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
1.(2025六下·石首期中)同樣高度的框架結構塔與實心塔相比,抗風能力(  )。
A.框架結構塔強 B.實心塔強 C.一樣強
【答案】A
【知識點】框架結構
【解析】【分析】框架結構塔由構件連接成網狀,屬于空心結構,風可通過空隙穿過,減少風阻面積,降低風力對塔的直接沖擊;而實心塔為實體結構,迎風面積大,風力作用下易產生較大扭矩和壓力。因此,同樣高度下框架結構塔抗風能力更強。
2.(2025六下·石首期中)孟德爾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他種植(  ),對遺傳現象進行實驗研究。
A.玉米 B.豌豆 C.水稻
【答案】B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孟德爾選擇豌豆作為實驗材料,因其具有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特性,能避免自然雜交;且豌豆的相對性狀(如高莖 / 矮莖、圓粒 / 皺粒)易于區分和統計。他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奠定了遺傳學基礎,故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3.(2025六下·石首期中)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是(  )。
A.昆明魚化石 B.猛犸象化石 C.翼龍化石
【答案】A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昆明魚化石發現于我國云南,距今約 5.3 億年,屬于寒武紀早期生物,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證明脊椎動物起源可追溯至寒武紀大爆發時期。而猛犸象(哺乳動物)和翼龍(爬行動物)化石出現時間遠晚于昆明魚,故正確答案為 A。
4.(2025六下·石首期中)如圖,戶外太陽傘不容易被風吹倒的原因是(  )。
A.上面輕,下面重
B.上面重,下面輕
C.上面體積小,下面體積大
【答案】A
【知識點】框架結構
【解析】【分析】戶外太陽傘采用 “上輕下重” 的結構設計,底部通常配有較重的底座(如水泥塊、金屬支架等),降低整體重心。當風吹來時,重心越低,物體穩定性越強,不易因風力產生的力矩而傾倒。若上部重下部輕,會導致重心偏高,反而容易被風吹倒,故 A 正確。
5.(2025六下·石首期中)我們在測試塔臺模型時,合格的塔臺必須達標的項目有(  )。
①塔高 ②頂端承重 ③抗風能力 ④抗震能力 ⑤材料成本 ⑥美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A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測試塔臺模型時,塔高需達到指定標準,頂端承重體現結構強度,抗風與抗震能力關乎實際應用安全性,材料成本涉及經濟性,均為核心考核指標。而美觀屬于非必需的附加屬性,并非所有合格塔臺的強制達標項,故正確答案為 A。
6.(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建設中有很多相似的步驟,下列對這些步驟的排序中正確的是(  )。
①制作一個模型 ②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③實施建設
④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A.②⑤①③④ B.⑤②①③④ C.⑤②①④③
【答案】C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設的正確流程始于明確問題,繼而在限制條件下設計方案,隨后制作模型;模型需通過測試評估并改進,確保設計可行后再實施建設。選項 C 符合 “明確問題→設計→建模→測試改進→施工” 的邏輯順序,故正確。
7.(2025六下·石首期中)東南亞的熱帶森林中,生活著一種體表長有皮毛、善于攀爬和滑翔、胎生、用乳汁喂養幼仔的動物。根據以上信息,這種動物屬于(  )。
A.爬行動物 B.哺乳動物 C.鳥類
【答案】B
【知識點】動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該動物具有體表被毛、胎生、用乳汁喂養幼仔的特征,這些均為哺乳動物的典型標志。爬行動物體表多為鱗片且卵生,鳥類體表覆羽且通過產卵繁殖,均與題干描述不符。其善于攀爬、滑翔的行為屬于生存適應,不影響類群歸屬,故正確答案為 B。
8.(2025六下·石首期中)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人體性狀的是(  )。
A.有無耳垂 B.皮膚顏色 C.頭發長短
【答案】C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頭發是后天生長的,不屬于人體性狀。
9.(2025六下·石首期中)下列不是遺傳變異原理培育的新品種的是(  )。
A.雜交水稻 B.家產黃瓜 C.無籽西瓜
【答案】B
【知識點】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雜交水稻利用基因重組(遺傳變異)培育,無籽西瓜通過染色體變異(三倍體)獲得,均屬于遺傳變異育種。而 “家產黃瓜” 通常指家庭種植的普通黃瓜,多為自然繁殖或常規選種,未利用遺傳變異原理改造基因或染色體,不屬于育種培育的新品種,故正確答案為 B。
10.(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與技術的關系是(  )。
A.技術決定工程
B.工程決定技術
C.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
【答案】C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與技術二者緊密關聯。技術為工程提供支撐,如新材料、新工藝推動工程創新;工程實踐則倒逼技術發展,如航天工程促使火箭技術迭代。二者并非單向決定關系,而是在互動中共同進步,體現 “技術賦能工程、工程反哺技術” 的動態關聯,故 C 正確。
11.(2025六下·石首期中)如果每個性狀表現出兩種特征,3種性狀可以呈現8種相貌。(  )
