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卷——2025屆高考地理考前沖刺卷分值:100分 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為確保糧食安全,我國必須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安丶Z于地”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藏糧于地”強調可持續的糧食生產能力,即在糧食供過于求時,輪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糧食緊缺時,再將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糧食生產,這樣通過耕地的增加或減少來維持糧食供求的大體平衡。下圖示意我國2016年耕地等級構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與“藏糧于倉”相比,“藏糧于地”會( )A.保護土壤肥力 B.減少糧食需求量C.保障糧食供給 D.增加農藥使用量2.目前,我國實施“藏糧于地”的關鍵是提高( )A.復種指數 B.墾殖指數 C.耕地質量 D.農業科技3.黃淮海平原土地鹽堿化地區實現“藏糧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實行精耕細作 B.采取耕地輪作休耕C.種植綠肥作物 D.發展魚塘臺田農業2024年北京中軸線成功申遺,為我國古建筑文化注入了新活力。作為北京中軸線構成要素之一的天壇,其祈年殿懸日景觀(如圖)常吸引攝影愛好者拍攝。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若圖中①②③依次為一天中先后不同時刻的太陽位置,則拍攝點位于祈年殿的( )A.正東 B.正西 C.正北 D.正南5.若③為秋分日上午某時刻的太陽位置,①②為當月另外兩日與③同一時刻的太陽位置,則( )A.①日至②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 B.②日杭州的白晝時長比天津更長C.①日后北極圈內極夜范圍逐漸縮小 D.天津①日正午太陽高度大于②日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該井采用我國自主研制的深井自動化鉆機,預計完井周期457天,目標深度11100米。開鉆以來,已采集獲取8000多份地下巖石樣品。下表為深地塔科1井鉆探進度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時間 2023.5.30 2023.8.27 2023.10.25 2024.2.17進度(米) 開鉆 6000 8000 99696.深井鉆探進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變化,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地層深處( )A.低溫高壓、凍土深厚 B.高溫高壓、巖漿活動C.低溫高壓、地震多發 D.高溫高壓、巖性多變7.研究采集獲取的巖石樣品,可以( )①準確預報地質災害的發生②繪制萬米深層地質剖面圖③揭示地球板塊運動的規律④為工程決策提供地質依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馬蓮河位于我國中度凍融區,是黃河二級支流涇河的最大支流,河水含沙、輸沙量大,水質苦咸,含鹽量高(鹽分主要來源于巖石化學風化)且季節變化大。馬蓮河干流幾乎無壩庫及引水工程,目前計劃建設馬蓮河水庫,該水庫兼有咸水淡化作用。下圖示意馬蓮河水系及下游慶陽至雨落坪段某月等潛水位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馬蓮河河水含鹽量( )A.春季因凍土融化而突增 B.夏季因鹽類物質匯聚達到峰值C.秋季因蒸發減弱而降低 D.冬季受寒潮侵襲影響波動較大9.圖示月份,馬蓮河流域( )A.上游河水補給地下水,下游地下水補給河水B.上游冰川融水補給河水,下游地下水補給河水C.多是地下水補給河水D.正值一年中的豐水期10.馬蓮河水庫建成后的主要作用有( )①保障下游生產生活用水②提高馬蓮河的航運價值③降低黃河干流泥沙含量④提升馬蓮河的防洪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下圖為非洲自然帶和赤道附近乞力馬扎羅山垂直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兩圖所示的自然帶中,自然景觀相似的一組是( )A.①、丙 B.②、丁 C.③、甲 D.④、乙12.非洲南部,與③相同的自然帶向南北延伸,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海陸位置 B.洋流 C.大氣環流 D.太陽輻射13.右圖中沿①→②→③→④方向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 )A.由赤道到兩極的陸地地域分異規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C.從沿海向內陸的陸地地域分異規律 D.地方性分異規律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為中心城市。研究發現,產業結構高級化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輻射力的影響為負。右圖示意粵港澳大灣區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影響廣州經濟輻射強度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基礎設施 B.人力資本 C.城市用地面積 D.金融資本15.產業結構高級化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輻射力的影響為負,主要是因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 )A.第二產業占比大不利于產業的升級 B.產業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競爭激烈C.第三產業會擠占第一產業發展空間 D.產業的發展處于產業鏈的不同階段16.促進粵港澳2大灣區經濟發展,應( )A.以香港為核心構建經濟輻射網絡 B.以數字化推進大灣區的深度一體化C.廣州主動承接港澳地區產業轉移 D.