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1.(2025三上·懷集期末) 下圖不屬于昆蟲的是 ( )。A. B. C.【答案】A【知識點】動物的分類;昆蟲【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分類(身體結構),像螞蟻那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螞蟻、蜜蜂、蝗蟲、蝴蝶等,是動物王國中種類最多的,貓頭鷹屬于鳥類,不屬于昆蟲,選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2025三上·懷集期末)小強同學長大后想成為一名動物學家,他在練習動物分類時,將幾種動物分為以下幾組,分類有誤的一項是( )。A.雞、袋鼠 B.兔子、貓 C.貓頭鷹、燕子【答案】A【知識點】動物的分類【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分類(身體結構),像螞蟻那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螞蟻、蜜蜂、蝗蟲、蝴蝶等,是動物王國中種類最多的。像金魚那樣,終身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卵生,身體上長有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下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結合題干分析,選項A分類有誤,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2025三上·懷集期末)古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中,黃鸝和白鷺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胎生 B.羽毛顏色相同 C.都有翅膀【答案】A【知識點】動物的分類;鳥類【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分類(身體結構),像螞蟻那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螞蟻、蜜蜂、蝗蟲、蝴蝶等,是動物王國中種類最多的。像金魚那樣,終身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卵生,身體上長有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下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古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中,黃鸝和白鷺的共同特征是都是胎生,選項A表述正確,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4.(2025三上·懷集期末)將少量白砂糖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白砂糖全部溶解形成糖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面甜 B.水底甜 C.各部分一樣甜【答案】C【知識點】溶解【解析】【分析】白砂糖溶解于水形成糖水,這屬于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部分的組成和性質完全相同。因此,糖水中無論水面、水底還是中間部分,糖的分布都是均勻的,各部分甜度一樣。答案選 C。5.(2025三上·懷集期末)李明不小心將沙子混入了海鹽里。想要得到干凈的海鹽,合理的操作步驟是( )。A.過濾→蒸發→溶解 B.蒸發→溶解→過濾 C.溶解→過濾→蒸發【答案】C【知識點】溶解【解析】【分析】要從混有沙子的海鹽中得到干凈海鹽,合理步驟是C:溶解→過濾→蒸發。溶解:將混合物加水,海鹽溶于水,沙子不溶。過濾:用濾紙分離液體(含海鹽的水溶液)和不溶的沙子。蒸發:加熱濾液,水分蒸發后析出純凈的海鹽晶體。6.(2025三上·懷集期末)用滴管吸一些用綠色食用色素調制的水,在魚的嘴前擠出,我們能看到的現象是( )。A.綠水從魚的鰓部吸入從嘴部流出B.綠水從魚的嘴部吸入從鰓部流出C.綠水從魚的嘴部吸入從眼睛流出【答案】B【知識點】魚的特點【解析】【分析】魚通過嘴吸水,水經鰓時完成氣體交換,再從鰓蓋后緣排出。用滴管在魚嘴前擠綠水,會看到水從嘴吸入,經鰓部流出。這是魚呼吸的正常過程,水流經鰓時,鰓絲中的毛細血管吸收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綠水也隨之從鰓部流出。7.(2025三上·懷集期末)將牛奶裝在圓柱形杯子里,牛奶是圓柱形的;裝在方形杯子里,牛奶是方形的。說明牛奶( )。A.沒有固定形狀 B.有固定形狀 C.能被壓縮【答案】A【知識點】液體的認識【解析】【分析】牛奶屬于液體,液體沒有固定形狀,會隨容器形狀改變而改變。當裝入圓柱形杯子時呈圓柱形,裝入方形杯子時呈方形,這體現了其形狀的可變性。