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綜合評價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中國國家版本館由北京總館、西安分館、杭州分館和廣州分館組成,用于收藏、保護和展示國家版本資源,被譽為“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讀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中國國家版本館四個館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都分布在地勢第一級階梯B.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C.都分布在地勢第二級階梯D.分布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2.下列關于我國地勢特點帶來的影響,敘述錯誤的是( )A.有利于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我國內(nèi)陸,帶來豐沛的降水B.使許多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加強了沿海與內(nèi)陸的聯(lián)系C.西低東高的地勢有利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D.階梯交界處有些高大山脈成為交通的巨大障礙 藍莓為鮮食佳品,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深受人們喜愛。藍莓主要分布在氣候溫涼、陽光充足的地區(qū),喜光、不耐旱、不耐澇。熱量越高,藍莓的成熟時日越短。讀我國藍莓主要產(chǎn)地分布圖,完成3~4題。3.甲、乙、丙、丁四產(chǎn)地中,最晚進入采摘期的產(chǎn)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4.丙產(chǎn)地主要位于的地形區(qū)是( )A.華北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C.東北平原 D.成都平原 小蕓的爸爸在我國著名“石油城”——克拉瑪依工作,當?shù)啬昶骄邓考s為108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高達2 692毫米,蒸發(fā)量約為降水量的25倍。讀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劃分示意圖及克拉瑪依景觀圖,完成5~6題。5.由圖可知,克拉瑪依位于( )A.濕潤區(qū) B.半濕潤區(qū)C.半干旱區(qū) D.干旱區(qū)6.小蕓的爸爸在當?shù)乜吹降奶烊恢脖活愋蜑? )A.森林草原 B.森林 C.荒漠 D.草原 每年我國東部雨帶有規(guī)律地南北移動。雨帶一般4月在華南登陸,隨夏季風增強逐漸北移,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陸(圖1)。圖2是北京市氣候資料圖。據(jù)此完成7~9題。7.圖1中6月我國東部雨帶推移到( )A.東北平原B.內(nèi)蒙古高原C.黃土高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8.關于我國東部河流汛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河流汛期在夏季 ②河流汛期在冬季 ③北方河流汛期比較長 ④南方河流汛期比較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根據(jù)圖2,判讀北京的氣候特征是(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全年降水少,氣溫日較差大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D.全年高溫,降水季節(jié)差異大 “花開人來,花落人走”,蜂農(nóng)為了“追花奪蜜”,往往要不停地遷徙放蜂。下圖為我國東部放蜂線路圖。據(jù)此完成10~12題。10.從南到北,蜂農(nóng)“追花奪蜜”的時間逐漸推遲,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氣溫 D.市場11.該蜂農(nóng)沿途所見景觀不可信的是( )A.高原坦蕩,牛羊成群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C.平原廣闊,黑土廣布D.河湖密布,稻田遍布12.蜂農(nóng)轉場過程中,奔波于各地,有機會品嘗各地美食。我國食材豐富的氣候原因是( )A.氣候復雜多樣 B.大陸性氣候強C.以熱帶氣候為主 D.氣候終年炎熱干燥 長江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13~15題。13.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是( )①重慶 ②宜昌 ③湖口 ④南京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4.長江江豚保護區(qū)主要分布在長江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15.在長江江豚保護區(qū)應該( )A.防治污染 B.圍湖造田C.發(fā)展航運 D.開發(fā)水能 2024年7月9日,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進入建設階段。該工程是黃河干流七大骨干工程之一和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防洪、減淤、供水、發(fā)電、灌溉等綜合效益。古賢水利大壩設置有底層排沙孔和中部泄洪孔,底孔可進行調水調沙,中底孔可聯(lián)合防洪。下圖是黃河流域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6~18題。16.古賢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黃河(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17.古賢水利大壩設置有底層排沙孔,主要原因是黃河( )A.水量大 B.有結冰期C.含沙量大 D.含沙量小18.古賢水利樞紐將有助于治理以下哪項問題( )A.地上河 B.水污染C.植被破壞 D.水土流失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fā)生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下圖為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據(jù)此完成19~20題。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旱災只發(fā)生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qū)B.