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暑假預習版 八上第三章 第2節 物質的導電性 舉一反三(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暑假預習版 八上第三章 第2節 物質的導電性 舉一反三(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節 物質的導電性
考點一、物質的導電能力
(一)導體、絕緣體的含義
(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做導體。常見的導體有各種金屬、石墨(碳)、入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等。
(2)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做絕緣體。常見的絕緣體有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材、油和干燥的空氣等。
(二)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導體和絕緣體不是絕對的,有些絕緣體在條件改變時可能會變成導體。例如,常溫下玻璃是絕緣體,當燒到紅熾狀態時可以導電,干木頭在潮濕的情況下可以導電,空氣在閃電作用下可以導電,純水地維V在摻有雜質的情況下也可以導電等。導體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蝕后,導電能力下降,甚至不導電,所以電路的關鍵部位必須采取防腐蝕措施。
(三)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
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構成的。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帶正電。
金屬是由原子構成的,在金屬導體中存在著大量可自由移動的電子;在酸堿、鹽的水溶液中存在著可自由移動的電荷,稱為正、負離子;在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能自由移動的電子。
由此可見,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能自由移動的電子。
(四)半導體
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一類物質叫做半導體。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是硅和鍺,半導體主要應用于電子工業。
典例1:(2023八上·拱墅期末)一般情況下,下列物體:①玻璃,②塑料,③食鹽水,④大地,⑤石墨。其中屬于導體的是:   ,屬于絕緣體的是:   。(填序號)
變式1:(2024八上·嘉興期末)如圖,小嘉同學在測試物質導電能力的實驗中,將下列物體分別接入電路的AB之間。閉合開關,能觀察到燈泡發光的是(  )
A.一元硬幣 B.塑料尺 C.玻璃片 D.純凈水
變式2:(2023八上·杭州期末)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導體中有電子,絕緣體中沒有電子
B.絕緣體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變成導體
C.金屬能夠導電是因為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動的電子
D.金屬能夠導電是因為金屬內部的原子核可以自由移動
變式3:關于絕緣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絕緣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導電
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它的內部沒有電荷
C.絕緣體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導電,當條件改變時可以導電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
考點二、電阻與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一)探究導體的電阻與長度的關系
設計思路:探究導體的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時,要控制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選用不同長度的導體接入之間,觀察燈的亮度以及電流表的示數。
現象分析:當接入導體甲(1米)時,燈的亮度較暗,電流表的示數較小,說明甲的電阻較大;當接入導體乙(0.5米)時,燈的亮度較亮,電流表的示數較大,說明乙的電阻較小。由此說明導體的電阻大小與長度有關。探究結論:材料、橫截面積相同的導體,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二)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
設計思路: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時,要控制導體的材料和長度相同,選用橫截面積不同的導體接入,觀察燈的亮度以及電流表的示數。
現象分析:當接入較細的導體甲(0.5毫米2)時,燈的亮度較暗,電流表的示數較小,說明甲的電阻較大;當接入較粗的導體乙(1毫米2)時,燈的亮度較亮,電流表的示數較大,說明乙的電阻較小。由此說明導體的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有關。
探究結論:材料、長度相同的導體,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三)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材料的關系
設計思路: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時,要控制導體的橫截面積和長度相同,選用不同材料的導體接入,觀察燈的亮度以及電流表的示數。
現象分析:當接入甲材料(鎳鉻合金)制成的導體時,燈的亮度較暗,電流表的示數較小,說明甲的電阻較大;當接入乙材料(銅)制成的導體時,燈的亮度較亮,電流表的示數較大,說明乙的電阻較小。由此說明導體的電阻大小與材料有關。
探究結論:橫截面積、長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導體,導體電阻的大小不同。
(四)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溫度的關系
設計思路:探究導體電阻與溫度的關系時,應控制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和長度相同。通過改變同一導體的溫度,利用電流表的示數來比較電阻的大小。
實驗步驟:按圖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記錄電流表的示數;給金屬導體AB加熱半分鐘,再閉合開關,記錄電流表的示數,觀察燈的亮度。分析與論證:加熱前,電流表的示數較大,燈的亮度較亮;加熱后,電流表的示數變小,燈的亮度變暗,說明金屬導體的電阻與溫度有關。
實驗結論:導體的電阻大小與溫度有關。
典例1:(2023八上·杭州月考)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小科設計了如圖電路。
(1)在連接電路時發現,還缺少一個元件,他應該在電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
(2)為粗略判斷a、b兩點間導體電阻的大小,可觀察   。
(3)另有甲、乙兩位同學分別對小科的電路作了如下的改進:甲把燈泡更換為電流表;乙在原電路中串聯接入電流表,你認為   同學的改進更好一些。
(4)同學們為了完成探究活動,從實驗室倡來了四根電阻絲(如表).如選擇A、B兩電阻絲進行實驗,是為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   的關系;為了探究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電阻絲D和   。
編號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mm2
A 鎳鉻合金 0.5 0.5
B 鎳鉻合金 1.0 0.5
C 鎳鉻合金 0.5 1.0
D 錳銅合金 1.0 0.5
變式1: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白熾燈燈絲斷了一截,若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則燈絲電阻將( )
A.增大 B.減小 C.和原來一樣 D.都有可能
變式2:如圖所示的電路,AB和CD均為鎳鉻合金線。閉合開關后,通過觀察________,可以比較出合金線電阻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叫________(選填“等效替代法”或“轉換法”)。這個實驗裝置是研究電阻大小與導體________的關系。
變式3:(2024八上·拱墅期末)小樂做“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實驗時,電源電壓恒定,待用電阻絲的規格如表(忽略電阻絲電阻隨溫度變化的影響)。在如圖所示電路的A、B兩點間接入待用電阻絲。
序號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
1 炭鋼合金絲 L S
2 鎳鉻合金絲 2L S
3 鎳鉻合金絲 L 2S
4 鎳鉻合金絲 2L 2S
(1)小樂應選擇序號為   的兩根電阻絲來研究。
(2)小樂還可利用表中材料做另一個探究實驗: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   的關系,應該選擇序號為   的兩根電阻絲來做實驗。
考點三、變阻器
(一)原理:靠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大小。
(二)作用: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可以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三)構造:滑動變阻器是由絕緣體瓷筒、線圈、金屬棒、滑片、上下接線柱等元件組成。套在瓷筒上的線圈由表面涂了絕緣漆的電阻絲繞成,它的兩頭分別與兩個下接線柱相連,套在金屬棒上的滑片可在金屬棒上滑動,并與線圈緊密接觸,線圈上能接觸滑片的地方,絕緣漆已被刮去。
結構示意圖和符號:滑動變阻器的結構示意圖和電路圖中的符號如圖所示。
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
①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接線柱必須“一上一下”;
②有效電阻的長度取決于下面接入電路的接線柱到滑片P的距離,滑片P到下面接線柱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滑片P到下面接線柱的長度越短,電阻越小,可簡記為“近小遠大”。
使用滑動變阻器應注意以下四點
(1)要了解所使用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范圍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如一個變阻器上標有“50歐 1安”字樣,表示此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歐,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安。使用時要根據需要對滑動變阻器進行選擇,不能使通過的電流超過最大電流值。
(2)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兩個接線柱必須是“一上一下”。 不能同時使用上面兩個接線柱( R = 0),也不能同時使用下面兩個接線柱( R為定值,即最大阻值),這樣就起不到改變電路的電阻的作用。
(3)為了保護電路,在通電前應將滑片置于阻值最大處,即離所選下接線柱最遠的一端。
(4)滑動變阻器要與被控制的用電器串聯。
旋鈕型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通過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大小。連接實際電路時,要注意是哪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旋鈕觸片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然后判斷電阻的變化。
典例1:如圖所示,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增大的是(  )
