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目標] 1.知道測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原理、方法和步驟。2.會確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入射角及折射角。3.學會用不同方法計算玻璃的折射率。一、實驗目的:測量玻璃的折射率,掌握光發生折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確定方法。二、實驗思路1.實驗原理:用“插針法”確定光路,找出入射光線及相應的出射光線,畫出玻璃磚中對應的折射光線,用量角器分別測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根據折射定律n=便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2.物理量的測量入射角θ1:入射光線與____的夾角。折射角θ2:折射光線與____的夾角。三、實驗器材玻璃磚、白紙、木板、大頭針、圖釘、量角器、刻度尺、鉛筆。四、進行實驗1.把白紙用圖釘釘在木板上。2.用刻度尺畫一條平行于玻璃磚一個面的直線aa′作為界面,過aa′上一點O作垂直于aa′的直線NN′作為法線,過O點畫一條入射光線AO,使入射角θ1適當大些,如圖所示。3.在AO線上豎直地插兩枚大頭針P1、P2,在白紙上放上被測玻璃磚,使玻璃磚的______與aa′重合。4.沿玻璃磚的另一側面用刻度尺畫一條直線bb′。5.在玻璃磚bb′一側白紙上豎直地立一枚大頭針P3,調整視線,同時移動大頭針P3的位置,當P3恰好能同時擋住玻璃磚aa′一側所插的大頭針P1、P2的像時,把大頭針P3插好。6.在玻璃磚bb′一側再豎直地插一枚大頭針P4,使P4能擋住P3本身,同時也能擋住P1、P2的像。7.記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磚,拔去大頭針,過P3、P4連一條直線BO′交bb′于O′點,連接OO′,OO′就是入射光線AO在玻璃磚內的折射光線,折射角為θ2。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的大小。9.改變入射角θ1,重復三、四次上面的步驟,量出相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五、數據分析1.計算法:通過多次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得出多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代入n=中求出多個n的值,然后取其平均值,即為玻璃磚的折射率。2.圖像法:求出多組對應的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正弦值,作出圖像,由n=可知圖像應為一條______的直線,如圖所示,其斜率為______。3.單位圓法(1)以入射點O為圓心,以一定長度R為半徑畫圓,交入射光線AO于E點,交折射光線OO′于E′點,過E作NN′的垂線EH,過E′作NN′的垂線E′H′,分別交NN′于點H、H′,如圖所示。(2)由圖中關系知sin θ1=,sin θ2=,OE=OE′=R,則n==,只要用刻度尺測出EH、E′H′的長度就可以求出n。六、誤差分析1.由入射側、出射側所插兩枚大頭針的位置所確定的入射光線、出射光線的準確度會造成誤差。2.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測量會造成誤差。3.折射率的計算求解會造成誤差。七、注意事項1.實驗中,玻璃磚在紙上的位置不可移動。2.不能用手觸摸玻璃磚光潔的光學面,更不能把玻璃磚當尺子用。3.大頭針應豎直插在白紙上,且玻璃磚每一側兩枚大頭針P1與P2間、P3與P4間的距離應適當大些。4.實驗中入射角不宜過小或過大。5.玻璃磚應選用寬度較大的。類型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典例1】 如圖1所示,某同學在“測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先將白紙平鋪在木板上并用圖釘固定,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然后在白紙上確定玻璃磚的界面aa′和bb′。O為直線AO與aa′的交點。在直線AO上豎直地插上P1、P2兩枚大頭針。(1)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________。A.插上大頭針P3,使P3僅擋住P2的像B.插上大頭針P3,使P3擋住P1的像和P2的像C.插上大頭針P4,使P4僅擋住P3D.插上大頭針P4,使P4擋住P3和P1、P2的像(2)過P3、P4作直線交bb′于O′,過O′作垂直于bb′的直線NN′,連接OO′,測量圖中角α和β的大小,則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3)如圖2所示,該同學在實驗中將玻璃磚界面aa′和bb′的間距畫得過寬,若其他操作正確,則折射率的測量值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準確值。(4)該同學準確地畫好玻璃磚界面aa′和bb′后,實驗過程中不慎將玻璃磚向下平移了一些,如圖3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確,則折射率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準確值。[聽課記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也可以用三棱鏡、半圓形玻璃磚等進行測量。