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 地球的運動 章末復習要點一 地球自轉及影響典題1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天地的生存法則。讀晝與夜示意圖及勞作景觀圖,完成(1)~(3)題。(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規律是( )A.物影變化B.四季更替C.晝夜更替D.緯度差異(2)圖中四地正迎來日出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3)晝夜更替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圍繞太陽旋轉B.地球本身不發光C.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D.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要點二 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情況及地理意義二分二 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時間 3月21日 前后 6月21日 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 日前后太陽直 射緯線 赤道 北回 歸線 赤道 南回 歸線北半球晝 夜狀況 晝夜 等長 晝長 夜短 晝夜 等長 晝短 夜長北極圈內晝夜狀況 極晝 極夜所在季節 及該季節 包括的 月份(北 半球) 春季 3、4、5月 夏季 6、7、8月 秋季 9、10、 11月 冬季 12、1、 2月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典題2 數九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計算寒冷天數的方法,從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間有描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人們用墨筆每天暈染一瓣兒梅花,九九八十一天過后,梅花點遍,春回大地。圖示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和九九消寒圖。據此完成(1)~(2)題。(1)理論上,數九第一天,陽光直射( )A.赤道B.北回歸線C.南回歸線D.每年不固定(2)九九消寒圖暈染期間,我國( )A.晝短夜長,白晝越來越長B.晝短夜長,夜晚越來越長C.晝長夜短,白晝越來越長D.晝長夜短,夜晚越來越長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 2.晝夜長短八字訣:點北北長,點南南長。 點北北長即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晝越長,直至出現極晝現象。點南南長即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越往南晝越長,直至出現極晝現象。要點三 地球上四季和五帶的形成1.形成原因2.五帶概況名稱 范圍 特點熱帶 23.5°S~23.5°N 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北溫帶 23.5°N~ 66.5°N 無陽光直射現象,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較為明顯南溫帶 23.5°S~ 66.5°S北寒帶 66.5°N~90°N 無陽光直射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南寒帶 66.5°S~90°S典題3 一年中,不同緯度地帶獲得的太陽光熱有多有少,冷熱有差別。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帶。如圖為地球五帶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劃分五帶的界線對應正確的是( )A.①——南回歸線B.②——北回歸線C.③——赤道D.④——本初子午線(2)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在戊地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A.繁花遍地 B.黃沙漫天C.冰天雪地 D.綠樹成蔭綜合練 提升素養 03 某地理小組在學習中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1~3題。【演示實驗】在暗室里,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陽,在電燈旁放置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觀察地球儀上的受光區域及其變化。1.在演示過程中,撥動地球儀的正確方法是( )A.面對地球儀,自東向西撥動B.面對地球儀,自西向東撥動C.從北極上空俯視,順時針撥動D.從南極上空俯視,逆時針撥動2.該實驗演示的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A.五帶的劃分 B.晝夜長短的變化C.四季的變化 D.晝夜更替3.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緩緩旋轉地球儀180°,會發現圖中甲點( )A.一直處于白天 B.一直處于黑夜C.由白天變成黑夜 D.由黑夜變成白天 下圖為地球的晝與夜示意圖,圖中標注了某年元旦我國四地日出的北京時間。據此完成4~6題。4.元旦當天,四地中最早迎來日出的是( )A.撫遠 B.北京C.喀什 D.海馬灘5.喀什和撫遠的日出時間差異較大,是因為我國( )A.南北跨度大 B.東西跨度大C.瀕臨海洋 D.氣候差異大6.元旦當天,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為( )A.極晝 B.晝長夜短C.晝短夜長 D.晝夜等長 傳統文化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2016年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讀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完成7~9題。7.造成二十四節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大小 B.地球的形狀C.地球的自轉 D.地球的公轉8.2024年10月23日,我國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節氣。霜降時節,榆林市晝夜長短情況大約是下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晝)中的( )9.觀察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判斷北極圈內完全處于極晝的節氣是( )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 城市中“智能化路燈”(如下圖)能夠根據當地晝夜長短變化自行調節路燈開關時間,當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路燈開啟工作狀態,反之則關閉。結合材料,完成10~12題。10.通常情況下,西安市的路燈照明時間最長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11.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狀12.