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A D D B B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B C D D B C A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答案 B D C B B D C28.(1)地處山區,地形崎嶇,施工難度大;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建筑材料運輸困難;位于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地質結構不穩定;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多發,影響施工進度;(2)緩解旱澇災害,改善灌溉條件,促進當地特色農業發展;依托豐富且廉價的電力,促進當地工業發展;依托獨特的自然景觀,促進旅游業的發展;航運條件改善,促進交通運輸業發展;人流、物流量增大,促進商業發展。(3)中上游地區可為珠三角地區提供礦產、能源、勞動力;珠三角地區為中上游提供資金、信息、技術和人才支持;珠三角可以將資源(能源)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中上游地區轉移等。29.(1)地勢較高,能實現自流供水;南部地區地下水豐富,且水質良好;南部人口稀少,需水量小。(2)調水工程沿線氣候干旱,且為沙礫覆蓋,使用密封管道輸水能夠減少蒸發和下滲,保障水量供應;防止風沙、污染物等侵擾水體,保證水質安全。(3)補充地下水,緩解地面沉降;減輕海水入侵,改善地下水水質;增加北部沿海地區的水資源供應,有助于恢復和保護當地的自然植被,改善生態狀況;為北部沿海城市提供清潔的生活用水,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答案第1頁,共2頁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考號: 姓名: 班級: 考場: 座號: 考號(班號)填涂區 高二地理試題答題卡單選題(本題共26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4分)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16 21 26 17 22 27 18 23 19 24 20 2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兩道大題,共46分)(29.(24分)(1)從地形、地質角度,說明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時間較長的原因。(8分)------------------------------------------------------------------------------------------------------------------------------------------------------------------------------------------------------------------------------------------------------------------------------------------------------------)((2)說明大藤峽水利樞紐對流域內各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8分)---------------------------------------------------------------------------------------------------------------------------------------------------------------------------------------------------------------------------------(3)從資源優勢互補、產業錯位發展的角度,指出珠三角和中上游之間如何協同發展。(8分)---------------------------------------------------------------------------------------------------------------------------------------------------------------------------------------------------------------------------------30.(22分)(1)分析利比亞南部作為南水北調水源地的有利條件。(6分)------------------------------------------------------------------------------------------------------------------------------------------------------------------------------------------------------------------------------------------------------------------------------------------------------------(2)分析利比亞調水工程不采用水渠,而是采用密封管道輸水的主要原因。(8分)---------------------------------------------------------------------------------------------------------------------------------------------------------------------------------------------------------------------------------(3)簡述該調水工程為利比亞北部沿海地區帶來的環境效益。(8分)------------------------------------------------------------------------------------------------------------------------------------------------------------------------------------------------------------------------------------------------------------------------------------------------------------)2024-2025 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地理試題一、單選題(本題共27個小題,每題2分,共54分)2025年2月,國內某知名第三方即配同城物流平臺接入DeepSeek大數據模型,獲得了更加精準的訂單預測、騎手接單預測、道路路況預測信息及綜合分析算力。