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山西省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山西省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
2025年山西省中考化學真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Zn-65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1.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有害垃圾是
A. 果皮菜葉 B. 過期藥物 C. 廢舊報紙 D. 陶瓷碎片
2. 以下是四種常見元素的元素符號,其中表示金屬元素的是
A. B. S C. O D. C
3. 某同學總結了食鹽、純堿、小蘇打和碳酸鈣的用途,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A. 食鹽可用作調味品 B. 純堿可治理鹽堿地
C. 碳酸鈣可作補鈣劑 D. 小蘇打可治療胃酸過多
4. 探究濃氨水性質的實驗設計如下。有關分析或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瓶中濃氨水變藍 B. 棉簽上酚酞溶液變紅
C. 實驗得出濃氨水顯酸性 D. 能看到氨分子在不斷運動
5. 公元前,制造玻璃就用到草木灰(主要成分)、石英砂(主要成分)、硝石(主要成分)和鉛礦石(主要成分等)。這些主要成分中屬于氧化物是
A B. C. PbS D.
6. 氫氣與氧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分析變化過程,其中表述正確的是
A. 微觀粒子中有氫分子 B. 微觀粒子模型均為原子
C. 微觀粒子結構均未改變 D. 微觀粒子數目均未改變
7. 如圖分別是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完成該實驗的操作中,正確的一項是
A. 均需用酒精燈加熱 B. 均可用鑷子裝入固體
C. 均需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 均可用帶火星木條檢驗氣體
8. 節日的夜晚,綻放的焰火將天幕裝扮得絢麗多彩,所用火藥的成分是和。火藥的作用是把焰火送上空中。焰火的發光劑中含有鋁粉、鎂粉及各種金屬鹽,高溫時能發出不同的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常溫下金屬鹽可以發光 B. 高溫可提高鎂的著火點
C. 燃放焰火有發光放熱現象 D. 火藥中只含有一種可燃物
9. 分析下列實驗過程的相關信息,推理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 操作2是過濾 B. 固體是純銅 C. 反應中溶液顏色沒有變化 D. 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10. 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 20℃時,的溶解度為34.0
B. 30℃時,水中加入,所得溶液質量為
C. 40℃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
D. 將溶液由60℃冷卻到50℃,可能有晶體析出
化學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Zn-65
三、工程、資源應用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化學與工程】
11. 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和清潔能源基地。作為一項偉大工程,其意義和價值體現在防洪減災、發電供電、生態補水、節能減排、改善通航條件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
結合相關信息,完成下面小題的問題:
(1)圖1是三峽大壩。高壩根基為完整的花崗巖體,透水性極其微弱,這種地質結構的優點是___________,大壩澆筑時,混凝土用量達2689萬噸、鋼材25.5萬噸、鋼筋29萬噸,這些材料中鋼筋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三峽工程建設,有效地防御了___________的發生,保障了長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2)圖2是三峽水力發電示意圖。三峽電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其能量轉化方式是___________。截至2024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完成發電量超過1.7萬億千瓦時,有效緩解了華中、華東及廣東、四川等地區的供電緊張局面,促進了全國電網的互聯互通。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能用于發電的可再生能源還有___________。
(3)圖3是三峽景區。三峽工程實施了“兩岸青綠·千里林帶”建設,“千里林帶”對保護生態環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心馳神往山水間,醉美三峽在眼前”,游客在三峽景區進行船游活動、盡賞美景的同時,從環保的角度應該做到___________。
(4)三峽電站的建設,相當于替代了7座260萬千瓦火電站,節約了大量的標準煤,大大減少了___________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化學與資源】
12. 我國有超過一半的地區處于嚴重缺水狀態,故改善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防治水環境污染和杜絕水資源浪費等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請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改善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量占全國80%以上,北方不足20%。我國統籌水資源的一種做法是___________。
