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期高中2023級期末考試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5ABDDB6~10 CDACB11~15 CADCA16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16分)(1)(6分)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及孟中印緬多重發展戰略關鍵節點,政策支持性強(2分);靠近南亞和東南亞,輻射南亞、東南亞市場(2分);臨近吉大港港口,海運便利,物流成本低(2分)。(2)(6分)緩解雨季洪澇壓力,減少內澇對園區生產的影響(或“提升園區抗洪能力,保障穩定生產”)(2分):收集雨水用于工業生產,節約用水成本(2分):污水處理避免對孟加拉灣造成污染(2分)。(3)(4分)對孟加拉國:促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人民收入;借鑒中國技術與管理經驗,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對中國:轉移勞動力密集型等產業,優化國內產業結構;轉移過剩產能,拓展海外市場;成功打造“一帶一路”示范項目,提升國際影響力。(每點1分,需雙方各答兩點)18.(20分)(1)(6分)西側降水量大于東側(2分)。原因:西側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受山地抬升,形成豐富的降水(地形雨)(2分):東側為背風坡,氣流下沉增溫,降水少(雨影效應)(2分)。(2)(8分)氣候條件:位于西風帶,降水量大,山地高海拔地區降雪多(積雪充足)(2分):海拔高,氣溫低,積雪不易融化,經過長時間壓實形成冰川(2分)。地貌類型:U型谷、角峰、刃脊、冰蝕湖等冰川侵蝕地貌(2分):冰磧丘陵、冰磧壟等冰川堆積地貌(2分)。(3)(6分)短期來看,冰川加速消融,河流徑流量增加(2分),河流徑流量變率增大(2分);長期來看,由于冰川萎縮,河流徑流量會減少(2分)。19.(16分)(1)(4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河流和水庫,造成河道淤積,河床增高,行洪能力降低(2分):導致水庫庫容減少,防洪效益降低(2分),加劇洪災。(2)(6分)是壩阻擋洪水漫溢,使湖泊、濕地等天然蓄洪區的調蓄功能喪失(2分):導致河道泥沙淤積加劇,河床抬升(甚至形成“地上懸河”),行洪能力下降(2分):一旦潰堤,洪水傾瀉而出,破壞力更強(2分)。(3)(6分)植被結構更復雜,截留降水效果更好(2分):地表植被更豐富,延緩地表徑流匯流速度,減弱土壤侵蝕(2分),地表水下滲作用更強,涵養水源效果更好(2分):地下根系更發達,固土能力更強(2分)。(任答三點得6分)2024~2025學年度下期高中2023級期末考試地理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上將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和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考生考試條形碼由監考老師粘貼在答題卡上的“貼條形碼區”。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的對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答題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試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由監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內蒙古鄂爾多斯早期依托煤炭、高嶺土、天然氣等戰略資源,吸引眾多企業前來開采,奠定了工業化基礎。近年來,鄂爾多斯憑借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積極布局氫能、新型儲能產業,探索出一條從“黑色能源”向“綠色能源”轉型的創新路徑,并打造大型互聯網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及數據管理等產業。據此完成1~3題。1.下列屬于鄂爾多斯工業發展早期主導產業的是A.煤炭資源開采業B.稀土資源深加工業C.有色金屬治煉業D.石油化工與煉油業2.下列有助于鄂爾多斯產業轉型的措施是A.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B.加強風電光伏基地的建設C.鼓勵人口外遷以減輕生態壓力D.關停礦井,限制自然資源開采3.鄂爾多斯打造大型互聯網數據中心的主要優勢是A.豐富低廉的煤炭資源B,地理位置靠近京津冀C.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D,氣候適宜與綠電供應霧淞,是低溫時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或過冷霧滴凍結在物體上的乳白色冰晶。黑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境內的庫爾濱河上游因修建水電站攔河筑壩形成了庫爾濱水庫,每年冬季,庫爾濱河岸邊會出現長約15公里的霧淞林。圖1為庫爾濱河示意簡圖,圖2為庫爾濱河岸邊的霧淞林景觀。據此完成4~5題。高中2023級地理試題第1頁(共6頁)器掃描全能王創建爾)濱河④水電站庫爾濱水庫⑧包①圖1圖24.圖1中欣賞霧松景觀的最佳地點是A.①B.②C.③D.④5.每次霧淞剛融化完時,庫爾濱河沿岸A.空氣濕度減小B:地表揚塵減少C.大氣輻射減弱D,地面積雪增加2025年3月27日,受寒潮大風影響,四川盆地西部部分地區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成都市區的天空被一層灰黃色的沙塵所籠罩,成都沙塵天氣相關話題在當天沖上網絡熱搜。據此完成6一8題。6.成都市區此次沙塵天氣的沙源主要來自A.青藏高原的冰川沉積物B.川東丘陵的土壤侵蝕區C.蒙古國及我國西北沙漠區D.四川盆地西部的裸露地表7.與華北地區的沙塵暴相比,成都沙塵天氣的突出特點是A.沙塵顆粒更粗,擴散更快B,常伴隨雷暴天氣C.持續時間長,發生頻率高D.沙塵易沉降堆積8.沙塵天氣結束后,四川盆地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A,河流含沙量短期增加B.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C.湖泊水體富營養化加劇D,建筑物受酸雨腐蝕增強自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京津冀區域地區生產總值由2013年的6.2萬億元躍升為2024年的11.5萬億元。圖3為2013年和2024年京津冀區域三次產業比重圖,其中,2024年第三產業占比北京保持在80%以上,天津超60%,河北為53.7%,三地第三產業比重較2013年分別提高5.8個、9.8個和12.7個百分點。據此完成9~11題。高中2023級地理試題第2頁〔共6頁)器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 2024~2025學年度下期高中2023級期末考試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pdf 地理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聯盟2024~2025學年度下期高中2023級期末考試-地理.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