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模擬卷(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考試范圍:七年級下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從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的一項)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下圖是美國本土工業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①煤、鐵資源豐富 ②肥沃的土壤 ③濕潤的氣候 ④便利的水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美國工業分布廣泛,工業部門體系完整 B.紐約——美國的首都C.太平洋沿岸——以發展農業為主 D.墨西哥灣沿岸——美國汽車工業中心3.關于美國自然環境描述正確的是( )A.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B.美國平原面積狹小C.美國本土大部分位于熱帶 D.密西西比河航運價值低[答案]1.B 2.A 3.A[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到,美國東北部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分布,豐富的煤、鐵資源為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是發展工業的重要有利條件,①正確。肥沃的土壤主要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對于工業發展來說,土壤肥沃與否并不是關鍵的有利條件,②錯誤。濕潤的氣候對農業生產等有一定影響,但并非是美國東北部發展工業的突出有利條件,③錯誤。美國東北部有五大湖和圣勞倫斯河等水運通道,水運便利,便于工業原料的運入和工業產品的運出,有利于工業的發展,④正確。故選B。2.美國工業分布廣泛,在東北部、南部、西部都有工業區,并且工業部門體系完整,涵蓋了傳統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眾多領域,A正確。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經濟中心,B錯誤。太平洋沿岸是美國高新技術產業和制造業等發達的地區,并非以發展農業為主,C錯誤。美國的汽車工業中心主要在底特律等東北部地區,墨西哥灣沿岸主要是石油化工等工業,D錯誤。故選A。3.美國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脈,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是廣闊的大平原,地勢東西高,中部低,A正確。美國平原面積廣闊,中部大平原面積廣闊,B錯誤。美國本土大部分位于北溫帶,熱帶范圍較小,C錯誤。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流經平原地區,水流平穩,流域面積廣,且通過運河與五大湖相連,航運價值高,D錯誤。故選A。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根據圖示信息判斷該地區可能位于( )A.中南半島 B.中東地區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歐洲西部5.該區域乳畜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 )A.飲食習慣以乳肉產品為主 B.交通發達,便于運輸C.氣候溫涼,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D.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市場需求量大[答案] 4.D 5.C[解析]4.讀題可知,該地區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氣候溫暖濕潤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乳畜業發達,可以推測該地可能位于歐洲西部,D正確;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A錯誤;中東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B錯誤;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為熱帶草原氣候,C錯誤。故選D。5.該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氣候溫涼,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C正確;飲食習慣不是自然條件,A錯誤;交通和市場均不是自然條件,BD錯誤。故選C。在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中,軟件外包產業是發展最快的行業,印度在軟件開發、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等領域具有很高的競爭力。如谷歌、Adobe、亞馬遜、蘋果、英特爾、IBM會把自己的一部分技術支持、軟件開發業務外包給印度。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印度軟件外包業務主要來自( )A.亞洲發達國家 B.歐洲和北美國家 C.發展中國家 D.南美洲國家7.印度服務外包產業是印度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優勢有( )①英語普及②信息技術發展早③勞動力充足且價格低廉④印度科技水平與勞動力素質普遍比歐美國家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服務外包產業給印度帶來的好處有( )①增加就業機會 ②減輕人口老齡化壓力③賺取大量外匯 ④促進礦產資源的開發,完善了傳統工業體系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6.B 7.A 8.D[解析]6.從“印度軟件外包業務市場分布”圖中可以明顯看出,美國所占的比重最大,美國屬于北美洲的發達國家,同時歐洲也有部分國家是其軟件外包業務的來源地,所以印度軟件外包業務主要來自歐洲和北美國家,B正確,ACD錯誤。故選B。7.