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專項訓練】熱點命題:圖文材料題-2024-2025學年地理七年級下冊人教版(2024)一、圖文材料題1.(2025七下·瀘縣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中亞: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開辟新前景材料一:棉花喜熱、喜光,生長期對水分需求量大,但收獲期怕雨水。在中亞地區,通常每年4月至5月間播種,隨后經過數月的生長,到了9月至11月間便可進行采收。中亞產棉區主要分布在阿姆河流域和錫爾河流域。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區,阿姆河流經烏茲別克斯坦。材料二:圖1為“中亞地圖”,圖2為“烏茲別克斯坦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材料三:2025年4月30日,中國新疆—烏茲別克斯坦經貿合作交流會在烏魯木齊舉行。烏茲別克斯坦是全球第五大棉花生產國,棉花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新疆則是中國的棉紡織產業重地,擁有眾多技術成熟的紡織企業,在紡織技術、管理經驗和市場渠道方面優勢明顯。通過棉花紡織產業的合作,新疆的紡織企業能夠幫助烏茲別克斯坦提升紡織產業的加工水平和產品附加值,助力當地紡織產業鏈轉型升級。【得天獨厚:中亞盛產棉花的自然優勢】(1)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河流以________流河為主。在中亞,來自中國的“棉花膜下滴灌高效種植技術”深受歡迎,是因為這里________。(2)結合圖文材料分析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睦鄰友好:用中國式現代化助力中亞協同發展】(3)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在紡織工業領域開展合作,中國具有哪些優勢?【戰略伙伴:中國同中亞構建能源的命運共同體】(4)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三線并行,成為中國天然氣陸上進口重要來源。說說中亞與我國能源合作對中亞的積極影響。2.(2025七下·吉林期中)亞洲面積廣大,自然環境復雜。讀亞洲河流山脈圖,完成下列問題。(1)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受地勢的影響,河流呈 狀流向四周海洋。(2)甲區域有豐富的 資源(礦產),中國一艘貨輪從南海出發前往甲區域運載該資源,其路線為:南海→① 海峽→印度洋→阿拉伯海→② 海峽→甲地 沿岸;(3)簡析甲地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是: 。3.(2025七下·郴州期中)“氣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河北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以“地形、氣候、河流間相互影響”為題目開展主題式學習,結合以下圖文資料,完成探究活動。主題一:地形與氣候地形起伏不僅使它本身的氣候顯著不同,而且高聳綿亙的山脈,往往是低層空氣流動運行的障礙。(1)北美洲西部北緯40°~60°之間的沿海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南北狹長分布的原因是 。主題二:地形與河流“水隨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激情與溫順的河流沖洗著地球,塑造了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2)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入 ;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呈 狀向四周分流。(3)一般而言,山區河流流速較快,水能資源豐富;平原地區河流流速較慢,具有一定的 價值。主題三:氣候與河流“河流承載著四季的變化”,氣候影響河流水的水文特征。(4)熱帶雨林氣候特征是 ,該氣候區河流流量大;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河流一般流量小, 結冰期。4.(2025七下·瀘縣月考)水果貿易,優勢互補。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來,我國和中南半島國家的水果貿易呈穩定增長態勢。2024年,中南半島國家向我國出口水果量,占我國進口水果總量的58.3%;中南半島被視為我國的“后果園”。圖1示意中南半島的地形,圖2示意我國和中南半島國家進出口水果,圖3示意曼谷氣候資料。(1)中南半島國家向我國出口 、山竹等 帶水果。(2)說出中南半島國家向我國大量出口水果的有利條件。(3)說明我國和中南半島國家貿易中水果品種差異的主要原因。(4)簡述我國與中南半島國家水果貿易對兩地經濟發展的意義。5.(2025七下·武威期中)某年4月,受極端熱浪影響,印度預計小麥將大幅減產。5月14日,印度宣布禁止出口小麥。讀印度小麥、水稻的主要產區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①是 ②是 。(2)印度瀕臨的甲大洋是 。(3)印度預計小麥將大幅減產的原因是極端熱浪會導致 (水災、旱災)。(4)請簡述印度禁止本國小麥出口的主要目的。6.(2025七下·吉林期中)閱讀下面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俄烏斗氣”——由于與烏克蘭未能達成協議,2009新年的第一天,俄羅斯開始完全中斷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歐盟四分之一天然氣需求由俄羅斯供應,其中80%途經烏克蘭境內的輸送管道輸送,俄、烏天然氣爭端已使多個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受到影響。(1)俄羅斯地跨 、歐兩大洲,首都①是 。