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核心素養】浙教版(2024版)八年級科學上冊·分層練習1.1 感覺世界(第1課時)科學觀念:知道人體感覺形成的過程,認識皮膚有觸覺、冷覺、熱覺和痛覺的功能。科學思維:初步建立生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跟環境相適應的觀念。探究實踐:學會用實驗和歸納的方法探究皮膚感覺的性質。態度責任:學生了解到酒后不能駕車的原因,冷熱覺和痛覺對人體的保護作用。1.下列不屬于感覺器官的是( )A.嗅神經 B.皮膚 C.耳 D.眼【答案】A【分析】感覺器官是帶有附屬結構的復雜感受器。【詳解】人體有多種感覺器官,主要感覺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膚等。眼有視覺作用,耳有聽覺作用,鼻有嗅覺作用,舌(味蕾)能夠感受味覺,皮膚有感覺、觸覺等作用。人體從外界獲取的信息中,大多數是依靠眼的視覺作用,其次是聽覺。嗅神經是神經而不是器官,A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人體主要的感覺器官。2.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失去了聽覺和視覺,但她通過“閱讀”盲文學習了大量的知識,她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A.觸覺 B.味覺C.嗅覺 D.心靈感應【答案】A【分析】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是與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的中樞,盲人不會產生視覺,但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將神經沖動傳到語言中樞,例如聽覺、觸覺等【詳解】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使皮膚得到營養,還能夠接受冷、熱、痛、觸等刺激。盲文或稱點字、凸字,是專為盲人設計、靠觸覺感知的文字。所以盲人用手“閱讀”盲文時是依靠皮膚中的觸壓覺感受器。故選A。3.進入金秋,正是杭州的市花——桂花的盛開時節,杭州城里甜香飄逸。我們能聞到空氣中的桂花的香氣所依靠的感受器是( )A.味覺感受器 B.痛覺感受器C.嗅覺感受器 D.視覺感受器【答案】C【分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反射弧中神經沖動傳到的方向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反射弧只有在完整的時候,反射才能完成。【詳解】嗅覺是由化學氣體刺激嗅覺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覺,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內。所以我們能聞到空氣中的桂花的香氣所依靠的感受器是嗅覺感受器。答案選擇C。【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就是掌握各種感受器的分布和功能。4.在冷、熱、觸、痛四種感覺中,對人體具有最大保護意義的是( )A.冷覺 B.痛覺 C.觸覺 D.熱覺【答案】B【分析】人體有許多感受內、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較簡單,例如皮膚里的感覺神經末梢;有些感受器帶有附屬結構,叫做感覺器官,例如眼、耳。【詳解】人體從外界獲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覺,例如:眼是視覺器官,耳是聽覺器官,鼻是嗅覺器官,舌是味覺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膚除具有保護、分泌、排泄、吸收和調節體溫等功能外,還分布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冷、熱、觸、痛等刺激,對人體保護意義最大的是痛覺。故選B。【點睛】冷覺、熱覺、痛覺、觸覺等感覺都是由皮膚里的感受器感知的。5.不借助任何儀器設備,憑人的各種感覺就可以區分許多事物。下列各組事物中,不能用人的感覺直接區分的是( )A.有細菌的水和無細菌的水B.外觀一樣的蔗糖和食鹽C.白酒和蒸餾水D.十字路口的紅燈和綠燈【答案】A【分析】人體的感覺包括視覺、味覺、聽覺、嗅覺、觸覺等。【詳解】A、有細菌的水和無細菌的水,人是不能通過感覺來感知的,A符合題意;B、外觀一樣的蔗糖和食鹽,可通過味覺區分,B不符合題意;C、白酒和蒸餾水,可通過嗅覺來區分,C不符合題意;D、十字路口的紅燈和綠燈,可通過視覺來區分,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了解人體的感覺特點是解題的關鍵。6.“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心情。”