A. B. C. D.
變式1:如圖所示,將兩個滑動變阻器串聯起來,連接在電路中,連接時使用了 M、N接線柱,若要使兩個變阻器的總電阻最大,則滑片 P1和P2放置的位置應是(  )
A.P1和P2都放在最右端 B.P1和P2都放在最左端
C.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 D.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
變式2:如圖所示,甲為可調亮度臺燈,乙為電位器的結構圖,b與金屬滑片相連,轉動旋鈕可調節燈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若只將a、c接入電路,轉動旋鈕燈泡亮度改變
B.若只將b、c接入電路,轉動旋鈕燈泡亮度不變
C.電位器調節燈泡亮度與滑動變阻器的原理相同
D.電位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橫截面積來改變燈泡亮度
變式3:如圖所示,滑動變阻器有A、B、C、D四個接線柱,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使用接線柱A和D時,要使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減小,滑片應向    端移動。
(2)如果滑片向右滑動,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則應使用接線柱   和  或  和   。
(3)當使用接線柱   和   時,連人電路的電阻最大,且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電路中的總電阻也不會改變。
(4)把   和   接人電路時,其電阻為零。
(5)當使用接線柱B和D時,在電路未接通時,滑片P應移至    端。(A/B)
1.如右圖所示的兩導體是由同種材料組成的,且長度相等,則( )
A.R1>R2 I1=I2 B.R1>R2 I1>I2 C.R12.(2023八上·長興期末)如右圖所示,將兩根鉛筆芯并列接入電路中時,發現比單獨接入一根鉛筆芯電流更大,小燈泡更亮。導致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材料 B.長度 C.溫度 D.橫截面積
3. 長度相同,粗細和材料不同,而電阻相同的甲、乙兩根導線,當把粗的導線甲均勻拉長到和細的導線乙一樣粗細時,則(  )
A. B. C. D.無法判斷
4.有一段均勻導線的電阻是4歐,把它對折后作為一根導線使用,這時它的電阻可能是( )
A.1歐 B.2歐 C.4歐 D.16歐
5.(2023八上·浙江省臺州市臨海期中) 某興趣小組采用如圖所示電路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 間接入的待測導體材料是導電能力超強的超導材料
B.AB 間接入的待測導體材料是導電能力較差的合金線
C.小燈泡越亮,說明被研究導體的電阻越大
D.該實驗只需控制導體的橫截面積相同
6.(2024八下·義烏開學考)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a、b為長度一樣的鎳鉻合金絲,b比a的橫截面積大。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燈泡的亮度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絲電阻越大
B.把鎳鉻合金絲換成銅絲,實驗效果會更好
C.利用此裝置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及長度的關系
D.為了準確比較兩根合金絲的電阻,最好串聯一個電壓表和變阻器
7.如圖所示的電阻箱的示數為 (  )
A.2018 Ω B.2108 Ω C.8102 Ω D.8120 Ω
8.滑動變阻器瓷筒上纏繞的合金線應該(  )
A.所有表面都絕緣
B.所有表面都可以導通
C.與接線柱相連的線端是導通的,其余部分絕緣
D.線端、滑片接觸處是導通的,其余部分絕緣
9.(2023八上·長興月考)如圖為某臺燈用于調節亮度的電位器結構圖,A、B、C是它的三個接線柱,A、C分別與弧形電阻片的兩端相連,B與金屬滑片P相連,轉動旋鈕,滑片在弧形電阻片上同向滑動即可調節燈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電位器與燈泡并聯
B.若只將A、C接入電路,順時針轉動旋鈕時燈泡變亮
C.若只將A、B接入電路,順時針轉動旋鈕時燈泡變亮
D.若只將B、C接入電路,順時針轉動旋鈕時燈泡變亮
10.如圖是一種自動測定油箱內油面高度的裝置示意圖,R'是一種特制的滑動變阻器,AOB是一根可繞O點轉動的金屬導體,從油量表(即電流表)指針所指刻度知道油面高度,則工作過程是(  )
A.油面升高,R'變大,油量表示數變小
B.油面降低,R'變大,油量表示數變大
C.油面升高,R'變小,油量表示數變大
D.油面降低,R'變小,油量表示數變大
11. 如圖所示是滑動變阻器的兩種畫法,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圖甲中 RPb短路 B.圖乙中 RPb開路
C.兩種畫法都對 D.圖甲中不能改變電阻
12.(2023八上·拱墅期末)一般情況下,下列物體:①玻璃,②塑料,③食鹽水,④大地,⑤石墨。其中屬于導體的是:   ,屬于絕緣體的是:   。(填序號)
13.(2024八上·期末) 鎳鉻合金做成的電阻絲,長1m,橫截面積1mm2,其電阻值為1Ω,若長4m、橫截面積0.5mm2,其電阻值為   Ω。
14.如圖甲是插入式電阻箱的結構示意圖,它的最大電阻值是_______Ω,圖中A、B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值是_______Ω;乙圖中電阻箱的示數是_______Ω,它與滑動變阻器相比,最大好處是________
15.(2022·浙江嘉興·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是收音機上常見的控制音量的旋鈕型變阻器,它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的導體___________來改變電阻的。若要使音量變小,則應將滑片b向___________(選填“a”或“c”)方向轉動。
16.(2023八上·拱墅期末)小樂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圖中A為錳銅合金線,B,C,D為鎳鉻合金線,S表示橫截面積。在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時,小樂應選擇其中   兩根合金線分別進行實驗。若實驗中只用錳銅合金線,可以探究導體電阻跟   的關系(選填”長度”“橫截面積”或”材料”)。實驗會發現B和C兩根合金線的電阻大小關系是RB   RC(選填”大于”或”小于”)。
17.(2024八上·臨海期末)下圖是小明自制的簡易調光燈,閉合開關后,回形針向左移動的過程中燈泡亮度會   (選填“變亮”、“變暗”或“不變”)。但小明發現燈泡亮度變化不明顯,他應該調換更    (選填“粗”或“細”)的鉛筆芯來做實驗,接著加熱鉛筆芯,發現燈泡亮度逐漸變亮。這一現象說明,溫度越高,鉛筆芯的電阻越   。
18.(2023八上·浙江省臺州市臨海期中)一位同學設計了一個風力測定儀,如圖所示,O是轉動軸,OC是金屬桿,下面連接著一塊受風板,無風時OC是豎直的,風越強,OC桿偏轉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圓弧形電阻,P點是金屬桿與弧形電阻相接觸的點,電路中接有一個燈泡,測風力時,閉合開關S。通過分析可知:金屬桿OC與弧形電阻AB組合在一起相當于一個   。若要提高該裝置反映風力大小的性能,可采取的方法是   。
19.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中。(規格不同的導體有若干)
(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指明該方案存在的不足:________。
(2)小紅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當她將一段導體接入a、b兩點間并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經檢查電路無斷路、短路故障,你認為燈不亮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麗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該電路中燈泡的作用有哪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4八上·吳興期末)請閱讀《從沙子到芯片》,回答以下問題:
一部智能手機中的芯片少則十數片,多則上百片,而一輛智能汽車需要的芯片數量在一千多片。芯片雖然看起來只有指甲大小,但其性能很強大,以華為Mate60搭載的麒麟9000S為例,其AI(人工智能)算力約為15TOPS(每秒15萬億次運算)。
芯片的制造過程極其復雜。芯片的“地基”是硅晶圓,硅是一類既可以傳導電流,又可以阻斷電流的物質。將沙子通過一定的技術制成硅晶圓后,通過光刻和蝕刻技術在硅晶圓上留下了一個個“電路凹槽”。然后通過離子注入的方法,將硼或磷注入到凹槽下面的硅中,賦予硅晶體管的特性。接著填充銅將晶體管們連接起來形成集成電路,并用屏障層(二氧化硅)將其隔開,這樣就完成了一層“房子”的建造,而一片芯片中包含許多這樣的結構,宛若一個超大的“城市”,再通過切割和封裝,芯片就這樣誕生了。
(1) 據硅既可以傳導電流,又可以阻斷電流的特性,可以推測硅是   (選填“導體”、“半導體”或“絕緣體”)
(2) 銅相當于電路中的____
A.電源 B.開關 C.導線 D.用電器
(3)屏障層的應用可以防止電路   (選填“短路”或“斷路”)
21.如圖所示是一種自動測定油箱內油面高度的裝置,R2為滑動變阻器,金屬滑片連在杠桿的一端,

(1)若油量表是由電流表改裝而成,現將它串在圖方位置,則當油面升高時,油量表的示數將_______。
(2)R,在電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2.如圖所示是小明自制的電子秤的原理示意圖。托盤、輕彈簧上端和金屬滑片P固定在一起(彈簧的電阻不計)。
(1)要使電子秤能正常工作,下列電路連接正確的是(填字母)。
A.點“1”與點“2”連接 B.點“1”與點“3”連接 C.點“2”與點“3”連接
(2)小明在正確完成電路連接后,閉合開關S,在托盤中放100 g的砝碼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若將1 kg的物體放在托盤中,則電流表的示數與原來相比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3.根據圖中所給出的器材,按要求回答問題。
(1)在框內畫出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小燈泡亮度的電路圖。
(2)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要求滑動變阻器必須使用A端。
(3)在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放在________(選填“A”或“B”)端。
(4)若要使燈泡變亮,滑片P應向________端移動,這時電流表的示數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4.探究報告:用變阻器改變燈泡的亮度。
⑴觀察:實驗室中有一滑動變阻器,銘牌上標有”20Ω2A”字樣,其含義是   。
⑵設計實驗:①要使變阻器能夠控制燈泡的亮度,變阻器應該與燈泡串聯還是并聯?   ;②要能控制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應該使用圖示變阻器的哪兩個接線柱?   ;③連接實物時,滑片P應移到   ,其目的是   。④請將你設計的實驗電路圖畫在下面的方框內,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圖中的實物。   。
⑶進行實驗。
⑷如果你還想知道電路中電流值的改變情況,需在電路中再   聯一個電流表。
25.(2024八上·柯城期末)小科自制了一個鹽水電阻:選取一個長方形容器,倒入一定體積質量分數為20%的鹽水,在容器兩側分別固定金屬片直至底部。為了測量該鹽水電阻的阻值,他利用電源(電壓未知、內阻不計)、電流表、電壓表、標有“20歐,1A”的滑動變阻器、開關和導線等器材,設計并連接如圖1所示電路。
(1)實驗中配制200克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溶液,需要食鹽   克。
(2)圖1中還有兩處導線未畫出,請在圖中補畫完整。
(3)某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4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2所示,其讀數為   A,則該次測得鹽水的電阻為   Ω。
(4)小科還想利用圖1電路研究鹽水電阻與鹽水度的關系,他向容器中分多次加入一定量的水,發現鹽水電阻的阻值減小,最后得出結論。請你指出小科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5)實驗中若電流表損壞,利用余下器材還能否測出鹽水電阻的阻值 小科經過思考設計了如圖3的電路圖,并進行如下操作:連接電路,閉合開關,保持電壓表接在鹽水電阻兩端不變,  ,根據測得數據求出鹽水電阻阻值。請把上述步驟補充完整。
26.小科同學從“測小燈泡的電阻”中了解到“金屬導體的電阻一般隨導體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他想:鉛筆芯也是導體,鉛筆芯的電阻與它的溫度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關系呢 于是,小科和幾名同學一起進行了“探究鉛筆芯的溫度變化對其電阻有何影響”的實驗。