實驗中只要利用“插針法”定出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其與界面的交點就是入射點和出射點,連接入射點和出射點就能作出折射光線,一樣可以測出折射率。光路圖如圖所示。類型二 數據處理與分析【典例2】 某小組做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所用器材有:玻璃磚、大頭針、刻度尺、圓規、筆、白紙。(1)下列能夠提高實驗準確程度的措施是________。A.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B.選用兩光學表面平行的玻璃磚C.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D.插在玻璃磚同側的兩枚大頭針間的距離盡量大些(2)該小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實驗,記錄的玻璃磚界線和四個大頭針扎下的孔洞如圖所示,其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_。A B C D(3)該小組選取了操作正確的實驗記錄,在白紙上畫出光線的徑跡,以入射點O為圓心作圓,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分別交于A、B點,再過A、B點作法線NN′的垂線,垂足分別為C、D點,如圖所示,則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用圖中線段的字母表示)。[聽課記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類型三 創新實驗設計【典例3】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量液體折射率的儀器,如圖所示。在一個圓形木盤上過其圓心O作兩條相互垂直的直徑BC、EF,在半徑OA上垂直圓盤面插下兩枚大頭針P1、P2,并保持P1、P2的位置不變,每次測量時,讓圓盤的BFC部分豎直浸入液體中,而且使液面與直徑BC相平,EF為界面的法線,而后在圖中右上方區域觀察P1、P2的像,并在圓周上插上大頭針P3,使P3正好擋住P1、P2的像。同學們通過計算,預先在圓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這樣只要根據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讀出液體折射率的值。(1)若∠AOF=30°,OP3與OC的夾角為30°,則P3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為________。(2)圖中P3、P4兩位置哪一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大?________。(3)作AO的延長線交圓周于K,K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應為________。[聽課記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2課時 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目標] 1.知道測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原理、方法和步驟。2.會確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入射角及折射角。3.學會用不同方法計算玻璃的折射率。一、實驗目的:測量玻璃的折射率,掌握光發生折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確定方法。二、實驗思路1.實驗原理:用“插針法”確定光路,找出入射光線及相應的出射光線,畫出玻璃磚中對應的折射光線,用量角器分別測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根據折射定律n=便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2.物理量的測量入射角θ1: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折射角θ2: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三、實驗器材玻璃磚、白紙、木板、大頭針、圖釘、量角器、刻度尺、鉛筆。四、進行實驗1.把白紙用圖釘釘在木板上。2.用刻度尺畫一條平行于玻璃磚一個面的直線aa′作為界面,過aa′上一點O作垂直于aa′的直線NN′作為法線,過O點畫一條入射光線AO,使入射角θ1適當大些,如圖所示。3.在AO線上豎直地插兩枚大頭針P1、P2,在白紙上放上被測玻璃磚,使玻璃磚的一個面與aa′重合。4.沿玻璃磚的另一側面用刻度尺畫一條直線bb′。5.在玻璃磚bb′一側白紙上豎直地立一枚大頭針P3,調整視線,同時移動大頭針P3的位置,當P3恰好能同時擋住玻璃磚aa′一側所插的大頭針P1、P2的像時,把大頭針P3插好。6.在玻璃磚bb′一側再豎直地插一枚大頭針P4,使P4能擋住P3本身,同時也能擋住P1、P2的像。7.記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磚,拔去大頭針,過P3、P4連一條直線BO′交bb′于O′點,連接OO′,OO′就是入射光線AO在玻璃磚內的折射光線,折射角為θ2。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的大小。