而液體難以被壓縮,題干現象與壓縮無關,故說明牛奶沒有固定形狀。8.(2025三上·懷集期末)動物界召開哺乳動物大會,下列動物中不能參加的是( )。A.B.C.【答案】B【知識點】哺乳動物【解析】【分析】蝙蝠和大象都屬于哺乳動物,鱷魚不是哺乳動物。選項B正確。9.(2025三上·懷集期末)氧氣瓶是重要的醫療物資現有一瓶氧氣,給病人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氣的體積為( ) 。A.一瓶 B.半瓶 C.大半瓶【答案】A【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氧氣是氣體,具有流動性,會充滿整個容器。一瓶氧氣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氣仍會均勻分布在瓶內,占據整個瓶子的空間,因此體積仍為一瓶。氣體體積由容器決定,而非質量,用去部分氧氣不改變其占據的空間大小。10.(2025三上·懷集期末)日常生活中,我們洗澡的水溫一般是 ( )。A.20℃ B.100℃ C.40℃【答案】C【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解析】【分析】人體正常體溫約 36.5℃~37℃,洗澡水溫通常比體溫略高,以 40℃左右為宜,既能清潔身體又不會燙傷皮膚。20℃水溫過低,洗澡時易受涼;100℃是沸水溫度,會嚴重燙傷人體,因此 40℃最符合日常洗澡的水溫需求。11.(2025三上·懷集期末)下列關于體溫計的使用,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前用開水消毒B.小心拿放C.讀數時,視線與液面齊平【答案】A【知識點】溫度計【解析】【分析】體溫計的量程一般為 35℃~42℃,而開水溫度約 100℃,用開水消毒會因溫度超過量程導致體溫計炸裂,正確消毒方式應為酒精擦拭。B 選項小心拿放可避免體溫計摔碎,C 選項視線與液面齊平是正確讀數方法,故 A 操作不正確。12.(2025三上·懷集期末)剛煮熟的雞蛋立刻放在( )中,蛋殼更容易剝掉。A.熱水 B.空氣 C.冷水【答案】C【知識點】固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剛煮熟的雞蛋蛋殼和蛋白因熱脹冷縮程度不同,放入冷水后,蛋殼遇冷收縮,而蛋白仍保持膨脹狀態,兩者間產生空隙,從而更容易剝離。若放入熱水或空氣中,溫度變化不明顯,無法形成足夠的收縮差,剝殼難度大,故冷水最利于剝掉蛋殼。13.(2025三上·懷集期末)下列( )與孔明燈的原理一樣。A.氫氣球 B.熱氣球 C.滑翔機【答案】B【知識點】制作熱氣球【解析】【分析】孔明燈利用加熱燈內空氣,使空氣密度減小,當燈內空氣重量小于燈所受浮力時上升,原理是熱脹冷縮導致的空氣密度變化產生浮力。熱氣球同樣通過加熱氣囊內空氣,降低空氣密度實現升空,二者原理一致。氫氣球靠氫氣密度小于空氣產生浮力,滑翔機靠機翼上下氣流差產生升力,均與孔明燈不同。14.(2025三上·懷集期末)在《烏鴉喝水》的故事中,烏鴉將許多小石子放人瓶中,結果水面升高了,這是因為 ( )。A.空氣占據了水的空間B.小石子占據了水的空間C.水占據了小石子的空間【答案】B【知識點】空氣能占據空間【解析】【分析】小石子是固體,放入瓶中會占據原本水的空間,導致水面被迫上升。空氣在瓶口上方,未參與水面升高的過程;水是液體,會填充空間但不會 “占據小石子的空間”。該現象本質是物體占據空間的特性,石子的體積排擠了水的位置,使水面高度增加,符合 B 選項的原理。15.(2025三上·懷集期末)飲料瓶里的飲料通常都不完全裝滿是因為 ( )。A.廠家為了節約成本B.飲料里面溶解了氣體,裝不滿C.防止液體熱脹冷縮而出現飲料瓶爆裂【答案】C【知識點】液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飲料中溶解的氣體(如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雖會占據一定空間,但更主要原因是液體具有熱脹冷縮性質。若飲料完全裝滿,溫度升高時液體體積膨脹,瓶內壓力驟增易導致瓶子爆裂。預留空間可緩沖膨脹體積,防止包裝損壞,與節約成本無關,故 C 選項正確。16.(2025三上·懷集期末)企鵝是典型的海鳥,是游得最快的鳥類。( )【答案】錯誤【知識點】鳥類【解析】【分析】企鵝雖屬海鳥,但其羽毛演化成適合游泳的結構,游泳速度快,但 “游得最快的鳥類” 說法不準確。因 “游” 的范疇中,部分海鳥速度與之接近,且 “最快” 需明確比較標準。更關鍵的是,鳥類中 “飛行速度最快” 與 “游泳速度最快” 屬不同維度,企鵝的游泳能力在海鳥中突出,但 “游得最快的鳥類” 這一表述缺乏嚴謹界定,故該說法錯誤。17.(2025三上·懷集期末)一杯水可以無限地溶解白砂糖。( )【答案】錯誤【知識點】溶解;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白砂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受溶解度限制,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并非無限溶解。當水中溶解的蔗糖達到飽和狀態時,多余的蔗糖無法繼續溶解,會沉淀在杯底。即使加熱水提高溶解度,也有對應的飽和值。