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上海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上海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真題

資源簡介

上海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真題
1.(2025·上海)在上海地區,通常太陽光照條件最好的房間窗戶朝向是(  )
A.朝北 B.朝南 C.朝東 D.朝西
【答案】B
【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解析】【分析】上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約31°N ),太陽直射點始終在其南側。一年中,正午太陽始終在正南方天空。朝南窗戶能在一天中接收最多太陽輻射,光照時間長、強度大,日照條件最優,B正確,ACD錯誤。
【點評】上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直射點始終在其南側。一年中,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春秋分日,日出正東、日落正西;夏季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冬季日出東南、日落西南。
2.(2025·上海)稀土是重要的礦產資源。下列有關“稀土”的問題中最能體現地理視角的是 (  )
A.稀土是什么“土” B.稀土價格昂貴嗎
C.稀土名稱從何而來 D.稀土分布在哪里
【答案】D
【知識點】我們身邊的地理
【解析】【分析】A、地理學科聚焦地球表層空間分布、區域特征及人地關系。探究“稀土是什么‘土’”,屬于化學學科對物質成分的研究范疇,A錯誤。
B、關注 “稀土價格”,是經濟學中資源價值、市場供需的研究內容,B錯誤。
C、追溯 “稀土名稱來源”,偏向歷史、語文等學科對命名文化的探究,C錯誤。
D、研究 “稀土分布在哪里”,涉及資源在地球表層的空間位置、區域差異,是地理學科 “空間分布” 視角的典型體現,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分布在哪里”直接關聯地理學科的空間格局與區域特征研究。
3.(2025·上海)為直觀感受全球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可選用的地理工具是(  )
A.世界政區圖 B.地形剖面圖
C.立體地形地球儀 D.經緯網格地球儀
【答案】C
【知識點】地球儀
【解析】【分析】A、世界政區圖主要呈現世界各國的政治區劃,如國家、省份的邊界、名稱等,無法體現地表高低起伏,A排除;
B、地形剖面圖雖能展示某一剖面線的地表起伏,但只能呈現局部區域,不能直觀感受“全球”地表狀況,B排除;
C、立體地形地球儀通過立體模型,模擬全球地表的山脈、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的高低起伏,能直觀感受全球地表狀況,C正確;
D、經緯網格地球儀重點呈現經緯線、經緯度等地理坐標信息,無法體現地表高低起伏,D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4.(2025·上海)學校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使師生熟悉疏散程序和線路,主要應對的自然災害是(  )
A.地震 B.洪澇 C.霧霾 D.冰雹
【答案】A
【知識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A、地震具有突發性、破壞性強,發生時需快速有序疏散逃生,學校開展應急演練熟悉疏散程序和線路,可在地震時保障師生安全,A符合題意;
B、洪澇多發生在低洼地帶,應對重點是轉移至高地等,學校應急演練“疏散程序和線路”并非主要針對洪澇,B排除;
C、霧霾主要影響空氣質量,應對方式是減少戶外活動、防護,無需“疏散程序和線路”演練,C排除;
D、冰雹持續時間短、影響范圍相對小,應對多是躲避,無需大規模“疏散程序和線路”演練,D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我國自然災害分布較廣,有多種災害類型,主要的氣象災害有洪澇、干旱、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主要的地質災害有滑坡、泥石流等。
5.(2025·上海)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定位體現的觀點是(  )
A.環保經濟對立 B.人地關系協調
C.經濟發展優先 D.區域差異互補
【答案】B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A、“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并非將環保與經濟對立,而是尋求協調,A排除。
B、人地關系協調強調在發展經濟時,重視對長江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人類活動(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長江生態)的協調,B正確;
C、“不搞大開發”表明并非單純優先發展經濟,而是平衡保護與發展,C排除;
D、題干未涉及長江經濟帶內部區域差異及互補內容,D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人地關系協調”指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相互適應、和諧共生的狀態 ,是地理學核心理念之一。
6.(2025·上海)“上天、入地、下海、登極”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四大壯舉。地下特殊的溫度及壓力等因素給“入地”探索帶來巨大的挑戰。讀圖回答。
(1)截至目前,大洋鉆探的工作海域主要集中在   洋和大西洋。
(2)地球深部鉆探可用于科學研究、資源勘探等方面。
①世界上垂深最深的科拉鉆井位于   (重要緯線)附近的科拉半島,被用于探索地球內部結構。
②“地球”號鉆探船在圖中①處進行一系列鉆探,以探究   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震成因。
