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時 黃河基礎達標一、黃河的特點1.【跨學科 語文】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天上”和“海”分別是指( )A.喜馬拉雅山脈、渤海 B.昆侖山脈、黃海C.巴顏喀拉山脈、渤海 D.唐古拉山脈、東海二、黃河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跨學科 語文 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古以來,不斷被文人墨客吟誦和贊美。讀黃河流域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2~3題。2.“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描寫黃河豐富的水能資源。黃河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A.源頭 B.上、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3.“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給寧夏平原帶來的好處主要是提供了( )A.充足的灌溉水源 B.便利的航運條件C.豐富的水能資源 D.豐富的旅游資源三、黃河的治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這位“母親”目前多種“疾病”纏身。讀圖,完成4~6題。4.治理黃河“動脈阻塞”的有效措施有( )①轟炸冰壩 ②植樹種草③疏通河道 ④加固堤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治理黃河“腳腫”的有效措施有( )①上游大力開礦 ②中游植樹種草 ③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④下游疏通河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治療黃河“大量脫發”的有效措施是( )A.加固大堤壩 B.退田還湖C.植樹種草 D.裁彎取直能力提升 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和黃河四個水文站的數據資料表,完成7~9題。水文觀測數據 蘭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年平均流量 (立方米/秒) 981 786 1 820 1 514年平均含沙量 (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7.下列有關黃河年平均流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從蘭州到河口變大B.從河口到桃花峪變小C.從桃花峪到利津變大D.從桃花峪到利津變小8.下列有關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變化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增加,流經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荒漠廣布B.減少,流經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增加,植被覆蓋率高C.增加,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D.減少,匯入支流少,輸沙量少9.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減少的自然原因是( )A.華北平原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生產生活用水量大B.“地上河”,缺少支流匯入,加上蒸發量大,水量減少明顯C.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偏少D.沿岸污染嚴重,可用水少 河流入海口處河道變寬,流速減慢,河水挾帶的泥沙沉積下來,形成三角形沙洲,稱為三角洲。圖1為黃河流域示意圖,圖2為黃河三角洲衛星影像圖。據此完成10~11題。10.圖中所示山脈是( )A.喜馬拉雅山脈 B.唐古拉山脈C.巴顏喀拉山脈 D.祁連山脈11.近年來,黃河三角洲面積增長速度減緩,主要原因是( )A.上游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B.中游地區水土保持工作成效顯著C.下游地區整治地上懸河成效顯著D.河口地區注重生態保護退耕還湖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2022年10月,中國制定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目的在于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保障黃河安瀾,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高質量發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材料二 黃河流域示意圖。(1)黃河發源于 (填地形區),從 省入海。 (2)黃河是華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寧夏、內蒙古境內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寧夏平原和① 平原。 (3)“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體現了黃河 的水文特征,原因是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 嚴重。 (4)為使黃河安瀾,改善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我們可以在中游采取的措施是 。 新教材素材開發《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教材P51“閱讀”拓展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治理開發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它控制著黃河92%的流域面積、91%的徑流量和近100%的泥沙,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豐碑。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黃河的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省境內。 (2)說出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作用。(任答2點)第3課時 黃河基礎達標一、黃河的特點1.【跨學科 語文】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天上”和“海”分別是指(C)A.喜馬拉雅山脈、渤海 B.昆侖山脈、黃海C.巴顏喀拉山脈、渤海 D.唐古拉山脈、東海二、黃河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跨學科 語文 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古以來,不斷被文人墨客吟誦和贊美。讀黃河流域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2~3題。2.“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描寫黃河豐富的水能資源。黃河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B)A.源頭 B.上、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3.“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給寧夏平原帶來的好處主要是提供了(A)A.充足的灌溉水源 B.便利的航運條件C.豐富的水能資源 D.豐富的旅游資源三、黃河的治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這位“母親”目前多種“疾病”纏身。讀圖,完成4~6題。4.治理黃河“動脈阻塞”的有效措施有(B)①轟炸冰壩 ②植樹種草③疏通河道 ④加固堤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5.治理黃河“腳腫”的有效措施有(C)①上游大力開礦 ②中游植樹種草 ③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④下游疏通河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治療黃河“大量脫發”的有效措施是(C)A.加固大堤壩 B.退田還湖C.植樹種草 D.裁彎取直能力提升 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和黃河四個水文站的數據資料表,完成7~9題。水文觀測數據 蘭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年平均流量 (立方米/秒) 981 786 1 820 1 514年平均含沙量 (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7.下列有關黃河年平均流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D)A.從蘭州到河口變大B.從河口到桃花峪變小C.從桃花峪到利津變大D.從桃花峪到利津變小8.下列有關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變化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C)A.增加,流經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荒漠廣布B.減少,流經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增加,植被覆蓋率高C.增加,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D.減少,匯入支流少,輸沙量少9.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減少的自然原因是(B)A.華北平原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生產生活用水量大B.“地上河”,缺少支流匯入,加上蒸發量大,水量減少明顯C.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偏少D.沿岸污染嚴重,可用水少 河流入海口處河道變寬,流速減慢,河水挾帶的泥沙沉積下來,形成三角形沙洲,稱為三角洲。圖1為黃河流域示意圖,圖2為黃河三角洲衛星影像圖。據此完成10~11題。10.圖中所示山脈是(C)A.喜馬拉雅山脈 B.唐古拉山脈C.巴顏喀拉山脈 D.祁連山脈11.近年來,黃河三角洲面積增長速度減緩,主要原因是(B)A.上游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B.中游地區水土保持工作成效顯著C.下游地區整治地上懸河成效顯著D.河口地區注重生態保護退耕還湖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2022年10月,中國制定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目的在于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保障黃河安瀾,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高質量發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材料二 黃河流域示意圖。(1)黃河發源于 青藏高原 (填地形區),從 山東 省入海。 (2)黃河是華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寧夏、內蒙古境內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寧夏平原和① 河套 平原。 (3)“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體現了黃河 含沙量大 的水文特征,原因是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 水土流失 嚴重。 (4)為使黃河安瀾,改善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我們可以在中游采取的措施是 植樹種草 。 新教材素材開發《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教材P51“閱讀”拓展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治理開發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它控制著黃河92%的流域面積、91%的徑流量和近100%的泥沙,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豐碑。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黃河的 中游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河南 省境內。 (2)說出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作用。(任答2點)參考答案:防洪、除沙、防凌汛、發電、灌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 第3課時 黃河 - 學生版.docx 2.3 第3課時 黃河.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