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建省三明市五縣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選題下圖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區,有關其分布共性的描述是( )A.處于中、高緯度 B.多為山地、丘陵 C.經濟發達地區 D.多為沿海地區2.圖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組合正確的是( )A.⑤—高寒 B.⑥—干熱 C.⑦—冷干 D.⑧—濕熱“七普”顯示,我國目前進入了人口遷移規模迅速擴大、增速和活躍度明顯上升的時期。下圖示意“我國2010年、2020年不同區域間的人口遷移比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影響我國人口遷移主流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國家政策 B.文化背景 C.距離因素 D.經濟因素4.與2010年相比,2020年( )A.人口回流更明顯 B.遷移方向變化小C.遷移人數量增多 D.平均距離會延長5.針對我國人口遷移現狀,政府部門應( )A.推動鄉村振興 B.放寬落戶政策 C.變動行政區劃 D.調整生育政策人口承載力由兩大類因素決定,一是所擁有的資源和環境條件基礎,包括影響人們生活的各種自然條件、人造物質條件和社會經濟軟環境;二是人們對上述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利用水平,反映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新疆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但新疆各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存在巨大差異。下圖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依據新疆地理要素分布圖,判斷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狀況及主要原因( )A.較小,水資源匱乏 B.較大,交通網絡發達C.較小,地形起伏大 D.較大,森林資源豐富7.為提升新疆區域人口合理容量,可行的措施是( )①推廣節水農業②限制資源開發③提升教育水平④治理土地荒漠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下圖示意我國某古城商業、居住、工業用地面積的空間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圖中曲線①②③對應的用地類型分別是( )A.商業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 B.商業用地、工業用地、居住用地C.居住用地、商業用地、工業用地 D.工業用地、居住用地、商業用地9.該城市0-2km內三種用地面積均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租較高 B.環境質量差 C.保護古跡 D.地勢起伏大據國家統計局消息,2024年1月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為9326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盡管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超過60%,但仍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下圖示意城鎮化進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 )A.發展水平均衡 B.城鎮化速度快C.城鎮化水平高 D.城鎮人口數量少11.下列關于城鎮化有利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B.推動科技進步C.擴大城鄉發展差距 D.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城市內澇是指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下表為某城市中心區與郊外平原區的水循環數據表(單位:mm)。據此完成下列小題。地區 年平均降水量 轉化為徑流的總降水量 轉化為地表徑流的降水量 轉化為地下徑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發量城市中心 675 405 337 68 270郊外平原區 644.5 267 96 171 377.512.城市中心區與郊外平原區相比,年平均降水量差異較小,卻更易發生內澇,關鍵在于( )A.城市中心區氣溫更高,空氣濕度更大B.城市中心區人口密集,用水量大C.城市中心區路面硬化多,阻礙雨水下滲D.城市中心區排水管道管徑更大13.為緩解城市內澇,某校高一學生設計的道路綠地樣式合理的是( )A.A B.B C.C D.D宏村位于皖南山區,歷史上屬于古徽州,因其獨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遺存,體現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整個村子的布局與水密不可分,順水勢引溪流、匯泉水,構建了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泉水從每家每戶的門前流過,如同“自來水”,方便又干凈。隨后,泉水匯入村中心的月沼,又繞屋穿戶,流入南湖,最后出村。下圖為安徽宏村格局示意圖(左圖)和局部景觀圖(右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圖中最能體現宏村地域文化的鄉村景觀是( )A.平原 B.村落水系 C.公路 D.古樹15.村中有承志堂等祠堂,以及南湖書院等,這些建筑組合體現著當地的( )A.御外凝內的精神 B.長幼有序的文化C.順應自然的智慧 D.樸實的耕讀文化16.宏村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布局充分利用的當地地理環境是( )A.炎熱多雨的氣候 B.地形地勢 C.稠密的水系 D.山區茂密的植被那曲地處西藏北部,青藏高原腹地,境內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草原富麗壯闊。那曲農業活動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分布極少。下圖示意那曲部分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那曲種植業分布極少,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水源較少 B.地表崎嶇 C.光照不足 D.熱量不足18.圖示區域畜牧業主要分布在( )A.西北部 B.東北部 C.西南部 D.東南部電視劇《老農民》里,山東黃河岸邊的麥普村,由于連日來的偏高溫天氣,小麥幼苗普遍出現旺長現象,為了控旺,馬仁禮和燈兒拉著碌碡碾麥子(見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小題。19.劇中“碾麥苗”這一控旺行為,最可能出現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關于碾壓對小麥生長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壓碎土地使土壤板結 B.有利于保水、保肥、保濕,能防凍保墑C.壓傷麥苗,促使麥苗長得細高 D.壓死雜草,利于小麥生長2025年春節前后,中國杭州讓全世界刮目相看。該城市的一家投資公司跨界發布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另一家機器人公司的16個人形機器人在春晚舞臺扭起了秧歌,該公司在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的份額已超60%,具有良好產業發展前景。完成下面小題。21.DeepSeek、機器人公司取得技術突破,最可能是因為杭州( )A.制造業發達 B.海運條件便利C.勞動力充足 D.創新環境優越22.