿性快速減小。氫氧化鈉和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變質,碳酸鈉溶液為堿性,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鈉溶液為中性,所以實驗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選項正確;
C、溶液pH始終>7,說明溶液中存在氫氧化鈉,由圖可知,試劑為20s時,氯化鋇與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a點時,氯化鋇過量,則溶液中一定存在生成氯化鈉、剩余的氯化鋇和沒有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選項錯誤;
D、結合上面分析可知,溶液中既存在碳酸鈉又存在氫氧化鈉,所以該份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選項正確;
故選C。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4分)
11. 走進碳家族
Ⅰ、碳的單質
(1)有人提出:可將碳加入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其位置位于鋁和鋅之間。在高溫條件下,碳可以將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氧化物中置換出來,同時生成二氧化碳。請列舉一例說明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天然金剛石資源稀少,價格昂貴,人工合成金剛石一直是人們的夢想。
請對比甲烷分子結構模型、金剛石結構模型(如圖),從微觀角度分析用甲烷制金剛石可行性______。
Ⅱ、碳的化合物
(3)二氧化碳的調控
我國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些目標,主要有以下兩種路徑:
①從源頭上減少排放
能從源頭上減少排放的措施有______(答一條)。
②促進的吸收與轉化
可將注入深海,實現高壓封存,但該方法會使海水的pH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請解釋原因______。植樹造林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液態陽光”技術以二氧化碳和氫氣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和水。利用該技術生產6.4t甲醇,能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__t。
(4)乙炔的制取
乙炔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主要成分)和水在常溫下制取乙炔。制取該氣體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編號),若采用F裝置收集乙炔氣體,則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端導入。
【答案】(1)(合理即可)
(2)甲烷分子和金剛石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
(3) ①. 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合理即可) ②. 減小 ③.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海水酸性增強 ④. ⑤. 8.8
(4) ①. A ②. b
【解析】
【小問1詳解】
銅沒有鋁、鋅活潑,碳能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2詳解】
甲烷中含碳元素,金剛石是碳單質,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則甲烷可制金剛石。從微觀角度看甲烷分子和金剛石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所以甲烷可以制金剛石。
【小問3詳解】
①化石燃料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則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海水pH會減小;
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設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則
解得x=8.8t。
【小問4詳解】
實驗室制取乙炔的反應為固液常溫反應,發生裝置選A;
乙炔密度比空氣小,用F裝置收集時,氣體應從b口通入。
12. 自制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中藥,古籍記載其功效有“治咽喉蔻馳、喉痹久咳”等。小林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自制西瓜霜”的實踐活動。
Ⅰ、探究原料
西瓜霜制作原料是新鮮西瓜和一種“鹽”。
(1)關于該“鹽”,《本草綱目》中寫道“該物見水即消……,生于鹽鹵之地”。由此推測該“鹽”具有的性質是______。
(2)經檢驗該“鹽”是一種鈉鹽,常見的鈉鹽有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鈉。小林通過實驗確定了該“鹽”是硫酸鈉,他的實驗方法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實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Ⅱ、制備原料
古人利用天然鹽鹵水,采用“灘田法”制取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鈉晶體),如圖是制取流程:
(3)根據如圖分析,從濃縮鹽鹵水中獲取粗芒硝的方法是______,依據是______。
(4)實驗室可用中和反應制備硫酸鈉,其反應原理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Ⅲ、制作西瓜霜
(5)制作西瓜霜的方法是:①西瓜洗凈切片;②一層西瓜片,一層硫酸鈉粉末交替放入沒有釉質的瓦罐中;③蓋上蓋子,放在干燥通風處2-3周,瓦罐外產生大量白霜(西瓜霜)。瓦罐放在干燥通風處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易溶于水
(2) ①. 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②. (合理即可)
