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溫州第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集團校九年級素養檢測科學試題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溫州第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集團校九年級素養檢測科學試題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第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集團校九年級素養檢測科學試題卷
1.(2024·溫州模擬)溫州碗窯村是清代浙南地區燒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下列制瓷的工序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挖去泥土 B.制作模型
C.描繪圖案 D.高溫燒制
2.(2024·溫州模擬) 樟樹的莖能夠直立,與植物細胞中起支持作用的結構有關。該結構是( ?。?br/>A.細胞核 B.細胞質 C.葉綠體 D.細胞壁
3.(2024·溫州模擬)控制傳染源是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屬于控制新冠肺炎傳染源的是( ?。?br/>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
B.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抗體
C.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
D.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殺滅病原體
4.(2024·溫州模擬)如圖為我國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流動沙丘,影響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r/>A.生物 B.冰川 C.流水 D.風力
5.(2024·溫州模擬)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 B.
C.H2+CuOH2O+ Cu D.
6.(2024·溫州模擬)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加入鋅粒
B.稀釋濃硫酸
C.加熱液體
D.測酸堿度
7.(2024·溫州模擬)小榕對稀硫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發現滴入盛有 NaQH 溶液的試管中無明顯現象,要證明該試管中已發生了化學反應,以下方案不可行的是(
A.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
B.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小于7
C.滴入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
D.滴入 MgCl2溶液無白色沉淀出現
8.(2024·溫州模擬)如圖是擺球從A 點靜止釋放,經過B、O、C三點,到達最高點D的示意圖,其中B、C兩點等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擺球在O點時動能等于零
B.擺球在A、D兩點的重力勢能相等
C.擺球從A 點到O點的過程中機械能減少
D.擺球在B、C兩點的動能相等
9.(2024·溫州模擬)近日教育部發布“睡眠令”,以扭轉目前中小學生睡眠嚴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會導致垂體分泌的某種激素減少,影響人體生長。這種激素是( ?。?br/>A.性激素 B.胰島素 C.生長激素 D.腎上腺素
10.(2024·溫州模擬)我國科學家發現千金藤素能抑制冠狀病毒的復制,它的化學式為C37H38N2O6,下列有關千金藤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含有氮分子
B.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C.是一種無機物
D.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37:38 .
11.(2024·溫州模擬)投影儀電路的特點:風機啟動后,強光燈泡才能發光;風機不轉,燈泡不能發光,燈泡關閉后,風機還能工作。則下列四個簡化電路圖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 B.
C. D.
12.(2024·溫州模擬)庫拉索蘆薈是蘆薈中少數可食用的物種之一,其制品被廣泛應用于食品、美容、保健、醫藥等領域。請結合圖片,蘆薈在圖乙的檢索表中的位置是(  )
A.P B.Q C.R D.S
13.(2024·溫州模擬)如圖所示的實驗,其改變內能方法與另外三種不同的是(  )
A.水被加熱時,內能增大
B.空氣被壓縮時,內能增大
C.水蒸氣推動塞子沖出時內能減少
D.內燃機壓縮沖程
14.(2024·溫州模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實驗用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15.0cm
B.光屏上的像是燭焰放大的實像
C.僅將透鏡左移不能再次成像
D.僅將光屏右移可模擬近視眼成像
15.(2024·溫州模擬)如圖所示,建筑工人使用夾磚器(取磚工具)夾住磚塊豎直提起后靜止在空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磚塊的重力與手對夾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磚塊的重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磚塊對夾子的摩擦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D.夾子對磚塊的壓力越大,磚塊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16.(2024·溫州模擬)“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能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1)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蓄水”后,可通過跨流域調水緩解貧水區用水困難,此工程相當于圖中的   (填序號)環節。
(2)浙江省是飲用水較為缺乏的地區之一,我們要珍惜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C.隨手關閉水龍頭 D.用洗漱過的水沖馬桶
17.(2024·溫州模擬)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太陽光在一定條件下就能將二氧化碳、水轉化為乙醇(如圖丙)和氧氣的技術,其變化前后的微觀模型圖如下.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乙醇屬于化合物中的  ?。ㄟx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3)請在圖丁中畫出分子模型.   
18.(2024·溫州模擬)“5G”改變生活,“中國芯”彰顯中國“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純硅(Si),如圖是一種用石英砂(主要成分為是SiO2)制備高純硅的工藝流程圖。
(1) 操作I是   。
(2)在實際制備過程中,反應II要隔絕空氣的原因是   (寫一條即可)。
(3)上述生產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
19.(2024·溫州模擬)溫州市甌海區 2024 年試用大棚技術探索荔枝的規?;N植。每年夏至前后,荔枝成熟,其鮮甜多汁的味道深受民眾喜愛。
(1)荔枝成熟的季節,地球運行到圖甲中的   位置附近。
(2)不同品種的荔枝口感和外形都不太一樣,這些性狀是由   控制的。
(3)果農采取如圖乙所示的方法,在生命力強的“黑葉砧木樹”上結出果大味甜的“海南無核荔枝”,這種培育方法叫   。
20.(2024·溫州模擬)電動微單車可有效地減輕交通壓力。如圖為某一電動微單車,其部分參數如下表所示。
(1)裝有電動微單車的包裝箱總質量為20千克,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最小壓強是  ??;
(2)如圖是某同學使用扳手組裝電動微單車時的簡化俯視圖,其中O是支點,A是動力作用點,B是阻力作用點,此時扳手相當于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3)一定條件下,電動微單車充滿電后,能以最高時速勻速行駛0.8小時,共行駛了   千米。
21.(2024·溫州模擬)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量來表示。如圖表示某植物在恒溫30℃時,處于不同光照強度下在單位時間內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釋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葉表皮的   。
(2)環境溫度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會產生影響,原因是溫度會影響活細胞中的   。
(3)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時,圖中曲線上的A 點將向   移動(選填“上”或“下”)。
22.(2024·溫州模擬)如圖,一個重為10牛的物體在大小為6牛的拉力F的作用下,先后經過光滑的水平面和粗糙的斜面, AB 和 CD 段距的離均為2 米,CD間的垂直高度為1米。
(1)物體在 CD段運動時,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2)物體通過AB和CD段時,力F做功分別為W1和W2,則 (選填“>”、“<”或“=”) ;
(3)若已知物體在斜面上勻速運動,則斜面CD段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   牛。
23.(2024·溫州模擬)溫州方言稱蘿卜為“菜頭”,“菜頭”是溫州地區傳承千年的傳統腌制食品,其獨特風味深受喜愛。腌制“菜頭”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理 獨特的風味從哪里來 這就需要看看他們背后的反應機理啦!小榕進行了如下探究,其過程是:將洗凈的蘿卜切成條,放在盛有少量涼開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鹽,一段時間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蘿卜條。小榕發現玻璃罐里的蘿卜條變小了,水卻變多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1)小榕根據上述實驗現象,他提出的假設是   。
(2)主要實驗步驟:在兩片載玻片上分別滴加0.9%和2%的氯化鈉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并涂抹在溶液中,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隔一段時間后再次觀察。
實驗現象如圖1和圖2所示:
通過查閱資料獲知,植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置于較高濃度的溶液中,也會出現類似圖2的現象。上述事實支持了小榕所作出的假設。
思考:
①小榕在低倍鏡的視野中觀察到某上皮細胞位于視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鏡下繼續觀察該細胞,必須在載物臺上將臨時裝片向   移動。
②根據圖1的實驗現象,小榕明白了平時做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鈉溶液,并將它稱乙為生理鹽水的原因,這是因為0.9%的氯化鈉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細胞
   。
③根據上述探究,你認為在給植物施肥時,應注意什么    
24.(2024·溫州模擬)小榕在學習動滑輪后得知: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兩倍的省力杠桿。小榕思考:“使用動滑輪時,若拉力的方向沒有保持豎直向上,是否還能省一半的力”,于是設計了由滑輪、滑軌、滑塊、彈簧測力計等組成的實驗裝置(如圖甲),通過移動滑塊來改變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進行實驗。其中繩子重和摩擦忽略不計,獲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鉤碼總重力G/牛 拉力作用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度 拉力大小F/牛
① 3 0 2
② 3 30 2.4
③ 3 45 2.8
④ 3 60 4
(1)根據表中第①次的實驗數據,可以得知動滑輪重為   牛;
(2)分析4次實驗數據,你能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br/>(3)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接下來的設計是:  ?。?br/>(4)小榕查閱資料后,發現改變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時,同時動滑輪的支點也發生改變,如圖乙所示,若拉力F為動力,動滑輪和物體總重視為阻力。請結合以上信息和杠桿平衡條件等相關科學知識,解釋從第①次到第④次拉力變化的原因    。
25.(2024·溫州模擬)一些餐館會用固體酒精作燃料,小榕發現固體酒精完全燃燒之后還會殘留少量白色固體,由此他產生好奇。
【提出問題】燃燒后殘留的白色固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某些固體酒精是由酒精、氫氧化鈉和硬脂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②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建立猜想】
猜想一:白色固體是氫氧化鈉;猜想二:白色固體是碳酸鈉;猜想三:白色固體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物。碳酸鈉屬于   選填“酸”、“堿”、“鹽”或“氧化物”),猜想中含有碳酸鈉的依據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驗證】
(2)【實驗結論】白色固體是   。
(3)【交流討論】實驗中BaCl2溶液能否用( 溶液代替,請判斷并說明理由   。
26.(2024·溫州模擬)小榕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被測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正常發光時燈絲的電阻約為10Ω),電源電壓恒為6V。
(1)請你按圖甲所示的電路,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連好電路后,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 移至 B 端,然后再閉合開關,此時小榕觀察到小燈泡不發光,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無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電流表示數有變化,電壓表無變化,則電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選填序號);
A.小燈泡短路 B.電流表斷路
C.小燈泡斷路 D.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同時觀察電壓表示數的變化,直至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4)完成實驗后,愛動腦筋的小榕又設計了一種用已知阻值為 R0的定值電阻代替電流表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的方案,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電路,將下列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S和S1,斷開S2,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 Um;
②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不動,閉合開關S和-S2,斷開開關S1,讀出電壓表示數U1;
③小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 P g=   。(用 U m、U1、R0表示)
27.(2024·溫州模擬)小榕利用酸和鹽的性質制取二氧化碳,選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為選擇合適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以減少鹽酸浪費,小榕進行了探究實驗。
組別 A B C