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在印度廣泛使用,這有利于與國外客戶進行溝通交流,承接軟件外包業務,①正確。印度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發展信息技術產業,信息技術發展早,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經驗,②正確。印度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而且相對歐美國家,勞動力價格較低,降低了軟件外包產業的成本,③正確。歐美國家科技發達,整體科技水平和勞動力素質比印度高,④錯誤。故選A。8.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能夠為印度創造眾多的就業崗位,①正確。服務外包產業主要是創造就業等經濟方面的影響,對減輕人口老齡化壓力沒有直接作用,②錯誤。承接國外的軟件外包等服務業務,會獲得國外支付的費用,從而賺取大量外匯,③正確。服務外包產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是對信息技術等方面有促進,與礦產資源開發和傳統工業體系完善關系不大,④錯誤。故選D。“廣袤富饒的平原,碧波蕩漾的水鄉,遼闊壯美的草原,浩瀚無垠的沙漠,奔騰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脈,承載和滋潤了多彩的亞洲文明?!眹抑飨暯皆趤喼尬拿鲗υ挻髸嫌谩昂印ず汀ず稀眮碇v述亞洲文明。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下列關于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世界上長河最多的大洲,長江是世界第一大河B.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東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C.湖泊眾多,里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咸水湖泊D.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10.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誕生于大江大河的沖積平原,圖中描述正確的是( )A.古巴比倫文明發源于尼羅河流域 B.古代印度文明發源于印度河流域C.河流均向南注入印度洋 D.河流均發源于青藏高原11.多彩的亞洲文明( )A.根植于多樣的自然環境 B.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風情C.塑造了復雜的亞洲地形 D.凝練成相同的地域文化[答案]9.A 10.B 11.A[解析]9.長江亞洲最長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A符合題意;亞洲東臨太平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東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湖泊眾多,里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咸水湖泊,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古代巴比倫誕生于兩河流域,A錯誤;古代印度文明發源于印度河流域,B正確;尼羅河發源于東非高原,注入地中海,C錯誤;尼羅河發源于東非高原,D錯誤;故選B。11.多彩的亞洲文明根植于多樣的自然環境,A正確;孕育出多樣的民俗風情,B錯誤;亞洲的地形復雜不是由于多彩的文化塑造的,C錯誤;凝練成不同的地域文化,D錯誤。故選A。西亞地區沖突不斷,讀“西亞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2.西亞地區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是( )①戰略位置重要②搶占水資源③經濟發展差異④爭奪石油資源⑤人種差異⑥民族、宗教差異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1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馬六甲海峽是駛往西歐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B.沙特阿拉伯以黑種人為主C.西亞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紅海及其沿岸國家D.西亞輸出的石油絕大部分借助海上運輸,霍爾木茲海峽被稱為“石油海峽”14.阿拉伯人的長袍多為白色,而且十分寬大,這種服裝主要是為了適應( )A.炎熱的沙漠氣候 B.潮濕多雨的氣候 C.伊斯蘭教的審美觀 D.艱辛的居民生活[答案]12.B 13.D 14. A【解析]12.西亞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的要道,這是導致沖突不斷的重要原因之一,①正確。西亞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匱乏,各國為了爭奪有限的水資源,矛盾沖突不斷,②正確。經濟發展差異并不是西亞地區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③錯誤。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各國為了爭奪石油資源,引發了諸多沖突,④正確。西亞地區主要是白色人種,人種差異不是導致沖突的主要原因,⑤錯誤。西亞地區民族成分復雜,宗教信仰多樣,不同民族和宗教之間存在矛盾,這也是沖突不斷的原因,⑥正確。①②④⑥正確,故選B。13.駛往西歐最短航線是經蘇伊士運河的航線,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主要對東亞地區與印度洋沿岸及歐洲等地的海上運輸有重要意義,A錯誤;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亞,以白色人種為主,B錯誤;西亞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C錯誤;西亞地區石油輸出量大,絕大部分通過海上運輸,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石油輸出的必經之地,所以被稱為“石油海峽”,D正確。