(1)實驗思路:保持鉛筆芯兩端的電壓不變,給鉛筆芯加熱,測出不同   時通過鉛筆芯的電流,根據電流的變化情況,得出鉛筆芯電阻大小與其溫度變化的關系。其依據是:電壓一定時,電阻越小,電流   。
(2)小科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 主要實驗過程:①先將H型鉛筆芯接入電路,閉合開關S,測量并記錄通過它的電流;②   ,每隔 10s測量并記錄通過它的電流;③再分別將HB型、2B型鉛筆芯接入電路,重復以上實驗過程。
(3)下表是小科他們記錄的實驗數據:
加熱時間/s 0 10 20 30
通過鉛筆芯的電流 I/A H 0.16 0.18 0.20 0.22
HB 0.24 0.32 0.36
2B 0.30 0.36 0.40 0.44
由于同學粗心,漏掉了其中一個數據,請你按圖乙中電流表的示數補上:   A。 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初步得出: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   
(4)你認為小科他們的實驗存在什么不足,寫出其中一條:   。
27.(2023八上·義烏月考)在“練習使用滑動變阻器”的實驗中:
(1)請將甲圖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路中的電流變大,電壓表測定值電阻兩端電壓,且導線不允許交叉。
(2)連接電路時,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放在最   (選填“左”或“右”)端。
(3)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僅有一只電表有示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A.電流表斷路 B.滑動變阻器短路
C.滑動變阻器斷路 D.定值電阻短路 E.定值電阻處接觸不良
(4)故障排除后再閉合開關后,兩表都有示數,調節滑動變阻器,觀察電流表的指針如圖乙的位置,電流值是   。
28.某班同學做“用滑動變阻器(如圖甲所示)改變電流”的實驗,電路圖如圖乙所示。
(1)連接實物電路時,開關應當   ,滑片P應移到   (填“A”或“B”)端。
(2)開始實驗后,小明同學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燈泡的亮度都不發生變化,而且一直很暗,這可能是由于   ;
小紅同學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燈泡一直很亮,這可能是由于   ;
小亮同學緩慢移動滑片P時,看到燈泡忽亮忽滅,這可能是由于  引起的。
2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幾根導線尚未連接,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要求:
⑴兩燈泡并聯;
⑵電流表測通過燈L1的電流;
⑶閉合開關后,向A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時兩燈均變暗。
30.(1)如圖所示的電路,在右邊的方框中用鉛筆畫出該實物圖的電路圖。__________(交卷前確認無誤后,用黑色水筆描一遍)
(2)要求滑動變阻器向左移動時能使小燈泡亮度變暗。請用鉛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實物。__________(交卷前確認無誤后,用黑色水筆描一遍)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課后鞏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節 物質的導電性
考點一、物質的導電能力
(一)導體、絕緣體的含義
(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做導體。常見的導體有各種金屬、石墨(碳)、入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等。
(2)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做絕緣體。常見的絕緣體有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材、油和干燥的空氣等。
(二)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導體和絕緣體不是絕對的,有些絕緣體在條件改變時可能會變成導體。例如,常溫下玻璃是絕緣體,當燒到紅熾狀態時可以導電,干木頭在潮濕的情況下可以導電,空氣在閃電作用下可以導電,純水地維V在摻有雜質的情況下也可以導電等。導體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蝕后,導電能力下降,甚至不導電,所以電路的關鍵部位必須采取防腐蝕措施。
(三)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
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構成的。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帶正電。
金屬是由原子構成的,在金屬導體中存在著大量可自由移動的電子;在酸堿、鹽的水溶液中存在著可自由移動的電荷,稱為正、負離子;在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能自由移動的電子。
由此可見,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能自由移動的電子。
(四)半導體
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一類物質叫做半導體。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是硅和鍺,半導體主要應用于電子工業。
典例1:(2023八上·拱墅期末)一般情況下,下列物體:①玻璃,②塑料,③食鹽水,④大地,⑤石墨。其中屬于導體的是:   ,屬于絕緣體的是:   。(填序號)
【答案】③④⑤;①②
【解析】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屬于導體的是食鹽水、大地和石墨,故選③④⑤;
屬于絕緣體的是玻璃、塑料,故選①②。
變式1:(2024八上·嘉興期末)如圖,小嘉同學在測試物質導電能力的實驗中,將下列物體分別接入電路的AB之間。閉合開關,能觀察到燈泡發光的是(  )
A.一元硬幣 B.塑料尺 C.玻璃片 D.純凈水
【答案】A
【解析】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解答】要觀察到燈泡發光,應將導體接入電路的AB之間。由選項可知,硬幣是導體,塑料尺、玻璃片、純凈水通常情況下是絕緣體。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
變式2:(2023八上·杭州期末)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導體中有電子,絕緣體中沒有電子
B.絕緣體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變成導體
C.金屬能夠導電是因為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動的電子
D.金屬能夠導電是因為金屬內部的原子核可以自由移動
【答案】C
【解析】根據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判斷。
【解答】AC.導體和絕緣體中都有電子,只是導體中可以自由移動的電子較多,而絕緣體中可以自由移動的電子較少,故A錯誤,C正確;
B.導體和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故B錯誤;
D.金屬能夠導體是因為金屬內部電子的自由移動,而不是原子核的自由移動,故D錯誤。
變式3:關于絕緣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絕緣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導電
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它的內部沒有電荷
C.絕緣體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導電,當條件改變時可以導電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
【答案】C
【解析】ACD.導體和絕緣體沒有嚴格的界限,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為導體;
B.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有自由移動的電荷,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解答】A.絕緣體在條件改變時可能導電,如:干木材潮濕后,它就可以導電,故A錯誤;
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它內部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電荷不能由物體的一端到另一端,所以不容易導電,而不是內部沒有電荷,故B錯誤;
CD.絕緣體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導電,但當條件發生變化時可以導電,故C正確,D錯誤。故選C。
考點二、電阻與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一)探究導體的電阻與長度的關系
設計思路:探究導體的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時,要控制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選用不同長度的導體接入之間,觀察燈的亮度以及電流表的示數。
現象分析:當接入導體甲(1米)時,燈的亮度較暗,電流表的示數較小,說明甲的電阻較大;當接入導體乙(0.5米)時,燈的亮度較亮,電流表的示數較大,說明乙的電阻較小。由此說明導體的電阻大小與長度有關。探究結論:材料、橫截面積相同的導體,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二)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
設計思路: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時,要控制導體的材料和長度相同,選用橫截面積不同的導體接入,觀察燈的亮度以及電流表的示數。
現象分析:當接入較細的導體甲(0.5毫米2)時,燈的亮度較暗,電流表的示數較小,說明甲的電阻較大;當接入較粗的導體乙(1毫米2)時,燈的亮度較亮,電流表的示數較大,說明乙的電阻較小。由此說明導體的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有關。
探究結論:材料、長度相同的導體,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三)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材料的關系
設計思路: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時,要控制導體的橫截面積和長度相同,選用不同材料的導體接入,觀察燈的亮度以及電流表的示數。
現象分析:當接入甲材料(鎳鉻合金)制成的導體時,燈的亮度較暗,電流表的示數較小,說明甲的電阻較大;當接入乙材料(銅)制成的導體時,燈的亮度較亮,電流表的示數較大,說明乙的電阻較小。由此說明導體的電阻大小與材料有關。
探究結論:橫截面積、長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導體,導體電阻的大小不同。
(四)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溫度的關系
設計思路:探究導體電阻與溫度的關系時,應控制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和長度相同。通過改變同一導體的溫度,利用電流表的示數來比較電阻的大小。
實驗步驟:按圖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記錄電流表的示數;給金屬導體AB加熱半分鐘,再閉合開關,記錄電流表的示數,觀察燈的亮度。分析與論證:加熱前,電流表的示數較大,燈的亮度較亮;加熱后,電流表的示數變小,燈的亮度變暗,說明金屬導體的電阻與溫度有關。
實驗結論:導體的電阻大小與溫度有關。
典例1:(2023八上·杭州月考)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小科設計了如圖電路。
(1)在連接電路時發現,還缺少一個元件,他應該在電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
(2)為粗略判斷a、b兩點間導體電阻的大小,可觀察   。
(3)另有甲、乙兩位同學分別對小科的電路作了如下的改進:甲把燈泡更換為電流表;乙在原電路中串聯接入電流表,你認為   同學的改進更好一些。
(4)同學們為了完成探究活動,從實驗室倡來了四根電阻絲(如表).如選擇A、B兩電阻絲進行實驗,是為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   的關系;為了探究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電阻絲D和   。
