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天津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天津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
2025年天津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化學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為第1頁至第4頁,第Ⅱ卷為第5頁至第10頁。試卷滿分100分。
答卷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點校、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答題時,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試順利!
第Ⅰ卷
注意事項:
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的信息點。
2.本卷共15題,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糧食釀醋 B. 冰雪消融 C. 沙里淘金 D. 酒精揮發
2.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其中能供給人類呼吸的氣體是
A. 氮氣 B. 氧氣 C. 氖氣 D. 二氧化碳
3. 天津小吃煎餅果子上抹有的甜面醬中含鉀、鈣、鈉等,這里的鉀、鈣、鈉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單質
4. 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A. 液態氧 B. 潔凈的海水 C. 冰水混合物 D. 氧化鎂
5. 某運動飲料中含有的葡萄糖屬于
A. 蛋白質 B. 油脂 C. 維生素 D. 糖類
6. 下列物質的近似pH分別是:白醋為2~3、醬油為4~5、牛奶為6~7、肥皂水為10。螞蟻叮咬時分泌出的蟻酸使人產生癢痛,為緩解癢痛可涂抹的是
A. 白醋 B. 醬油 C. 牛奶 D. 肥皂水
7.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引燃酒精燈 B. 檢驗氧氣
C. 讀取液體體積 D. 傾倒液體
8. 銪元素(Eu)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屬于金屬元素 B. 原子核內質子數63
C. 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89 D. 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
9.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硫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藍紫色火焰
B. 鐵絲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
C. 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在空氣中加熱銅粉,紅色粉末逐漸變為黑色
10. 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
B. 該反應中只有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
C. 參加反應的NaCl和的質量比為117:36
D. 反應中產生的氫氣可作為理想的清潔燃料
二、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1~2個符合題意。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的,多選不得分;有2個選項符合題意的,只選一個且符合題意得1分,若選2個,有一個不符合題意則不得分)
11. 從化學視角對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視角
A 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 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物質構成
B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 活性炭能將天然河水凈化為純水
C 設計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方案 從物質組成、分類、轉化及利用價值和保護環境等角度設計
D 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蠟燭燃燒后質量減小,說明質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規律
B. 把水噴向空氣中可以為養魚池增氧,原理為增大了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氫氧化鈉固體曝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所以能用氫氧化鈉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D. 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原理為酸堿中和反應
13.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區分棉纖維和羊毛纖維 分別點燃,觀察燃燒時的現象和產物的狀態
B 鑒別甲烷和一氧化碳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上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觀察現象
C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將混合氣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粉末
D 除去氯化鈉固體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鈣 加適量水溶解、過濾,將濾液蒸發結晶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選項中,圖示實驗的現象及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圖示 現象及結論
A 加入硝酸銨后,U形管①處液面高于②處液面,證明硝酸銨溶于水放熱
B 一段時間后燒杯④中溶液的顏色由紅色逐漸變淺至無色,證明③中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擴散到④中,發生了中和反應
C 一段時間后⑤中鐵釘生銹,⑥⑦中鐵釘未生銹,證明鐵釘生銹過程有氧氣和水參加反應
D 電爐從室溫升溫至260℃的過程中,⑧先燃燒,⑨后燃燒,⑩ 不燃燒,證明無煙煤和沙子均不是可燃物
A. A B. B C. C D. D
15. 某混合物由和組成,取13.7g該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無色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混合物中的質量為5.8g
B. 該混合物中鈣元素與鎂元素質量比為5:9
C. 反應生成的質量為1.1g
D. 反應后溶液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6.9%
第Ⅱ卷
注意事項:
1.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本卷共11題,共7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32Cl 35.5 Ca 40 Cu 64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16. 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現有①稀鹽酸 ②金剛石 ③氦氣 ④干冰 ⑤碳酸鈣 ⑥銅,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______;
(2)可用于除鐵銹的是______;
(3)可用于制作導線的是______;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______;
(5)可用于制作霓虹燈的是______;
(6)可用作補鈣劑的是______。
17. 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
(1)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 洗手后隨手關閉水龍頭,以節約用水
B. 工業污水未經分級處理直接作為園林綠化用水
(2)下列凈水方法中,采用單一操作凈化程度較高的是______(填序號)。
A. 吸附 B. 過濾 C. 蒸餾
(3)通過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①在空氣中點燃純凈的氫氣,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燒杯,觀察到燒杯內壁上出現無色液滴,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②在如圖所示電解器玻璃管中加滿水,通電一段時間后,a管中產生3mL氣體時,b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約為______mL。切斷電源,用燃著的木條分別在玻璃管尖嘴口檢驗電解產生的氣體,觀察到______(填“a”或“b”)管中氣體使木條燃燒更旺,另一管中氣體可燃。