9.改變入射角θ1,重復三、四次上面的步驟,量出相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五、數據分析1.計算法:通過多次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得出多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代入n=中求出多個n的值,然后取其平均值,即為玻璃磚的折射率。2.圖像法:求出多組對應的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正弦值,作出圖像,由n=可知圖像應為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如圖所示,其斜率為折射率。3.單位圓法(1)以入射點O為圓心,以一定長度R為半徑畫圓,交入射光線AO于E點,交折射光線OO′于E′點,過E作NN′的垂線EH,過E′作NN′的垂線E′H′,分別交NN′于點H、H′,如圖所示。(2)由圖中關系知sin θ1=,sin θ2=,OE=OE′=R,則n==,只要用刻度尺測出EH、E′H′的長度就可以求出n。六、誤差分析1.由入射側、出射側所插兩枚大頭針的位置所確定的入射光線、出射光線的準確度會造成誤差。2.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測量會造成誤差。3.折射率的計算求解會造成誤差。七、注意事項1.實驗中,玻璃磚在紙上的位置不可移動。2.不能用手觸摸玻璃磚光潔的光學面,更不能把玻璃磚當尺子用。3.大頭針應豎直插在白紙上,且玻璃磚每一側兩枚大頭針P1與P2間、P3與P4間的距離應適當大些。4.實驗中入射角不宜過小或過大。5.玻璃磚應選用寬度較大的。類型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典例1】 如圖1所示,某同學在“測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先將白紙平鋪在木板上并用圖釘固定,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然后在白紙上確定玻璃磚的界面aa′和bb′。O為直線AO與aa′的交點。在直線AO上豎直地插上P1、P2兩枚大頭針。(1)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________。A.插上大頭針P3,使P3僅擋住P2的像B.插上大頭針P3,使P3擋住P1的像和P2的像C.插上大頭針P4,使P4僅擋住P3D.插上大頭針P4,使P4擋住P3和P1、P2的像(2)過P3、P4作直線交bb′于O′,過O′作垂直于bb′的直線NN′,連接OO′,測量圖中角α和β的大小,則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3)如圖2所示,該同學在實驗中將玻璃磚界面aa′和bb′的間距畫得過寬,若其他操作正確,則折射率的測量值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準確值。(4)該同學準確地畫好玻璃磚界面aa′和bb′后,實驗過程中不慎將玻璃磚向下平移了一些,如圖3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確,則折射率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準確值。[解析] (1)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確定大頭針P3的位置,方法是插上大頭針P3,使P3能擋住P1、P2的像;確定大頭針P4的位置,方法是插上大頭針P4,使大頭針P4能擋住P3和P1、P2的像。故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B、D。(2)根據折射定律得玻璃磚的折射率n=。(3)如題圖2所示,將玻璃磚界面aa′和bb′的間距畫得過寬但仍平行,而其他操作正確,會導致α角偏大,由于n=,故折射率的測量值小于準確值。(4)如圖所示,實線表示將玻璃磚向下平移后實際的光路圖,而虛線是作圖時所采用的光路圖,通過比較發現,入射角和折射角均沒有變化,則由折射定律可知,折射率的測量值等于準確值。[答案] (1)BD (2) (3)小于 (4)等于拓展:“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也可以用三棱鏡、半圓形玻璃磚等進行測量。實驗中只要利用“插針法”定出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其與界面的交點就是入射點和出射點,連接入射點和出射點就能作出折射光線,一樣可以測出折射率。光路圖如圖所示。類型二 數據處理與分析【典例2】 某小組做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所用器材有:玻璃磚、大頭針、刻度尺、圓規、筆、白紙。(1)下列能夠提高實驗準確程度的措施是________。A.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B.選用兩光學表面平行的玻璃磚C.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D.插在玻璃磚同側的兩枚大頭針間的距離盡量大些(2)該小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實驗,記錄的玻璃磚界線和四個大頭針扎下的孔洞如圖所示,其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_。