(2)防治水環境污染。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預防水體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_。2006年,某船只運輸濃硫酸時不慎泄漏,當地迅速采取措施,用常見的實驗用品___________檢測河水的酸堿度,并用熟石灰中和水體中的硫酸,該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杜絕水資源浪費。家庭中,用水浪費的現象有___________。因此,要從我做起,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四、科普閱讀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化學與健康
13.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主要寄生于人體胃部及十二指腸內的細菌。就餐時會通過飲食等途徑傳播,若家中有1個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且不分餐,其他家人就很容易被傳染。當人體通過各種日常不潔飲食等途徑感染后,幽門螺旋桿菌就會在胃黏膜定植,引發一系列的健康隱患。
有些國家幾乎90%的人都感染過這種細菌,感染后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胃痛、胃脹、口臭、食欲不振等癥狀。
在用C-13呼吸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時,受檢者要空腹口服C-13尿素膠囊,靜坐約30分鐘,之后將呼出的氣體吹入氣袋中,交給醫生檢測。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旋桿菌,其產生的尿素酶能迅速將尿素在水溶液中轉變為氣體和氨氣通過血液運輸進入肺排出體外,將排出的氣體收集后即可在儀器上檢測。
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決問題:
(1)幽門螺旋桿菌會通過___________傳播。感染后表現出的癥狀之一是___________。
(2)如果家中有1個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吃飯時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
(3)由圖可知,感染者服用尿素膠囊后,胃液中產生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
(4)在尿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尿素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5)青少年要加強體育鍛煉,一旦患病,要及時就醫和合理___________。
五、物質性質及應用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 從16世紀開始,鹽酸制取就進入了重要的發現和發展階段,為它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關于鹽酸的性質、用途等內容的梳理如下。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濃鹽酸有揮發性,儲存不當對環境的危害是___________。
(2)使用鹽酸時,不可接觸皮膚和衣服,因為它具有較強的___________性。
(3)實驗室里,用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4)鹽酸是酸洗鋼材表面氧化鐵的重要化學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六、定量分析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1)1分,(2)5分,共6分)
15. 實驗室用鋅粒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理論上可以制得多少升氫氣?(已知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約為0.09g/L)
(1)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填“改變”或“不變”)。……
(2)根據題目要求,完成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七、科學探究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6. 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
(1)實驗方法:如圖1所示,先稱量。將膠頭滴管中的硫酸銅溶液全部滴入錐形瓶中,反應結束后,再稱量。
(1)實驗原理:圖1錐形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實驗現象:圖1錐形瓶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天平指針不偏轉。
(3)實驗結論:___________。
【問題與思考】
(4)如圖2所示進行實驗,反應結束后再稱量,燒杯中物質的質量變化是___________。
(5)比較上述兩個實驗,利用圖2化學反應設計實驗時,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
17. “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是跨學科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老師的統一安排下,同學們圍繞以下四項任務進行方案設計,并對有關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
任務一:理解碳中和內涵
【查閱資料】簡言之,碳中和是指通過節能減排、植樹造林等措施,抵消人類活動產生的,達到相對“零排放”。
【構建模型】固碳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小組同學構建的固碳模型如下:
【小組討論】
(1)生態固碳主要依靠植物的___________實現。
(2)捕集工業排放的制成干冰,它可用于___________。
任務二:探究二氧化碳捕集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嗎?