因此,一杯水不能無限溶解白砂糖,該說法錯誤。18.(2025三上·懷集期末)烏龜和鱔魚既能在水里游泳又能到陸地活動, 屬于兩棲動物。( )【答案】錯誤【知識點】動物的分類;兩棲動物【解析】【分析】兩棲動物的關鍵特征是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且皮膚可輔助呼吸,發育過程有變態現象(如青蛙)。烏龜屬于爬行動物,用肺呼吸,體表有甲;鱔魚是魚類,用鰓呼吸,終生生活在水中。二者均不具備兩棲動物的生物學特征,只是能在水陸兩地活動,并非兩棲動物,故該說法錯誤。19.(2025三上·懷集期末)加熱可以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 )【答案】正確【知識點】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加熱能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溫度升高時,水分子熱運動加劇,對食鹽晶體的撞擊和包圍更頻繁,加速離子脫離晶體進入溶液的過程;同時,食鹽溶解度隨溫度升高略有增加,雖增幅不大,但升溫明顯提升溶解速率,故該說法正確。20.(2025三上·懷集期末)只要一直攪拌就可以使溶解不了的食鹽完全溶解。( )【答案】錯誤【知識點】溶解;加快溶解【解析】【分析】攪拌只能加快食鹽的溶解速率,無法改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當食鹽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后,即便持續攪拌,多余的食鹽也不會繼續溶解。溶解度由物質本身性質和溫度等因素決定,攪拌不屬于影響溶解度的條件,因此僅靠攪拌不能使溶解不了的食鹽完全溶解。21.(2025三上·懷集期末)蝸牛、蜓蚓和螞蟻都要吃食物才能生存,都會運動,都能對危險作出反應。( )【答案】正確【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蝸牛、蚯蚓和螞蟻均屬于生物,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需通過攝取食物獲取能量維持生存,能自主運動,且具有應激性,可對危險刺激作出反應,符合生物的共性,故該說法正確。22.(2025三上·懷集期末)在教室里,倒去杯中原來裝的水,空氣能自動裝滿這只杯子。( )【答案】正確【知識點】空氣能占據空間【解析】【分析】空氣是一種無形的氣體,具有流動性。當杯中水被倒出后,杯內空間形成 “真空” 區域,周圍空氣因氣壓差會自動流入填充,這是氣體擴散和壓強平衡的自然現象。只要杯子處于開放的空氣環境中,空氣就會迅速占據空出的空間,因此該說法正確。23.(2025三上·懷集期末)根據顏色,我們直接用眼睛觀察 就能區分開花生油和水。( )【答案】正確【知識點】物體的分類;觀察、比較物體的特征;液體的認識【解析】【分析】花生油通常呈淡黃色至深黃色,具有一定的油狀光澤;而水是無色透明的。二者顏色差異明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直接通過肉眼觀察即可輕松區分,無需借助其他工具或試劑,因此該說法正確。24.(2025三上·懷集期末)冷水是沒有溫度的水。( )【答案】錯誤【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解析】【分析】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任何物體都有溫度,冷水也不例外。“冷水” 只是相對于 “熱水” 而言溫度較低,其溫度通常在室溫以下,但并非沒有溫度。從科學角度看,絕對零度才是理論上的溫度下限,而冷水顯然高于這一溫度,故該說法錯誤。25.(2025三上·懷集期末)飲料瓶不裝滿是偷工減料的行為。( )【答案】錯誤【知識點】液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飲料瓶不裝滿并非偷工減料,而是出于安全考慮。飲料中溶解的氣體在運輸或儲存時可能因溫度變化逸出,若瓶內空間不足,氣體膨脹會導致瓶內壓強增大,可能引發包裝破裂或爆炸。預留空間是為了緩沖氣體膨脹,屬于合理的工藝設計,與偷工減料無關。26.(2025三上·懷集期末)公路、鐵路和橋梁等建筑在接頭處留有縫隙的原因是固體受熱會膨脹。( )【答案】正確【知識點】固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公路、鐵路和橋梁等建筑材料在溫度變化時會相應膨脹或收縮。預留縫隙是為了避免材料因受熱膨脹而產生擠壓變形、開裂,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是工程中應對熱脹冷縮的常見設計,故該說法正確。27.(2025三上·懷集期末).把癟了的乒乓球放進熱水中,它沒有鼓起來,原因可能是乒乓球漏氣了。( )【答案】正確【知識點】氣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癟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鼓起來,是因為球內空氣受熱膨脹。若未鼓起來,可能是球身漏氣,導致空氣受熱后從破損處逸出,無法在內部形成足夠壓強使球復原。