A B C D(3)該小組選取了操作正確的實驗記錄,在白紙上畫出光線的徑跡,以入射點O為圓心作圓,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分別交于A、B點,再過A、B點作法線NN′的垂線,垂足分別為C、D點,如圖所示,則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用圖中線段的字母表示)。[解析] (1)為了減小實驗誤差,選用的玻璃磚前后表面間距應盡量大些,即使玻璃磚內的折射光線盡量長些,A正確;測量折射率時,只需找出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因此玻璃磚的兩光學表面可以不平行,B錯誤;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較細的大頭針完成實驗,C錯誤;同側的兩枚大頭針之間的距離應盡量大些,描繪出的光線誤差會較小些,D正確。(2)由題圖可知,選用的玻璃磚兩光學表面平行,則入射光線應與出射光線平行,B、C錯誤;又光線在玻璃磚中與法線的夾角應小于光線在空氣中與法線的夾角,A錯誤,D正確。(3)由折射定律可知n===。[答案] (1)AD (2)D (3)類型三 創新實驗設計【典例3】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量液體折射率的儀器,如圖所示。在一個圓形木盤上過其圓心O作兩條相互垂直的直徑BC、EF,在半徑OA上垂直圓盤面插下兩枚大頭針P1、P2,并保持P1、P2的位置不變,每次測量時,讓圓盤的BFC部分豎直浸入液體中,而且使液面與直徑BC相平,EF為界面的法線,而后在圖中右上方區域觀察P1、P2的像,并在圓周上插上大頭針P3,使P3正好擋住P1、P2的像。同學們通過計算,預先在圓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這樣只要根據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讀出液體折射率的值。(1)若∠AOF=30°,OP3與OC的夾角為30°,則P3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為________。(2)圖中P3、P4兩位置哪一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大?________。(3)作AO的延長線交圓周于K,K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應為________。[解析] (1)此時OP3與OE之間的夾角為入射角,θ1=60°,OA與OF之間的夾角為θ2=30°,則n===。(2)P4對應的入射角大,折射角相同,所以P4對應的折射率大。(3)當大頭針在K位置時,入射角與折射角相等,所以折射率等于1。[答案] (1) (2)P4 (3)1實驗針對訓練(三) 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1.在用“插針法”測量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甲、乙、丙三位同學在紙上畫出的界面EE′、FF′與矩形玻璃磚位置的關系分別如圖甲、乙和丙所示。他們的其他操作均正確,且均以EE′為入射界面、FF′為出射界面畫光路圖。則(1)甲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解析] (1)作光路圖如圖甲所示,由圖甲可知折射角的測量值偏大,根據n=可知甲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偏小。(2)作光路圖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入射角的測量值等于真實值,折射角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根據n=可知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偏小。(3)作光路圖如圖丙所示,由圖丙可知折射角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根據n=可知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偏大。[答案] (1)偏小 (2)偏小 (3)偏大2.在利用“插針法”測量玻璃磚的折射率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實驗時,先將玻璃磚平放到水平面內的白紙上,貼著玻璃磚前后兩個面在紙上描點后畫出直線m1m2和k1k2,然后在白紙上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1)準備插第三枚大頭針時,應在________(選填“m1m2”或“k1k2”)側觀察。(2)插第三枚大頭針時,這枚大頭針________。A.擋住P1的像即可B.擋住P2的像即可C.應同時擋住P1和P2的像(3)插完所需的大頭針,補全光路。 圖乙為光路的一部分,A1、B1均為光路上的點,分別過A1、B1作直線k1k2的垂線,垂足分別為A2、B2,測得A2O=4.00 cm,B2O=2.80 cm,A1O=B1O,則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解析] (1)先在白紙上放上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插上兩枚大頭針P1和P2,然后在另一側透過玻璃磚觀察,準備插第三枚大頭針時,應在m1m2側觀察。(2)插第三枚大頭針時,這枚大頭針應同時擋住P1和P2的像。故選C。(3)折射率n===≈1.43。