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交大附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B-11 O-16 Na-23 S-32 Ca-40 Zr-91 Pb-207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關于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A.青銅、鋁合金、光導纖維都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B.有機玻璃、天然橡膠是有機高分子材料C.具有網狀結構的酚醛樹脂可溶于酒精D.玻璃、水泥、新型陶瓷都屬于硅酸鹽產品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不正確的是( )A.甲酸的結構式: B.HClO的空間填充模型:C.乙烯分子中的鍵: D.結構示意圖:3.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 與發生加成反應,最多消耗的個數為3B.25℃、101kPa下,44.8L CO和的混合氣體的分子數等于2C.80g NaOH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是2mol/LD.鉛酸蓄電池的正極質量增加3.2g時,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目為0.14.下列實驗設計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乙醇和濃硫酸,共熱,使乙酸全部轉化為乙酸乙酯B.驗證乙烯與是發生加成反應還是取代反應:向溴水中通入足量乙烯,并測定褪色前后水溶液的pH,比較其pH的變化C.除去甲苯中的少量苯酚:加濃溴水,振蕩、靜置、過濾D.檢驗甲酸中是否混有乙醛:可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中和甲酸后,再做銀鏡反應實驗5.下列方程式正確的是( )A.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檢驗加碘鹽中的:B.溶液與少量溶液混合:C.工業上常利用FeS處理廢水中的:D.向溶液中加入硝酸:6.物質結構決定物質性質。下列性質差異與結構因素匹配錯誤的是( )選項 性質差異 結構因素A 沸點:乙醇(78.3℃)高于二甲醚(-29.5℃) 氫鍵作用B 熔點:(1040℃)遠高于(178℃升華) 晶體類型C 鍵角:(94°)小于(109.5°) 電負性差異D 分解溫度:HBr(500℃)高于HI(300℃) 范德華力作用7.下列實驗裝置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圖a測定醋酸的濃度B.圖b由溶液制取無水3C圖c探究壓強對平衡的影響D.圖d關閉止水夾a,打開活塞b,可檢查裝置氣密性8.我國化學工作者開發了一種回收利用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轉化路線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LA的單體可以發生消去反應 B.PLA含有兩種官能團C.MP的同分異構體中含羧基的有2種 D.MMA能使溴水褪色9.已知A、B、C、D為短周期內原子半徑依次增大的元素,X、Y、M、N分別由這四種元素中的兩種組成的常見化合物,甲、乙為其中兩種元素對應的單質,若X與Y、甲與乙摩爾質量相同,Y與乙均為淡黃色固體,上述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省略),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電負性:DN,沸點N>MC.簡單離子半徑: D.D與其他元素均能形成離子化合物10.在的晶體空隙中插入金屬離子可獲得超導體。一種超導體的面心立方晶胞如圖1所示,已知:晶胞參數為a pm,各點的原子分數坐標分別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A原子的對角面結構如圖2所示 B.相鄰兩個的最短距離為C.晶胞中C點原子分數坐標為 D.該晶體中,都位于形成正八面體空隙11.已知反—2—丁烯轉化為順—2—丁烯反應如下,,和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2—丁烯與順—2—丁烯互為位置異構體 B.溫度變化對的影響程度小于對的影響程度C.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D.順—2—丁烯比反—2—丁烯穩定12.Buchwald-Hartwig偶聯反應(布赫瓦爾德-哈特維希反應)是合成芳胺的重要方法,反應機理如圖(圖中Ar表示芳香烴基,---表示為副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整個過程僅涉及到取代反應B.3、5和8都是反應的中間體C.理論上1mol 最多能消耗2molD.若原料用和,則可能得到的產物為、和13.纖維電池是可以為可穿戴設備提供電能的便攜二次電池。一種纖維鈉離子電池放電的總反應為,其結構簡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電時N極為負極B.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充電時,若轉移x mol ,M極電極將增重23gD.充電時從M極遷移到N極14.常溫下,現有兩份溶液,分別為含的飽和溶液和含MB(s)的MB飽和溶液。兩種溶液中各自的以及含A微粒的分布系數δ隨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均不發生水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曲線③代表B.-C.pH=3時,飽和溶液中存在:D.0.001NaHA溶液: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8分)15.(16分)鋯是一種稀有金屬,廣泛用在航空航天、軍工、核反應、原子能領域。一種以鋯英砂(主要含,還含有少量Cr、Fe、Hf等元素)為原料生產金屬鋯和副產物硅酸鈣的工藝流程如下:已知:①“酸溶”后各金屬元素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為、、、;②“氨沉”時產物為、和③25℃時,,;④部分氯化物的沸點數據如表所示:物質沸點/℃ 331 1300 316 700回答下列問題:(1)“堿熔”時有生成,溫度和時問對鋯英砂堿熔分解率的影響如圖所示,則應采取的條件為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萃取”時除去的雜質元素為______,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除TOPO外,還有______(填化學式)。