③以上實驗證明水是由______兩種元素組成的。
18. 從多角度認識化學反應,發展科學思維。
(1)物質變化:結合以下反應的示意圖回答問題。
①微觀分析,反應前后發生變化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宏觀分析,該反應產生了新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能量變化:“神舟”系列載人飛船使用某種發動機利用了分解釋放出熱量和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其中______。
(3)調控反應:做飯時,若燃氣灶的火焰呈現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此時需要______(填“調小”或“調大”)灶具的進風口。
(4)可持續發展:為防止燃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環境,可用石灰石進行脫硫,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可用于生產建筑材料。若吸收640t二氧化硫,至少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______t。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7分)
19.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硫在氧氣中燃燒______;
(2)電解水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______。
20. 溶液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1)下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13.3 31.6 63.9 110 169
①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______g。
②20℃時,將20g氯化鈉固體加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質量為______g。
③60℃時,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結果精確至0.1%)。
④將80℃時25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60%的硝酸鉀溶液降溫到20℃,析出晶體的質量為______g。
(2)農業生產可利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選種。在實驗室配制300g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_g。
21. 金屬及金屬材料具有廣泛用途
(1)銅能被加工成厚度僅為的超薄銅箔,說明銅具有良好的______(填“延展性”或“導電性”)。
(2)煉鐵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的成分為______(填化學式)。
(4)鋁鎂合金是飛機制造、建筑等行業的重要材料。為測定某鋁鎂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鋁的質量分數,現將4.8g的鋁鎂合金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生成0.5g氫氣。該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五、實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3分)
22. 利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制取氣體,并用制得的氣體進行性質實驗。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用______裝置(填序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探究氧氣的性質時,為使木炭與集氣瓶內的氧氣充分反應,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至發紅,將其由瓶口向下______(填“快速”或“緩慢”)插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到木炭燃燒更劇烈。
(4)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用______裝置(填序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3. 酸、堿、鹽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某實驗小組在實驗室借助pH傳感器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應,測得實驗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該實驗是將______滴入到另一種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②A點時,溶液中溶質為______(填化學式)。
③B點時,溶液的______。
④取C點時的溶液,分別加入下列物質,能產生氣泡的是______(填序號)。
a.銅 b.鋅 c.氧化銅
(2)已知碳酸鈉很穩定,受熱不易發生分解;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容易分解,其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將和的混合物22.1g充分加熱至固體質量不再改變,冷卻至室溫,再向其中加入150g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原混合物中的質量為______g。
24. 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新型催化劑,在催化劑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轉化為汽油,主要轉化過程如下圖所示。
(1)已知反應Ⅰ中生成物為一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下列關于該轉化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 反應Ⅰ屬于置換反應
B. 反應Ⅱ產物中C、H質量比為6:1
C. 這個過程實現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的轉化
D. 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
(3)按上圖所示將176kg 轉化為(汽油的成分之一),整個過程中若有70%的轉化為,理論上可生成的質量為______kg。
(4)結合上述轉化過程,從反應物和生成物兩個方面說明該研究成果的意義______。
六、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0分)
25. 尿素是一種常見氮肥,可以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計算:
(1)尿素由______種元素組成(寫數值);
(2)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
(3)120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質量為______g。
26. 現有一定質量的硫酸鈉和硫酸銅的混合粉末,其中含鈉元素2.3g。向該混合粉末中加入81.8g水,完全溶解后,逐滴滴入50g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得到沉淀和溶液。計算:
(1)混合粉末中硫酸銅的質量;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若用20%的氫氧化鈉溶液(密度為)配制上述50g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2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毫升(;結果精確至0.1)。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
2025年天津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化學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為第1頁至第4頁,第Ⅱ卷為第5頁至第10頁。試卷滿分100分。
答卷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點校、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答題時,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試順利!