(3) ①. 降溫結晶 ②. 在40℃以下,硫酸鈉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且變化很大,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4)
(5)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
【解析】
【小問1詳解】
該物見水即消,說明該鹽易溶于水。
【小問2詳解】
硫酸鈉能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且硝酸鋇不溶于稀硝酸中,則可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由圖可知,在40℃以下,硫酸鈉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且變化很大,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則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獲取硫酸鈉。
【小問4詳解】
中和反應是指酸和堿的反應,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5詳解】
瓦罐放在干燥通風處有利于白霜形成,是因為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
13. 未來金屬——鈦
金屬鈦(Ti)性能優越,在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
Ⅰ、鈦制備
用鈦酸亞鐵制備鈦原理是:
(1)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X為______。
Ⅱ、鈦的性質
銀白色固體,熔點,沸點,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性強,與人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鈦和氮化鈦;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鈦和一種可燃性氣體。
(2)下列有關鈦及其合金的用途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編號)。
A. 用于制作人造頭顱骨 B. 用于制作保險絲
C. 用于制作潛水刀具 D. 用于制作飛機起落架
(3)寫出鈦和水蒸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該反應的還原劑為______。
【答案】(1) ①. ②. (2)B
(3) ①. ②. ##鈦
【解析】
【小問1詳解】
鈦酸亞鐵(FeTiO3)中,鐵元素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鈦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2+x+(-2)×3=0,解得x=+4;
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等號左邊Fe、Ti、O、C、Cl的個數為2、2、6、6、14,等號右邊除2X外,Fe、Ti、O、C、Cl的個數為0、2、6、6、8,則2X中含有2個鐵原子、6個氯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FeCl3。
【小問2詳解】
A、鈦與人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則可用于制作人造頭顱骨,該選項正確;
B、鈦的熔點較高,不能作保險絲,該選項不正確;
C、鈦的強度高,且抗腐蝕性強,可用于制作潛水刀具,該選項正確;
D、鈦密度小,且強度高,可用于制作飛機起落架,該選項正確。
故選B。
【小問3詳解】
鈦和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該可燃性氣體為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中,鈦奪取了水蒸氣中的氧,屬于還原劑。
14. 探秘航空燃料
C919客機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并制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燃料是飛機的動力來源,某化學小組開展了“我是飛機燃料設計師”項目式學習活動。
Ⅰ、航空燃料的燃燒
(1)飛機的燃料是航空煤油,請寫出航空煤油(以計)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與燃燒等質量的乙醇相比,航空煤油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航空煤油燃燒產生大量,某地建設了回收利用的循環設施(如圖)。
①發生器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該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形式為______。
②小林用微觀示意圖(如圖)表示發生器2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請將其補充完整______。
Ⅱ、燃燒室的秘密
如圖是某型號飛機發動機的工作簡圖。
(3)空氣需壓縮后進入燃燒室,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其原因______。
(4)為探究燃料噴成細霧狀的原因,進行如下實驗:
①分別取兩份等體積的航空煤油,一份放在金屬瓶蓋內點燃(圖1),一份用噴壺噴成細霧狀后點燃(圖2)。結合實驗現象分析,燃燒室內將航空煤油噴成細霧狀使其充分燃燒的目的是______(答兩條)。
②實驗結束后,金屬瓶蓋內的航空煤油仍在燃燒,請提供一種滅火的方法______。
Ⅲ、設計未來燃料
航空煤油是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為節約化石燃料,需尋找航空煤油的替代品。
(5)以地溝油為原料煉制生物航空煤油。地溝油經處理后得到油水混合物,再經過______(填操作名稱)得到油,進一步轉化可制得航空煤油。
(6)氨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請描述該反應的微觀過程______。科學家嘗試利用該反應產生的能量為飛機提供動力,從對環境影響的角度分析,與航空煤油相比選擇氨氣作為燃料的優點是______(答一條)。
【答案】(1) ①. ②. 大于
(2) ①. ②. 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③.