【答案】正確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每個性狀有 2 種特征,根據排列組合原理,n 個性狀的表現型數量為 2n。3 個性狀時,23=8 種,故 3 種性狀可呈現 8 種相貌。該結論符合遺傳學中獨立性狀自由組合的規律,題干表述正確。
12.(2025六下·石首期中)修建港珠澳大橋時,修建人工島的目的是連接橋梁和隧道。(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橋采用 “橋 — 島 — 隧” 組合結構,人工島的核心功能是銜接橋梁與海底隧道。當橋梁延伸至深海區域時,通過人工島過渡到隧道,既能避開航運主航道,又能確保橋梁與隧道的平穩銜接,故題干表述正確。
13.(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制訂標書時,只能用文字進行表達,不可以用畫圖、標記等其他形式。(  )
【答案】錯誤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制訂標書時,文字是主要表達形式,但并非禁止使用畫圖、標記等方式。合理運用圖表、示意圖等可更清晰展示技術方案、施工流程等內容,增強標書的可讀性和說服力。只要符合招標文件要求,適當結合圖形輔助表達是允許的,故題干表述錯誤。
14.(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校園生物調查活動中,可以從腳印、糞便等蹤跡推測藏起來的動物。(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在校園生物調查中,動物的腳印、糞便等蹤跡是重要的調查線索。不同動物的腳印形狀、大小及糞便特征(如形態、殘留物)具有特異性,通過分析這些蹤跡可推測物種類型及活動情況,是生態調查中常用的間接觀察方法,故題干表述正確。
15.(2025六下·石首期中)燕子、大雁、蝙蝠身上都長有毛,會飛,屬于鳥類。(

【答案】錯誤
【知識點】鳥類
【解析】【分析】鳥類具有的特征有:鳥的體表覆蓋著羽毛;鳥的前肢變成翼,翼是鳥的飛行器官;有喙無齒;鳥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為雙重呼吸;鳥的心臟有四腔,兩條循環路線,循環能力強;生殖方式為卵生,體溫恒定等特征。
燕子和大雁體表覆蓋著羽毛,有喙無齒,卵生,是鳥類;蝙蝠體表有毛,胎生,是哺乳動物。
16.(2025六下·石首期中)父母所有的特征都會遺傳到子女身上。(  )
【答案】錯誤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父母的特征通過基因遺傳給子女,但并非所有特征都會遺傳。一方面,基因表達受顯性 / 隱性規律影響,隱性性狀可能不顯現;另一方面,后天環境(如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也會塑造個體特征(如體型、膚色)。例如父母的近視若由后天用眼習慣導致,便不會遺傳,故題干表述錯誤。
17.(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制作塔臺模型中,使用膠帶對接口處固定,使用的膠帶越多越好。(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模型時,膠帶用于固定接口處需適度。過多膠帶會增加模型重量,可能導致結構失衡,且浪費材料;同時膠帶過厚可能影響接口貼合度,降低穩定性。應根據結構需求合理使用,確保固定效果的同時兼顧模型輕量化與經濟性,故題干表述錯誤。
18.(2025六下·石首期中)某種生物數量的減少或滅絕會影響它所在的生態系統。(  )
【答案】正確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中生物間存在復雜的食物鏈和食物網聯系,某種生物數量減少或滅絕會打破原有生態平衡。例如其天敵可能因缺少食物數量下降,獵物則可能因失去制約過度繁殖,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故題干表述正確。
19.(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制作塔臺模型時,發現設計存在問題,不能進行修改,必須按照原設計進行制作。(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模型時,設計迭代是關鍵環節。發現問題后需及時修改,如結構穩定性不足、材料分配不合理等,若固守原設計可能導致模型失敗。合理的優化調整(如加固薄弱節點、調整承重結構)能提升模型性能,這也是工程實踐中 “設計 - 測試 - 改進” 的標準流程,故題干表述錯誤。
20.(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成最終的工程要求。(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設的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工程設計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成最終的工程要求。
21.(2025六下·石首期中)“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的是   現象,“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描述的是   現象。
【答案】遺傳;變異
【知識點】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有其父必有其子” 描述的是遺傳現象,指親子代間性狀的相似性,體現基因在世代間的傳遞,如父母的膚色、五官形態等可遺傳給子女。“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描述的是變異現象,指親子代間及子代個體間的性狀差異,源于基因重組、突變或環境影響,如同一家庭中子女的身高、血型可能不同,展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基礎。
22.(2025六下·石首期中)制作塔臺時,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   ,可以防止塔臺   。