第Ⅰ卷
注意事項:
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的信息點。
2.本卷共15題,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糧食釀醋 B. 冰雪消融 C. 沙里淘金 D. 酒精揮發
【答案】A
【解析】
【詳解】A.糧食釀醋,糧食中的淀粉經過發酵,轉化為葡萄糖,最終生成醋酸(CH3COOH),此過程有新物質(醋酸)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正確;
B.冰雪消融,冰(固態水)融化成液態水,僅是物質狀態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沙里淘金,通過物理方法(如密度差異)分離沙和金,未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
D.酒精揮發,酒精從液態變為氣態,僅狀態變化,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
故選:A。
2.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其中能供給人類呼吸的氣體是
A. 氮氣 B. 氧氣 C. 氖氣 D.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氮氣空氣中含量最高(約78%),但化學性質穩定,不參與呼吸作用,無法供給呼吸,故A錯誤;
B.氧氣約占空氣約21%,是呼吸作用的關鍵氣體,人體通過氧氣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故B正確;
C.氖氣屬于稀有氣體,用于電光源,與呼吸無關,故C錯誤;
D.高濃度二氧化碳會抑制呼吸,不能供給呼吸,故D錯誤。
故選:B。
3. 天津小吃煎餅果子上抹有的甜面醬中含鉀、鈣、鈉等,這里的鉀、鈣、鈉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單質
【答案】A
【解析】
【詳解】物質由元素組成,天津小吃煎餅果子上抹有的甜面醬中含鉀、鈣、鈉等,則這里的鉀、鈣、鈉是指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故選:A。
4. 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A. 液態氧 B. 潔凈的海水 C. 冰水混合物 D. 氧化鎂
【答案】B
【解析】
【詳解】A.液態氧是氧氣()在液態狀態下的形式,僅含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單質),故A錯誤;
B.海水含有水、氯化鈉、氯化鎂等多種物質,即使經過凈化處理,仍為混合物,故B正確;
C.冰(固態水)和水(液態水)是同一種物質(H O)的不同狀態,成分單一,屬于純凈物中的氧化物,故C錯誤;
D.氧化鎂(MgO)是鎂和氧按固定比例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屬于純凈物中的氧化物,故D錯誤。
故選:B。
5. 某運動飲料中含有的葡萄糖屬于
A. 蛋白質 B. 油脂 C. 維生素 D. 糖類
【答案】D
【解析】
【詳解】糖類包括單糖(如葡萄糖、果糖)、雙糖(如蔗糖)和多糖(如淀粉)。葡萄糖是典型單糖,屬于糖類。
故選D。
6. 下列物質的近似pH分別是:白醋為2~3、醬油為4~5、牛奶為6~7、肥皂水為10。螞蟻叮咬時分泌出的蟻酸使人產生癢痛,為緩解癢痛可涂抹的是
A. 白醋 B. 醬油 C. 牛奶 D. 肥皂水
【答案】D
【解析】
【詳解】螞蟻叮咬分泌的蟻酸呈酸性,需用堿性物質中和以緩解癢痛;
A、白醋pH為2~3,小于7,顯酸性,不符合題意;
B、醬油pH為4~5,小于7,顯酸性,不符合題意;
C、牛奶pH為6~7,7,顯酸性或中性,不符合題意;
D、肥皂水pH為10,大于7,顯堿性,符合題意。
故選:D。
7.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引燃酒精燈 B. 檢驗氧氣
C. 讀取液體體積 D. 傾倒液體
【答案】B
【解析】
【詳解】A、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禁、兩查、一不可”,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支酒精燈,圖示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氧氣的檢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說明該氣體為氧氣,圖示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C、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示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傾倒液體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試管微微傾斜,試管口緊挨試劑瓶口,使液體緩緩倒入,圖示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 銪元素(Eu)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屬于金屬元素 B. 原子核內質子數為63
C. 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89 D. 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
【答案】C
【解析】
【詳解】A.根據元素名稱帶有“钅”字旁,銪屬于金屬元素,故A正確;
B.根據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內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所以銪原子核內質子數為63,故B正確;
C.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銪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3,故C錯誤;
D.根據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內漢字下面數值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銪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故D正確。
故選:C。
9.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硫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藍紫色火焰
B. 鐵絲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
C. 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在空氣中加熱銅粉,紅色粉末逐漸變為黑色
【答案】D
【解析】
【詳解】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點燃的鐵絲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在空氣中加熱銅粉,銅和氧氣加熱生成黑色的氧化銅,故紅色粉末逐漸變為黑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10. 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
B. 該反應中只有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
C. 參加反應的NaCl和的質量比為117:36