這種情況下,外界空氣會通過漏氣孔進入或逸出,破壞氣壓平衡,因此漏氣是可能原因,該說法正確。28.(2025三上·懷集期末)加快方糖溶解的方式有加熱、攪拌、將方糖研碎。( )【答案】正確【知識點】溶解;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加快固體溶解的常見方法包括加熱、攪拌、增大溶質接觸面積。這三種方式分別通過提升溫度、增強對流、增加表面積,有效促進方糖在溶劑中的擴散,從而加快溶解速度,故該說法正確。29.(2025三上·懷集期末)對于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我們沒辦法測量。( )【答案】錯誤【知識點】比較物體的大小;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用相同的物體測量【解析】【分析】對于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通過排水法測量:先在量筒中倒入適量水,記錄體積 V1;再將物體完全浸沒水中,記錄體積 V2,物體體積即為 V2-V1。此外,還可采用稱重法或分割法,并非無法測量,故該說法錯誤。30.(2025三上·懷集期末)物體受熱膨脹時,體積變大,質量也變大。( )【答案】錯誤【知識點】固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物體受熱膨脹時,分子間間距增大導致體積變大,但組成物體的物質的量并未改變,因此質量保持不變。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溫度無關,而熱脹冷縮是物理性質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的增減,故該說法錯誤。31.(2025三上·懷集期末)連一連【答案】【知識點】物體的分類;觀察、比較物體的特征【解析】【分析】物質通常分為固態、液態、氣態。固體有固定形狀和體積,如書本、石頭等;液體無固定形狀但有固定體積,像牛奶、蜂蜜等;氣體無固定形狀和體積,例如空氣。連線時需根據物質的形態特征判斷 —— 沙子雖松散但顆粒具固定形態,屬固體;奶茶、墨水等可流動,屬液體。32.(2025三上·懷集期末)在科學課堂上,我們做過以下三個實驗,讓我們跟慣慣一起來挑戰一下吧,結合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在“水蒸發”實驗中,使用酒精燈的操作中,錯誤的是( )。A.要用酒精燈的焰心加熱杯中的水B.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其他酒精燈C.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2)在“水蒸發”實驗中,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可以看到塑料袋 (填“變鼓”或“變扁”),這是因為水沸.騰后變成了 ,體積 (填“變大”或“變小”)。(3)在“水結冰”實驗中,在試管外的碎冰里加食鹽,主要是為了( )。A.讓冰咸一些B.讓碎冰更多C.讓試管外的溫度更低(4)通過觀察實驗二,發現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最接近于( )A.5 ℃ B.0 ℃ C.-5℃(5)“水結冰”和“冰融化”實驗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A.固定溫度計的位置B.固定試管C.標出原來水和冰的高度(6)我們觀察到,實驗三的冰全部融化后,體積( )。A.變大 B.變小 C.不變【答案】(1)A(2)變鼓;水蒸氣;變大(3)C(4)B(5)C(6)B【知識點】水的蒸發;酒精燈的使用;水結冰過程中的變化【解析】【分析】 (1)使用酒精燈要注意:兩查:檢查燈芯是否燒焦或平整,檢查酒精燈內酒精量不能超過三分之二,不能少于三分之一;兩禁: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不可用嘴吹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由于酒精燈外焰溫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燈外焰給物質加熱。(2)在實驗中,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可以看到塑料變鼓,這是因為水沸騰后變成了水蒸氣,體積變大了。(3)做水結冰的實驗時,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4)通過觀察,發現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最接近于0℃。(5)“水結冰”和“冰融化”實驗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標出原來水和冰的高度,便于我們去觀察。(6)冰在融化過程中,形態由固態變成了液態,體積會變小。1 / 1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1.