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十七章第3節 電阻的測量物理觀念1.應用歐姆定律,學習一種測量電阻的方法——伏安法;2.了解燈泡電阻隨溫度變化規律。科學思維1.通過現象和理論分析,推理燈泡電阻變化的影響因素,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2.通過測量定值電阻和小燈泡的電阻,了解歐姆定律的應用。科學探究1.通過對實驗方案設計和操作規范的研討,提高實驗分析及操作能力;2.經歷定值電阻和燈泡電阻的測量的過程,學會減小誤差的方法和用圖象法分析數據,總結規律。科學態度與責任培養電路規范操作和認真觀察現象的習慣,提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點難點1.復習歐姆定律公式,知道電流、電壓、電阻滿足數量關系,由變形公式 聯想到,如何利用實驗室的器材如何測電阻大小呢?回答:可以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電壓和電流,再計算電阻的大小。提出問題:燈泡的電阻發生了變化嗎?為了驗證同學們的猜想,需要通過實驗測量燈泡的電阻。2.演示實驗:如圖所示的電路,用滑動變阻器調節燈泡亮度時,發現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都會發生變化。3.展示新購買的一個電阻器,產品參數上說明阻值為20 Ω,現通過測量,來判斷產品參數上的數據是否屬實,如何測量電阻大小呢?聯系已學知識,說說測量電阻的方案。1.思考:如何利用實驗室的器材測電阻大小呢?思考并回答:可以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電壓和電流,再根據公式 計算電阻的大小。2.總結歸納這種利用電流電壓表測量電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測電阻。任務一、測量定值電阻大小3.分組實驗提出問題:如何設計電路?展示設計的兩種方案,請評價哪種方案更好一些,并思考滑動變阻器有什么作用?方案二方案一總結:方案二更好,可以進行多次測量。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除了保護電路外,還能改變電阻的電壓、電流,獲得多組數據。任務一、測量定值電阻大小確定方案二為實驗電路圖,復習實驗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介紹實驗器材:電源為兩節干電池,待測電阻阻值約為5 Ω,思考連接電路時應注意什么?總結:①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②開關閉合前,應將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處;③通過分析判斷電阻的電壓不會超過3 V,所以電壓表選0~3 V量程;估算最大電流 ≈0.6 A,電流表選0~0.6 A量程。任務一、測量定值電阻大小任務一、測量定值電阻大小設計實驗,梳理實驗步驟,記錄實驗數據。展示實驗數據。實驗次數 1 2 3 4電壓/V 電流/A 電阻/Ω 任務一、測量定值電阻大小分析實驗數據,各組分享實驗結果并進行討論。各組同學分享不同組數據發現計算的電阻的大小不盡相同。分析原因是測量存在誤差,可以求平均值減小實驗誤差。介紹圖像法處理數據的方法:用Excel將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電路中電流的數據繪制在U-I坐標系中,發現數據分布近似一條過原點直線,添加趨勢線并顯示公式,得出待測電阻阻值為公式中k值,即Rx≈5.2 Ω。任務一、測量定值電阻大小總結:可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值電阻大小,并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或圖像法減小誤差。任務二、測量燈泡電阻的大小1.提出問題將定值電阻換成燈泡,閉合開關后,調節滑片P,發現燈泡兩端電壓、電路中電流發生變化,猜想燈泡電阻是否發生變化。思考并回答:結合電阻影響因素表達觀點,猜想電阻大小的變化情況。2.分組實驗實驗次數 1 2 3 4 5電壓/V 0.6 1.0 1.5 2.0 2.5電流/A 0.16 0.2 0.24 0.26 0.3電阻/Ω 3.8 5 6.3 7.7 8.3展示代表小組的實驗數據任務二、測量燈泡電阻的大小分析數據發現,燈泡電阻在發生變化。思考能否用取平均值的方法處理數據?不同電壓下燈泡電阻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總結:判斷燈泡電阻發生變化不是因為測量誤差造成的,不能取平均值,結合電阻大小的影響因素,判斷燈泡電阻可能受溫度影響發生變化。接通電路,摸下燈泡,發現燈泡發光時溫度較高。(注意:不是所有的用電器都可以隨便用手觸摸感受其表面溫度的)任務二、測量燈泡電阻的大小將燈泡兩端的電壓、電路中電流的數據繪制在U-I圖像中,發現不是一條直線,說明不同電壓下,燈泡電阻在發生變化。分析原因:電壓越大,燈泡溫度越高,電阻越大。任務二、測量燈泡電阻的大小3.總結歸納伏安法測定值電阻和燈泡電阻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都是改變待測電阻和燈泡的電壓和電流,但是多次測量的目的不同:測定值電阻時,為了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測燈泡電阻時,為了發現燈泡電阻隨溫度變化的規律,不能取平均值。一、伏安法測定值電阻1.原理:R=U/I2.電路圖:3.多次測量的目的:減小誤差二、伏安法測燈泡電阻1.原理:R=U/I2.電路圖:3.多次測量的目的:探究普遍性規律1. 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兩同學用伏安法測量電阻R時所設計的電路。則( )A.甲圖設計更加簡潔、合理B.乙圖設計較復雜、不合理C.甲、乙兩圖設計均合理D.乙圖滑動變阻器起著保護電路和改變電流、電壓的作用D2.在“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某同學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A.連接電路時,應先閉合開關B.在無法估測被測電壓和電流時,電壓表和電流表應選擇大量程進行試觸C.電壓表應與待測電阻串聯,電流表應與待測電阻并聯D.計算電阻時,應先計算電壓與電流平均值,再求平均值的比值即可B3. 如圖是小唐同學進行“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多次改變電源電壓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是為了尋找普遍規C.測小燈泡電阻也需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D.該電路圖還能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D4.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小雪和曉彤分別選用定值電阻和小燈泡為測量對象,在處理實驗數據時,分別畫出了U﹣I圖像,如圖甲、乙所示。對于圖像的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由圖甲可知,定值電阻的阻值為1 ΩB.由圖甲可知,定值電阻的阻值不隨其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而改變C.為了減小誤差,應該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計算小燈泡的電阻D.由圖乙及實驗現象可知:小燈泡的電阻隨燈絲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5. 在做電學實驗時,小宇發現一個定值電阻R的標簽已模糊,為了知道它的阻值,小宇用電壓恒為6 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等器材測量其電阻的大小。(1)如圖甲所示是小宇連接的實物電路,經檢查發現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這根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接法;(2)改正錯誤后,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移至________(填“A”或“B”)端;(3)閉合開關,移動滑片測出一組數據,記錄在表中。根據表中數據,求得定值電阻的阻值是 ________Ω;小宇實驗中存在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 。A10實驗次數少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1 1.0 0.10 實踐性作業:查詢資料,了解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測電阻。例如缺少電流表或電壓表,增加一個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該如何設計方案測量未知電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