“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在該節氣第一天時,西安“智能路燈”開啟的時間是( )A.19:00 B.18:00C.19:30 D.18:3013. 跨學科主題學習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節、氣候、物候的規律和變化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產物,是有情有景有境的真實生活。青島市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以“二十四節氣與我們”為主題,開展了跨學科主題學習。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圖1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據記載,三千年前,周公旦在今河南登封市設置過一種以測定日影長度來確定時間的儀器,稱為圭表。這應為世界上最早的計時器。圖1為河南登封觀星臺大型圭表,圖2為圭表測量正午日影變化狀況示意圖。圖2(1)古人觀察正午時“表”影的長短,確定了二分二至日。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長至a線位置時,是 節氣;正午“表”影最短至b線位置時,是 節氣;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造成“表”影在一年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運動。 二十四節氣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到了秦漢年間,已經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下圖為二十四節氣示意圖。(2)地球繞太陽一周為360度,將整個軌道劃分為24份,每一個節氣相當于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動 度所達到的位置。一年之中,每兩個節氣之間相隔約 天,二十四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 (3)中國傳統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始點,劃分出春、夏、秋、冬四季。據圖按時間順序寫出中國傳統夏季包含的所有節氣。中國詩詞歌謠對時節和氣候的描述,堪稱二十四節氣的“文學目錄說明書”。 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左河水《春分》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x逸《點絳唇·金氣秋分》(4)“白天黑夜兩均分”是因為春分時太陽直射 (重要緯線),全球的晝夜長短狀況為 ?!帮L清露冷”寓意秋分過后即將迎來 (節氣),漸漸風寒水涼。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5)為深入了解這一非遺文化,青島的同學們繪制了二十四節氣手工畫,其中與本地冬至最可能相匹配的是 圖,請說明你的判斷依據 。 (6)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為傳承“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作為中學生你可以怎么做 第1章 地球的運動 章末復習要點一 地球自轉及影響典題1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天地的生存法則。讀晝與夜示意圖及勞作景觀圖,完成(1)~(3)題。(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規律是(C)A.物影變化B.四季更替C.晝夜更替D.緯度差異(2)圖中四地正迎來日出的是(A)A.① B.②C.③ D.④(3)晝夜更替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C)A.地球圍繞太陽旋轉B.地球本身不發光C.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D.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要點二 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情況及地理意義二分二 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時間 3月21日 前后 6月21日 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 日前后太陽直 射緯線 赤道 北回 歸線 赤道 南回 歸線北半球晝 夜狀況 晝夜 等長 晝長 夜短 晝夜 等長 晝短 夜長北極圈內晝夜狀況 極晝 極夜所在季節 及該季節 包括的 月份(北 半球) 春季 3、4、5月 夏季 6、7、8月 秋季 9、10、 11月 冬季 12、1、 2月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典題2 數九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計算寒冷天數的方法,從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間有描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人們用墨筆每天暈染一瓣兒梅花,九九八十一天過后,梅花點遍,春回大地。圖示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和九九消寒圖。據此完成(1)~(2)題。(1)理論上,數九第一天,陽光直射(C)A.赤道B.北回歸線C.南回歸線D.每年不固定(2)九九消寒圖暈染期間,我國(A)A.晝短夜長,白晝越來越長B.晝短夜長,夜晚越來越長C.晝長夜短,白晝越來越長D.晝長夜短,夜晚越來越長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 2.晝夜長短八字訣:點北北長,點南南長。 點北北長即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時,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晝越長,直至出現極晝現象。點南南長即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越往南晝越長,直至出現極晝現象。要點三 地球上四季和五帶的形成1.形成原因2.五帶概況名稱 范圍 特點熱帶 23.5°S~23.5°N 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北溫帶 23.5°N~ 66.5°N 無陽光直射現象,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較為明顯南溫帶 23.5°S~ 66.5°S北寒帶 66.5°N~90°N 無陽光直射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南寒帶 66.5°S~90°S典題3 一年中,不同緯度地帶獲得的太陽光熱有多有少,冷熱有差別。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帶。如圖為地球五帶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劃分五帶的界線對應正確的是(B)A.①——南回歸線B.②——北回歸線C.③——赤道D.④——本初子午線(2)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是(A)A.