目前,DeepSeek與我國服務業的融合正呈現“東部創新引領、西部特色深耕”擴展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接入DeepSeek大數據模型,對該同城物流平臺帶來的影響是A.擴大配送范圍 B.增加騎手數量 C.降低運營成本 D.增加商品庫存2.DeepSeek與服務業融合擴展的趨勢將推動西部①文旅特色產業發展 ②傳統就業崗位的增加 ③對外交通依賴增強 ④與東部協同發展增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綠氫是指通過風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氫氣,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綠氫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23年4月10日,中國石化宣布“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圖為我國首條“西氫東送”管道工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示“西氫東送”管道規劃經過內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市、自治區)9個縣區,將在沿線多地預留端口,目的是A.為內蒙古提供清潔能源 B.利于天然氣管道接入C.接入北京煤炭制氫 D.接入沿線潛在氫源4.“西氫東送”建設的重大意義有①緩解能源分布與消費市場不匹配的矛盾 ②有助于我國“碳達峰”目標的實現③輸出地停止化石能源開發,改善生態環境 ④京津冀地區能源消費結構明顯改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圖示意長江口部分沙洲群演變過程。為保證淡水供應,上海市在甲島建設了長江河口最大的江心水庫——青草沙水庫。該水庫通過環庫大堤將江水與庫區隔開,并在上游設置泵閘、下游設置水閘系統以保證供水。當長江口咸潮入侵時,青草沙水庫通過提前蓄水至高水位實現“蓄淡御咸”,在非咸潮期則采取“上游開閘引水、下游開閘排水”的方式減少庫水停留時間。完成下面小題。5.據圖可推測,長江河口地區一百多年來A.入海徑流量和輸沙量減少 B.潮汐搬運和堆積作用強烈C.河口拓寬,航道逐漸加深 D.南航道逐漸演變成主航道6.為防止咸潮入侵,青草沙水庫水閘需要長時間關閉的季節最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青草沙水庫在非咸潮期采取“上游開閘引水、下游開閘排水”方式運行的主要目的是A.保證大堤安全度汛 B.防止水體富營養化C.積蓄淡水防止倒灌 D.利用水位落差發電讀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路線圖,回答下面小題。8.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劣勢有①調水量受季節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開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嚴重,水質非常差④穿越黃河要建穿黃隧道⑤工程建設加重受水區的環境惡化A. ③④⑤ B.①②④C. ①②⑤ D.①③④9.下列關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A.由于大量調水,會加大漢江下游的防洪壓力B.能緩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鹽堿化問題C.中線工程部分路段采用封閉的輸水線路,更有利于保障水質D.解決了北方水資源緊缺的威脅問題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圖中A地區近年來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B地區農業發展中存在較明顯的土地鹽堿化問題,C為森林草原區,丘陵溝壑地貌發育。10.A地區葡萄品質優良的自然條件是A.冰川融水豐富,灌溉便利B.氣候干旱,降水稀少C.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D.平原廣闊,黑土肥沃11.B地區鹽堿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有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③農業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處河谷地區,水流平緩,對土壤侵蝕作用微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C地區溝壑地貌發育的自然原因主要是①地形起伏大 ②降水強度大且集中 ③全年風力大 ④土質疏松 ⑤凍融作用強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松花江雖然是黑龍江的支流,但其開發程度卻超過了黑龍江。嫩江是一條富饒之江,也是一條多災多難、桀驁不馴之江。嫩江干流中游末端的尼爾基水利樞紐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標志性工程之一。下圖為該區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黑龍江開發程度較低的原因可能是①為中俄兩國的界江②水量小,開發價值低③氣候寒冷,結冰期長④東北能源豐富,不需要開發黑龍江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4.嫩江多災多難、桀驁不馴的原因最不可能是①支流多,降水集中②干流由北向南流,易形成凌汛③下游水流速度慢,易形成洪澇災害④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河道淤積抬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尼爾基水利樞紐建成后,可能造成的影響是A.使嫩江上游洪澇災害得到緩解 B.解決嫩江中游地區的水危機C.使下游河道淤積抬高,河床變淺 D.提高嫩江部分河段的通航能力“冰蓋下輸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黃河以北河段在冬季冰期時的一種有效調度運行方式,它通過科學預測水的結冰期,精準調控水位與流速,促使水面迅速形成冰蓋,繼而在冰蓋下進行輸水。下圖為“冰蓋下輸水”剖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6.實施“冰蓋下輸水”的步驟和方法是A.降低水位→降低流速→形成冰蓋→提高水位輸水B.