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四上·蕭山期末)人說話時發出聲音的器官是   ,發聲時我們能用手感受到它在   。在耳朵的各部分中,能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的是   。
【答案】聲帶;振動;鼓膜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人說話時發聲器官是喉,聲帶位于喉內,發聲時氣流沖擊聲帶振動,用手能感受到喉在振動。耳朵中鼓膜能將聲波轉化為振動,聲波經外耳道傳到鼓膜,使其振動并通過聽小骨等傳至內耳,從而實現聲音的傳導與感知。
2.(2024四上·蕭山期末)同一根橡皮筋拉得越緊,撥動時發出的聲音越  ?。ㄌ睢案摺被颉暗汀保?。
【答案】高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同一根橡皮筋拉得越緊,撥動時發出的聲音越高。因為橡皮筋拉緊后振動頻率加快,而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就像彈吉他時,擰緊琴弦會使音調變高,這是由于弦的張力增大導致振動更快,從而發出更高的聲音。
3.(2024四上·蕭山期末)把手放在肋骨上,我們感受呼吸時胸腔的變化,吸氣時胸腔   ,呼氣時胸腔   。
【答案】擴張;收縮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人體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需要氧氣,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子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
4.(2024四上·蕭山期末)   是“淀粉探測器”,滴到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會變藍色。
【答案】碘酒
【知識點】淀粉的檢驗
【解析】【分析】碘酒(碘液),它是常見的 “淀粉探測器”。碘酒中的碘分子能與淀粉分子結合形成絡合物,這種絡合物會呈現出藍色。當把碘酒滴到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時,就會發生顯色反應,食物表面會變藍色,可借此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5.(2024四上·蕭山期末)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車運動起來。用橡皮筋做動力時,是利用橡皮筋的   力驅動小車的。用氣球驅動小車時,是利用氣球噴氣時產生的   力驅動小車的。
【答案】彈;反沖
【知識點】彈力;橡皮筋動力小車
【解析】【分析】橡皮筋具有彈力,橡皮筋小車是運用彈力驅動小車前進的;氣球在向外排氣的時候具有反沖力,運用反沖力可以推動小車前進。
6.(2024四上·蕭山期末)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它們都具有   。
【答案】能量
【知識點】各種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轉化
【解析】【分析】它們都具有動能。動能是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飛行的子彈、踢飛的足球、奔騰的江水都處于運動狀態,能對其他物體做功(如擊穿物體、打碎玻璃、驅動水輪),體現了運動物體具有的能量,這種能量就是動能。
7.(2024四上·蕭山期末)對比實驗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
【答案】正確
【知識點】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對比實驗通過控制單一變量,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比較,能有效排除其他因素干擾,清晰揭示變量與實驗結果的關系,是科學研究中探究因果聯系、驗證假設的重要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學科研究中廣泛應用,故該表述正確。
8.(2024四上·蕭山期末)輕輕敲擊音叉與用力敲擊音叉時發出的聲音完全一樣。
【答案】錯誤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輕輕敲擊與用力敲擊音叉時,音叉振動幅度不同:輕敲時振幅小,聲音響度?。恢厍脮r振幅大,響度大。聲音的響度由振動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因此兩種敲擊方式發出的聲音響度不同,并非完全一樣。
9.(2024四上·蕭山期末)正在成長發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所以他們需要多吃面包。
【答案】錯誤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
【解析】【分析】面包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但蛋白質含量較低。青少年成長發育需大量蛋白質,應多吃雞蛋、牛奶、瘦肉、豆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以滿足身體組織生長和修復需求,僅靠面包無法有效補充足夠蛋白質。
10.(2024四上·蕭山期末)人體通過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正確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
【解析】【分析】人體通過呼吸運動進行氣體交換,在肺部的肺泡處,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過血管壁進入肺泡,隨后經呼氣排出體外,這一過程實現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維持機體正常代謝。
11.(2024四上·蕭山期末)口腔中的唾液起著潤滑和初步分解淀粉的作用。(  )
【答案】正確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將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初步分解為麥芽糖,起到化學性消化作用;同時唾液可濕潤食物,使其便于吞咽,發揮潤滑功能。這兩種作用共同幫助食物在口腔內完成初步消化,故該表述正確。
12.(2024四上·蕭山期末)大腸是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
【答案】錯誤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小腸才是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其內壁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表面積大,且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薄,利于營養物質吸收。大腸主要功能是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維生素,以及形成和儲存糞便,吸收營養的能力遠不及小腸,因此該說法錯誤。
13.(2024四上·蕭山期末)運動的小車慢慢停下來,是因為它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錯誤
【知識點】摩擦力
【解析】【分析】運動的小車慢慢停下來,正是因為受到了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物體不受力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而小車在運動中會受到地面摩擦力和空氣阻力,這些阻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使其速度逐漸減小直至停止,并非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14.(2024四上·蕭山期末)冰凍天走路時容易摔跤,是因為摩擦力太小。
