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五上·蒼南期末)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錢塘江畔開著的鐳射燈
B.觀眾手中揮舞的熒光棒
C.天空中圓而亮的月球
2.(2024五上·蒼南期末)如下圖,燈光秀時在漆黑的夜空中會看到一條條五顏六色的光柱,說明( ?。?。
A.光的傳播速度快
B.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C.光遇到鏡面會反射
3.(2024五上·蒼南期末)在會場的燈光下能看到各國運動員入場,這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反射 B.折射 C.沿直線傳播
4.(2024五上·蒼南期末)欣賞完燈光秀后小明乘車回家,路過公園門口,發(fā)現(xiàn)該處設置的一排警示柱(如下圖),當車燈照射過去時,上面的條紋特別醒目,這是因為( ?。?。
A.每到夜晚警示柱中的燈就會亮起,使警示柱發(fā)光
B.警示柱的柱身貼有反光條,車燈照射能反射光線
C.警示柱的材料特殊,白天吸收太陽光的能量以供晚上發(fā)光
5.(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家的車進入小區(qū)地下車庫時發(fā)現(xiàn)通道彎度太大,沒看到對向來車,差點發(fā)生交通事故。他想向小區(qū)物業(yè)提建議在路邊安裝轉彎反光鏡,請你幫小明在下圖中用帶箭頭的線和圓圈(圓圈代表反光鏡的位置)畫出小明看到對向來車時,光的傳播示意圖。
6.(2024五上·蒼南期末)看完燈光秀的小明對光的性質(zhì)很感興趣,他開展了“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改變嗎?”相關研究,如下圖所示。
(1)觀察實驗一的實驗裝置圖,當激光筆發(fā)出的光線斜射入液體中,會產(chǎn)生光   的現(xiàn)象,并在液體底部的紙帶上留下一個光斑。
(2)觀察實驗一的實驗步驟圖,要研究“光在不同液體里的偏折程度一樣嗎?”,小明可在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裝置中選擇    (填序號)兩個裝置進行對比實驗。
(3)在選擇正確的裝置進行對比后,小明記錄紙帶上的光斑位置如下圖所示,可以發(fā)現(xiàn):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清水和鹽水時,   (填“清水”或“鹽水”)對光的偏折能力更強。(液體使光線偏離原傳播方向的角度越大,偏折能力越強。)
(4)小明利用該裝置還研究了“不同濃度液體對光線偏折程度的影響”,實驗記錄如下表。
液體名稱 液體① 液體② 液體③
濃度 濃度低 濃度較低 濃度較高
紙帶上的光斑
①上表中的液體①、液體②、液體③分別是   。
A.濃度1%的蘇打水、濃度2%的糖水、濃度3%的鹽水
B.濃度1%的糖水、濃度2%的糖水、濃度3%的糖水
C.濃度1%的蘇打水、濃度1%的糖水、濃度1%的鹽水
②分析表格中紙帶上的光斑,小明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5)實驗二,要保證實驗順利完成,卡紙中的小孔高度要   。
(6)讓手電筒的光分別從圖甲、乙的①號卡紙的圓孔處照入,能在屏上看到光斑的是圖   。
(7)上題中紙屏上的光斑是( ?。┬螤睢?br/>A. B. C.
7.(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來到廚房,發(fā)現(xiàn)雞蛋的內(nèi)部結構與地球內(nèi)部結構非常相似,請將相應的地球內(nèi)部結構名稱填入下圖方框中。
8.(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對于新疆魔鬼城的形成非常好奇,打算自己動手做模擬實驗。他的實驗設計如下圖,他用沙子捏成了一塊塊“巖石”放置在B區(qū)域,“巖石”下邊的C區(qū)域鋪上沙子和小石子,在沙子的下側放了一臺電風扇,調(diào)整角度吹向沙子和小石子。
(1)通過以上模擬實驗,我們可以推測:由于風的   (填“搬運”或“沉積”)作用,C區(qū)域細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區(qū)域模擬現(xiàn)實生活中形成的   。被帶走的沙子由于風速減弱,在A區(qū)域會發(fā)生    (填“搬運”或“沉積”),從而A區(qū)域模擬現(xiàn)實生活中形成的   。
(2)裹挾著沙子的風經(jīng)過B區(qū)域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3)課堂上我們用了   材料來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4)小明還研究了水的作用對地貌造成影響。如下圖,小明用土堆了一個“山丘”,用水壺灑水模擬降雨。為了讓流水侵蝕土地的實驗現(xiàn)象更容易觀察到,小明可以怎么做?
9.(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想要探究“植被對土地被雨水侵蝕的程度是否有影響?”小明認為:有植被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于是他制作了2個小山丘模型(如下圖)開始探究。
(1)小明認為:有植被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這屬于科學探究的(  )環(huán)節(jié)。
A.提出問題 B.作出假設 C.得出結論
(2)為了保證實驗的公平性,兩組實驗應該保持不變的條件是什么?(請寫出2點)
(3)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能支持小明的觀點的是( ?。?。
A.降雨后,甲模型收集到的雨水較渾濁,乙模型收集到的雨水較清澈
B.降雨后,甲模型的小山丘上徑流清澈,乙模型的小山丘上徑流渾濁
C.降雨后,甲模型的小山丘上溝壑較少,乙模型的小山丘上溝壑較多
10.(2024五上·蒼南期末)人類的日常生活、科研、導航及測繪等都離不開計時。人類的計時儀器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變化過程。
3500多年前,古埃及人發(fā)明了人類最古老的計時工具日晷。接著出現(xiàn)的漏壺是第一個脫離天文現(xiàn)象的計時儀器。1088年,我國宋代的蘇頌發(fā)明的水運儀象臺(水鐘)被認為是第一座真正的機械鐘。
17世紀中期,荷蘭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惠更斯以伽利略發(fā)現(xiàn)的擺的等時性原理為基礎發(fā)明了擺鐘。自此,人類掌握了比較精確的測量時間的方法。
1969年,人們根據(jù)帶電的石英晶體始終在做微小的往返運動(振動)發(fā)明了第一塊石英手表,它的誤差在一天之內(nèi)不會超過1秒。
當今計時最精確的是原子鐘,原子鐘是導航衛(wèi)星的“心臟”。
根據(jù)以上資料,請將下列計時工具按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排列   (填字母)。
A水鐘 B石英鐘 C日晷 D擺鐘 E原子鐘
11.(2024五上·蒼南期末)研究“一柱香”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風會影響香燃燒的快慢,應該在無風的環(huán)境中做實驗
B.實驗中要經(jīng)常吹一吹香,防止香熄滅
C.同一柱香,前四分之一燃燒快,后四分之一燃燒慢
12.(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要制作一個能計時5分鐘的水鐘,他應該按照( ?。┑牟襟E進行。
①實施方案 ②明確問題 ③設計方案 ④測試與改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13.(2024五上·蒼南期末)測試如下圖的水鐘后發(fā)現(xiàn),該水鐘不能保持勻速滴水。上方塑料瓶中水位與時間的變化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14.(2024五上·蒼南期末)影響塑料瓶中水能否以均勻的速度往下流的主要因素是( ?。?。
A.漏水孔的大小
B.塑料瓶的大小
C.塑料瓶中的水位高低
15.(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改進水鐘,如圖所示。受水容器上標注的時間刻度應該是( ?。?。