【進行實驗】
(3)小組同學設計如下方案并完成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向盛有氣體的塑料瓶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立即旋緊瓶蓋,振蕩 ___________ 氫氧化鈉溶液能捕集
②取少量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___________,振蕩 產生白色沉淀
反思評價】
(4)步驟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5)步驟②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
任務三:設計低碳行動方案
【調研訪談】同學們將收集到的低碳措施整理成表。
【創意設計】
(6)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優化方案如下:
低碳途徑 個人行為 國家工程 國際合作
減少排放 ___________ 加快能源轉型 推動技術轉移與共享
增加吸收 種花、種樹等 積極實施碳匯 多國共同參與森林保護
任務四:加強低碳環保認識
觀察分析】
(7)綜合上面兩個圖示信息,可總結出的規律是___________。
成果分享:通過跨學科實踐活動,同學們深刻認識到,碳中和目標實現任重道遠。在兼顧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等方面,要立足能源轉型,促進二氧化碳吸收,為實現雙碳目標而努力。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學科
2025年山西省中考化學真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Zn-65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1.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有害垃圾是
A. 果皮菜葉 B. 過期藥物 C. 廢舊報紙 D. 陶瓷碎片
【答案】B
【解析】
【詳解】A. 果皮菜葉:屬于廚余垃圾,因其易腐爛分解,可用于堆肥;錯誤。
B. 過期藥物:含有化學成分,隨意丟棄可能污染環境或危害健康,屬于有害垃圾;正確。
C. 廢舊報紙:屬于可回收垃圾,因廢紙可回收再利用;錯誤。
D. 陶瓷碎片:屬于其他垃圾,因不可回收且無害,通常填埋處理;錯誤。
故選B。
2. 以下是四種常見元素的元素符號,其中表示金屬元素的是
A. B. S C. O D. C
【答案】A
【解析】
【詳解】A. Ag是銀的元素符號,銀是金屬元素;符合題意。
B. S是硫的元素符號,屬于非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C. O是氧的元素符號,屬于非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D. C是碳的元素符號,屬于非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 某同學總結了食鹽、純堿、小蘇打和碳酸鈣的用途,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A. 食鹽可用作調味品 B. 純堿可治理鹽堿地
C. 碳酸鈣可作補鈣劑 D. 小蘇打可治療胃酸過多
【答案】B
【解析】
【詳解】A. 食鹽(氯化鈉)是常見的調味品,用于增加食物咸味,正確。
B. 純堿(碳酸鈉)水溶液呈堿性,鹽堿地本身因鹽分過多、堿性過強而不利作物生長。使用純堿會加劇堿性,無法治理鹽堿地,錯誤。
C. 碳酸鈣含鈣元素,在胃中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可吸收的鈣離子,常用作補鈣劑,正確。
D. 小蘇打(碳酸氫鈉)能與胃酸(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可以治療胃酸,對人體無害,正確。
故選B。
4. 探究濃氨水性質的實驗設計如下。有關分析或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瓶中濃氨水變藍 B. 棉簽上酚酞溶液變紅
C. 實驗得出濃氨水顯酸性 D. 能看到氨分子在不斷運動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氨氣遇到酚酞試液形成堿性的氨水,使其變紅,氨水本身不變色,選項錯誤;
B、根據A分析可知酚酞會變紅,選項正確;
C、該實驗得出氨水顯堿性,選項錯誤;
D、氨分子的運動屬于微觀粒子的運動,宏觀無法觀察到,選項錯誤;
故選:B。
5. 公元前,制造玻璃就用到草木灰(主要成分)、石英砂(主要成分)、硝石(主要成分)和鉛礦石(主要成分等)。這些主要成分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PbS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
【詳解】A. K2CO3(碳酸鉀):含K、C、O三種元素,不符合題意。
B. KNO3(硝酸鉀):含K、N、O三種元素,不符合題意
C. PbS(硫化鉛):含Pb、S兩種元素,但無氧元素,不符合題意。
D. SiO2(二氧化硅):僅含Si和O兩種元素,且含氧,是氧化物,符合題意。
故選D。
6. 氫氣與氧氣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分析變化過程,其中表述正確的是
A. 微觀粒子中有氫分子 B. 微觀粒子模型均為原子
C. 微觀粒子結構均未改變 D. 微觀粒子數目均未改變
【答案】A
【解析】