臺風常帶來暴雨,給東南沿海地區(qū)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造成危害C.寒潮源自低緯度地區(qū),所以常帶來凍害D.我國的洪澇災害大多是冬季風不穩(wěn)定造成的20.災害發(fā)生時,下列自我防護措施正確的是( )A.遇泥石流,順著山坡往下跑B.洪水來襲,盡量往地勢高處逃生C.遭遇地震,快速乘電梯逃生D.臺風來臨,站在廣告牌下躲避二、綜合題(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樣。下面圖1為中國地形分布圖,圖2為我國沿36°N地形剖面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1)36°N緯線自西向東穿越我國多個地形區(qū)。①是 (地形區(qū)),構成我國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②是 (地形區(qū)),位于第二級階梯,此階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③是 山脈,呈 走向,是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④是 (地形區(qū)),位于第三級階梯。(2)小華繪制了下面的框圖分析地勢對我國自然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其中⑤處應該填寫的是 ,⑥處應該填寫的是 。(3)我國大型水電站的分布特點是 。請你從地勢的角度,說明在這些地方建大型水電站的原因。(答一點即可)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 2024年是紅軍長征出發(fā)90周年。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毛主席寫下《七律·長征》一詩來紀念長征的艱辛:“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材料二 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1)“紅軍不怕遠征難”,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經(jīng)過了 丘陵、乙 高原等地形區(qū),最后在吳起鎮(zhèn)勝利會師。 (2)“五嶺逶迤騰細浪”中的“五嶺”是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位于圖中甲 (填山脈名稱)位置,為 走向。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金沙”是指金沙江,位于長江 (填“上”“中”或“下”)游河段,水流速度 (填“快”或“慢”)。(4)“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的“千里雪”四季可見,請分析其主要原因。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 許多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注:古代涼州位于今甘肅西北部)。“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注:宣州今指安徽宣城一帶)。材料二 影響我國的季風示意圖。(1)“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包括來自 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主要原因是 。 (2)“長風萬里送秋雁”中的“長風”指的是 (填“冬季風”或“夏季風”),其特點是 。 (3)受季風影響,我國東部地區(qū)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我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 。 (4)季風氣候對我國農(nóng)業(yè)影響很大,請分析其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各答一點)(2分)24.通過云端交流認識的五名同學在交流中了解到了不同地域11月份的穿衣指南。讀各區(qū)域穿衣指南(圖1)及小明所在地的氣候資料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7分)圖1圖2(1)不同地域截然不同的穿衣指南,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國 的氣候特征。小亮同學所在地“炎熱不退場,夏裝妥妥身上穿”,主要是因為其位于低緯度的 (溫度帶)地區(qū),全年高溫。 (2)同學們對小明的穿衣指南十分感興趣,通過查閱資料繪制了小明所在地的氣候資料圖(如圖2所示)。原來,該地的氣候類型為 氣候,夏熱冬冷,全年少雨,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均 (填“較大”或“較小”)。 (3)小聰和小紅通過交流得知,兩人所在地均為季風氣候,夏季都 (填氣候特征)。但冬季小紅所在地滴水成冰,而小聰所在地溫和少雨,影響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小華同學發(fā)現(xiàn),其家鄉(xiāng)所在地氣候與其他地區(qū)差異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25.長江流域面積廣,流域內(nèi)自然資源豐富,航運便利,經(jīng)濟發(fā)達。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和長江干流沿河縱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9分)(1)據(jù)圖分析,長江干流水能資源集中分布在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2)長江中下游航運發(fā)達,試分析其原因。(自然原因、人文原因各答兩點)(4分)(3)長江中游地區(qū)洪澇災害多發(fā),請你完成思維導圖,探究洪澇多發(fā)的原因。① ,② ,③ ,④ 。 第二章綜合評價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中國國家版本館由北京總館、西安分館、杭州分館和廣州分館組成,用于收藏、保護和展示國家版本資源,被譽為“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讀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中國國家版本館四個館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D)A.都分布在地勢第一級階梯B.