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詩中“花氣襲人”和“鵲聲穿樹”描述了詩人的感覺正確的是( )A.聽覺和視覺 B.嗅覺和視覺C.觸覺和味覺 D.嗅覺和聽覺【答案】D【分析】人體有許多感受內、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較簡單,例如皮膚里的感覺神經末梢;有些感受器帶有附屬結構,叫感覺器官,例如眼、耳。【詳解】人體從外界獲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覺,例如:眼是視覺器官,耳是聽覺器官,鼻是嗅覺器官,舌是味覺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膚是觸覺器官,感受冷、熱、痛、觸、壓等感覺;題干詩中“花氣襲人”和“鵲聲穿樹”分別描述了詩人的嗅覺和聽覺,可見D正確。故選D【點睛】冷覺、熱覺、痛覺、觸覺等感覺都是由皮膚里的感受器感知的。7.我國人民幣的票面上常有盲文面額標記,盲人能利用皮膚的哪一感覺迅速而準確地辨別人民幣面值的大小( )A.觸覺 B.味覺 C.嗅覺 D.熱覺【答案】A【分析】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是與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的中樞,盲人不會產生視覺,但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將神經沖動傳到語言中樞,例如聽覺、觸覺等。【詳解】盲文或稱點字、凸字,是專為盲人設計、靠觸覺感知的文字。所以盲人能準確地辨別人民幣面值大小時是依靠皮膚中的觸覺感受器。故選A。【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皮膚中的感覺器官。8.饑餓的時候,我們有時會聽到肚子咕咕叫;吃飽的時候, 我們有時感覺很撐。形成饑餓或飽腹感的器官是( )A.大腦 B.脊髓 C.胃 D.小腸【答案】A【詳解】在消化道內,胃呈囊狀,具有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納2升左右的食物。胃內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胃的功能有兩個:貯存食物;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饑餓的時候,我們有時會聽到肚子咕咕叫;吃飽的時候,我們有時感覺很撐。大腦皮層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有各種神經中樞,饑餓與否的感覺是在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形成,形成饑餓或飽腹感的器官是大腦。故選A。【考點】人體消化系統中食物的消化和吸收9.古代有十指連心的說法,這是因為( )A.心靈手巧 B.手指上的皮膚特別薄C.手指比較靈活 D.指尖神經末梢比較集中【答案】D【分析】皮膚包括表皮和真皮兩層,真皮內含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種刺激。【詳解】感覺的敏感性不同,指尖處的感覺神經末梢最多,因而對外界的敏感性最強。所以,也就有了“十指連心”之說。故選D。【點睛】皮膚的結構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具體的實例理解掌握。10.大面積燒傷的病人,要住進嚴格消毒的病房里,其原因是( )A.皮膚失去了調節體溫的功能B.皮膚失去了感覺功能C.皮膚失去了保護功能D.皮膚失去了分泌功能【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皮膚的結構和功能,人體第一道防線的組成功能。【詳解】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它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這種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為非特異性免疫,大面積燒傷致使皮膚受損,病人若護理不當,是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皮膚失去了相應的保護功能,所以要住在嚴格消毒的特護病房里進行治療。故選C11.下列關于痛覺的敘述正確的是( )A.痛覺是對人體有害的刺激B.痛覺在人體的皮膚上產生C.電、機械、過冷、過熱、化學物質刺激等都能產生痛覺D.觸覺、熱覺、冷覺等感受器都能感受產生痛覺的刺激【答案】C【分析】皮膚的結構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表皮包括角質層和生發層.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細菌不宜侵入,并且可以防止體內水分過度散失,具有保護作用.生發層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該層內含有一些黑色素細胞,能夠產生黑色素.