故選D。14.西亞阿拉伯半島上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選A。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在經濟上長期開展貿易合作。讀澳大利亞和日本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5.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A.均位于北半球 B.都是島嶼國家 C.均瀕臨太平洋 D.均位于低緯度16.從圖中可知,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主要是( )A.煤炭和鐵礦 B.石油 C.天然氣 D.木材17.兩國之間貿易往來,大宗貨物運輸方式最合理的是A.航空運輸 B.管道運輸 C.鐵路運輸 D.海洋運輸[答案]15.C 16.A 17.D[解析]15.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A錯誤;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不是島國,B錯誤;兩國都瀕臨太平洋,C正確;日本位于中緯度,澳大利亞位于中低緯度,D錯誤。故選C。16.日本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但本國缺乏礦產資源,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最有可能是煤炭和鐵礦,A正確;圖中沒有顯示澳大利亞的石油、天然氣和森林資源,BCD錯誤。故選A。17.日本是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的島國;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是世界上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日本和澳大利亞貿易往來,貨物運輸方式最合理的是海運,運輸距離遠,運量大,D符合題意。日本和澳大利亞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BC不符合題意。航空運量小,且價格昂貴,貨物運輸選擇航空不合理,A不符合題意,故選D.我國“南極極端環境溫室蔬菜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實驗成功,保障了南極科考隊員全年的蔬菜供應。下圖為我國南極站點分布圖及“南極溫室”外景照片。完成下面小題。18.下列關于南極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山站位于長城站的西南方向 B.到南極科考主要目的是開采礦產資源C.4-9月份是赴南極考察的最佳時期 D.南極有“冰雪高原”“風庫”之稱19.“南極溫室”采用透光率高、保溫性能好、抗風能力強的中空塑料板材作為建筑材料,用自動灌溉系統保持室內的濕度,原因是極地地區( )①晝夜溫差大②風速大③降水少④嚴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氣候變暖,使南極冰山消融,為了減緩冰山消融的速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 )A.資源重復利用 B.亂砍濫伐 C.綠色低碳出行 D.步行代替乘車[答案]18.D 19.C 20.B【解析]18.據圖可知,中山站位于長城站的東南方向,A錯誤;到南極科考主要目的是研究全球氣候變化,B錯誤;南極科考時間最好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此時是南極洲的暖季,白晝時間長,氣溫相對較高,C錯誤;南極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有“冰雪高原”之稱;南極是世界上風力最大,風暴最多的國家,有“風庫”之稱。故選D。19.“南極溫室”采用透光率高、保溫性能好、抗風能力強的中空塑料板材作為建筑材料,用自動灌溉系統保持室內的濕度,原因是因為南極地區風速大,降水少,氣候嚴寒,②③④正確,晝夜溫差并不大,①錯誤。故選C。20.為了減緩冰山消融的速度,我們應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實行低碳生活,減緩全球變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亂砍濫伐,B符合題意;資源重復利用,綠色低碳出行和步行代替乘車有利于減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減緩全球變暖,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21.讀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1)兩地共同瀕臨的大洋是____洋。(1分)(2)兩地共同的糧食作物是:____,關于這種糧食作物的分布,兩地共同的最有利的氣候條件是: 。(2分)(3)中南半島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附近,這種分布特點有什么影響?(兩方面分析)(4分)(4)讀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兩地圖,圖中所示風向是____風,此風向出現時,兩地降水進入____季,如果圖中風向來得早,去得晚,常給兩地帶來 災害,造成印度糧食產量降低。(3分)(5)為應對頻發的自然災害,印度可采取什么措施?(2分)(6)印度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是____(填字母)。(1分)①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②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③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較早④紡織、鋼鐵等工業發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左圖中,印度半島東北部②地,被稱為世界的“雨極”,分析其降水量豐富的原因。(2分)[答案](1)印度(1分)(2)水稻(1分) 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1分)(3)有利影響:河流沿岸地形平坦,為城市提供建設用地;臨近河流,為城市提供水源;城市位于河流沿岸,水運交通便利(2分)不利影響:豐水季節容易產生洪澇災害(2分)(4)西南(1分) 雨(1分) 洪澇(1分)(5)修建水利設施;引進、改良和推廣優良品種;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強自然災害防控預警。