【答案】等高;傾斜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時,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保持一致,可以防止塔臺重心偏移或結構傾斜。若立柱高度不一,會導致各支撐點受力不均,模型易因重心不穩而倒塌;高度一致能確保底座水平,提升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這是塔臺制作中保證承重能力和抗風性能的基礎要求,符合工程結構的力學原理。
23.(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師常通過   來測試他們的設計,這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
【答案】建立模型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工程師常通過制作原型并測試來驗證設計,這是工程設計的關鍵環節。原型能直觀呈現設計構想,通過模擬實際使用場景(如承重測試、抗壓實驗等),可暴露結構缺陷或功能不足,便于及時優化。從塔臺模型的抗風測試到橋梁原型的載荷實驗,測試環節能降低實際應用風險,確保設計符合性能需求,是迭代改進的重要依據。
24.(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限制條件包括   、可用   、   、環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壞力等。
【答案】時間;費用;材料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師常通過制作原型并測試來驗證設計,這是工程設計的關鍵環節。原型能直觀呈現設計構想,通過模擬實際使用場景(如承重測試、抗壓實驗等),可暴露結構缺陷或功能不足,便于及時優化。從塔臺模型的抗風測試到橋梁原型的載荷實驗,測試環節能降低實際應用風險,確保設計符合性能需求,是迭代改進的重要依據。
25.(2025六下·石首期中)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   、   或遺跡,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關信息。
【答案】遺體;遺物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關信息。其中,遺體化石如動物骨骼、植物葉片等,直接保存了生物身體部分;遺物化石如恐龍蛋、原始人工具等,是生物活動留下的產物;遺跡化石如足跡、洞穴等,反映生物行為痕跡。這些化石為研究古生物演化、地質歷史提供關鍵證據。
26.(2025六下·石首期中)下列哪些是房屋的結構,哪些是房屋的系統?請你連一連。
①供電   ⑤通風
②供暖 A.結構 ⑥門
③采光 B.系統 ⑦窗
④柱子   ⑧梁
【答案】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房屋的結構指支撐整體重量、維持穩固的骨架部分,如柱子和梁,通過承重連接形成力學體系。系統則是具備特定功能的裝置或組件,例如供電、供暖系統負責能源供應,采光、通風系統保障環境舒適,而門和窗既屬于維護結構,也通過開啟閉合實現通行、采光等功能,歸為功能性系統。
27.(2025六下·石首期中)制訂塔臺競標標書時,競標的要點是什么?
【答案】競標的要點是項目成本和項目安全性。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在制訂標書時,要注意以下事項:(1)在設計中還要考慮承重、安全、抗風抗震能力等問題。(2)制訂標書要合理,準確使用文字、圖畫、標注等多種形式表達。(3)設計中要關注塔臺設計細節。(4)在設計時關注競標的兩項重要標準:項目安全性和項目成本。所以制訂塔臺標書時,競標要點是項目成本和項目安全性。
28.(2025六下·石首期中)目前,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說四點)
【答案】我國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建立動物精子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
【解析】【分析】目前,我國為保護生物多樣性采取了以下措施:
健全政策法規: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等 40 多項方案文件,頒布和修訂《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 30 余部相關法律法規。
優化就地保護: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加強遷地保護:建立植物園、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種質資源庫等,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搶救性保護。
改善生態環境:加大水、氣、土污染防治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目標超額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修復生態系統: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部署實施 51 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
(2025六下·石首期中)某校舉行“塔臺模型”的設計制作比賽,請回答下列問題。
29.如圖是某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為提高該模型的承重能力和穩固性,應該在該模型中增加(  )結構。
A.梯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30.建造塔臺模型并檢驗承重能力,正確的步驟是(  )。
①測量高度和承重能力 ②畫出設計圖 ③選擇材料并制作 ④明確問題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31.為了提高模型的抗震能力,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底座重量 B.增加模型高度 C.塔臺底部加滾珠
32.關于“塔臺投標發布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介紹的過程中可采取小組分工的形式進行