(2)俄羅斯向歐盟供應天然氣,主要采用 運輸方式。俄羅斯客運最主要的兩種方式是 運輸和 運輸。(3)③是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港口 ,每年冬季有一段時間會出現 (極晝或極夜)現象。(4)俄羅斯工業發達,特別是重工業十分發達,分析資源條件對其工業發展的影響: 。7.(2025七下·吉林期中)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巴黎奧運會將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讀圖完成下面各題。(1)圖中表示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是法國主要氣候類型,該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生長,有利于發展 業。(2)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世界上 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 業。(3)運動員在奧運會舉辦期間可在甲海域沿岸享受“日光浴”,原因是: 。(4)圖中區域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旅游資源豐富,請你列舉一例 ;除了旅游資源豐富外,該區域旅游業發達的原因還有 。(寫一點)8.(2025七下·郴州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發達的畜牧業】南、北緯40°~50°之間的草原牧場被稱為“黃金奶源帶”,這里有著全球最好的牧場與乳制品。全球公認的最優質的奶源地中就有位于歐洲西部的丹麥、荷蘭、英國和瑞士等國家。(1)結合歐洲西部地形圖和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梳理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自然原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發達的園藝業】油橄欖、無花果、柑橘等耐旱木本經濟作物適宜生長在夏季高溫、日照強烈,冬季溫暖濕潤的氣候區,油橄欖樹木根系發達,樹皮較厚,葉片具有蠟質層。(2)根據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和上述材料判斷,油橄欖等耐旱木本經濟作物適宜生長在圖中的________(填“A”或“B”)區域。【發達的旅游業】歐洲西部旅游業十分發達,吸引了世界半數以上的游客,旅游業成為當地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其旅游外匯收入也將近占到世界的一半。夏季,歐洲大部分居民會前往地中海沿岸,享受陽光沙灘。(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的原因。(至少答出兩點)9.(2025七下·衡陽期中)2024年7月11日是第20個“中國航海日”,600多年前的這一天,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開啟了七下西洋的壯麗航程。某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云研學”,重溫鄭和下西洋之路。下圖為冬季風及鄭和航海路線,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鄭和船隊從中國出發,跨越了太平洋和 洋,最遠到達非洲東部的乙地。船隊選擇秋冬季出發,因為此時盛行西北風和 (風向)風,可順風前行,縮短航行時間。(2)該路線途經甲 海峽,可游覽素有“花園城市”美譽的新加坡,該國全年綠樹成蔭、繁花似錦。(3)途徑印度時發現其南部的班加羅爾是全球重要的信息產業聚集區域,有“印度硅谷”之稱,請分析班加羅爾信息產業發展迅速的原因 。(4)途徑西亞時觀察該地民居具有平頂、墻厚、窗小的特點,反映了當地自然環境特征是 。10.(2025七下·市中區期中)讀圖1美國本土地形圖,圖2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美國沿40°N的地勢特點為 。(2)圖2反映出美國農業具有生產區域 (化)的特點。乳畜帶位于 (填序號)地區,原因是 (從氣候、市場任選一個作答)。(3)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分布廣泛,“硅谷”位于美國的 (東北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11.(2025七下·自貢期中)美國是農業和工業發達的國家,讀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玉米屬于喜溫喜濕作物,其生長需要充足的熱量和適量的水分。材料二:美國本土示意圖、美國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圖、沿40°N緯線的地形剖面圖。(1)美國是世界玉米最大生產國,圖中②農業帶是玉米帶,其生產的有利地形條件是 。美國農業帶分布圖反映了美國的農業特點是 化。(2)由美國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圖可見,美國降水主要來源于 洋。(3)美國東北部形成工業區的優勢條件有哪些?(請從資源和交通方面作答)12.(2025七下·龍馬潭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示意圖.材料二:美國東北部鋼鐵工業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區位的轉變.19世紀初,匹茲堡是主要的鋼鐵工業中心,產品主要銷往紐約和費城.19世紀末,布法羅、克利夫蘭和芝加哥都建有大型鋼鐵廠,產品主要用于當地的機械制造.20世紀初杜魯特興建了大型鋼鐵廠,產品主要銷往芝加哥和底特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巴爾的摩和費城又成為新興的鋼鐵工業基地。