(2025三上·懷集期末) 下圖不屬于昆蟲的是 ( )。A. B. C.2.(2025三上·懷集期末)小強同學長大后想成為一名動物學家,他在練習動物分類時,將幾種動物分為以下幾組,分類有誤的一項是( )。A.雞、袋鼠 B.兔子、貓 C.貓頭鷹、燕子3.(2025三上·懷集期末)古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中,黃鸝和白鷺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胎生 B.羽毛顏色相同 C.都有翅膀4.(2025三上·懷集期末)將少量白砂糖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白砂糖全部溶解形成糖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面甜 B.水底甜 C.各部分一樣甜5.(2025三上·懷集期末)李明不小心將沙子混入了海鹽里。想要得到干凈的海鹽,合理的操作步驟是( )。A.過濾→蒸發→溶解 B.蒸發→溶解→過濾 C.溶解→過濾→蒸發6.(2025三上·懷集期末)用滴管吸一些用綠色食用色素調制的水,在魚的嘴前擠出,我們能看到的現象是( )。A.綠水從魚的鰓部吸入從嘴部流出B.綠水從魚的嘴部吸入從鰓部流出C.綠水從魚的嘴部吸入從眼睛流出7.(2025三上·懷集期末)將牛奶裝在圓柱形杯子里,牛奶是圓柱形的;裝在方形杯子里,牛奶是方形的。說明牛奶( )。A.沒有固定形狀 B.有固定形狀 C.能被壓縮8.(2025三上·懷集期末)動物界召開哺乳動物大會,下列動物中不能參加的是( )。A.B.C.9.(2025三上·懷集期末)氧氣瓶是重要的醫療物資現有一瓶氧氣,給病人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氣的體積為( ) 。A.一瓶 B.半瓶 C.大半瓶10.(2025三上·懷集期末)日常生活中,我們洗澡的水溫一般是 ( )。A.20℃ B.100℃ C.40℃11.(2025三上·懷集期末)下列關于體溫計的使用,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前用開水消毒B.小心拿放C.讀數時,視線與液面齊平12.(2025三上·懷集期末)剛煮熟的雞蛋立刻放在( )中,蛋殼更容易剝掉。A.熱水 B.空氣 C.冷水13.(2025三上·懷集期末)下列( )與孔明燈的原理一樣。A.氫氣球 B.熱氣球 C.滑翔機14.(2025三上·懷集期末)在《烏鴉喝水》的故事中,烏鴉將許多小石子放人瓶中,結果水面升高了,這是因為 ( )。A.空氣占據了水的空間B.小石子占據了水的空間C.水占據了小石子的空間15.(2025三上·懷集期末)飲料瓶里的飲料通常都不完全裝滿是因為 ( )。A.廠家為了節約成本B.飲料里面溶解了氣體,裝不滿C.防止液體熱脹冷縮而出現飲料瓶爆裂16.(2025三上·懷集期末)企鵝是典型的海鳥,是游得最快的鳥類。( )17.(2025三上·懷集期末)一杯水可以無限地溶解白砂糖。( )18.(2025三上·懷集期末)烏龜和鱔魚既能在水里游泳又能到陸地活動, 屬于兩棲動物。( )19.(2025三上·懷集期末)加熱可以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 )20.(2025三上·懷集期末)只要一直攪拌就可以使溶解不了的食鹽完全溶解。( )21.(2025三上·懷集期末)蝸牛、蜓蚓和螞蟻都要吃食物才能生存,都會運動,都能對危險作出反應。( )22.(2025三上·懷集期末)在教室里,倒去杯中原來裝的水,空氣能自動裝滿這只杯子。( )23.(2025三上·懷集期末)根據顏色,我們直接用眼睛觀察 就能區分開花生油和水。( )24.(2025三上·懷集期末)冷水是沒有溫度的水。( )25.(2025三上·懷集期末)飲料瓶不裝滿是偷工減料的行為。( )26.(2025三上·懷集期末)公路、鐵路和橋梁等建筑在接頭處留有縫隙的原因是固體受熱會膨脹。( )27.(2025三上·懷集期末).把癟了的乒乓球放進熱水中,它沒有鼓起來,原因可能是乒乓球漏氣了。( )28.(2025三上·懷集期末)加快方糖溶解的方式有加熱、攪拌、將方糖研碎。( )29.(2025三上·懷集期末)對于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我們沒辦法測量。( )30.(2025三上·懷集期末)物體受熱膨脹時,體積變大,質量也變大。( )31.(2025三上·懷集期末)連一連32.(2025三上·懷集期末)在科學課堂上,我們做過以下三個實驗,讓我們跟慣慣一起來挑戰一下吧,結合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在“水蒸發”實驗中,使用酒精燈的操作中,錯誤的是( )。A.要用酒精燈的焰心加熱杯中的水B.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其他酒精燈C.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2)在“水蒸發”實驗中,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可以看到塑料袋 (填“變鼓”或“變扁”),這是因為水沸.