編號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mm2
A 鎳鉻合金 0.5 0.5
B 鎳鉻合金 1.0 0.5
C 鎳鉻合金 0.5 1.0
D 錳銅合金 1.0 0.5
【答案】(1)開關
(2)觀察小燈泡的亮度
(3)乙
(4)長度;B
【解析】(1)基本的電路是由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組成;
(2)在該實驗中,由于電阻的大小是不便于直接觀察的,所以我們將電阻的大小轉化成所串聯的小燈泡的亮度來觀察,即在電壓一定時,燈泡越亮,表明電阻越小;
(3)從保護電路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斷出該題的答案。
(4)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有關。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時,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必須相同;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時,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必須相同;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時,導體的材料、長度必須相同。
【解答】 (1)基本的電路是由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組成,在該電路中少開關;
(2)電阻的大小是不便于直接觀察的,所以我們將電阻的大小轉化成所串聯的小燈泡的亮度來觀察,即在電壓一定時,燈泡越亮,表明電阻越小。即通過觀察小燈泡的亮度來比較電阻絲阻值的大小;
(3)從保護電路的角度分析,當電阻絲的電阻過小時,電流過大,可能燒壞電流表和電源,故不安全,所以應選擇乙方案,小燈泡有保護電路的作用;
(4)A、B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可以研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
為了探究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控制長度、橫截面積相同,故應選擇電阻絲D和B。
變式1: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白熾燈燈絲斷了一截,若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則燈絲電阻將( )
A.增大 B.減小 C.和原來一樣 D.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率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大。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搭接后面積不變,長度變小,電阻變小。
變式2:如圖所示的電路,AB和CD均為鎳鉻合金線。閉合開關后,通過觀察________,可以比較出合金線電阻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叫________(選填“等效替代法”或“轉換法”)。這個實驗裝置是研究電阻大小與導體________的關系。
【答案】電流表的示數;轉換法;橫截面積
【解析】(1)電流表的示數越小,則導體的電阻越大;電流表的示數越多,則導體的電阻越小;
(2)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3)根據圖片確定影響電阻的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1)閉合開關后,通過觀察電流表的示數,可以比較出合金線電阻大小,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
(2)根據圖片可知,其它因素都相同,只有合金線的橫街面積不同,因此這個實驗裝置研究電阻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
變式3:(2024八上·拱墅期末)小樂做“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實驗時,電源電壓恒定,待用電阻絲的規格如表(忽略電阻絲電阻隨溫度變化的影響)。在如圖所示電路的A、B兩點間接入待用電阻絲。
序號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
1 炭鋼合金絲 L S
2 鎳鉻合金絲 2L S
3 鎳鉻合金絲 L 2S
4 鎳鉻合金絲 2L 2S
(1)小樂應選擇序號為   的兩根電阻絲來研究。
(2)小樂還可利用表中材料做另一個探究實驗: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   的關系,應該選擇序號為   的兩根電阻絲來做實驗。
【答案】(1)3與4 (2)橫截面積;2與4
【解析】 (1)要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應該選擇除了長度以外其余的因素都相同的兩根電阻絲;
(2)電阻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要探究電阻與材料關系,必須保證兩根電阻絲的長度和橫截面積都相同;要探究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必須保證兩根電阻絲的材料和長度都相同。
【解答】 (1)要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根據控制變量法的思路,應該選擇材料和橫截面積都相同的兩根電阻絲。從表格中可知,序號3和序號4的材料、橫截面積都相同,而長度不同,所以應選擇序號3與序號4的兩根電阻絲來研究;
(2)從表中所給電阻絲的規格看,不能探究電阻與材料的關系,因為要探究電阻與材料的關系,必須保證兩根電阻絲的長度和橫截面積都相同,而表格中序號2、3、4沒有一個和序號1的長度、橫截面積都相同;從表中所給電阻絲的規格看,可以探究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要探究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必須保證兩根電阻絲的材料和長度都相同,序號2和4的材料、長度都相同,只有橫截面積不同。
考點三、變阻器
(一)原理:靠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大小。
(二)作用: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可以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三)構造:滑動變阻器是由絕緣體瓷筒、線圈、金屬棒、滑片、上下接線柱等元件組成。套在瓷筒上的線圈由表面涂了絕緣漆的電阻絲繞成,它的兩頭分別與兩個下接線柱相連,套在金屬棒上的滑片可在金屬棒上滑動,并與線圈緊密接觸,線圈上能接觸滑片的地方,絕緣漆已被刮去。
結構示意圖和符號:滑動變阻器的結構示意圖和電路圖中的符號如圖所示。
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
①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接線柱必須“一上一下”;
②有效電阻的長度取決于下面接入電路的接線柱到滑片P的距離,滑片P到下面接線柱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滑片P到下面接線柱的長度越短,電阻越小,可簡記為“近小遠大”。
使用滑動變阻器應注意以下四點
(1)要了解所使用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范圍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如一個變阻器上標有“50歐 1安”字樣,表示此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歐,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安。使用時要根據需要對滑動變阻器進行選擇,不能使通過的電流超過最大電流值。
(2)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兩個接線柱必須是“一上一下”。 不能同時使用上面兩個接線柱( R = 0),也不能同時使用下面兩個接線柱( R為定值,即最大阻值),這樣就起不到改變電路的電阻的作用。
(3)為了保護電路,在通電前應將滑片置于阻值最大處,即離所選下接線柱最遠的一端。
(4)滑動變阻器要與被控制的用電器串聯。
旋鈕型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通過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大小。連接實際電路時,要注意是哪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旋鈕觸片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然后判斷電阻的變化。
典例1:如圖所示,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增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據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斷。
【解答】當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增大,則接入部分的電阻絲長度變大,因此應該將滑片左邊的部分接入,即下面接線柱必選左下角,上面的任選一個即可,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
變式1:如圖所示,將兩個滑動變阻器串聯起來,連接在電路中,連接時使用了 M、N接線柱,若要使兩個變阻器的總電阻最大,則滑片 P1和P2放置的位置應是(  )
A.P1和P2都放在最右端 B.P1和P2都放在最左端
C.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 D.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
【答案】C
【解析】當兩個變阻器串聯時,只有兩個變阻器都達到最大阻值,此時它們的總阻值才會最大。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左邊變阻器接的是右下角的接線柱,因此滑片P1到最左端時阻值最大;
右邊變阻器接的是左下角的接線柱,因此滑片P2到最右端時阻值最大;
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
變式2:如圖所示,甲為可調亮度臺燈,乙為電位器的結構圖,b與金屬滑片相連,轉動旋鈕可調節燈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若只將a、c接入電路,轉動旋鈕燈泡亮度改變
B.若只將b、c接入電路,轉動旋鈕燈泡亮度不變
C.電位器調節燈泡亮度與滑動變阻器的原理相同
D.電位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橫截面積來改變燈泡亮度
【答案】C
【解析】 AB.根據圖片分析接入不同的接線柱時電位器的接入情況,分析旋動旋鈕時接入的阻值的變化,進而分析電流的變化和燈泡亮度變化;
CD.導體的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根據描述分析電位器改變電阻的方法即可。
【解答】 A.若只將a、c接入電路,電位器的全部電阻絲都接入電路,不能改變電路的電流,所以不能改變燈泡的亮度,故A錯誤;
B.若只將b、c接入電路,滑片右邊的電阻絲接入電路,轉動旋鈕,電阻絲連入電路的長度發生變化,電阻大小變化,電路的電流發生變化,燈泡的亮度發生變化,故B錯誤;
CD.電位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的電流達到改變燈泡亮度的目的,故C正確,D錯誤。故選C。
變式3:如圖所示,滑動變阻器有A、B、C、D四個接線柱,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使用接線柱A和D時,要使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減小,滑片應向    端移動。
(2)如果滑片向右滑動,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則應使用接線柱   和  或  和   。
(3)當使用接線柱   和   時,連人電路的電阻最大,且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電路中的總電阻也不會改變。
(4)把   和   接人電路時,其電阻為零。
(5)當使用接線柱B和D時,在電路未接通時,滑片P應移至    端。(A/B)
【答案】(1)右 (2)B;D;B;C (3)A;B (4)C;D (5)A
【解析】(1)電阻變小,肯定接入的部分變短,根據變阻器接入的部分確定滑片的移動方向;
(2)(3)(4)(5)在使用變阻器時,必須“一上一下”,接入電路的部分由下面的接線柱決定,據此對變阻器的接線柱的選擇情況進行分析即可。
【解答】(1)使用接線柱A和D時,由于下面選擇的接線柱時A,因此接入電路的是AP段。要使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減小,那么接入的部分AP必須變短,因此滑片應向左端移動;
