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日照一中2023級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三葉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向陽、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環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達120cm。如圖示意非洲西北部萊風景區等高線和等潛水位線(潛水位海拔相等的,點連成的線稱作等潛水位線)分布狀況,景區內有一較大溪流發育,該溪流徑流量季節差異明顯。景區內廣泛種植三葉草。據此完成下面小題。①764764-763-763②--762---761762④763一762-等高線/m763-等潛水i電視塔位線/m1.結合三葉草生長習性,該區域三葉草生長最為旺盛的地點可能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圖示區域A.④地夜晚可看到電視塔頂的指示燈B.①地地表的坡面徑流方向流向東南C,景區內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東北D.③④兩地的相對高度可能為0米3.此季節圖示地區A.正午太陽高度為一年中較小B.日落時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C.河流水補給地下水D.河流攜帶泥沙較少梵凈山位于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境內,山脈大致呈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2572,山麓地區平均海拔約600,山麓東側地勢較平坦。春夏之交,梵凈山東側常出現局地大暴雨天氣。圖1為2015一2019年梵凈山東側三次局地強降水過程降水量統計圖,圖2為該地強降水過程中不同等壓面氣壓、風向、風力概念模型圖。完成下面小題。地理試題第1頁,共8頁700 hPa2000300250850 bPaE1500200150梵凈山00心梵凈山東側山體地面 0一強降水過程1005hP500…強降水過程2梵憑凈山合距山頂距離m一強降水過程3魯暴雨區圖1圖24.梵凈山東側三次局地強降水過程的降水量分布特點是A.山腰處降水量最多B.隨山體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漸增大C.山頂處出現強降水D.隨山體海拔降低,降水量先增后減5.根據概念模型可知,梵凈山東側強降水過程中①近地面的風力最大②高空中吹西南風③山腳處氣流輻合上升④近地面大氣層結穩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方位角是指從某地的正北方向起,依順時針方向至觀測目標間的水平夾角。下圖為甲、乙兩地某日太陽高度角及太陽方位角的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太陽方位角°太陽高度角90270120吉北宗時間一一甲地太陽高度角乙地太陽高度角一…甲地太陽方位角乙地太陽方位角6.該日A.甲地太陽高度角始終大于乙B.乙地正午太陽方位角更偏北C,甲日落時全球新舊日期2:1D.70°S剛好出現極晝的現象7.次日乙地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小,則A.兩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差不變B.甲地日落的地方時推遲C.乙地日出方位角變大日落變小D.北半球極晝地區范圍擴大甲地(114°30'E,30°55′N)位于武漢長江北岸,風向和風速呈現周期性變化。圖1和圖2分別示意該地夏季和冬季的江陸風的風場日變化,完成下面小題。地理試題第2頁,共8頁地理第三次質量檢測答案1-5 BDDDB 6-10 CCADC 11-15 BADDA16-20DBCCD 21-25 BBACB 26-30 ACBAC31.(1)形狀特征:南北狹長的條帶狀沙堤島嶼。形成過程:沿海入海徑流攜帶大量泥沙,輸入到墨西哥灣海域;受到自南向北流動平行于海岸線的墨西哥灣暖流影響,使得泥沙在洋流的帶動下,沿海岸線自南向北運動,并發生沉積,從而形成南北狹長的沙堤島嶼。(2)流向一致。畫法如下:逆時針方向。帕德雷島馬德雷湖墨西哥灣(3)(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來自墨西哥灣的東北信風帶來豐沛降水:颶風帶來狂風暴雨。32.(1)作圖(表層溫度線起點略低于-1.5℃亦可)溫度/℃0-2-1.5-0.530H深度60→溫度線90冰層薄,部分太陽短波輻射穿透冰層,冰下海水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形成暖水區:暖水層之上的海水熱量散失快,溫度低:暖水層之下的海水獲得太陽輻射少,溫度低。(2)海冰形成會排出鹽分,使得接近冰層的表(上)層海水鹽度上升,密度增加:表層海水下沉,深層低鹽度(密度)海水上升至冰層附近:使接近冰層的表(上)層海水鹽度降低,冰點升高,進一步促進海冰形成。(3)凍結時間推后:季節性冰區邊界北移(緯度變高):冰層變薄,冰量減小:冰層的移動性增強。地理試題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試題.pdf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