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化學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Cu-64 Al-27 Cl-35.5 S-32 Ag-108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我國科技取得重大成果。下列有關材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展示的智能服飾含有石墨烯,石墨烯與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B. 中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發動機使用的氮化硅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 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多為硅酸鹽材料,如陶瓷、玻璃、水泥D. 華為首款5G手機搭載了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2.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A. 糕點包裝內放置除氧劑以延長食品保質期,體現了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 鐵與稀硫酸制氫氣,加醋酸鈉固體不改變反應速率C. 用鋅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用粗鋅比純鋅反應生成氫氣的速率慢D. 在恒容密閉容器進行,增加碳的質量,反應速率增大3. 用類比推理的思維方法可預測許多物質的性質。下列推論正確的是A. 氯化銨和熟石灰混合加熱可產生氨氣,則硫酸銨與熟石灰混合加熱也可產生氨氣B. 是酸性氣體,可以用濃硫酸干燥,也是酸性氣體,則也可用濃硫酸干燥C. 濃硝酸露置空氣中溶液質量會減小,則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溶液質量也會減小D. 可與NaOH溶液反應,則也可與NaOH溶液反應4. 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制備過程涉及的物質轉化均可實現的是A. 工業制硫酸:B. 侯氏制堿法:C. 由石英砂制高純硅:石英砂粗硅純硅D. 工業制備硝酸:5. 在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 B.C. D.6. 化學電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領域中都有廣泛應用。說法錯誤的是A. 圖甲:電流從多孔碳材料經導線流向鋰B. 圖乙:鋅錳干電池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電池內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C. 圖乙:在使用鋅錳干電池的過程中,被還原D. 圖丙: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mol(g)和1mol(g)完全反應放出的能量為B. 圖可表示固體與固體混合并攪拌的能量變化C. 由圖可得出石墨比金剛石穩定D. 反應中斷裂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大于形成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8. 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與一定量的稀硝酸反應,轉移電子數目一定為B. 沸騰爐中被完全氧化,轉移電子的數目為C. 粉與足量S粉加熱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D. 標準狀況下,和混合后分子總數為9.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中有用飽和溶液除雜②中有用無水除雜③青石棉化學式為,改成氧化物的形式為④由A、B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B電極上產生氣體,說明還原性B>A⑤將溶于稀硫酸后,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已氧化變質⑥標況下兩個體積不同的燒瓶中分別充滿與,噴泉實驗后兩者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⑦固體NaCl的試管中加入濃硫酸并加熱,管口出現白霧,證明酸性:>HCl⑧由Al、Cu、NaOH溶液組成的原電池 負極電極反應A. ①④⑤⑥ B. ①⑥ C. ①⑥⑦ D. ⑤⑥⑧10.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往NaHSO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中性:B. 已知:酸性H2SO3>HClO,向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SO2:C. 向溶液中加過量的NaOH溶液并加熱:D.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11. 現有等體積混合而成的4組氣體: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Cl2+SO2。現將其分別通入體積相同的試管中并立即倒立在足量水中,試管內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h2、h3、h4,則高度關系是A. h4>h2>h3>h1 B. h4>h3>h2>h1 C. h2>h3>h1>h4 D. h3>h2>h1>h412. 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常溫下,將鐵片浸入足量濃硫酸中 鐵片不溶解 常溫下鐵與濃硫酸不發生化學反應B 將與反應后的固體物質加水溶解后,先加足量的鹽酸溶液,再滴加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說明與反應后生成了C 用濕潤的淀粉-試紙鑒別、溴蒸氣 試紙變藍 該氣體為溴蒸氣D 銅絲和濃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冷卻,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水稀釋 溶液呈藍色 說明反應生成了硫酸銅A. A B. B C. C D. D1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工業排放的尾氣可與CaO和反應生成②因為高溫時與Na2CO3反應放出,所以酸性比強③晶體是由Si與O按照1∶2的比例形成的立體網狀結構,1mol含2mol Si-O鍵④標準狀況下,22.4L中含有分子數為⑤1mol和1mol,含有的電子數均為10⑥足量Cu與含2mol的濃硫酸共熱反應,生成(標準狀況)的體積為22.4L⑦1mol與足量的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6⑧足量Zn與一定量濃硫酸反應,產生2.24L(標況)氣體時,轉移的電子數一定為0.2A. ①⑦⑧ B. ②③④⑤ C. ①⑤⑧ D. ④⑤⑦⑧14. 在一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液體W,發生反應。以下說法可以作為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判斷依據的有① ②Q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③容器內氣體密度保持不變 ④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⑤W的質量保持不變 ⑥⑦容器中氣體壓強保持不變 ⑧W的轉化率不變A. ①③⑤ B. ②③⑤⑦ C. ③⑤⑦⑧ D. ②③④⑥⑦15. 將20.8gCu和的混合物加入120mL一定濃度的硝酸溶液中,固體完全溶解,產生4.48L氣體(標準狀況),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250mL4NaOH溶液,溶液中的恰好完全沉淀,所得沉淀質量為29.4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混合物中B. 原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0C. 產生的氣體為NO和且物質的量之比為1∶2D. 