B.發布會只需要介紹本組塔臺設計的優勢
C.如果方案不夠完善需要及時進行修改
33.測試塔臺承重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每次測試都要將重物輕拿輕放
B.每次測試可以任意使用不同質量的重物
C.若塔臺改進多次后承重能力依舊很差,我們就可以放棄制作了
【答案】29.C
30.C
31.B
32.B
33.A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三角形結構最穩固,常用于增強承重和穩定性;增加底部重量屬于抗震方式中的耐震,塔臺底部加滾珠屬于抗震方式中的免震,增加模型高度反而會使塔臺重心增高,塔臺更容易搖晃。
29.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其邊長與角度固定后不易變形,能均勻分散承重壓力。相比之下,正方形結構受力時易因對角線變形導致框架失穩,梯形結構穩定性也弱于三角形。在塔臺模型中增加三角形支撐(如斜桿連接立柱與橫梁),可通過力學原理增強整體抗傾覆能力,有效提升承重與穩固性。
30.建造塔臺模型需遵循工程設計流程:先④明確問題(如承重、高度要求),再②畫出設計圖規劃結構;接著③選擇材料并制作,確保按設計落地;最后①測量高度和承重能力檢驗效果。若先畫圖再明確問題,可能導致設計偏離需求,而制作后再測量是驗證方案的必要環節,故正確順序為④②③①。
31.增加模型高度會提升重心,使結構在震動中更易因力矩增大而傾覆,不利于抗震。A 選項增加底座重量可降低重心,增強穩定性;C 選項塔臺底部加滾珠能通過滾動摩擦緩沖震動能量,減少沖擊力。而增高模型違背 “降低重心以抗震” 的力學原理,屬于不合理做法。
32.投標發布會不僅需展示設計優勢,還應客觀說明方案細節(如材料選擇、成本預算)及潛在風險,以便招標方全面評估。A 選項小組分工介紹可提升效率,C 選項及時修改不完善方案是優化設計的必要環節。若僅強調優勢而回避不足,可能導致方案因信息不全被否決,故 B 說法錯誤。
33.測試塔臺承重時,輕拿輕放重物可避免因沖擊力導致測量誤差,保證數據準確性,故 A 正確。B 選項任意使用不同質量重物會使測試標準不統一,無法科學對比改進效果;C 選項放棄制作違背工程設計 “迭代優化” 原則,應分析問題(如結構缺陷、材料強度)并持續改進。科學的測試需控制變量、保持操作規范,而非隨意改變條件或輕易放棄。
(2025六下·石首期中)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北京開艙,其中大約有12000顆種子返回地球,讓種子先“上天”再“入地”,經過篩選雜交鑒定等,最終形成新種子資源。各國的科學家們也一直在進行太空動物實驗研究,有猴子、狗、老鼠、貓、壁虎、蜘蛛、烏龜、蠶、水母、蟑螂等各種動物。
34.小科將文中的動物分成了如下兩類,他的依據是(  )。
猴子、狗、老鼠、貓、烏龜、壁虎 蜘蛛、蠶、水母、蟑螂
A.是不是昆蟲 B.是不是胎生 C.有沒有脊柱
35.太空艙返回的水稻新品種,其植株比正常的生長周期縮短13天,而產量卻可以增長5%—10%,這是植物(  )引起的。
A.遺傳 B.變異 C.種植土壤不同
36.小科也想了解身邊的動植物,他對自己家的小區開展了生物大搜索,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遇到不知名的小動物,要記錄下來
B.土壤下的生物可以忽略
C.發現一個蝸牛的空殼,可以不用記錄
37.小科用二歧分類法對小區發現的植物進行分類,下列屬于草質莖的是(  )。
A.桂花、牽牛花 B.茶花、三葉草 C.鳳仙花、狗尾草
38.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人類對生物環境的改變不會影響生物
B.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
C.生物具有的結構特征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
【答案】34.C
35.B
36.A
37.C
38.A
【知識點】植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將動物、植物進行分類,分為不同的類別。
34.第一類 “猴子、狗、老鼠、貓、烏龜、壁虎” 均為脊椎動物,體內具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第二類 “蜘蛛、蠶、水母、蟑螂” 屬于無脊椎動物,體內無脊柱。A 選項中,僅蜘蛛、蠶、蟑螂是昆蟲,水母不屬于昆蟲;B 選項中,僅猴子、狗、老鼠、貓是胎生,烏龜、壁虎為卵生,分類依據不統一。因此,分類依據應為 “有沒有脊柱”。
35.太空環境中,高能輻射、微重力等因素會誘導植物種子的基因發生改變,產生可遺傳的性狀變化,這種現象屬于變異。題干中水稻生長周期縮短、產量增長是太空環境導致的遺傳物質改變,而非 A 選項中未涉及的普通遺傳,也非 C 選項種植土壤不同所致(土壤變化通常為不可遺傳變異)。因此,這是植物變異引起的性狀改變。
36.生物大搜索需全面記錄觀察到的生物,即使是不知名動物,記錄其特征(如外形、顏色)也有助于后續查證,故 A 正確。B 選項忽略土壤下生物會導致數據缺失,許多生物(如蚯蚓)生活在土壤中;C 選項蝸牛空殼是生物存在過的證據,記錄空殼可反映該區域曾有蝸牛活動,忽略會影響搜索完整性。科學調查應涵蓋各類生物痕跡,避免遺漏。
37.草質莖的莖稈柔軟、木質化程度低,常見于草本植物。
A 選項:桂花為木本植物,莖稈木質化程度高,屬于木質莖;牽牛花為草本植物,莖為草質莖,該選項分類混雜。
B 選項:茶花是木本植物,莖為木質莖;三葉草為草本植物,莖為草質莖,分類也不統一。
C 選項:鳳仙花和狗尾草均為草本植物,莖稈柔軟、易折斷,木質化細胞少,屬于典型的草質莖,符合分類要求。
38.人類活動(如砍伐森林、排放污染物)會改變生物棲息地,導致物種數量減少甚至滅絕,故 A 錯誤。B 正確,不同環境(如沙漠與雨林)的氣候、資源差異會影響生物種類和數量;C 正確,生物結構特征與環境相適應,如駱駝駝峰儲水適應沙漠,荷葉蠟質層適應濕潤環境。該題考查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人類對環境的改變會顯著影響生物生存。
1 / 1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
1.(2025六下·石首期中)同樣高度的框架結構塔與實心塔相比,抗風能力(  )。
A.框架結構塔強 B.實心塔強 C.一樣強