溶質質量分數 7.3% 14.6% 21.9%
鹽酸利用率 50% 48.5% 42.1%

[探究一]產生二氧化碳的快慢與時間的關系小榕分別取4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A組7.3%、B組14.6%、C組21.9%的鹽酸與足量的石灰石反應,生成CO2的快慢與時間的關系如上圖甲。
(1) 對比A、B、C三組數據, 發現在前5分鐘內, 選用質量分數為   (填“7.3%”“14.6%”或“21.9%”)的鹽酸,生成CO2的速度最快。
(2)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C組在反應速率上變慢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鹽酸利用率與鹽酸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
小榕根據二氧化碳的快慢與時間關系數據,算得鹽酸利用率如上表乙(鹽酸利用率是指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所需要的鹽酸量與實際消耗的鹽酸總量的比值)。
(3)用200克鹽酸進行A組實驗,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
(4)小榕想在10分鐘內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氣體,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他認為14.6%的鹽酸最合適,請說明理由: 。
28.(2024·溫州模擬)垃圾分類回收是我市創建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人行動,推進垃圾分類,推動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1)“光盤行動”已經開始在廚余垃圾減量上顯現成效。某校為響應這一行動,對剩菜剩飯進行稱重,避免舌尖上的浪費。以上是某班學生剩餐稱量情況,天平平衡時如上圖乙所示,請記錄測量結果:   。
(2)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成,能緩解城市垃圾過多帶來的危害。某垃圾焚燒發電廠采用光學檢測技術智能分揀系統,對垃圾材料進行分類。激光掃描裝置照射傳送帶上的垃圾,分析反射和折射光信號來判斷材料類型。金屬罐在傳送帶上反光強烈,這是因為金屬表面主要發生   反射。(選填“鏡面”或“漫”)。
(3)垃圾焚燒發電是利用了儲存在垃圾中的化學能。研究表明,某垃圾發電廠的垃圾燃料平均熱值約為7.2x105J/kg,若不計能量損失,計算該廠燃燒1 噸垃圾燃料可以發電多少千瓦時
29.(2024·溫州模擬)溫州文成楊梅先后獲得浙江省“十佳”楊梅稱號、溫州市“最甜楊梅”等榮譽,并通過無公害、綠色食品等認證,是文成第一大水果。一般情況下,吃楊梅前建議用鹽水浸泡,有驅蟲、殺菌、去除農藥殘留等作用。時間不宜過長,浸泡20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凈即可,以免導致楊梅口感變差或營養成分流失。
(1)我們吃的楊梅酸甜可口,在層次結構上它屬于   。
(2)浸泡楊梅所用的鹽水最佳濃度是5%,具體操作時,應取   毫升水,加入25克鹽充分溶解,這樣配置的鹽水為最佳濃度。
(3)楊梅中含有豐富的有機果酸,維生素C,花青素等天然抗氧化成分。為測定楊梅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現取鮮榨楊梅榨汁,進行如下實驗:(已知:①維生素C為弱酸,化學書可簡寫為HC6H7O6;②中和反應化學方程
取一份楊梅汁,用溶質質量分數0.5%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滴定,消耗NaOH 溶液20g恰好完全中和。計算該份楊梅汁中維生素C的質量。
30.(2024·溫州模擬)秸稈還田是一項培肥地力的增產措施。在實踐時發現,還田的秸稈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降解,這會降低新作物種子的出苗率。使用秸稈降解菌(簡稱為降解菌A和降解菌B)對水稻秸稈有較好的降解效果。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研究,實驗觀察周期為10天,使用的儀器和藥品有濃度相同的降解菌A、B培養液,酒精,蒸餾水,水稻秸稈,天平,錐形瓶,若干恒溫箱等。
(1)秸稈降解菌是一類細菌,其在細胞結構上,與真菌相比最大的區別是   ;從生態系統的成分角度,秸稈降解菌屬于   。
(2)實驗前要先用75%酒精對水稻秸稈浸泡30秒,再用無菌水沖洗。其目的是   。
(3)實驗操作如下表,分析實驗設計意圖,該小組除研究溫度對降解效果的影響外,還想要研究的問題是:   。
步驟 實驗操作
① 分別稱取20克已殺菌的水稻秸稈,裝在三個無菌的錐形瓶中,標為甲、乙、丙。
② 在甲、乙、丙三個錐形瓶中分別加入100毫升降解菌A 培養液、100毫升降解菌B培養液、50毫升降解菌A培養液和50毫升降解菌混合培養液。
③ 將三個錐形瓶放入 恒溫培養箱中,10天后測量并記錄各錐形瓶經降解后剩余水稻秸稈質量。
④ 改變恒溫培養箱的溫度為: ,重復上述實驗,測量并記錄實驗數據。
⑤ 通過比較分析,得出溫度和使用降解菌的不同方法對降解效果的影響。
31.(2024·溫州模擬)我國約有56%的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它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它通常寄生于胃部,能產生一種酶,促使水與尿素反應生成氨氣和二氧化碳。氨氣屬于堿性物質,可以中和胃酸。
(1)幽門螺旋菌可以在胃部強酸的環境下生存,這是它對生存環境的   。
(2)根除幽門螺桿菌,需聯合使用抗生素,療程10-14天,需嚴格遵醫囑用藥??股赝ㄟ^口服途徑進入體內,主要在   處被吸收到血液中,吸收效率受食品、藥物本身的化學性質等因素影響。
(3)如圖是餐具上各種細菌在 100℃沸水下的存活情況。為避免通過未消毒的飲食器具感染各種細菌,有人在使用餐具前會有“用開水燙一燙”的習慣。據圖分析,這種做法有殺菌效果嗎 請闡述理由   。
32.(2024·溫州模擬)項目化小組經過討論與實踐,制作出可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液體密度儀”。
項目一:利用桿秤制作液體密度秤
桿秤是質量稱量工具(如圖甲所示),用桿秤制作一個液體密度秤的步驟如下:
①用塑料桶代替秤鉤,用細圓木條制作輕質秤桿(自身質量不計),如圖乙所示。
②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平衡時,用筆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B 標記為“0”刻度。
③桶中加水至標記線a處,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在水平平衡時,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C標記為“1.0”刻度(單位: g/cm3)。
④在BC兩點間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地標上刻度。
項目二:制作力電轉換的液體密度儀
項目組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裝置。已知輕桿上OA、OB 分別為50cm、5cm,A 點懸掛的圓柱體質量為0.7kg,體積為 電路中電源電壓U為6V,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10Ω,R是力敏電阻,其阻值與所受壓力 FB的關系如圖丁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項目一步驟④的填空,在BC兩點間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地標上刻度。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項目一中液體密度秤測量精確度的有:   
A升高標記線a的位置 B 減小秤砣的質量 C增加塑料桶的質量 D縮短AO 的距離
(3)項目二中應在電流表上數值為   安培的位置標記“0”刻度(單位:g/cm3)
(4)計算項目二中當電流表示數為0.2A時的液體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A.挖取泥土過程中只是物質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
B.制作模型過程中只是物質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描繪圖案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
D.燒制陶瓷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2.【答案】D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解答】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其中細胞壁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正是因為細胞壁的支持作用,才使的植物體的莖能夠直立。故A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3.【答案】C
【知識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解析】【分析】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所以只要切斷傳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解答】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在預防傳染病措施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A不符合題意;
B、接種疫苗,這一措施屬于預防傳染病中的保護易感人群,B不符合題意;
C、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是傳染源,因此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是控制傳染源的措施,C符合題意;
D、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殺滅病原體的措施不屬于控制傳染源,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4.【答案】D
【知識點】巖石的類型;幾種常見的巖石及應用
【解析】【分析】A.生物引起的地形有珊瑚等;
B.冰川引起的有冰斗谷等;
C.流水引起的有三角洲等地形;
D.風力引起如風蝕蘑菇,流動沙丘等;
【解答】 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流動沙丘 是風力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的。
故答案為:D
5.【答案】B
【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解析】【分析】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
【解答】A.反應物只有一種,則為分解反應,故A不合題意;
B.生成物只有一種,則為化合反應,故B符合題意;
C.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單質和化合物組成,因此為置換反應,故C不合題意;
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兩種化合物組成,因此為復分解反應,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6.【答案】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向試管中裝鋅粒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鋅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飛濺;不能在量筒內稀釋濃硫酸,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答案為:C。
7.【答案】C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 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能和氯化鎂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氫氧化鎂和氯化鈉。
【解答】 A.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氫氧化鈉消失,即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故A不合題意;
B.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小于7,說明溶液顯酸性,進一步說明氫氧化鈉消失,即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故B不合題意;
C.稀硫酸和硫酸鈉都能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氫氧化鈉能否與稀硫酸反應,故C符合題意;
D.滴入MgCl2溶液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氫氧化鈉消失,即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8.【答案】C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 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解答】 A.擺球在O點時速度不為零,所以動能不等于零,故A錯誤;
B.擺球在A、D兩點的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勢能不相等,故B錯誤;
C.球由A點到O點過程中,由于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機械能,所以擺球從A點到O點的過程中機械能減少,故C正確;
D.球由B點運動到C點過程中,由于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機械能,所以B點的機械能大于C點的機械能,BC的高度相同、重力勢能相同,所以B點的動能大于C點的動能,故D錯誤。
故選C。
9.【答案】C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解答】A.性激素,是指由動物體的性腺,以及胎盤、腎上腺皮質網狀帶等組織合成的甾體激素,具有促進性器官成熟、副性征發育及維持性功能等作用。錯誤。
B.胰島分泌的胰島素具有促進血糖合成糖原,促進血糖的氧化分解,促進血糖轉化為非糖物質,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錯誤。
C.生長激素能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如果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則生長遲緩,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這叫侏儒癥。少年兒童晚上早睡有助于生長發育。其原因之一是人在夜間睡眠狀態下,垂體能分泌較多生長激素,正確。
D.腎上腺激素是腎上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人體幾乎全部細胞,主要促促進生長發育,錯誤。
故選C。
10.【答案】B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由化學式確定物質的組成元素,含碳化合物為有機物,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解答】A、 金藤素由青藤素分子構成,不含有氮分子 ,不符合題意;
B、金藤素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符合題意;
C、金藤素屬于有機物,不符合題意;
D、金藤素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37):38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1.【答案】C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 由“風機啟動后,強光燈泡才能發光;風機不轉,燈泡不能發光,燈泡關閉后,風機還能工作”知,燈泡與風機并聯,一個開關在干路中,一個開關在燈泡的支路中,據此分析。
【解答】 由題意可知,當電風扇的電動機啟動后,燈泡才能發光;風扇不轉,燈泡不能發光,故應當燈泡與風機并聯,有一個開關在干路中,一個開關在燈泡的支路中。
A.圖中燈泡與風機串聯,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燈泡與風機并聯,有一個開關在干路中,一個開關在風機的支路中,故B不符合題意;
C.圖中燈泡與風機并聯,有一個開關在干路中,一個開關在燈泡的支路中,故C符合題意;
D.圖中燈泡與風機并聯,兩個開關分別在支路中,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2.【答案】B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根據甲圖中描述的蘆薈的特征對其進行分類,從而確定在乙圖中的位置。