③圖中   (序號)處的鉆探工作是為了開采波斯灣地區的油氣資源。
(3)2024年底,我國“夢想”號鉆探船正式入列,船上配備塔形井架,可實現超萬米深度的大洋鉆探。以下圖片為“夢想”號的是 (  )。
A. B.
C. D.
(4)地處塔里木盆地的“深地塔科 1 井”是我國首口超萬米科探鉆井。在下列“□”中用“ ”選出鉆探該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5)根據以上信息,目前鉆井所能到達的地球內部圈層是   。事實上,迄今人們只能用   (直接/間接)的方法劃分地球內部圈層結構。
【答案】(1)太平
(2)北極圈;亞歐;②
(3)D
(4)
(5)地殼;間接
【知識點】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的開發(西氣東輸工程);四大洋;塔里木盆地概況;地球的圈層結構
【解析】【分析】(1)從圖中大洋鉆探區域占比可知,大洋鉆探工作海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
(2)讀圖可知,科拉半島位于北極圈附近,對應重要緯線為北極圈。圖中①處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海域,是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鉆探可探究地震成因。波斯灣位于中東地區,對應圖中序號②。
(3)“夢想” 號鉆探船的特征是配備塔形井架,對比選項,D圖船舶有明顯塔形井架結構,符合 “夢想” 號特征;A是人造衛星,B是潛艇;C船雖然較大,但沒有明顯塔形井架特征;故選D。
(4)地表: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漫天風沙易破壞器械;但盆地無臺風(臺風源于海洋),故不選“臺風多發”。
地下:超萬米鉆探深度下,地下環境高溫高壓易致鉆頭磨損;該區域無巖漿噴涌(非板塊交界活躍帶),故不選 “巖漿噴涌”。
(5)目前鉆井最深超萬米,但地球地殼平均厚度約 17 千米,超萬米鉆井仍在地殼層內。人類無法直接進入地球內部,通過地震波傳播速度變化等間接方法,劃分地殼、地幔、地核等內部圈層。
【點評】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相互穿插分割,形成了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七個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個大洋,大洋之間彼此相通。
7.(2025·上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讀圖回答。
(1)北京中軸線由鐘鼓樓、故宮、永定門等遺產要素構成,整體呈   方向延伸,其中“社稷壇一太廟”和“   一   ”等遺產要素大致對稱布局于軸線兩側。
(2)北京中軸線是世界現存最長的古代城市軸線。據比例尺推算,中軸線長約(  )
A.0.78千米 B.7.8千米 C.78千米 D.780千米
(3)北京中軸線建筑群布局對稱、規模宏大,利于該布局特征形成的自然條件是(  )
A.河網稠密 B.氣候濕熱 C.平原廣闊 D.植被茂密
(4)故宮依托北京地勢設計營建。內金水河是故宮內的人工水渠,河道由明渠段和暗渠段交替布局。順應地勢,筒子河水流入內金水河的位置是乙圖中   (A/B)處。
(5)北京夏季降水集中,若排水不暢會引發積水。依據乙圖景觀寫出古人應對此問題的建筑設計策略。
(6)伴隨北京的城市建設與發展,中軸線繼續延伸,延伸段上的奧林匹克中心區、大興國際機場等場所共同凸顯的首都職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創新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
【答案】(1)南北;先農壇;天壇
(2)B
(3)C
(4)A
(5)依據故宮空間特征,設計一系列的設施,形成排水系統:建造地下排水設施(涌洞、地面錢眼、暗渠等)排水:建造地面排水設施(臺基排水獸、地面坡度、明渠等)排水:利用建筑坡屋頂排水等。
(6)D
【知識點】北京的城市發展(北京旅游、重點功能區、交通網);比例尺;北京概況及其城市職能;地圖上的方向判讀
【解析】【分析】(1)北京中軸線是北京老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鐘鼓樓、故宮、永定門等遺產要素構成,根據一般定向法可知,其整體走向為南北方向。讀圖可知,在中軸線兩側,存在諸多對稱布局的遺產要素,其中“社稷壇—太廟”以及“先農壇—天壇”是典型代表。
(2)讀圖可知,比例尺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3千米。用直尺測得中軸線約6厘米。根據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可得,北京中軸線從鐘鼓樓到永定門實際長度約7.8千米,B正確,ACD錯誤,故選B。
(3)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地勢平坦開闊,平原廣闊的自然條件為中軸線建筑群布局對稱、規模宏大提供了基礎,C正確;河網稠密可能會對建筑布局造成分割,不利于大規模對稱布局;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并非氣候濕熱;植被茂密與建筑群的對稱、宏大布局沒有直接關聯,ABD錯誤,故選C。
(4)故宮依托北京地勢設計營建,內金水河是故宮內的人工水渠。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水往低處流,要使筒子河水流入內金水河,應從地勢高的一端流入。A處相對B處位置更符合從較高地勢流入的特點,所以筒子河水流入內金水河的位置是乙圖中A處。
(5)北京夏季降水集中,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積水問題,古人進行了諸多建筑設計。依據故宮空間特征,設計了一系列設施形成排水系統。建造地下排水設施,如涵洞可使水流在地下通過,地面錢眼(地漏)能及時將地面雨水導入地下暗渠等進行排水;建造地面排水設施(臺基排水獸、地面坡度、明渠等)排水;利用建筑坡屋頂排水等。
(6)中軸線延伸段上的奧林匹克中心區舉辦過眾多國際體育賽事等活動,大興國際機場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二者都承擔著大量與國際交流往來相關的功能,共同凸顯了北京作為國際交往中心的首都職能,D正確;政治中心主要是與國家政治決策、政府機構等相關,A錯誤;文化中心更多體現在文化藝術、教育等領域,B錯誤;科技創新中心強調科技研發、創新企業等,這兩個場所不是主要突出科技創新中心職能,C錯誤,故選D。
【點評】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
8.(2025·上海)小東學習巴西遷都后,整理并補充了相關內容。讀圖回答。
(1)舊都在哪里:舊都里約熱內盧位于   (低/中/高)緯地區,是面向   洋的重要海港。
(2)為何要遷都:在作為首都的近140年的發展過程中,里約熱內盧人口不斷增加,產生了   等問題,從而影響到其首都職能的履行……
(3)如何選新址:巴西政府耗時三年對多個候選地進行評估,最終選擇巴西利亞作為新首都。
新首都選址評分依據
候選地 氣候 水源 地形 ……
巴西利亞 位于   氣候區;氣候溫和 多條河流流經,保障水源供應 地處   高原;具備充足的空地與適宜建設的地表 ……
(4)新都起何效:巴西將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有利于(  )
A.擴大鐵礦進口 B.發展內陸經濟
C.增加咖啡種植 D.開發熱帶雨林
(5)建設何特色:巴西利亞是在荒野上新建成的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城市規劃史上的里程碑”。以下描述符合該城市布局的是(  )
A.城市布局像一架客機 B.城市西部布局有人工湖
C.道路以環狀公路為主 D.新衛星城集中城市北部
(6)建成有討論:巴西利亞將居住、商業、娛樂、公園等區域用大型空地或寬闊的街道嚴格分割。你是否喜歡這樣的設計,為什么
【答案】(1)低;大西
(2)生態破壞、環境惡化(大氣、水、固體廢棄物等):公共服務(住房、交通、醫療、教育等)壓力大、就業壓力大;資源短缺、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等。
(3)熱帶稀樹草原;巴西
(4)B
(5)A
(6)喜歡:規整美觀等:不喜歡:區域分割,生活不便等。
【知識點】巴西概況;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巴西發展中的工農業
【解析】【分析】(1)低緯度地區是指0°-30°之間的地區,里約熱內盧位于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所以位于低緯地區。巴西東臨大西洋,里約熱內盧是面向大西洋的重要海港。