(3)空氣經壓縮后,單位體積內氧分子數目增多,使燃燒更劇烈
(4) ①. 減少產生炭黑,防止發動機積碳;放熱多,產生更大的動力 ②. 沙土蓋滅(合理即可)
(5)蒸餾 (6) ①. 在點燃條件下,氨分子和氧分子被破壞,氮、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氮分子和水分子 ②. 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減緩溫室效應(合理即可)
【解析】
【小問1詳解】
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航空煤油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乙醇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則等質量的航空煤油和乙醇,航空煤油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更大,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不變,則航空煤油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大于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小問2詳解】
①由流程可知,發生器1中,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過程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②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反應前有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和8個氫原子,等號右邊有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則還應補充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則應補充兩個水分子,圖為:。
【小問3詳解】
空氣能加壓,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在加壓時,分子間間隔減小。
【小問4詳解】
①將航空煤油噴成細霧狀,能增大其和氧氣的接觸面積,使其充分燃燒,從而減少產生炭黑,防止發動機積碳,且放熱更多,產生更大的動力等。
②航空煤油燃燒時,可用沙土蓋滅,可隔絕氧氣,從而滅火。
【小問5詳解】
根據油和水的沸點不同,可通過蒸餾得到油,從而進一步轉化可制得航空煤油。
【小問6詳解】
氨氣在氧氣過程中,氨分子分解為氮原子和氫原子,氧分子分解為氧原子,氮原子結合為氮分子,氫原子和氧原子結合為水分子。
氨氣燃燒生成氮氣和水,不產生二氧化碳,能減緩溫室效應。
15. 鈣片中的化學
Ⅰ、科學食用鈣片
某品牌鈣片標簽上部分內容如圖所示(除碳酸鈣外,其他成分不含鈣)。
藥品:鈣片(若干片)、5%的稀鹽酸、10%的稀鹽酸 【主要原料】碳酸鈣 維生素D 【功效及成分】補鈣 每片碳酸鈣的含量為80% 【規格】1.25g/片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1片
(1)若按標簽服用,每日可為人體補充鈣元素的質量為______g。
(2)碳酸鈣與胃酸反應后才能被人體吸收,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咀嚼服用可增大鈣片與胃酸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率。請設計實驗證明(儀器自選)。
藥品:鈣片(若干片)、5%的稀鹽酸、10%的稀鹽酸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______ ______ 鈣片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Ⅱ、動手制作“鈣片”
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是一種天然的鈣源。小林用圖所示裝置和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含量,通過測量產生氣體的體積達到實驗目的(常溫常壓下,的密度約為1.96g/L)。
(4)為確保實驗成功,該裝置氣密性必須良好,檢查方法是______。
(5)小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實驗(其他儀器自選),請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______;根據實驗數據進行計算。
(6)確定雞蛋殼中碳酸鈣含量后,小林用如圖所示流程制備碳酸鈣粉末,并將其與淀粉漿按一定比例混合,倒入模具中,烘干,制得了簡易“鈣片”(假設雞蛋殼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參與反應)。
溶液X中的溶質是______(填化學式);廢液Y中溶質的成分可能是______(有幾種情況寫幾種)。
【答案】(1)0.8 (2)
(3) ①. 室溫下,取2片鈣片,將其中一片研碎,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5%(或10%)的稀鹽酸,觀察現象 ②. 研碎的鈣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快
(4)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刻度
(5)稱量一定質量的雞蛋殼加入錐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打開活塞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關閉活塞,記錄注射器讀數
(6) ①. ②. NaOH;NaOH、;NaOH、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表中內容,若按標簽服用,每日可為人體補充鈣元素的質量為。
【小問2詳解】
胃酸的主要成分為鹽酸,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若想證明咀嚼服用可增大鈣片與胃酸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率,則在室溫下,取2片鈣片,將其中一片研碎(模擬咀嚼后的鈣片),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5%(或10%)的稀鹽酸,觀察現象;
觀察到研碎的鈣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快,則說明鈣片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小問4詳解】
檢查該裝置氣密性時,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刻度,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小問5詳解】
檢查裝置氣密性后,稱量一定質量的雞蛋殼加入錐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打開活塞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關閉活塞,記錄注射器讀數,根據注射器移動的體積則可知道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體積。
【小問6詳解】
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則溶液X中的溶質為Ca(OH)2;
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后,廢液Y中溶質的成分為NaOH;若氫氧化鈣過量,則廢液Y中溶質的成分為NaOH、Ca(OH)2;若碳酸鈉過量,則廢液Y中溶質的成分為NaOH、Na2CO3。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
16. 利用電解飽和食鹽水方法制得的氫氧化鈉樣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鈉。要測定其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取5g樣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鎂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經過濾、洗滌、干燥后,稱得沉淀的質量為2.9g,試計算該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答案】解:設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解得:
則該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答: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80%。
【解析】
【詳解】見答案。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
威海市2025年初中學業考試
化學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7頁,共70分。考試時間8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你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題規定的位置上。
3.所有的試題都必須在專用的答題卡上作答。選擇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其它題目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作答。在試卷或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4.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a-4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 電動自行車在居民樓內充電 B. 夜間煤氣泄漏開燈檢查
C. 在加油站內撥打電話 D. 樓房起火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貼近地面逃離
2. 下列轉化可以通過物理變化實現的是
A. 混合物→純凈物 B. 原子→離子
C. 化合物→單質 D. 無機物→有機物
3. 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 原子得失電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也不變
C. 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D.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既不能被消滅也不能被創造
4.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溶液是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B. 可以用溶解度判斷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溶解能力
C. 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后,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D. 兩種溶質質量分數不同的食鹽水會有不同的性質,從而有不同的應用
5. 元素周期表為我們學習和掌握物質性質及變化規律提供了理論指導,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及硫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硒原子的質子數為34 B. 硫原子可以得到電子形成
C. 砷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 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質區別是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6. 氮氣在一定條件下會變為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氮氣具有極強的擴散能力和溶解能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超臨界氮氣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作溶劑使用
B. 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不再運動
C. 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與空氣中氮氣分子大小相同
D. 超臨界氮氣與氮氣化學性質相同
7. 化學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的食譜中,蛋白質的含量要比成年人多些
B. 食品添加劑是化學合成物質,應禁止攝入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
C. 為了飲食健康,每天只通過食用保健品補充各種維生素
D. 為了控制體重,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8. 欲探究Mg、Cu、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僅用組內試劑無法實現的是
A Mg、Cu、稀硫酸、AgNO3溶液 B. Mg、Cu、Ag、稀硫酸
C. 溶液 D. 溶液、溶液
9. 如圖是工業上用"雙堿法"脫硫處理廢氣的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工藝可減少酸雨的形成 B. 理論上該工藝生產過程無需補充NaOH
C. 過程Ⅰ發生的是復分解反應 D. 過程Ⅱ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10. 圖1是探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程度的裝置,圖2是實驗過程中溶液pH隨時間變化情況(已知BaCl2溶液顯中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
B. 實驗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 a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和
D. 由實驗可知,該份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4分)
11. 走進碳家族
Ⅰ、碳單質
(1)有人提出:可將碳加入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其位置位于鋁和鋅之間。在高溫條件下,碳可以將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氧化物中置換出來,同時生成二氧化碳。請列舉一例說明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天然金剛石資源稀少,價格昂貴,人工合成金剛石一直是人們的夢想。
請對比甲烷分子結構模型、金剛石結構模型(如圖),從微觀角度分析用甲烷制金剛石的可行性______。
Ⅱ、碳的化合物
(3)二氧化碳的調控
我國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些目標,主要有以下兩種路徑:
①從源頭上減少排放
能從源頭上減少排放的措施有______(答一條)。
②促進的吸收與轉化
可將注入深海,實現高壓封存,但該方法會使海水的pH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請解釋原因______。植樹造林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液態陽光”技術以二氧化碳和氫氣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和水。利用該技術生產6.4t甲醇,能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__t。
(4)乙炔的制取
乙炔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主要成分)和水在常溫下制取乙炔。制取該氣體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編號),若采用F裝置收集乙炔氣體,則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端導入。
12. 自制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中藥,古籍記載其功效有“治咽喉蔻馳、喉痹久咳”等。小林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了“自制西瓜霜”的實踐活動。