A. B. C.
16.(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所在的科學小組想要研究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下列圖表是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以及擺的示意圖:
擺的編號 30秒的擺動次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號 35 36 35
2號 36 35 35
3號 19 20 35
4號 20 21 20
(1)表格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屬于實驗操作錯誤產(chǎn)生的,請你用筆將這個數(shù)據(jù)圈出來。
(2)當實驗得到異常數(shù)據(jù)時,小組記錄員說:“記錄時直接改成符合規(guī)律的數(shù)據(jù)吧?!蹦阗澩涗泦T的做法嗎?你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3)利用1號擺和3號擺,可以研究   。
(4)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同一個擺具有 的特點。如果上面示意圖中的5號位置是一個一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那么請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在圖中5號位置畫出這個擺。
17.(2024五上·蒼南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今計時最精確的鐘表沒有誤差
B.交通信號燈需要精確計時,需要用原子鐘計時
C.精確計時很重要,生活中不同事情需要計時的精確度不同
18.(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男生)的體重指數(shù)是22.5,對照《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他的體重屬于(  )。
  五年級男生 五年級女生
體重指數(shù)(BMI) 肥胖:≥24.2 肥胖:≥23
低體重:≤14.3 低體重:≤13.7
超重:21.5-24.1 超重:20.6-22.9
正常:14.4-21.4 正常:13.8-20.5
A.超重 B.正常 C.低體重
19.(2024五上·蒼南期末)如下圖,運動員揮拍擊球時上臂(大臂)上方的肌肉所處的狀態(tài)是( ?。?。
A.收縮 B.舒張 C.無法判斷
20.(2024五上·蒼南期末)如下圖,挖掘機的部分結構與我們?nèi)梭w的某些結構相似。圖乙中的①稱作動臂,②稱作斗桿,這兩處結構起到支撐作用;②③和④是能夠提供動力的液壓桿;⑤處能靈活轉動;其中①、③、⑤分別相當于人體中的(  )。
A.骨、關節(jié)、肌肉 B.關節(jié)、肌肉、骨 C.骨、肌肉、關節(jié)
21.(2024五上·蒼南期末)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以及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組成(如下圖所示)。
(1)看到“飛來的羽毛球”,運動員快速做出擊球動作,此時“飛來的羽毛球”是   (填“刺激”或“反應”),接收該信息的器官是   ,下達“做出擊球動作”指令的是   。
(2)這個時候如果傳出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故障,那么運動員(  )。
A.看不到“飛來的羽毛球”,沒有“做出擊球動作”
B.看到“飛來的羽毛球”并“做出擊球動作”
C.看到“飛來的羽毛球”,沒有“做出擊球動作”
(3)請你寫出1種日常生活中我們保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方法:   。
22.(2024五上·蒼南期末)羽毛球賽場上,運動員心跳加快,實際上我們的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把血液輸送到全身。下面是小明所在的科學小組模擬“心臟跳動和血液流動”的實驗,請據(jù)此回答。
實驗內(nèi)容 模擬心臟跳動和血液流動
實驗材料 水槽、塑料管、吸耳球
實驗步驟 把塑料管一端和吸耳球相連,另一端放在水槽里,反復擠壓和松開吸耳球,仔細觀察現(xiàn)象
操作要點 實驗時水槽中的水要適量
(1)如上圖所示,A(吸耳球)模擬的是   ,B(塑料管)模擬的是   。
(2)實驗中會在水中滴加少量紅墨水,原因是( ?。?。
A.紅墨水和血液的顏色相似
B.模擬血液的同時,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C.為了美觀
(3)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運動員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長
B.運動員運動時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所以心跳會加快
C.運動員在睡眠中,氧氣的需求量減少,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減少,心臟得到較多的休息
(4)用手反復擠壓吸耳球較長一段時間,你會感覺到(  )。
A.手依然很輕松
B.剛開始時吃力,后來習慣了
C.手很酸痛,擠壓速度變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舞臺上發(fā)光的鐳射燈、觀眾手中的熒光棒都屬于光源;空中的月球是反射的太陽光,不屬于光源。
2.【答案】B
【知識點】光源;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A: 光的傳播速于光柱無關;B: 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符合題意。光由光源發(fā)出,在同種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燈光秀時在漆黑的夜空中會看到一條條五顏六色的光柱,說明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C: 光遇到鏡面會反射 ,不符合題意。光在夜空沒有鏡面無法反射,是直線傳播。
3.【答案】A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在會場的燈光下能看到各國運動員入場,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這是因為燈光發(fā)出的光線照射到物體上,然后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使我們能夠看到物體。
4.【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A: 每到夜晚警示柱中的燈就會亮起,使警示柱發(fā)光 。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不是光源。B: 警示柱的柱身貼有反光條,車燈照射能反射光線 。眼睛是我們的視覺器官,當物體發(fā)出的光或物體反射的光進入到人的眼睛,使我們能看到物體。警示柱的柱身貼有反光條,車燈照射能反射光線,所以當車燈照射過去時,上面的條紋特別醒目。C: 警示柱的材料特殊,白天吸收太陽光的能量以供晚上發(fā)光 ;說法錯誤。
5.【答案】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在兩種物質(zhì)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zhì)中的現(xiàn)象,叫作光的反射。我們可以在彎道中間點的位置安裝反光鏡。首先,在彎道中間點的外側位置畫一個圓圈表示凸透鏡并在旁邊注明安裝位置彎道;接著畫兩條帶箭頭的直線,第一條從對向來車畫到反光鏡;第二條從反光鏡畫到小明的車。這樣,我們就可以完整地表示出光的傳播路徑:光直線傳播和鏡面反射。
6.【答案】(1)折射
(2)①③
(3)鹽水
(4)B;同種液體濃度越高對光線的偏折程度越大
(5)相同
(6)甲
(7)A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zhì)的交界處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不同介質(zhì)對光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1)當激光筆發(fā)出的光線斜射入液體中,會產(chǎn)生光發(fā)生折射的現(xiàn)象。光的折射是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是,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
(2)為了對比不同液體的偏折程度,需要選擇兩種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根據(jù)題目描述,可以選擇①和③兩個裝置進行對比實驗;因為它們共同點:激光筆的入射角度和位置、液體容器規(guī)格等相同,不同 ;①可能是清水③ 可能是鹽水。
(3)根據(jù)光斑的位置對比分析,鹽水的光斑更遠離入射點,說明光在鹽水傳播時,傳播的角度大,偏折能力強。因此填“鹽水”。
(4)根據(jù)研究不同濃度液體對光線偏折程度的影響實驗記錄和選項,液體①、液體②、液體③應該是同種液體的不同濃度。A: 蘇打水、糖水、鹽水 三種不同濃度的液體,不符合實驗要求。B:(濃度1%的糖水、濃度2%的糖水、濃度3%的糖水)同種物質(zhì),不同濃度;可以進行對比實驗。根據(jù)表格中光斑的位置,可以得出結論:同種液體濃度越高對光線的偏折程度越大。
(5)研究光直線傳播,為了確保光能順利通過小孔并形成光斑,小孔的高度應該與手電筒光源的高度相同。
(6)讓手電筒的光分別從圖甲、乙的①號卡紙的圓孔處照入,能在屏上看到光斑的是圖甲,圖乙各個小孔的高度不在同一高度,圖甲的設置能夠使光通過小孔并在屏上形成光斑;圖乙的設置①的光被 ② 擋住了,沒有在屏上形成光斑。
(7)A:光是沿直線傳播并通過小孔,那么光斑的形狀應該與小孔的形狀相同,是圓孔,光斑也是圓形。B、C圓孔發(fā)生偏折,不符合題意。
(1)觀察實驗一的實驗裝置圖,當激光筆發(fā)出的光線斜射入液體中,會產(chǎn)生光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是光的折射。
(2)為了對比不同液體的偏折程度,需要選擇兩種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根據(jù)題目描述,可以選擇①和③兩個裝置進行對比實驗。
(3)根據(jù)光斑的位置,鹽水的光斑更遠離入射點,說明鹽水對光的偏折能力更強。因此填“鹽水”。
(4)根據(jù)研究不同濃度液體對光線偏折程度的影響實驗記錄和選項,液體①、液體②、液體③應該是同種液體的不同濃度,因此選擇B(濃度1%的糖水、濃度2%的糖水、濃度3%的糖水)。根據(jù)表格中光斑的位置,可以得出結論:同種液體濃度越高對光線的偏折程度越大。