(2)隨著里約熱內盧人口不斷增加,會產生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這些問題影響到首都職能的履行。
(3)巴西利亞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氣候溫和。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這里具備充足的空地與適宜建設的地表。
(4)遷都與擴大鐵礦進口并無直接關聯,A錯誤;里約熱內盧位于沿海地區,巴西利亞位于內陸,將首都遷往巴西利亞有利于加強對內陸地區的管理和開發,促進內陸經濟的發展,B正確;遷都不是為了增加咖啡種植,C錯誤;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不是熱帶雨林地區,遷都不是為了開發熱帶雨林,D錯誤。故選B。
(5)巴西利亞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向東飛行的客機,這是其典型的城市規劃特色,A正確;巴西利亞的人工湖帕拉諾阿湖位于城市東部 ,并非西部,B錯誤;巴西利亞道路系統由棋盤式和放射狀道路交織組成,并非以環狀公路為主,C錯誤;巴西利亞的新衛星城分布在城市周圍不同方位,并非集中在城市北部,D錯誤;故選A。
(6)喜歡,理由為功能分區明確,這樣的設計使得居住、商業、娛樂等不同功能區域界限清晰,居民生活互不干擾;環境優美舒適,大型空地和寬闊街道可以增加城市的綠化空間,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為居民提供更多休閑散步的場所,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交通組織有序,寬闊的街道有助于緩解交通擁堵,使不同區域之間的交通聯系更順暢,提高出行效率。或不喜歡,理由為生活不便,各區域分割嚴格,居民日常生活中前往不同功能區域可能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和較多交通成本;嚴格分割可能導致區域之間交流互動減少,城市缺乏那種不同功能混合帶來的活力和多樣性,使城市顯得比較冷清;大型空地和寬闊街道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種設計可能不夠集約高效。
【點評】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東臨大西洋。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及其沖積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巴西以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最大的城市圣保羅;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礦產資源和水利資源都比較豐富。
9.(2025·上海)我國是最早種植茶樹的國家,茶是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讀圖回答。
(1)我國是茶樹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茶樹種植主要分布在(  )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2)我國四大茶區,從干濕狀況來看大部分位于   區。
(3)我國擁有最豐富的茶類品種,乙圖中名優茶所屬茶類品種最多的省份是   ,綠茶比例最高的省份位于   茶區。
(4)綠茶、白茶、黃茶、青茶(常稱烏龍茶)、紅茶和黑茶等在加工過程中呈現出發酵程度由低到高的特點。據圖中信息推想茶類發酵程度在我國可能的地理分布特征是(  )
A.呈現越往南發酵程度越高的趨勢
B.江南茶區的茶類發酵程度最高
C.呈現越往西發酵程度越低的趨勢
D.廣東省名優茶的發酵程度最低
(5)18世紀末,福建武夷茶樹的引入開啟了臺灣省人工栽培茶樹的歷史。武夷茶樹能在臺灣省生長的有利條件是(  )
A.平坦的地形 B.茂盛的草原 C.適宜的積溫 D.肥沃的黑土
(6)“文化同根,茶香同緣,兩岸品茗,一味同心”。海峽兩岸在交流互動中發展出了多樣的名優茶品種,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A
(2)濕潤
(3)福建;江南
(4)A
(5)C
(6)兩岸茶樹品種、制茶工藝等的交流與創新。
【知識點】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
【解析】【分析】(1)茶樹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南方地區水熱條件優越,適合茶樹生長;從甲圖中我國四大茶區的分布也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A正確。北方地區熱量不足,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都不適合茶樹大面積種植,BCD錯誤。故選A。
(2)我國濕潤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半濕潤區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從甲圖看,我國四大茶區主要位于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南部,從干濕狀況來看大部分位于濕潤區。
(3)觀察乙圖,福建省名優茶所屬茶類品種最多。綠茶比例最高的省份是浙江,浙江位于江南茶區。
(4)觀察乙圖,從北到南,茶類發酵程度總體呈現升高的趨勢,即呈現越往南發酵程度越高的趨勢,A正確。江南茶區的茶類發酵程度不是最高的,B錯誤。圖中沒有呈現越往西發酵程度越低的趨勢,C錯誤。廣東省名優茶的發酵程度不是最低的,D錯誤。故選A。
(5)茶樹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等條件,臺灣省和福建氣候相似,有適宜的積溫,這是武夷茶樹能在臺灣省生長的有利條件,C正確。臺灣地形以山地為主,不是平坦的地形,A錯誤。茂盛的草原與茶樹生長關系不大,B錯誤。臺灣沒有肥沃的黑土,D錯誤。故選C。
(6)海峽兩岸在交流互動中發展出多樣的名優茶品種,主要原因是兩岸茶樹品種、制茶工藝等的交流與創新。
【點評】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的地形區有長江中下游平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和東南丘陵。
10.(2025·上海)我國“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了一批清潔能源基地。讀圖回答。
(1)圖中清潔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國   部地區,均具有的發電方式是   和太陽能發電。
(2)我國發展清潔能源基地直接助力的跨區域資源調配工程是(  )
A.西氣東輸 B.南水北調 C.西電東送 D.北煤南運
(3)清潔能源基地的規劃與自然環境特征密切相關。在圖中填寫相應內容,分析橫斷山區集中我國三大清潔能源基地的原因。
(4)雅礱江流域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有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完成連線呈現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互補。
晝夜更替 水光互補調節 河流豐枯
白天 太陽能多發,水電少發 半水期
晚上 太陽能少發(不發),水電多發 枯水期
(5)火電是指通過燃燒煤炭、石油等燃料進行發電,煤炭、石油不屬于清潔能源,但清潔能源基地中仍有火電布局,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1)中西(西);陸上風電
(2)C
(3)低;多;大
(4)
(5)水力、太陽能等發電不穩定,布局火電用以保證發電的穩定性:能源需求量大,清潔能源的發電量不足以滿足消費需求:技術進步,火電污染減輕:我國煤炭資源豐富,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
【知識點】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資源的概念與種類;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解析】【分析】(1)觀察可知,圖中清潔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同時許多地區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所以均具有的發電方式是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