[答案] (1)m1m2 (2)C (3)1.433.現要估測一矩形玻璃磚的折射率n,給定的器材有:待測玻璃磚、白紙、鉛筆、大頭針1枚、直尺、直角三角板。實驗時,先將直尺的一端O和另一點M標上明顯的標記,再將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沿其兩個長邊在白紙上畫出兩條直線AB、CD,再將直尺正面緊貼玻璃磚的左邊緣放置,使O點與直線CD相交,并在白紙上記下點O、M的位置,如圖所示。然后在右上方通過AB所在界面向左下方觀察,調整視線方向,直到O點的像與M點的像重合,再在AB直線上插上大頭針,使大頭針擋住M、O的像,記下大頭針P點的位置。(1)請在原圖上作出光路圖。(2)玻璃磚的折射率的表達式為n=________(用字母P和圖中已知線段字母表示)。[解析] (1)調整視線方向,當O點的像和M點的像重合時,從O點發出的光線經AB面折射后與從M點發出的光線經AB面反射后重合。在觀察的一側插上大頭針,使大頭針擋住M、O的像,則大頭針的位置為折射光線射出玻璃磚的點和從M點發出的光線在AB面上的反射點,如圖所示。(2)折射率n===。[答案] (1)見解析圖 (2)4.用圓弧狀玻璃磚做測量玻璃折射率的實驗時,先在白紙上放好圓弧狀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然后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插兩枚大頭針P3和P4,使P3擋住P1和P2的像,P4擋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紙上標出大頭針位置和圓弧狀玻璃磚輪廓,如圖甲所示。其中O為兩圓弧所在圓的圓心,圖中已畫出經過P1、P2點的入射光線。(1)在圖上補畫出完整的光路。(2)為了測出玻璃磚的折射率,需要測量入射角i和折射角r,請在圖中的分界面兩側畫出這兩個角。(3)多次改變入射角,測得幾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據測得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正弦值,畫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解析] (1)P3、P4的連線與的交點即為光線從玻璃磚中射出的位置,P1、P2的連線與的交點即為光線射入玻璃磚的位置,連接這兩點即可作出玻璃磚中的光路,如圖所示。(2)連接O點與光線在上的入射點所得直線即為法線,標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如圖所示。(3)題圖乙中圖線的斜率k=等于折射率n,由題圖乙可知斜率為1.5,即該玻璃的折射率為1.5。[答案] (1)(2)見解析圖 (3)1.55.某同學測量玻璃磚的折射率,準備了下列器材:激光筆、直尺、刻度尺、一面鍍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磚。如圖所示,直尺與玻璃磚平行放置,激光筆發出的一束激光從直尺上O點射向玻璃磚表面,在直尺上觀察到A、B兩個光點,讀出OA間的距離為20.00 cm,AB間的距離為6.00 cm,測得圖中直尺到玻璃磚上表面的距離d1=10.00 cm,玻璃磚厚度d2=4.00 cm。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光在玻璃磚中的傳播速度v=________ m/s。(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0×108 m/s,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解析] 作出光路圖如圖所示,根據幾何知識可得入射角i=45°,設折射角為r,則tan r=,則sin r=,折射率n=≈1.2光在玻璃磚中的傳播速度v==2.5×108 m/s。[答案] 1.2 2.5×108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1張PPT)第四章 光1.光的折射第2課時 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目標] 1.知道測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原理、方法和步驟。2.會確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入射角及折射角。3.學會用不同方法計算玻璃的折射率。必備知識·自主預習儲備 2.物理量的測量入射角θ1:入射光線與_____的夾角。折射角θ2:折射光線與_____的夾角。三、實驗器材玻璃磚、白紙、木板、大頭針、圖釘、量角器、刻度尺、鉛筆。法線法線四、進行實驗1.把白紙用圖釘釘在木板上。2.用刻度尺畫一條平行于玻璃磚一個面的直線aa′作為界面,過aa′上一點O作垂直于aa′的直線NN′作為法線,過O點畫一條入射光線AO,使入射角θ1適當大些,如圖所示。3.在AO線上豎直地插兩枚大頭針P1、P2,在白紙上放上被測玻璃磚,使玻璃磚的______與aa′重合。4.沿玻璃磚的另一側面用刻度尺畫一條直線bb′。5.在玻璃磚bb′一側白紙上豎直地立一枚大頭針P3,調整視線,同時移動大頭針P3的位置,當P3恰好能同時擋住玻璃磚aa′一側所插的大頭針P1、P2的像時,把大頭針P3插好。6.在玻璃磚bb′一側再豎直地插一枚大頭針P4,使P4能擋住P3本身,同時也能擋住P1、P2的像。一個面7.記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磚,拔去大頭針,過P3、P4連一條直線BO′交bb′于O′點,連接OO′,OO′就是入射光線AO在玻璃磚內的折射光線,折射角為θ2。