2.(2025六下·石首期中)孟德爾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他種植(  ),對遺傳現象進行實驗研究。
A.玉米 B.豌豆 C.水稻
3.(2025六下·石首期中)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是(  )。
A.昆明魚化石 B.猛犸象化石 C.翼龍化石
4.(2025六下·石首期中)如圖,戶外太陽傘不容易被風吹倒的原因是(  )。
A.上面輕,下面重
B.上面重,下面輕
C.上面體積小,下面體積大
5.(2025六下·石首期中)我們在測試塔臺模型時,合格的塔臺必須達標的項目有(  )。
①塔高 ②頂端承重 ③抗風能力 ④抗震能力 ⑤材料成本 ⑥美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6.(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建設中有很多相似的步驟,下列對這些步驟的排序中正確的是(  )。
①制作一個模型 ②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③實施建設
④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A.②⑤①③④ B.⑤②①③④ C.⑤②①④③
7.(2025六下·石首期中)東南亞的熱帶森林中,生活著一種體表長有皮毛、善于攀爬和滑翔、胎生、用乳汁喂養幼仔的動物。根據以上信息,這種動物屬于(  )。
A.爬行動物 B.哺乳動物 C.鳥類
8.(2025六下·石首期中)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人體性狀的是(  )。
A.有無耳垂 B.皮膚顏色 C.頭發長短
9.(2025六下·石首期中)下列不是遺傳變異原理培育的新品種的是(  )。
A.雜交水稻 B.家產黃瓜 C.無籽西瓜
10.(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與技術的關系是(  )。
A.技術決定工程
B.工程決定技術
C.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
11.(2025六下·石首期中)如果每個性狀表現出兩種特征,3種性狀可以呈現8種相貌。(  )
12.(2025六下·石首期中)修建港珠澳大橋時,修建人工島的目的是連接橋梁和隧道。(  )
13.(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制訂標書時,只能用文字進行表達,不可以用畫圖、標記等其他形式。(  )
14.(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校園生物調查活動中,可以從腳印、糞便等蹤跡推測藏起來的動物。(  )
15.(2025六下·石首期中)燕子、大雁、蝙蝠身上都長有毛,會飛,屬于鳥類。(

16.(2025六下·石首期中)父母所有的特征都會遺傳到子女身上。(  )
17.(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制作塔臺模型中,使用膠帶對接口處固定,使用的膠帶越多越好。(  )
18.(2025六下·石首期中)某種生物數量的減少或滅絕會影響它所在的生態系統。(  )
19.(2025六下·石首期中)在制作塔臺模型時,發現設計存在問題,不能進行修改,必須按照原設計進行制作。(  )
20.(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成最終的工程要求。(  )
21.(2025六下·石首期中)“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的是   現象,“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描述的是   現象。
22.(2025六下·石首期中)制作塔臺時,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   ,可以防止塔臺   。
23.(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師常通過   來測試他們的設計,這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
24.(2025六下·石首期中)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限制條件包括   、可用   、   、環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壞力等。
25.(2025六下·石首期中)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   、   或遺跡,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關信息。
26.(2025六下·石首期中)下列哪些是房屋的結構,哪些是房屋的系統?請你連一連。
①供電   ⑤通風
②供暖 A.結構 ⑥門
③采光 B.系統 ⑦窗
④柱子   ⑧梁
27.(2025六下·石首期中)制訂塔臺競標標書時,競標的要點是什么?
28.(2025六下·石首期中)目前,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說四點)
(2025六下·石首期中)某校舉行“塔臺模型”的設計制作比賽,請回答下列問題。
29.如圖是某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為提高該模型的承重能力和穩固性,應該在該模型中增加(  )結構。
A.梯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30.建造塔臺模型并檢驗承重能力,正確的步驟是(  )。
①測量高度和承重能力 ②畫出設計圖 ③選擇材料并制作 ④明確問題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31.為了提高模型的抗震能力,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底座重量 B.增加模型高度 C.塔臺底部加滾珠
32.關于“塔臺投標發布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介紹的過程中可采取小組分工的形式進行
