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綜合評價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35年,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總結出我國人口分布規律,其所揭示的人口分布格局,至今仍具現實意義。讀我國人口分布和人口地理分界線位置示意圖,完成1~2題。1.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兩端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分別是(A)A.黑、滇 B.內蒙古、滇C.吉、藏 D.吉、粵2.我國人口稠密的省級行政區具備的優勢可能有(B)①面積更大 ②緯度較高 ③氣候更適宜 ④經濟較發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生活在同一個大家庭中。據此完成3~4題。3.對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描述最準確的是(B)A.集中分布B.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C.分散分布D.均勻分布4.有關我國民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A.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南地區B.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C.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D.各民族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如圖是某“驢友”的騎行路線。讀圖,完成5~6題。5.該“驢友”一路上經過了很多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區。這些少數民族最可能是(B)①回族 ②傣族 ③蒙古族 ④壯族 ⑤維吾爾族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6.在終點能看到具有當地民族風情的活動是(A)A.手鼓舞 B.孔雀舞 C.跳板 D.賽龍舟 農業是我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農業的地區差異顯著。讀我國主要的畜牧業區和種植業區分布圖,完成7~9題。7.圖中①地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C)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交通用地8.我國以種植業為主的省級行政區主要分布在(A)A.濕潤、半濕潤區 B.半濕潤、半干旱區C.濕潤、干旱區 D.干旱、半干旱區9.影響我國農業東西部差異的主要因素是(D)A.氣溫 B.地形 C.洋流 D.降水 2024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糧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創美好未來。”讀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圖1)及我國某年糧食供需空間分布示意圖(圖2),完成10~11題。圖1圖210.我國小麥種植與水稻種植的分界線是(A)A.秦嶺—淮河一線B.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C.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一線D.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一線11.我國西北多余糧區的主要原因是(C)A.耕地比重大 B.水熱組合好C.人口密度小 D.生產能力低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右圖為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分布圖。讀圖,完成12~13題。12.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主要分布在(B)A.平原和高原地區B.東部人口稠密地區C.地勢第一級階梯D.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地區13.如今,我國各種植區的水稻,更加高產、抗病、耐旱,主要得益于(A)A.育種科技先進 B.農民精耕細作C.消費市場廣闊 D.種植經驗豐富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清潔能源提供動力的汽車,如電動汽車、太陽能汽車,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下圖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分布圖。讀圖,完成14~15題。14.下列工業基地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分布最少的是(C)A.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B.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C.遼中南工業基地D.京津冀工業基地15.甲處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主要優勢是(A)A.科技力量雄厚 B.勞動力充足C.水資源豐富 D.礦產資源豐富 朝辭北京故宮,午登上海明珠塔。才見平川無際,轉望浦江潮涌。京滬高鐵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下圖為京滬高鐵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16~18題。16.平川無際中的“平川”指的是(B)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江漢平原 D.成都平原17.京滬高鐵多以橋梁的方式通過農業種植區,主要目的是(D)A.避開凍土 B.保護動物C.美化環境 D.少占耕地18.京滬高鐵開通后帶來的有利影響是(C)A.促進北方礦產開采 B.緩解東西運輸壓力C.加強京滬溝通交流 D.縮短兩地實際距離 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1 100架國產無人機現身并開展煙花表演,“中國智造”再次帶給世界美妙的感受。下圖是巴黎無人機煙花表演場景。據此完成19~20題。19.無人機在巴黎的煙花表演,主要得益于我國(D)A.重工業的發展B.現代農業的發展C.交通運輸業的發展D.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20.我國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主要依靠(C)A.充足的勞動力B.優越的氣候條件C.先進的科學技術D.豐富的礦產資源二、綜合題(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2021年,我國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三孩”政策。讀我國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圖,完成下列問題。(8分)(1)1953—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持續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其中,1964年至1982年間,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呈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趨勢,1982年之后,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呈 下降 (填“上升”或“下降”)趨勢。 (2)七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比重變化最大的年齡組是 0~14 歲人口,我國實施“三孩”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增加新生人口,緩解人口老齡化 。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達到14%時,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3)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約為 13.50 %,接近 深度老齡化 社會,請分析其帶來的影響。 參考答案: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國防兵源不足等。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 人口遷移中經濟原因是主要的,如為追求更高薪資,改善生活,或為發財致富,謀求事業成功等。