【答案】正確
【知識點】摩擦力
【解析】【分析】冰凍天路面光滑,接觸面粗糙程度減小,根據摩擦力影響因素,壓力一定時,粗糙程度越小摩擦力越小。走路時人依靠腳與地面的摩擦力前進,摩擦力小就容易打滑摔跤,所以該說法正確。
15.(2024四上·蕭山期末)使用氣球驅動小車時,小車運動的方向和氣球內空氣噴出的方向是相同的。(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噴氣小車
【解析】【分析】使用氣球驅動小車時,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氣球內空氣向后噴出時,會對空氣施加一個向后的力,同時空氣會給氣球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動小車向前運動。因此,小車運動方向與空氣噴出方向相反,而非相同。
16.(2024四上·蕭山期末)彈簧測力計可以用來測量力的大小,它的刻度由上到下依次增大。
【答案】正確
【知識點】拉力
【解析】【分析】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測量時,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刻度值也越大。其刻度設計遵循 “上小下大” 規律,當掛鉤向下受力時,指針從上方零刻度開始向下移動,下方刻度對應更大的力值,因此該表述正確。
17.(2024四上·蕭山期末)聲音在耳的各結構中的傳播路徑是( ?。?br/>A.聲源→中耳→外耳→內耳
B.聲源→外耳→中耳→內耳
C.聲源→內耳→中耳→外耳
【答案】B
【知識點】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考查聲音傳入耳朵的過程,聲音通過空氣傳入外耳,外耳收集聲音后傳入中耳,導致鼓膜振動,再將振動傳入內耳。
18.(2024四上·蕭山期末)聲音可以在空氣、牛奶、鐵片中傳播,其中傳播能力最強的是( ?。?。
A.空氣 B.牛奶 C.鐵片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聲的介質。任何固體、液體和氣體都是聲音傳播的介質。固體傳播聲音的速度最強。
19.(2024四上·蕭山期末)平平去普陀山旅游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當停止對大鐘敲擊后,大鐘仍“余音未止”,這是由于( ?。?。
A.周圍產生了回聲
B.人耳聽力的延遲
C.敲擊雖然停止,但大鐘仍在振動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停止敲擊后,大鐘因慣性繼續振動,帶動空氣發聲,故 “余音未止”。回聲需障礙物反射,此處無相關場景;人耳聽力延遲僅影響感知時間,不產生持續聲音。因此,根本原因是大鐘仍在振動,選 C。
20.(2024四上·蕭山期末)如圖,輕輕拉伸橡皮筋不能使橡皮筋發出聲音,是因為橡皮筋( ?。?。
A.沒有受到力 B.沒有發生變化 C.沒有振動
【答案】C
【知識點】彈力
【解析】【分析】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輕輕拉伸橡皮筋時,雖使其發生形變(排除 B)且受力(排除 A),但形變程度小,未產生快速振動。只有物體振動才能激發空氣波動形成聲音,橡皮筋未振動則無法發聲,故正確答案為 C。
21.(2024四上·蕭山期末)在研究鋼尺的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的實驗中,我們需要改變的(  )。
A.撥動鋼尺的力度
B.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
C.鋼尺本身的長度
【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實驗目的是研究振動幅度與音量的關系,音量由振動幅度決定。撥動力度不同會直接改變鋼尺振動幅度(力度大振幅大,音量大),需作為變量。而 B 選項鋼尺伸出長度影響振動頻率(音調),C 選項鋼尺本身長度屬材料屬性,均與振動幅度無關。因此應改變撥動力度,選 A。
22.(2024四上·蕭山期末)我們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細嚼”這個活動是我們口腔中的(  )完成的。
A.門齒 B.犬齒 C.臼齒
【答案】C
【知識點】牙齒
【解析】【分析】吃東西時細嚼慢咽,可以減輕胃蠕動的負擔,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老人們常說的“細嚼慢咽”,意思是吃東西的時候細嚼慢咽,可以有助于消化。門齒用來切割食物,臼齒用來咀嚼食物,犬齒用來撕碎食物,在我們的口腔中主要承擔“細嚼”任務的牙齒是臼齒。
23.(2024四上·蕭山期末)劇烈運動時,心跳和呼吸次數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運動時(  )。
A.運動時,呼吸功能變弱
B.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
C.身體沒有力氣了
【答案】B
【知識點】呼吸次數;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劇烈運動時,肌肉代謝加快,需氧量激增。為滿足能量需求,心臟加快跳動以輸送更多含氧血液,肺部呼吸頻率增加以吸入更多氧氣、排出二氧化碳。A 選項呼吸功能變弱與實際生理機制相悖,C 選項 “身體沒有力氣” 是運動后的結果而非原因。因此,根本原因是人體需消耗更多氧氣,選 B。
24.(2024四上·蕭山期末)呼吸與我們的健康密不可分,增強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是( ?。?。
A.多參加體育鍛煉 B.多吃飯 C.多睡懶覺
【答案】A
【知識點】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體育鍛煉可增強呼吸?。ㄈ珉跫 ⒗唛g?。┝α?,擴大胸腔活動范圍,提升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從而改善呼吸功能。B 選項 “多吃飯” 主要影響消化系統,與呼吸功能無直接關聯;C 選項 “多睡懶覺” 可能因缺乏活動導致心肺功能衰退,不利于呼吸健康。因此,增強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是多參加體育鍛煉,選 A。
25.(2024四上·蕭山期末)請選擇一份營養最合理的菜單( ?。?。
A.魚、牛肉、紅燒排骨、雞腿
B.漢堡、薯條、可樂、烤雞翅
C.青菜、紫菜蛋湯、牛肉、米飯
【答案】C
【知識點】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合理營養需兼顧糖類(米飯)、蛋白質(牛肉、蛋)、維生素(青菜、紫菜)和水(湯),各類營養素均衡。A 選項全為肉類,缺乏蔬果和主食,脂肪過高;B 選項漢堡、薯條等屬高油高糖快餐,缺乏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營養單一。C 選項葷素搭配、主食湯品俱全,符合均衡飲食原則,故營養最合理。
26.(2024四上·蕭山期末)在一個塑料袋里裝上水和切成小塊的饅頭,反復揉擠這個袋子,發現饅頭小塊被揉爛了。這個袋子與我們哪一個消化器官相似?( ?。?br/>A.胃 B.大腸 C.口腔
【答案】A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是我們消化器官中通過蠕動粉碎食物的,便于食物進入小腸后吸收。
27.(2024四上·蕭山期末)投出去的籃球,最后會落到地面,主要是因為籃球受到了( ?。┑淖饔?。
A.摩擦力 B.彈力 C.重力
【答案】C
【知識點】重力
【解析】【分析】籃球最終會落向地面是受到了地球的萬有引力的作用,即籃球自身重力的作用。
28.(2024四上·蕭山期末)設計和制作小車中,關于“設計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屬于 (  )
A.明確問題 B.制定方案 C.實施方案
【答案】A
【知識點】設計小車