(兩點2分)(6)C(1分)(7)圖中②地為“世界雨極”乞拉朋齊,該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受到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處于迎風坡,降水非常豐富,影響該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2分)2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農收業、采礦業為澳大利亞傳統產業。圖1為澳大利亞地形圖,圖2為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圖3為澳大利亞鐵路、礦產分布圖。探究一獨特的自然環境(1)讀圖1、圖2,將下面空白處內容補充完整。地形:西部高原,中部 (地形類型),東部山地。氣候:氣候類型大致呈 狀分布,南回歸線經過的大陸中部是 (氣候類型)。(3分)探究二特殊的物種澳大利亞大陸受海洋阻隔,長期孤立,使動植物獨立發展。生物進化十分緩慢,一些古老的動植物得以保存至今。(2)野生動植物中有很多特殊種類,分析其生物古老且獨特的原因并列舉一例。(3分)探究三交通特色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復雜,經濟發達,鐵路線布局獨具特色。(3)讀圖2、圖3,簡要分析西部鐵路線稀疏的原因。(2分)探究四經濟發展特點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采礦業和養羊業是其傳統產業。(4)從氣候和交通兩方面,簡要分析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答案](1)平原 半環 熱帶沙漠氣候(2)南半球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孤立于海洋中,自然環境單一,生物進化緩慢,無大型食肉動物;擁有袋鼠、鴯鹋、考拉、琴鳥、桉樹、金合歡等特有生物(任答一點)(3)人口稀疏;自然環境惡劣;運輸需求有限(4)氣候: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和溫帶氣候,尤其東南部和西南部的沿海地區,氣候溫和濕潤,降水適中,適合牧草的生長,擁有廣闊的天然草場,為羊提供了豐富的飼料資源;交通:有較發達的交通網絡,包括公路、鐵路和港口,這些交通設施使得產品可以方便地運輸到國內和國際市場。23.下圖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和剛果河水系圖,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材料一剛果河按流量計算,是僅次于亞馬孫河的世界第二大河,被稱為非洲“水廊”,將入海口75千米范圍內的海水沖成淡水。材料二加納資料一長期以來,近90%的外匯收入來自可可、黃金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進口產品包括燃料、化學物品、交通設備及機械等工業制成品。2008年出口額約為52.5億美元,進口額約為102.4億美元。材料三近年來,加納政府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合作,簽署保護投資等多項協定,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農產品加工、旅游業、服務業。同時加強各類人才交流和培養。加納鋼鐵、日用化工、食品、汽車裝備等制造業初具規模,經濟保持持續增長,被譽為非洲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樣板”。2017年出口額約為131.5億美元,進口額約為121.65億美元。 (1)介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4分)(2)從地形或氣候任選擇一個角度,分析剛果河流量大的原因。(2分)(3)加納主要出口 ,進口 ,其出口額小于進口額,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劣勢,不利于經濟發展。(2分)(4)結合資料三中加納的經驗,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發展提出建議。(4分)[答案](1)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非洲南部,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屬于五帶中的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4分)(2)地形:剛果河流經剛果盆地,流域面積廣,盆地地形有利于匯集雨水?;驓夂?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多,水量豐富。(2分)(3)初級農礦產品 工業制成品(2分)(4)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合作;制定政策,吸引外國資金投資;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素質;加大科技投入,加強各類人才交流和培養;保護環境等。24.科技興農優勢互補,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美國和巴西是美洲大陸的兩個重要農業大國,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18分)材料一:現在很多美國中等規模的農場都用直升機進行田間管理,聯合收割機、四輪驅動拖拉機、風鉆機、農用軌道拖車、捆草機、播種機等應有盡有。大部分農場使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統)設備。自動駕駛和GPS可以使拖拉機由電腦控制自動播種作業。(1)美國的海外州 ,巴西的首都是______,美國和巴西兩國海陸位置的相同點是______。(4分)(2)材料反映出美國農業生產的突出特點是 ,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國,請結合地圖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至少兩點)(3分)(3)美國是世界發達的農業大國,但每年還要從巴西大量進口咖啡、蔗糖等農產品,這是因為。