(5)為了確保光能順利通過小孔并形成光斑,小孔的高度應該與手電筒光源的高度相同。因此填“相同”。
(6)讓手電筒的光分別從圖甲、乙的①號卡紙的圓孔處照入,能在屏上看到光斑的是圖甲,圖乙各個小孔的高度不在同一高度,圖甲的設置能夠使光通過小孔并在屏上形成光斑。
(7)光是沿直線傳播并通過小孔,那么光斑的形狀應該與小孔的形狀相同,是圓孔,光斑也是圓形。因此選擇A(圓形)。
7.【答案】①地幔②地核
【知識點】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
【解析】【分析】 地球內(nèi)部結構是指地球內(nèi)部的分層結構,地球內(nèi)部從外到內(nèi)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底殼是最外層堅硬的部分;地幔是位于底殼之下呈固態(tài)或粘液狀;地核位于中心,分為內(nèi)核和外核。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雞蛋,蛋殼相當于地球的地殼,蛋白相當于地幔,蛋黃相當于地核。
8.【答案】(1)搬運;戈壁;沉積;沙漠
(2)對B區(qū)域的巖石不斷磨蝕
(3)砂紙
(4)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細沙
【知識點】風對地貌的影響
【解析】【分析】由于溫度變化、水、空氣、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響,給地表或近地表的巖石造成的破壞,稱為風化作用,風化的過程相對而言是緩慢的。(1)風的作用會對地形地貌產(chǎn)生影響。大面積砂礫沉積形成的地貌是沙漠;表面留下砂礫、石塊是戈壁。由于風的搬運作用,C區(qū)域細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區(qū)域容易形成戈壁,被帶走的沙子由于風速減弱,在A區(qū)域會沉積下來,從而A區(qū)域容易形成沙漠。
(2)當風刮過地面的時候,沙子在風力的作用下發(fā)聲撞擊摩擦,這種作用叫做風蝕磨蝕作用;通過磨蝕巖石變得得很光滑,形成獨特的景觀。
(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們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課堂上我們用了砂紙材料來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因為砂紙表面附著砂礫,可以模擬風中裹著砂礫。
(4)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并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侵蝕。流水侵蝕土地的現(xiàn)象不明顯,所以我們可以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細沙,這樣可以讓實驗現(xiàn)象更容易觀察到。彩色細沙與普通土壤形成差異,方面進行實驗觀察水對地貌的影響。
(1)風的作用會對地形地貌產(chǎn)生影響。由于風的搬運作用,C區(qū)域細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區(qū)域容易形成戈壁,被帶走的沙子由于風速減弱,在A區(qū)域會沉積下來,從而A區(qū)域容易形成沙漠。
(2)當風刮過地面的時候,風能吹起黏土和細沙,風中攜帶的沙碰到巖石還可以把巖石磨蝕得很光滑,形成獨特的景觀。
(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們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課堂上我們用了砂紙材料來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4)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并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侵蝕。流水侵蝕土地的現(xiàn)象不明顯,所以我們可以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細沙,這樣可以讓實驗現(xiàn)象更容易觀察到。
9.【答案】(1)B
(2)土地的坡度大小、降雨量大小
(3)A
【知識點】降雨對土地帶來的變化;水對地貌的影響
【解析】【分析】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沒有植被覆蓋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蝕。(1)A:提出問題,不符合題干的觀點;B:做出假設符合題干觀點??茖W探究的基本過程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六個步驟。小明認為:有植被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這屬于科學探究的作出假設環(huán)節(jié)。C:得出結論,跟題干觀點不相符合。
(2)為了對比實驗,確保實驗的公平,要保持兩個不變的條件才能進行對比實驗。即土地的坡度大小和降雨量對植被的影響。
(3)A: 降雨后,甲模型收集到的雨水較渾濁,乙模型收集到的雨水較清澈 ;甲水渾濁說明含沙量多,乙雨水清澈說明含沙量少。說明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蝕的情況與植被覆蓋情況有關,植被覆蓋情況好,侵蝕較少,植被覆蓋情況差,侵蝕較多。B: 降雨后,甲模型的小山丘上徑流清澈,含沙少;乙模型的小山丘上徑流渾濁 ,含沙多。說明植被攔截了泥沙;不符合題干。C: 降雨后,甲模型的小山丘上溝壑較少,說明土壤被侵蝕少;乙模型的小山丘上溝壑較多 ,土壤被侵蝕多。不符合題意。
(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六個步驟。小明認為:有植被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這屬于科學探究的作出假設環(huán)節(jié)。
(2)對比實驗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由于研究的是植被對土地被雨水侵蝕的程度是否有影響,所以唯一的變量是植被,其他條件比如土地坡度、降雨量的大小都要保持不變。
(3)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蝕的情況與植被覆蓋情況有關,植被覆蓋情況好,侵蝕較少,植被覆蓋情況差,侵蝕較多。所以能支持小明的觀點的是降雨后,甲模型沒有植被,收集到的雨水較渾濁;乙模型有植被,收集到的雨水較清澈。
10.【答案】CADBE
【知識點】古代計時工具
【解析】【分析】計時工具的進化本質(zhì)是對 “時間計量基準” 的不斷優(yōu)化:從依賴不可控的自然現(xiàn)象(如日晷、水鐘),到設計可控的機械運動(鐘擺),再到利用微觀世界的穩(wěn)定規(guī)律(石英鐘、原子鐘),最終實現(xiàn)計時精度從 “粗略” 到 “極致” 的飛躍。
11.【答案】A
【知識點】古代計時工具
【解析】【分析】計時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來測量時間的裝置,我們測量時間使用秒表計時,可以精確測量時間。
A:風會影響香燃燒的快慢,應該在無風的環(huán)境中做實驗,說法正確; 風會加快空氣流動,使香燃燒時周圍的氧氣供給量增加,從而可能導致燃燒速度加快。
B:實驗中我們不能吹香,會影響實驗效果,說法錯誤;吹氣會改變向周圍的空氣流動。
C:同一柱香,燃燒相同長度的香所用時間大致相同,說法錯誤。
12.【答案】C
【知識點】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A:違背科學流程;B:邏輯混亂 C:符合題意。工程實施按照一定的流程來操作,確保工程任務高質(zhì)量完成,流程一般是明確問題、前期研究、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改進、展示交流。小明要制作一個能計時5分鐘的水鐘,他應該按照明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方案、測試與改進的步驟進行。
13.【答案】B
【知識點】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 A:水位勻速下降,但題意說明水鐘不能保持勻速水滴。不符合要求。B:符合題意。觀察圖中的水鐘,這是一個泄水型水鐘,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C:由慢到快,不符合物理現(xiàn)象。
14.【答案】C
【知識點】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 A: 漏水孔的大小 ;不是影響水流速度的原因。B:塑料瓶的大小也不是影響水流速度的因素。C: 塑料瓶中的水位高低 ,符合題意。影響塑料瓶中水能否以均勻的速度往下流的主要因素是水位的高低。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
15.【答案】C
【知識點】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 A:刻度3、4、5和0、1、2的位置不一致,不符合題意。B:刻度0、1、2和3、4、5不一致,不符合題意。C:刻度一致。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圖中的水鐘能夠保持一定的水位高度不變,所以受水容器上標注的時間刻度應該是均勻的,即C。
16.【答案】(1)圈“3號第三次35”
(2)不贊同,應重復實驗,找出實驗誤差記錄實際數(shù)據(jù)
(3)擺繩長度與擺的快慢因素的關系
(4)等時性
【知識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擺長是固定點到擺錘重心的距離。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幅大小無關,與擺錘重量無關。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1)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證明單擺具有等時性。在三次實驗中,第一次19,第二次20;前面兩次是正常,第三次35,這個數(shù)據(jù)屬于實驗操作錯誤產(chǎn)生的。
(2)不贊成記錄員說法,做實驗要實事求是;所以如果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了異常數(shù)據(jù),我們應該重新再做一次,重新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而不是直接改成符合規(guī)律的數(shù)據(jù)。
(3) 根據(jù)題干可知,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1號擺30秒約35次,3號擺約20次;可以看出由于1號擺和3號擺的變量是擺繩長度,所以研究的是擺繩長度與擺的快慢因素的關系;擺繩越長,擺動越慢。