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的大小。9.改變入射角θ1,重復三、四次上面的步驟,量出相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過原點折射率3.單位圓法(1)以入射點O為圓心,以一定長度R為半徑畫圓,交入射光線AO于E點,交折射光線OO′于E′點,過E作NN′的垂線EH,過E′作NN′的垂線E′H′,分別交NN′于點H、H′,如圖所示。六、誤差分析1.由入射側、出射側所插兩枚大頭針的位置所確定的入射光線、出射光線的準確度會造成誤差。2.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測量會造成誤差。3.折射率的計算求解會造成誤差。七、注意事項1.實驗中,玻璃磚在紙上的位置不可移動。2.不能用手觸摸玻璃磚光潔的光學面,更不能把玻璃磚當尺子用。3.大頭針應豎直插在白紙上,且玻璃磚每一側兩枚大頭針P1與P2間、P3與P4間的距離應適當大些。4.實驗中入射角不宜過小或過大。5.玻璃磚應選用寬度較大的。探究重構·關鍵能力達成類型一 實驗原理與操作【典例1】 如圖1所示,某同學在“測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先將白紙平鋪在木板上并用圖釘固定,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然后在白紙上確定玻璃磚的界面aa′和bb′。O為直線AO與aa′的交點。在直線AO上豎直地插上P1、P2兩枚大頭針。(1)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________。A.插上大頭針P3,使P3僅擋住P2的像B.插上大頭針P3,使P3擋住P1的像和P2的像C.插上大頭針P4,使P4僅擋住P3D.插上大頭針P4,使P4擋住P3和P1、P2的像(2)過P3、P4作直線交bb′于O′,過O′作垂直于bb′的直線NN′,連接OO′,測量圖中角α和β的大小,則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BD (3)如圖2所示,該同學在實驗中將玻璃磚界面aa′和bb′的間距畫得過寬,若其他操作正確,則折射率的測量值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準確值。(4)該同學準確地畫好玻璃磚界面aa′和bb′后,實驗過程中不慎將玻璃磚向下平移了一些,如圖3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確,則折射率的測量值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準確值。小于 等于(4)如圖所示,實線表示將玻璃磚向下平移后實際的光路圖,而虛線是作圖時所采用的光路圖,通過比較發現,入射角和折射角均沒有變化,則由折射定律可知,折射率的測量值等于準確值。拓展:“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也可以用三棱鏡、半圓形玻璃磚等進行測量。實驗中只要利用“插針法”定出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其與界面的交點就是入射點和出射點,連接入射點和出射點就能作出折射光線,一樣可以測出折射率。光路圖如圖所示。類型二 數據處理與分析【典例2】 某小組做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實驗,所用器材有:玻璃磚、大頭針、刻度尺、圓規、筆、白紙。(1)下列能夠提高實驗準確程度的措施是________。A.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B.選用兩光學表面平行的玻璃磚C.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D.插在玻璃磚同側的兩枚大頭針間的距離盡量大些AD(2)該小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實驗,記錄的玻璃磚界線和四個大頭針扎下的孔洞如圖所示,其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A B C DD (3)該小組選取了操作正確的實驗記錄,在白紙上畫出光線的徑跡,以入射點O為圓心作圓,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分別交于A、B點,再過A、B點作法線NN′的垂線,垂足分別為C、D點,如圖所示,則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用圖中線段的字母表示)。 [解析] (1)為了減小實驗誤差,選用的玻璃磚前后表面間距應盡量大些,即使玻璃磚內的折射光線盡量長些,A正確;測量折射率時,只需找出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因此玻璃磚的兩光學表面可以不平行,B錯誤;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較細的大頭針完成實驗,C錯誤;同側的兩枚大頭針之間的距離應盡量大些,描繪出的光線誤差會較小些,D正確。類型三 創新實驗設計【典例3】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量液體折射率的儀器,如圖所示。在一個圓形木盤上過其圓心O作兩條相互垂直的直徑BC、EF,在半徑OA上垂直圓盤面插下兩枚大頭針P1、P2,并保持P1、P2的位置不變,每次測量時,讓圓盤的BFC部分豎直浸入液體中,而且使液面與直徑BC相平,EF為界面的法線,而后在圖中右上方區域觀察P1、P2的像,并在圓周上插上大頭針P3,使P3正好擋住P1、P2的像。