B.發布會只需要介紹本組塔臺設計的優勢
C.如果方案不夠完善需要及時進行修改
33.測試塔臺承重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每次測試都要將重物輕拿輕放
B.每次測試可以任意使用不同質量的重物
C.若塔臺改進多次后承重能力依舊很差,我們就可以放棄制作了
(2025六下·石首期中)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北京開艙,其中大約有12000顆種子返回地球,讓種子先“上天”再“入地”,經過篩選雜交鑒定等,最終形成新種子資源。各國的科學家們也一直在進行太空動物實驗研究,有猴子、狗、老鼠、貓、壁虎、蜘蛛、烏龜、蠶、水母、蟑螂等各種動物。
34.小科將文中的動物分成了如下兩類,他的依據是(  )。
猴子、狗、老鼠、貓、烏龜、壁虎 蜘蛛、蠶、水母、蟑螂
A.是不是昆蟲 B.是不是胎生 C.有沒有脊柱
35.太空艙返回的水稻新品種,其植株比正常的生長周期縮短13天,而產量卻可以增長5%—10%,這是植物(  )引起的。
A.遺傳 B.變異 C.種植土壤不同
36.小科也想了解身邊的動植物,他對自己家的小區開展了生物大搜索,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遇到不知名的小動物,要記錄下來
B.土壤下的生物可以忽略
C.發現一個蝸牛的空殼,可以不用記錄
37.小科用二歧分類法對小區發現的植物進行分類,下列屬于草質莖的是(  )。
A.桂花、牽牛花 B.茶花、三葉草 C.鳳仙花、狗尾草
38.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人類對生物環境的改變不會影響生物
B.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同
C.生物具有的結構特征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框架結構
【解析】【分析】框架結構塔由構件連接成網狀,屬于空心結構,風可通過空隙穿過,減少風阻面積,降低風力對塔的直接沖擊;而實心塔為實體結構,迎風面積大,風力作用下易產生較大扭矩和壓力。因此,同樣高度下框架結構塔抗風能力更強。
2.【答案】B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孟德爾選擇豌豆作為實驗材料,因其具有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特性,能避免自然雜交;且豌豆的相對性狀(如高莖 / 矮莖、圓粒 / 皺粒)易于區分和統計。他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奠定了遺傳學基礎,故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3.【答案】A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昆明魚化石發現于我國云南,距今約 5.3 億年,屬于寒武紀早期生物,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證明脊椎動物起源可追溯至寒武紀大爆發時期。而猛犸象(哺乳動物)和翼龍(爬行動物)化石出現時間遠晚于昆明魚,故正確答案為 A。
4.【答案】A
【知識點】框架結構
【解析】【分析】戶外太陽傘采用 “上輕下重” 的結構設計,底部通常配有較重的底座(如水泥塊、金屬支架等),降低整體重心。當風吹來時,重心越低,物體穩定性越強,不易因風力產生的力矩而傾倒。若上部重下部輕,會導致重心偏高,反而容易被風吹倒,故 A 正確。
5.【答案】A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測試塔臺模型時,塔高需達到指定標準,頂端承重體現結構強度,抗風與抗震能力關乎實際應用安全性,材料成本涉及經濟性,均為核心考核指標。而美觀屬于非必需的附加屬性,并非所有合格塔臺的強制達標項,故正確答案為 A。
6.【答案】C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設的正確流程始于明確問題,繼而在限制條件下設計方案,隨后制作模型;模型需通過測試評估并改進,確保設計可行后再實施建設。選項 C 符合 “明確問題→設計→建模→測試改進→施工” 的邏輯順序,故正確。
7.【答案】B
【知識點】動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該動物具有體表被毛、胎生、用乳汁喂養幼仔的特征,這些均為哺乳動物的典型標志。爬行動物體表多為鱗片且卵生,鳥類體表覆羽且通過產卵繁殖,均與題干描述不符。其善于攀爬、滑翔的行為屬于生存適應,不影響類群歸屬,故正確答案為 B。
8.【答案】C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頭發是后天生長的,不屬于人體性狀。
9.【答案】B
【知識點】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雜交水稻利用基因重組(遺傳變異)培育,無籽西瓜通過染色體變異(三倍體)獲得,均屬于遺傳變異育種。而 “家產黃瓜” 通常指家庭種植的普通黃瓜,多為自然繁殖或常規選種,未利用遺傳變異原理改造基因或染色體,不屬于育種培育的新品種,故正確答案為 B。
10.【答案】C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與技術二者緊密關聯。技術為工程提供支撐,如新材料、新工藝推動工程創新;工程實踐則倒逼技術發展,如航天工程促使火箭技術迭代。二者并非單向決定關系,而是在互動中共同進步,體現 “技術賦能工程、工程反哺技術” 的動態關聯,故 C 正確。
11.【答案】正確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每個性狀有 2 種特征,根據排列組合原理,n 個性狀的表現型數量為 2n。3 個性狀時,23=8 種,故 3 種性狀可呈現 8 種相貌。該結論符合遺傳學中獨立性狀自由組合的規律,題干表述正確。
12.【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橋采用 “橋 — 島 — 隧” 組合結構,人工島的核心功能是銜接橋梁與海底隧道。當橋梁延伸至深海區域時,通過人工島過渡到隧道,既能避開航運主航道,又能確保橋梁與隧道的平穩銜接,故題干表述正確。