D. 反應中產生的氫氣可作為理想的清潔燃料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中氯元素化合價由-1價變為0價,氫元素化合價由+1價變為0價,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參加反應的NaCl和的質量比為,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氫氣燃燒的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可作為理想的清潔燃料,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二、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1~2個符合題意。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的,多選不得分;有2個選項符合題意的,只選一個且符合題意得1分,若選2個,有一個不符合題意則不得分)
11. 從化學視角對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視角
A 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 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物質構成
B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 活性炭能將天然河水凈化為純水
C 設計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方案 從物質組成、分類、轉化及利用價值和保護環境等角度設計
D 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C
【解析】
【詳解】A: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確實是從微觀粒子角度認識物質構成,幫助學生理解分子結構,描述正確,故A符合題意;
B:活性炭能吸附雜質和異味,但無法去除所有可溶性物質(如礦物質、微生物),因此不能將河水凈化為純水,故B不符合題意;
C:垃圾分類涉及物質組成(如塑料、金屬)、分類方法(可回收、有害等)、轉化(回收處理中的化學變化)、利用價值(資源再利用)及環保,全面涵蓋化學視角,故C符合題意;
D:改良酸性土壤通常用氫氧化鈣(熟石灰),而非強腐蝕性的氫氧化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12.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蠟燭燃燒后質量減小,說明質量守恒定律不普遍規律
B. 把水噴向空氣中可以為養魚池增氧,原理為增大了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氫氧化鈉固體曝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所以能用氫氧化鈉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D. 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原理為酸堿中和反應
【答案】D
【解析】
【詳解】A、蠟燭燃燒后質量減小是因為生成的CO2和H2O逸散到空氣中,未在密閉系統中測量總質量,不違反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化學反應,但需封閉系統,錯誤;
B、噴水增氧是通過增大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氧氣溶解量,而非改變溶解度(溶解度由溫度和壓強決定),錯誤;
C、氫氧化鈉雖能吸水,但會與CO 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無法干燥CO ,干燥劑需與被干燥氣體不反應,錯誤;
D、服用含氨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發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該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中和反應,正確。
故選D。
13.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區分棉纖維和羊毛纖維 分別點燃,觀察燃燒時的現象和產物的狀態
B 鑒別甲烷和一氧化碳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上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觀察現象
C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將混合氣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粉末
D 除去氯化鈉固體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鈣 加適量水溶解、過濾,將濾液蒸發結晶
A. A B. B C. C D. D
【答案】AD
【解析】
【詳解】A、分別點燃,觀察燃燒時的現象和產物的狀態,棉纖維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灼燒有紙燃燒的氣味,灰燼為松散灰色粉末。羊毛纖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燃燒后蜷縮成球,灰燼為黑色脆塊。現象不同,可以區分,符合題意;
B、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上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現象相同,無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C、將混合氣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質,不符合題意;
D、氯化鈉溶于水,碳酸鈣難溶于水,加適量水溶解、過濾,除去碳酸鈣,將濾液蒸發結晶,得到氯化鈉,符合題意。
故選AD。
14. 下列選項中,圖示實驗的現象及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圖示 現象及結論
A 加入硝酸銨后,U形管①處液面高于②處液面,證明硝酸銨溶于水放熱
B 一段時間后燒杯④中溶液的顏色由紅色逐漸變淺至無色,證明③中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擴散到④中,發生了中和反應
C 一段時間后⑤中鐵釘生銹,⑥⑦中鐵釘未生銹,證明鐵釘生銹過程有氧氣和水參加反應
D 電爐從室溫升溫至260℃的過程中,⑧先燃燒,⑨后燃燒,⑩ 不燃燒,證明無煙煤和沙子均不是可燃物
A. A B. B C. C D. D
【答案】BC
【解析】
【詳解】A、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瓶內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U形管①處液面高于②處液面,故選項錯誤;
B、濃鹽酸具有揮發性,③中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擴散到④中,氯化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發生了中和反應,故選項正確;
C、⑤中鐵釘既與氧氣接觸又與水接觸,一段時間后生銹;⑥中鐵釘只與水接觸,未生銹;⑦中鐵釘只與氧氣接觸,未生銹,通過對比證明鐵釘生銹過程需要氧氣和水參加,故選項正確;