巴西依托本國的農業因地制宜發展了多種工業,結合巴西的工農業分布圖,分析圣保羅發展紡織工業的有利條件: 。(至少兩點)(4分)(4)密西西比河和亞馬孫河都流經平原地區,密西西比河是美國南北航運的大動脈,亞馬孫河作為世界流域面積最______、水量最______的河流,有著優越的航運條件,但其航運價值卻不大,請分析其原因。(4分)材料二:美國和巴西都有茂密的森林,美國森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巴西森林主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2019年巴西亞馬孫熱帶雨林火災頻發,火災導致該國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被毀。(5)雨林有哪些生態效益 (至少兩點)預防森林火災的措施不包括下列哪一項______(單選)。(3分)A運用遙感加強監測 B.建立火情預警系統C.提高公民防火意識 D.砍伐森林,減少森林面積[答案](1)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巴西利亞 都瀕臨大西洋(4分)(2)機械化水平高 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密西西比河,灌溉水源較充足;(2條即可)(3分)(3)美國主要位于北溫帶,熱帶面積狹小,對熱帶經濟作物的需求量大(2分)該城市附近種植棉花,原料豐富;該地水陸交通運輸便利;城市和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消費市場廣闊。(2分)(4)廣 大 位于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濕熱,人口稀疏且經濟落后,貨運量小。(4分)(5)調節全球氣候;釋放新鮮空氣;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2分) D (1分)[詳解](1)讀圖可知,A位于北美洲的西北部,被北極圈穿過,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上。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巴西東臨大西洋,因此美國和巴西海陸共同點是都瀕臨大西洋。(2)根據材料“美國中等規模的農場都用直升飛機進行田間管理”等可以看出美國農業的機械化程度高。從氣候角度看,美國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降水豐富,水熱條件好;從地形角度看,美國的農業種植區大部分在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開闊,耕地面積大,有利于農業生產;從水源角度看,美國的水源灌溉主要來自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因此水源充足;從土壤角度看,美國中央大平原的土壤較為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3)美國大部分國土位于北溫帶,屬于溫帶氣候,熱帶面積狹小,熱帶農作物產量小,且美國市場廣闊,對咖啡、天然橡膠等熱帶農產品的需求量大,因此需要大量進口熱帶農產品。讀圖可知,從原料來源看,圣保羅靠近棉花產地,原材料充足;從交通條件看,圣保羅瀕臨海洋,水陸運輸便利;從勞動力和消費市場看,圣保羅附近城市和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消費市場廣闊。(4)亞馬孫河的支流眾多,主要流經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所以亞馬孫河成為世界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的亞馬孫河位于亞馬孫平原,地勢平坦,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氣候濕熱,人口稀少,經濟不發達,所以河流航運價值低。而密西西比河流經美國中部平原,人口密集,經濟發達,運輸量大,航運價值高。(5)雨林的生態效益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新鮮空氣,從而凈化空氣,調節全球氣候、保持水土、維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等??撤ド譁p少森林面積會破壞生態環境,不是預防森林火災的措施,D符合題意;運用遙感加強監測、建立火情預警系統和提高公民防火意識都有助于預防森林火災,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模擬卷(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考試范圍:七年級下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從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的一項)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下圖是美國本土工業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①煤、鐵資源豐富 ②肥沃的土壤 ③濕潤的氣候 ④便利的水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美國工業分布廣泛,工業部門體系完整 B.紐約——美國的首都C.太平洋沿岸——以發展農業為主 D.墨西哥灣沿岸——美國汽車工業中心3.關于美國自然環境描述正確的是( )A.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B.美國平原面積狹小C.美國本土大部分位于熱帶 D.密西西比河航運價值低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根據圖示信息判斷該地區可能位于( )A.中南半島 B.中東地區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歐洲西部5.該區域乳畜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 )A.飲食習慣以乳肉產品為主 B.交通發達,便于運輸C.氣候溫涼,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D.