(2)西氣東輸主要是輸送天然氣資源,A錯誤;南水北調是調配水資源,B錯誤;西電東送是將西部地區的水電、火電等電能輸送到東部地區,發展清潔能源基地可以為西電東送提供更多的清潔電能,C正確;北煤南運是運輸煤炭資源,D錯誤。故選C。
(3)橫斷山區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太陽輻射較強,有利于太陽能發電;橫斷山區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河流水量豐富;橫斷山區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有利于水力發電。
(4)在白天(A時段),由于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所以太陽能多發,此時可減少水電的發電量,故A時段對應①,豐水期水資源豐富,即使水電少發也能滿足一定需求 ,且可利用太陽能發電;①對應b枯水期,枯水期河流水量少,水電發電能力受限,而白天太陽能可大量發電補充。在晚上(B時段),沒有太陽輻射,太陽能少發或不發,此時需要依靠水電多發來滿足用電需求,所以B時段對應②,②對應a豐水期,枯水期水電雖相對少發,但在夜間也需承擔主要發電任務以滿足需求。
(5)清潔能源基地中仍有火電布局,原因主要是水電和太陽能發電都具有不穩定性。太陽能受晝夜、天氣等因素影響,發電不穩定;水電受河流豐枯水期影響,發電不穩定 。而火電發電相對穩定,能夠在清潔能源發電不足時,起到補充電力供應、保障電力穩定供應的作用,確保能源的可靠供給。
【點評】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1、自然原因:區域分布不均勻;自然資源一般不具流動性。2、經濟原因: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區域資源供求不匹配。區域間的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
11.(2025·上海)地理小組查閱相關資料。采用模擬實驗對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進行探究學習。讀圖文回答。
(1)設計大自流盆地簡易模型時,地理小組選用____制作不透水層。
A.海綿 B.輕質黏土
C. D.抹布
(2)實驗演示中,用酒水壺在模型A、B、C三個區域上方分別噴灑等量的水,觀察乙圖-1,噴灑在模型   區域的水未進入含水層。由于澳大利亞   (山脈)以東地區降水豐富,故在模型   區域噴灑足量的水,可模擬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的實際來源。
(3)地理小組用一根透明吸管插入含水層模擬鉆井,涌入管內的水瞬間高出地表(乙圖-2),再現“自流”現象。有小組成員認為吸管內最終的液面高度與其插入含水層的深度有關,為驗證猜想,以下設計最為合理的是____.
A.在其他位置插入另一吸管進行對比
B.改變吸管粗細找到其他可能的原因
C.在另一模型中也同時插入吸管對比
D.在同一位置改變插入深度進行對比
(4)地理小組了解到大自流盆地地下水含鹽量偏高,但可供牲畜飲用,為當地   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5)模擬實驗演示了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的“來龍去脈”,圍繞“地下水是否取之不盡 ”這一問題,小組成員各抒己見。你的觀點和理由是   。
【答案】(1)B
(2)B;大分水嶺;A
(3)D
(4)畜牧(養羊、養牛)
(5)取不盡:東部地區降水較充沛,會源源不斷地補充地下水;政府部門會統籌規劃合理取水,使取水的速度慢于地下水的補充速度。會取盡:地下水的循環非常慢:受污染后,難以恢復,影響地下水的利用:社會經濟發達,用水量遠超過地下水的供應。
【知識點】澳大利亞自然環境;澳大利亞的農牧業和工礦業
【解析】【分析】(1)在設計大自流盆地簡易模型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不透水層。輕質黏土顆粒細小、結構緊密,透水性差,能夠較好地模擬不透水層的特性,②合適,B正確;海綿具有多孔結構,吸水性和透水性強,不適合做不透水層;沙礫顆粒間空隙較大,透水性能好,也不能用于制作不透水層;抹布雖然有一定阻擋作用,但相對來說其透水情況也較明顯,①③④不合適,ACD錯誤,故選B。
(2)在實驗演示中,觀察乙圖-1,B區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結構或材料特性,使得噴灑在該區域的水未進入含水層。澳大利亞大分水嶺以東地區,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影響,降水豐富。由于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實際來源主要是大分水嶺以東地區降水的下滲補給等,所以在A區域噴灑足量的水,可模擬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的實際來源。
(3)要驗證吸管內最終的液面高度與其插入含水層的深度是否有關,需要遵循控制變量法。在同一位置改變插入深度進行對比,這樣可以保證除了插入深度這一變量外,其他影響因素(如含水層的特性、周圍環境等)都保持一致,從而準確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D符合題意;在其他位置插入另一吸管進行對比,存在位置不同帶來的其他未知因素干擾;改變吸管粗細探究的是吸管粗細對液面高度的影響,而非與插入深度的關系;在另一模型中同時插入吸管對比,不同模型本身可能存在差異,無法準確驗證該猜想,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4)大自流盆地地下水含鹽量偏高,但可供牲畜飲用,這為當地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基本的水源條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重要的養羊和養牛國家,在大自流盆地,牲畜養殖可以利用這里的地下水,發展養羊、養牛等畜牧業。
(5)取不盡的觀點:從自然角度看,大自流盆地東部地區降水較充沛,降水下滲可以持續為地下水補充水源,保證了地下水的補給量。政府部門會統籌規劃合理取水,使取水的速度慢于地下水的補充速度。會取盡的觀點:從自然方面來說,地下水的循環周期相比地表水等要長得多,更新速度慢,一旦過度開采,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受污染后,難以恢復,影響地下水的利用;社會經濟發達,用水量遠超過地下水的供應。
【點評】大自流盆地,又稱澳大利亞大盆地,是世界第三大盆地 ,也是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介于東部高地(大分水嶺)與西部高原之間 ,地跨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南澳大利亞州等,面積約 175 萬 - 177 萬平方千米 ,約占澳大利亞全國面積的 1/5,中心的艾爾湖為澳洲海拔最低點。
1 / 1上海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真題
1.(2025·上海)在上海地區,通常太陽光照條件最好的房間窗戶朝向是(  )
A.朝北 B.朝南 C.朝東 D.朝西
2.(2025·上海)稀土是重要的礦產資源。下列有關“稀土”的問題中最能體現地理視角的是 (  )
A.稀土是什么“土” B.稀土價格昂貴嗎
C.稀土名稱從何而來 D.稀土分布在哪里
3.(2025·上海)為直觀感受全球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可選用的地理工具是(  )
A.世界政區圖 B.地形剖面圖
C.立體地形地球儀 D.經緯網格地球儀
4.(2025·上海)學校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使師生熟悉疏散程序和線路,主要應對的自然災害是(  )
A.地震 B.洪澇 C.霧霾 D.冰雹
5.(2025·上海)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定位體現的觀點是(  )
A.環保經濟對立 B.人地關系協調
C.經濟發展優先 D.區域差異互補
6.(2025·上海)“上天、入地、下海、登極”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四大壯舉。地下特殊的溫度及壓力等因素給“入地”探索帶來巨大的挑戰。讀圖回答。
(1)截至目前,大洋鉆探的工作海域主要集中在   洋和大西洋。
(2)地球深部鉆探可用于科學研究、資源勘探等方面。
①世界上垂深最深的科拉鉆井位于   (重要緯線)附近的科拉半島,被用于探索地球內部結構。
②“地球”號鉆探船在圖中①處進行一系列鉆探,以探究   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震成因。