降低水位→提高流速→形成冰蓋→降低水位輸水C.提高水位→提高流速→形成冰蓋→提高水位輸水D.提高水位→降低流速→形成冰蓋→降低水位輸水17.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冬季采用“冰蓋下輸水”是為了A.減少水分蒸發,提高輸水效率 B.避免冰凌阻塞,保障輸水安全C.簡化運行流程,降低輸水成本 D.防止水體污染,改善沿線水質2024年9月26日至10月1日,中國西部(前鋒)輕紡服裝產業轉移發展對接大會在四川廣安舉行。四川廣安位于重慶北部,距離重慶中心城區較近。輕紡服裝產業是廣安“產業支撐”戰略優勢產業之一,當地的污水處理、倉儲物流、生活服務等配套設施齊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我國東部地區輕紡服裝產業發展受到制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國家政策調整,產業發展萎靡 B.沿海產業升級,市場需求減少C.生產成本較高,競爭優勢較弱 D.生產規模減小,經濟效益低下19.與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相比,四川廣安承接輕紡服裝產業轉移的優勢條件是A.產業基礎好,配套設施較完善 B.環境質量良好,工業基礎雄厚C.人口稠密,消費市場廣闊 D.資金充足,生產技術先進20.輕紡服裝產業轉移對四川廣安的積極影響是A.延長產業鏈,提升輕紡服裝附加值 B.提升服裝制造水平,促進產業升級C.人口容量快速提升,增加就業機會 D.保護生態環境,減輕大氣污染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魚嘴將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河道挖深,稱為“深挖灘”,飛沙堰建設時將堰作低,稱為“低作堰”,寶瓶口是將玉壘山用火燒水澆的方式開鑿,最終控制進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兩千多年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下圖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低作堰(飛沙堰)”能夠發揮的作用是①在枯水期增加進入寶瓶口的水量②可以減少進入寶瓶口的泥沙③減少對過往船只的阻礙,便于航行④在洪水期將多余洪水排入外江①③ B.②④①④ D.②③22.“內江”和“寶瓶口”的位置選在河流凹岸的主要原因A.減輕河流對工程設施的侵蝕破壞B.有利于泥沙在內江河床沉積,減少進入寶瓶口的泥沙C.河流凹岸水位較深,有利于在內江沿岸建設碼頭D.減少內江泥沙沉積,利用飛沙堰可以減少進入寶瓶口的泥沙黑龍江齊齊哈爾依安縣享有“北方瓷都”的美譽。圖3示意依安縣陶瓷產業發展過程。據此完成下面題。23.促使依安縣陶瓷產業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是A.政策支持 B.技術先進 C.原料充足 D.地價較低24.推測依安縣陶瓷產業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是①融合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品牌 ②快速更新產品,提高交易價格③升級生產工藝,減少能源消耗 ④擴大產業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為了阻止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擴張,歷經40多年的沙漠“鎖邊”任務于2024年11月24日順利完成并實現“合龍”。在沙漠“鎖邊”工作中,為了讓原有的胡楊林繼續發揮天然防護林的生態價值,當地人持續對其進行撫育,其中一項工作為每年春末夏初清除胡楊3米以下的枝條(如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春末夏初,胡楊撫育管理中,清除3米以下枝條的目的是①預防林火蔓延 ②增強樹木抗風性 ③減少枝條養分競爭 ④降低蟲害發生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6.塔克拉瑪干沙漠成功鎖邊最有可能A.從根本上鎖死沙漠的擴張 B.保證塔里木河常年不斷流C.改善水熱增加農作物種類 D.減少沙漠對交通設施威脅27.推測下列沙漠“鎖邊”方式做法最適宜的是A.栽種梭梭林、檉柳、香樟等 B.在道路兩側鋪裝舊輪胎等C.推廣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 D.開展環塔里木汽車拉力賽二、綜合題(本題共2個題,共46分)2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24分)大藤峽是廣西最長的峽谷,兩岸多為石灰巖山體,石壁陡峭,怪石林立,自然環境原始古樸,有“百里畫廊”之稱。2023年9月,歷時9年的大藤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完工。該工程是西江上游水能梯級開發的重點工程,同時具備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等功能。該工程建成使西江流域成為“億噸黃金水道”,為強化珠江流域治理管理、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全新動力。下圖為大藤峽水利樞紐位置示意圖。(1)從地形、地質角度,說明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時間較長的原因。(8分)(2)說明大藤峽水利樞紐對流域內各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8分)(3)從資源優勢互補、產業錯位發展的角度,指出珠三角和中上游之間如何協同發展。(8分)2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利比亞95%以上為沙漠和半沙漠,沿海及東北部為低海拔平原,其余為向北傾斜、沙礫覆蓋的高原。該國無常年河流和大湖,但地下水豐富,南部含水層厚140~230米,淡水儲量達15萬立方千米。1983年,政府啟動大人工河工程,從南部抽地下水,經密封管道穿越沙漠輸往北部,沿線設泵站和蓄水池以克服地形挑戰。下圖示意利比亞調水工程路線分布示意圖。(1)分析利比亞南部作為南水北調水源地的有利條件。(6分)(2)分析利比亞調水工程不采用水渠,而是采用密封管道輸水的主要原因。(8分)(3)簡述該調水工程為利比亞北部沿海地區帶來的環境效益。(8分)高二地理試卷第1頁,共3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答案.docx 高二地理答題卡.docx 高二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