此外,政治、宗教、文化和災荒也可能導致人口遷移。中國歷史上曾多次經歷人口遷移,最終形成了現在的人口分布格局。材料二 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示意圖。(1)“安史之亂”引發了人口大規模遷移,使南方地區人口 增加 (填“增加”或“減少”)。 (2)清代至民國中期“闖關東”的人口大部分來自魯和 冀 (填省級行政區簡稱),“走西口”主要是山西省居民遷移到 內蒙古自治區 (填省級行政區名稱)。 (3)受北方及西北草原民族內遷,與漢族長期雜居等多重因素影響,形成了我國各民族目前 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的分布特點。(4)經過歷代人口遷移,目前我國人口分布特征是 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此線東南部人口稠密,此線西北部人口稀疏 。 (5)根據材料總結我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因素。(答兩點)(2分)參考答案:經濟、政治、宗教、文化、災荒等因素。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 對于我國這個有著14多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需放在首位。材料二 圖1為我國主要糧食集中產區分布圖,圖2為我國農產品主產區建設規劃示意圖。(1)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分布在東部 季風區 (填“季風區”或“非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區。 (2)東部季風區中,黃淮海平原農產品主產區降水較少,灌溉水源不足,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小麥 ;廣西壯族自治區部分地區位于 華南 農產品主產區,主要糧食作物是 水稻 。 (3)非季風區中,河套灌區農產品主產區被稱為“塞外江南”,該地水源主要來自 黃河 (填河流名稱)。 (4)東北平原是我國商品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請分析其成為商品糧基地的有利自然條件。(答兩點,2分)參考答案: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雨熱同期、灌溉水源充足等。(5)“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請你提出可行性建議。(答一點)參考答案: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培育優良品種,提高糧食單產;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糧食穩產;等等。24.汽車工業是國家綜合國力的縮影,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技術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全球出口戰略布局,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量蟬聯世界第一。下圖為我國汽車產業群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7分)【讀地圖看分布】(1)據圖描述我國多數汽車產業群的空間分布特點。參考答案:沿長江、沿海分布。【溯歷史析條件】(2)我國第一個汽車制造廠誕生于東北汽車產業群,東北汽車產業群靠近我國的 遼中南 工業基地,請分析這里發展汽車工業的有利條件。(答兩點,2分) 參考答案: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臨海,交通便利;工業基礎較好;等等。【新科技譽全球】(3)總部位于深圳的某汽車制造公司憑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該企業屬于 高新技術 產業,決定該產業的關鍵是 科技和人才 。 (4)若要把大批的新能源汽車從深圳運到大連港口,宜采用 海洋 運輸。 25.橫斷山脈因“橫斷”東西間交通而得名,自古以來,這里交通不便。現在技術的不斷進步,打破了地形對人類的限制,將東西兩側連在一起。興康特大橋位于橫斷山區的大渡河之上,代表著中國的基建成就。下面為橫斷山脈及周邊地區簡圖和興康特大橋景觀及資料。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0分)(1)橫斷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之一,兩側地形、氣候差異顯著。結合所學知識,請將其兩側的地形區和氣候類型填寫在①~④處。① 青藏高原 ;② 高原山地氣候 ; ③ 四川盆地 ;④ 亞熱帶季風氣候 (2)完善下列關系圖,說明橫斷山脈的自然環境對交通的不利影響。① 南北 ;② 大 ;③ 自北向南 (3)興康特大橋修建時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有 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答一種即可)。 (4)結合文字和圖片資料,說明修建興康特大橋的意義。(答兩點即可,2分)參考答案:溝通了東西交通,縮短了通行時間,更方便兩岸人們出行;促進了西藏自治區與外界的經濟交流,帶動當地旅游業及其他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第四章綜合評價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35年,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總結出我國人口分布規律,其所揭示的人口分布格局,至今仍具現實意義。讀我國人口分布和人口地理分界線位置示意圖,完成1~2題。1.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兩端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分別是( )A.黑、滇 B.內蒙古、滇C.吉、藏 D.吉、粵2.我國人口稠密的省級行政區具備的優勢可能有( )①面積更大 ②緯度較高 ③氣候更適宜 ④經濟較發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生活在同一個大家庭中。據此完成3~4題。3.對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描述最準確的是( )A.集中分布B.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C.分散分布D.均勻分布4.有關我國民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南地區B.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C.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D.各民族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如圖是某“驢友”的騎行路線。讀圖,完成5~6題。5.該“驢友”一路上經過了很多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區。這些少數民族最可能是( )①回族 ②傣族 ③蒙古族 ④壯族 ⑤維吾爾族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6.在終點能看到具有當地民族風情的活動是( )A.手鼓舞 B.孔雀舞 C.跳板 D.賽龍舟 農業是我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農業的地區差異顯著。讀我國主要的畜牧業區和種植業區分布圖,完成7~9題。7.圖中①地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交通用地8.我國以種植業為主的省級行政區主要分布在( )A.濕潤、半濕潤區 B.半濕潤、半干旱區C.濕潤、干旱區 D.干旱、半干旱區9.影響我國農業東西部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氣溫 B.地形 C.洋流 D.降水 2024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糧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創美好未來。”讀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圖1)及我國某年糧食供需空間分布示意圖(圖2),完成10~11題。圖1圖210.我國小麥種植與水稻種植的分界線是( )A.秦嶺—淮河一線B.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C.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一線D.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一線11.我國西北多余糧區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比重大 B.