皮膚的顏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多少決定的;真皮內含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種刺激.【詳解】A、痛覺是有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所產生的感覺,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A錯誤;B、痛覺由痛覺感受器發出信號,大腦皮層產生痛覺。痛覺感受器不只存在于皮膚上,其他器官也有,B錯誤;C、真皮內含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種刺激。電、機械、過冷、過熱等傷害性刺激都能引起痛覺,C正確;D、痛覺有專一的痛覺感受器,D錯誤。【點睛】皮膚的結構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具體的實例理解掌握.12.下列敘述最符合人的皮膚的功能的是A.人的皮膚只有冷覺和熱覺感覺功能B.人的皮膚除有冷覺和熱覺外,還有觸覺功能C.人的皮膚有冷覺、熱覺、觸覺、痛覺等感覺功能D.皮膚的感覺功能中,觸覺和痛覺是相同的【答案】C【分析】人體有許多感受內、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較簡單,例如皮膚里的感覺神經末梢。【詳解】人的皮膚能感受各種各樣的刺激,并引起大腦皮層形成不同的感覺。可以感受冷、熱、痛、觸、壓等感覺;如:我們閉上眼睛能摸出某種物體的軟硬程度,靠的就是皮膚的觸覺,C正確。【點睛】皮膚是觸覺器官,感受冷、熱、痛、觸、壓等感覺。13.皮膚上分布著多種感受器,能感知多種信息的刺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A.皮膚里的感受器主要有四種,即觸覺、痛覺、冷覺和熱覺感受器B.皮膚可感覺外界物體的大小、形狀、軟硬、冷熱等多種信息C.皮膚上的感受器的多少決定皮膚感覺的靈敏性D.全身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答案】D【分析】皮膚的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觸、壓等刺激。【詳解】皮膚的結構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組成的,表皮由上皮細胞組成,真皮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觸、壓等刺激,A正確。皮膚可感覺外界物體的大小、形狀、軟硬、冷熱等多種信息,B正確。皮膚上的感受器的多少決定皮膚感覺的靈敏性,感受器越多,皮膚得感覺越靈敏,C正確。人體的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撫摸一般用手指尖,手指尖的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D錯誤。【點睛】理解皮膚的結構與功能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4.醫生為病人動手術時進行了麻醉,在手術過程中病人感覺不到疼痛,但能感覺到手術刀跟身體的接觸。這說明: 。【答案】痛覺和觸覺各有各自的感受器【分析】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結構——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如圖:人類有各種名不同的感受器,能感受各種刺激,并發出信息,信息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作出分析,并產生相應的感受。【詳解】醫生為病人動手術時進行了麻醉,在手術過程中病人感覺不到疼痛,但能感覺到手術刀跟身體的接觸,說明觸覺沒有喪失,知識痛覺感受不到,痛覺傳輸神經信號通道被阻斷。說明痛覺和觸覺的感受器不同。【點睛】解決此題的關鍵就是掌握感受器的作用。15.你用身體的什么感覺器官通過什么方法去辨別下列這些物質?請在橫線上寫出:(1)酒精與自來水: 。(2)熱水與冷水: 。(3)紅燈與綠燈: 。(4)糖和鹽: 。【答案】 用鼻去聞 用皮膚感覺 用眼觀察 用舌嘗味道【詳解】(1)[1] 酒精與自來水氣味不同,可以用鼻去聞進行區分;(2)[2] 熱水與冷水溫度不同,可以用皮膚感覺進行區分;(3)[3] 紅燈與綠燈顏色不同,可以用眼觀察進行區分;(4)[4] 糖和鹽味道不同,可以用舌嘗味道進行區分。16.如圖,指壓板是常見的游戲道具。當腳踩在指壓板上時,游戲者會疼痛難忍,游戲者感受板的軟硬程度和形成痛覺的部位分別是( )A.皮膚 神經 B.神經 皮膚C.皮膚 大腦 D.大腦 皮膚【答案】C【分析】(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2)大腦皮層具有感覺、運動、語言、視覺、聽覺等多種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詳解】腳底是用皮膚來感知板的軟硬程度,皮膚真皮層的神經末梢,將刺激轉化為電信號,傳給大腦,大腦皮層經過分析,做出相應的反應,形成痛覺。