13.【答案】錯誤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制訂標書時,文字是主要表達形式,但并非禁止使用畫圖、標記等方式。合理運用圖表、示意圖等可更清晰展示技術方案、施工流程等內容,增強標書的可讀性和說服力。只要符合招標文件要求,適當結合圖形輔助表達是允許的,故題干表述錯誤。
14.【答案】正確
【知識點】調查校園生物
【解析】【分析】在校園生物調查中,動物的腳印、糞便等蹤跡是重要的調查線索。不同動物的腳印形狀、大小及糞便特征(如形態、殘留物)具有特異性,通過分析這些蹤跡可推測物種類型及活動情況,是生態調查中常用的間接觀察方法,故題干表述正確。
15.【答案】錯誤
【知識點】鳥類
【解析】【分析】鳥類具有的特征有:鳥的體表覆蓋著羽毛;鳥的前肢變成翼,翼是鳥的飛行器官;有喙無齒;鳥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為雙重呼吸;鳥的心臟有四腔,兩條循環路線,循環能力強;生殖方式為卵生,體溫恒定等特征。
燕子和大雁體表覆蓋著羽毛,有喙無齒,卵生,是鳥類;蝙蝠體表有毛,胎生,是哺乳動物。
16.【答案】錯誤
【知識點】遺傳
【解析】【分析】父母的特征通過基因遺傳給子女,但并非所有特征都會遺傳。一方面,基因表達受顯性 / 隱性規律影響,隱性性狀可能不顯現;另一方面,后天環境(如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也會塑造個體特征(如體型、膚色)。例如父母的近視若由后天用眼習慣導致,便不會遺傳,故題干表述錯誤。
17.【答案】錯誤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模型時,膠帶用于固定接口處需適度。過多膠帶會增加模型重量,可能導致結構失衡,且浪費材料;同時膠帶過厚可能影響接口貼合度,降低穩定性。應根據結構需求合理使用,確保固定效果的同時兼顧模型輕量化與經濟性,故題干表述錯誤。
18.【答案】正確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中生物間存在復雜的食物鏈和食物網聯系,某種生物數量減少或滅絕會打破原有生態平衡。例如其天敵可能因缺少食物數量下降,獵物則可能因失去制約過度繁殖,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故題干表述正確。
19.【答案】錯誤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模型時,設計迭代是關鍵環節。發現問題后需及時修改,如結構穩定性不足、材料分配不合理等,若固守原設計可能導致模型失敗。合理的優化調整(如加固薄弱節點、調整承重結構)能提升模型性能,這也是工程實踐中 “設計 - 測試 - 改進” 的標準流程,故題干表述錯誤。
20.【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建設的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工程設計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成最終的工程要求。
21.【答案】遺傳;變異
【知識點】變異;遺傳
【解析】【分析】“有其父必有其子” 描述的是遺傳現象,指親子代間性狀的相似性,體現基因在世代間的傳遞,如父母的膚色、五官形態等可遺傳給子女。“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描述的是變異現象,指親子代間及子代個體間的性狀差異,源于基因重組、突變或環境影響,如同一家庭中子女的身高、血型可能不同,展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基礎。
22.【答案】等高;傾斜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制作塔臺時,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保持一致,可以防止塔臺重心偏移或結構傾斜。若立柱高度不一,會導致各支撐點受力不均,模型易因重心不穩而倒塌;高度一致能確保底座水平,提升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這是塔臺制作中保證承重能力和抗風性能的基礎要求,符合工程結構的力學原理。
23.【答案】建立模型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工程師常通過制作原型并測試來驗證設計,這是工程設計的關鍵環節。原型能直觀呈現設計構想,通過模擬實際使用場景(如承重測試、抗壓實驗等),可暴露結構缺陷或功能不足,便于及時優化。從塔臺模型的抗風測試到橋梁原型的載荷實驗,測試環節能降低實際應用風險,確保設計符合性能需求,是迭代改進的重要依據。
24.【答案】時間;費用;材料
【知識點】認識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師常通過制作原型并測試來驗證設計,這是工程設計的關鍵環節。原型能直觀呈現設計構想,通過模擬實際使用場景(如承重測試、抗壓實驗等),可暴露結構缺陷或功能不足,便于及時優化。從塔臺模型的抗風測試到橋梁原型的載荷實驗,測試環節能降低實際應用風險,確保設計符合性能需求,是迭代改進的重要依據。
25.【答案】遺體;遺物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關信息。其中,遺體化石如動物骨骼、植物葉片等,直接保存了生物身體部分;遺物化石如恐龍蛋、原始人工具等,是生物活動留下的產物;遺跡化石如足跡、洞穴等,反映生物行為痕跡。這些化石為研究古生物演化、地質歷史提供關鍵證據。
26.【答案】
【知識點】房屋
【解析】【分析】房屋的結構指支撐整體重量、維持穩固的骨架部分,如柱子和梁,通過承重連接形成力學體系。系統則是具備特定功能的裝置或組件,例如供電、供暖系統負責能源供應,采光、通風系統保障環境舒適,而門和窗既屬于維護結構,也通過開啟閉合實現通行、采光等功能,歸為功能性系統。
27.【答案】競標的要點是項目成本和項目安全性。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在制訂標書時,要注意以下事項:(1)在設計中還要考慮承重、安全、抗風抗震能力等問題。(2)制訂標書要合理,準確使用文字、圖畫、標注等多種形式表達。(3)設計中要關注塔臺設計細節。(4)在設計時關注競標的兩項重要標準:項目安全性和項目成本。所以制訂塔臺標書時,競標要點是項目成本和項目安全性。