【解析】【分析】設計制作小車的基本步驟是: 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設計和制作小車中,關于“設計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屬于明確問題。故選A。
29.(2024四上·蕭山期末)圖中實驗是用同一輛小車,從三個長度相同、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滑下來撞擊同一位置的小木塊。其中小車具有的能量最大且使木塊移動得最遠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識點】斜面
【解析】【分析】小車從斜面滑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坡度越大,小車初始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轉化的動能也越大。動能越大,撞擊木塊時做功越多,木塊移動越遠。同一小車在長度相同、坡度不同的斜面滑下,坡度最大的斜面(即A選項)使小車獲得的動能最大,故木塊移動最遠。
30.(2024四上·蕭山期末)賽車要能很快加速到300千米/時以上,而且要能平穩行駛。下列有關賽車設計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輪胎很寬,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B.設計力量很大的發動機,行駛起來沒有摩擦力
C.車身重心低,高速行駛穩定
【答案】B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
【解析】【分析】賽車設計中,發動機力量大是為提供強勁動力,但 “行駛無摩擦力” 錯誤 —— 摩擦力是車輛驅動和制動的必要條件,輪胎與地面的摩擦是行駛基礎。A 選項輪胎寬可增大接觸面積,提升抓地力;C 選項重心低能降低側翻風險,增強穩定性。B 選項違背物理原理,分析不正確。
31.(2024四上·蕭山期末)小車3秒行駛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3秒行駛80厘米,下列哪種做法是錯誤的(  )。
A.加大拉力 B.減小載重量 C.減小拉力
【答案】C
【知識點】拉力
【解析】【分析】小車行駛距離與動力相關,動力越大,加速度越大,相同時間內行駛距離越遠。加大拉力可增大動力,使小車加速更快;減小載重量能降低質量,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相同動力下加速度更大,均有助于增加行駛距離。而減小拉力會削弱動力,導致加速度減小,無法讓小車在 3 秒內行駛更遠,該做法錯誤。
32.(2024四上·蕭山期末)連一連。
【答案】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橡皮筋松緊影響振動頻率,緊的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松的振動慢、頻率低,音調低。敲擊鑼的力度影響振幅,用力敲振幅大,聲音強;輕敲振幅小,聲音弱。音調由頻率決定,響度由振幅決定。
33.(2024四上·蕭山期末)連一連。
【答案】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口腔通過牙齒咀嚼和舌頭攪拌初步處理食物;食道是連接口腔與胃的通道;胃通過蠕動和胃酸作用將食物磨成食糜;大腸主要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形成糞便并暫時貯藏,各器官功能與消化流程緊密相關。
34.(2024四上·蕭山期末)連一連。
【答案】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
【解析】【分析】加潤滑油通過隔離接觸面減小摩擦;釘子鞋、毛巾包瓶蓋、輪胎花紋均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加摩擦;旱冰鞋滾輪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大幅減小阻力,體現了不同場景下摩擦力的調控原理。
35.(2024四上·蕭山期末)聲音的研究。
(1)我們敲擊下圖的鋁片琴能聽到聲音,如果用手按住被敲擊的鋁片,聲音會消失,這是因為鋁片   。
(2)我們用同樣的力度從左到右敲擊鋁片琴,發出的聲音是從  ?。ㄟx填高到低/低到高),這是因為鋁片越短,振動越快,聲音越   。
(3)唐代詩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這樣的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边@句話中的“高”是指_______。
A.聲音音色 B.聲音的強弱 C.聲音刺耳 D.聲音悅耳
(4)小紅和小東制作了一個土電話,請把下圖補充完整,使小紅和小東能用土電話傳遞聲音。
(5)土電話實驗表明:小紅聽到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過來的(選填空氣/棉線),即聲音要通過一定的物質以聲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
【答案】(1)沒有振動
(2)低到高;高
(3)B
(4)
(5)棉線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敲擊鋁片琴時,鋁片振動發出聲音;用手按住鋁片,會迫使鋁片停止振動,振動停止后,聲音也隨之消失,這體現了 “振動產生聲音,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的物理原理。
(2)聲音的音調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鋁片琴的鋁片從左到右通常長度遞減,短鋁片質量小、振動慣性小,敲擊時振動頻率更快,因此音調更高;長鋁片振動較慢,音調較低。從左至右敲擊時,聲音便呈現從低到高的變化。
(3)“高聲語” 描述的是說話聲音的大小,即聲音的強弱(響度)。響度由發聲體的振幅決定,振幅越大,聲音越強。詩句中詩人因怕聲音太響驚動 “天上人” 而不敢大聲說話,與聲音的音色、刺耳或悅耳無關,后者涉及聲音的品質和聽覺感受,并非此處 “高” 的含義。
(4)玩“土電話”的時候,聲音能夠通過線繩傳播。“土電話”運用的是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連上正確的電話棉線,使小東和小紅聽到土電話傳遞的聲音。
(5)土電話由兩端紙杯和中間棉線組成,說話時聲波引起一端紙杯振動,振動通過繃緊的棉線傳導至另一端紙杯,再轉化為空氣振動被人耳接收。實驗中棉線作為固體介質,傳聲效率高于空氣,證明聲音需借助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以聲波形式傳播。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停止。我們敲擊鋁片琴能聽到聲音,如果用手按住被敲擊的鋁片,聲音會消失,這是因為鋁片沒有振動。
(2)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的長短有關系,發聲體越短,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我們用同樣的力度從左到右敲擊鋁片琴,從左到右鋁片逐漸變短,所以發出的聲音是從低到高,這是因為鋁片越短,振動越快,聲音越高。
(3)唐代詩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這樣的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指不敢大聲說話,擔心驚嚇了天上的人,這里的“高”指聲音的強弱。
(4)玩“土電話”的時候,聲音能夠通過線繩傳播。“土電話”運用的是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連上正確的電話棉線,使小東和小紅聽到土電話傳遞的聲音,如圖:
(5)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土電話實驗表明:小紅聽到的聲音是通過棉線傳播過來的,即聲音要通過定的物質以聲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