水熱組合好C.人口密度小 D.生產能力低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右圖為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分布圖。讀圖,完成12~13題。12.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主要分布在( )A.平原和高原地區B.東部人口稠密地區C.地勢第一級階梯D.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地區13.如今,我國各種植區的水稻,更加高產、抗病、耐旱,主要得益于( )A.育種科技先進 B.農民精耕細作C.消費市場廣闊 D.種植經驗豐富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清潔能源提供動力的汽車,如電動汽車、太陽能汽車,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下圖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分布圖。讀圖,完成14~15題。14.下列工業基地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分布最少的是( )A.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B.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C.遼中南工業基地D.京津冀工業基地15.甲處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主要優勢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勞動力充足C.水資源豐富 D.礦產資源豐富 朝辭北京故宮,午登上海明珠塔。才見平川無際,轉望浦江潮涌。京滬高鐵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下圖為京滬高鐵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16~18題。16.平川無際中的“平川”指的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江漢平原 D.成都平原17.京滬高鐵多以橋梁的方式通過農業種植區,主要目的是( )A.避開凍土 B.保護動物C.美化環境 D.少占耕地18.京滬高鐵開通后帶來的有利影響是( )A.促進北方礦產開采 B.緩解東西運輸壓力C.加強京滬溝通交流 D.縮短兩地實際距離 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1 100架國產無人機現身并開展煙花表演,“中國智造”再次帶給世界美妙的感受。下圖是巴黎無人機煙花表演場景。據此完成19~20題。19.無人機在巴黎的煙花表演,主要得益于我國( )A.重工業的發展B.現代農業的發展C.交通運輸業的發展D.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20.我國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主要依靠( )A.充足的勞動力B.優越的氣候條件C.先進的科學技術D.豐富的礦產資源二、綜合題(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2021年,我國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三孩”政策。讀我國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圖,完成下列問題。(8分)(1)1953—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持續 (填“上升”或“下降”);其中,1964年至1982年間,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呈 (填“上升”或“下降”)趨勢,1982年之后,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呈 (填“上升”或“下降”)趨勢。 (2)七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比重變化最大的年齡組是 歲人口,我國實施“三孩”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達到14%時,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3)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約為 %,接近 社會,請分析其帶來的影響。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 人口遷移中經濟原因是主要的,如為追求更高薪資,改善生活,或為發財致富,謀求事業成功等。此外,政治、宗教、文化和災荒也可能導致人口遷移。中國歷史上曾多次經歷人口遷移,最終形成了現在的人口分布格局。材料二 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示意圖。(1)“安史之亂”引發了人口大規模遷移,使南方地區人口 (填“增加”或“減少”)。 (2)清代至民國中期“闖關東”的人口大部分來自魯和 (填省級行政區簡稱),“走西口”主要是山西省居民遷移到 (填省級行政區名稱)。 (3)受北方及西北草原民族內遷,與漢族長期雜居等多重因素影響,形成了我國各民族目前 的分布特點。(4)經過歷代人口遷移,目前我國人口分布特征是 。 (5)根據材料總結我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因素。(答兩點)(2分)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 對于我國這個有著14多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需放在首位。材料二 圖1為我國主要糧食集中產區分布圖,圖2為我國農產品主產區建設規劃示意圖。(1)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分布在東部 (填“季風區”或“非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區。 (2)東部季風區中,黃淮海平原農產品主產區降水較少,灌溉水源不足,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廣西壯族自治區部分地區位于 農產品主產區,主要糧食作物是 。 (3)非季風區中,河套灌區農產品主產區被稱為“塞外江南”,該地水源主要來自 (填河流名稱)。 (4)東北平原是我國商品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請分析其成為商品糧基地的有利自然條件。(答兩點,2分)(5)“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請你提出可行性建議。(答一點)24.汽車工業是國家綜合國力的縮影,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技術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全球出口戰略布局,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量蟬聯世界第一。下圖為我國汽車產業群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7分)【讀地圖看分布】(1)據圖描述我國多數汽車產業群的空間分布特點。【溯歷史析條件】(2)我國第一個汽車制造廠誕生于東北汽車產業群,東北汽車產業群靠近我國的 工業基地,請分析這里發展汽車工業的有利條件。(答兩點,2分) 【新科技譽全球】(3)總部位于深圳的某汽車制造公司憑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該企業屬于 產業,決定該產業的關鍵是 。 (4)若要把大批的新能源汽車從深圳運到大連港口,宜采用 運輸。 25.橫斷山脈因“橫斷”東西間交通而得名,自古以來,這里交通不便。現在技術的不斷進步,打破了地形對人類的限制,將東西兩側連在一起。興康特大橋位于橫斷山區的大渡河之上,代表著中國的基建成就。下面為橫斷山脈及周邊地區簡圖和興康特大橋景觀及資料。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0分)(1)橫斷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之一,兩側地形、氣候差異顯著。結合所學知識,請將其兩側的地形區和氣候類型填寫在①~④處。① ;② ; ③ ;④(2)完善下列關系圖,說明橫斷山脈的自然環境對交通的不利影響。① ;② ;③(3)興康特大橋修建時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有 (答一種即可)。 (4)結合文字和圖片資料,說明修建興康特大橋的意義。(答兩點即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綜合評價 - 學生版.docx 第四章綜合評價.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