Ⅰ、探究原料
西瓜霜的制作原料是新鮮西瓜和一種“鹽”。
(1)關于該“鹽”,《本草綱目》中寫道“該物見水即消……,生于鹽鹵之地”。由此推測該“鹽”具有的性質是______。
(2)經檢驗該“鹽”是一種鈉鹽,常見的鈉鹽有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鈉。小林通過實驗確定了該“鹽”是硫酸鈉,他的實驗方法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實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Ⅱ、制備原料
古人利用天然鹽鹵水,采用“灘田法”制取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鈉晶體),如圖是制取流程:
(3)根據如圖分析,從濃縮鹽鹵水中獲取粗芒硝的方法是______,依據是______。
(4)實驗室可用中和反應制備硫酸鈉,其反應原理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Ⅲ、制作西瓜霜
(5)制作西瓜霜的方法是:①西瓜洗凈切片;②一層西瓜片,一層硫酸鈉粉末交替放入沒有釉質的瓦罐中;③蓋上蓋子,放在干燥通風處2-3周,瓦罐外產生大量白霜(西瓜霜)。瓦罐放在干燥通風處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13. 未來金屬——鈦
金屬鈦(Ti)性能優越,在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
Ⅰ、鈦的制備
用鈦酸亞鐵制備鈦的原理是:
(1)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X為______。
Ⅱ、鈦的性質
銀白色固體,熔點,沸點,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性強,與人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鈦和氮化鈦;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鈦和一種可燃性氣體。
(2)下列有關鈦及其合金的用途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編號)。
A. 用于制作人造頭顱骨 B. 用于制作保險絲
C. 用于制作潛水刀具 D. 用于制作飛機起落架
(3)寫出鈦和水蒸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該反應的還原劑為______。
14. 探秘航空燃料
C919客機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并制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燃料是飛機的動力來源,某化學小組開展了“我是飛機燃料設計師”項目式學習活動。
Ⅰ、航空燃料的燃燒
(1)飛機的燃料是航空煤油,請寫出航空煤油(以計)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與燃燒等質量的乙醇相比,航空煤油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航空煤油燃燒產生大量,某地建設了回收利用的循環設施(如圖)。
①發生器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該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形式為______。
②小林用微觀示意圖(如圖)表示發生器2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請將其補充完整______。
Ⅱ、燃燒室的秘密
如圖是某型號飛機發動機的工作簡圖。
(3)空氣需壓縮后進入燃燒室,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其原因______。
(4)為探究燃料噴成細霧狀的原因,進行如下實驗:
①分別取兩份等體積的航空煤油,一份放在金屬瓶蓋內點燃(圖1),一份用噴壺噴成細霧狀后點燃(圖2)。結合實驗現象分析,燃燒室內將航空煤油噴成細霧狀使其充分燃燒的目的是______(答兩條)。
②實驗結束后,金屬瓶蓋內的航空煤油仍在燃燒,請提供一種滅火的方法______。
Ⅲ、設計未來燃料
航空煤油是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為節約化石燃料,需尋找航空煤油的替代品。
(5)以地溝油為原料煉制生物航空煤油。地溝油經處理后得到油水混合物,再經過______(填操作名稱)得到油,進一步轉化可制得航空煤油。
(6)氨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請描述該反應的微觀過程______。科學家嘗試利用該反應產生的能量為飛機提供動力,從對環境影響的角度分析,與航空煤油相比選擇氨氣作為燃料的優點是______(答一條)。
15. 鈣片中的化學
Ⅰ、科學食用鈣片
某品牌鈣片標簽上部分內容如圖所示(除碳酸鈣外,其他成分不含鈣)。
藥品:鈣片(若干片)、5%的稀鹽酸、10%的稀鹽酸 【主要原料】碳酸鈣 維生素D 【功效及成分】補鈣 每片碳酸鈣的含量為80% 【規格】1.25g/片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1片
(1)若按標簽服用,每日可為人體補充鈣元素的質量為______g。
(2)碳酸鈣與胃酸反應后才能被人體吸收,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咀嚼服用可增大鈣片與胃酸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率。請設計實驗證明(儀器自選)。
藥品:鈣片(若干片)、5%的稀鹽酸、10%的稀鹽酸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______ ______ 鈣片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Ⅱ、動手制作“鈣片”
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是一種天然的鈣源。小林用圖所示裝置和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含量,通過測量產生氣體的體積達到實驗目的(常溫常壓下,的密度約為1.96g/L)。
(4)為確保實驗成功,該裝置氣密性必須良好,檢查方法是______。
(5)小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實驗(其他儀器自選),請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______;根據實驗數據進行計算。
(6)確定雞蛋殼中碳酸鈣含量后,小林用如圖所示流程制備碳酸鈣粉末,并將其與淀粉漿按一定比例混合,倒入模具中,烘干,制得了簡易“鈣片”(假設雞蛋殼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參與反應)。
溶液X中的溶質是______(填化學式);廢液Y中溶質的成分可能是______(有幾種情況寫幾種)。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
16. 利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得的氫氧化鈉樣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鈉。要測定其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取5g樣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鎂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經過濾、洗滌、干燥后,稱得沉淀的質量為2.9g,試計算該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名山县| 余江县| 云安县| 鹿邑县| 高密市| 鄂伦春自治旗| 广宁县| 台东县| 高碑店市| 正阳县| 邢台市| 广宗县| 伊宁市| 吴忠市| 建水县| 常熟市| 铁岭市| 鄂温| 新干县| 合作市| 阳春市| 阳曲县| 永春县| 雷山县| 福鼎市| 周至县| 无极县| 宝丰县| 古丈县| 雷山县| 伊吾县| 泾川县| 安康市| 饶平县| 崇仁县| 浮山县| 武穴市| 西青区| 东乡县|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