發揮深圳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優勢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材料一:滬、蘇、浙三省市,地域相連,文化相近,經濟相融,人員相親。然而,它們分屬不同行政區劃,各省市出現招商引資大戰,重復建設,壁壘重重等問題,阻礙了長三角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和跨地區的經濟合作。材料二: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近些年來上海正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構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化、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下圖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區域示意圖。(1)有專家建議調整行政區劃,構建大上海經濟區,試分析此建議的好處。(6分)(2)列舉上海大都市的主要輻射功能。(4分)(3)為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協同發展獻計獻策。(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福建省云霄縣背山面海,種植枇杷的條件優越。云霄枇杷樹根系淺,枝繁葉茂,性喜溫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溫會影響開花結果;果實轉熟期,表面易受強日照灼傷;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軟多汁,不易儲存,鮮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裝技術(果農把枇杷幼果裝入特制紙袋)、枇杷與茶葉間種技術得到廣泛推廣。每年3—4月間,當地舉辦以“浪漫云霄、歡樂采摘”為中心的枇杷節。下圖所示意云霄縣位置范圍。(1)分析該縣枇杷越冬條件好的原因。(4分)(2)分析該縣夏秋季節枇杷樹容易受到風害的原因。(5分)(3)簡述果農把枇杷幼果裝入特制紙袋對實現枇杷高產增收的作用。(6分)(4)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問題計分。問題①:說明云霄縣舉辦枇杷節對促進枇杷產業發展的有利影響。(3分)問題②:說明云霄縣推廣枇杷與茶葉間種的好處。(3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俄羅斯亞馬爾半島及周邊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目前我國已經參與俄北極地區油氣資源開發,開采的油氣資源大部分借助北極航道用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運輸到江蘇啟東港。材料二:計劃2024年開工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有東西兩條線路方案:西線計劃從亞馬爾半島出發,向南進入俄羅斯的阿爾泰山(世界遺產地),從新疆阿勒泰進入我國,接上西氣東輸管道后,輸向我國中東部。東線計劃從亞馬爾半島向南到達伊爾庫茨克,經由蒙古進入我國。俄羅斯最終確定選擇東線方案,如圖為“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線路圖。(1)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說明我國采用遠洋和管道兩種運輸方式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原因。(6分)(2)分析俄羅斯最終確定“西伯利亞力量2號”東線方案的原因。(6分)(3)簡述“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建成后,對我國的有利影響。(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藏糧于地”的作用。與“藏糧于倉”相比,“藏糧于地”更加強調土地的可持續生產能力,因此“藏糧于地”會保護土壤肥力,A正確;“藏糧于倉”與“藏糧于地”都無法減少糧食需求,且都能很好地保障糧食供給,B、C錯誤;“藏糧于地”更加注重耕地可持續發展,農藥使用量相對較小,D錯誤。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實施“藏糧于地”的關鍵。通過我國耕地等級構成圖可以看出中低等耕地占比較大,實施“藏糧于地”需要提高耕地質量,才能更好地促進耕地的可持續發展,C正確;提高復種指數、墾殖指數不利于提升耕地質量,A、B錯誤;農業科技的提高有利于“藏糧于技”的實施,D錯誤。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黃淮海平原“藏糧于地”的具體措施。鹽堿化土地需要淋鹽去堿,發展魚塘臺田農業,能夠很好地降低土壤鹽堿度,D正確;實行精耕細作、采取耕地輪作休耕屬于普通農田耕作措施,對于鹽堿地的質量提升作用不大,A、B錯誤;種植綠肥作物能夠提升土壤肥力,但應該在去鹽堿后,C錯誤。4.答案:A解析:結合選項,若拍攝點位于祈年殿的正東,則③為正西,①②為西南,由①到②到③,逐漸接近日落,正午太陽高度逐漸減小,A正確;若拍攝點位于祈年殿的正西,則③為正東,①②為東北,由①到②到③,太陽高度應該變大,排除B。若拍攝點位于祈年殿的正北,則③時刻太陽位置為正南,而太陽位于正南時,應為正午,太陽高度應該最大,排除C;若拍攝點位于祈年殿的正南,則③為正北,而北京沒有太陽位于正北的時刻,排除D;故選A。5.答案:D解析:若③為秋分日日出后不久的太陽位置,①②③為當月不同日期同一時刻的太陽位置,因為①②太陽高度大于③,可推測①日期的日出時間早于②,②早于③,故②應該在秋分日之前,①在②之前秋分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則①②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②日天津晝長大于杭州,AB錯誤;①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①在秋分日之前,①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極附近為極晝現象,當秋分日過后,北極附近極夜范圍逐漸變大,C錯誤。