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C.都分布在地勢第二級階梯D.分布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2.下列關于我國地勢特點帶來的影響,敘述錯誤的是(C)A.有利于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我國內(nèi)陸,帶來豐沛的降水B.使許多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加強了沿海與內(nèi)陸的聯(lián)系C.西低東高的地勢有利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D.階梯交界處有些高大山脈成為交通的巨大障礙 藍莓為鮮食佳品,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深受人們喜愛。藍莓主要分布在氣候溫涼、陽光充足的地區(qū),喜光、不耐旱、不耐澇。熱量越高,藍莓的成熟時日越短。讀我國藍莓主要產(chǎn)地分布圖,完成3~4題。3.甲、乙、丙、丁四產(chǎn)地中,最晚進入采摘期的產(chǎn)地是(A)A.甲 B.乙 C.丙 D.丁4.丙產(chǎn)地主要位于的地形區(qū)是(B)A.華北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C.東北平原 D.成都平原 小蕓的爸爸在我國著名“石油城”——克拉瑪依工作,當?shù)啬昶骄邓考s為108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高達2 692毫米,蒸發(fā)量約為降水量的25倍。讀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劃分示意圖及克拉瑪依景觀圖,完成5~6題。5.由圖可知,克拉瑪依位于(D)A.濕潤區(qū) B.半濕潤區(qū)C.半干旱區(qū) D.干旱區(qū)6.小蕓的爸爸在當?shù)乜吹降奶烊恢脖活愋蜑?C)A.森林草原 B.森林 C.荒漠 D.草原 每年我國東部雨帶有規(guī)律地南北移動。雨帶一般4月在華南登陸,隨夏季風增強逐漸北移,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陸(圖1)。圖2是北京市氣候資料圖。據(jù)此完成7~9題。7.圖1中6月我國東部雨帶推移到(D)A.東北平原B.內(nèi)蒙古高原C.黃土高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8.關于我國東部河流汛期的敘述,正確的是(B)①河流汛期在夏季 ②河流汛期在冬季 ③北方河流汛期比較長 ④南方河流汛期比較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根據(jù)圖2,判讀北京的氣候特征是(A)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全年降水少,氣溫日較差大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D.全年高溫,降水季節(jié)差異大 “花開人來,花落人走”,蜂農(nóng)為了“追花奪蜜”,往往要不停地遷徙放蜂。下圖為我國東部放蜂線路圖。據(jù)此完成10~12題。10.從南到北,蜂農(nóng)“追花奪蜜”的時間逐漸推遲,其主要影響因素是(C)A.地形 B.降水 C.氣溫 D.市場11.該蜂農(nóng)沿途所見景觀不可信的是(B)A.高原坦蕩,牛羊成群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C.平原廣闊,黑土廣布D.河湖密布,稻田遍布12.蜂農(nóng)轉場過程中,奔波于各地,有機會品嘗各地美食。我國食材豐富的氣候原因是(A)A.氣候復雜多樣 B.大陸性氣候強C.以熱帶氣候為主 D.氣候終年炎熱干燥 長江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13~15題。13.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是(B)①重慶 ②宜昌 ③湖口 ④南京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4.長江江豚保護區(qū)主要分布在長江的(B)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15.在長江江豚保護區(qū)應該(A)A.防治污染 B.圍湖造田C.發(fā)展航運 D.開發(fā)水能 2024年7月9日,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進入建設階段。該工程是黃河干流七大骨干工程之一和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防洪、減淤、供水、發(fā)電、灌溉等綜合效益。古賢水利大壩設置有底層排沙孔和中部泄洪孔,底孔可進行調水調沙,中底孔可聯(lián)合防洪。下圖是黃河流域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6~18題。16.古賢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黃河(B)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17.古賢水利大壩設置有底層排沙孔,主要原因是黃河(C)A.水量大 B.有結冰期C.含沙量大 D.含沙量小18.古賢水利樞紐將有助于治理以下哪項問題(A)A.地上河 B.水污染C.植被破壞 D.水土流失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fā)生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下圖為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據(jù)此完成19~20題。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我國旱災只發(fā)生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qū)B.臺風常帶來暴雨,給東南沿海地區(qū)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造成危害C.寒潮源自低緯度地區(qū),所以常帶來凍害D.我國的洪澇災害大多是冬季風不穩(wěn)定造成的20.災害發(fā)生時,下列自我防護措施正確的是(B)A.遇泥石流,順著山坡往下跑B.洪水來襲,盡量往地勢高處逃生C.遭遇地震,快速乘電梯逃生D.臺風來臨,站在廣告牌下躲避二、綜合題(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樣。下面圖1為中國地形分布圖,圖2為我國沿36°N地形剖面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1)36°N緯線自西向東穿越我國多個地形區(qū)。