【詳解】A、如圖所示,兩個氫原子構成一個氫分子,故圖示表示氫分子,選項正確;
B、根據A選項分析可知,氫分子模型不是原子模型,選項錯誤;
C、如圖所示,氫分子分解成了氫原子,氧分子分解成了氧原子,選項錯誤;
D、如圖所示,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沒有哦改變,但反應前分子總數是3個,反應后分子總數為2個,分子數目改變,選項錯誤;
故選:A。
7. 如圖分別是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完成該實驗的操作中,正確的一項是
A. 均需用酒精燈加熱 B. 均可用鑷子裝入固體
C. 均需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 均可用帶火星木條檢驗氣體
【答案】C
【解析】
【詳解】A、制取氧氣的裝置為固體加熱裝置,需要酒精燈加熱,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為固液常溫裝置,不需要酒精燈加熱,故選項錯誤;
B、制取氧氣的裝置試管口有一團棉花,選用的是高錳酸鉀粉末狀物質,需要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至試管底部,制取二氧化碳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可用鑷子裝入固體,故選項錯誤;
C、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有氣體生成,均需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選項正確;
D、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得火星的木條復燃,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驗,故選項錯誤。
故選:C。
8. 節日的夜晚,綻放的焰火將天幕裝扮得絢麗多彩,所用火藥的成分是和。火藥的作用是把焰火送上空中。焰火的發光劑中含有鋁粉、鎂粉及各種金屬鹽,高溫時能發出不同的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常溫下金屬鹽可以發光 B. 高溫可提高鎂的著火點
C. 燃放焰火有發光放熱現象 D. 火藥中只含有一種可燃物
【答案】C
【解析】
【詳解】A、根據“焰火的發光劑中含有鋁粉、鎂粉及各種金屬鹽,高溫時能發出不同的光”可知,常溫下金屬鹽本身不能發光, 錯誤;
B、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能改變,高溫不能提高鎂的著火點,錯誤;
C、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 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燃放焰火時,火藥燃燒,會有發光放熱現象,正確;
D、火藥的成分是KNO3、S和C,其中S和C都可以燃燒,屬于可燃物,火藥中不止含有一種可燃物,錯誤。
故選C。
9. 分析下列實驗過程的相關信息,推理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 操作2是過濾 B. 固體是純銅 C. 反應中溶液顏色沒有變化 D. 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答案】D
【解析】
【詳解】A、操作2是將硫酸亞鐵溶液轉化為硫酸亞鐵晶體,該操作是通過結晶法得到晶體,不是過濾,過濾是用于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操作;A錯誤 。
B、鐵與硫酸銅反應Fe+CuSO4=FeSO4+Cu ,鐵片過量,所以固體X是生成的銅和過量的鐵的混合物,不是純銅,B錯誤 。
C、反應前硫酸銅溶液是藍色,反應后生成硫酸亞鐵溶液是淺綠色,所以反應中溶液顏色發生了變化,C錯誤 。
D、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 活動性強的金屬能把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D正確 。
故選D 。
10. 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 20℃時,的溶解度為34.0
B. 30℃時,水中加入,所得溶液質量為
C. 40℃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
D. 將溶液由60℃冷卻到50℃,可能有晶體析出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表格數據可知,20℃時,的溶解度為34.0g,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由表格數據可知,30℃時,的溶解度為37.0g,則30℃時,水中加入,最多能溶解氯化鉀,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質量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由表格數據可知,40℃時,的溶解度為40.0g,則40℃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將溶液由60℃冷卻到50℃,由于沒有明確氯化鉀溶液是否飽和,所以可能有晶體析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化學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Zn-65