③圖中   (序號)處的鉆探工作是為了開采波斯灣地區的油氣資源。
(3)2024年底,我國“夢想”號鉆探船正式入列,船上配備塔形井架,可實現超萬米深度的大洋鉆探。以下圖片為“夢想”號的是 (  )。
A. B.
C. D.
(4)地處塔里木盆地的“深地塔科 1 井”是我國首口超萬米科探鉆井。在下列“□”中用“ ”選出鉆探該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5)根據以上信息,目前鉆井所能到達的地球內部圈層是   。事實上,迄今人們只能用   (直接/間接)的方法劃分地球內部圈層結構。
7.(2025·上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讀圖回答。
(1)北京中軸線由鐘鼓樓、故宮、永定門等遺產要素構成,整體呈   方向延伸,其中“社稷壇一太廟”和“   一   ”等遺產要素大致對稱布局于軸線兩側。
(2)北京中軸線是世界現存最長的古代城市軸線。據比例尺推算,中軸線長約(  )
A.0.78千米 B.7.8千米 C.78千米 D.780千米
(3)北京中軸線建筑群布局對稱、規模宏大,利于該布局特征形成的自然條件是(  )
A.河網稠密 B.氣候濕熱 C.平原廣闊 D.植被茂密
(4)故宮依托北京地勢設計營建。內金水河是故宮內的人工水渠,河道由明渠段和暗渠段交替布局。順應地勢,筒子河水流入內金水河的位置是乙圖中   (A/B)處。
(5)北京夏季降水集中,若排水不暢會引發積水。依據乙圖景觀寫出古人應對此問題的建筑設計策略。
(6)伴隨北京的城市建設與發展,中軸線繼續延伸,延伸段上的奧林匹克中心區、大興國際機場等場所共同凸顯的首都職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創新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
8.(2025·上海)小東學習巴西遷都后,整理并補充了相關內容。讀圖回答。
(1)舊都在哪里:舊都里約熱內盧位于   (低/中/高)緯地區,是面向   洋的重要海港。
(2)為何要遷都:在作為首都的近140年的發展過程中,里約熱內盧人口不斷增加,產生了   等問題,從而影響到其首都職能的履行……
(3)如何選新址:巴西政府耗時三年對多個候選地進行評估,最終選擇巴西利亞作為新首都。
新首都選址評分依據
候選地 氣候 水源 地形 ……
巴西利亞 位于   氣候區;氣候溫和 多條河流流經,保障水源供應 地處   高原;具備充足的空地與適宜建設的地表 ……
(4)新都起何效:巴西將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有利于(  )
A.擴大鐵礦進口 B.發展內陸經濟
C.增加咖啡種植 D.開發熱帶雨林
(5)建設何特色:巴西利亞是在荒野上新建成的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城市規劃史上的里程碑”。以下描述符合該城市布局的是(  )
A.城市布局像一架客機 B.城市西部布局有人工湖
C.道路以環狀公路為主 D.新衛星城集中城市北部
(6)建成有討論:巴西利亞將居住、商業、娛樂、公園等區域用大型空地或寬闊的街道嚴格分割。你是否喜歡這樣的設計,為什么
9.(2025·上海)我國是最早種植茶樹的國家,茶是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讀圖回答。
(1)我國是茶樹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茶樹種植主要分布在(  )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2)我國四大茶區,從干濕狀況來看大部分位于   區。
(3)我國擁有最豐富的茶類品種,乙圖中名優茶所屬茶類品種最多的省份是   ,綠茶比例最高的省份位于   茶區。
(4)綠茶、白茶、黃茶、青茶(常稱烏龍茶)、紅茶和黑茶等在加工過程中呈現出發酵程度由低到高的特點。據圖中信息推想茶類發酵程度在我國可能的地理分布特征是(  )
A.呈現越往南發酵程度越高的趨勢
B.江南茶區的茶類發酵程度最高
C.呈現越往西發酵程度越低的趨勢
D.廣東省名優茶的發酵程度最低
(5)18世紀末,福建武夷茶樹的引入開啟了臺灣省人工栽培茶樹的歷史。武夷茶樹能在臺灣省生長的有利條件是(  )
A.平坦的地形 B.茂盛的草原 C.適宜的積溫 D.肥沃的黑土
(6)“文化同根,茶香同緣,兩岸品茗,一味同心”。海峽兩岸在交流互動中發展出了多樣的名優茶品種,可能的原因是   .