【解答】根據甲圖可知,蘆薈屬于被子植物門,則它有種子,且被種皮包被,則應該在乙中的Q位置。
故選B。
13.【答案】A
【知識點】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
【解析】【分析】 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
【解答】 A.用酒精燈加熱時,水吸收熱量,其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B.用力將活塞迅速壓下,壓縮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筒內空氣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C.試管中的水蒸氣沖開木塞,水蒸氣對木塞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減小,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D.內燃機壓縮沖程,是活塞壓縮工作物質做功,改變工作物質的內能,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綜上所述,A圖與其他三實驗改變內能方法不同。
故選A。
14.【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當u>2f,f<v<2f,u>v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近視眼成像時,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
【解答】 AB.由圖可知u=30.0cm,v=15.0cm,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u>v,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30.0cm>2f,f<v=15.0cm<2f,由此可得:7.5cm<f<15cm,故AB錯誤;
C.僅將凸透鏡左移,根據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錯誤;
D.近視眼成像時,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將光屏右移可模擬近視眼成像,故D正確。
故選D。
15.【答案】B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分析】如果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是一對平衡力,據此解答?!窘獯稹緼.磚塊的重力作用在磚上,手對夾子的拉力作用在夾子上,磚塊的重力與手對夾子的拉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不正確;
B.磚塊的重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
C.磚塊對夾子的摩擦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不正確;
D.磚塊豎直提起后靜止在空中,磚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終等于其重力大小,夾子對磚塊的壓力越大,但磚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故D不正確。
故答案為:B。
16.【答案】(1)⑤
(2)B;C;D
【知識點】水循環;水資源的利用及保護
【解析】【分析】(1)根據水循環的環節的知識分析解答;
(2)根據對保護水資源的認識判斷。
【解答】 (1)地球上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以及地表徑流等環節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澳纤闭{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⑤地表徑流環節。
(2)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污染,故A錯誤;
植樹造林,涵養水源,保護水資源,故B符合題意;
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水資源,故C符合題意;
用洗漱過的水沖馬桶,故D符合題意。
故選BCD。
17.【答案】(1)有機物
(2)3:2
(3)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簡單的有機物;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 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六個不變:宏觀:1.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 2.元素的種類不變 3.各元素的總質量不變;微觀:4.原子的種類不變;5.原子的數目不變;6.原子的質量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宏觀:物質種類改變。微觀:物質的粒子構成方式一定改變。兩個可能改變:宏觀: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微觀:分子總數可能會改變。
【解答】(1)有機物是指含有碳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 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乙醇屬于化合物中的有機物;
(2) 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24:16=3:2;
(3)跟據質量守恒,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種類不變,所以丁中是3份氧氣,
故答案為:(1)有機物;(2)3:2(3)
18.【答案】(1)過濾
(2)防止氫氣發生爆炸 或 防止 Si在高溫下被氧化成SiO2
(3)HCl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1)根據過濾可以將不溶性的固體與液體進行分離進行分析;
(2)根據如果混有氧氣,混有氧氣的氫氣在高溫條件下可能引起爆炸進行分析;
(3)根據流程圖中有氯化氫參加反應,流程圖中的生成的末端又生成了氯化氫進行分析。
【解答】 (1)反應后進行的操作I將不溶性的粗硅與液體進行了分離,則該操作為過濾;
(2)反應Ⅱ中如果混有氧氣,混有氧氣的氫氣在高溫條件下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反應Ⅱ要隔絕空氣;
(3)由圖可知,流程圖中有氯化氫參加反應,流程圖中的生成的末端又生成了氯化氫,所以該生產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氯化氫,其化學式為HCl。
19.【答案】(1)B
(2)基因
(3)嫁接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1)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
(2)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
(3)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
【解答】 (1)由題干可知,夏至前后楊梅成熟,夏至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所以地球運行到圖甲中B位置附近。
(2)不同品種的楊梅口感、外形都不太一樣,這些性狀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
(3)梅農想要改善楊梅的品種,采取了如圖乙所示的方法,這是通過嫁接的方法獲得的。
20.【答案】(1)250帕
(2)省力
(3)20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 (1)力一定時,接觸面積越大,對地面的壓強越大,該包裝箱長和寬的乘積為最大面積,根據G=mg計算包裝箱的總重力,包裝箱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總重力,根據計算壓強;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結合圖中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判斷是省力還是費力或等臂杠桿;
(3)根據s=vt計算行駛的路程。
【解答】 (1)由壓強公式可知,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積越大,對地面的壓強越大,則包裝箱與地面的最大接觸面積為S=1m×0.8m=0.8m2,
包裝箱對地面的壓力F=G=mg=20kg×10N/kg=200N,
對地面的最小壓強;
(2)由圖知此杠桿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
(3)該電動微單車以最高時速勻速行駛0.8h行駛的路程s=vt=25km/h×0.8h=20km。
21.【答案】(1)氣孔
(2)酶的活性
(3)上
【知識點】葉的形態結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氣孔是氣體出入植物體的門戶;
(2)酶的活性需要在一定溫度下才能達到最大;
(3)根據溫度變化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的變化解答。
【解答】 (1)植物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葉表皮的氣孔.
(2) 環境溫度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會產生影響,原因是溫度會影響活細胞中的酶的活性;
(3)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時,由于溫度變為25℃,呼吸作用減弱,產生的二氧化碳減少,所以A點要上移.
22.【答案】(1)豎直向下
(2)=
(3)1
【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重力方向的知識解答;
(2)根據W=Fs比較做功大??;
(3)根據W有=Gh計算拉力做的有用功,根據W總=Fs計算拉力做的總功,根據W額=W總-W有計算克服摩擦做功,根據計算CD段受到摩擦力大小。
【解答】(1) 物體在 CD段運動時,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2) 物體通過AB和CD段時, 拉力大小相等,物體移動的距離相等。根據W=Fs可知,拉力做的功相等,即 。
(3)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10N×1m=10J;
拉力做的有用功W總=Fs=6N×2m=12J;
則物體摩擦力做額外功W額=W總-W有=12J-10J=2J;
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3.【答案】(1)蘿卜條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失水變小
(2)右上方;使細胞維持正常的形態;不能一次施肥過多
【知識點】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解析】【分析】(1)根據“ 玻璃罐里的蘿卜條變小了,水卻變多了 ”分析他提出的假設;
(2)①在顯微鏡中,像的移動方向與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反;
②根據圖1可知,將口腔上皮細胞滴加0.9%的氯化鈉溶液時,細胞的形態幾乎沒有變化分析;
③當施肥過多時,會導致植物外部溶液濃度過大,從而導致植物脫水而被“燒死”,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放入食鹽后,一段時間后玻璃罐里的蘿卜條變小了,水變多了,則他提出的假設為:蘿卜條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失水變小。
(2)①根據題意可知, 上皮細胞位于視野的右上方 ,說明實際上皮細胞在視野的左下方。要使圖像回到視野中央,則需要臨時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② 根據圖1的實驗現象,小榕明白了平時做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鈉溶液,并將它稱乙為生理鹽水的原因,這是因為0.9%的氯化鈉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細胞使細胞維持正常的形態;
③ 根據上述探究,你認為在給植物施肥時,應注意不能一次施肥過多。
24.【答案】(1)1
(2)同一動滑輪提升相同的物體時,拉力大小與θ有關,θ越大,拉力越大
(3)改變鉤碼的重力,重復上述實驗
(4)滑輪是變形的杠桿,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道,從第1次到第4次,物體總重力不變,動力臂和阻力臂都在減少,但是動力臂比阻力臂變化得更多,所以拉力逐漸增大。
【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動滑輪的重力;
(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拉力大小與拉力作用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的變化規律;
(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
(4)根據圖片分析實驗過程中拉力方向改變時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變化,然后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拉力的變化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①可知,鉤碼重力為3N,拉力為2N,
根據得到:;
解得:G輪=1N;
(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我們得到的結論為:同一動滑輪提升相同的物體時,拉力大小與θ有關,θ越大,拉力越大。
(3) 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接下來的設計是: 改變鉤碼的重力,重復上述實驗;
(4)從第①次到第④次拉力變化的原因:輪是變形的杠桿,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道,從第1次到第4次,物體總重力不變,動力臂和阻力臂都在減少,但是動力臂比阻力臂變化得更多,所以拉力逐漸增大。
25.【答案】(1)鹽;BaCl2+Na2CO3=BaCO3↓+2NaCl
(2)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物
(3)不能;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影響對氫氧化鈉的檢驗。
【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1)①酸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堿由氫氧根離子和金屬離子構成,鹽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只有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②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2)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
(3)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都呈堿性,都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則根據后面的溶液顏色變化不能判斷是否存在氫氧化鈉,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①碳酸鈉的化學式為Na2CO3,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
②猜想中含有碳酸鈉的依據是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則方程式為:BaCl2+Na2CO3=BaCO3↓+2NaCl;
(2)根據題意可知,加入過量氯化鋇后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鋇,說明存在碳酸鈉。在無色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液,溶液變成紅色,說明存在氫氧化鈉,則白色固體包括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物。
(3)實驗中BaCl2溶液不能用 溶液代替,理由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影響對氫氧化鈉的檢驗。
26.【答案】(1)
(2)A
(3)0.85
(4)
【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 (1)根據歐姆定律算出小燈泡的電流,從而確定出電流表的量程,電流表與燈泡串聯,根據小燈泡的規格確定電壓表的量程,電壓表與燈泡并聯;