(4)同一個擺是等時性。擺動快慢與擺繩長度成反比;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如果上面示意圖中的5號位置是一個一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那么此擺長應該比3、4號擺的擺長短,要比1號和2號的擺長要長一些。
(1)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證明單擺具有等時性。在三次實驗中,數(shù)據(jù)有1次或者2次誤差是正常的,所以“3號第三次35”這個數(shù)據(jù)屬于實驗操作錯誤產(chǎn)生的。
(2)如果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了異常數(shù)據(jù),我們應該重新再做一次,重新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而不是直接改成符合規(guī)律的數(shù)據(jù)。
(3)根據(jù)題干可知,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由于1號擺和3號擺的變量是擺繩長度,所以研究的是擺繩長度與擺的快慢因素的關系。
(4)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證明單擺具有等時性。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如果上面示意圖中的5號位置是一個一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那么此擺長應該比3、4號擺的擺長短,要比1號和2號的擺長要長一些。
17.【答案】C
【知識點】計時工具
【解析】【分析】A:“當今計時最精確的鐘表沒有誤差”(錯誤)原子鐘雖為現(xiàn)代最精確計時工具,但仍存在誤差。
B:“交通信號燈需用原子鐘計時”(錯誤)交通信號燈計時精度通常為秒,普通電子計時器(如石英鐘)已滿足需求。
C:“不同事情對計時精度需求不同”(正確)計時精度應與實際需求匹配,避免 “過度精確” 或 “精度不足”。
18.【答案】A
【知識點】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解答】A:超重,符合上面題意。體重指數(shù)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小明(男生)的體重指數(shù)是22.5,他的體重屬于超重。B:小明的體重指數(shù)22.5,超出正常范圍,不符合題意。C:小明的體重超出差不多一倍,低體重不符合題意。
19.【答案】A
【知識點】關節(jié)和肌肉的運動
【解析】【分析】A:收縮,拍球時,弘二頭肌收縮提供驅動力。B:舒張,弘二頭肌放松無法提供驅動力,揮拍力量減弱。C:無法判斷,沒有明確肌肉狀態(tài)。
20.【答案】C
【知識點】關節(jié)和肌肉的運動
【解析】【分析】A:對應位置顛倒;錯誤。 ③ 對應肌肉, ⑤ 對應關節(jié)。B: ① 是支撐結構,對應骨; ⑤ 是轉動位置,對應關節(jié)。C:正確。運動系統(tǒng)的構成包括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關節(jié)起支點作用,肌肉起動力作用,骨骼起杠桿作用。圖乙中的①稱作動臂,③是能夠提供動力的液壓桿;⑤處能靈活轉動;所以①、③、⑤分別相當于人體中的骨、肌肉、關節(jié)。
21.【答案】(1)刺激;眼;大腦
(2)C
(3)注意適當休息
【知識點】神經(jīng)系統(tǒng)
【解析】【分析】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脊髓和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組成,它們是協(xié)同工作的。腦和脊髓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發(fā)出的腦神經(jīng)和由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jīng)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
(1)當人體受到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時,都會由傳入神經(jīng)將信號傳到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jīng)使身體做出反應??吹健帮w來的羽毛球”,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運動員快速做出擊球動作,是刺激反應;羽毛球的視覺信息通過光纖傳遞,由眼睛接收;眼睛接收后,經(jīng)神經(jīng)傳到大腦由大腦處理信息下達擊拍指令,屬于神經(jīng)中樞的決策功能。
(2)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它總是在不斷地發(fā)送和接收信息。 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效應器”。 這個時候如果傳出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故障,那么運動員無法傳遞信息給大腦,大腦就無法給出指令,所以運動員看到“飛米的羽毛球”,沒有“做出擊球動作”。
(3)神經(jīng)系統(tǒng)持續(xù)工作會出現(xiàn)疲勞,保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方法有保持正確的坐姿,保護脊髓; 乘車時系好安全帶;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參加體育活動等。
(1)當人體受到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時,都會由傳入神經(jīng)將信號傳到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jīng)使身體做出反應。看到“飛來的羽毛球”,運動員快速做出擊球動作,此時“飛來的羽毛球”是刺激,接收該信息的器官是眼,下達“做出擊球動作”指令的是大腦。
(2)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它總是在不斷地發(fā)送和接收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需要通過身體的聯(lián)絡員——神經(jīng)系統(tǒng)來完成。這個時候如果傳出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故障,那么運動員無法傳遞信息給大腦,大腦就無法給出指令,所以運動員看到“飛米的羽毛球”,沒有“做出擊球動作”。
(3)保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方法有保持正確的坐姿,保護脊髓;乘車時系好安全帶;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參加體育活動等。
22.【答案】(1)心臟;血管
(2)B
(3)A
(4)C
【知識點】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心臟總是有規(guī)律地收縮和舒張,收縮時,心臟把血液壓入動脈,舒張時,血液從靜脈流回心臟。心臟每次收縮和舒張一次,我們稱心跳一次。心臟每跳動一次,心房、心室的舒張期比收縮期要長一些,結果使心肌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并使血液充分地流回到心臟。(1)在模擬心臟跳動的實驗中,吸耳球通過擠壓和舒張產(chǎn)生壓力變化,吸耳球相當于心臟,塑料管相當于血管。擠壓洗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心臟肌肉舒張,液體流動模擬血液循環(huán)。
(2)水是無色透明的,我們無法清除觀察到水的流動。血是紅色的,實驗中會在水中滴加少量紅墨水,是為了模擬血液的同時,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3)A.運動員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長,錯誤;運動員長期訓練心肌增強,肺活量大,所以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更短;
B.運動員運動時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所以心跳會加快,正確;
C.運動員在睡眠中,氧氣的需求量減少,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減少,心臟得到較多的休息,正確。
(4)在模擬心臟跳動的實驗中,擠壓洗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心臟肌肉舒張。用手反復擠壓吸耳球較長一段時間,擠壓過程中消耗手的能量;所以我們會感覺到手很酸痛,擠壓速度變慢。
(1)在模擬心臟跳動的實驗中,洗耳球相當于心臟,塑料管相當于血管。擠壓洗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心臟肌肉舒張,液體流動模擬血液循環(huán)。
(2)水是無色透明的,我們無法清除觀察到水的流動。實驗中會在水中滴加少量紅墨水,是為了模擬血液的同時,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3)A.運動員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長,錯誤;運動員肺活量大,所以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少;
B.運動員運動時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所以心跳會加快,正確;
C.運動員在睡眠中,氧氣的需求量減少,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減少,心臟得到較多的休息,正確。
(4)在模擬心臟跳動的實驗中,擠壓洗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心臟肌肉舒張。用手反復擠壓吸耳球較長一段時間,我們會感覺到手很酸痛,擠壓速度變慢。
1 / 1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五上·蒼南期末)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錢塘江畔開著的鐳射燈
B.觀眾手中揮舞的熒光棒
C.天空中圓而亮的月球
【答案】C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舞臺上發(fā)光的鐳射燈、觀眾手中的熒光棒都屬于光源;空中的月球是反射的太陽光,不屬于光源。