10.(2025·上海)我國“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了一批清潔能源基地。讀圖回答。
(1)圖中清潔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國   部地區,均具有的發電方式是   和太陽能發電。
(2)我國發展清潔能源基地直接助力的跨區域資源調配工程是(  )
A.西氣東輸 B.南水北調 C.西電東送 D.北煤南運
(3)清潔能源基地的規劃與自然環境特征密切相關。在圖中填寫相應內容,分析橫斷山區集中我國三大清潔能源基地的原因。
(4)雅礱江流域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有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完成連線呈現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互補。
晝夜更替 水光互補調節 河流豐枯
白天 太陽能多發,水電少發 半水期
晚上 太陽能少發(不發),水電多發 枯水期
(5)火電是指通過燃燒煤炭、石油等燃料進行發電,煤炭、石油不屬于清潔能源,但清潔能源基地中仍有火電布局,其原因可能是   。
11.(2025·上海)地理小組查閱相關資料。采用模擬實驗對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進行探究學習。讀圖文回答。
(1)設計大自流盆地簡易模型時,地理小組選用____制作不透水層。
A.海綿 B.輕質黏土
C. D.抹布
(2)實驗演示中,用酒水壺在模型A、B、C三個區域上方分別噴灑等量的水,觀察乙圖-1,噴灑在模型   區域的水未進入含水層。由于澳大利亞   (山脈)以東地區降水豐富,故在模型   區域噴灑足量的水,可模擬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的實際來源。
(3)地理小組用一根透明吸管插入含水層模擬鉆井,涌入管內的水瞬間高出地表(乙圖-2),再現“自流”現象。有小組成員認為吸管內最終的液面高度與其插入含水層的深度有關,為驗證猜想,以下設計最為合理的是____.
A.在其他位置插入另一吸管進行對比
B.改變吸管粗細找到其他可能的原因
C.在另一模型中也同時插入吸管對比
D.在同一位置改變插入深度進行對比
(4)地理小組了解到大自流盆地地下水含鹽量偏高,但可供牲畜飲用,為當地   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5)模擬實驗演示了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的“來龍去脈”,圍繞“地下水是否取之不盡 ”這一問題,小組成員各抒己見。你的觀點和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解析】【分析】上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約31°N ),太陽直射點始終在其南側。一年中,正午太陽始終在正南方天空。朝南窗戶能在一天中接收最多太陽輻射,光照時間長、強度大,日照條件最優,B正確,ACD錯誤。
【點評】上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直射點始終在其南側。一年中,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春秋分日,日出正東、日落正西;夏季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冬季日出東南、日落西南。
2.【答案】D
【知識點】我們身邊的地理
【解析】【分析】A、地理學科聚焦地球表層空間分布、區域特征及人地關系。探究“稀土是什么‘土’”,屬于化學學科對物質成分的研究范疇,A錯誤。
B、關注 “稀土價格”,是經濟學中資源價值、市場供需的研究內容,B錯誤。
C、追溯 “稀土名稱來源”,偏向歷史、語文等學科對命名文化的探究,C錯誤。
D、研究 “稀土分布在哪里”,涉及資源在地球表層的空間位置、區域差異,是地理學科 “空間分布” 視角的典型體現,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分布在哪里”直接關聯地理學科的空間格局與區域特征研究。
3.【答案】C
【知識點】地球儀
【解析】【分析】A、世界政區圖主要呈現世界各國的政治區劃,如國家、省份的邊界、名稱等,無法體現地表高低起伏,A排除;
B、地形剖面圖雖能展示某一剖面線的地表起伏,但只能呈現局部區域,不能直觀感受“全球”地表狀況,B排除;
C、立體地形地球儀通過立體模型,模擬全球地表的山脈、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的高低起伏,能直觀感受全球地表狀況,C正確;
D、經緯網格地球儀重點呈現經緯線、經緯度等地理坐標信息,無法體現地表高低起伏,D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4.【答案】A
【知識點】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A、地震具有突發性、破壞性強,發生時需快速有序疏散逃生,學校開展應急演練熟悉疏散程序和線路,可在地震時保障師生安全,A符合題意;
B、洪澇多發生在低洼地帶,應對重點是轉移至高地等,學校應急演練“疏散程序和線路”并非主要針對洪澇,B排除;
C、霧霾主要影響空氣質量,應對方式是減少戶外活動、防護,無需“疏散程序和線路”演練,C排除;
D、冰雹持續時間短、影響范圍相對小,應對多是躲避,無需大規模“疏散程序和線路”演練,D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我國自然災害分布較廣,有多種災害類型,主要的氣象災害有洪澇、干旱、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主要的地質災害有滑坡、泥石流等。
5.【答案】B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分析】A、“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并非將環保與經濟對立,而是尋求協調,A排除。
B、人地關系協調強調在發展經濟時,重視對長江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人類活動(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長江生態)的協調,B正確;
C、“不搞大開發”表明并非單純優先發展經濟,而是平衡保護與發展,C排除;
D、題干未涉及長江經濟帶內部區域差異及互補內容,D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人地關系協調”指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相互適應、和諧共生的狀態 ,是地理學核心理念之一。
6.【答案】(1)太平
(2)北極圈;亞歐;②
(3)D
(4)
(5)地殼;間接
【知識點】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的開發(西氣東輸工程);四大洋;塔里木盆地概況;地球的圈層結構
【解析】【分析】(1)從圖中大洋鉆探區域占比可知,大洋鉆探工作海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
(2)讀圖可知,科拉半島位于北極圈附近,對應重要緯線為北極圈。圖中①處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海域,是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鉆探可探究地震成因。波斯灣位于中東地區,對應圖中序號②。
(3)“夢想” 號鉆探船的特征是配備塔形井架,對比選項,D圖船舶有明顯塔形井架結構,符合 “夢想” 號特征;A是人造衛星,B是潛艇;C船雖然較大,但沒有明顯塔形井架特征;故選D。
(4)地表: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漫天風沙易破壞器械;但盆地無臺風(臺風源于海洋),故不選“臺風多發”。
地下:超萬米鉆探深度下,地下環境高溫高壓易致鉆頭磨損;該區域無巖漿噴涌(非板塊交界活躍帶),故不選 “巖漿噴涌”。
(5)目前鉆井最深超萬米,但地球地殼平均厚度約 17 千米,超萬米鉆井仍在地殼層內。人類無法直接進入地球內部,通過地震波傳播速度變化等間接方法,劃分地殼、地幔、地核等內部圈層。