混合物溶解后溶液中溶質為和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 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工業合成氨每生成2mol放出92KJ的熱量,已知斷開1molN≡N鍵、1molH-H鍵分別吸收946kJ、436kJ;則1molN-H鍵斷裂吸收能量為_______kJ。(2)現有如下兩個反應:A.;B.。這兩個反應中能設計成原電池的是_______(填“A”或“B”),正極的電極反應為_______。(3)液氨—液氧燃料電池的示意圖如下,則該燃料電池負極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若電路中每轉移3mol電子,正極共消耗_______L(換算成標準狀況下)氣體。(4)粗鹽水中常含有、、等雜質離子,除雜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①NaOH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_(填離子符號)。②試劑b的作用_______。③如何證明沉淀完全_______。(5)某化學小組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與草酸溶液(分子式為,二元弱酸)的反應,記錄如表所示的實驗數據:試驗編號 實驗溫度 試管中所加試劑及其用量/mL 溶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分鐘)0.6mol/L溶液 3mol/L溶液 0.05mol/L溶液① 25℃ 3.0 2.0 3.0 15② 25℃ 2.0 3.0 2.0 3.0 2.7③ 50℃ 2.0 2.0 3.0 1.0已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①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②_______mL,_______mL。③根據表中的實驗①、②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④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_______(填實驗編號)。17. 向5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6molA和2molB,發生;2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剩余1.2mol B,并測得C的濃度為0.16mol/L。(1)x=_______。(2)達到平衡時用A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B的轉化率為_______,達到平衡時的壓強是反應前壓強的_______倍。(3)下列不能表示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A.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B.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發生變化C.單位時間內消耗3mol A同時生成2mol DD.E.容器內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4)下列措施能提高該反應速率的為_______。A.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B.選用合適的催化劑C.溫度不變,增大容器體積D.恒溫恒容條件下,再充入一定量AE.恒溫恒容條件下,再充入一定量HeF.恒溫恒壓條件下,再充入一定量He18. 如圖物質轉化關系中,A是簡單氣態氫化物,B是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無色無味氣體,E為強酸,G是一種紫紅色金屬單質(反應條件和部分產物未列出)。Ⅰ.若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D的大17,則:(1)寫出實驗室制備A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寫出A的一種用途_______。(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3)反應④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Ⅱ.若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D大18,則:(4)G與E濃溶液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5)A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6)在Ⅰ、Ⅱ條件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標號)。a.D均為酸性氧化物b.反應③均為氧化還原反應c.C均可導致酸雨形成d.常溫下E的濃溶液均能用鐵制容器盛放19. 某廢催化劑含、ZnO、ZnS和CuS,從廢催化劑中回收鋅和銅的流程如下圖所示。(1)步驟①產生的氣體的結構式為_______,實驗室常用FeS與稀硫酸制備該氣體,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濾渣2的主要成分是S和_______(填化學式)。(3)步驟③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加熱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_______。(4)步驟②和④的“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低溫干燥。(5)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化學反應的限度:ⅰ.取3mL 0.1 KI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10滴0.1 溶液,振蕩;ⅱ.用滴管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于點滴板上,向其中滴加1~2滴淀粉溶液,觀察到溶液變藍;ⅲ.用滴管取適量步驟ⅰ反應后的溶液于點滴板上,向其中滴加1~2滴15% KSCN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紅。①步驟ⅰ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②步驟ⅲ中現象說明KI和的反應存在限度,請說明理由:_______。高一化學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Cu-64 Al-27 Cl-35.5 S-32 Ag-108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C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題答案】【答案】(1)391 (2) ①. B ②. Fe3++e-=Fe2+(3) ①. 2NH3+6OH--6e-=N2↑+6H2O ②. 16.8(4) ①. Mg2+ ②. 除去Ca2+和過量的Ba2+ ③. 靜置后,向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2-3滴BaCl2溶液,若溶液不出現渾濁,說明已沉淀完全(5) ①. 2+5H2C2O4+6H+=2Mn2++10CO2↑+8H2O ②. 2.0 ③. 3.0 ④. 其他條件不變時,反應物濃度越小,反應速率越慢(其他條件不變時,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⑤. ②③【17題答案】【答案】(1)1 (2) ①. 0.24mol/(L·min) ②. 40% ③. 0.9(3)AC (4)BD【18題答案】【答案】(1) ①.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制冷劑;制硝酸;氮肥等(2)4NH3+5O24NO+6H2O(3)3∶2 (4)Cu+2H2SO4(濃)CuSO4+SO2↑+2H2O(5)2H2S+SO2=3S↓+2H2O(6)cd【19題答案】【答案】(1) ①. H-S-H ②. FeS+H2SO4=H2S↑+FeSO4(2)(3) ①. CuS+H2O2+2H+Cu2++S↓+2H2O ②. 溫度過高會導致分解(4) ①. 蒸發濃縮 ②. 冷卻結晶(5) ①. ②. 步驟ⅰ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紅,說明含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