(2)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為通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可以改變電流表的示數,說明變阻器沒有問題;發現燈泡不發光,電壓表示數為0,說明可能小燈泡短路了;
(3)根據丙圖確定電流表的示數,根據P=UI計算燈泡的額定功率;
(4)測燈泡功率需要測出燈泡額定電壓對應的額定電流,首先使燈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燈正常發光,再根據串聯電路電流的規律和歐姆定律,通過開關的轉換計算出R的電流,從而得到燈泡電流,根據P=UI寫出額定功率的表達式。
【解答】 (1)根據歐姆定律知:,所以電流表選用小量程與燈泡串聯;
因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所以電壓表選用0-3V的量程與燈泡并聯,如下圖所示:
;
(2)閉合開關,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為通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可以改變電流表的示數,說明變阻器沒有問題;發現燈泡不發光,電壓表示數為0,說明可能小燈泡短路了,而導致電壓表并聯在一根導線兩端,故A正確;
故選A。
(3)根據丙圖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則分度值為0.02A,則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32A,則燈泡的額定功率P=UI=2.5V×0.32A=0.85W;
(4)①閉合開關S和S1,斷開S2,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額;此時L、R和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燈泡兩端電壓,故燈泡正常發光;
②閉合開關S和S2,斷開S1,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P不動,讀出此時電壓表示數為U1,電路的連接方式沒有發生變化,電壓表測L與R的總電壓,所以,
小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
27.【答案】(1)21.9%
(2)鹽酸溶質質量分數越大,越易揮發(或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說明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加快鹽酸揮發或反應速度越快,消耗的鹽酸越多),上述結果引起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導致反應快速變慢;同時反應溫度升高,引起反應速度加快;但是溶質質量分數減小使反應速度變慢效果強于溫度升高,引起反應速度加快的效果,綜上C組在反應速率上變慢
(3)4.4
(4)使用14.6%的鹽酸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利用率較高,每分鐘產生二氧化碳體積大于1升,能滿足十分鐘內收集10升二氧化碳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來分析解答;
(2)根據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加快鹽酸揮發,使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導致反應速率變慢來分析解答;
(3)根據鹽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和方程式來分析解答;
(4)根據B組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產生二氧化碳速度大于1升/分鐘,10分鐘內能收集10升二氧化碳,鹽酸利用率較高來分析解答。
【解答】 (1)對比A、B、C三組數據,發現在前5分鐘內,選用質量分數為21.9%的C鹽酸,生成CO2的速度最快;
(2)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C組在反應速率上變慢的主要原因是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說明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加快鹽酸揮發,使得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導致反應速率變慢;
(3)設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解得:x=4.4g;
即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
(4)由圖像可知,B組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產生二氧化碳速度大于1升/分鐘,10分鐘內能收集10升二氧化碳,鹽酸利用率較高,所以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小科認為14.6%的鹽酸最合適。
28.【答案】(1)38.2克
(2)鏡面
(3)解:Q=qm=7.2×105J/kg×1000kg=7.2X108J=200kW·h。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燃料的熱值
【解析】【分析】(1)根據乙圖確定標尺的分度值,讀出游碼的質量,然后與砝碼質量相加即可;
(2)光在粗糙不平的表面發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但是反射光線較弱;光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發生鏡面反射,反射光線比較集中,看起來非常亮。
(3)根據Q=qm計算垃圾燃燒可以發電的量。
【解答】(1)根據乙圖可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則游碼質量為0.2g,砝碼質量為:20g+10g+5g=35g,則結果為:35g+3.2g=38.2g;
(2)金屬罐在傳送帶上反光強烈,這是因為金屬表面主要發生鏡面反射。
29.【答案】(1)器官
(2)475
(3)解:設該份楊梅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x,

解得:x=0.44g;
則這份楊梅汁中維生素C的質量為0.44克。
【知識點】器官和系統;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 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
(2)根據“溶質質量分數=”;
(3)寫出維生素C和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利用質量之間的比例關系,結合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列式計算即可。
【解答】(1) 楊梅的最外面是果皮,屬于保護組織,里面的果肉等部分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屬于營養組織,可見楊梅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一個器官;
(2)設加水的質量為x克,
;
解得:x=475g;
則需要加水的體積:。
30.【答案】(1)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或沒有細胞核;分解者
(2)殺死其它微生物,確保沒有雜菌
(3)混合使用兩種降解菌的效果是否優于單獨使用降解菌A或B
【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細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1)根據真菌和細菌細胞結構上的不同解答。
生態系統的成分主要包括:
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3。
生產者:在生物學分類上主要是各種綠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細菌與光合細菌,它們都是自養生物
消費者:指以動植物為食的異養生物,消費者的范圍非常廣,包括了幾乎所有動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細菌),它們通過捕食和寄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能量。
分解者:分解者又稱“還原者”,它們是一類異養生物,以各種細菌(寄生的細菌屬于消費者,腐生的細菌是分解者)和真菌為主,也包含屎殼郎、蚯蚓等腐生動物,可以將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無生命的復雜有機質(尸體、糞便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銨鹽等可蔽敗襲以被生產者重新利用的物質。
生態系統的功能主要包括:
(2)根據酒精的殺菌作用解答;
(3)根據三個錐形瓶中加入培養液的種類分析解答。
【解答】(1)秸稈降解菌是一類細菌,其在細胞結構上,與真菌相比最大的區別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或沒有細胞核;從生態系統的成分角度,秸稈降解菌屬于分解者;
(2) 實驗前要先用75%酒精對水稻秸稈浸泡30秒,再用無菌水沖洗。其目的是殺死其它微生物,確保沒有雜菌;
(3)根據表格可知,步驟②中三個錐形瓶中分別加入A培養液,B營養液和AB混合營養液,則 該小組除研究溫度對降解效果的影響外,還想要研究的問題是:混合使用兩種降解菌的效果是否優于單獨使用降解菌A或B。
31.【答案】(1)適應
(2)小腸
(3)無效,根據圖,沸水要持續20分鐘以上才有明顯的殺滅各種細菌效果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1)根據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解答;
(2)根據抗生素的吸收的知識解答;
(3)根據圖像提取信息分析解答。
【解答】(1) 幽門螺旋菌可以在胃部強酸的環境下生存,這是它對生存環境的適應;
(2)抗生素通過口服途徑進入體內,主要在小腸處被吸收到血液中,吸收效率受食品、藥物本身的化學性質等因素影響。
(3)根據圖片可知,當細菌在沸水中加熱超過20min時,存活率低于10%,因此“用開水燙一燙”沒有殺菌效果。
32.【答案】(1)均勻
(2)AB
(3)0.4
(4)解:當電流表示數為0.2A時,
電路中的總電阻為 ;
則力敏電阻的阻值為 ;
所以B 點壓力為28N,
根據杠桿平衡可得 ;
杠桿A端受到的拉力為 ;
可知受到浮力為 ;
液體密度為 。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結合密度公式推導出秤砣動力臂隨液體密度的關系式,根據關系式分析刻度是否均勻;
(2)根據題意可知,當放入相同密度的液體時,BC之間的距離變化越大,則密度秤越準確,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判斷;
(3)當液體密度為0時,則圓柱體不受浮力,此時A點產生的拉力等于圓柱體的重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出作用在力敏電阻上的壓力,根據圖像確定力敏電阻的阻值,最后根據歐姆定律計算電流表的示數即可;
(4)當電流表示數為0.2A時,根據計算出此時的總電阻,根據計算力敏電阻的阻值,根據圖像確定此時B點產生的壓力。然后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A端受到的拉力,根據計算圓柱體受到的浮力,最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液體密度。
【解答】(1)B點時為0,則此時沒有液體時杠桿平衡,即G桶×OA=G砣×OB ①;
放入密度為ρ的液體時杠桿平衡,即:(G桶+G)×OA=G砣×(OB+x) ②;
②-①得到:G×OA=G砣×x;
ρV×OA=G砣×x;
解得:;
由上式可知,液體的體積V、OA和G砣都是常量,則ρ與x呈正比;
因此在BC之間刻度是均勻的。
(2)當放入相同密度的液體時,BC之間的距離變化越大,則密度秤越準確。
根據得到:,
即液體密度相同是,增大液體的體積,減小秤砣的質量,都可以增大x,
即提高密度秤的精確度,故AB符合題意,而CD不合題意。
故選AB。
(3)當液體密度為0時,則圓柱體不受浮力,此時A點產生的拉力等于圓柱體的重力,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0.7kg×10N/kg×50cm=FB×5cm;
解得:FB=70N。
根據圖像可知,此時力敏電阻的阻值為5Ω;
則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
1 / 1浙江省溫州第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集團校九年級素養檢測科學試題卷
1.(2024·溫州模擬)溫州碗窯村是清代浙南地區燒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下列制瓷的工序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挖去泥土 B.制作模型
C.描繪圖案 D.高溫燒制
【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A.挖取泥土過程中只是物質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
B.制作模型過程中只是物質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描繪圖案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
D.燒制陶瓷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2.(2024·溫州模擬) 樟樹的莖能夠直立,與植物細胞中起支持作用的結構有關。該結構是( ?。?br/>A.細胞核 B.細胞質 C.葉綠體 D.細胞壁
【答案】D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解答】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其中細胞壁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正是因為細胞壁的支持作用,才使的植物體的莖能夠直立。故AB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3.(2024·溫州模擬)控制傳染源是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屬于控制新冠肺炎傳染源的是( ?。?br/>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
B.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抗體
C.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
D.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殺滅病原體
【答案】C
【知識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解析】【分析】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所以只要切斷傳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解答】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在預防傳染病措施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A不符合題意;
B、接種疫苗,這一措施屬于預防傳染病中的保護易感人群,B不符合題意;
C、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是傳染源,因此設立專用病房,隔離新冠肺炎患者是控制傳染源的措施,C符合題意;
D、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殺滅病原體的措施不屬于控制傳染源,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4.(2024·溫州模擬)如圖為我國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流動沙丘,影響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r/>A.生物 B.冰川 C.流水 D.風力
【答案】D
【知識點】巖石的類型;幾種常見的巖石及應用
【解析】【分析】A.生物引起的地形有珊瑚等;
B.冰川引起的有冰斗谷等;
C.流水引起的有三角洲等地形;
D.風力引起如風蝕蘑菇,流動沙丘等;
【解答】 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流動沙丘 是風力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的。
故答案為:D
5.(2024·溫州模擬)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 B.