28.【答案】我國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物種、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建立動物精子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
【解析】【分析】目前,我國為保護生物多樣性采取了以下措施:
健全政策法規: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等 40 多項方案文件,頒布和修訂《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 30 余部相關法律法規。
優化就地保護: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加強遷地保護:建立植物園、動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種質資源庫等,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搶救性保護。
改善生態環境:加大水、氣、土污染防治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目標超額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修復生態系統: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部署實施 51 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
【答案】29.C
30.C
31.B
32.B
33.A
【知識點】塔臺
【解析】【分析】三角形結構最穩固,常用于增強承重和穩定性;增加底部重量屬于抗震方式中的耐震,塔臺底部加滾珠屬于抗震方式中的免震,增加模型高度反而會使塔臺重心增高,塔臺更容易搖晃。
29.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其邊長與角度固定后不易變形,能均勻分散承重壓力。相比之下,正方形結構受力時易因對角線變形導致框架失穩,梯形結構穩定性也弱于三角形。在塔臺模型中增加三角形支撐(如斜桿連接立柱與橫梁),可通過力學原理增強整體抗傾覆能力,有效提升承重與穩固性。
30.建造塔臺模型需遵循工程設計流程:先④明確問題(如承重、高度要求),再②畫出設計圖規劃結構;接著③選擇材料并制作,確保按設計落地;最后①測量高度和承重能力檢驗效果。若先畫圖再明確問題,可能導致設計偏離需求,而制作后再測量是驗證方案的必要環節,故正確順序為④②③①。
31.增加模型高度會提升重心,使結構在震動中更易因力矩增大而傾覆,不利于抗震。A 選項增加底座重量可降低重心,增強穩定性;C 選項塔臺底部加滾珠能通過滾動摩擦緩沖震動能量,減少沖擊力。而增高模型違背 “降低重心以抗震” 的力學原理,屬于不合理做法。
32.投標發布會不僅需展示設計優勢,還應客觀說明方案細節(如材料選擇、成本預算)及潛在風險,以便招標方全面評估。A 選項小組分工介紹可提升效率,C 選項及時修改不完善方案是優化設計的必要環節。若僅強調優勢而回避不足,可能導致方案因信息不全被否決,故 B 說法錯誤。
33.測試塔臺承重時,輕拿輕放重物可避免因沖擊力導致測量誤差,保證數據準確性,故 A 正確。B 選項任意使用不同質量重物會使測試標準不統一,無法科學對比改進效果;C 選項放棄制作違背工程設計 “迭代優化” 原則,應分析問題(如結構缺陷、材料強度)并持續改進。科學的測試需控制變量、保持操作規范,而非隨意改變條件或輕易放棄。
【答案】34.C
35.B
36.A
37.C
38.A
【知識點】植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將動物、植物進行分類,分為不同的類別。
34.第一類 “猴子、狗、老鼠、貓、烏龜、壁虎” 均為脊椎動物,體內具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第二類 “蜘蛛、蠶、水母、蟑螂” 屬于無脊椎動物,體內無脊柱。A 選項中,僅蜘蛛、蠶、蟑螂是昆蟲,水母不屬于昆蟲;B 選項中,僅猴子、狗、老鼠、貓是胎生,烏龜、壁虎為卵生,分類依據不統一。因此,分類依據應為 “有沒有脊柱”。
35.太空環境中,高能輻射、微重力等因素會誘導植物種子的基因發生改變,產生可遺傳的性狀變化,這種現象屬于變異。題干中水稻生長周期縮短、產量增長是太空環境導致的遺傳物質改變,而非 A 選項中未涉及的普通遺傳,也非 C 選項種植土壤不同所致(土壤變化通常為不可遺傳變異)。因此,這是植物變異引起的性狀改變。
36.生物大搜索需全面記錄觀察到的生物,即使是不知名動物,記錄其特征(如外形、顏色)也有助于后續查證,故 A 正確。B 選項忽略土壤下生物會導致數據缺失,許多生物(如蚯蚓)生活在土壤中;C 選項蝸牛空殼是生物存在過的證據,記錄空殼可反映該區域曾有蝸牛活動,忽略會影響搜索完整性。科學調查應涵蓋各類生物痕跡,避免遺漏。
37.草質莖的莖稈柔軟、木質化程度低,常見于草本植物。
A 選項:桂花為木本植物,莖稈木質化程度高,屬于木質莖;牽牛花為草本植物,莖為草質莖,該選項分類混雜。
B 選項:茶花是木本植物,莖為木質莖;三葉草為草本植物,莖為草質莖,分類也不統一。
C 選項:鳳仙花和狗尾草均為草本植物,莖稈柔軟、易折斷,木質化細胞少,屬于典型的草質莖,符合分類要求。
38.人類活動(如砍伐森林、排放污染物)會改變生物棲息地,導致物種數量減少甚至滅絕,故 A 錯誤。B 正確,不同環境(如沙漠與雨林)的氣候、資源差異會影響生物種類和數量;C 正確,生物結構特征與環境相適應,如駱駝駝峰儲水適應沙漠,荷葉蠟質層適應濕潤環境。該題考查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人類對環境的改變會顯著影響生物生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方山县| 岳普湖县| 蓬溪县| 洛阳市| 开阳县| 太白县| 河源市| 桓台县| 临猗县| 绥化市| 弥勒县| 来安县| 洛川县| 辉南县| 洛南县| 通榆县| 罗甸县| 河北省| 长治县| 平遥县| 北票市| 外汇| 陇川县| 保山市| 合山市| 霞浦县| 肇源县| 巍山| 夏津县| 南京市| 蒙自县| 池州市| 双流县| 邯郸市| 祁门县| 绥滨县| 和龙市| 乳山市| 高陵县|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