甲 B.乙 C.丙 D.丁(3)在戊地可能看到的景觀是(C)A.繁花遍地 B.黃沙漫天C.冰天雪地 D.綠樹成蔭綜合練 提升素養 03 某地理小組在學習中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1~3題。【演示實驗】在暗室里,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陽,在電燈旁放置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觀察地球儀上的受光區域及其變化。1.在演示過程中,撥動地球儀的正確方法是(B)A.面對地球儀,自東向西撥動B.面對地球儀,自西向東撥動C.從北極上空俯視,順時針撥動D.從南極上空俯視,逆時針撥動2.該實驗演示的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是(D)A.五帶的劃分 B.晝夜長短的變化C.四季的變化 D.晝夜更替3.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緩緩旋轉地球儀180°,會發現圖中甲點(C)A.一直處于白天 B.一直處于黑夜C.由白天變成黑夜 D.由黑夜變成白天 下圖為地球的晝與夜示意圖,圖中標注了某年元旦我國四地日出的北京時間。據此完成4~6題。4.元旦當天,四地中最早迎來日出的是(D)A.撫遠 B.北京C.喀什 D.海馬灘5.喀什和撫遠的日出時間差異較大,是因為我國(B)A.南北跨度大 B.東西跨度大C.瀕臨海洋 D.氣候差異大6.元旦當天,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為(C)A.極晝 B.晝長夜短C.晝短夜長 D.晝夜等長 傳統文化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2016年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讀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完成7~9題。7.造成二十四節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D)A.地球的大小 B.地球的形狀C.地球的自轉 D.地球的公轉8.2024年10月23日,我國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節氣。霜降時節,榆林市晝夜長短情況大約是下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晝)中的(D)9.觀察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判斷北極圈內完全處于極晝的節氣是(B)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 城市中“智能化路燈”(如下圖)能夠根據當地晝夜長短變化自行調節路燈開關時間,當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路燈開啟工作狀態,反之則關閉。結合材料,完成10~12題。10.通常情況下,西安市的路燈照明時間最長的是(D)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11.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狀12.“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痹谠摴潥獾谝惶鞎r,西安“智能路燈”開啟的時間是(B)A.19:00 B.18:00C.19:30 D.18:3013. 跨學科主題學習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節、氣候、物候的規律和變化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產物,是有情有景有境的真實生活。青島市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以“二十四節氣與我們”為主題,開展了跨學科主題學習。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圖1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據記載,三千年前,周公旦在今河南登封市設置過一種以測定日影長度來確定時間的儀器,稱為圭表。這應為世界上最早的計時器。圖1為河南登封觀星臺大型圭表,圖2為圭表測量正午日影變化狀況示意圖。圖2(1)古人觀察正午時“表”影的長短,確定了二分二至日。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長至a線位置時,是 冬至 節氣;正午“表”影最短至b線位置時,是 夏至 節氣;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造成“表”影在一年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公轉 運動。 二十四節氣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到了秦漢年間,已經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下圖為二十四節氣示意圖。(2)地球繞太陽一周為360度,將整個軌道劃分為24份,每一個節氣相當于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動 15 度所達到的位置。一年之中,每兩個節氣之間相隔約 15 天,二十四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 (3)中國傳統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始點,劃分出春、夏、秋、冬四季。據圖按時間順序寫出中國傳統夏季包含的所有節氣。參考答案: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中國詩詞歌謠對時節和氣候的描述,堪稱二十四節氣的“文學目錄說明書”。 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蠛铀洞悍帧?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x逸《點絳唇·金氣秋分》(4)“白天黑夜兩均分”是因為春分時太陽直射 赤道 (重要緯線),全球的晝夜長短狀況為 平分 。“風清露冷”寓意秋分過后即將迎來 寒露 (節氣),漸漸風寒水涼。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5)為深入了解這一非遺文化,青島的同學們繪制了二十四節氣手工畫,其中與本地冬至最可能相匹配的是 丁 圖,請說明你的判斷依據 青島位于北方地區,冬至時節天寒地凍,到處冰天雪地 。 (6)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為傳承“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作為中學生你可以怎么做 參考答案:積極學習二十四節氣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積極分享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和故事;組織二十四節氣知識競賽或者討論小組,激發同學們對二十四節氣的興趣,鼓勵大家共同學習和探討;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 地球的運動 章末復習 - 學生版.docx 第1章 地球的運動 章末復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