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古詩三首》教學設(shè)計 第二課時課標分析:本單元以“可愛的生靈”為主題,編排了4篇課文,多角度展現(xiàn)了大自然中生靈的可愛與美麗。其中《故事三首》展現(xiàn)的是古代詩人眼中美麗的春夏景象。本單元第一個語文要素是“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在之前的學習中都已奠定了相關(guān)訓練基礎(chǔ),所以在學習《古詩三首》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說每首詩描繪的景象。“體會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是本單元第二個語文要素,是對三年級上冊“關(guān)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的提升,在本課中要引導學生積累古詩中優(yōu)美生動、膾炙千古的名句。教材分析:本課由三首古詩組成,第一首《絕句》是五言絕句,后兩首是七言絕句,分別描繪了春夏時節(jié)的景色?!痘莩绱航砭啊肥撬未娙颂K軾為惠崇畫作所寫的題畫詩,展現(xiàn)了畫中的江南早春景色。五育融合點:本課不僅要達到基礎(chǔ)教學目標,還要讓學生體會古人用簡練的語言描繪出的美好景象。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事務(wù),并展開想象,把事物寫的形象生動具體。從而讓學生們做一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向善、向美的好少年。學習目標:1.認識“惠、崇、豚”;會寫“惠、崇、蘆、芽”。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蘆芽、河豚、蔞蒿”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惠崇春江晚景》,想象畫面,感受詩中蘊藏的春天的情趣。4.做一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善于觀察,善于表達的好少年。教學重點:1.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2.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教學難點:能借助古詩學習方法,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教學過程:第二課時目標導學,導入新課。課前積累展示: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畫家,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在詩、詞、散文的創(chuàng)作上都有很高造詣。《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2.出示學習目標,指引學生學習。設(shè)計意圖:介紹古詩背景及作者,出示圖片,引入課題,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教學情景。二、任務(wù)驅(qū)學,初知古詩。任務(wù)一:學法遷移,學生根據(jù)古詩學習方法自學古詩。知詩人,解詩題——誦詩句,有節(jié)奏——抓字眼,明詩意——入意境,悟詩情1.出示自學要求: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古詩,注意讀通古詩。2.檢查反饋:逐句朗讀檢查?!俺纭笔锹N舌音,“豚”前鼻音。3.聽范讀,標出古詩節(jié)奏。4.齊讀古詩,讀出古詩韻味。三、激思展學,了解詩意。任務(wù)二:《春江晚景圖》這幅畫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早春景色)任務(wù)三:你能從這首詩中的哪些景色中找到了春天的足跡?(竹子和竹外開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鴨子、布滿地面的蔞蒿和剛發(fā)嫩芽的蘆葦)細心想一想,這些景物的描寫有沒有遵循一種位置順序?(江岸、江面、水邊、水中)任務(wù)四:詩中哪幾句描寫了畫中的內(nèi)容?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前三句。詩人的想象,豐富了對畫的理解,也展現(xiàn)了更加美麗的江南早春美景)設(shè)計意圖:學習古詩,抓住重點詞語,結(jié)合課文插圖,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再來想象畫面,體會詩情,讀出詩味。層層推進,從而完成古詩教學。四、評價促學,走近古詩。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前三句描寫了畫中所見,逼真的再現(xiàn)了畫中江南早春的主要景物,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第四句寫詩人的聯(lián)想,寫出了畫中無,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我們把這些景物按照江岸、江面、水邊、水中順序“排列”在腦海里,然后再讓它們“活”起來?比如加上一些顏色,加上一些動作,來想象一下這幅絕美畫卷所描繪的早春美景吧。這幅畫一定很美,請大家邊讀邊想象詩中的畫面。小組討論后,班級內(nèi)展示,說一說你們“看到的江南早春美景”。五、反饋測學: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拓展延伸:蘇軾拼死吃河豚引導學生根據(jù)詩意背誦古詩。板書設(shè)計:惠崇春江晚景江岸、水邊 竹子、桃花、蔞蒿、蘆葦動靜結(jié)合生機勃勃江面、水中 江水、鴨子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