騰后變成了 ,體積 (填“變大”或“變小”)。(3)在“水結冰”實驗中,在試管外的碎冰里加食鹽,主要是為了( )。A.讓冰咸一些B.讓碎冰更多C.讓試管外的溫度更低(4)通過觀察實驗二,發現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最接近于( )A.5 ℃ B.0 ℃ C.-5℃(5)“水結冰”和“冰融化”實驗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A.固定溫度計的位置B.固定試管C.標出原來水和冰的高度(6)我們觀察到,實驗三的冰全部融化后,體積( )。A.變大 B.變小 C.不變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動物的分類;昆蟲【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分類(身體結構),像螞蟻那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螞蟻、蜜蜂、蝗蟲、蝴蝶等,是動物王國中種類最多的,貓頭鷹屬于鳥類,不屬于昆蟲,選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答案】A【知識點】動物的分類【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分類(身體結構),像螞蟻那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螞蟻、蜜蜂、蝗蟲、蝴蝶等,是動物王國中種類最多的。像金魚那樣,終身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卵生,身體上長有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下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結合題干分析,選項A分類有誤,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答案】A【知識點】動物的分類;鳥類【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分類(身體結構),像螞蟻那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螞蟻、蜜蜂、蝗蟲、蝴蝶等,是動物王國中種類最多的。像金魚那樣,終身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卵生,身體上長有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下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古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中,黃鸝和白鷺的共同特征是都是胎生,選項A表述正確,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4.【答案】C【知識點】溶解【解析】【分析】白砂糖溶解于水形成糖水,這屬于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部分的組成和性質完全相同。因此,糖水中無論水面、水底還是中間部分,糖的分布都是均勻的,各部分甜度一樣。答案選 C。5.【答案】C【知識點】溶解【解析】【分析】要從混有沙子的海鹽中得到干凈海鹽,合理步驟是C:溶解→過濾→蒸發。溶解:將混合物加水,海鹽溶于水,沙子不溶。過濾:用濾紙分離液體(含海鹽的水溶液)和不溶的沙子。蒸發:加熱濾液,水分蒸發后析出純凈的海鹽晶體。6.【答案】B【知識點】魚的特點【解析】【分析】魚通過嘴吸水,水經鰓時完成氣體交換,再從鰓蓋后緣排出。用滴管在魚嘴前擠綠水,會看到水從嘴吸入,經鰓部流出。這是魚呼吸的正常過程,水流經鰓時,鰓絲中的毛細血管吸收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綠水也隨之從鰓部流出。7.【答案】A【知識點】液體的認識【解析】【分析】牛奶屬于液體,液體沒有固定形狀,會隨容器形狀改變而改變。當裝入圓柱形杯子時呈圓柱形,裝入方形杯子時呈方形,這體現了其形狀的可變性。而液體難以被壓縮,題干現象與壓縮無關,故說明牛奶沒有固定形狀。8.【答案】B【知識點】哺乳動物【解析】【分析】蝙蝠和大象都屬于哺乳動物,鱷魚不是哺乳動物。選項B正確。9.【答案】A【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氧氣是氣體,具有流動性,會充滿整個容器。一瓶氧氣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氣仍會均勻分布在瓶內,占據整個瓶子的空間,因此體積仍為一瓶。氣體體積由容器決定,而非質量,用去部分氧氣不改變其占據的空間大小。10.【答案】C【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解析】【分析】人體正常體溫約 36.5℃~37℃,洗澡水溫通常比體溫略高,以 40℃左右為宜,既能清潔身體又不會燙傷皮膚。