(3)沉氨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則______。(4)“煅燒”時分解生成,“沸騰氯化”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氯化反應結束通入,可以將轉為,其目的是:______。(5)某種摻雜CaO的晶胞如圖所示,Ca位于晶胞的面心。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已知Zr在周期表中與Ti同族且相鄰,則Zr的價電子排布式為:b.O位于Zr與Ca構成的四面體內部c.每個O周圍最緊鄰的O有12個Ⅱ.結合圖中數據,計算該晶胞的密度______(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用含r和的代數式表示)。16.(14分)硼氫化鈉是一種潛在儲氫劑,在有機合成中也被稱為“萬能還原劑”。實驗室制備、提純、分析純度的步驟如下,請結合信息回答問題。NaH性質 固體,可溶于異丙胺或水,常溫下與水緩慢反應,與酸劇烈反應,強堿環境下能穩定存在 固體,強還原性,與水劇烈反應產生 固體,難溶于異丙胺,常溫下與水劇烈反應Ⅰ.的制備先打開,向裝置中鼓入,然后升溫到110℃左右,打開攪拌器快速攪拌,將融化的Na快速分散到石蠟油中,然后升溫到200℃,關閉,打開通入,充分反應后制得NaH。然后升溫到240℃,持續攪拌下通入,打開,向三頸燒瓶中滴入硼酸三甲酯[分子式為,沸點為68℃],充分反應后,降溫后離心分離得到和的固體混合物。(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2)寫出NaH與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3)將Na分散到石蠟油中的目的是______。Ⅱ.的提純(4)可采用索氏提取法提純,其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將和的固體混合物放入濾紙套筒1中,燒瓶中異丙胺(熔點:-101℃,沸點:33℃)受熱蒸發,蒸汽沿導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濾紙套筒1中,再經導管3返回燒瓶,從而實現連續萃取。當萃取完全后,在______(填“圓底燒瓶”或“索氏提取器”)中。(5)分離異丙胺和并回收溶劑的方法是______。Ⅲ.的純度分析[已知]步驟1:取9.00g 產品(雜質不參與反應),將產品溶于X溶液后配成200mL溶液,取2.00mL置于碘量瓶中,加入30.00mL 0.1000mol/L 溶液充分反應。(反應為)步驟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的KI溶液,用稀硫酸溶液調節pH,使過量轉化為,冷卻后暗處放置數分鐘。步驟3:向步驟2所得溶液中加和緩沖溶液調pH約為5.0,加入幾滴淀粉指示劑,用0.2000mol/L 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18.00mL。(反應為)(6)X溶液為______溶液。(寫化學式)。(7)產品中的純度為______%。17.(14分)氯菊酯(化合物I)是一種高效低毒的農業殺蟲劑,其合成路線如下。(1)B的化學名稱是______。(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填標號)。A.B能發生銀鏡反應 B.A+B→C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C.D有順反異構體 D.F中有3個手性碳原子(3)D中不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4)由D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5)由E生成F的反應中需在分子內形成新的C-C鍵,形成此C-C鍵的碳原子序號為______。(6)芳香化合物J比F少兩個氫,J的核磁共振氫譜顯示三組峰,且峰面積比為9:2:1(不含O-O鍵),則J可能的結構簡式為:______。(寫出其中一種即可)(7)化合物H的化學式為且為離子化合物,其中N周圍連接四個單鍵類似于銨鹽,請補全結構簡式:18.(14分)萘類物質的加成反應,可以合成多種環狀結構的異構體,并在工業中有重要應用,利用1-甲基萘(1-MN)制備四氫萘類物質(MTLs,包括1-MTL和5-MTL)。反應過程中伴有生成1-甲基十氫萘(1-MD)的副反應,涉及反應如圖:(1)已知一定條件下反應、、的焓變分別為、、,則反應的焓變______(用含、、的代數式表示)。(2)同苯類似,萘()也屬于芳香烴,是平面分子,其分子中也含有大鍵,則萘的大鍵可表示為______。(3)四個平衡體系的壓強平衡常數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①1-MN,MTLs,1-MD中最穩定的是______。②若曲線c、d分別代表反應、的平衡常數隨溫度的變化,則表示反應的平衡常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為______。(填“a”或“b”)(4)一定溫度下,將一定量的1-MN投入一密閉容器中,保持體系中濃度恒定(反應體系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檢測到四種有機物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①以上各反應的速率方程均可表示為,其中、分別為各反應中對應反應物的濃度,k為速率常數;②在該條件下,、的速率常數的關系為。①圖中表示5-MTL的曲線是______(填“a”、“b”、“c”或“d”)②為了提高1-MTL產率,可采取的方法為______。(答一條)(5)一定溫度下,在體積1L的密閉容器中投入1mol 和10mol 發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中為0.2mol,為0.3mol,的轉化率為25%,的產率為______。答案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B D D B C D A B A D11 12 13 14C A B B二、非選擇題15.(1)300℃條件下堿溶8h;;(2)Hf:NaOH、HCl;(3);(4);避免“蒸餾”時中含有雜質;(5)b;16.(1)球形干燥管;(2);(3)加快氫氣與鈉的反應速率;(4)圓底燒瓶;(5)蒸餾;(6)NaOH;(7)76%;17.(1)三氯乙醛 (2)CD (3)碳碳雙鍵、碳氯鍵(4) (5)3,4(6)(7)其中t為乙基;18.(1) (2) (3)1-MD;b(4)b;使用選擇性更高的催化劑或反應初期生成較多1-MTL時,及時分離出1-MT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