三、工程、資源應用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化學與工程】
11. 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和清潔能源基地。作為一項偉大工程,其意義和價值體現在防洪減災、發電供電、生態補水、節能減排、改善通航條件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
結合相關信息,完成下面小題問題:
(1)圖1是三峽大壩。高壩根基為完整的花崗巖體,透水性極其微弱,這種地質結構的優點是___________,大壩澆筑時,混凝土用量達2689萬噸、鋼材25.5萬噸、鋼筋29萬噸,這些材料中鋼筋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三峽工程建設,有效地防御了___________的發生,保障了長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2)圖2是三峽水力發電示意圖。三峽電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其能量轉化方式是___________。截至2024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完成發電量超過1.7萬億千瓦時,有效緩解了華中、華東及廣東、四川等地區的供電緊張局面,促進了全國電網的互聯互通。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能用于發電的可再生能源還有___________。
(3)圖3是三峽景區。三峽工程實施了“兩岸青綠·千里林帶”建設,“千里林帶”對保護生態環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心馳神往山水間,醉美三峽在眼前”,游客在三峽景區進行船游活動、盡賞美景的同時,從環保的角度應該做到___________。
(4)三峽電站的建設,相當于替代了7座260萬千瓦火電站,節約了大量的標準煤,大大減少了___________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防止水的滲漏,增強大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②. 提高大壩的整體強度和抗變形能力 ③. 洪澇災害
(2) ①. 水能轉化為電能 ②. 太陽能、風能
(3) ①. 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氣質量 ②. 不亂扔垃圾
(4) ①. CO、煙塵 ②.
【解析】
【小問1詳解】
高壩根基為完整的花崗巖體,透水性極其微弱,這種地質結構的優點是防止水的滲漏,增強大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大壩澆筑時,混凝土用量達2689萬噸、鋼材25.5萬噸、鋼筋29萬噸,這些材料中鋼筋的作用是提高大壩的整體強度和抗變形能力;
三峽工程建設,有效地防御了洪澇災害的發生,保障了長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小問2詳解】
三峽電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其能量轉化方式是水能轉化為電能;
能用于發電的可再生能源還有太陽能、風能等;
【小問3詳解】
三峽工程實施了“兩岸青綠·千里林帶”建設,“千里林帶”對保護生態環境所起的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氣質量等;
游客在三峽景區進行船游活動、盡賞美景的同時,從環保的角度應該做到不亂扔垃圾;
【小問4詳解】
三峽電站的建設,相當于替代了7座260萬千瓦火電站,節約了大量的標準煤,大大減少了一氧化碳、煙塵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煤中的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
【化學與資源】
12. 我國有超過一半的地區處于嚴重缺水狀態,故改善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防治水環境污染和杜絕水資源浪費等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請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改善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量占全國80%以上,北方不足20%。我國統籌水資源的一種做法是___________。
(2)防治水環境污染。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預防水體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_。2006年,某船只運輸濃硫酸時不慎泄漏,當地迅速采取措施,用常見的實驗用品___________檢測河水的酸堿度,并用熟石灰中和水體中的硫酸,該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杜絕水資源浪費。家庭中,用水浪費現象有___________。因此,要從我做起,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答案】(1)南水北調
(2) ①. 污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②. 試紙 ③.