36.(2024四上·蕭山期末)呼吸的研究
秋冬季節各種呼吸道疾病流行,假期我們要做好自我保護,在人員集聚地戴好口罩,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安全飲食。
(1)圖中,支原體肺炎患者呼吸系統中的  ?。ㄌ钚蛱枺┢鞴贂艿角趾Γ侨梭w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2)我們研究呼吸時可以借助模型,如圖是演示呼吸的模型圖。圖中代表肺的是  ?。ㄌ钭帜福?,代表膈肌的是   (填字母)。其中圖  ?。ㄟx填“甲”或“乙”)模擬的是人體的吸氣過程。
(3)多運動是提高免疫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式。平時愛運動的同學比不愛運動的同學恢復到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時間要短,你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br/>A.愛運動的同學吸入的二氧化碳多
B.愛運動的同學肺活量大
C.愛運動的同學肺活量小
【答案】(1)③
(2)C;D;乙
(3)B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癥。肺由大量肺泡組成,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核心器官。當支原體侵入肺部,會引發肺泡及周圍組織炎癥,影響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過程,導致咳嗽、發熱等呼吸道癥狀,體現了肺部在呼吸系統中的關鍵功能。
(2)本圖演示呼吸運動過程,玻璃管A代表氣管、氣球C代表肺(或肺泡)、鐘罩B代表胸廓、橡皮膜D代表膈肌。 將甲圖與乙圖相比較,發現乙圖膈肌頂部下降了,表示膈肌處于收縮狀態,導致胸廓的容積增大,肺也隨著擴張,此時肺內氣壓小于大氣壓,表示的是吸氣動作。甲圖恰好相反是呼氣動作。
(3)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反映肺的通氣能力。愛運動的人常進行有氧鍛煉,能增強呼吸肌力量,擴大胸廓活動范圍,使肺活量增大。運動時身體需氧量增加,肺活量大的人能更高效地完成氣體交換,運動后呼吸頻率恢復正常的速度更快,而選項 A(吸入二氧化碳多)與生理機制不符,C(肺活量?。┡c實際情況相悖。
(1)病毒感染首先感染呼吸系統,導致肺炎。因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其呼吸系統受損害的主要器官肺。
(2)本圖演示呼吸運動過程,玻璃管A代表氣管、氣球C代表肺(或肺泡)、鐘罩B代表胸廓、橡皮膜D代表膈肌。 將甲圖與乙圖相比較,發現乙圖膈肌頂部下降了,表示膈肌處于收縮狀態,導致胸廓的容積增大,肺也隨著擴張,此時肺內氣壓小于大氣壓,表示的是吸氣動作。甲圖恰好相反是呼氣動作。
(3)愛運動的同學比不愛運動的同學在運動后恢復到平靜狀態下所花的時間要少一些,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要少一些。經常運動會增大我們的肺活量,獲得更多的氧氣。
37.(2024四上·蕭山期末)物體運動研究
同學們做了一組與眾不同的小車撞木塊實驗:在其中一輛小車上加了一個鐵塊,讓它們從相同的坡度和高度自由向下滑行。連續幾次實驗發現,撞擊后木塊移動的距離也不一樣。下面是他們繪制的示意圖:
實驗一:如圖1
實驗二:如圖2
撞擊實驗記錄表
實驗 木塊滑行距離(厘米) 平均距離(厘米)
實驗一 第一次 2.5 2.6
第二次 2.6
第三次 2.7
實驗二 第一次 5.3 5.3
第二次 5.2
第三次 5.4
(1)這個實驗改變的條件是:   ,不變的條件是:B、D、E、  ?。啥噙x)。A.小車的重量 B.小車的起始位置 C.木塊放置位置
D.木塊的質量 E.斜坡光滑程度 F.坡道的長度
(2)觀察發現,小車越   (選填輕/重),下滑后撞擊木塊移動距離越   ,所具有的能量也越   。
(3)小車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受到   的作用。(選填重力/摩擦力)
(4)大貨車的司機,在某段山路行駛,即將行駛一段比較陡峭下坡路時,司機應該_______。
A.從坡頂向下行駛時就開始輕踩剎車
B.快到坡底時猛踩剎車
C.不踩剎車,省油
D.到達平路才踩剎車
【答案】(1)A;F
(2)重;遠;大
(3)摩擦力
(4)A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
【解析】【分析】(1)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1、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2、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這個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小車的重量,不變的條件是小車的起始位置、木塊放置位置、木塊的質量、斜坡光滑程度、坡道的大小。
(2)實驗中加鐵塊的小車(更重)撞擊木塊后,木塊滑行平均距離(5.3 厘米)遠大于未加鐵塊的小車(2.6 厘米)。根據能量轉化原理,小車從斜坡滑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質量越大,動能越大,撞擊時傳遞給木塊的能量越多,木塊移動距離越遠,體現了物體質量對動能大小的影響。
(3)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并不直接阻礙水平運動;而摩擦力是小車與接觸面之間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其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當小車撞擊木塊后繼續滑動時,地面和空氣對小車的摩擦力不斷消耗其動能,直至動能耗盡而停止,體現了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作用。
(4)大貨車質量大,下坡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會不斷增加,若不提前控制車速,猛踩剎車易因慣性導致剎車過熱、車輛失控。從坡頂輕踩剎車可逐步消耗動能,維持可控速度;而 B(快到坡底猛踩剎車)會因高速產生巨大慣性,C(不踩剎車)和 D(到平路才剎車)則會使車速在下坡時持續飆升,均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1)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1、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2、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這個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小車的重量,不變的條件是小車的起始位置、木塊放置位置、木塊的質量、斜坡光滑程度、坡道的大小。
(2)觀察發現,小車越重,下滑后撞擊木塊移動距離越遠,所具有的能量也越大,說明物體質量影響它運動產生的能量。
(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在兩個物體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小車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大貨車的司機,在某段山路行駛,即將行駛一段比較陡峭下坡路時,司機應該從坡頂向下行駛時就開始輕踩剎車,防止車速越來越快剎不住車。
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四上·蕭山期末)人說話時發出聲音的器官是   ,發聲時我們能用手感受到它在   。在耳朵的各部分中,能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的是   。