2.(2024五上·蒼南期末)如下圖,燈光秀時在漆黑的夜空中會看到一條條五顏六色的光柱,說明( ?。?。
A.光的傳播速度快
B.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C.光遇到鏡面會反射
【答案】B
【知識點】光源;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A: 光的傳播速于光柱無關;B: 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符合題意。光由光源發(fā)出,在同種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燈光秀時在漆黑的夜空中會看到一條條五顏六色的光柱,說明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C: 光遇到鏡面會反射 ,不符合題意。光在夜空沒有鏡面無法反射,是直線傳播。
3.(2024五上·蒼南期末)在會場的燈光下能看到各國運動員入場,這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反射 B.折射 C.沿直線傳播
【答案】A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在會場的燈光下能看到各國運動員入場,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這是因為燈光發(fā)出的光線照射到物體上,然后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使我們能夠看到物體。
4.(2024五上·蒼南期末)欣賞完燈光秀后小明乘車回家,路過公園門口,發(fā)現(xiàn)該處設置的一排警示柱(如下圖),當車燈照射過去時,上面的條紋特別醒目,這是因為( ?。?。
A.每到夜晚警示柱中的燈就會亮起,使警示柱發(fā)光
B.警示柱的柱身貼有反光條,車燈照射能反射光線
C.警示柱的材料特殊,白天吸收太陽光的能量以供晚上發(fā)光
【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A: 每到夜晚警示柱中的燈就會亮起,使警示柱發(fā)光 。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不是光源。B: 警示柱的柱身貼有反光條,車燈照射能反射光線 。眼睛是我們的視覺器官,當物體發(fā)出的光或物體反射的光進入到人的眼睛,使我們能看到物體。警示柱的柱身貼有反光條,車燈照射能反射光線,所以當車燈照射過去時,上面的條紋特別醒目。C: 警示柱的材料特殊,白天吸收太陽光的能量以供晚上發(fā)光 ;說法錯誤。
5.(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家的車進入小區(qū)地下車庫時發(fā)現(xiàn)通道彎度太大,沒看到對向來車,差點發(fā)生交通事故。他想向小區(qū)物業(yè)提建議在路邊安裝轉彎反光鏡,請你幫小明在下圖中用帶箭頭的線和圓圈(圓圈代表反光鏡的位置)畫出小明看到對向來車時,光的傳播示意圖。
【答案】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在兩種物質(zhì)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zhì)中的現(xiàn)象,叫作光的反射。我們可以在彎道中間點的位置安裝反光鏡。首先,在彎道中間點的外側位置畫一個圓圈表示凸透鏡并在旁邊注明安裝位置彎道;接著畫兩條帶箭頭的直線,第一條從對向來車畫到反光鏡;第二條從反光鏡畫到小明的車。這樣,我們就可以完整地表示出光的傳播路徑:光直線傳播和鏡面反射。
6.(2024五上·蒼南期末)看完燈光秀的小明對光的性質(zhì)很感興趣,他開展了“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改變嗎?”相關研究,如下圖所示。
(1)觀察實驗一的實驗裝置圖,當激光筆發(fā)出的光線斜射入液體中,會產(chǎn)生光   的現(xiàn)象,并在液體底部的紙帶上留下一個光斑。
(2)觀察實驗一的實驗步驟圖,要研究“光在不同液體里的偏折程度一樣嗎?”,小明可在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裝置中選擇    (填序號)兩個裝置進行對比實驗。
(3)在選擇正確的裝置進行對比后,小明記錄紙帶上的光斑位置如下圖所示,可以發(fā)現(xiàn):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清水和鹽水時,   (填“清水”或“鹽水”)對光的偏折能力更強。(液體使光線偏離原傳播方向的角度越大,偏折能力越強。)
(4)小明利用該裝置還研究了“不同濃度液體對光線偏折程度的影響”,實驗記錄如下表。
液體名稱 液體① 液體② 液體③
濃度 濃度低 濃度較低 濃度較高
紙帶上的光斑
①上表中的液體①、液體②、液體③分別是   。
A.濃度1%的蘇打水、濃度2%的糖水、濃度3%的鹽水
B.濃度1%的糖水、濃度2%的糖水、濃度3%的糖水
C.濃度1%的蘇打水、濃度1%的糖水、濃度1%的鹽水
②分析表格中紙帶上的光斑,小明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5)實驗二,要保證實驗順利完成,卡紙中的小孔高度要   。
(6)讓手電筒的光分別從圖甲、乙的①號卡紙的圓孔處照入,能在屏上看到光斑的是圖   。
(7)上題中紙屏上的光斑是( ?。┬螤?。
A. B. C.
【答案】(1)折射
(2)①③
(3)鹽水
(4)B;同種液體濃度越高對光線的偏折程度越大
(5)相同
(6)甲
(7)A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zhì)的交界處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不同介質(zhì)對光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1)當激光筆發(fā)出的光線斜射入液體中,會產(chǎn)生光發(fā)生折射的現(xiàn)象。光的折射是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是,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
(2)為了對比不同液體的偏折程度,需要選擇兩種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根據(jù)題目描述,可以選擇①和③兩個裝置進行對比實驗;因為它們共同點:激光筆的入射角度和位置、液體容器規(guī)格等相同,不同 ;①可能是清水③ 可能是鹽水。
(3)根據(jù)光斑的位置對比分析,鹽水的光斑更遠離入射點,說明光在鹽水傳播時,傳播的角度大,偏折能力強。因此填“鹽水”。
(4)根據(jù)研究不同濃度液體對光線偏折程度的影響實驗記錄和選項,液體①、液體②、液體③應該是同種液體的不同濃度。A: 蘇打水、糖水、鹽水 三種不同濃度的液體,不符合實驗要求。B:(濃度1%的糖水、濃度2%的糖水、濃度3%的糖水)同種物質(zhì),不同濃度;可以進行對比實驗。根據(jù)表格中光斑的位置,可以得出結論:同種液體濃度越高對光線的偏折程度越大。
(5)研究光直線傳播,為了確保光能順利通過小孔并形成光斑,小孔的高度應該與手電筒光源的高度相同。
(6)讓手電筒的光分別從圖甲、乙的①號卡紙的圓孔處照入,能在屏上看到光斑的是圖甲,圖乙各個小孔的高度不在同一高度,圖甲的設置能夠使光通過小孔并在屏上形成光斑;圖乙的設置①的光被 ② 擋住了,沒有在屏上形成光斑。
(7)A:光是沿直線傳播并通過小孔,那么光斑的形狀應該與小孔的形狀相同,是圓孔,光斑也是圓形。B、C圓孔發(fā)生偏折,不符合題意。
(1)觀察實驗一的實驗裝置圖,當激光筆發(fā)出的光線斜射入液體中,會產(chǎn)生光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是光的折射。
(2)為了對比不同液體的偏折程度,需要選擇兩種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根據(jù)題目描述,可以選擇①和③兩個裝置進行對比實驗。
(3)根據(jù)光斑的位置,鹽水的光斑更遠離入射點,說明鹽水對光的偏折能力更強。因此填“鹽水”。
(4)根據(jù)研究不同濃度液體對光線偏折程度的影響實驗記錄和選項,液體①、液體②、液體③應該是同種液體的不同濃度,因此選擇B(濃度1%的糖水、濃度2%的糖水、濃度3%的糖水)。根據(jù)表格中光斑的位置,可以得出結論:同種液體濃度越高對光線的偏折程度越大。
(5)為了確保光能順利通過小孔并形成光斑,小孔的高度應該與手電筒光源的高度相同。因此填“相同”。
(6)讓手電筒的光分別從圖甲、乙的①號卡紙的圓孔處照入,能在屏上看到光斑的是圖甲,圖乙各個小孔的高度不在同一高度,圖甲的設置能夠使光通過小孔并在屏上形成光斑。
(7)光是沿直線傳播并通過小孔,那么光斑的形狀應該與小孔的形狀相同,是圓孔,光斑也是圓形。因此選擇A(圓形)。
7.(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來到廚房,發(fā)現(xiàn)雞蛋的內(nèi)部結構與地球內(nèi)部結構非常相似,請將相應的地球內(nèi)部結構名稱填入下圖方框中。
【答案】①地幔②地核
【知識點】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
【解析】【分析】 地球內(nèi)部結構是指地球內(nèi)部的分層結構,地球內(nèi)部從外到內(nèi)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底殼是最外層堅硬的部分;地幔是位于底殼之下呈固態(tài)或粘液狀;地核位于中心,分為內(nèi)核和外核。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雞蛋,蛋殼相當于地球的地殼,蛋白相當于地幔,蛋黃相當于地核。
8.(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對于新疆魔鬼城的形成非常好奇,打算自己動手做模擬實驗。他的實驗設計如下圖,他用沙子捏成了一塊塊“巖石”放置在B區(qū)域,“巖石”下邊的C區(qū)域鋪上沙子和小石子,在沙子的下側放了一臺電風扇,調(diào)整角度吹向沙子和小石子。
(1)通過以上模擬實驗,我們可以推測:由于風的   (填“搬運”或“沉積”)作用,C區(qū)域細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區(qū)域模擬現(xiàn)實生活中形成的   。被帶走的沙子由于風速減弱,在A區(qū)域會發(fā)生    (填“搬運”或“沉積”),從而A區(qū)域模擬現(xiàn)實生活中形成的   。
(2)裹挾著沙子的風經(jīng)過B區(qū)域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3)課堂上我們用了   材料來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4)小明還研究了水的作用對地貌造成影響。如下圖,小明用土堆了一個“山丘”,用水壺灑水模擬降雨。為了讓流水侵蝕土地的實驗現(xiàn)象更容易觀察到,小明可以怎么做?