D、從室溫升溫至260的過程中,⑧先燃燒,⑨后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高, 不燃燒是因為被沙子覆蓋,沒有與氧氣接觸,⑩未燃燒,不能說明無煙煤不是可燃物,可能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煤的著火點,故選項錯誤;
故選:BC。
15. 某混合物由和組成,取13.7g該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無色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混合物中的質量為5.8g
B. 該混合物中鈣元素與鎂元素質量比為5:9
C. 反應生成的質量為1.1g
D. 反應后溶液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6.9%
【答案】B
【解析】
【分析】設CaCO3質量為x,Mg(OH)2質量為y,
,
則:x+y=13.7g,=200g×7.3%,聯合解得:x=5g(CaCO3質量 ),y=13.7g 5g=8.7g[Mg(OH)2質量 ]。
【詳解】A、根據分析,Mg(OH)2質量應為8.7g≠5.8g,錯誤。
B、CaCO3中鈣元素質量:5g×=2g;Mg(OH)2中鎂元素質量:8.7g×=3.6g;鈣、鎂元素質量比:2g:3.6g=5:9,正確。
C、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z,,,z=2.2g≠1.1g,錯誤。
D、 根據分析,氯元素質量:200g×7.3%×=14.2g; 溶液質量:13.7g+200g 2.2g=211.5g; 質量分數:×100%≈6.7%≠6.9%,錯誤。
故選B。
第Ⅱ卷
注意事項:
1.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本卷共11題,共7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32Cl 35.5 Ca 40 Cu 64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16. 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現有①稀鹽酸 ②金剛石 ③氦氣 ④干冰 ⑤碳酸鈣 ⑥銅,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______;
(2)可用于除鐵銹的是______;
(3)可用于制作導線的是______;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______;
(5)可用于制作霓虹燈的是______;
(6)可用作補鈣劑的是______。
【答案】(1)② (2)①
(3)⑥ (4)④
(5)③ (6)⑤
【解析】
【小問1詳解】
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質,可用于裁玻璃,故填②;
【小問2詳解】
稀鹽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故填①;
【小問3詳解】
銅導電性強,延展性好,常用于制作導線,故填⑥;
【小問4詳解】
干冰升華吸熱,使水蒸氣凝結,用于人工增雨,故填④;
【小問5詳解】
氦氣是一種稀有氣體,通電時會發出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燈,故填③;
【小問6詳解】
碳酸鈣中含有鈣元素,可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鈣,因此,碳酸鈣可用于人體補鈣,故填⑤。
17. 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
(1)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 洗手后隨手關閉水龍頭,以節約用水
B. 工業污水未經分級處理直接作為園林綠化用水
(2)下列凈水方法中,采用單一操作凈化程度較高的是______(填序號)。
A. 吸附 B. 過濾 C. 蒸餾
(3)通過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①在空氣中點燃純凈的氫氣,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燒杯,觀察到燒杯內壁上出現無色液滴,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②在如圖所示電解器玻璃管中加滿水,通電一段時間后,a管中產生3mL氣體時,b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約為______mL。切斷電源,用燃著的木條分別在玻璃管尖嘴口檢驗電解產生的氣體,觀察到______(填“a”或“b”)管中氣體使木條燃燒更旺,另一管中氣體可燃。
③以上實驗證明水是由______兩種元素組成的。
【答案】(1)A (2)C
(3) ①. ②. 6 ③. a ④. 氫、氧
【解析】
【小問1詳解】
A、洗手后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用水,能保護水資源,選項正確;
B、工業污水含有有害物質,未經分級處理直接作為園林綠化用水,會污染土壤和水源,選項錯誤;
故選A;
【小問2詳解】
A:吸附(如活性炭吸附)可去除異味和部分雜質,但無法完全凈化。不符合題意;
B:過濾可去除不溶性雜質,但無法去除可溶性物質。不符合題意;
C:蒸餾通過加熱蒸發和冷凝得到純凈水,是單一操作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方法。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小問3詳解】
①氫氣燃燒生成水,方程式為:;
②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氧負氫”,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a管與電源的正極相連,產生的是氧氣,b管與負極相連,產生的是氫氣,則a管中產生3mL氣體時,b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約為6mL;
a管產生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木條燃燒更旺,故填:a;
氫氣燃燒生成水,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得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18. 從多角度認識化學反應,發展科學思維。
(1)物質變化:結合以下反應的示意圖回答問題。
①微觀分析,反應前后發生變化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宏觀分析,該反應產生了新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能量變化:“神舟”系列載人飛船使用的某種發動機利用了分解釋放出熱量和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其中______。
(3)調控反應:做飯時,若燃氣灶的火焰呈現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此時需要______(填“調小”或“調大”)灶具的進風口。
(4)可持續發展:為防止燃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環境,可用石灰石進行脫硫,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可用于生產建筑材料。若吸收640t二氧化硫,至少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______t。
【答案】(1) ①. 分子 ②.