(2)如果滑片向右滑動,電路中的電流變大,那么接入的電阻變小,即接入的部分變短,因此變阻器使用的應該是PB段,即上面的接線柱任選,下面必須選擇B,也就是B和D或B和C;
(3)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電路中的總電阻也不會改變,那么應該是下面的電阻絲全部接入了,即選擇接線柱A和B;
(4)如果變阻器接入的電阻為零,那么肯定是將上面的金屬桿接入電路了,即接C和D;
(5)當使用接線柱B和D時,變阻器使用的是PB段,因此當滑片在A端時阻值最大,因此在電路未接通時,滑片P應該移動至A端。
1.如右圖所示的兩導體是由同種材料組成的,且長度相等,則( )
A.R1>R2 I1=I2 B.R1>R2 I1>I2 C.R1【答案】D
【解析】(1)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2)在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兩段導體由同種材料組成,且長度相等,因為R1的橫截面積大于R2的橫截面積,所以R12.(2023八上·長興期末)如右圖所示,將兩根鉛筆芯并列接入電路中時,發現比單獨接入一根鉛筆芯電流更大,小燈泡更亮。導致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材料 B.長度 C.溫度 D.橫截面積
【答案】D
【解析】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長度、橫截面積、導體材料、溫度等。其他條件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解答】兩根鉛筆芯并列接入電路中時長度、材料和溫度都沒變,橫截面積增大,所以電阻減小,燈泡變亮,D正確。
3. 長度相同,粗細和材料不同,而電阻相同的甲、乙兩根導線,當把粗的導線甲均勻拉長到和細的導線乙一樣粗細時,則(  )
A. B. C. D.無法判斷
【答案】B
【解析】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 當把粗的導線甲均勻拉長到和細的導線乙一樣粗細時, 甲的長度變大而橫截面積變小,二者都會導致甲的電阻變大。原來甲和乙的電阻相同,那么拉長后R甲>R乙。
故選B。
4.有一段均勻導線的電阻是4歐,把它對折后作為一根導線使用,這時它的電阻可能是( )
A.1歐 B.2歐 C.4歐 D.16歐
【答案】A
【解析】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據此分析對折后的電阻和原來電阻的關系。
這根導線對折后,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那么電阻也會變為原來的一半,即:;
將它們對折并聯后,橫截面積變為原來的2倍,那么電阻又變成原來的一半,即:
5.(2023八上·浙江省臺州市臨海期中) 某興趣小組采用如圖所示電路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 間接入的待測導體材料是導電能力超強的超導材料
B.AB 間接入的待測導體材料是導電能力較差的合金線
C.小燈泡越亮,說明被研究導體的電阻越大
D.該實驗只需控制導體的橫截面積相同
【答案】B
【解析】 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并要求接入導體在長度變化時其電阻變化較大。
【解答】 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時,要求接入導體在長度變化時其電阻變化較大;
A.導電能力超強的超導材料,電阻為零,不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故A錯誤;
B.導電能力較差的合金線,在長度變化時其電阻變化較大,適合做電阻絲,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故B正確;
C.小燈泡越亮,表明通過小燈泡的電流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電阻越小,即被研究導體的電阻越小,故C錯誤;
D.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6.(2024八下·義烏開學考)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a、b為長度一樣的鎳鉻合金絲,b比a的橫截面積大。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燈泡的亮度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絲電阻越大
B.把鎳鉻合金絲換成銅絲,實驗效果會更好
C.利用此裝置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及長度的關系
D.為了準確比較兩根合金絲的電阻,最好串聯一個電壓表和變阻器
【答案】C
【解析】 A.根據亮度確定電流大小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分析電阻大小變化;
B.相同條件下導體的電阻越大,燈泡的亮度變化越明顯;
C.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斷;
D.加入的器材要能更精確的反映電路阻值的變化。
【解答】 A.小燈泡越亮,說明電路中的電流越大,表示接入的合金絲電阻越小,這用到了轉換法,故A錯誤;
B.其他條件相同時銅絲的電阻很小,如果把鎳鉻合金絲換成導電能力非常好的銅絲進行實驗,電路中電流變化不大,燈泡的亮度變化不明顯,即實驗效果不明顯,故B錯誤;
C.由題意可知,兩段金屬絲的長度、材料相同,橫截面積不同,可以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橫截面積的關系;把其中一根金屬絲接入電路中,通過改變夾子的位置能改變金屬絲接入電路中的長度,故可以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長度的關系,這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故C正確;
D.為了準確比較兩條合金絲的電阻,可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根據電流的大小來判斷電阻的大小,故D錯誤。故選C。
7.如圖所示的電阻箱的示數為 (  )
A.2018 Ω B.2108 Ω C.8102 Ω D.8120 Ω
【答案】A
【解析】使用旋鈕式變阻箱時,首先用每個旋鈕下箭頭所對的數字乘以對應的進率,然后再將所有旋鈕的數值相加就是變阻器使用的阻值。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從左到右,從上倒下,四個旋鈕使用的數字依次為2、0、1、8,則電阻箱的示數為:2×1000Ω+0×100Ω+1×10Ω+8×1Ω=2018Ω。
8.滑動變阻器瓷筒上纏繞的合金線應該(  )
A.所有表面都絕緣
B.所有表面都可以導通
C.與接線柱相連的線端是導通的,其余部分絕緣
D.線端、滑片接觸處是導通的,其余部分絕緣
【答案】D
【解析】在變阻器上,電流流過的位置必須導通,而電流沒有流過的位置必須斷開,結合變阻器的構造分析判斷。
【解答】由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可知,滑動變阻器的線端、滑片接觸處是導通的,其余部分絕緣,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
9.(2023八上·長興月考)如圖為某臺燈用于調節亮度的電位器結構圖,A、B、C是它的三個接線柱,A、C分別與弧形電阻片的兩端相連,B與金屬滑片P相連,轉動旋鈕,滑片在弧形電阻片上同向滑動即可調節燈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電位器與燈泡并聯
B.若只將A、C接入電路,順時針轉動旋鈕時燈泡變亮
C.若只將A、B接入電路,順時針轉動旋鈕時燈泡變亮
D.若只將B、C接入電路,順時針轉動旋鈕時燈泡變亮
【答案】C
【解析】 電位器可以看成一個滑動變阻器;使用滑動變阻器時,連入電路的電阻絲長度越長,連入電路的電阻越大,根據圖片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A.由“滑片在弧形電阻片上同向滑動即可調節燈泡亮度”可知,電位器的作用與滑動變阻器的作用相同,所以它的使用方法也應與滑動變阻器相同,應與燈泡串聯在電路中,故A錯誤;
B.若只將A、C接入電路,連入電路的是全部的弧形電阻片,順時針轉動旋并不會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片長度,所以燈泡保持不變,故B錯誤;
C.若只將A、B接入電路,連入電路的是A到滑片的部分,順時針轉動旋鈕時,A到滑片部分的長度變短,則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燈泡變亮,故C正確;
D.若只將B、C接入電路,連入電路的是B到滑片的部分,順時針轉動旋鈕時,B到滑片部分的長度變長,則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燈泡變暗,故D錯誤。故選C。
10.如圖是一種自動測定油箱內油面高度的裝置示意圖,R'是一種特制的滑動變阻器,AOB是一根可繞O點轉動的金屬導體,從油量表(即電流表)指針所指刻度知道油面高度,則工作過程是(  )
A.油面升高,R'變大,油量表示數變小
B.油面降低,R'變大,油量表示數變大
C.油面升高,R'變小,油量表示數變大
D.油面降低,R'變小,油量表示數變大
【答案】C
【解析】首先根據油箱內液面的變化分析浮標的升降,再確定滑片OB的轉動方向,從而確定變阻器的阻值變化,最后根據“電流和電阻的反比關系”確定油量表的示數變化。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油量表串聯在電路中,肯定是電流表。定值電阻和變阻器R’串聯。
當油面上升時,浮標向上運動,滑片OB向下運動,變阻器R'的阻值變小,根據R總=R+R'可知,總電阻變小,那么油量表的示數變大,故A錯誤,C正確;
當油面下降時,浮標向下運動,滑片OB向上運動,變阻器R'的阻值變大,根據R總=R+R'可知,總電阻變大,那么油量表的示數變小,故B、D錯誤。故選C。
11. 如圖所示是滑動變阻器的兩種畫法,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圖甲中 RPb短路 B.圖乙中 RPb開路
C.兩種畫法都對 D.圖甲中不能改變電阻
【答案】D
【解析】對圖片中兩種變阻器的接線方向進行分析,注意短路對電路的影響,然后比較效果即可。
【解答】 圖甲中,Pb部分的兩端被導線相連,則RPb被上面的導線短路,不接入電路中,即只有滑片左側的電阻絲接入電路;
圖乙中RPb沒有接入電路中,是開路,即只有滑片左側的電阻絲接入電路;
則圖中的兩種畫法都是正確的;
當滑片移動時,能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大小,故A、B、C正確不合題意,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2.(2023八上·拱墅期末)一般情況下,下列物體:①玻璃,②塑料,③食鹽水,④大地,⑤石墨。其中屬于導體的是:   ,屬于絕緣體的是:   。(填序號)
【答案】③④⑤;①②
【解析】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屬于導體的是食鹽水、大地和石墨,故選③④⑤;
屬于絕緣體的是玻璃、塑料,故選①②。
13.(2024八上·期末) 鎳鉻合金做成的電阻絲,長1m,橫截面積1mm2,其電阻值為1Ω,若長4m、橫截面積0.5mm2,其電阻值為   Ω。
【答案】8
【解析】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叫該導體的電阻。電阻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導體的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為Ω。電阻的影響因素:1、長度: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2、橫截面積:當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3、材料: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時,不同材料的導體電阻不同。4、溫度:對大多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如金屬等;對少數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小,如碳;
【解答】鎳鉻合金做成的電阻絲,長1m,橫截面積1mm2,其電阻值為1Ω,若長4m、橫截面積0.5mm2,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所以其電阻值為8Ω。
故答案為:8
14.如圖甲是插入式電阻箱的結構示意圖,它的最大電阻值是_______Ω,圖中A、B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值是_______Ω;乙圖中電阻箱的示數是_______Ω,它與滑動變阻器相比,最大好處是________
【答案】15;7;4705;能直接讀出連入的電阻值
【解析】(1)插入式電阻箱的原理:是利用銅塞插入或拔出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變阻的,即把銅塞插進去,銅塞處的電阻絲就會短路,電流不從電阻絲走了;(2)電阻箱的讀數方法:分別讀出旋鈕對應的讀數,用數字乘以底下的倍數,最后將四個數據相加;根據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的變阻特點分析回答.