【答案】(1)搬運;戈壁;沉積;沙漠
(2)對B區(qū)域的巖石不斷磨蝕
(3)砂紙
(4)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細沙
【知識點】風對地貌的影響
【解析】【分析】由于溫度變化、水、空氣、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響,給地表或近地表的巖石造成的破壞,稱為風化作用,風化的過程相對而言是緩慢的。(1)風的作用會對地形地貌產(chǎn)生影響。大面積砂礫沉積形成的地貌是沙漠;表面留下砂礫、石塊是戈壁。由于風的搬運作用,C區(qū)域細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區(qū)域容易形成戈壁,被帶走的沙子由于風速減弱,在A區(qū)域會沉積下來,從而A區(qū)域容易形成沙漠。
(2)當風刮過地面的時候,沙子在風力的作用下發(fā)聲撞擊摩擦,這種作用叫做風蝕磨蝕作用;通過磨蝕巖石變得得很光滑,形成獨特的景觀。
(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們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課堂上我們用了砂紙材料來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因為砂紙表面附著砂礫,可以模擬風中裹著砂礫。
(4)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并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侵蝕。流水侵蝕土地的現(xiàn)象不明顯,所以我們可以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細沙,這樣可以讓實驗現(xiàn)象更容易觀察到。彩色細沙與普通土壤形成差異,方面進行實驗觀察水對地貌的影響。
(1)風的作用會對地形地貌產(chǎn)生影響。由于風的搬運作用,C區(qū)域細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區(qū)域容易形成戈壁,被帶走的沙子由于風速減弱,在A區(qū)域會沉積下來,從而A區(qū)域容易形成沙漠。
(2)當風刮過地面的時候,風能吹起黏土和細沙,風中攜帶的沙碰到巖石還可以把巖石磨蝕得很光滑,形成獨特的景觀。
(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們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課堂上我們用了砂紙材料來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4)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并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侵蝕。流水侵蝕土地的現(xiàn)象不明顯,所以我們可以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細沙,這樣可以讓實驗現(xiàn)象更容易觀察到。
9.(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想要探究“植被對土地被雨水侵蝕的程度是否有影響?”小明認為:有植被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于是他制作了2個小山丘模型(如下圖)開始探究。
(1)小明認為:有植被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這屬于科學探究的( ?。┉h(huán)節(jié)。
A.提出問題 B.作出假設 C.得出結論
(2)為了保證實驗的公平性,兩組實驗應該保持不變的條件是什么?(請寫出2點)
(3)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能支持小明的觀點的是( ?。?。
A.降雨后,甲模型收集到的雨水較渾濁,乙模型收集到的雨水較清澈
B.降雨后,甲模型的小山丘上徑流清澈,乙模型的小山丘上徑流渾濁
C.降雨后,甲模型的小山丘上溝壑較少,乙模型的小山丘上溝壑較多
【答案】(1)B
(2)土地的坡度大小、降雨量大小
(3)A
【知識點】降雨對土地帶來的變化;水對地貌的影響
【解析】【分析】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沒有植被覆蓋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蝕。(1)A:提出問題,不符合題干的觀點;B:做出假設符合題干觀點??茖W探究的基本過程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六個步驟。小明認為:有植被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這屬于科學探究的作出假設環(huán)節(jié)。C:得出結論,跟題干觀點不相符合。
(2)為了對比實驗,確保實驗的公平,要保持兩個不變的條件才能進行對比實驗。即土地的坡度大小和降雨量對植被的影響。
(3)A: 降雨后,甲模型收集到的雨水較渾濁,乙模型收集到的雨水較清澈 ;甲水渾濁說明含沙量多,乙雨水清澈說明含沙量少。說明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蝕的情況與植被覆蓋情況有關,植被覆蓋情況好,侵蝕較少,植被覆蓋情況差,侵蝕較多。B: 降雨后,甲模型的小山丘上徑流清澈,含沙少;乙模型的小山丘上徑流渾濁 ,含沙多。說明植被攔截了泥沙;不符合題干。C: 降雨后,甲模型的小山丘上溝壑較少,說明土壤被侵蝕少;乙模型的小山丘上溝壑較多 ,土壤被侵蝕多。不符合題意。
(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六個步驟。小明認為:有植被覆蓋可以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這屬于科學探究的作出假設環(huán)節(jié)。
(2)對比實驗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由于研究的是植被對土地被雨水侵蝕的程度是否有影響,所以唯一的變量是植被,其他條件比如土地坡度、降雨量的大小都要保持不變。
(3)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蝕的情況與植被覆蓋情況有關,植被覆蓋情況好,侵蝕較少,植被覆蓋情況差,侵蝕較多。所以能支持小明的觀點的是降雨后,甲模型沒有植被,收集到的雨水較渾濁;乙模型有植被,收集到的雨水較清澈。
10.(2024五上·蒼南期末)人類的日常生活、科研、導航及測繪等都離不開計時。人類的計時儀器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變化過程。
3500多年前,古埃及人發(fā)明了人類最古老的計時工具日晷。接著出現(xiàn)的漏壺是第一個脫離天文現(xiàn)象的計時儀器。1088年,我國宋代的蘇頌發(fā)明的水運儀象臺(水鐘)被認為是第一座真正的機械鐘。
17世紀中期,荷蘭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惠更斯以伽利略發(fā)現(xiàn)的擺的等時性原理為基礎發(fā)明了擺鐘。自此,人類掌握了比較精確的測量時間的方法。
1969年,人們根據(jù)帶電的石英晶體始終在做微小的往返運動(振動)發(fā)明了第一塊石英手表,它的誤差在一天之內(nèi)不會超過1秒。
當今計時最精確的是原子鐘,原子鐘是導航衛(wèi)星的“心臟”。
根據(jù)以上資料,請將下列計時工具按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排列   (填字母)。
A水鐘 B石英鐘 C日晷 D擺鐘 E原子鐘
【答案】CADBE
【知識點】古代計時工具
【解析】【分析】計時工具的進化本質(zhì)是對 “時間計量基準” 的不斷優(yōu)化:從依賴不可控的自然現(xiàn)象(如日晷、水鐘),到設計可控的機械運動(鐘擺),再到利用微觀世界的穩(wěn)定規(guī)律(石英鐘、原子鐘),最終實現(xiàn)計時精度從 “粗略” 到 “極致” 的飛躍。
11.(2024五上·蒼南期末)研究“一柱香”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風會影響香燃燒的快慢,應該在無風的環(huán)境中做實驗
B.實驗中要經(jīng)常吹一吹香,防止香熄滅
C.同一柱香,前四分之一燃燒快,后四分之一燃燒慢
【答案】A
【知識點】古代計時工具
【解析】【分析】計時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來測量時間的裝置,我們測量時間使用秒表計時,可以精確測量時間。
A:風會影響香燃燒的快慢,應該在無風的環(huán)境中做實驗,說法正確; 風會加快空氣流動,使香燃燒時周圍的氧氣供給量增加,從而可能導致燃燒速度加快。
B:實驗中我們不能吹香,會影響實驗效果,說法錯誤;吹氣會改變向周圍的空氣流動。
C:同一柱香,燃燒相同長度的香所用時間大致相同,說法錯誤。
12.(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要制作一個能計時5分鐘的水鐘,他應該按照( ?。┑牟襟E進行。
①實施方案 ②明確問題 ③設計方案 ④測試與改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答案】C
【知識點】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A:違背科學流程;B:邏輯混亂 C:符合題意。工程實施按照一定的流程來操作,確保工程任務高質(zhì)量完成,流程一般是明確問題、前期研究、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改進、展示交流。小明要制作一個能計時5分鐘的水鐘,他應該按照明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方案、測試與改進的步驟進行。
13.(2024五上·蒼南期末)測試如下圖的水鐘后發(fā)現(xiàn),該水鐘不能保持勻速滴水。上方塑料瓶中水位與時間的變化關系正確的是( ?。?br/>A. B. C.