同學們通過計算,預先在圓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這樣只要根據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讀出液體折射率的值。(1)若∠AOF=30°,OP3與OC的夾角為30°,則P3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為______。(2)圖中P3、P4兩位置哪一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大?______。(3)作AO的延長線交圓周于K,K處所對應的折射率的值應為_____。 P4 1題號135241.在用“插針法”測量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甲、乙、丙三位同學在紙上畫出的界面EE′、FF′與矩形玻璃磚位置的關系分別如圖甲、乙和丙所示。他們的其他操作均正確,且均以EE′為入射界面、FF′為出射界面畫光路圖。則實驗針對訓練(三) 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1)甲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題號13524偏小 偏小 偏大題號13524題號13524題號13524題號135242.在利用“插針法”測量玻璃磚的折射率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實驗時,先將玻璃磚平放到水平面內的白紙上,貼著玻璃磚前后兩個面在紙上描點后畫出直線m1m2和k1k2,然后在白紙上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1)準備插第三枚大頭針時,應在________(選填“m1m2”或“k1k2”)側觀察。(2)插第三枚大頭針時,這枚大頭針________。A.擋住P1的像即可B.擋住P2的像即可C.應同時擋住P1和P2的像題號13524m1m2 C (3)插完所需的大頭針,補全光路。 圖乙為光路的一部分,A1、B1均為光路上的點,分別過A1、B1作直線k1k2的垂線,垂足分別為A2、B2,測得A2O=4.00 cm,B2O=2.80 cm,A1O=B1O,則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題號135241.43題號135243.現要估測一矩形玻璃磚的折射率n,給定的器材有:待測玻璃磚、白紙、鉛筆、大頭針1枚、直尺、直角三角板。實驗時,先將直尺的一端O和另一點M標上明顯的標記,再將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沿其兩個長邊在白紙上畫出兩條直線AB、CD,再將直尺正面緊貼玻璃磚的左邊緣放置,使O點與直線CD相交,并在白紙上記下點O、M的位置,如圖所示。然后在右上方通過AB所在界面向左下方觀察,調整視線方向,直到O點的像與M點的像重合,再在AB直線上插上大頭針,使大頭針擋住M、O的像,記下大頭針P點的位置。題號13524(1)請在原圖上作出光路圖。(2)玻璃磚的折射率的表達式為n=________(用字母P和圖中已知線段字母表示)。題號13524見解析圖 題號135244.用圓弧狀玻璃磚做測量玻璃折射率的實驗時,先在白紙上放好圓弧狀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然后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插兩枚大頭針P3和P4,使P3擋住P1和P2的像,P4擋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紙上標出大頭針位置和圓弧狀玻璃磚輪廓,如圖甲所示。其中O為兩圓弧所在圓的圓心,圖中已畫出經過P1、P2點的入射光線。題號13524題號13524(1)(2)見解析圖1.5題號13524題號135245.某同學測量玻璃磚的折射率,準備了下列器材:激光筆、直尺、刻度尺、一面鍍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磚。如圖所示,直尺與玻璃磚平行放置,激光筆發出的一束激光從直尺上O點射向玻璃磚表面,在直尺上觀察到A、B兩個光點,讀出OA間的距離為20.00 cm,AB間的距離為6.00 cm,測得圖中直尺到玻璃磚上表面的距離d1=10.00 cm,玻璃磚厚度d2=4.00 cm。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光在玻璃磚中的傳播速度v=________ m/s。(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0×108 m/s,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2 2.5×108[解析] 作出光路圖如圖所示,題號135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光1第2課時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學案.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光1第2課時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學案(學生用).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光1第2課時實驗:測量玻璃的折射率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