20℃水溫過低,洗澡時易受涼;100℃是沸水溫度,會嚴重燙傷人體,因此 40℃最符合日常洗澡的水溫需求。11.【答案】A【知識點】溫度計【解析】【分析】體溫計的量程一般為 35℃~42℃,而開水溫度約 100℃,用開水消毒會因溫度超過量程導致體溫計炸裂,正確消毒方式應為酒精擦拭。B 選項小心拿放可避免體溫計摔碎,C 選項視線與液面齊平是正確讀數方法,故 A 操作不正確。12.【答案】C【知識點】固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剛煮熟的雞蛋蛋殼和蛋白因熱脹冷縮程度不同,放入冷水后,蛋殼遇冷收縮,而蛋白仍保持膨脹狀態,兩者間產生空隙,從而更容易剝離。若放入熱水或空氣中,溫度變化不明顯,無法形成足夠的收縮差,剝殼難度大,故冷水最利于剝掉蛋殼。13.【答案】B【知識點】制作熱氣球【解析】【分析】孔明燈利用加熱燈內空氣,使空氣密度減小,當燈內空氣重量小于燈所受浮力時上升,原理是熱脹冷縮導致的空氣密度變化產生浮力。熱氣球同樣通過加熱氣囊內空氣,降低空氣密度實現升空,二者原理一致。氫氣球靠氫氣密度小于空氣產生浮力,滑翔機靠機翼上下氣流差產生升力,均與孔明燈不同。14.【答案】B【知識點】空氣能占據空間【解析】【分析】小石子是固體,放入瓶中會占據原本水的空間,導致水面被迫上升。空氣在瓶口上方,未參與水面升高的過程;水是液體,會填充空間但不會 “占據小石子的空間”。該現象本質是物體占據空間的特性,石子的體積排擠了水的位置,使水面高度增加,符合 B 選項的原理。15.【答案】C【知識點】液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飲料中溶解的氣體(如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雖會占據一定空間,但更主要原因是液體具有熱脹冷縮性質。若飲料完全裝滿,溫度升高時液體體積膨脹,瓶內壓力驟增易導致瓶子爆裂。預留空間可緩沖膨脹體積,防止包裝損壞,與節約成本無關,故 C 選項正確。16.【答案】錯誤【知識點】鳥類【解析】【分析】企鵝雖屬海鳥,但其羽毛演化成適合游泳的結構,游泳速度快,但 “游得最快的鳥類” 說法不準確。因 “游” 的范疇中,部分海鳥速度與之接近,且 “最快” 需明確比較標準。更關鍵的是,鳥類中 “飛行速度最快” 與 “游泳速度最快” 屬不同維度,企鵝的游泳能力在海鳥中突出,但 “游得最快的鳥類” 這一表述缺乏嚴謹界定,故該說法錯誤。17.【答案】錯誤【知識點】溶解;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白砂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受溶解度限制,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并非無限溶解。當水中溶解的蔗糖達到飽和狀態時,多余的蔗糖無法繼續溶解,會沉淀在杯底。即使加熱水提高溶解度,也有對應的飽和值。因此,一杯水不能無限溶解白砂糖,該說法錯誤。18.【答案】錯誤【知識點】動物的分類;兩棲動物【解析】【分析】兩棲動物的關鍵特征是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且皮膚可輔助呼吸,發育過程有變態現象(如青蛙)。烏龜屬于爬行動物,用肺呼吸,體表有甲;鱔魚是魚類,用鰓呼吸,終生生活在水中。二者均不具備兩棲動物的生物學特征,只是能在水陸兩地活動,并非兩棲動物,故該說法錯誤。19.【答案】正確【知識點】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加熱能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溫度升高時,水分子熱運動加劇,對食鹽晶體的撞擊和包圍更頻繁,加速離子脫離晶體進入溶液的過程;同時,食鹽溶解度隨溫度升高略有增加,雖增幅不大,但升溫明顯提升溶解速率,故該說法正確。20.【答案】錯誤【知識點】溶解;加快溶解【解析】【分析】攪拌只能加快食鹽的溶解速率,無法改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當食鹽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后,即便持續攪拌,多余的食鹽也不會繼續溶解。溶解度由物質本身性質和溫度等因素決定,攪拌不屬于影響溶解度的條件,因此僅靠攪拌不能使溶解不了的食鹽完全溶解。21.【答案】正確【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蝸牛、蚯蚓和螞蟻均屬于生物,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需通過攝取食物獲取能量維持生存,能自主運動,且具有應激性,可對危險刺激作出反應,符合生物的共性,故該說法正確。22.【答案】正確【知識點】空氣能占據空間【解析】【分析】空氣是一種無形的氣體,具有流動性。當杯中水被倒出后,杯內空間形成 “真空” 區域,周圍空氣因氣壓差會自動流入填充,這是氣體擴散和壓強平衡的自然現象。只要杯子處于開放的空氣環境中,空氣就會迅速占據空出的空間,因此該說法正確。23.