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地理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生注意:1.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冷湖曾因石油資源枯竭陷入衰落,如今因賽什騰山上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海拔4200米)的建設而備受矚目,主題旅游蓬勃發展。下圖為柴達木盆地局部簡圖。完成1、2題。1.冷湖的重新興起得益于( )A.鹽類資源豐富 B.自然環境獨特C.文化底蘊深厚 D.人口大量集聚2.在冷湖可能被限制發展的旅游項目是( )A.燈光秀 B.自然觀光 C.科普研學 D.天文攝影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流現象日益顯著。完成3、4題。3.我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大多回流至直轄市或省會城市,主要影響因素是( )A.事業發展 B.生活成本 C.交通設施 D.環境質量4.海外高層次回流人才對所在城市產生的主要影響有( )①改變人口年齡結構 ②提高政府辦事效率③提升城市創新實力 ④優化城市人才結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榆林市位于鄂爾多斯高原毛烏素沙地南緣。下圖為該城市中心城區時空演變圖,圖中黑色部分為建設用地。完成5、6題。5.該城市中心城區擴張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氣候 B.水資源 C.礦產資源 D.交通條件6.在水庫管理過程中,可運用( )A.全球定位系統測量水庫蒸發量 B.遙感分析水庫微生物含量C.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獲取水庫容量 D.地理信息系統評估水庫水質由于鋰等礦產資源緊缺,我國動力電池龍頭企業采取與國內外企業合資等方式布局產業鏈,實現生產自主、可控。下圖為動力電池產業鏈示意圖。完成7、8題。7.我國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產業鏈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礦產原料運費 B.推動產品多樣化C.擴大電池生產規模 D.保障供應鏈安全8.針對礦產資源供給問題,還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強國內鋰礦勘探 ②加大關鍵材料生產③研發新的替代材料 ④鼓勵廢舊電池進口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土壤水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墑指土壤適合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的濕度。下圖為土壤—植被—大氣的水分運移過程模式圖。完成9-11題。9.與圖中排水環節相關度最大的因素為( )A.土壤礦物質含量 B.土壤質地C.土壤有機質含量 D.土壤溫度10.圖中表土蒸發份額為( )A.10%—30% B.15%—30% C.15%—40% D.25%—60%11.當墑情過低時,可采取的保墑措施是( )A.地膜覆蓋 B.作物密植 C.開溝排水 D.土地翻耕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在青藏高原四地觀測太陽輻射與海拔高度之間的關系,結果如下表。完成第12題。地點 ① ② ③ ④海拔高度(米) 2200 3700 5000 6325太陽輻射(卡/平方厘米·分) 1.318 1.455 1.632 1.72912.導致四地太陽輻射隨海拔高度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氣逆輻射 B.地面反射與吸收C.地面長波輻射 D.大氣反射、吸收與散射坐落于地塹谷地一側的某山脈是開展地理研學活動的理想場所。某學校組織學生從山腳下的P地(34°8'20"N,107°52'53"E)登山開展考察。下圖為學生繪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帶簡圖。完成13、14題。13.P地有著名的天然溫泉,與其直接相關的是( )A.褶皺 B.沉積作用 C.斷層 D.火山噴發14.學生在考察過程中拍攝的植被景觀照片與垂直自然帶對應正確的是( )A.甲① 乙② 丙③ ?、? B.甲④ 乙① 丙② ?、?br/>C.甲④ 乙③ 丙② 丁① D.甲④ 乙② 丙① 丁③下圖為2021年我國部分?。▍^、市)不同運輸方式貨運量及增速狀況圖(圖中水路包括河運和海運)。完成15、16題。15.甲、乙、丙、丁對應正確的是( )A.甲—重慶市 B.乙—內蒙古 C.