①日期的日出時間早于②,天津①日正午太陽高度大于②日,D正確;故選D。6.答案:D解析:地層深處,隨著深度的增加,溫度和壓力逐漸升高;由于地層深處,巖性多變,導致深井鉆探進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進度變慢,D正確,ABC錯。故選D。7.答案:C解析:研究采集獲取的巖石樣品,可以繪制萬米深層地質剖面圖,為工程決策提供地質依據,②④正確;不能準確預報地質災害的發生,也不能揭示地球板塊運動的規律,①③錯誤。故選C。8.答案:A解析:影響河水含鹽量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馬蓮河位于我國中度凍融區,春季氣溫回升,凍土融化,礦物元素含量較高的土壤水、地下水大量補給河水,導致馬蓮河河水含鹽量突增,A對;夏季降水多,稀釋作用明顯,河水含鹽量降低,B錯;秋季降水減少,稀釋作用弱,河水含鹽量因蒸發作用而增高,C錯;冬季降水少且河流存在結冰現象,水循環慢,河水含鹽量波動較小,D錯。9.答案:C解析:河流補給類型,根據等潛水位線分布判斷,圖示月份地下水向馬蓮河匯聚趨勢明顯,即地下水補給河水,說明正值枯水期,全流域主要是地下水補給河水,C對,A、D錯。馬蓮河位于黃土高原,沒有冰川融水補給,B錯。10.答案:D解析:水庫的作用,馬蓮河水庫有咸水淡化作用,利于保障下游生產生活用水,①對;馬蓮河航運價值低,修建水庫改善作用不明顯,②錯;水庫可以攔截泥沙,減少進入黃河干流的泥沙量,降低黃河干流泥沙含量,③對;規劃水庫位于馬蓮河下游出口附近,對整個流域的防洪作用較小,④錯。故選D。11.答案:B解析:乞力馬扎羅山位于東非高原東部,處于赤道附近。東非高原由于地勢高,氣候涼爽,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其自然帶為熱帶草原帶。山體南坡一小部分由于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形成熱帶雨林帶,山體北坡山麓自然帶仍與該山所在地區水平自然帶相一致,為熱帶草原帶。所以北坡山麓丁位置自然景觀與非洲②處自然景觀相一致。故選B。12.答案:B解析:非洲南部,與③相同的自然帶為熱帶荒漠帶,其向南北延伸主要是受到寒流影響。故選B。13.答案:A解析:非洲大陸上沿①→②→③→④方向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以熱量為基礎的由赤道到兩極的陸地地域分異規律。故選A。14.答案:A解析:便捷的交通能夠促進人員和物流的快速流動,增強區域輻射能力,故交通基礎設施是影響經濟輻射的首要因素,A正確;人力資本、城市用地面積、金融資本是影響經濟輻射的因素之一,但其重要程度不如交通基礎設施,BCD錯誤,故選A。15.答案:D解析:產業結構高級化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輻射力的影響為負,主要是因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產業的發展處于產業鏈的不同階段,部分產業在高級化過程中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對城市經濟輻射力產生不利影響,D正確;香港、澳門等城市第二產業占比較小,且第二產業高級化可提高產業的競爭力,A錯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產業的發展處于產業鏈的不同階段,產業同質化現象并不嚴重,且產業同質化背景下,產業結構高級化利于提高產業的競爭力,B錯誤:第三產業會擠占第一產業發展空間,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提升,因第三產業附加值較高,經濟效益高,利于經濟發展,C錯誤。故選D16.答案:B解析: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應以數字化推進大灣區的深度一體化,加強區域聯系,促進大灣區的協調發展,B正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是多中心的協調發展,而非單一的核心模式,A錯誤;廣州經濟發達,應該把更多的生產要素集中在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上,惠州、東莞等相對落后的城市可主動承接港澳地區產業轉移,C錯誤;應發揮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優勢,D錯誤。故選B。17.答案:(1)能夠變外部經濟為內部經濟,減少區際協調的成本與難度;有利于發揮上海的經濟輻射功能;有利于長三角產業的合理布局;能夠根據產業鏈的要求,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提高經濟效益。(任答3點,得6分)(2)產業帶動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運輸樞紐功能;金融服務功能;科技研發創新功能等。(任答4點,得4分)(3)加強規劃,建設合理的城市體系;打破行政壁壘;加強城市間分工協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互聯互通;治理污染,美化環境;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化產業結構;營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環境,建立全球化人才資源戰略高地等。(任答6點,得6分)解析:(1)調整行政區劃,構建大上海經濟區,有利于發揮上海的經濟輻射功能;有利于上海地區調整產業布局;能夠根據產業鏈的要求,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提高經濟效益。能夠變外部經濟為內部經濟,減少區際協調的成本與難度。(2)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是長江三角洲乃至周邊地區先進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的龍頭具有產業帶動功能。進入21世紀以來,上海全面推進產業升級,原有的低端產業逐步退出,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高端裝備、新醫藥等產業顯著加強,金融、證券、國際商貿等領域全面提升(以上海為核心)形成市場競爭力強勁的龐大產業集群,具有都市核心功能;上海作為長江流域門戶,擁有高效率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中心城區已建成立體交通網絡。