【解答】(1)當5個銅塞都拔出時,此時5根電阻絲串聯,總電阻最大,它們的總電阻R=5Ω+5Ω+2Ω+2Ω+1Ω=15Ω;
當銅塞插入時,則該銅塞處的電阻絲就會短路,這部分電阻不連入.由圖可知,A、B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是5Ω+2Ω=7Ω.(2)由圖可知,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阻值:R=4×1000Ω+7×100Ω+0×10Ω+5×1Ω=4705Ω;和滑動變阻器比較,滑動變阻器能連續改變電阻,電阻箱跳躍式改變電阻,但電阻箱的最大好處是能直接讀出連入的電阻值.
15.(2022·浙江嘉興·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是收音機上常見的控制音量的旋鈕型變阻器,它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的導體___________來改變電阻的。若要使音量變小,則應將滑片b向___________(選填“a”或“c”)方向轉動。
【答案】長度 c
【解析】[1]收音機上調節音量的旋鈕實際上是一個滑動變阻器,它是通過滑片的移動來改變了連入電路中電阻絲長度的;
[2]從電流流向看,接入電阻為ab,當滑片b向c方向轉動時,ab長度增加,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電流變小,收音機音量變小。
16.(2023八上·拱墅期末)小樂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圖中A為錳銅合金線,B,C,D為鎳鉻合金線,S表示橫截面積。在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時,小樂應選擇其中   兩根合金線分別進行實驗。若實驗中只用錳銅合金線,可以探究導體電阻跟   的關系(選填”長度”“橫截面積”或”材料”)。實驗會發現B和C兩根合金線的電阻大小關系是RB   RC(選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BC;長度;大于
【解析】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探究電阻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解答】要研究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需保持導體的長度、材料和溫度不變,導體的橫截面積不同,所以應選擇B和C兩根導線;實驗中只用導線A,則導線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可以研究導體電阻跟長度的關系;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C的橫截面積大于B,故RB>Rc。
17.(2024八上·臨海期末)下圖是小明自制的簡易調光燈,閉合開關后,回形針向左移動的過程中燈泡亮度會   (選填“變亮”、“變暗”或“不變”)。但小明發現燈泡亮度變化不明顯,他應該調換更    (選填“粗”或“細”)的鉛筆芯來做實驗,接著加熱鉛筆芯,發現燈泡亮度逐漸變亮。這一現象說明,溫度越高,鉛筆芯的電阻越   。
【答案】變亮;細;小
【解析】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燈泡的亮度取決于燈泡的實際功率,通過燈泡的電流越大,功率越大;根據夾子移動的方向判定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判定電流的變化,從而判定出燈泡亮度的變化;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溫度有關,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而非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據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閉合開關,回形針向左移動的過程中,鉛筆芯接入電路中的長度變短,電阻減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流變大,燈泡變亮;小明發現回形針在移動的過程中燈泡亮度變化不明顯,說明電流的變化比較小,根可知,即鉛筆芯電阻變化較小,故應選用電阻較大的鉛筆芯,即換用更細的鉛筆芯;加熱鉛筆芯,會發現燈泡逐漸亮起來(即電流增大,鉛筆芯的電阻減小),這一現象說明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故答案為:變亮;細;小。
18.(2023八上·浙江省臺州市臨海期中)一位同學設計了一個風力測定儀,如圖所示,O是轉動軸,OC是金屬桿,下面連接著一塊受風板,無風時OC是豎直的,風越強,OC桿偏轉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圓弧形電阻,P點是金屬桿與弧形電阻相接觸的點,電路中接有一個燈泡,測風力時,閉合開關S。通過分析可知:金屬桿OC與弧形電阻AB組合在一起相當于一個   。若要提高該裝置反映風力大小的性能,可采取的方法是   。
【答案】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或在燈泡兩端并聯一個電壓表
【解析】(1)滑動變阻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里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2)當風力的變化比較小時,燈泡的亮度變化很小,用眼睛幾乎不能分辨出來,此時可以加入一個帶有刻度的電表,來反映風力的微小變化。
【解答】(1)當風力發生變化時,金屬桿OC跟隨擋風板一起移動,則弧形電阻接入的長度發生變化,因此接入的電阻發生改變,因此它相當于一個滑動變阻器。
(2)若要提高該裝置反映風力大小的性能,可采取的方法是: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或在燈泡兩端并聯一個電壓表。
19.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中。(規格不同的導體有若干)
(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指明該方案存在的不足:________。
(2)小紅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當她將一段導體接入a、b兩點間并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經檢查電路無斷路、短路故障,你認為燈不亮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麗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該電路中燈泡的作用有哪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間電阻小時,會導致電路中電流過大,燒壞電路中的元件
(2)ab間電阻太大
(3)保護電路;粗略反映電路中電流變化
【解析】(1)在甲電路中,除了電阻絲沒有其他保護電阻,一旦電阻絲的阻值太小,就會導致通過電流表的電流太大,可能會燒毀電器元件;
(2)如果接入的電阻絲的電阻太大,那么通過燈泡的電流就會很小。而燈泡是依靠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電流太小,就不能使燈泡發光。
(3)通過燈泡的電流大,那么燈泡亮度大;通過燈泡的電流小,那么燈泡亮度小,因此通過燈泡的亮度變化可以感知電流大小變化,進而對電阻的大小進行判斷;燈泡本身有一定的電阻,因此可以防止電路中電流過大,對電路造成破壞。
【解答】(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指明該方案存在的不足:ab間電阻小時,會導致電路中電流過大,燒壞電路中的元件。
(2)小紅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當她將一段導體接入a、b兩點間并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經檢查電路無斷路、短路故障,我認為燈不亮的原因是:ab間電阻太大。
(3)小麗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該電路中燈泡的作用:①保護電路; ②粗略反映電路中電流變化
20.(2024八上·吳興期末)請閱讀《從沙子到芯片》,回答以下問題:
一部智能手機中的芯片少則十數片,多則上百片,而一輛智能汽車需要的芯片數量在一千多片。芯片雖然看起來只有指甲大小,但其性能很強大,以華為Mate60搭載的麒麟9000S為例,其AI(人工智能)算力約為15TOPS(每秒15萬億次運算)。
芯片的制造過程極其復雜。芯片的“地基”是硅晶圓,硅是一類既可以傳導電流,又可以阻斷電流的物質。將沙子通過一定的技術制成硅晶圓后,通過光刻和蝕刻技術在硅晶圓上留下了一個個“電路凹槽”。然后通過離子注入的方法,將硼或磷注入到凹槽下面的硅中,賦予硅晶體管的特性。接著填充銅將晶體管們連接起來形成集成電路,并用屏障層(二氧化硅)將其隔開,這樣就完成了一層“房子”的建造,而一片芯片中包含許多這樣的結構,宛若一個超大的“城市”,再通過切割和封裝,芯片就這樣誕生了。
(1) 據硅既可以傳導電流,又可以阻斷電流的特性,可以推測硅是   (選填“導體”、“半導體”或“絕緣體”)
(2) 銅相當于電路中的____
A.電源 B.開關 C.導線 D.用電器
(3)屏障層的應用可以防止電路   (選填“短路”或“斷路”)
【答案】(1)半導體 (2)C (3)短路
【解析】(1)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2)電源提供電能,導線輸送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開關控制電路通斷;
(3)根據“ 充銅將晶體管們連接起來形成集成電路,并用屏障層(二氧化硅)將其隔開 ”分析屏障層的作用。
【解答】(1) 硅既可以傳導電流,又可以阻斷電流的特性,可以推測硅是半導體。
(2)根據“ 銅將晶體管們連接起來形成集成電路 ”可知,銅將電器元件連接起來輸送電能,相當于電路中的導線,故選C。
(3)根據“屏障層(二氧化硅)將其隔開 ”可知,屏障層的應用可以防止電路短路。
21.如圖所示是一種自動測定油箱內油面高度的裝置,R2為滑動變阻器,金屬滑片連在杠桿的一端,

(1)若油量表是由電流表改裝而成,現將它串在圖方位置,則當油面升高時,油量表的示數將_______。
(2)R,在電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變大 (2)保護電路
【解析】(1)當油面升高時,首先判斷滑片的移動方向,進而確定變阻器的阻值變化,然后根據變阻器的阻值變化確定電流表的示數變化;
(2)當油箱加滿時,滑片到達最下面,此時變阻器的阻值為零。如果沒有R',那么整個電路會發生短路,從而燒毀電源,因此它有保護電路的作用;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變阻器和定值電阻R'串聯。當油面上升時,浮標上浮,而滑片下移,變阻器的阻值變小,因此油量表的示數將增大;
(2)R'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保護電路。
22.如圖所示是小明自制的電子秤的原理示意圖。托盤、輕彈簧上端和金屬滑片P固定在一起(彈簧的電阻不計)。