(2)3 (3)調大
(4)1000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分子種類改變,故填:分子;
②由圖可知,圖中發生的反應為一氧化碳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為:;
【小問2詳解】
反應后N、H原子個數分別為6、12,反應前N、H原子個數分別為2a、4a,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則a=3;
【小問3詳解】
燃氣灶火焰呈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固體,說明氧氣不足,碳不完全燃燒,需將灶具的進風口調大,提供充足的氧氣;
【小問4詳解】
解:設至少需要x質量的碳酸鈣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7分)
19.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硫在氧氣中燃燒______;
(2)電解水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
【小問1詳解】
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
【小問2詳解】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與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方程式為:。
20. 溶液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1)下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13.3 31.6 63.9 110 169
①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______g。
②20℃時,將20g氯化鈉固體加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質量為______g。
③60℃時,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結果精確至0.1%)。
④將80℃時25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60%的硝酸鉀溶液降溫到20℃,析出晶體的質量為______g。
(2)農業生產可利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選種。在實驗室配制300g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_g。
【答案】(1) ①. 36.0 ②. 68 ③. 52.4% ④. 118.4
(2)48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由表中數據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
②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則50g水中最多溶解18.0g氯化鈉,故將20g氯化鈉固體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8.0g+50g=68.0g;
③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④80℃時25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60%的硝酸鉀溶液中含有硝酸鉀的質量為250g×60%=150g,水的質量為250g-150g=100g;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即100g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所以將80℃時25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60%的硝酸鉀溶液降溫到20℃,析出晶體的質量為:150g-31.6g=118.4g;
【小問2詳解】
在實驗室配制3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300g×16%=48g。
21. 金屬及金屬材料具有廣泛用途
(1)銅能被加工成厚度僅為的超薄銅箔,說明銅具有良好的______(填“延展性”或“導電性”)。
(2)煉鐵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的成分為______(填化學式)。
(4)鋁鎂合金是飛機制造、建筑等行業的重要材料。為測定某鋁鎂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鋁的質量分數,現將4.8g的鋁鎂合金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生成0.5g氫氣。該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答案】(1)延展性 (2)
(3)Ag、Cu、Fe
(4)75%
【解析】
【小問1詳解】
銅能被加工成厚度僅為的超薄銅箔,說明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小問2詳解】
煉鐵的原理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金屬活動性順序為Fe>H>Cu>Ag。鐵粉優先置換硝酸銀中的Ag,再置換硝酸銅中的Cu。若鐵過量,濾渣中會殘留未反應的Fe,同時含被置換出的Cu和Ag,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說明濾渣中含Fe,則濾渣的成分為Ag、Cu、Fe;
【小問4詳解】
設合金中Al質量為,Mg質量為,鋁和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鎂和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

解得
則該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為。
五、實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3分)
22. 利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制取氣體,并用制得的氣體進行性質實驗。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用______裝置(填序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探究氧氣的性質時,為使木炭與集氣瓶內的氧氣充分反應,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至發紅,將其由瓶口向下______(填“快速”或“緩慢”)插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到木炭燃燒更劇烈。
(4)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用______裝置(填序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答案】(1)鐵架臺 (2) ①. B ②.