2.(2024四上·蕭山期末)同一根橡皮筋拉得越緊,撥動時發出的聲音越  ?。ㄌ睢案摺被颉暗汀保?br/>3.(2024四上·蕭山期末)把手放在肋骨上,我們感受呼吸時胸腔的變化,吸氣時胸腔   ,呼氣時胸腔   。
4.(2024四上·蕭山期末)   是“淀粉探測器”,滴到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會變藍色。
5.(2024四上·蕭山期末)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車運動起來。用橡皮筋做動力時,是利用橡皮筋的   力驅動小車的。用氣球驅動小車時,是利用氣球噴氣時產生的   力驅動小車的。
6.(2024四上·蕭山期末)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它們都具有   。
7.(2024四上·蕭山期末)對比實驗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
8.(2024四上·蕭山期末)輕輕敲擊音叉與用力敲擊音叉時發出的聲音完全一樣。
9.(2024四上·蕭山期末)正在成長發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所以他們需要多吃面包。
10.(2024四上·蕭山期末)人體通過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11.(2024四上·蕭山期末)口腔中的唾液起著潤滑和初步分解淀粉的作用。(  )
12.(2024四上·蕭山期末)大腸是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
13.(2024四上·蕭山期末)運動的小車慢慢停下來,是因為它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14.(2024四上·蕭山期末)冰凍天走路時容易摔跤,是因為摩擦力太小。
15.(2024四上·蕭山期末)使用氣球驅動小車時,小車運動的方向和氣球內空氣噴出的方向是相同的。(  )
16.(2024四上·蕭山期末)彈簧測力計可以用來測量力的大小,它的刻度由上到下依次增大。
17.(2024四上·蕭山期末)聲音在耳的各結構中的傳播路徑是(  )
A.聲源→中耳→外耳→內耳
B.聲源→外耳→中耳→內耳
C.聲源→內耳→中耳→外耳
18.(2024四上·蕭山期末)聲音可以在空氣、牛奶、鐵片中傳播,其中傳播能力最強的是(  )。
A.空氣 B.牛奶 C.鐵片
19.(2024四上·蕭山期末)平平去普陀山旅游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當停止對大鐘敲擊后,大鐘仍“余音未止”,這是由于(  )。
A.周圍產生了回聲
B.人耳聽力的延遲
C.敲擊雖然停止,但大鐘仍在振動
20.(2024四上·蕭山期末)如圖,輕輕拉伸橡皮筋不能使橡皮筋發出聲音,是因為橡皮筋(  )。
A.沒有受到力 B.沒有發生變化 C.沒有振動
21.(2024四上·蕭山期末)在研究鋼尺的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的實驗中,我們需要改變的(  )。
A.撥動鋼尺的力度
B.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
C.鋼尺本身的長度
22.(2024四上·蕭山期末)我們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細嚼”這個活動是我們口腔中的( ?。┩瓿傻摹?br/>A.門齒 B.犬齒 C.臼齒
23.(2024四上·蕭山期末)劇烈運動時,心跳和呼吸次數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運動時(  )。
A.運動時,呼吸功能變弱
B.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
C.身體沒有力氣了
24.(2024四上·蕭山期末)呼吸與我們的健康密不可分,增強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是(  )。
A.多參加體育鍛煉 B.多吃飯 C.多睡懶覺
25.(2024四上·蕭山期末)請選擇一份營養最合理的菜單( ?。?br/>A.魚、牛肉、紅燒排骨、雞腿
B.漢堡、薯條、可樂、烤雞翅
C.青菜、紫菜蛋湯、牛肉、米飯
26.(2024四上·蕭山期末)在一個塑料袋里裝上水和切成小塊的饅頭,反復揉擠這個袋子,發現饅頭小塊被揉爛了。這個袋子與我們哪一個消化器官相似?( ?。?。
A.胃 B.大腸 C.口腔
27.(2024四上·蕭山期末)投出去的籃球,最后會落到地面,主要是因為籃球受到了(  )的作用。
A.摩擦力 B.彈力 C.重力
28.(2024四上·蕭山期末)設計和制作小車中,關于“設計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屬于 (  )
A.明確問題 B.制定方案 C.實施方案
29.(2024四上·蕭山期末)圖中實驗是用同一輛小車,從三個長度相同、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滑下來撞擊同一位置的小木塊。其中小車具有的能量最大且使木塊移動得最遠的是( ?。?br/>A. B. C.
30.(2024四上·蕭山期末)賽車要能很快加速到300千米/時以上,而且要能平穩行駛。下列有關賽車設計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輪胎很寬,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B.設計力量很大的發動機,行駛起來沒有摩擦力
C.車身重心低,高速行駛穩定
31.(2024四上·蕭山期末)小車3秒行駛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3秒行駛80厘米,下列哪種做法是錯誤的( ?。?br/>A.加大拉力 B.減小載重量 C.減小拉力
32.(2024四上·蕭山期末)連一連。
33.(2024四上·蕭山期末)連一連。
34.(2024四上·蕭山期末)連一連。
35.(2024四上·蕭山期末)聲音的研究。
(1)我們敲擊下圖的鋁片琴能聽到聲音,如果用手按住被敲擊的鋁片,聲音會消失,這是因為鋁片   。
(2)我們用同樣的力度從左到右敲擊鋁片琴,發出的聲音是從  ?。ㄟx填高到低/低到高),這是因為鋁片越短,振動越快,聲音越   。
(3)唐代詩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這樣的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边@句話中的“高”是指_______。
A.聲音音色 B.聲音的強弱 C.聲音刺耳 D.聲音悅耳
(4)小紅和小東制作了一個土電話,請把下圖補充完整,使小紅和小東能用土電話傳遞聲音。
(5)土電話實驗表明:小紅聽到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過來的(選填空氣/棉線),即聲音要通過一定的物質以聲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
36.(2024四上·蕭山期末)呼吸的研究
秋冬季節各種呼吸道疾病流行,假期我們要做好自我保護,在人員集聚地戴好口罩,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安全飲食。
(1)圖中,支原體肺炎患者呼吸系統中的  ?。ㄌ钚蛱枺┢鞴贂艿角趾Γ侨梭w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2)我們研究呼吸時可以借助模型,如圖是演示呼吸的模型圖。圖中代表肺的是  ?。ㄌ钭帜福?,代表膈肌的是   (填字母)。其中圖  ?。ㄟx填“甲”或“乙”)模擬的是人體的吸氣過程。
(3)多運動是提高免疫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式。平時愛運動的同學比不愛運動的同學恢復到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時間要短,你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愛運動的同學吸入的二氧化碳多
B.愛運動的同學肺活量大