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市場需求量大在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中,軟件外包產業是發展最快的行業,印度在軟件開發、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等領域具有很高的競爭力。如谷歌、Adobe、亞馬遜、蘋果、英特爾、IBM會把自己的一部分技術支持、軟件開發業務外包給印度。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印度軟件外包業務主要來自( )A.亞洲發達國家 B.歐洲和北美國家 C.發展中國家 D.南美洲國家7.印度服務外包產業是印度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優勢有( )①英語普及②信息技術發展早③勞動力充足且價格低廉④印度科技水平與勞動力素質普遍比歐美國家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服務外包產業給印度帶來的好處有( )①增加就業機會 ②減輕人口老齡化壓力③賺取大量外匯 ④促進礦產資源的開發,完善了傳統工業體系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廣袤富饒的平原,碧波蕩漾的水鄉,遼闊壯美的草原,浩瀚無垠的沙漠,奔騰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脈,承載和滋潤了多彩的亞洲文明?!眹抑飨暯皆趤喼尬拿鲗υ挻髸嫌谩昂印ず汀ず稀眮碇v述亞洲文明。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下列關于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世界上長河最多的大洲,長江是世界第一大河B.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東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C.湖泊眾多,里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咸水湖泊D.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10.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誕生于大江大河的沖積平原,圖中描述正確的是( )A.古巴比倫文明發源于尼羅河流域 B.古代印度文明發源于印度河流域C.河流均向南注入印度洋 D.河流均發源于青藏高原11.多彩的亞洲文明( )A.根植于多樣的自然環境 B.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風情C.塑造了復雜的亞洲地形 D.凝練成相同的地域文化西亞地區沖突不斷,讀“西亞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2.西亞地區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是( )①戰略位置重要②搶占水資源③經濟發展差異④爭奪石油資源⑤人種差異⑥民族、宗教差異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1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馬六甲海峽是駛往西歐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B.沙特阿拉伯以黑種人為主C.西亞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紅海及其沿岸國家D.西亞輸出的石油絕大部分借助海上運輸,霍爾木茲海峽被稱為“石油海峽”14.阿拉伯人的長袍多為白色,而且十分寬大,這種服裝主要是為了適應( )A.炎熱的沙漠氣候 B.潮濕多雨的氣候 C.伊斯蘭教的審美觀 D.艱辛的居民生活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在經濟上長期開展貿易合作。讀澳大利亞和日本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5.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A.均位于北半球 B.都是島嶼國家 C.均瀕臨太平洋 D.均位于低緯度16.從圖中可知,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主要是( )A.煤炭和鐵礦 B.石油 C.天然氣 D.木材17.兩國之間貿易往來,大宗貨物運輸方式最合理的是A.航空運輸 B.管道運輸 C.鐵路運輸 D.海洋運輸我國“南極極端環境溫室蔬菜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實驗成功,保障了南極科考隊員全年的蔬菜供應。下圖為我國南極站點分布圖及“南極溫室”外景照片。完成下面小題。18.下列關于南極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山站位于長城站的西南方向 B.到南極科考主要目的是開采礦產資源C.4-9月份是赴南極考察的最佳時期 D.南極有“冰雪高原”“風庫”之稱19.“南極溫室”采用透光率高、保溫性能好、抗風能力強的中空塑料板材作為建筑材料,用自動灌溉系統保持室內的濕度,原因是極地地區( )①晝夜溫差大②風速大③降水少④嚴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氣候變暖,使南極冰山消融,為了減緩冰山消融的速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 )A.資源重復利用 B.亂砍濫伐 C.綠色低碳出行 D.步行代替乘車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21.讀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1)兩地共同瀕臨的大洋是____洋。(1分)(2)兩地共同的糧食作物是:____,關于這種糧食作物的分布,兩地共同的最有利的氣候條件是: 。(2分)(3)中南半島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附近,這種分布特點有什么影響?(兩方面分析)(4分)(4)讀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兩地圖,圖中所示風向是____風,此風向出現時,兩地降水進入____季,如果圖中風向來得早,去得晚,常給兩地帶來 災害,造成印度糧食產量降低。