(3)緩慢 (4) ①. A ②.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鐵架臺;
【小問2詳解】
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反應,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應選擇裝置B;
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探究氧氣的性質時,為使木炭與集氣瓶內的氧氣充分反應,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至發紅,將其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這樣反應充分,現象明顯;
【小問4詳解】
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可以選擇A裝置;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3. 酸、堿、鹽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某實驗小組在實驗室借助pH傳感器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應,測得實驗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該實驗是將______滴入到另一種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②A點時,溶液中溶質為______(填化學式)。
③B點時,溶液的______。
④取C點時的溶液,分別加入下列物質,能產生氣泡的是______(填序號)。
a.銅 b.鋅 c.氧化銅
(2)已知碳酸鈉很穩定,受熱不易發生分解;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容易分解,其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將和的混合物22.1g充分加熱至固體質量不再改變,冷卻至室溫,再向其中加入150g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原混合物中的質量為______g。
【答案】(1) ①. 稀鹽酸 ②. ③. NaCl、NaOH ④. 7 ⑤. b
(2)5.3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由圖可知,一開始pH大于7,隨著反應的進行,pH逐漸減小至小于7,故該實驗是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
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A點時,pH大于7,此時氫氧化鈉還未完全反應,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故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NaOH、NaCl;
③由圖可知,B點時,pH=7,此時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④C點時,pH小于7,此時稀鹽酸過量,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和氯化氫。
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排在氫后,銅和稀鹽酸不反應,無氣泡產生,不符合題意;
b、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產生氣泡,符合題意;
c、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無氣泡產生,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小問2詳解】
解:設與150g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為x
x=15.9g
解:設原混合物中碳酸氫鈉的質量為y
y=16.8g
則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是:22.1g-16.8g=5.3g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是5.3g。
24. 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新型催化劑,在催化劑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轉化為汽油,主要轉化過程如下圖所示。
(1)已知反應Ⅰ中生成物為一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下列關于該轉化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 反應Ⅰ屬于置換反應
B. 反應Ⅱ產物中C、H質量比為6:1
C. 這個過程實現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的轉化
D. 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
(3)按上圖所示將176kg 轉化為(汽油的成分之一),整個過程中若有70%的轉化為,理論上可生成的質量為______kg。
(4)結合上述轉化過程,從反應物和生成物兩個方面說明該研究成果的意義______。
【答案】(1) (2)BCD
(3)37.1 (4)吸收和利用;生成汽油,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題目信息,反應Ⅰ是二氧化碳和單質X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物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元素,生成物一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氫、氧元素,所以單質X為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2詳解】
A、反應Ⅰ中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符合“一換一”的特點,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B、反應Ⅱ產物中C、H質量比為,故選項說法正確;
C、二氧化碳是無機物,汽油是有機物,這個過程實現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的轉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D、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CD;
【小問3詳解】
轉化為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則理論上可生成的質量為:;
【小問4詳解】
從反應物方面,二氧化碳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之一,該研究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吸收和利用,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從生成物方面,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汽油,汽油是一種燃料,為能源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徑,緩解了能源危機。
六、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0分)
25. 尿素是一種常見氮肥,可以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計算:
(1)尿素由______種元素組成(寫數值);
(2)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
(3)120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質量為______g。
【答案】(1)4 (2)60
(3)56
【解析】
【小問1詳解】
尿素由碳、氧、氮、氫4種元素組成;
【小問2詳解】
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小問3詳解】
120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質量為:。
26. 現有一定質量的硫酸鈉和硫酸銅的混合粉末,其中含鈉元素2.3g。向該混合粉末中加入81.8g水,完全溶解后,逐滴滴入50g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得到沉淀和溶液。計算:
(1)混合粉末中硫酸銅的質量;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若用20%的氫氧化鈉溶液(密度為)配制上述50g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20%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毫升(;結果精確至0.1)。
【答案】(1)解:設混合粉末中硫酸銅的質量為x,生成氫氧化銅的質量為y,硫酸鈉的質量為z。
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質量:
答:混合粉末中硫酸銅的質量為8g;
(2)設原混合粉末中硫酸鈉的質量為m。
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
所得溶液的質量: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
(3)需要2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
答:需要20%的氫氧化鈉溶液16.7mL。
【解析】
【小問1詳解】
見答案;
【小問2詳解】
見答案;
【小問3詳解】
見答案。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内丘县| 黎川县| 乡城县| 高碑店市| 调兵山市| 龙江县| 富民县| 清河县| 上饶市| 保康县| 西乌珠穆沁旗| 吉木萨尔县| 乐平市| 桃江县| 漯河市| 应城市| 吴川市| 神农架林区| 宜川县| 定边县| 金溪县| 莎车县| 象州县| 鹤岗市| 蕉岭县| 辛集市| 徐州市| 临沭县| 安仁县| 英德市| 通江县| 梓潼县| 宁乡县| 丽水市| 黄浦区| 扎囊县| 延寿县| 永川市| 微博|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