【點評】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相互穿插分割,形成了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七個大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個大洋,大洋之間彼此相通。
7.【答案】(1)南北;先農壇;天壇
(2)B
(3)C
(4)A
(5)依據故宮空間特征,設計一系列的設施,形成排水系統:建造地下排水設施(涌洞、地面錢眼、暗渠等)排水:建造地面排水設施(臺基排水獸、地面坡度、明渠等)排水:利用建筑坡屋頂排水等。
(6)D
【知識點】北京的城市發展(北京旅游、重點功能區、交通網);比例尺;北京概況及其城市職能;地圖上的方向判讀
【解析】【分析】(1)北京中軸線是北京老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鐘鼓樓、故宮、永定門等遺產要素構成,根據一般定向法可知,其整體走向為南北方向。讀圖可知,在中軸線兩側,存在諸多對稱布局的遺產要素,其中“社稷壇—太廟”以及“先農壇—天壇”是典型代表。
(2)讀圖可知,比例尺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3千米。用直尺測得中軸線約6厘米。根據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可得,北京中軸線從鐘鼓樓到永定門實際長度約7.8千米,B正確,ACD錯誤,故選B。
(3)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地勢平坦開闊,平原廣闊的自然條件為中軸線建筑群布局對稱、規模宏大提供了基礎,C正確;河網稠密可能會對建筑布局造成分割,不利于大規模對稱布局;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并非氣候濕熱;植被茂密與建筑群的對稱、宏大布局沒有直接關聯,ABD錯誤,故選C。
(4)故宮依托北京地勢設計營建,內金水河是故宮內的人工水渠。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水往低處流,要使筒子河水流入內金水河,應從地勢高的一端流入。A處相對B處位置更符合從較高地勢流入的特點,所以筒子河水流入內金水河的位置是乙圖中A處。
(5)北京夏季降水集中,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積水問題,古人進行了諸多建筑設計。依據故宮空間特征,設計了一系列設施形成排水系統。建造地下排水設施,如涵洞可使水流在地下通過,地面錢眼(地漏)能及時將地面雨水導入地下暗渠等進行排水;建造地面排水設施(臺基排水獸、地面坡度、明渠等)排水;利用建筑坡屋頂排水等。
(6)中軸線延伸段上的奧林匹克中心區舉辦過眾多國際體育賽事等活動,大興國際機場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二者都承擔著大量與國際交流往來相關的功能,共同凸顯了北京作為國際交往中心的首都職能,D正確;政治中心主要是與國家政治決策、政府機構等相關,A錯誤;文化中心更多體現在文化藝術、教育等領域,B錯誤;科技創新中心強調科技研發、創新企業等,這兩個場所不是主要突出科技創新中心職能,C錯誤,故選D。
【點評】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
8.【答案】(1)低;大西
(2)生態破壞、環境惡化(大氣、水、固體廢棄物等):公共服務(住房、交通、醫療、教育等)壓力大、就業壓力大;資源短缺、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等。
(3)熱帶稀樹草原;巴西
(4)B
(5)A
(6)喜歡:規整美觀等:不喜歡:區域分割,生活不便等。
【知識點】巴西概況;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巴西發展中的工農業
【解析】【分析】(1)低緯度地區是指0°-30°之間的地區,里約熱內盧位于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所以位于低緯地區。巴西東臨大西洋,里約熱內盧是面向大西洋的重要海港。
(2)隨著里約熱內盧人口不斷增加,會產生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這些問題影響到首都職能的履行。
(3)巴西利亞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氣候溫和。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這里具備充足的空地與適宜建設的地表。
(4)遷都與擴大鐵礦進口并無直接關聯,A錯誤;里約熱內盧位于沿海地區,巴西利亞位于內陸,將首都遷往巴西利亞有利于加強對內陸地區的管理和開發,促進內陸經濟的發展,B正確;遷都不是為了增加咖啡種植,C錯誤;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不是熱帶雨林地區,遷都不是為了開發熱帶雨林,D錯誤。故選B。
(5)巴西利亞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向東飛行的客機,這是其典型的城市規劃特色,A正確;巴西利亞的人工湖帕拉諾阿湖位于城市東部 ,并非西部,B錯誤;巴西利亞道路系統由棋盤式和放射狀道路交織組成,并非以環狀公路為主,C錯誤;巴西利亞的新衛星城分布在城市周圍不同方位,并非集中在城市北部,D錯誤;故選A。
(6)喜歡,理由為功能分區明確,這樣的設計使得居住、商業、娛樂等不同功能區域界限清晰,居民生活互不干擾;環境優美舒適,大型空地和寬闊街道可以增加城市的綠化空間,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為居民提供更多休閑散步的場所,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交通組織有序,寬闊的街道有助于緩解交通擁堵,使不同區域之間的交通聯系更順暢,提高出行效率。或不喜歡,理由為生活不便,各區域分割嚴格,居民日常生活中前往不同功能區域可能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和較多交通成本;嚴格分割可能導致區域之間交流互動減少,城市缺乏那種不同功能混合帶來的活力和多樣性,使城市顯得比較冷清;大型空地和寬闊街道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種設計可能不夠集約高效。
【點評】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東臨大西洋。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及其沖積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巴西以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最大的城市圣保羅;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礦產資源和水利資源都比較豐富。
9.【答案】(1)A
(2)濕潤
(3)福建;江南
(4)A
(5)C
(6)兩岸茶樹品種、制茶工藝等的交流與創新。
【知識點】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
【解析】【分析】(1)茶樹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南方地區水熱條件優越,適合茶樹生長;從甲圖中我國四大茶區的分布也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A正確。北方地區熱量不足,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都不適合茶樹大面積種植,BCD錯誤。故選A。
(2)我國濕潤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半濕潤區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從甲圖看,我國四大茶區主要位于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南部,從干濕狀況來看大部分位于濕潤區。