C.H2+CuOH2O+ Cu D.
【答案】B
【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解析】【分析】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
【解答】A.反應物只有一種,則為分解反應,故A不合題意;
B.生成物只有一種,則為化合反應,故B符合題意;
C.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單質和化合物組成,因此為置換反應,故C不合題意;
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兩種化合物組成,因此為復分解反應,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6.(2024·溫州模擬)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加入鋅粒
B.稀釋濃硫酸
C.加熱液體
D.測酸堿度
【答案】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向試管中裝鋅粒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鋅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飛濺;不能在量筒內稀釋濃硫酸,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答案為:C。
7.(2024·溫州模擬)小榕對稀硫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發現滴入盛有 NaQH 溶液的試管中無明顯現象,要證明該試管中已發生了化學反應,以下方案不可行的是(
A.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
B.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小于7
C.滴入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
D.滴入 MgCl2溶液無白色沉淀出現
【答案】C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 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能和氯化鎂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氫氧化鎂和氯化鈉。
【解答】 A.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氫氧化鈉消失,即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故A不合題意;
B.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小于7,說明溶液顯酸性,進一步說明氫氧化鈉消失,即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故B不合題意;
C.稀硫酸和硫酸鈉都能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氫氧化鈉能否與稀硫酸反應,故C符合題意;
D.滴入MgCl2溶液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氫氧化鈉消失,即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8.(2024·溫州模擬)如圖是擺球從A 點靜止釋放,經過B、O、C三點,到達最高點D的示意圖,其中B、C兩點等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擺球在O點時動能等于零
B.擺球在A、D兩點的重力勢能相等
C.擺球從A 點到O點的過程中機械能減少
D.擺球在B、C兩點的動能相等
【答案】C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 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解答】 A.擺球在O點時速度不為零,所以動能不等于零,故A錯誤;
B.擺球在A、D兩點的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勢能不相等,故B錯誤;
C.球由A點到O點過程中,由于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機械能,所以擺球從A點到O點的過程中機械能減少,故C正確;
D.球由B點運動到C點過程中,由于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機械能,所以B點的機械能大于C點的機械能,BC的高度相同、重力勢能相同,所以B點的動能大于C點的動能,故D錯誤。
故選C。
9.(2024·溫州模擬)近日教育部發布“睡眠令”,以扭轉目前中小學生睡眠嚴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會導致垂體分泌的某種激素減少,影響人體生長。這種激素是( ?。?br/>A.性激素 B.胰島素 C.生長激素 D.腎上腺素
【答案】C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解答】A.性激素,是指由動物體的性腺,以及胎盤、腎上腺皮質網狀帶等組織合成的甾體激素,具有促進性器官成熟、副性征發育及維持性功能等作用。錯誤。
B.胰島分泌的胰島素具有促進血糖合成糖原,促進血糖的氧化分解,促進血糖轉化為非糖物質,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錯誤。
C.生長激素能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如果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則生長遲緩,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這叫侏儒癥。少年兒童晚上早睡有助于生長發育。其原因之一是人在夜間睡眠狀態下,垂體能分泌較多生長激素,正確。
D.腎上腺激素是腎上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人體幾乎全部細胞,主要促促進生長發育,錯誤。
故選C。
10.(2024·溫州模擬)我國科學家發現千金藤素能抑制冠狀病毒的復制,它的化學式為C37H38N2O6,下列有關千金藤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含有氮分子
B.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C.是一種無機物
D.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37:38 .
【答案】B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由化學式確定物質的組成元素,含碳化合物為有機物,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解答】A、 金藤素由青藤素分子構成,不含有氮分子 ,不符合題意;
B、金藤素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符合題意;
C、金藤素屬于有機物,不符合題意;
D、金藤素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37):38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1.(2024·溫州模擬)投影儀電路的特點:風機啟動后,強光燈泡才能發光;風機不轉,燈泡不能發光,燈泡關閉后,風機還能工作。則下列四個簡化電路圖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 由“風機啟動后,強光燈泡才能發光;風機不轉,燈泡不能發光,燈泡關閉后,風機還能工作”知,燈泡與風機并聯,一個開關在干路中,一個開關在燈泡的支路中,據此分析。
【解答】 由題意可知,當電風扇的電動機啟動后,燈泡才能發光;風扇不轉,燈泡不能發光,故應當燈泡與風機并聯,有一個開關在干路中,一個開關在燈泡的支路中。
A.圖中燈泡與風機串聯,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燈泡與風機并聯,有一個開關在干路中,一個開關在風機的支路中,故B不符合題意;
C.圖中燈泡與風機并聯,有一個開關在干路中,一個開關在燈泡的支路中,故C符合題意;
D.圖中燈泡與風機并聯,兩個開關分別在支路中,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2.(2024·溫州模擬)庫拉索蘆薈是蘆薈中少數可食用的物種之一,其制品被廣泛應用于食品、美容、保健、醫藥等領域。請結合圖片,蘆薈在圖乙的檢索表中的位置是(  )
A.P B.Q C.R D.S
【答案】B
【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
【解析】【分析】根據甲圖中描述的蘆薈的特征對其進行分類,從而確定在乙圖中的位置。
【解答】根據甲圖可知,蘆薈屬于被子植物門,則它有種子,且被種皮包被,則應該在乙中的Q位置。
故選B。
13.(2024·溫州模擬)如圖所示的實驗,其改變內能方法與另外三種不同的是(  )
A.水被加熱時,內能增大
B.空氣被壓縮時,內能增大
C.水蒸氣推動塞子沖出時內能減少
D.內燃機壓縮沖程
【答案】A
【知識點】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
【解析】【分析】 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
【解答】 A.用酒精燈加熱時,水吸收熱量,其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B.用力將活塞迅速壓下,壓縮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筒內空氣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C.試管中的水蒸氣沖開木塞,水蒸氣對木塞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減小,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D.內燃機壓縮沖程,是活塞壓縮工作物質做功,改變工作物質的內能,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綜上所述,A圖與其他三實驗改變內能方法不同。
故選A。
14.(2024·溫州模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實驗用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15.0cm
B.光屏上的像是燭焰放大的實像
C.僅將透鏡左移不能再次成像
D.僅將光屏右移可模擬近視眼成像
【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當u>2f,f<v<2f,u>v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近視眼成像時,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
【解答】 AB.由圖可知u=30.0cm,v=15.0cm,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u>v,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30.0cm>2f,f<v=15.0cm<2f,由此可得:7.5cm<f<15cm,故AB錯誤;
C.僅將凸透鏡左移,根據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錯誤;
D.近視眼成像時,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將光屏右移可模擬近視眼成像,故D正確。
故選D。
15.(2024·溫州模擬)如圖所示,建筑工人使用夾磚器(取磚工具)夾住磚塊豎直提起后靜止在空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磚塊的重力與手對夾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磚塊的重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磚塊對夾子的摩擦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D.夾子對磚塊的壓力越大,磚塊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答案】B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分析】如果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是一對平衡力,據此解答?!窘獯稹緼.磚塊的重力作用在磚上,手對夾子的拉力作用在夾子上,磚塊的重力與手對夾子的拉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不正確;
B.磚塊的重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
C.磚塊對夾子的摩擦力與夾子對磚塊的摩擦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不正確;
D.磚塊豎直提起后靜止在空中,磚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終等于其重力大小,夾子對磚塊的壓力越大,但磚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故D不正確。
故答案為:B。
16.(2024·溫州模擬)“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能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1)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蓄水”后,可通過跨流域調水緩解貧水區用水困難,此工程相當于圖中的  ?。ㄌ钚蛱?環節。
(2)浙江省是飲用水較為缺乏的地區之一,我們要珍惜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C.隨手關閉水龍頭 D.用洗漱過的水沖馬桶
【答案】(1)⑤
(2)B;C;D
【知識點】水循環;水資源的利用及保護
【解析】【分析】(1)根據水循環的環節的知識分析解答;
(2)根據對保護水資源的認識判斷。
【解答】 (1)地球上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以及地表徑流等環節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澳纤闭{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⑤地表徑流環節。
(2)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污染,故A錯誤;
植樹造林,涵養水源,保護水資源,故B符合題意;
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水資源,故C符合題意;
用洗漱過的水沖馬桶,故D符合題意。
故選BCD。
17.(2024·溫州模擬)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太陽光在一定條件下就能將二氧化碳、水轉化為乙醇(如圖丙)和氧氣的技術,其變化前后的微觀模型圖如下.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乙醇屬于化合物中的  ?。ㄟx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br/>(3)請在圖丁中畫出分子模型.   