所以游戲者感受板的軟硬程度和形成痛覺的部位分別是皮膚、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C符合題意。故選C。17.如圖是一款新型折疊導盲杖。該導盲杖工作時,會利用超聲波檢測障礙物,根據障礙物的距離,產生不同程度的振動并發出不同頻率的“嘀嘀”聲。盲人使用該導盲杖時,主要用到的感覺器官有( )A.眼、耳 B.皮膚、耳 C.鼻、皮膚 D.鼻、耳【答案】B【詳解】導盲杖工作時,會利用超聲波檢測障礙物,根據障礙物的距離,產生不同程度的振動并發出不同頻率的“嘀嘀”聲,盲人能夠通過聽到的聲音和手部皮膚的不同感覺來調整行動的方向,所以,盲人使用該導盲杖時主要用到的感覺器官有皮膚和耳,故B正確。故選B。18.學校運動會上,初三年級有12個男同學參加了1500米中長跑項目的比賽.當他們跑完1500米后,每個同學都滿臉通紅,大汗淋漓,大口喘氣.這體現了下列皮膚功能中的那幾項( )①保護功能 ②排泄功能 ③調節體溫功能 ④感受外界刺激功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詳解】試題分析:汗液中含有人體代謝所產生的水、無機鹽、尿素等,大汗淋漓說明汗液排出多,代謝廢物排出得多,而滿臉通紅說明皮膚溫度高,那么,由皮膚直接向外散發的熱量就較多,從而在產熱多時仍然能保持體溫恒定。這體現了皮膚的排泄和調節體溫的功能。故A、C、D錯誤, B正確,故選B。考點: 人體皮膚的結構和主要功能;生物的特征19.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總重量約占體重的16%,成人皮膚面積約為1.5~2平方米。下列有關人體皮膚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排汗和散熱等不是皮膚的重要功能之一B.指尖的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C.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熱比較敏感D.皮膚內分布著多種不同的感受器【答案】A【分析】皮膚的功能有保護、分泌和排泄、調節體溫、感受外界刺激等。【詳解】A.皮膚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當外界氣溫較高時,皮膚內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散熱量增多,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過汗液蒸發散失的熱量也多;外界氣溫較低時,皮膚內的大多數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通過皮膚散發的熱量減少,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減少,通過汗液的蒸發散失的熱量也減少,故A錯誤。B.指尖的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指尖對觸覺最敏感,故B正確。C.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熱比較敏感,故C正確。D.皮膚內分布著多種不同的感受器,有冷熱覺、痛覺、觸覺等感受器,故D正確。故選A。20.有甲、乙、丙三個杯子分別裝有熱水、溫水和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杯中,把右手浸入丙杯中,過一會兒,將左手和右手同時浸入到乙杯中,這時,雙手的感覺是( )A.兩手都感覺溫B.左手感覺熱,右手感覺冷C.兩手都感覺冷D.左手感覺冷,右手感覺熱【答案】D【詳解】根據題意知道,甲乙丙三個容器里依次裝有冷水、溫水和熱水,把左手放入冷水中,感覺冷水的冷熱程度,左手很冷;把右手放入熱水中,感覺熱水的冷熱程度,右手很熱。同時拿出左右手并伸進乙盆溫水中,由于溫差很大,所以,左手感覺熱、右手感覺冷,故只有D符合題意。21.如圖為盲人在“閱讀”盲文,關于盲人感受外界信息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盲人“閱讀”盲文時,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覺器官是皮膚B.盲人是用觸覺感受外界信息C.盲人“閱讀”盲文時,是利用聽覺D.感覺是在大腦形成的【答案】C【分析】身體的一定部位,與外界物體接觸時,都會不同程度的感覺到物體的存在,甚至可能對物體的性狀、硬度、光滑程度等情況做出一定的判斷,這就是觸覺。【詳解】皮膚具有感受外界冷、熱、觸、壓、痛等刺激的功能,盲人“閱讀”盲文時,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覺器官是皮膚,A正確。皮膚是觸覺器官,感受冷、熱、痛、觸、壓等感覺,所以盲人是用觸覺感受外界信息,B正確。盲人“閱讀”盲文,是通過盲文刺激指尖上的感受器,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形成觸覺,再在語言中樞的參與下來理解盲文,C錯誤。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形成感覺,D正確。