【答案】B
【知識點】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 A:水位勻速下降,但題意說明水鐘不能保持勻速水滴。不符合要求。B:符合題意。觀察圖中的水鐘,這是一個泄水型水鐘,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C:由慢到快,不符合物理現(xiàn)象。
14.(2024五上·蒼南期末)影響塑料瓶中水能否以均勻的速度往下流的主要因素是(  )。
A.漏水孔的大小
B.塑料瓶的大小
C.塑料瓶中的水位高低
【答案】C
【知識點】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 A: 漏水孔的大小 ;不是影響水流速度的原因。B:塑料瓶的大小也不是影響水流速度的因素。C: 塑料瓶中的水位高低 ,符合題意。影響塑料瓶中水能否以均勻的速度往下流的主要因素是水位的高低。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
15.(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改進水鐘,如圖所示。受水容器上標注的時間刻度應該是(  )。
A. B. C.
【答案】C
【知識點】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 A:刻度3、4、5和0、1、2的位置不一致,不符合題意。B:刻度0、1、2和3、4、5不一致,不符合題意。C:刻度一致。水位的高低會影響水滴的速度,開始時水位高,壓力大,水滴得快。隨著水位的下降,壓力變小,水滴得會越來越慢。圖中的水鐘能夠保持一定的水位高度不變,所以受水容器上標注的時間刻度應該是均勻的,即C。
16.(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所在的科學小組想要研究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下列圖表是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以及擺的示意圖:
擺的編號 30秒的擺動次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號 35 36 35
2號 36 35 35
3號 19 20 35
4號 20 21 20
(1)表格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屬于實驗操作錯誤產(chǎn)生的,請你用筆將這個數(shù)據(jù)圈出來。
(2)當實驗得到異常數(shù)據(jù)時,小組記錄員說:“記錄時直接改成符合規(guī)律的數(shù)據(jù)吧。”你贊同記錄員的做法嗎?你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3)利用1號擺和3號擺,可以研究   。
(4)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同一個擺具有 的特點。如果上面示意圖中的5號位置是一個一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那么請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在圖中5號位置畫出這個擺。
【答案】(1)圈“3號第三次35”
(2)不贊同,應重復實驗,找出實驗誤差記錄實際數(shù)據(jù)
(3)擺繩長度與擺的快慢因素的關系
(4)等時性
【知識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擺長是固定點到擺錘重心的距離。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幅大小無關,與擺錘重量無關。擺在每分鐘來回擺動的次數(shù)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1)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證明單擺具有等時性。在三次實驗中,第一次19,第二次20;前面兩次是正常,第三次35,這個數(shù)據(jù)屬于實驗操作錯誤產(chǎn)生的。
(2)不贊成記錄員說法,做實驗要實事求是;所以如果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了異常數(shù)據(jù),我們應該重新再做一次,重新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而不是直接改成符合規(guī)律的數(shù)據(jù)。
(3) 根據(jù)題干可知,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1號擺30秒約35次,3號擺約20次;可以看出由于1號擺和3號擺的變量是擺繩長度,所以研究的是擺繩長度與擺的快慢因素的關系;擺繩越長,擺動越慢。
(4)同一個擺是等時性。擺動快慢與擺繩長度成反比;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如果上面示意圖中的5號位置是一個一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那么此擺長應該比3、4號擺的擺長短,要比1號和2號的擺長要長一些。
(1)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證明單擺具有等時性。在三次實驗中,數(shù)據(jù)有1次或者2次誤差是正常的,所以“3號第三次35”這個數(shù)據(jù)屬于實驗操作錯誤產(chǎn)生的。
(2)如果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了異常數(shù)據(jù),我們應該重新再做一次,重新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而不是直接改成符合規(guī)律的數(shù)據(jù)。
(3)根據(jù)題干可知,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由于1號擺和3號擺的變量是擺繩長度,所以研究的是擺繩長度與擺的快慢因素的關系。
(4)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證明單擺具有等時性。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如果上面示意圖中的5號位置是一個一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那么此擺長應該比3、4號擺的擺長短,要比1號和2號的擺長要長一些。
17.(2024五上·蒼南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當今計時最精確的鐘表沒有誤差
B.交通信號燈需要精確計時,需要用原子鐘計時
C.精確計時很重要,生活中不同事情需要計時的精確度不同
【答案】C
【知識點】計時工具
【解析】【分析】A:“當今計時最精確的鐘表沒有誤差”(錯誤)原子鐘雖為現(xiàn)代最精確計時工具,但仍存在誤差。
B:“交通信號燈需用原子鐘計時”(錯誤)交通信號燈計時精度通常為秒,普通電子計時器(如石英鐘)已滿足需求。
C:“不同事情對計時精度需求不同”(正確)計時精度應與實際需求匹配,避免 “過度精確” 或 “精度不足”。
18.(2024五上·蒼南期末)小明(男生)的體重指數(shù)是22.5,對照《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他的體重屬于( ?。?。
  五年級男生 五年級女生
體重指數(shù)(BMI) 肥胖:≥24.2 肥胖:≥23
低體重:≤14.3 低體重:≤13.7
超重:21.5-24.1 超重:20.6-22.9
正常:14.4-21.4 正常:13.8-20.5
A.超重 B.正常 C.低體重
【答案】A
【知識點】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解答】A:超重,符合上面題意。體重指數(shù)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小明(男生)的體重指數(shù)是22.5,他的體重屬于超重。B:小明的體重指數(shù)22.5,超出正常范圍,不符合題意。C:小明的體重超出差不多一倍,低體重不符合題意。
19.(2024五上·蒼南期末)如下圖,運動員揮拍擊球時上臂(大臂)上方的肌肉所處的狀態(tài)是( ?。?br/>A.收縮 B.舒張 C.無法判斷
【答案】A
【知識點】關節(jié)和肌肉的運動
【解析】【分析】A:收縮,拍球時,弘二頭肌收縮提供驅動力。B:舒張,弘二頭肌放松無法提供驅動力,揮拍力量減弱。C:無法判斷,沒有明確肌肉狀態(tài)。
20.(2024五上·蒼南期末)如下圖,挖掘機的部分結構與我們?nèi)梭w的某些結構相似。圖乙中的①稱作動臂,②稱作斗桿,這兩處結構起到支撐作用;②③和④是能夠提供動力的液壓桿;⑤處能靈活轉動;其中①、③、⑤分別相當于人體中的( ?。?。
A.骨、關節(jié)、肌肉 B.關節(jié)、肌肉、骨 C.骨、肌肉、關節(jié)
【答案】C
【知識點】關節(jié)和肌肉的運動
【解析】【分析】A:對應位置顛倒;錯誤。 ③ 對應肌肉, ⑤ 對應關節(jié)。B: ① 是支撐結構,對應骨; ⑤ 是轉動位置,對應關節(jié)。C:正確。運動系統(tǒng)的構成包括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關節(jié)起支點作用,肌肉起動力作用,骨骼起杠桿作用。圖乙中的①稱作動臂,③是能夠提供動力的液壓桿;⑤處能靈活轉動;所以①、③、⑤分別相當于人體中的骨、肌肉、關節(jié)。
21.(2024五上·蒼南期末)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以及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組成(如下圖所示)。