【答案】(1)有機物
(2)3:2
(3)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簡單的有機物;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 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六個不變:宏觀:1.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 2.元素的種類不變 3.各元素的總質量不變;微觀:4.原子的種類不變;5.原子的數目不變;6.原子的質量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宏觀:物質種類改變。微觀:物質的粒子構成方式一定改變。兩個可能改變:宏觀: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微觀:分子總數可能會改變。
【解答】(1)有機物是指含有碳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 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乙醇屬于化合物中的有機物;
(2) 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24:16=3:2;
(3)跟據質量守恒,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種類不變,所以丁中是3份氧氣,
故答案為:(1)有機物;(2)3:2(3)
18.(2024·溫州模擬)“5G”改變生活,“中國芯”彰顯中國“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純硅(Si),如圖是一種用石英砂(主要成分為是SiO2)制備高純硅的工藝流程圖。
(1) 操作I是   。
(2)在實際制備過程中,反應II要隔絕空氣的原因是   (寫一條即可)。
(3)上述生產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
【答案】(1)過濾
(2)防止氫氣發生爆炸 或 防止 Si在高溫下被氧化成SiO2
(3)HCl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1)根據過濾可以將不溶性的固體與液體進行分離進行分析;
(2)根據如果混有氧氣,混有氧氣的氫氣在高溫條件下可能引起爆炸進行分析;
(3)根據流程圖中有氯化氫參加反應,流程圖中的生成的末端又生成了氯化氫進行分析。
【解答】 (1)反應后進行的操作I將不溶性的粗硅與液體進行了分離,則該操作為過濾;
(2)反應Ⅱ中如果混有氧氣,混有氧氣的氫氣在高溫條件下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反應Ⅱ要隔絕空氣;
(3)由圖可知,流程圖中有氯化氫參加反應,流程圖中的生成的末端又生成了氯化氫,所以該生產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氯化氫,其化學式為HCl。
19.(2024·溫州模擬)溫州市甌海區 2024 年試用大棚技術探索荔枝的規模化種植。每年夏至前后,荔枝成熟,其鮮甜多汁的味道深受民眾喜愛。
(1)荔枝成熟的季節,地球運行到圖甲中的   位置附近。
(2)不同品種的荔枝口感和外形都不太一樣,這些性狀是由   控制的。
(3)果農采取如圖乙所示的方法,在生命力強的“黑葉砧木樹”上結出果大味甜的“海南無核荔枝”,這種培育方法叫   。
【答案】(1)B
(2)基因
(3)嫁接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1)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
(2)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
(3)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
【解答】 (1)由題干可知,夏至前后楊梅成熟,夏至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所以地球運行到圖甲中B位置附近。
(2)不同品種的楊梅口感、外形都不太一樣,這些性狀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
(3)梅農想要改善楊梅的品種,采取了如圖乙所示的方法,這是通過嫁接的方法獲得的。
20.(2024·溫州模擬)電動微單車可有效地減輕交通壓力。如圖為某一電動微單車,其部分參數如下表所示。
(1)裝有電動微單車的包裝箱總質量為20千克,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最小壓強是  ?。?br/>(2)如圖是某同學使用扳手組裝電動微單車時的簡化俯視圖,其中O是支點,A是動力作用點,B是阻力作用點,此時扳手相當于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3)一定條件下,電動微單車充滿電后,能以最高時速勻速行駛0.8小時,共行駛了   千米。
【答案】(1)250帕
(2)省力
(3)20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 (1)力一定時,接觸面積越大,對地面的壓強越大,該包裝箱長和寬的乘積為最大面積,根據G=mg計算包裝箱的總重力,包裝箱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總重力,根據計算壓強;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結合圖中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判斷是省力還是費力或等臂杠桿;
(3)根據s=vt計算行駛的路程。
【解答】 (1)由壓強公式可知,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積越大,對地面的壓強越大,則包裝箱與地面的最大接觸面積為S=1m×0.8m=0.8m2,
包裝箱對地面的壓力F=G=mg=20kg×10N/kg=200N,
對地面的最小壓強;
(2)由圖知此杠桿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
(3)該電動微單車以最高時速勻速行駛0.8h行駛的路程s=vt=25km/h×0.8h=20km。
21.(2024·溫州模擬)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量來表示。如圖表示某植物在恒溫30℃時,處于不同光照強度下在單位時間內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釋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葉表皮的   。
(2)環境溫度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會產生影響,原因是溫度會影響活細胞中的   。
(3)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時,圖中曲線上的A 點將向   移動(選填“上”或“下”)。
【答案】(1)氣孔
(2)酶的活性
(3)上
【知識點】葉的形態結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1)氣孔是氣體出入植物體的門戶;
(2)酶的活性需要在一定溫度下才能達到最大;
(3)根據溫度變化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的變化解答。
【解答】 (1)植物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葉表皮的氣孔.
(2) 環境溫度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會產生影響,原因是溫度會影響活細胞中的酶的活性;
(3)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時,由于溫度變為25℃,呼吸作用減弱,產生的二氧化碳減少,所以A點要上移.
22.(2024·溫州模擬)如圖,一個重為10牛的物體在大小為6牛的拉力F的作用下,先后經過光滑的水平面和粗糙的斜面, AB 和 CD 段距的離均為2 米,CD間的垂直高度為1米。
(1)物體在 CD段運動時,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2)物體通過AB和CD段時,力F做功分別為W1和W2,則 (選填“>”、“<”或“=”) ;
(3)若已知物體在斜面上勻速運動,則斜面CD段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   牛。
【答案】(1)豎直向下
(2)=
(3)1
【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重力方向的知識解答;
(2)根據W=Fs比較做功大??;
(3)根據W有=Gh計算拉力做的有用功,根據W總=Fs計算拉力做的總功,根據W額=W總-W有計算克服摩擦做功,根據計算CD段受到摩擦力大小。
【解答】(1) 物體在 CD段運動時,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2) 物體通過AB和CD段時, 拉力大小相等,物體移動的距離相等。根據W=Fs可知,拉力做的功相等,即 。
(3)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10N×1m=10J;
拉力做的有用功W總=Fs=6N×2m=12J;
則物體摩擦力做額外功W額=W總-W有=12J-10J=2J;
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3.(2024·溫州模擬)溫州方言稱蘿卜為“菜頭”,“菜頭”是溫州地區傳承千年的傳統腌制食品,其獨特風味深受喜愛。腌制“菜頭”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理 獨特的風味從哪里來 這就需要看看他們背后的反應機理啦!小榕進行了如下探究,其過程是:將洗凈的蘿卜切成條,放在盛有少量涼開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鹽,一段時間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蘿卜條。小榕發現玻璃罐里的蘿卜條變小了,水卻變多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1)小榕根據上述實驗現象,他提出的假設是   。
(2)主要實驗步驟:在兩片載玻片上分別滴加0.9%和2%的氯化鈉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并涂抹在溶液中,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隔一段時間后再次觀察。
實驗現象如圖1和圖2所示:
通過查閱資料獲知,植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置于較高濃度的溶液中,也會出現類似圖2的現象。上述事實支持了小榕所作出的假設。
思考:
①小榕在低倍鏡的視野中觀察到某上皮細胞位于視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鏡下繼續觀察該細胞,必須在載物臺上將臨時裝片向   移動。
②根據圖1的實驗現象,小榕明白了平時做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鈉溶液,并將它稱乙為生理鹽水的原因,這是因為0.9%的氯化鈉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細胞
   。
③根據上述探究,你認為在給植物施肥時,應注意什么    
【答案】(1)蘿卜條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失水變小
(2)右上方;使細胞維持正常的形態;不能一次施肥過多
【知識點】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解析】【分析】(1)根據“ 玻璃罐里的蘿卜條變小了,水卻變多了 ”分析他提出的假設;
(2)①在顯微鏡中,像的移動方向與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反;
②根據圖1可知,將口腔上皮細胞滴加0.9%的氯化鈉溶液時,細胞的形態幾乎沒有變化分析;
③當施肥過多時,會導致植物外部溶液濃度過大,從而導致植物脫水而被“燒死”,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放入食鹽后,一段時間后玻璃罐里的蘿卜條變小了,水變多了,則他提出的假設為:蘿卜條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失水變小。
(2)①根據題意可知, 上皮細胞位于視野的右上方 ,說明實際上皮細胞在視野的左下方。要使圖像回到視野中央,則需要臨時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② 根據圖1的實驗現象,小榕明白了平時做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鈉溶液,并將它稱乙為生理鹽水的原因,這是因為0.9%的氯化鈉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細胞使細胞維持正常的形態;
③ 根據上述探究,你認為在給植物施肥時,應注意不能一次施肥過多。
24.(2024·溫州模擬)小榕在學習動滑輪后得知: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兩倍的省力杠桿。小榕思考:“使用動滑輪時,若拉力的方向沒有保持豎直向上,是否還能省一半的力”,于是設計了由滑輪、滑軌、滑塊、彈簧測力計等組成的實驗裝置(如圖甲),通過移動滑塊來改變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進行實驗。其中繩子重和摩擦忽略不計,獲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鉤碼總重力G/牛 拉力作用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度 拉力大小F/牛
① 3 0 2
② 3 30 2.4
③ 3 45 2.8
④ 3 60 4
(1)根據表中第①次的實驗數據,可以得知動滑輪重為   牛;
(2)分析4次實驗數據,你能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3)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接下來的設計是:  ?。?br/>(4)小榕查閱資料后,發現改變拉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時,同時動滑輪的支點也發生改變,如圖乙所示,若拉力F為動力,動滑輪和物體總重視為阻力。請結合以上信息和杠桿平衡條件等相關科學知識,解釋從第①次到第④次拉力變化的原因    。