C.愛運動的同學肺活量小
37.(2024四上·蕭山期末)物體運動研究
同學們做了一組與眾不同的小車撞木塊實驗:在其中一輛小車上加了一個鐵塊,讓它們從相同的坡度和高度自由向下滑行。連續幾次實驗發現,撞擊后木塊移動的距離也不一樣。下面是他們繪制的示意圖:
實驗一:如圖1
實驗二:如圖2
撞擊實驗記錄表
實驗 木塊滑行距離(厘米) 平均距離(厘米)
實驗一 第一次 2.5 2.6
第二次 2.6
第三次 2.7
實驗二 第一次 5.3 5.3
第二次 5.2
第三次 5.4
(1)這個實驗改變的條件是:   ,不變的條件是:B、D、E、  ?。啥噙x)。A.小車的重量 B.小車的起始位置 C.木塊放置位置
D.木塊的質量 E.斜坡光滑程度 F.坡道的長度
(2)觀察發現,小車越  ?。ㄟx填輕/重),下滑后撞擊木塊移動距離越   ,所具有的能量也越   。
(3)小車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受到   的作用。(選填重力/摩擦力)
(4)大貨車的司機,在某段山路行駛,即將行駛一段比較陡峭下坡路時,司機應該_______。
A.從坡頂向下行駛時就開始輕踩剎車
B.快到坡底時猛踩剎車
C.不踩剎車,省油
D.到達平路才踩剎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聲帶;振動;鼓膜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人說話時發聲器官是喉,聲帶位于喉內,發聲時氣流沖擊聲帶振動,用手能感受到喉在振動。耳朵中鼓膜能將聲波轉化為振動,聲波經外耳道傳到鼓膜,使其振動并通過聽小骨等傳至內耳,從而實現聲音的傳導與感知。
2.【答案】高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同一根橡皮筋拉得越緊,撥動時發出的聲音越高。因為橡皮筋拉緊后振動頻率加快,而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就像彈吉他時,擰緊琴弦會使音調變高,這是由于弦的張力增大導致振動更快,從而發出更高的聲音。
3.【答案】擴張;收縮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人體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需要氧氣,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子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
4.【答案】碘酒
【知識點】淀粉的檢驗
【解析】【分析】碘酒(碘液),它是常見的 “淀粉探測器”。碘酒中的碘分子能與淀粉分子結合形成絡合物,這種絡合物會呈現出藍色。當把碘酒滴到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時,就會發生顯色反應,食物表面會變藍色,可借此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5.【答案】彈;反沖
【知識點】彈力;橡皮筋動力小車
【解析】【分析】橡皮筋具有彈力,橡皮筋小車是運用彈力驅動小車前進的;氣球在向外排氣的時候具有反沖力,運用反沖力可以推動小車前進。
6.【答案】能量
【知識點】各種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轉化
【解析】【分析】它們都具有動能。動能是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飛行的子彈、踢飛的足球、奔騰的江水都處于運動狀態,能對其他物體做功(如擊穿物體、打碎玻璃、驅動水輪),體現了運動物體具有的能量,這種能量就是動能。
7.【答案】正確
【知識點】對比實驗
【解析】【分析】對比實驗通過控制單一變量,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比較,能有效排除其他因素干擾,清晰揭示變量與實驗結果的關系,是科學研究中探究因果聯系、驗證假設的重要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學科研究中廣泛應用,故該表述正確。
8.【答案】錯誤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輕輕敲擊與用力敲擊音叉時,音叉振動幅度不同:輕敲時振幅小,聲音響度??;重敲時振幅大,響度大。聲音的響度由振動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因此兩種敲擊方式發出的聲音響度不同,并非完全一樣。
9.【答案】錯誤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
【解析】【分析】面包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但蛋白質含量較低。青少年成長發育需大量蛋白質,應多吃雞蛋、牛奶、瘦肉、豆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以滿足身體組織生長和修復需求,僅靠面包無法有效補充足夠蛋白質。
10.【答案】正確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
【解析】【分析】人體通過呼吸運動進行氣體交換,在肺部的肺泡處,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過血管壁進入肺泡,隨后經呼氣排出體外,這一過程實現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維持機體正常代謝。
11.【答案】正確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將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初步分解為麥芽糖,起到化學性消化作用;同時唾液可濕潤食物,使其便于吞咽,發揮潤滑功能。這兩種作用共同幫助食物在口腔內完成初步消化,故該表述正確。
12.【答案】錯誤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小腸才是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其內壁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表面積大,且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薄,利于營養物質吸收。大腸主要功能是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維生素,以及形成和儲存糞便,吸收營養的能力遠不及小腸,因此該說法錯誤。
13.【答案】錯誤
【知識點】摩擦力
【解析】【分析】運動的小車慢慢停下來,正是因為受到了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物體不受力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而小車在運動中會受到地面摩擦力和空氣阻力,這些阻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使其速度逐漸減小直至停止,并非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14.【答案】正確
【知識點】摩擦力
【解析】【分析】冰凍天路面光滑,接觸面粗糙程度減小,根據摩擦力影響因素,壓力一定時,粗糙程度越小摩擦力越小。走路時人依靠腳與地面的摩擦力前進,摩擦力小就容易打滑摔跤,所以該說法正確。
15.【答案】錯誤
【知識點】噴氣小車
【解析】【分析】使用氣球驅動小車時,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氣球內空氣向后噴出時,會對空氣施加一個向后的力,同時空氣會給氣球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動小車向前運動。因此,小車運動方向與空氣噴出方向相反,而非相同。
16.【答案】正確
【知識點】拉力