【答案】正確【知識點】物體的分類;觀察、比較物體的特征;液體的認識【解析】【分析】花生油通常呈淡黃色至深黃色,具有一定的油狀光澤;而水是無色透明的。二者顏色差異明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直接通過肉眼觀察即可輕松區分,無需借助其他工具或試劑,因此該說法正確。24.【答案】錯誤【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解析】【分析】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任何物體都有溫度,冷水也不例外。“冷水” 只是相對于 “熱水” 而言溫度較低,其溫度通常在室溫以下,但并非沒有溫度。從科學角度看,絕對零度才是理論上的溫度下限,而冷水顯然高于這一溫度,故該說法錯誤。25.【答案】錯誤【知識點】液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飲料瓶不裝滿并非偷工減料,而是出于安全考慮。飲料中溶解的氣體在運輸或儲存時可能因溫度變化逸出,若瓶內空間不足,氣體膨脹會導致瓶內壓強增大,可能引發包裝破裂或爆炸。預留空間是為了緩沖氣體膨脹,屬于合理的工藝設計,與偷工減料無關。26.【答案】正確【知識點】固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公路、鐵路和橋梁等建筑材料在溫度變化時會相應膨脹或收縮。預留縫隙是為了避免材料因受熱膨脹而產生擠壓變形、開裂,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是工程中應對熱脹冷縮的常見設計,故該說法正確。27.【答案】正確【知識點】氣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癟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鼓起來,是因為球內空氣受熱膨脹。若未鼓起來,可能是球身漏氣,導致空氣受熱后從破損處逸出,無法在內部形成足夠壓強使球復原。這種情況下,外界空氣會通過漏氣孔進入或逸出,破壞氣壓平衡,因此漏氣是可能原因,該說法正確。28.【答案】正確【知識點】溶解;加快溶解【解析】【分析】加快固體溶解的常見方法包括加熱、攪拌、增大溶質接觸面積。這三種方式分別通過提升溫度、增強對流、增加表面積,有效促進方糖在溶劑中的擴散,從而加快溶解速度,故該說法正確。29.【答案】錯誤【知識點】比較物體的大小;用不同的物體測量;用相同的物體測量【解析】【分析】對于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通過排水法測量:先在量筒中倒入適量水,記錄體積 V1;再將物體完全浸沒水中,記錄體積 V2,物體體積即為 V2-V1。此外,還可采用稱重法或分割法,并非無法測量,故該說法錯誤。30.【答案】錯誤【知識點】固體的熱脹冷縮【解析】【分析】物體受熱膨脹時,分子間間距增大導致體積變大,但組成物體的物質的量并未改變,因此質量保持不變。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溫度無關,而熱脹冷縮是物理性質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的增減,故該說法錯誤。31.【答案】【知識點】物體的分類;觀察、比較物體的特征【解析】【分析】物質通常分為固態、液態、氣態。固體有固定形狀和體積,如書本、石頭等;液體無固定形狀但有固定體積,像牛奶、蜂蜜等;氣體無固定形狀和體積,例如空氣。連線時需根據物質的形態特征判斷 —— 沙子雖松散但顆粒具固定形態,屬固體;奶茶、墨水等可流動,屬液體。32.【答案】(1)A(2)變鼓;水蒸氣;變大(3)C(4)B(5)C(6)B【知識點】水的蒸發;酒精燈的使用;水結冰過程中的變化【解析】【分析】 (1)使用酒精燈要注意:兩查:檢查燈芯是否燒焦或平整,檢查酒精燈內酒精量不能超過三分之二,不能少于三分之一;兩禁: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不可用嘴吹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由于酒精燈外焰溫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燈外焰給物質加熱。(2)在實驗中,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擠壓過);我們可以看到塑料變鼓,這是因為水沸騰后變成了水蒸氣,體積變大了。(3)做水結冰的實驗時,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4)通過觀察,發現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最接近于0℃。(5)“水結冰”和“冰融化”實驗中,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標出原來水和冰的高度,便于我們去觀察。(6)冰在融化過程中,形態由固態變成了液態,體積會變小。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