有虹橋、浦東兩大國際機場,上海港是我國主要的外貿港之一,擁有外高橋、吳淞、洋山等深水港區,具有交通運輸樞紐功能;擁有大量的金融機構,是我國大陸兩大股票交易中心之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是我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具有金融服務功能;擁有眾多大學和科研所,科研實力雄厚,是我國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具有科技研發創新功能。(3)融合發展,共建創新合作先行區;加強規劃,建設合理的城市體系;推動互聯互通,建設交通及信息一體化網絡;營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環境,建立全球化人才資源戰略高地;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健全環境治理協調機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宜居生態環境等。18.答案:(1)緯度較低,太陽輻射較強;臨近海洋,冬季氣溫受海洋增溫調節作用影響;(北、西、南)三面環山,冬季受寒潮(強冷空氣)的影響??;背風坡氣流下沉(焚風效應)產生增溫作用。(4分)(2)枇杷樹根系淺且枝繁葉茂,抗風能力差;夏秋季節多臺風;背山面海向東南開口的(馬蹄形)地形,與夏秋季東南風風向一致,(地形產生狹管效應)加劇了風勢。(5分)(3)枇杷果皮薄嫩,套袋可以減少果皮外傷、防止果實被強日照灼傷,使果實保持良好的外觀;套袋能有效地防止低溫的影響;可以防止鳥啄果實和病蟲害(減輕農藥污染),有利于提高枇杷產量和品質。(6分)(4)問題①:提高品牌知名度;擴大銷售市場,降低銷售成本。問題②: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果農收入;降低因產量和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有利于保持水土。(任選一題作答,都可得3分)解析:(1)越冬條件好是因為冬季氣溫較高,可結合該地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進行分析。此外,考慮到我國東部地區受季風影響較大,可根據該地水系特征分析出地形條件,再結合地形對冬季風的阻擋作用,以及背風坡的焚風效應,得出該地冬季氣溫高的原因。(2)枇杷樹容易遭受風害與其本身根系淺、樹冠密的特點有關。另外,夏秋季節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臺風高發的季節,加上該縣特殊的地形條件,加劇了風勢,使該縣的枇杞樹易遭受風害。(3)幼果套袋可以防止果皮損傷,如日照灼傷、鳥啄等。此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幼果起保溫作用,防止低溫凍害等。(4)問題①:舉辦枇杷節是利用文化產業進行宣傳和營銷的一種方式,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提高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吸引外來游客購買和消費,這樣,擴大了地區對外開放和交流,利于當地經濟發展。問題②:間種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提高農業產出,增加收入;通過多樣化、多層次、立體化的種植業可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還可以提高果農的抗風險能力。19.答案:(1)遠洋運輸靈活性強,但連續性和穩定性不好,北極航道并非全年通航,冬半年,航道結冰,航線受阻;管道運輸穩定、連續、高效,不需在液體氣體間相互轉化,但線路單一、靈活性差,一旦管道發生破裂或地緣關系發生突變,能源供應就可能中斷,在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新的替代通道;我國在能源進口中兩種運輸方式都采用,優勢互補,確保國家能源安全。(6分)(2)避免經過世界遺產地,減少生態破壞;帶動俄羅斯中東部地區的發展(管道鋪設有利于俄中東部基礎實施建設);經過蒙古國,會增大天然氣市場。(6分)(3)有利于實現我國能源進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緩解我國能源緊張,促進經濟發展;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質量;有利于深化我國同俄羅斯的戰略伙伴關系。(任答3點,得6分)解析:(1)管道運輸具有可以連續運輸,不受氣候影響,運輸量大運輸距離遠,占地少,能耗小,成本低,專業性強的特點,但運輸物品僅限氣體、液體,機動靈活性差,一旦管道發生破裂或地緣關系發生突變,能源供應就可能中斷,在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新的替代通道。與管道運輸相比,LNG運輸船輸送液化天然氣優勢在于靈活性強,但由于借助北極航道,受氣候變化影響(航道封凍期長),連續性差,北極航道并非全年通航,冬半年,航道結冰,航線受阻。因此我國在能源進口中兩種運輸方式都采用,優勢互補,確保國家能源安全。(2)“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預設兩條線路供選擇。西線計劃從亞馬爾半島向南進入俄羅斯的阿爾泰山,從新疆阿勒泰進入我國;東線計劃從亞馬爾半島向南到達伊爾庫茲克,經由蒙古進入我國;“西伯利亞力量2號”選擇東線工程的合理性;避免經過阿爾泰山(世界遺產地)保護區,減少生態破壞;帶動俄羅斯中東部地區的發展;途經蒙古國,增加蒙古國成為天然氣市場。(3)結合所學知識,中俄天然氣合作對我國來講,有利于實現我國能源進口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能源供應緊張現狀,保障了能源供給安全,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減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減少大氣污染;同時,液化天然氣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利于深化我國同俄羅斯的戰略伙伴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