①是 青藏高原 (地形區(qū)),構成我國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②是 黃土高原 (地形區(qū)),位于第二級階梯,此階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③是 太行 山脈,呈 東北—西南 走向,是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④是 華北平原 (地形區(qū)),位于第三級階梯。(2)小華繪制了下面的框圖分析地勢對我國自然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其中⑤處應該填寫的是 水源 ,⑥處應該填寫的是 自西向東 。(3)我國大型水電站的分布特點是 多分布在階梯交界處 。請你從地勢的角度,說明在這些地方建大型水電站的原因。(答一點即可)參考答案:階梯交界處的地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蘊含的水能資源豐富。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 2024年是紅軍長征出發(fā)90周年。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毛主席寫下《七律·長征》一詩來紀念長征的艱辛:“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材料二 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1)“紅軍不怕遠征難”,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經(jīng)過了 東南 丘陵、乙 云貴 高原等地形區(qū),最后在吳起鎮(zhèn)勝利會師。 (2)“五嶺逶迤騰細浪”中的“五嶺”是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位于圖中甲 南嶺 (填山脈名稱)位置,為 東西 走向。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金沙”是指金沙江,位于長江 上 (填“上”“中”或“下”)游河段,水流速度 快 (填“快”或“慢”)。(4)“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的“千里雪”四季可見,請分析其主要原因。參考答案:海拔高,氣溫低。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 許多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注:古代涼州位于今甘肅西北部)。“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注:宣州今指安徽宣城一帶)。材料二 影響我國的季風示意圖。(1)“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包括來自 太平 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主要原因是 玉門關深居內(nèi)陸,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 (2)“長風萬里送秋雁”中的“長風”指的是 冬季風 (填“冬季風”或“夏季風”),其特點是 寒冷干燥 。 (3)受季風影響,我國東部地區(qū)降水主要集中在 夏 季,我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 。 (4)季風氣候對我國農(nóng)業(yè)影響很大,請分析其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各答一點)(2分)參考答案:有利影響:季風氣候的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這為我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了有利自然條件。不利影響:季風常常帶來各種自然災害,如洪澇、干旱、寒潮等,不利于我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24.通過云端交流認識的五名同學在交流中了解到了不同地域11月份的穿衣指南。讀各區(qū)域穿衣指南(圖1)及小明所在地的氣候資料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7分)圖1圖2(1)不同地域截然不同的穿衣指南,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國 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的氣候特征。小亮同學所在地“炎熱不退場,夏裝妥妥身上穿”,主要是因為其位于低緯度的 熱帶 (溫度帶)地區(qū),全年高溫。 (2)同學們對小明的穿衣指南十分感興趣,通過查閱資料繪制了小明所在地的氣候資料圖(如圖2所示)。原來,該地的氣候類型為 溫帶大陸性 氣候,夏熱冬冷,全年少雨,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均 較大 (填“較大”或“較小”)。 (3)小聰和小紅通過交流得知,兩人所在地均為季風氣候,夏季都 高溫多雨 (填氣候特征)。但冬季小紅所在地滴水成冰,而小聰所在地溫和少雨,影響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緯度位置 。小華同學發(fā)現(xiàn),其家鄉(xiāng)所在地氣候與其他地區(qū)差異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 。25.長江流域面積廣,流域內(nèi)自然資源豐富,航運便利,經(jīng)濟發(fā)達。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和長江干流沿河縱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9分)(1)據(jù)圖分析,長江干流水能資源集中分布在 上游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2)長江中下游航運發(fā)達,試分析其原因。(自然原因、人文原因各答兩點)(4分)參考答案:自然原因:水流平穩(wěn),江闊水深,適合航運;無結冰期,可四季通航。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jīng)濟較發(fā)達,航運需求量大。(3)長江中游地區(qū)洪澇災害多發(fā),請你完成思維導圖,探究洪澇多發(fā)的原因。① 降水集中 ,②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③ 水土流失 ,④ 圍湖造田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綜合評價 - 學生版.docx 第二章綜合評價.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