【解析】【分析】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測量時,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刻度值也越大。其刻度設計遵循 “上小下大” 規律,當掛鉤向下受力時,指針從上方零刻度開始向下移動,下方刻度對應更大的力值,因此該表述正確。
17.【答案】B
【知識點】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考查聲音傳入耳朵的過程,聲音通過空氣傳入外耳,外耳收集聲音后傳入中耳,導致鼓膜振動,再將振動傳入內耳。
18.【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聲的介質。任何固體、液體和氣體都是聲音傳播的介質。固體傳播聲音的速度最強。
19.【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停止敲擊后,大鐘因慣性繼續振動,帶動空氣發聲,故 “余音未止”?;芈曅枵系K物反射,此處無相關場景;人耳聽力延遲僅影響感知時間,不產生持續聲音。因此,根本原因是大鐘仍在振動,選 C。
20.【答案】C
【知識點】彈力
【解析】【分析】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輕輕拉伸橡皮筋時,雖使其發生形變(排除 B)且受力(排除 A),但形變程度小,未產生快速振動。只有物體振動才能激發空氣波動形成聲音,橡皮筋未振動則無法發聲,故正確答案為 C。
21.【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實驗目的是研究振動幅度與音量的關系,音量由振動幅度決定。撥動力度不同會直接改變鋼尺振動幅度(力度大振幅大,音量大),需作為變量。而 B 選項鋼尺伸出長度影響振動頻率(音調),C 選項鋼尺本身長度屬材料屬性,均與振動幅度無關。因此應改變撥動力度,選 A。
22.【答案】C
【知識點】牙齒
【解析】【分析】吃東西時細嚼慢咽,可以減輕胃蠕動的負擔,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老人們常說的“細嚼慢咽”,意思是吃東西的時候細嚼慢咽,可以有助于消化。門齒用來切割食物,臼齒用來咀嚼食物,犬齒用來撕碎食物,在我們的口腔中主要承擔“細嚼”任務的牙齒是臼齒。
23.【答案】B
【知識點】呼吸次數;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劇烈運動時,肌肉代謝加快,需氧量激增。為滿足能量需求,心臟加快跳動以輸送更多含氧血液,肺部呼吸頻率增加以吸入更多氧氣、排出二氧化碳。A 選項呼吸功能變弱與實際生理機制相悖,C 選項 “身體沒有力氣” 是運動后的結果而非原因。因此,根本原因是人體需消耗更多氧氣,選 B。
24.【答案】A
【知識點】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體育鍛煉可增強呼吸?。ㄈ珉跫 ⒗唛g?。┝α?,擴大胸腔活動范圍,提升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從而改善呼吸功能。B 選項 “多吃飯” 主要影響消化系統,與呼吸功能無直接關聯;C 選項 “多睡懶覺” 可能因缺乏活動導致心肺功能衰退,不利于呼吸健康。因此,增強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是多參加體育鍛煉,選 A。
25.【答案】C
【知識點】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合理營養需兼顧糖類(米飯)、蛋白質(牛肉、蛋)、維生素(青菜、紫菜)和水(湯),各類營養素均衡。A 選項全為肉類,缺乏蔬果和主食,脂肪過高;B 選項漢堡、薯條等屬高油高糖快餐,缺乏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營養單一。C 選項葷素搭配、主食湯品俱全,符合均衡飲食原則,故營養最合理。
26.【答案】A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是我們消化器官中通過蠕動粉碎食物的,便于食物進入小腸后吸收。
27.【答案】C
【知識點】重力
【解析】【分析】籃球最終會落向地面是受到了地球的萬有引力的作用,即籃球自身重力的作用。
28.【答案】A
【知識點】設計小車
【解析】【分析】設計制作小車的基本步驟是: 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設計和制作小車中,關于“設計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屬于明確問題。故選A。
29.【答案】A
【知識點】斜面
【解析】【分析】小車從斜面滑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坡度越大,小車初始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轉化的動能也越大。動能越大,撞擊木塊時做功越多,木塊移動越遠。同一小車在長度相同、坡度不同的斜面滑下,坡度最大的斜面(即A選項)使小車獲得的動能最大,故木塊移動最遠。
30.【答案】B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
【解析】【分析】賽車設計中,發動機力量大是為提供強勁動力,但 “行駛無摩擦力” 錯誤 —— 摩擦力是車輛驅動和制動的必要條件,輪胎與地面的摩擦是行駛基礎。A 選項輪胎寬可增大接觸面積,提升抓地力;C 選項重心低能降低側翻風險,增強穩定性。B 選項違背物理原理,分析不正確。
31.【答案】C
【知識點】拉力
【解析】【分析】小車行駛距離與動力相關,動力越大,加速度越大,相同時間內行駛距離越遠。加大拉力可增大動力,使小車加速更快;減小載重量能降低質量,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相同動力下加速度更大,均有助于增加行駛距離。而減小拉力會削弱動力,導致加速度減小,無法讓小車在 3 秒內行駛更遠,該做法錯誤。
32.【答案】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橡皮筋松緊影響振動頻率,緊的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松的振動慢、頻率低,音調低。敲擊鑼的力度影響振幅,用力敲振幅大,聲音強;輕敲振幅小,聲音弱。音調由頻率決定,響度由振幅決定。
33.【答案】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口腔通過牙齒咀嚼和舌頭攪拌初步處理食物;食道是連接口腔與胃的通道;胃通過蠕動和胃酸作用將食物磨成食糜;大腸主要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形成糞便并暫時貯藏,各器官功能與消化流程緊密相關。
34.【答案】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
【解析】【分析】加潤滑油通過隔離接觸面減小摩擦;釘子鞋、毛巾包瓶蓋、輪胎花紋均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加摩擦;旱冰鞋滾輪將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大幅減小阻力,體現了不同場景下摩擦力的調控原理。
35.【答案】(1)沒有振動
(2)低到高;高
(3)B
(4)
(5)棉線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敲擊鋁片琴時,鋁片振動發出聲音;用手按住鋁片,會迫使鋁片停止振動,振動停止后,聲音也隨之消失,這體現了 “振動產生聲音,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的物理原理。
(2)聲音的音調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鋁片琴的鋁片從左到右通常長度遞減,短鋁片質量小、振動慣性小,敲擊時振動頻率更快,因此音調更高;長鋁片振動較慢,音調較低。從左至右敲擊時,聲音便呈現從低到高的變化。
(3)“高聲語” 描述的是說話聲音的大小,即聲音的強弱(響度)。響度由發聲體的振幅決定,振幅越大,聲音越強。詩句中詩人因怕聲音太響驚動 “天上人” 而不敢大聲說話,與聲音的音色、刺耳或悅耳無關,后者涉及聲音的品質和聽覺感受,并非此處 “高” 的含義。