【點睛】了解皮膚作為感覺器官的功能。22.為測試不同部位的皮膚對觸覺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繪圖筆在小明皮膚的某些部位畫上測試區。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針輕輕接觸測試區上不同的點,當小明感覺到針觸時,就說“是”,將小明能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記錄下來。在不同部位的皮膚上重復此實驗,其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皮膚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判斷實驗時針觸指尖的力度大于針觸手臂的力度B.本實驗說明敏感部位為大腦皮層提供信息的機會遠遠多于非敏感部位C.對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D.身體各部位的不同觸覺的敏感性不同【答案】A【分析】皮膚的主要功能有保護、分泌、排泄、調節體溫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和附屬物。表皮分為角質層和生發層,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能阻擋化學物質的侵入,生發層中有黑色素細胞能產生黑色素,阻擋紫外線對內部組織的損傷。真皮中有大量的彈性纖維、膠原纖維,使皮膚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使皮膚得到營養,還能夠接受冷、熱、痛、觸等刺激。【詳解】A.在測試不同部位的皮膚對觸覺的敏感程度的實驗中,針刺的力度要一致,才具有可比性,通過上述實驗不能判斷實驗時針觸指尖的力度大于針觸手臂的力度,A錯誤。B.人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不同部位觸覺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相應部位功能適應性方面的差別,本實驗說明敏感部位為大腦皮層提供信息的機會遠遠多于非敏感部位,B正確。C.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指尖感到針觸的百分率最高,說明指尖的觸覺敏感程度最高,C正確。D.手臂、手掌、指尖、前臂觸覺百分率不同,說明身體各部位的觸覺感受器分布不同,觸覺的敏感性不同,D正確。故選A。【點睛】皮膚的結構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皮膚的圖示掌握。23.(1)要探究的問題:皮膚的冷覺和熱覺感受器究竟能感受到環境中的什么刺激?(2)提出假設: 。(3)設計實驗方案: 。(4)按設計好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5)你的結論是 。【答案】(2)能感受到環境中的溫差(3)取3個杯子,分別裝冷水、溫水和熱水,將自己的左、右手分別浸入冷水、熱水中,一段時間后,將雙手同時放入溫水中。(5)冷熱感受器并非直接感受物體溫度的變化,而是感受皮膚散熱或獲取熱量的速率變化。【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詳解】(2)假設是對提出問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假設:皮膚的冷覺和熱覺感受器能感受到環境中的溫差。(3)設計實驗方案:取3個杯子,分別裝冷水、溫水和熱水,將自己的左、右手分別浸入冷水、熱水中,一段時間后,將雙手同時放入溫水中。(5)實驗結論:冷熱感受器并非直接感受物體溫度的變化,而是感受皮膚散熱或獲取熱量的速率變化。【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對照實驗的要求。24.兩點閾是指用兩個刺激點作用于人皮膚,人能夠感受到是兩個點而不是一個點時的兩點之間的最小距離。兩點間越小,表明兩點辨別能力越精確。下表是某實驗小組在探究身體不同部位皮膚的兩點閾差異實驗后得到實驗數據。請分析回答:身體不同部位的兩點閾(單位:毫米)裸露部位 覆蓋部位中指指尖 上唇 前頜 胸部 肩部 背部2.5 5.5 15.0 36.0 41.0 44.0(1)刺激皮膚能引起人體產生觸覺,這是因為皮膚中含有 組織;(2)人體中分布最廣泛組織是 ;而人體中最大的器官是 ;(3)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是 ;(4)據此推測:人體裸露部位比覆蓋部位分布要 (選擇密集或稀疏)。【答案】 神經 結締 皮膚 裸露部位比覆蓋部位的神經分布密度大,從而體現了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密集【分析】(1)皮膚包括表皮和真皮,真皮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2)人體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解答即可。