丙—青海省 D.丁—浙江省16.關于?。▍^、市)貨運狀況及其主要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廣東貨運量大,因經濟發達 B.云南貨運量小,因地形崎嶇C.吉林貨運量負增長,因產業外遷多 D.海南貨運增量最大,因人口增長快產城融合是指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下圖為某城市新工業園區空間結構規劃圖,該園區致力于打造創新服務、低碳宜居的產城融合新區。完成17、18題。17.宜居生活片區布局的合理性表現在( )①在園區內位置適宜,通勤便捷 ②位于盛行風下風向,空氣清新③公共綠地面積廣闊,環境優美 ④距離商業中心較近,購物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先進制造業片區適合發展的產業是( )A.紡織服裝 B.有色冶金 C.生物醫藥 D.食品加工下圖為某年10月兩日內氣旋移動的路徑圖,圖中等壓線反映的是某測站附近第一天2時的海平面氣壓形勢。該測站測得第一天7時、15時前后風向發生兩次明顯變化。完成19、20題。19.第一天7時前后,測站的風向由( )A.西南變東北 B.西南變西北C.東北變東南 D.東北變西南20.第一天不同時間天氣系統依次經過測站次序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圖為長江口簡圖,圖中虛線表示溝槽或隆脊。研究人員測定M、N兩點2月和8月的海面水體鹽度;在P、Q兩地采集海底表層沉積物并測定年代,測得P地距今約1千年,Q地為現代沉積。完成21-23題。21.M、N兩點的海水鹽度( )A.同季節M大于N B.M夏季大于冬季C.N冬夏鹽度差更小 D.N受徑流影響更大22.關于P、Q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P地以侵蝕為主 B.Q地以侵蝕為主C.P地位于隆脊上 D.Q地位于溝槽中23.發育水下溝槽的動力最可能來自( )A.潮流 B.風浪 C.上升流 D.溫度差某天文愛好者測定了當地日出地方時和晨昏線年變化。下圖為該地日出地方時年變化曲線圖。完成24、25題。24.若測得b值正好是a值的兩倍,則該地年內日出地方時差(單位:小時)最大值為( )A.3 B.4 C.6 D.1225.若K至Q期間過該地晨線作順時針方向轉動,則Q日該愛好者在當地可能觀測到( )A.① B.② C.③ D.④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福建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只占總面積的10%,主要為河谷平原和河流下游沖積平原,是人口和產業的集中分布區,人地矛盾突出。該省是我國的多雨區,降水集中在春夏兩季。該省是海洋大省,其海岸為構造下沉式海岸,岸線曲折,島嶼眾多且緊靠大陸分布。福建海城屬大陸架淺海,漁場面積廣闊。下圖為福建省略圖。材料二:福建是我國水果生產大省,主要在山地和丘陵的坡地栽種水果,易引發水土流失,故非常重視水土保持。(1)福建發展風電比水電更具優勢。試分析修建水庫發展水電的不利條件和發展海上風電的有利條件。(7分)(2)甲漁場是福建的重要漁場,分析該漁場的自然優勢。(5分)(3)說出福建省果樹栽種過程中易引發水土流失的原因。(3分)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喀麥隆位于非洲中西部,圖1為該國簡圖,圖中甲、乙兩地自然環境迥異。該國金礦主要分布于中部造山帶,受斷裂帶控制。其中丙礦區基巖主要由花崗巖構成,金礦存在于侵入巖脈和接觸帶中。圖2為丙礦區地質剖面示意圖。圖3為丙礦區金礦形成過程圖。材料二:由我國公司承建的克里比港附近海岸有獨特的“瀑布入?!本坝^,河口水面高于海平面約30米。(1)圖中乙地自然帶為___________。從降水特征角度,分析甲地地帶性植被的主要特點。(5分)(2)寫出圖3中①、②、③對應的內力作用。(4分)(3)簡述克里比特殊的海岸地形對港口建設的有利和不利影響。(6分)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材料:每年春季,我國大陸仍受逐漸減弱的亞洲高壓控制。4-5月,黃海北部海面常出現小型冷氣流輻散中心,洞庭湖流域是水稻種植重要地區,有的年份3月就會提前受副高西側氣流影響,早稻田間育秧要求3-5日連續晴朗且氣溫大于10℃天氣,若遇天氣不好,會造成爛秧。圖1為我國某區域略圖。圖2為單、雙季稻投入產出對比圖。圖3為單、雙季稻生長期差異圖。(1)簡述造成洞庭湖流域早稻爛秧的天氣特征,并指出相應的天氣系統。(4分)(2)從1月到4月,圖示內陸地區氣溫升高速度比沿海______________,從海陸位置和天氣角度分析兩地差異的成因。(4分)(3)甲地氣溫年較差較相鄰東西兩側大,從地形和季風角度簡析其成因。(6分)(4)長江中下游地區存在單季稻和雙季稻兩種種植方式,你認為哪種方式更好?請闡述理由。(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