(4)玩“土電話”的時候,聲音能夠通過線繩傳播?!巴岭娫挕边\用的是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連上正確的電話棉線,使小東和小紅聽到土電話傳遞的聲音。
(5)土電話由兩端紙杯和中間棉線組成,說話時聲波引起一端紙杯振動,振動通過繃緊的棉線傳導至另一端紙杯,再轉化為空氣振動被人耳接收。實驗中棉線作為固體介質,傳聲效率高于空氣,證明聲音需借助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以聲波形式傳播。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停止。我們敲擊鋁片琴能聽到聲音,如果用手按住被敲擊的鋁片,聲音會消失,這是因為鋁片沒有振動。
(2)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的長短有關系,發聲體越短,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我們用同樣的力度從左到右敲擊鋁片琴,從左到右鋁片逐漸變短,所以發出的聲音是從低到高,這是因為鋁片越短,振動越快,聲音越高。
(3)唐代詩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這樣的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笔侵覆桓掖舐曊f話,擔心驚嚇了天上的人,這里的“高”指聲音的強弱。
(4)玩“土電話”的時候,聲音能夠通過線繩傳播。“土電話”運用的是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連上正確的電話棉線,使小東和小紅聽到土電話傳遞的聲音,如圖:
(5)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土電話實驗表明:小紅聽到的聲音是通過棉線傳播過來的,即聲音要通過定的物質以聲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
36.【答案】(1)③
(2)C;D;乙
(3)B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癥。肺由大量肺泡組成,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核心器官。當支原體侵入肺部,會引發肺泡及周圍組織炎癥,影響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過程,導致咳嗽、發熱等呼吸道癥狀,體現了肺部在呼吸系統中的關鍵功能。
(2)本圖演示呼吸運動過程,玻璃管A代表氣管、氣球C代表肺(或肺泡)、鐘罩B代表胸廓、橡皮膜D代表膈肌。 將甲圖與乙圖相比較,發現乙圖膈肌頂部下降了,表示膈肌處于收縮狀態,導致胸廓的容積增大,肺也隨著擴張,此時肺內氣壓小于大氣壓,表示的是吸氣動作。甲圖恰好相反是呼氣動作。
(3)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反映肺的通氣能力。愛運動的人常進行有氧鍛煉,能增強呼吸肌力量,擴大胸廓活動范圍,使肺活量增大。運動時身體需氧量增加,肺活量大的人能更高效地完成氣體交換,運動后呼吸頻率恢復正常的速度更快,而選項 A(吸入二氧化碳多)與生理機制不符,C(肺活量?。┡c實際情況相悖。
(1)病毒感染首先感染呼吸系統,導致肺炎。因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其呼吸系統受損害的主要器官肺。
(2)本圖演示呼吸運動過程,玻璃管A代表氣管、氣球C代表肺(或肺泡)、鐘罩B代表胸廓、橡皮膜D代表膈肌。 將甲圖與乙圖相比較,發現乙圖膈肌頂部下降了,表示膈肌處于收縮狀態,導致胸廓的容積增大,肺也隨著擴張,此時肺內氣壓小于大氣壓,表示的是吸氣動作。甲圖恰好相反是呼氣動作。
(3)愛運動的同學比不愛運動的同學在運動后恢復到平靜狀態下所花的時間要少一些,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要少一些。經常運動會增大我們的肺活量,獲得更多的氧氣。
37.【答案】(1)A;F
(2)重;遠;大
(3)摩擦力
(4)A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用
【解析】【分析】(1)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1、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2、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這個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小車的重量,不變的條件是小車的起始位置、木塊放置位置、木塊的質量、斜坡光滑程度、坡道的大小。
(2)實驗中加鐵塊的小車(更重)撞擊木塊后,木塊滑行平均距離(5.3 厘米)遠大于未加鐵塊的小車(2.6 厘米)。根據能量轉化原理,小車從斜坡滑下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質量越大,動能越大,撞擊時傳遞給木塊的能量越多,木塊移動距離越遠,體現了物體質量對動能大小的影響。
(3)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并不直接阻礙水平運動;而摩擦力是小車與接觸面之間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其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當小車撞擊木塊后繼續滑動時,地面和空氣對小車的摩擦力不斷消耗其動能,直至動能耗盡而停止,體現了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作用。
(4)大貨車質量大,下坡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會不斷增加,若不提前控制車速,猛踩剎車易因慣性導致剎車過熱、車輛失控。從坡頂輕踩剎車可逐步消耗動能,維持可控速度;而 B(快到坡底猛踩剎車)會因高速產生巨大慣性,C(不踩剎車)和 D(到平路才剎車)則會使車速在下坡時持續飆升,均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1)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1、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2、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這個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小車的重量,不變的條件是小車的起始位置、木塊放置位置、木塊的質量、斜坡光滑程度、坡道的大小。
(2)觀察發現,小車越重,下滑后撞擊木塊移動距離越遠,所具有的能量也越大,說明物體質量影響它運動產生的能量。
(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在兩個物體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小車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大貨車的司機,在某段山路行駛,即將行駛一段比較陡峭下坡路時,司機應該從坡頂向下行駛時就開始輕踩剎車,防止車速越來越快剎不住車。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滦南县| 双辽市| 卫辉市| 长岭县| 蓝山县| 凤冈县| 志丹县| 浦北县| 临西县| 夏邑县| 长宁区| 汉阴县| 新丰县| 东光县| 秭归县| 湟中县| 乡宁县| 平邑县| 陆河县| 石渠县| 小金县| 金沙县| 邻水| 高州市| 安阳县| 武鸣县| 金坛市| 慈溪市| 轮台县| 惠来县| 鹤岗市| 文昌市| 金秀| 茌平县| 巴东县| 宁明县| 海南省| 永靖县| 璧山县|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