(3分)(5)為應對頻發的自然災害,印度可采取什么措施?(2分)(6)印度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是____(填字母)。(1分)①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②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③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較早④紡織、鋼鐵等工業發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左圖中,印度半島東北部②地,被稱為世界的“雨極”,分析其降水量豐富的原因。(2分)2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農收業、采礦業為澳大利亞傳統產業。圖1為澳大利亞地形圖,圖2為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圖3為澳大利亞鐵路、礦產分布圖。探究一獨特的自然環境(1)讀圖1、圖2,將下面空白處內容補充完整。地形:西部高原,中部 (地形類型),東部山地。氣候:氣候類型大致呈 狀分布,南回歸線經過的大陸中部是 (氣候類型)。(3分)探究二特殊的物種澳大利亞大陸受海洋阻隔,長期孤立,使動植物獨立發展。生物進化十分緩慢,一些古老的動植物得以保存至今。(2)野生動植物中有很多特殊種類,分析其生物古老且獨特的原因并列舉一例。(3分)探究三交通特色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復雜,經濟發達,鐵路線布局獨具特色。(3)讀圖2、圖3,簡要分析西部鐵路線稀疏的原因。(2分)探究四經濟發展特點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采礦業和養羊業是其傳統產業。(4)從氣候和交通兩方面,簡要分析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23.下圖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和剛果河水系圖,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材料一剛果河按流量計算,是僅次于亞馬孫河的世界第二大河,被稱為非洲“水廊”,將入???5千米范圍內的海水沖成淡水。材料二加納資料一長期以來,近90%的外匯收入來自可可、黃金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進口產品包括燃料、化學物品、交通設備及機械等工業制成品。2008年出口額約為52.5億美元,進口額約為102.4億美元。材料三近年來,加納政府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合作,簽署保護投資等多項協定,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農產品加工、旅游業、服務業。同時加強各類人才交流和培養。加納鋼鐵、日用化工、食品、汽車裝備等制造業初具規模,經濟保持持續增長,被譽為非洲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樣板”。2017年出口額約為131.5億美元,進口額約為121.65億美元。 (1)介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4分)(2)從地形或氣候任選擇一個角度,分析剛果河流量大的原因。(2分)(3)加納主要出口 ,進口 ,其出口額小于進口額,在國際貿易中處于劣勢,不利于經濟發展。(2分)(4)結合資料三中加納的經驗,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發展提出建議。(4分)24.科技興農優勢互補,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美國和巴西是美洲大陸的兩個重要農業大國,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18分)材料一:現在很多美國中等規模的農場都用直升機進行田間管理,聯合收割機、四輪驅動拖拉機、風鉆機、農用軌道拖車、捆草機、播種機等應有盡有。大部分農場使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統)設備。自動駕駛和GPS可以使拖拉機由電腦控制自動播種作業。(1)美國的海外州 ,巴西的首都是______,美國和巴西兩國海陸位置的相同點是______。(4分)(2)材料反映出美國農業生產的突出特點是 ,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國,請結合地圖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至少兩點)(3分)(3)美國是世界發達的農業大國,但每年還要從巴西大量進口咖啡、蔗糖等農產品,這是因為。巴西依托本國的農業因地制宜發展了多種工業,結合巴西的工農業分布圖,分析圣保羅發展紡織工業的有利條件: 。(至少兩點)(4分)(4)密西西比河和亞馬孫河都流經平原地區,密西西比河是美國南北航運的大動脈,亞馬孫河作為世界流域面積最______、水量最______的河流,有著優越的航運條件,但其航運價值卻不大,請分析其原因。(4分)材料二:美國和巴西都有茂密的森林,美國森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巴西森林主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2019年巴西亞馬孫熱帶雨林火災頻發,火災導致該國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被毀。(5)雨林有哪些生態效益 (至少兩點)預防森林火災的措施不包括下列哪一項______(單選)。(3分)A運用遙感加強監測 B.建立火情預警系統C.提高公民防火意識 D.砍伐森林,減少森林面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晉教版2024版七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解析版).docx 2024-2025學年晉教版2024版七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試題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