(3)不隨手關閉水龍頭、洗菜水沒有二次利用
【解析】
【小問1詳解】
我國統籌水資源的一種做法是南水北調;
【小問2詳解】
預防水體污染的措施:污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用常見的實驗用品試紙檢測河水的酸堿度,并用熟石灰中和水體中的硫酸,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氫氧化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家庭中,用水浪費的現象有:不隨手關閉水龍頭、洗菜水沒有二次利用等。
四、科普閱讀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化學與健康
13.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主要寄生于人體胃部及十二指腸內的細菌。就餐時會通過飲食等途徑傳播,若家中有1個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且不分餐,其他家人就很容易被傳染。當人體通過各種日常不潔飲食等途徑感染后,幽門螺旋桿菌就會在胃黏膜定植,引發一系列的健康隱患。
有些國家幾乎90%的人都感染過這種細菌,感染后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胃痛、胃脹、口臭、食欲不振等癥狀。
在用C-13呼吸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時,受檢者要空腹口服C-13尿素膠囊,靜坐約30分鐘,之后將呼出的氣體吹入氣袋中,交給醫生檢測。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旋桿菌,其產生的尿素酶能迅速將尿素在水溶液中轉變為氣體和氨氣通過血液運輸進入肺排出體外,將排出的氣體收集后即可在儀器上檢測。
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決問題:
(1)幽門螺旋桿菌會通過___________傳播。感染后表現出的癥狀之一是___________。
(2)如果家中有1個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吃飯時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
(3)由圖可知,感染者服用尿素膠囊后,胃液中產生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
(4)在尿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尿素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5)青少年要加強體育鍛煉,一旦患病,要及時就醫和合理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飲食 ②. 胃痛(合理即可)
(2)分餐(合理即可)
(3)銨根離子##
(4)
(5)用藥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文中 “就餐時會通過飲食等途徑傳播” 可知,幽門螺旋桿菌會通過飲食傳播 。由 “感染后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胃痛、胃脹、口臭、食欲不振等癥狀”,所以感染后表現出的癥狀之一是胃痛(或胃脹、口臭、食欲不振等合理答案 ) 。
【小問2詳解】
文中提到 “若家中有 1 個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且不分餐,其他家人就很容易被傳染”,所以吃飯時要注意實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等合理答案 ) ,防止傳染給其他家人 。
【小問3詳解】
尿素在尿素酶作用下轉變為CO2氣體和氨氣(NH3),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會和胃中的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銨和水,氯化銨會解離出銨根離子,所以胃液中產生的陽離子是銨根離子(或);
【小問4詳解】
在尿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尿素與水反應生成CO2和NH3,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5詳解】
青少年一旦患病,要及時就醫和合理用藥(或治療等合理答案) ,這樣才能有效治療疾病,恢復健康 。
五、物質性質及應用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 從16世紀開始,鹽酸制取就進入了重要的發現和發展階段,為它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關于鹽酸的性質、用途等內容的梳理如下。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濃鹽酸有揮發性,儲存不當對環境的危害是___________。
(2)使用鹽酸時,不可接觸皮膚和衣服,因為它具有較強的___________性。
(3)實驗室里,用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4)鹽酸是酸洗鋼材表面氧化鐵的重要化學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答案】(1)污染空氣(合理即可)
(2)腐蝕 (3)
(4)
【解析】
【小問1詳解】
濃鹽酸有揮發性,儲存不當,氯化氫揮發到空氣中污染空氣(合理即可)。
【小問2詳解】
鹽酸具有較強腐蝕性,則使用鹽酸時,不可接觸皮膚和衣服。
【小問3詳解】
實驗室里,用石灰石(主要含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小問4詳解】
鹽酸是酸洗鋼材表面氧化鐵的重要化學品,反應為鹽酸和氧化鐵生成氯化鐵和水,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
六、定量分析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1)1分,(2)5分,共6分)
15. 實驗室用鋅粒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理論上可以制得多少升氫氣?(已知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約為0.09g/L)
(1)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填“改變”或“不變”)。……
(2)根據題目要求,完成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1)改變 (2)解:設生成氫氣的質量為
答:生成氫氣的體積為。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氫元素顯+1價,反應后氫氣中氫元素顯0價,故填:改變;
【小問2詳解】
見答案。
七、科學探究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6. 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
(1)實驗方法:如圖1所示,先稱量。將膠頭滴管中的硫酸銅溶液全部滴入錐形瓶中,反應結束后,再稱量。