(1)看到“飛來的羽毛球”,運動員快速做出擊球動作,此時“飛來的羽毛球”是   (填“刺激”或“反應”),接收該信息的器官是   ,下達“做出擊球動作”指令的是   。
(2)這個時候如果傳出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故障,那么運動員(  )。
A.看不到“飛來的羽毛球”,沒有“做出擊球動作”
B.看到“飛來的羽毛球”并“做出擊球動作”
C.看到“飛來的羽毛球”,沒有“做出擊球動作”
(3)請你寫出1種日常生活中我們保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方法:   。
【答案】(1)刺激;眼;大腦
(2)C
(3)注意適當休息
【知識點】神經(jīng)系統(tǒng)
【解析】【分析】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脊髓和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組成,它們是協(xié)同工作的。腦和脊髓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發(fā)出的腦神經(jīng)和由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jīng)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
(1)當人體受到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時,都會由傳入神經(jīng)將信號傳到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jīng)使身體做出反應??吹健帮w來的羽毛球”,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運動員快速做出擊球動作,是刺激反應;羽毛球的視覺信息通過光纖傳遞,由眼睛接收;眼睛接收后,經(jīng)神經(jīng)傳到大腦由大腦處理信息下達擊拍指令,屬于神經(jīng)中樞的決策功能。
(2)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它總是在不斷地發(fā)送和接收信息。 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效應器”。 這個時候如果傳出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故障,那么運動員無法傳遞信息給大腦,大腦就無法給出指令,所以運動員看到“飛米的羽毛球”,沒有“做出擊球動作”。
(3)神經(jīng)系統(tǒng)持續(xù)工作會出現(xiàn)疲勞,保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方法有保持正確的坐姿,保護脊髓; 乘車時系好安全帶;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參加體育活動等。
(1)當人體受到環(huán)境中的各種刺激時,都會由傳入神經(jīng)將信號傳到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jīng)使身體做出反應??吹健帮w來的羽毛球”,運動員快速做出擊球動作,此時“飛來的羽毛球”是刺激,接收該信息的器官是眼,下達“做出擊球動作”指令的是大腦。
(2)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它總是在不斷地發(fā)送和接收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需要通過身體的聯(lián)絡員——神經(jīng)系統(tǒng)來完成。這個時候如果傳出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故障,那么運動員無法傳遞信息給大腦,大腦就無法給出指令,所以運動員看到“飛米的羽毛球”,沒有“做出擊球動作”。
(3)保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方法有保持正確的坐姿,保護脊髓;乘車時系好安全帶;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參加體育活動等。
22.(2024五上·蒼南期末)羽毛球賽場上,運動員心跳加快,實際上我們的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把血液輸送到全身。下面是小明所在的科學小組模擬“心臟跳動和血液流動”的實驗,請據(jù)此回答。
實驗內(nèi)容 模擬心臟跳動和血液流動
實驗材料 水槽、塑料管、吸耳球
實驗步驟 把塑料管一端和吸耳球相連,另一端放在水槽里,反復擠壓和松開吸耳球,仔細觀察現(xiàn)象
操作要點 實驗時水槽中的水要適量
(1)如上圖所示,A(吸耳球)模擬的是   ,B(塑料管)模擬的是   。
(2)實驗中會在水中滴加少量紅墨水,原因是(  )。
A.紅墨水和血液的顏色相似
B.模擬血液的同時,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C.為了美觀
(3)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運動員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長
B.運動員運動時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所以心跳會加快
C.運動員在睡眠中,氧氣的需求量減少,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減少,心臟得到較多的休息
(4)用手反復擠壓吸耳球較長一段時間,你會感覺到(  )。
A.手依然很輕松
B.剛開始時吃力,后來習慣了
C.手很酸痛,擠壓速度變慢
【答案】(1)心臟;血管
(2)B
(3)A
(4)C
【知識點】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心臟總是有規(guī)律地收縮和舒張,收縮時,心臟把血液壓入動脈,舒張時,血液從靜脈流回心臟。心臟每次收縮和舒張一次,我們稱心跳一次。心臟每跳動一次,心房、心室的舒張期比收縮期要長一些,結果使心肌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并使血液充分地流回到心臟。(1)在模擬心臟跳動的實驗中,吸耳球通過擠壓和舒張產(chǎn)生壓力變化,吸耳球相當于心臟,塑料管相當于血管。擠壓洗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心臟肌肉舒張,液體流動模擬血液循環(huán)。
(2)水是無色透明的,我們無法清除觀察到水的流動。血是紅色的,實驗中會在水中滴加少量紅墨水,是為了模擬血液的同時,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3)A.運動員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長,錯誤;運動員長期訓練心肌增強,肺活量大,所以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更短;
B.運動員運動時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所以心跳會加快,正確;
C.運動員在睡眠中,氧氣的需求量減少,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減少,心臟得到較多的休息,正確。
(4)在模擬心臟跳動的實驗中,擠壓洗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心臟肌肉舒張。用手反復擠壓吸耳球較長一段時間,擠壓過程中消耗手的能量;所以我們會感覺到手很酸痛,擠壓速度變慢。
(1)在模擬心臟跳動的實驗中,洗耳球相當于心臟,塑料管相當于血管。擠壓洗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心臟肌肉舒張,液體流動模擬血液循環(huán)。
(2)水是無色透明的,我們無法清除觀察到水的流動。實驗中會在水中滴加少量紅墨水,是為了模擬血液的同時,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3)A.運動員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長,錯誤;運動員肺活量大,所以運動后恢復正常心跳的所需時間比不愛運動的人少;
B.運動員運動時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所以心跳會加快,正確;
C.運動員在睡眠中,氧氣的需求量減少,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減少,心臟得到較多的休息,正確。
(4)在模擬心臟跳動的實驗中,擠壓洗耳球的動作是模擬心臟的收縮,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心臟肌肉舒張。用手反復擠壓吸耳球較長一段時間,我們會感覺到手很酸痛,擠壓速度變慢。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昆山市| 三门峡市| 江山市| 卫辉市| 杂多县| 峨边| 永靖县| 西平县| 庆元县| 交口县| 乐平市| 枞阳县| 林甸县| 普洱| 青铜峡市| 平遥县| 通江县| 商水县| 东城区| 宝鸡市| 平泉县| 临清市| 西乌珠穆沁旗| 婺源县| 剑河县| 丹凤县| 阿巴嘎旗| 平原县| 兖州市| 海兴县| 民乐县| 洛隆县| 八宿县| 枣庄市| 新乐市| 高唐县| 伊川县| 那坡县| 东莞市|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