材料三: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地區氣候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當地白種人多是歐洲裔,對乳制品情有獨鐘。當地人口稠密,乳制品市場廣闊。(1)根據材料說明19世紀初和20世紀初,匹茲堡和杜魯特工業區主要優勢和二戰后鋼鐵工業布局轉變后巴爾的摩和費城的主要優勢。(2)指出五大湖沿岸的農業帶名稱,簡述其如何因地制宜。(3)簡述五大湖給周邊地區帶來的好處。13.(2025七下·潮南月考)讀極地地區圖,回答問題。(1)判斷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A為 洲,B為 洋,D為 洋,E為 洋,C為 站(科學考察站)。(2)北極地區代表動物 ,南極地區代表動物 。(3)我國科學考察隊去南極考察一般選擇在11—12月抵達南極洲,其主要原因是南極洲正處,于夏半年,有 現象。科學考察隊需要克服的惡劣天氣是嚴寒、干燥和 。(4)兩個極地地區相比較, 地區更寒冷。14.(2025七下·射洪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的寒極,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厚厚的冰層,有“冰雪高原”之稱,年平均降水僅為30~50毫米,有“白色荒漠”之稱,年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素有“風庫”稱號。材料二 2024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正式開站,命名為“秦嶺站”,圖為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位置示意圖(左圖)和秦嶺站圖片(右圖)。(1)秦嶺站將擁有海洋實驗室,它觀測與研究的大洋是 。(2)我國科學考察隊去南極地區考察一般選擇在每年的1~2月,請說明其主要原因。 。(3)結合材料一,在南極執行考察,需要克服的困難有 。(4)當科考隊員到達南極洲時,迎接他們的“南極小主人”是 (代表性動物)。(5)由于 (全球環境問題)的影響,南極磷蝦賴以生存的南極海冰冰期變短、厚度變薄,近年來數量明顯減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 內 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2) 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充足;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 紡織技術先進、管理經驗豐富、市場渠道廣闊。(4)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財政收入;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2.【答案】(1)中部高,四周低;放射(2)石油;馬六甲;霍爾木茲;波斯灣(3)全年炎熱干燥,水資源匱乏3.【答案】受西部高大山脈的阻擋,太平洋暖濕氣流只能影響山脈西側的狹長地帶;墨西哥灣;放射;航運;終年高溫多雨;有4.【答案】(1)榴蓮/龍眼/椰子;熱(2)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熱條件優越,水果產量大;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近,運輸成本低,交通便利;我國人口眾多,市場廣闊。(3)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主要生產溫帶和亞熱帶水果;中南半島大部分位于熱帶,主要生產熱帶水果,氣候帶差異導致水果品種差異。(4)對中南半島國家:增加銷售市場,促進水果種植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經濟增長;對我國:豐富水果市場種類,滿足消費者需求,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加強經濟交流與合作。5.【答案】(1)水稻;小麥(2)印度洋(3)旱災(4)保障國內糧食供應,穩定國內糧食價格,滿足國內居民對糧食的需求,避免因糧食大幅減產引發國內糧食短缺和社會不穩定。6.【答案】(1)亞;莫斯科(2)管道;鐵路;公路(兩空位置可互換)(3)摩爾曼斯克;極夜(4)自然資源豐富,為發展工業奠定了物質基礎。7.【答案】(1)溫帶海洋性;畜牧(2)發達;服務(3)根據材料可知,奧運會舉辦的時間是夏季,該海域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陽光充足(4)荷蘭風車等;交通發達,服務體系完善等8.【答案】(1) 平原 溫帶海洋性 全年溫和濕潤(2) B(3) 擁有眾多的旅游資源,旅游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大多數為發達國家,經濟發達,有廣闊市場等9.【答案】(1)印度;東北(2)馬六甲(3)人才資源豐富;英語普及;政策支持;基礎設施較好等(4)炎熱干燥,多風沙10.【答案】(1)東西高,中部低(2)專業;①;緯度較高,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生長,人口和城市眾多,經濟發達,消費市場廣闊(3)西部工業區11.【答案】(1)地形平坦;專門(2)大西(3)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水運便利。12.【答案】(1)匹茲堡靠近煤礦區;杜魯特靠近鐵礦區;靠近海洋交通便利或者便于進出口;(2)乳畜帶;氣候溫和濕潤適合牧草生長;當地人飲食習慣;人口稠密市場廣闊;(3)水運交通便利,為城市提供生產用水,生活用水,農業用水,調節周邊地區氣溫,提供漁業資源,自然風光優美旅游資源豐富。13.【答案】(1)北美;太平;大西;印度;長城(2)北極熊;企鵝(3)極晝;烈風(4)南極14.【答案】(1)太平洋(2)此時是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相對較高;白晝時間長,利于科考(3)酷寒、干燥、烈風(4)企鵝(5)全球氣候變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