(1)實驗原理:圖1錐形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實驗現象:圖1錐形瓶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天平指針不偏轉。
(3)實驗結論:___________。
【問題與思考】
(4)如圖2所示進行實驗,反應結束后再稱量,燒杯中物質的質量變化是___________。
(5)比較上述兩個實驗,利用圖2化學反應設計實驗時,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
【答案】(1)
(2)產生藍色沉淀 (3)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相等(或不變)(合理即可)
(4)減小##變小 (5)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解析】
【小問1詳解】
圖1中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硫酸鈉,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2詳解】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會觀察到產生藍色沉淀,因為生成了氫氧化銅藍色沉淀。
【小問3詳解】
該實驗反應前后天平平衡,說明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即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相等(或不變)(合理即可) 。
【小問4詳解】
圖2中是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到空氣中,導致燒杯中物質的質量減小或變小 。
小問5詳解】
圖2實驗因有氣體生成且逸出,導致質量變化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所以利用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化學反應設計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應注意在密閉裝置中進行,或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
17. “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是跨學科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老師的統一安排下,同學們圍繞以下四項任務進行方案設計,并對有關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
任務一:理解碳中和內涵
【查閱資料】簡言之,碳中和是指通過節能減排、植樹造林等措施,抵消人類活動產生的,達到相對“零排放”。
【構建模型】固碳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小組同學構建的固碳模型如下:
【小組討論】
(1)生態固碳主要依靠植物的___________實現。
(2)捕集工業排放的制成干冰,它可用于___________。
任務二:探究二氧化碳捕集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嗎?
【進行實驗】
(3)小組同學設計如下方案并完成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向盛有氣體的塑料瓶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立即旋緊瓶蓋,振蕩 ___________ 氫氧化鈉溶液能捕集
②取少量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___________,振蕩 產生白色沉淀
【反思評價】
(4)步驟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5)步驟②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
任務三:設計低碳行動方案
【調研訪談】同學們將收集到的低碳措施整理成表。
【創意設計】
(6)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優化方案如下:
低碳途徑 個人行為 國家工程 國際合作
減少排放 ___________ 加快能源轉型 推動技術轉移與共享
增加吸收 種花、種樹等 積極實施碳匯 多國共同參與森林保護
任務四:加強低碳環保認識
【觀察分析】
(7)綜合上面兩個圖示信息,可總結出的規律是___________。
成果分享:通過跨學科實踐活動,同學們深刻認識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任重道遠。在兼顧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等方面,要立足能源轉型,促進二氧化碳吸收,為實現雙碳目標而努力。
【答案】(1)光合作用
(2)人工降雨##作制冷劑
(3) ①. 塑料瓶變癟 ②. 溶液##溶液
(4)
(5)證明的存在
(6)騎自行車出行、隨手關燈、雙面使用紙張
(7)全球年均溫度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大而升高
【解析】
【小問1詳解】
生態固碳主要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實現;
【小問2詳解】
捕集工業排放的制成干冰,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作制冷劑;
【小問3詳解】
根據實驗結論氫氧化鈉溶液能捕集,則實驗步驟①向盛有氣體的塑料瓶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立即旋緊瓶蓋,振蕩,觀察到塑料瓶變癟;
根據實驗結論氫氧化鈉溶液能捕集,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能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則實驗步驟②取少量步驟①所得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氯化鈣溶液,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
【小問4詳解】
步驟①中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5詳解】
步驟②實驗目的是證明的存在;
【小問6詳解】
從個人行為方面減少排放的途徑:騎自行車出行、隨手關燈、雙面使用紙張等;
【小問7詳解】
由圖可知,全球年均溫度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大而升高。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河县| 常宁市| 银川市| 安远县| 固镇县| 葵青区| 上思县| 门源| 石楼县| 晋江市| 新郑市| 莲花县| 桂平市| 茂名市| 高阳县| 开鲁县| 巴青县| 桦川县| 崇左市| 西乌珠穆沁旗| 福建省| 家居| 卢氏县| 沅陵县| 綦江县| 共和县| 米易县| 托克逊县| 稷山县| 寿阳县| 兴城市| 喀喇沁旗| 长治市| 赣榆县| 康平县| 定安县| 龙江县| 莱阳市| 龙陵县| 微博|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