(1)要使電子秤能正常工作,下列電路連接正確的是(填字母)。
A.點“1”與點“2”連接 B.點“1”與點“3”連接 C.點“2”與點“3”連接
(2)小明在正確完成電路連接后,閉合開關S,在托盤中放100 g的砝碼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若將1 kg的物體放在托盤中,則電流表的示數與原來相比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C (2)變小
【解析】(1)根據圖片分析電子秤的工作原理即可;
(2)首先分析滑片的移動方向,然后確定變阻器接入阻值的大小,最后根據“電流與電阻的反比關系”確定電流表的示數變化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電子秤是依靠電流表的示數變化來測量物體質量的。當“1”和“3”接觸時,變阻器R1的阻值全部接入電路,即當托盤上放入質量不同的物體時,雖然滑片向下移動,但是接入的阻值不變,因此電流表示數不變,這不符合要求,因此應該為點“2”與“3”相接,故選C。
(2)根據圖片可知,當物體的質量增大時,滑片向下移動,則變阻器接入的阻值變大,而通過電流表的示數比原來變小。
23.根據圖中所給出的器材,按要求回答問題。
(1)在框內畫出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小燈泡亮度的電路圖。
(2)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要求滑動變阻器必須使用A端。
(3)在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放在________(選填“A”或“B”)端。
(4)若要使燈泡變亮,滑片P應向________端移動,這時電流表的示數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 (2)
(3)B (4)左(或A);變大
【解析】(1)如果要用滑動變阻器改變燈泡的亮度,那么二者相互影響,因此它們串聯,據此設計電路圖即可;
(2)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時,不但要保持電器元件的串并聯關系一致,還要保持先后順序一致;
(3)為了防止電流過大損壞用電器,因此在閉合開關前,應該將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的一端;
(4)根據燈泡亮度分析電流大小變化,根據電流變化推算變阻器的阻值變化,進而對滑片的移動方向進行判斷。
【解答】(1)從電源正極開始,依次連接電流表、燈泡、變阻器、開關,回到電源的負極,如下圖所示:
(2)①用一根導線將左邊電池的正極與右邊電池的負極相連,將它們組合成一個電源;
②從右邊電池的正極出發,依次連接電流表的“0.6”接線柱,“-”接線柱與燈泡連接,燈泡與變阻器上面的接線柱連接,變阻器下面的接線柱與開關連接,最后再連接電源負極即可,如下圖所示;

(3)在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放在B端。
(4)燈泡變亮,那么通過燈泡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的示數變大,變阻器的阻值變小。因為變阻器使用的是滑片左邊的部分,只有滑片向左移動時,它才會變小,所以滑片P應該向左端移動
24.探究報告:用變阻器改變燈泡的亮度。
⑴觀察:實驗室中有一滑動變阻器,銘牌上標有”20Ω2A”字樣,其含義是   。
⑵設計實驗:①要使變阻器能夠控制燈泡的亮度,變阻器應該與燈泡串聯還是并聯?   ;②要能控制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應該使用圖示變阻器的哪兩個接線柱?   ;③連接實物時,滑片P應移到   ,其目的是   。④請將你設計的實驗電路圖畫在下面的方框內,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圖中的實物。   。
⑶進行實驗。
⑷如果你還想知道電路中電流值的改變情況,需在電路中再   聯一個電流表。
【答案】表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歐,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安;串;AC或BC;阻值最大處;防止電路中電流過大,保護電路;;串
【解析】(1)變阻器銘牌上的電阻為它的最大阻值,電流值為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2)①用電器相互影響為串聯,不相互影響為并聯;
②根據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的原則分析;
③在閉合開關前,為了避免電流過大而燒壞用電器,要求滑片調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④確定電器元件的串并聯關系,注意變阻器的接線方向。
(4)電流表必須與被測的用電器串聯。
【解答】(1)銘牌上標有”20Ω2A”字樣,其含義是: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歐,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安 。
(2)①要使變阻器能夠控制燈泡的亮度,即變阻器影響燈泡的亮度,那么變阻器應該與燈泡串聯;
②根據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的原則可知,應該使用AC或BC;
③連接實物時,滑片P應移到阻值最大處 ,其目的是防止電路中電流過大,保護電路。
④根據圖片可知,所有的都是串聯,電流從正極出發,依次連接燈泡、變阻器和開關,然后流回負極,變阻器接線可以選擇CA,如下圖所示:
(4)如果還想知道電路中電流值的改變情況,需在電路中再串聯一個電流表。
25.(2024八上·柯城期末)小科自制了一個鹽水電阻:選取一個長方形容器,倒入一定體積質量分數為20%的鹽水,在容器兩側分別固定金屬片直至底部。為了測量該鹽水電阻的阻值,他利用電源(電壓未知、內阻不計)、電流表、電壓表、標有“20歐,1A”的滑動變阻器、開關和導線等器材,設計并連接如圖1所示電路。
(1)實驗中配制200克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溶液,需要食鹽   克。
(2)圖1中還有兩處導線未畫出,請在圖中補畫完整。
(3)某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4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2所示,其讀數為   A,則該次測得鹽水的電阻為   Ω。
(4)小科還想利用圖1電路研究鹽水電阻與鹽水度的關系,他向容器中分多次加入一定量的水,發現鹽水電阻的阻值減小,最后得出結論。請你指出小科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5)實驗中若電流表損壞,利用余下器材還能否測出鹽水電阻的阻值 小科經過思考設計了如圖3的電路圖,并進行如下操作:連接電路,閉合開關,保持電壓表接在鹽水電阻兩端不變,  ,根據測得數據求出鹽水電阻阻值。請把上述步驟補充完整。
【答案】(1)40
(2)如圖所示,開關接A、B均可
(3)0.32;20
(4)加入水后鹽水電阻的橫截面積增大,存在兩個變量
(5)將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大和最小處,讀出電壓表相應的示數或將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大處,讀出電壓表的示數,將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小處,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解析】 (1)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2)要測鹽水電阻的阻值,應將電壓表并聯在容器兩金屬片兩端;滑動變阻器上下各選一個接線柱串聯在電路中;
(3)根據電流表選用量程確定分度值讀數,利用求出鹽水的電阻;
(4)要探究鹽水濃度對電阻大小的影響,應控制導體(食鹽水)的橫截面積不變,改變鹽水的濃度;
(5)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規律和分壓原理求出鹽水電阻阻值。
【解答】 (1)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溶液需要食鹽的質量為:200g×20%=40g;
(2)要測鹽水電阻的阻值,應將電壓表并聯在容器兩金屬片兩端,滑動變阻器上下各選一個接線柱與開關串聯在電路中,如下圖所示:
(3)某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4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2所示,電流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數為0.32A,則鹽水的電阻為:;
(4)若要探究鹽水濃度對電阻大小的影響,應控制導體(食鹽水)的橫截面積不變,改變鹽水的濃度(可加入適量的鹽);
小科再次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雖然降低了容器內食鹽水的濃度,但同時導體(食鹽水)的橫截面積改變了,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所以小科得出的結論是不可靠的;
(5)連接電路,閉合開關,保持電壓表接在鹽水電阻兩端不變,將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大和最小處,讀出電壓表相應的示數,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規律和分壓原理求出鹽水電阻阻值。
故答案為:(1)40;(2)見解答圖;(3)0.32;20;(4)加入水后鹽水電阻的橫截面積增大,存在兩個變量 ;(5) 將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大和最小處,讀出電壓表相應的示數或將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大處,讀出電壓表的示數,將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小處,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
26.小科同學從“測小燈泡的電阻”中了解到“金屬導體的電阻一般隨導體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他想:鉛筆芯也是導體,鉛筆芯的電阻與它的溫度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關系呢 于是,小科和幾名同學一起進行了“探究鉛筆芯的溫度變化對其電阻有何影響”的實驗。
(1)實驗思路:保持鉛筆芯兩端的電壓不變,給鉛筆芯加熱,測出不同   時通過鉛筆芯的電流,根據電流的變化情況,得出鉛筆芯電阻大小與其溫度變化的關系。其依據是:電壓一定時,電阻越小,電流   。
(2)小科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 主要實驗過程:①先將H型鉛筆芯接入電路,閉合開關S,測量并記錄通過它的電流;②   ,每隔 10s測量并記錄通過它的電流;③再分別將HB型、2B型鉛筆芯接入電路,重復以上實驗過程。