【詳解】(1)神經組織主要有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在皮膚的真皮層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所以人體能產生觸覺。(2)結締組織的種類很多,骨組織、血液等都屬于結締組織。具有連接、支持、保護、營養的作用;而人體中最大的器官是皮膚。(3)分析上表可以看出:中指指尖兩點刺激的最小距離是2.5,最小,所以敏感度最強;背部兩點刺激的最小距離是44.0,最大,所以敏感度最弱。說明裸露部位比覆蓋部位的神經分布密度大,從而體現了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4)據此推測:人體裸露部位比覆蓋部位的神經分布要密集。【點睛】人體的主要組織以及功能是重點,要好好掌握,識計時最好結合圖形,會取得不錯的效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zcb聲明:未經著作權人及本平臺書面授權,嚴禁以任何形式實施復制、傳播、信息網絡傳播等侵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通過微信、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轉發、分享、轉載)。一旦發現上述侵權情形,將嚴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追究侵權主體的法律責任。/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核心素養】浙教版(2024版)八年級科學上冊·分層練習1.1 感覺世界(第1課時)科學觀念:知道人體感覺形成的過程,認識皮膚有觸覺、冷覺、熱覺和痛覺的功能。科學思維:初步建立生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跟環境相適應的觀念。探究實踐:學會用實驗和歸納的方法探究皮膚感覺的性質。態度責任:學生了解到酒后不能駕車的原因,冷熱覺和痛覺對人體的保護作用。1.下列不屬于感覺器官的是( )A.嗅神經 B.皮膚 C.耳 D.眼2.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失去了聽覺和視覺,但她通過“閱讀”盲文學習了大量的知識,她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觸覺 B.味覺C.嗅覺 D.心靈感應3.進入金秋,正是杭州的市花——桂花的盛開時節,杭州城里甜香飄逸。我們能聞到空氣中的桂花的香氣所依靠的感受器是( )A.味覺感受器 B.痛覺感受器C.嗅覺感受器 D.視覺感受器4.在冷、熱、觸、痛四種感覺中,對人體具有最大保護意義的是( )A.冷覺 B.痛覺 C.觸覺 D.熱覺5.不借助任何儀器設備,憑人的各種感覺就可以區分許多事物。下列各組事物中,不能用人的感覺直接區分的是( )A.有細菌的水和無細菌的水B.外觀一樣的蔗糖和食鹽C.白酒和蒸餾水D.十字路口的紅燈和綠燈6.“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心情。”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詩中“花氣襲人”和“鵲聲穿樹”描述了詩人的感覺正確的是( )A.聽覺和視覺 B.嗅覺和視覺C.觸覺和味覺 D.嗅覺和聽覺7.我國人民幣的票面上常有盲文面額標記,盲人能利用皮膚的哪一感覺迅速而準確地辨別人民幣面值的大小( )A.觸覺 B.味覺 C.嗅覺 D.熱覺8.饑餓的時候,我們有時會聽到肚子咕咕叫;吃飽的時候;我們有時感覺很撐。形成饑餓或飽腹感的器官是( )A.大腦 B.脊髓 C.胃 D.小腸9.古代有十指連心的說法,這是因為( )A.心靈手巧 B.手指上的皮膚特別薄C.手指比較靈活 D.指尖神經末梢比較集中10.大面積燒傷的病人,要住進嚴格消毒的病房里,其原因是( )A.皮膚失去了調節體溫的功能B.皮膚失去了感覺功能C.皮膚失去了保護功能D.皮膚失去了分泌功能11.下列關于痛覺的敘述正確的是( )A.痛覺是對人體有害的刺激B.痛覺在人體的皮膚上產生C.電、機械、過冷、過熱、化學物質刺激等都能產生痛覺D.觸覺、熱覺、冷覺等感受器都能感受產生痛覺的刺激12.下列敘述最符合人的皮膚的功能的是( )A.人的皮膚只有冷覺和熱覺感覺功能B.人的皮膚除有冷覺和熱覺外,還有觸覺功能C.人的皮膚有冷覺、熱覺、觸覺、痛覺等感覺功能D.皮膚的感覺功能中,觸覺和痛覺是相同的13.皮膚上分布著多種感受器,能感知多種信息的刺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A.皮膚里的感受器主要有四種,即觸覺、痛覺、冷覺和熱覺感受器B.皮膚可感覺外界物體的大小、形狀、軟硬、冷熱等多種信息C.皮膚上的感受器的多少決定皮膚感覺的靈敏性D.全身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14.醫生為病人動手術時進行了麻醉,在手術過程中病人感覺不到疼痛,但能感覺到手術刀跟身體的接觸。這說明: 。15.你用身體的什么感覺器官通過什么方法去辨別下列這些物質?請在橫線上寫出:(1)酒精與自來水: 。(2)熱水與冷水: 。(3)紅燈與綠燈: 。