【答案】(1)1
(2)同一動滑輪提升相同的物體時,拉力大小與θ有關,θ越大,拉力越大
(3)改變鉤碼的重力,重復上述實驗
(4)滑輪是變形的杠桿,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道,從第1次到第4次,物體總重力不變,動力臂和阻力臂都在減少,但是動力臂比阻力臂變化得更多,所以拉力逐漸增大。
【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動滑輪的重力;
(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拉力大小與拉力作用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的變化規律;
(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完成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
(4)根據圖片分析實驗過程中拉力方向改變時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變化,然后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拉力的變化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①可知,鉤碼重力為3N,拉力為2N,
根據得到:;
解得:G輪=1N;
(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我們得到的結論為:同一動滑輪提升相同的物體時,拉力大小與θ有關,θ越大,拉力越大。
(3) 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接下來的設計是: 改變鉤碼的重力,重復上述實驗;
(4)從第①次到第④次拉力變化的原因:輪是變形的杠桿,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道,從第1次到第4次,物體總重力不變,動力臂和阻力臂都在減少,但是動力臂比阻力臂變化得更多,所以拉力逐漸增大。
25.(2024·溫州模擬)一些餐館會用固體酒精作燃料,小榕發現固體酒精完全燃燒之后還會殘留少量白色固體,由此他產生好奇。
【提出問題】燃燒后殘留的白色固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某些固體酒精是由酒精、氫氧化鈉和硬脂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②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建立猜想】
猜想一:白色固體是氫氧化鈉;猜想二:白色固體是碳酸鈉;猜想三:白色固體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物。碳酸鈉屬于   選填“酸”、“堿”、“鹽”或“氧化物”),猜想中含有碳酸鈉的依據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驗證】
(2)【實驗結論】白色固體是   。
(3)【交流討論】實驗中BaCl2溶液能否用( 溶液代替,請判斷并說明理由   。
【答案】(1)鹽;BaCl2+Na2CO3=BaCO3↓+2NaCl
(2)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物
(3)不能;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影響對氫氧化鈉的檢驗。
【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1)①酸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堿由氫氧根離子和金屬離子構成,鹽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只有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②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2)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
(3)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都呈堿性,都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則根據后面的溶液顏色變化不能判斷是否存在氫氧化鈉,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①碳酸鈉的化學式為Na2CO3,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
②猜想中含有碳酸鈉的依據是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則方程式為:BaCl2+Na2CO3=BaCO3↓+2NaCl;
(2)根據題意可知,加入過量氯化鋇后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鋇,說明存在碳酸鈉。在無色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液,溶液變成紅色,說明存在氫氧化鈉,則白色固體包括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物。
(3)實驗中BaCl2溶液不能用 溶液代替,理由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影響對氫氧化鈉的檢驗。
26.(2024·溫州模擬)小榕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被測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正常發光時燈絲的電阻約為10Ω),電源電壓恒為6V。
(1)請你按圖甲所示的電路,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連好電路后,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 移至 B 端,然后再閉合開關,此時小榕觀察到小燈泡不發光,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無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電流表示數有變化,電壓表無變化,則電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選填序號);
A.小燈泡短路 B.電流表斷路
C.小燈泡斷路 D.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同時觀察電壓表示數的變化,直至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4)完成實驗后,愛動腦筋的小榕又設計了一種用已知阻值為 R0的定值電阻代替電流表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的方案,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電路,將下列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S和S1,斷開S2,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 Um;
②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不動,閉合開關S和-S2,斷開開關S1,讀出電壓表示數U1;
③小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 P g=   。(用 U m、U1、R0表示)
【答案】(1)
(2)A
(3)0.85
(4)
【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 (1)根據歐姆定律算出小燈泡的電流,從而確定出電流表的量程,電流表與燈泡串聯,根據小燈泡的規格確定電壓表的量程,電壓表與燈泡并聯;
(2)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為通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可以改變電流表的示數,說明變阻器沒有問題;發現燈泡不發光,電壓表示數為0,說明可能小燈泡短路了;
(3)根據丙圖確定電流表的示數,根據P=UI計算燈泡的額定功率;
(4)測燈泡功率需要測出燈泡額定電壓對應的額定電流,首先使燈的電壓為額定電壓燈正常發光,再根據串聯電路電流的規律和歐姆定律,通過開關的轉換計算出R的電流,從而得到燈泡電流,根據P=UI寫出額定功率的表達式。
【解答】 (1)根據歐姆定律知:,所以電流表選用小量程與燈泡串聯;
因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所以電壓表選用0-3V的量程與燈泡并聯,如下圖所示:
;
(2)閉合開關,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為通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可以改變電流表的示數,說明變阻器沒有問題;發現燈泡不發光,電壓表示數為0,說明可能小燈泡短路了,而導致電壓表并聯在一根導線兩端,故A正確;
故選A。
(3)根據丙圖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則分度值為0.02A,則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32A,則燈泡的額定功率P=UI=2.5V×0.32A=0.85W;
(4)①閉合開關S和S1,斷開S2,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額;此時L、R和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燈泡兩端電壓,故燈泡正常發光;
②閉合開關S和S2,斷開S1,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P不動,讀出此時電壓表示數為U1,電路的連接方式沒有發生變化,電壓表測L與R的總電壓,所以,
小燈泡額定功率的表達式。
27.(2024·溫州模擬)小榕利用酸和鹽的性質制取二氧化碳,選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為選擇合適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以減少鹽酸浪費,小榕進行了探究實驗。
組別 A B C
溶質質量分數 7.3% 14.6% 21.9%
鹽酸利用率 50% 48.5% 42.1%

[探究一]產生二氧化碳的快慢與時間的關系小榕分別取4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A組7.3%、B組14.6%、C組21.9%的鹽酸與足量的石灰石反應,生成CO2的快慢與時間的關系如上圖甲。
(1) 對比A、B、C三組數據, 發現在前5分鐘內, 選用質量分數為   (填“7.3%”“14.6%”或“21.9%”)的鹽酸,生成CO2的速度最快。
(2)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C組在反應速率上變慢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鹽酸利用率與鹽酸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
小榕根據二氧化碳的快慢與時間關系數據,算得鹽酸利用率如上表乙(鹽酸利用率是指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所需要的鹽酸量與實際消耗的鹽酸總量的比值)。
(3)用200克鹽酸進行A組實驗,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
(4)小榕想在10分鐘內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氣體,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他認為14.6%的鹽酸最合適,請說明理由: 。
【答案】(1)21.9%
(2)鹽酸溶質質量分數越大,越易揮發(或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說明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加快鹽酸揮發或反應速度越快,消耗的鹽酸越多),上述結果引起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導致反應快速變慢;同時反應溫度升高,引起反應速度加快;但是溶質質量分數減小使反應速度變慢效果強于溫度升高,引起反應速度加快的效果,綜上C組在反應速率上變慢
(3)4.4
(4)使用14.6%的鹽酸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利用率較高,每分鐘產生二氧化碳體積大于1升,能滿足十分鐘內收集10升二氧化碳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來分析解答;
(2)根據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加快鹽酸揮發,使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導致反應速率變慢來分析解答;
(3)根據鹽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和方程式來分析解答;
(4)根據B組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產生二氧化碳速度大于1升/分鐘,10分鐘內能收集10升二氧化碳,鹽酸利用率較高來分析解答。
【解答】 (1)對比A、B、C三組數據,發現在前5分鐘內,選用質量分數為21.9%的C鹽酸,生成CO2的速度最快;
(2)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C組在反應速率上變慢的主要原因是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說明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加快鹽酸揮發,使得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導致反應速率變慢;
(3)設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解得:x=4.4g;
即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