(3)下表是小科他們記錄的實驗數據:
加熱時間/s 0 10 20 30
通過鉛筆芯的電流 I/A H 0.16 0.18 0.20 0.22
HB 0.24 0.32 0.36
2B 0.30 0.36 0.40 0.44
由于同學粗心,漏掉了其中一個數據,請你按圖乙中電流表的示數補上:   A。 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初步得出: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   
(4)你認為小科他們的實驗存在什么不足,寫出其中一條:   。
【答案】(1)溫度;越大
(2)用酒精燈給鉛筆芯加熱,使鉛筆芯的溫度逐漸升高
(3)0.28;減小
(4)鉛筆芯容易燃燒(合理即可)
【解析】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溫度的關系時,要讓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相同,觀察實驗現象時要使用轉換法,將電阻的大小通過燈泡的亮暗或電流的大小來反映。
(1)實驗思路:根據描述可知,實驗要探究溫度對鉛筆芯電阻的影響,因此要想辦法改變鉛筆芯的溫度,然后通過電流大小確定阻值變化。根據可知,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電流越小。
(2)在實驗中要用酒精燈對鉛筆芯加熱,且加熱時間越長,鉛筆芯的溫度越高,需要記錄不同溫度下對應的電流大小;
(3)根據乙圖確定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據指針位置讀出示數。根據表格數據中的電流變化確定阻值變化,進而的大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規律。
(4)可從容易燒斷、是否容易直接測量溫度和控制電壓不變等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實驗思路:保持鉛筆芯兩端的電壓不變,給鉛筆芯加熱,測出不同溫度時通過鉛筆芯的電流,根據電流的變化情況,得出鉛筆芯電阻大小與其溫度變化的關系,其依據是:電壓一定時,電阻越小,電流越大。
(2)為了探究鉛筆芯的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則需用酒精燈給鉛筆芯加熱,使鉛筆芯的溫度逐漸升高,每隔10s測量并記錄通過它的電流。
(3)根據表中電流值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 A,分度值為0.02 A,則電流表的示數為0.28 A;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加熱時間越長,電流越大,因此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4)實驗的不足:鉛筆芯容易燃燒;不能直接測量鉛筆芯的溫度;不能控制鉛筆芯兩端電壓不變;用酒精燈加熱不能保證鉛筆芯受熱均勻;電路中沒有接保護電阻;加熱時筆芯容易斷裂等。
27.(2023八上·義烏月考)在“練習使用滑動變阻器”的實驗中:
(1)請將甲圖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路中的電流變大,電壓表測定值電阻兩端電壓,且導線不允許交叉。
(2)連接電路時,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放在最   (選填“左”或“右”)端。
(3)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僅有一只電表有示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A.電流表斷路 B.滑動變阻器短路
C.滑動變阻器斷路 D.定值電阻短路 E.定值電阻處接觸不良
(4)故障排除后再閉合開關后,兩表都有示數,調節滑動變阻器,觀察電流表的指針如圖乙的位置,電流值是   。
【答案】(1)
(2)左
(3)D;E
(4)0.3A
【解析】 (1)根據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路中的電流變大確定變阻器右下接線柱連入電路中與電阻串聯,電流表與電阻串聯,電壓表與電阻并聯;
(2)在連接電路時,為保護電路,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處于阻值最大處;
(3)電流表有示數,說明整個電路是通路,電壓表無示數,說明定值電阻相對于整個電路的電阻來說很小,所以定值電阻能夠分得的電壓很小,其原因是定值電阻短路或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阻值過大。
電流表無示數,說明電路出現斷路;電壓表有示數,說明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與電源兩極相連,因此電路故障為定值電阻斷路;
(4)根據電流表的量程確定分度值讀數。
【解答】(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則電阻變小,故變阻器右下接線柱連入電路中與電阻串聯,電流表與電阻串聯,電壓表與電阻并聯,如下所示:
(2)在連接電路時,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處于阻值最大處,即最左端的位置;
(3)根據電路可知,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若有一只電表沒有示數,則有:
①電流表有示數,說明整個電路是通路,電壓表無示數,說明定值電阻相對于整個電路的電阻來說很小,所以定值電阻能夠分得的電壓很小,其原因是定值電阻短路或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阻值過大所致,故選項D符合題意。
②電流表無示數,說明電路出現斷路;電壓表有示數,說明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與電源兩極相連,因此電路故障為定值電阻斷路或定值電阻處接觸不良,故選項E符合題意。故選:DE;
(4)由圖甲可知,電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電流表的示數是0.3A;
故答案為:(1)見解析;(2)左; (3)D E; (4)0.3A。
28.某班同學做“用滑動變阻器(如圖甲所示)改變電流”的實驗,電路圖如圖乙所示。
(1)連接實物電路時,開關應當   ,滑片P應移到   (填“A”或“B”)端。
(2)開始實驗后,小明同學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燈泡的亮度都不發生變化,而且一直很暗,這可能是由于   ;
小紅同學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燈泡一直很亮,這可能是由于   ;
小亮同學緩慢移動滑片P時,看到燈泡忽亮忽滅,這可能是由于  引起的。
【答案】(1)斷開;B
(2)將滑動變阻器A、B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將滑動變阻器C、D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滑片與電阻絲接觸不良
【解析】(1)在閉合開關前,為了防止電路時通時斷,從而燒毀用電器,因此開關必須斷開。為了防止電流過大而燒壞用電器,變阻器的阻值要調到最大。
(2)在使用滑動變阻器時,接線要“一上一下”,如果全部接上面,那么接入的電阻幾乎為零,因此電流會較大,燈泡會較亮且亮度保持不變。如果全部接下面,那么介入的電阻比較大,因此電流會較小,燈泡會比較暗且亮度保持不變。如果燈泡忽亮忽滅,說明電路時通時斷,這可能和變阻器的接觸情況有關。
【解答】(1)連接實物電路時,開關應當斷開。根據圖乙可知,當滑片在B端時變阻器的阻值最大,因此滑片P應移到B端。
(2)開始實驗后,小明同學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燈泡的亮度都不發生變化,而且一直很暗,這可能是由于將滑動變阻器A、B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
小紅同學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燈泡一直很亮,這可能是由于將滑動變阻器C、D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
小亮同學緩慢移動滑片P時,看到燈泡忽亮忽滅,這可能是由于滑片與電阻絲接觸不良引起的。
2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幾根導線尚未連接,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要求:
⑴兩燈泡并聯;
⑵電流表測通過燈L1的電流;
⑶閉合開關后,向A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時兩燈均變暗。
【答案】解: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題目的要求,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以及變阻器的接線情況,然后對已知的實物圖進行補充即可。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兩個燈泡并聯,電流表只測燈泡L1的電流,即它與L1串聯在同一支路上。閉合開關后,向A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時兩燈均變暗,說明變阻器應該在干路上;兩燈變暗,說明電阻變大,因此應該將變阻器右下角的B接入電路,上面的接線柱任選,如下圖所示:
30.(1)如圖所示的電路,在右邊的方框中用鉛筆畫出該實物圖的電路圖。__________(交卷前確認無誤后,用黑色水筆描一遍)
(2)要求滑動變阻器向左移動時能使小燈泡亮度變暗。請用鉛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實物。__________(交卷前確認無誤后,用黑色水筆描一遍)
【答案】
【解析】(1)[1]由圖可知,兩個燈泡并聯,開關S2在干路中,開關S1和燈泡L1在一條支路,電流表A2和燈泡L2在另一條支路,電流表A1在干路中,如圖所示:
(2)[2]滑動變阻器改變小燈泡的亮度,所以滑動變阻器應“一上一下”連接,并與燈泡串聯,滑動變阻器向左移動,能使燈L亮度變暗,說明電路中電流變小,電阻變大,所以應將滑片右側電阻絲接入電路中,如圖所示: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課后鞏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闸北区| 凤山县| 石家庄市| 久治县| 安西县| 拜城县| 普洱| 探索| 墨竹工卡县| 蚌埠市| 卓资县| 浪卡子县| 南溪县| 买车| 郸城县| 门头沟区| 揭西县| 共和县| 宽城| 突泉县| 林甸县| 烟台市| 湘阴县| 万年县| 阳朔县| 揭东县| 土默特右旗| 祁门县| 通河县| 顺平县| 湟中县| 海口市| 封丘县| 临泉县| 绵竹市| 台安县| 辽源市| 达州市| 德保县|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