(4)糖和鹽: 。16.如圖,指壓板是常見的游戲道具。當腳踩在指壓板上時,游戲者會疼痛難忍,游戲者感受板的軟硬程度和形成痛覺的部位分別是( )A.皮膚 神經 B.神經 皮膚C.皮膚 大腦 D.大腦 皮膚17.如圖是一款新型折疊導盲杖。該導盲杖工作時,會利用超聲波檢測障礙物,根據障礙物的距離,產生不同程度的振動并發出不同頻率的“嘀嘀”聲。盲人使用該導盲杖時,主要用到的感覺器官有( )A.眼、耳 B.皮膚、耳 C.鼻、皮膚 D.鼻、耳18.學校運動會上,初三年級有12個男同學參加了1500米中長跑項目的比賽.當他們跑完1500米后,每個同學都滿臉通紅,大汗淋漓,大口喘氣.這體現了下列皮膚功能中的那幾項( )①保護功能 ②排泄功能 ③調節體溫功能 ④感受外界刺激功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總重量約占體重的16%,成人皮膚面積約為1.5~2平方米。下列有關人體皮膚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排汗和散熱等不是皮膚的重要功能之一B.指尖的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C.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熱比較敏感D.皮膚內分布著多種不同的感受器20.有甲、乙、丙三個杯子分別裝有熱水、溫水和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杯中,把右手浸入丙杯中,過一會兒,將左手和右手同時浸入到乙杯中,這時,雙手的感覺是( )A.兩手都感覺溫 B.左手感覺熱,右手感覺冷C.兩手都感覺冷 D.左手感覺冷,右手感覺熱21.如圖為盲人在“閱讀”盲文,關于盲人感受外界信息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盲人“閱讀”盲文時,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覺器官是皮膚B.盲人是用觸覺感受外界信息C.盲人“閱讀”盲文時,是利用聽覺D.感覺是在大腦形成的22.為測試不同部位的皮膚對觸覺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繪圖筆在小明皮膚的某些部位畫上測試區。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針輕輕接觸測試區上不同的點,當小明感覺到針觸時,就說“是”,將小明能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記錄下來。在不同部位的皮膚上重復此實驗,其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皮膚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判斷實驗時針觸指尖的力度大于針觸手臂的力度B.本實驗說明敏感部位為大腦皮層提供信息的機會遠遠多于非敏感部位C.對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D.身體各部位的不同觸覺的敏感性不同23.(1)要探究的問題:皮膚的冷覺和熱覺感受器究竟能感受到環境中的什么刺激?(2)提出假設: 。(3)設計實驗方案: 。(4)按設計好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5)你的結論是 。24.兩點閾是指用兩個刺激點作用于人皮膚,人能夠感受到是兩個點而不是一個點時的兩點之間的最小距離。兩點間越小,表明兩點辨別能力越精確。下表是某實驗小組在探究身體不同部位皮膚的兩點閾差異實驗后得到實驗數據。請分析回答:身體不同部位的兩點閾(單位:毫米)裸露部位 覆蓋部位中指指尖 上唇 前頜 胸部 肩部 背部2.5 5.5 15.0 36.0 41.0 44.0(1)刺激皮膚能引起人體產生觸覺,這是因為皮膚中含有 組織;(2)人體中分布最廣泛組織是 ;而人體中最大的器官是 ;(3)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是 ;(4)據此推測:人體裸露部位比覆蓋部位分布要 (選填“密集”或“稀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zcb聲明:未經著作權人及本平臺書面授權,嚴禁以任何形式實施復制、傳播、信息網絡傳播等侵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通過微信、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轉發、分享、轉載)。一旦發現上述侵權情形,將嚴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追究侵權主體的法律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1.1 感覺世界(第1課時)分層練習(原卷版).docx 【核心素養】1.1 感覺世界(第1課時)分層練習(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