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良好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耗少,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 B.產品用途廣泛,市場潛力大C.規模化生產過程中,提供就業崗位 D.替代勞動力,降低老齡化水平“工業4.0”被認為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下圖示意“工業4.0”產業鏈。完成以下問題。23.從“工業4.0”產業鏈看,直接受益于“工業4.0”發展的產業有( )①房地產開發②互聯網服務③物流服務④能源開發⑤工業機器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24.“工業4.0”強調通過互聯網和物聯網實現生產的智能化。某傳統汽車制造企業計劃向“工業4.0”轉型。與傳統汽車制造相比,轉型后的“工業4.0”汽車制造工廠( )A.對工人數量需求大幅增加 B.對零部件供應商依賴降低C.更注重產品個性化定制 D.生產規模將大幅縮小二、綜合題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圖1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區圖,圖2為寧夏北部水系圖。寧夏北部引黃灌區農業發達,被譽為“塞上江南”,南部則以山地、丘陵為主。材料二:寧夏回族自治區面積、人口統計表(數據截止2019年12月)。地級市 銀川市 石嘴山市 中衛市 固原市 吳忠市面積(平方千米) 9025.4 5310 17441.6 10541.4 21400人口(萬人) 229.31 80.59 117.46 125.05 142.25材料三:“西海固”泛指寧夏南部山區,涵蓋西吉、海原、固原等地,是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和國家級貧困地區。該區域生態脆弱,年降水量不足300mm,蒸發量卻超2000mm,水資源匱乏、水土流失嚴重。自1982年起,寧夏實施生態移民工程,將西海固居民遷至生態條件較好的北部地區。2020年,西海固地區全面脫貧,實現發展新跨越。(1)從人口密度角度描述寧夏人口的空間分布特點。(2)從人口遷移的角度,分析生態移民工程對寧夏北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3)從人口容量、生態環境角度,說明部分居民外遷對西海固地區脫貧的積極意義。26.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面問題。材料一:城鎮發展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合理的城鎮規劃能夠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人居環境。左圖為“我國某城鎮規劃圖”。材料二: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在通州區原東方化工廠、東亞鋁業等老工業遺址上打造而成,其面積比3個頤和園還大。這里還將成為彰顯京杭大運河文化的重要文化空間,形似“糧倉”的劇院、狀如“赤印”的圖書館和“帆船”模樣的博物館正在建設中,如右圖。(1)若開發商計劃在A、B、C、D四地中選址建設高端住宅區,從社會環境因素,分析最佳選址并說明理由。(2)從環境效益的角度出發,分析該城市重工業區布局的合理性。(3)從城鎮土地利用和文化傳承的角度,闡述將老工業遺址改建為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對城鎮發展的積極意義。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肯尼亞地處非洲東部,是全球重要的茶葉生產國,種植歷史長達百年,茶葉產量穩居世界前三,僅次于中國與印度。其茶樹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700米的高原地帶,以紅茶生產為主,95%的茶葉用于出口。肯尼亞紅茶憑借獨特風味在國際市場頗受青睞,但當前出口價格偏低。下圖為肯尼亞地理位置示意圖。(1)分析肯尼亞適宜茶樹生長的氣候和地形條件。(2)說明肯尼亞茶葉出口比例極高的原因。(3)分析肯尼亞紅茶在國際市場上出口價格較低的因素。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龍南市地處江西省最南端,憑借豐富的礦產資源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離子型重稀土,其儲量與質量均在世界領先,因而榮獲“重稀土之鄉”的稱號。重稀土在眾多領域應用廣泛,被視作“工業味精”,對現代工業發展意義重大。目前,龍南市已建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內電子信息產業鏈較為完善,眾多電子信息企業紛紛入駐,這些企業涵蓋了多元化的行業領域。下圖為龍南市地理位置示意圖。(1)據材料說出龍南市工業園區吸引大量電子信息企業的有利區位條件。(2)闡述龍南市工業園區內電子信息企業行業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3)評價龍南市大力發展稀土產業的影響。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B A A C A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A B D B D A D B題號 21 22 23 24答案 D B C C25.(1)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北部平原地區(如銀川市、石嘴山市)人口密度較大;南部山區(如固原市等)人口密度較小。(2)增加勞動力供給,有利于發展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促進當地商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城鎮化進程,有利于城市規模擴大;有利于少數民族與原住居民相互交流,促進民族融合。(3)有利于緩解資源環境壓力,減輕人地矛盾;有利于治理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恢復生態;有利于扶貧開發和產業發展,提高人口容量。26.(1)D地。理由:鄰近森林,環境清潔優美;位于該城市盛行風向的上風地帶,空氣質量好;處在河流上游,水質較好;靠近文化區,文化氛圍濃厚。(2)地處河流下游,對城市水源污染較小;位于該城市盛行風向的下風地帶,對城區大氣環境污染較小。(3)廢棄土地改造利用,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公園提供休閑場所,方便居民生活;工廠遺址改造,利于改善生態環境;修建圖書館、博物館等,有效傳承和保護中華傳統文化。27.(1)位于熱帶地區,熱量條件充足;雨季降水豐富,空氣濕度大;高原山地地形面積廣,適宜種植面積大。(2)產量大,但國內消費少,生產量遠大于消費量;紅茶種植歷史悠久,生長條件適宜,茶葉品質高;制作各種奶茶的原料,國際市場需求量大。(3)茶葉產量過剩;全球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勞動力豐富廉價,生產成本低;品牌影響力低,國際知名度低,競爭力不強。28.(1)稀土原料豐富;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產業鏈較為完整。(2)減少或避免同質企業間相互競爭;有利于提高企業間相互協作發展;有利于提高整體工業園區競爭力;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電子信息產業鏈。(3)有利影響: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當地城鎮化發展;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提高居民經濟收入。不利影響:露天開采,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開采過程造成水體污染,礦渣造成土壤污染;大力開采,加速稀土資源枯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