(3)觀察乙圖,福建省名優茶所屬茶類品種最多。綠茶比例最高的省份是浙江,浙江位于江南茶區。
(4)觀察乙圖,從北到南,茶類發酵程度總體呈現升高的趨勢,即呈現越往南發酵程度越高的趨勢,A正確。江南茶區的茶類發酵程度不是最高的,B錯誤。圖中沒有呈現越往西發酵程度越低的趨勢,C錯誤。廣東省名優茶的發酵程度不是最低的,D錯誤。故選A。
(5)茶樹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等條件,臺灣省和福建氣候相似,有適宜的積溫,這是武夷茶樹能在臺灣省生長的有利條件,C正確。臺灣地形以山地為主,不是平坦的地形,A錯誤。茂盛的草原與茶樹生長關系不大,B錯誤。臺灣沒有肥沃的黑土,D錯誤。故選C。
(6)海峽兩岸在交流互動中發展出多樣的名優茶品種,主要原因是兩岸茶樹品種、制茶工藝等的交流與創新。
【點評】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的地形區有長江中下游平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和東南丘陵。
10.【答案】(1)中西(西);陸上風電
(2)C
(3)低;多;大
(4)
(5)水力、太陽能等發電不穩定,布局火電用以保證發電的穩定性:能源需求量大,清潔能源的發電量不足以滿足消費需求:技術進步,火電污染減輕:我國煤炭資源豐富,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
【知識點】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資源的概念與種類;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解析】【分析】(1)觀察可知,圖中清潔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同時許多地區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所以均具有的發電方式是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
(2)西氣東輸主要是輸送天然氣資源,A錯誤;南水北調是調配水資源,B錯誤;西電東送是將西部地區的水電、火電等電能輸送到東部地區,發展清潔能源基地可以為西電東送提供更多的清潔電能,C正確;北煤南運是運輸煤炭資源,D錯誤。故選C。
(3)橫斷山區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太陽輻射較強,有利于太陽能發電;橫斷山區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河流水量豐富;橫斷山區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有利于水力發電。
(4)在白天(A時段),由于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所以太陽能多發,此時可減少水電的發電量,故A時段對應①,豐水期水資源豐富,即使水電少發也能滿足一定需求 ,且可利用太陽能發電;①對應b枯水期,枯水期河流水量少,水電發電能力受限,而白天太陽能可大量發電補充。在晚上(B時段),沒有太陽輻射,太陽能少發或不發,此時需要依靠水電多發來滿足用電需求,所以B時段對應②,②對應a豐水期,枯水期水電雖相對少發,但在夜間也需承擔主要發電任務以滿足需求。
(5)清潔能源基地中仍有火電布局,原因主要是水電和太陽能發電都具有不穩定性。太陽能受晝夜、天氣等因素影響,發電不穩定;水電受河流豐枯水期影響,發電不穩定 。而火電發電相對穩定,能夠在清潔能源發電不足時,起到補充電力供應、保障電力穩定供應的作用,確保能源的可靠供給。
【點評】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1、自然原因:區域分布不均勻;自然資源一般不具流動性。2、經濟原因: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區域資源供求不匹配。區域間的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
11.【答案】(1)B
(2)B;大分水嶺;A
(3)D
(4)畜牧(養羊、養牛)
(5)取不盡:東部地區降水較充沛,會源源不斷地補充地下水;政府部門會統籌規劃合理取水,使取水的速度慢于地下水的補充速度。會取盡:地下水的循環非常慢:受污染后,難以恢復,影響地下水的利用:社會經濟發達,用水量遠超過地下水的供應。
【知識點】澳大利亞自然環境;澳大利亞的農牧業和工礦業
【解析】【分析】(1)在設計大自流盆地簡易模型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不透水層。輕質黏土顆粒細小、結構緊密,透水性差,能夠較好地模擬不透水層的特性,②合適,B正確;海綿具有多孔結構,吸水性和透水性強,不適合做不透水層;沙礫顆粒間空隙較大,透水性能好,也不能用于制作不透水層;抹布雖然有一定阻擋作用,但相對來說其透水情況也較明顯,①③④不合適,ACD錯誤,故選B。
(2)在實驗演示中,觀察乙圖-1,B區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結構或材料特性,使得噴灑在該區域的水未進入含水層。澳大利亞大分水嶺以東地區,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影響,降水豐富。由于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實際來源主要是大分水嶺以東地區降水的下滲補給等,所以在A區域噴灑足量的水,可模擬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的實際來源。
(3)要驗證吸管內最終的液面高度與其插入含水層的深度是否有關,需要遵循控制變量法。在同一位置改變插入深度進行對比,這樣可以保證除了插入深度這一變量外,其他影響因素(如含水層的特性、周圍環境等)都保持一致,從而準確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D符合題意;在其他位置插入另一吸管進行對比,存在位置不同帶來的其他未知因素干擾;改變吸管粗細探究的是吸管粗細對液面高度的影響,而非與插入深度的關系;在另一模型中同時插入吸管對比,不同模型本身可能存在差異,無法準確驗證該猜想,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4)大自流盆地地下水含鹽量偏高,但可供牲畜飲用,這為當地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基本的水源條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重要的養羊和養牛國家,在大自流盆地,牲畜養殖可以利用這里的地下水,發展養羊、養牛等畜牧業。
(5)取不盡的觀點:從自然角度看,大自流盆地東部地區降水較充沛,降水下滲可以持續為地下水補充水源,保證了地下水的補給量。政府部門會統籌規劃合理取水,使取水的速度慢于地下水的補充速度。會取盡的觀點:從自然方面來說,地下水的循環周期相比地表水等要長得多,更新速度慢,一旦過度開采,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受污染后,難以恢復,影響地下水的利用;社會經濟發達,用水量遠超過地下水的供應。
【點評】大自流盆地,又稱澳大利亞大盆地,是世界第三大盆地 ,也是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介于東部高地(大分水嶺)與西部高原之間 ,地跨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南澳大利亞州等,面積約 175 萬 - 177 萬平方千米 ,約占澳大利亞全國面積的 1/5,中心的艾爾湖為澳洲海拔最低點。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密山市| 肇州县| 弥勒县| 罗田县| 益阳市| 洪江市| 梓潼县| 新蔡县| 安图县| 山阳县| 淮阳县| 庆云县| 桃园市| 平舆县| 牟定县| 沙河市| 开封市| 神池县| 政和县| 淮滨县| 常宁市| 衡山县| 新乡市| 龙岩市| 黑龙江省| 乐清市| 安庆市| 安平县| 禄丰县| 洪湖市| 兰坪| 江永县| 武川县| 曲靖市| 出国| 藁城市| 扬州市| 如皋市| 泰州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