(4)由圖像可知,B組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產生二氧化碳速度大于1升/分鐘,10分鐘內能收集10升二氧化碳,鹽酸利用率較高,所以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小科認為14.6%的鹽酸最合適。
28.(2024·溫州模擬)垃圾分類回收是我市創建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人行動,推進垃圾分類,推動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1)“光盤行動”已經開始在廚余垃圾減量上顯現成效。某校為響應這一行動,對剩菜剩飯進行稱重,避免舌尖上的浪費。以上是某班學生剩餐稱量情況,天平平衡時如上圖乙所示,請記錄測量結果:   。
(2)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成,能緩解城市垃圾過多帶來的危害。某垃圾焚燒發電廠采用光學檢測技術智能分揀系統,對垃圾材料進行分類。激光掃描裝置照射傳送帶上的垃圾,分析反射和折射光信號來判斷材料類型。金屬罐在傳送帶上反光強烈,這是因為金屬表面主要發生   反射。(選填“鏡面”或“漫”)。
(3)垃圾焚燒發電是利用了儲存在垃圾中的化學能。研究表明,某垃圾發電廠的垃圾燃料平均熱值約為7.2x105J/kg,若不計能量損失,計算該廠燃燒1 噸垃圾燃料可以發電多少千瓦時
【答案】(1)38.2克
(2)鏡面
(3)解:Q=qm=7.2×105J/kg×1000kg=7.2X108J=200kW·h。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燃料的熱值
【解析】【分析】(1)根據乙圖確定標尺的分度值,讀出游碼的質量,然后與砝碼質量相加即可;
(2)光在粗糙不平的表面發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但是反射光線較弱;光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發生鏡面反射,反射光線比較集中,看起來非常亮。
(3)根據Q=qm計算垃圾燃燒可以發電的量。
【解答】(1)根據乙圖可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則游碼質量為0.2g,砝碼質量為:20g+10g+5g=35g,則結果為:35g+3.2g=38.2g;
(2)金屬罐在傳送帶上反光強烈,這是因為金屬表面主要發生鏡面反射。
29.(2024·溫州模擬)溫州文成楊梅先后獲得浙江省“十佳”楊梅稱號、溫州市“最甜楊梅”等榮譽,并通過無公害、綠色食品等認證,是文成第一大水果。一般情況下,吃楊梅前建議用鹽水浸泡,有驅蟲、殺菌、去除農藥殘留等作用。時間不宜過長,浸泡20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凈即可,以免導致楊梅口感變差或營養成分流失。
(1)我們吃的楊梅酸甜可口,在層次結構上它屬于   。
(2)浸泡楊梅所用的鹽水最佳濃度是5%,具體操作時,應取   毫升水,加入25克鹽充分溶解,這樣配置的鹽水為最佳濃度。
(3)楊梅中含有豐富的有機果酸,維生素C,花青素等天然抗氧化成分。為測定楊梅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現取鮮榨楊梅榨汁,進行如下實驗:(已知:①維生素C為弱酸,化學書可簡寫為HC6H7O6;②中和反應化學方程
取一份楊梅汁,用溶質質量分數0.5%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滴定,消耗NaOH 溶液20g恰好完全中和。計算該份楊梅汁中維生素C的質量。
【答案】(1)器官
(2)475
(3)解:設該份楊梅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x,

解得:x=0.44g;
則這份楊梅汁中維生素C的質量為0.44克。
【知識點】器官和系統;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 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
(2)根據“溶質質量分數=”;
(3)寫出維生素C和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利用質量之間的比例關系,結合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列式計算即可。
【解答】(1) 楊梅的最外面是果皮,屬于保護組織,里面的果肉等部分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屬于營養組織,可見楊梅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一個器官;
(2)設加水的質量為x克,

解得:x=475g;
則需要加水的體積:。
30.(2024·溫州模擬)秸稈還田是一項培肥地力的增產措施。在實踐時發現,還田的秸稈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降解,這會降低新作物種子的出苗率。使用秸稈降解菌(簡稱為降解菌A和降解菌B)對水稻秸稈有較好的降解效果。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研究,實驗觀察周期為10天,使用的儀器和藥品有濃度相同的降解菌A、B培養液,酒精,蒸餾水,水稻秸稈,天平,錐形瓶,若干恒溫箱等。
(1)秸稈降解菌是一類細菌,其在細胞結構上,與真菌相比最大的區別是  ?。粡纳鷳B系統的成分角度,秸稈降解菌屬于   。
(2)實驗前要先用75%酒精對水稻秸稈浸泡30秒,再用無菌水沖洗。其目的是   。
(3)實驗操作如下表,分析實驗設計意圖,該小組除研究溫度對降解效果的影響外,還想要研究的問題是:   。
步驟 實驗操作
① 分別稱取20克已殺菌的水稻秸稈,裝在三個無菌的錐形瓶中,標為甲、乙、丙。
② 在甲、乙、丙三個錐形瓶中分別加入100毫升降解菌A 培養液、100毫升降解菌B培養液、50毫升降解菌A培養液和50毫升降解菌混合培養液。
③ 將三個錐形瓶放入 恒溫培養箱中,10天后測量并記錄各錐形瓶經降解后剩余水稻秸稈質量。
④ 改變恒溫培養箱的溫度為: ,重復上述實驗,測量并記錄實驗數據。
⑤ 通過比較分析,得出溫度和使用降解菌的不同方法對降解效果的影響。
【答案】(1)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或沒有細胞核;分解者
(2)殺死其它微生物,確保沒有雜菌
(3)混合使用兩種降解菌的效果是否優于單獨使用降解菌A或B
【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細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1)根據真菌和細菌細胞結構上的不同解答。
生態系統的成分主要包括:
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3。
生產者:在生物學分類上主要是各種綠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細菌與光合細菌,它們都是自養生物
消費者:指以動植物為食的異養生物,消費者的范圍非常廣,包括了幾乎所有動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細菌),它們通過捕食和寄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能量。
分解者:分解者又稱“還原者”,它們是一類異養生物,以各種細菌(寄生的細菌屬于消費者,腐生的細菌是分解者)和真菌為主,也包含屎殼郎、蚯蚓等腐生動物,可以將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無生命的復雜有機質(尸體、糞便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銨鹽等可蔽敗襲以被生產者重新利用的物質。
生態系統的功能主要包括:
(2)根據酒精的殺菌作用解答;
(3)根據三個錐形瓶中加入培養液的種類分析解答。
【解答】(1)秸稈降解菌是一類細菌,其在細胞結構上,與真菌相比最大的區別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或沒有細胞核;從生態系統的成分角度,秸稈降解菌屬于分解者;
(2) 實驗前要先用75%酒精對水稻秸稈浸泡30秒,再用無菌水沖洗。其目的是殺死其它微生物,確保沒有雜菌;
(3)根據表格可知,步驟②中三個錐形瓶中分別加入A培養液,B營養液和AB混合營養液,則 該小組除研究溫度對降解效果的影響外,還想要研究的問題是:混合使用兩種降解菌的效果是否優于單獨使用降解菌A或B。
31.(2024·溫州模擬)我國約有56%的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它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它通常寄生于胃部,能產生一種酶,促使水與尿素反應生成氨氣和二氧化碳。氨氣屬于堿性物質,可以中和胃酸。
(1)幽門螺旋菌可以在胃部強酸的環境下生存,這是它對生存環境的   。
(2)根除幽門螺桿菌,需聯合使用抗生素,療程10-14天,需嚴格遵醫囑用藥。抗生素通過口服途徑進入體內,主要在   處被吸收到血液中,吸收效率受食品、藥物本身的化學性質等因素影響。
(3)如圖是餐具上各種細菌在 100℃沸水下的存活情況。為避免通過未消毒的飲食器具感染各種細菌,有人在使用餐具前會有“用開水燙一燙”的習慣。據圖分析,這種做法有殺菌效果嗎 請闡述理由   。
【答案】(1)適應
(2)小腸
(3)無效,根據圖,沸水要持續20分鐘以上才有明顯的殺滅各種細菌效果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1)根據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解答;
(2)根據抗生素的吸收的知識解答;
(3)根據圖像提取信息分析解答。
【解答】(1) 幽門螺旋菌可以在胃部強酸的環境下生存,這是它對生存環境的適應;
(2)抗生素通過口服途徑進入體內,主要在小腸處被吸收到血液中,吸收效率受食品、藥物本身的化學性質等因素影響。
(3)根據圖片可知,當細菌在沸水中加熱超過20min時,存活率低于10%,因此“用開水燙一燙”沒有殺菌效果。
32.(2024·溫州模擬)項目化小組經過討論與實踐,制作出可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液體密度儀”。
項目一:利用桿秤制作液體密度秤
桿秤是質量稱量工具(如圖甲所示),用桿秤制作一個液體密度秤的步驟如下:
①用塑料桶代替秤鉤,用細圓木條制作輕質秤桿(自身質量不計),如圖乙所示。
②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平衡時,用筆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B 標記為“0”刻度。
③桶中加水至標記線a處,提起秤紐移動秤砣,當秤桿在水平平衡時,將此時秤砣的懸掛點C標記為“1.0”刻度(單位: g/cm3)。
④在BC兩點間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地標上刻度。
項目二:制作力電轉換的液體密度儀
項目組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裝置。已知輕桿上OA、OB 分別為50cm、5cm,A 點懸掛的圓柱體質量為0.7kg,體積為 電路中電源電壓U為6V,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10Ω,R是力敏電阻,其阻值與所受壓力 FB的關系如圖丁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項目一步驟④的填空,在BC兩點間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地標上刻度。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項目一中液體密度秤測量精確度的有:   
A升高標記線a的位置 B 減小秤砣的質量 C增加塑料桶的質量 D縮短AO 的距離
(3)項目二中應在電流表上數值為   安培的位置標記“0”刻度(單位:g/cm3)
(4)計算項目二中當電流表示數為0.2A時的液體密度。
【答案】(1)均勻
(2)AB
(3)0.4
(4)解:當電流表示數為0.2A時,
電路中的總電阻為 ;
則力敏電阻的阻值為 ;
所以B 點壓力為28N,
根據杠桿平衡可得 ;
杠桿A端受到的拉力為 ;
可知受到浮力為 ;
液體密度為 。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結合密度公式推導出秤砣動力臂隨液體密度的關系式,根據關系式分析刻度是否均勻;
(2)根據題意可知,當放入相同密度的液體時,BC之間的距離變化越大,則密度秤越準確,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判斷;
(3)當液體密度為0時,則圓柱體不受浮力,此時A點產生的拉力等于圓柱體的重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出作用在力敏電阻上的壓力,根據圖像確定力敏電阻的阻值,最后根據歐姆定律計算電流表的示數即可;
(4)當電流表示數為0.2A時,根據計算出此時的總電阻,根據計算力敏電阻的阻值,根據圖像確定此時B點產生的壓力。然后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A端受到的拉力,根據計算圓柱體受到的浮力,最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液體密度。
【解答】(1)B點時為0,則此時沒有液體時杠桿平衡,即G桶×OA=G砣×OB ①;
放入密度為ρ的液體時杠桿平衡,即:(G桶+G)×OA=G砣×(OB+x) ②;
②-①得到:G×OA=G砣×x;
ρV×OA=G砣×x;
解得:;
由上式可知,液體的體積V、OA和G砣都是常量,則ρ與x呈正比;
因此在BC之間刻度是均勻的。
(2)當放入相同密度的液體時,BC之間的距離變化越大,則密度秤越準確。
根據得到:,
即液體密度相同是,增大液體的體積,減小秤砣的質量,都可以增大x,
即提高密度秤的精確度,故AB符合題意,而CD不合題意。
故選AB。
(3)當液體密度為0時,則圓柱體不受浮力,此時A點產生的拉力等于圓柱體的重力,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0.7kg×10N/kg×50cm=FB×5cm;
解得:FB=70N。
根據圖像可知,此時力敏電阻的阻值為5Ω;
則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汾阳市| 长宁县| 府谷县| 肃宁县| 邓州市| 浠水县| 天长市| 平江县| 巴林左旗| 乡宁县| 曲松县| 平和县| 赤城县| 静安区| 雷山县| 宝丰县| 青铜峡市| 合川市| 时尚| 东乡| 潍坊市| 彩票| 无极县| 松原市| 金寨县| 米林县| 陇南市| 嘉义县| 玛沁县| 锦屏县| 灵台县| 越西县| 军事| 蓬溪县| 崇明县| 泌阳县| 三台县| 南投县| 新河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