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海洋的探索考點一、海水的淡化(1)把水加熱到沸騰,產生的水蒸氣經冷卻形成液態水的方法稱為蒸餾法,用這種方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餾水。蒸餾水中雜質非常少,可以將其看成是單一由水組成的。這種僅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作純凈物。純凈物 混合物定義 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 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區別 成分單一,有固定的組成、性質,如沸點、熔點等 成分至少有兩種,沒有固定的組成、性質,各成分保持自已原有的化學性質(2)蒸餾裝置①蒸餾時,蒸餾燒瓶中應放入幾片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操作時,將溫度計的水銀球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以便于觀察溫度的變化,確定所接收液體的種類。②蒸餾時,冷凝管中要下端進水上端出水,是因為冷凝時,冷水需充滿冷凝器,防止冷凝器冷凝時受熱不均勻出現炸裂,同時逆流冷凝效果好。典例1:如圖是我們學過的蒸餾裝置,關于蒸餾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冷凝水的流動方向是A→BB.燒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C.蒸餾可以從酒精溶液中分離出酒精D.溫度計應該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測氣體溫度變式1:(2022八上·鹿城月考)以下是凈水的各種操作,相對凈化程度最高的是( )A.過濾 B.蒸餾 C.靜置沉淀 D.吸附沉淀變式2:(2023八上·蕭山月考)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一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在其左側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而其他各種離子不能透過。請回答:(1)采用膜分離技術淡化海水的原理,與化學實驗中常見的 操作相似。(2)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可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 結晶(填降溫或蒸發)。變式3: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蒸餾裝置對一些污水進行蒸餾凈化處理, 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問題。(1)圖中 C 器材的名稱是___________。(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 動方向為___________(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請指出該錯誤_________。考點二、海鹽的提取我國的海鹽生產,一般采用日曬法。利用濱海灘涂,筑壩開辟鹽田,通過納潮揚水,日照蒸發而濃縮。當氯化鈉溶液達到飽和時,析出氯化鈉晶體,即為原鹽。像這種固體溶質從它的飽和溶液中以晶體形式析出的過程稱為結晶。日曬法得到的原鹽屬于粗鹽,粗鹽成分中不僅有氯化鈉,還有氯化鎂、氯化鈣、泥沙等雜質。所以必須經過進一步的提純才能成為可食用的精鹽。(一)蒸發結晶1、溶解稱取10g粗鹽,放入燒杯中,加入30mL水,用玻璃棒攪拌至充分溶解,形成粗鹽懸濁液。2、過濾(1)過濾可以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方法。(2)過濾前要制作過濾器。制作過程如圖所示,取一張圓形濾紙,對折兩次,然后打開,使濾紙成為圓錐形(一邊為一層濾紙, 另一邊為三層濾紙),放入漏斗內,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壁,并使濾紙邊緣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潤濕濾紙并使濾紙與漏斗內壁之間沒有氣泡。(3)過濾用到的儀器:漏斗、燒杯、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4)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一貼:制作過濾器時,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留氣泡。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漏斗內的液面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盛待過濾液體的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輕靠三層濾紙的一邊,防止戳破濾紙;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防止過濾時濾液濺出。①玻璃棒在過濾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滴濺落到外面。②一次過濾所得的濾液仍渾濁時,應再過濾一次。如果兩次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則應檢查實驗裝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儀器不干凈等。③造成濾紙破損的原因有:沒有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將待過濾液體倒入過濾器沖破濾紙;玻璃棒放在單層濾紙一邊,戳破濾紙;用玻璃棒在過濾器內攪拌了。3、蒸發結品把濾液倒入蒸發皿,點燃酒精燈加熱,并用玻璃棒攪拌。當出現大量食鹽晶體后,熄滅酒精燈,利用余熱蒸發剩余水分。4、轉移冷卻后用玻璃棒把蒸發皿中的食鹽晶體轉移到燒杯中。注意:此時得到的固體中仍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等(二)結晶方法(1)蒸發溶劑結晶(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小的固體)如:從食鹽水中得到氯化鈉固體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取適量的食鹽水倒入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所得固體烘干。這種通過蒸發溶劑使物質結晶的方法叫蒸發結晶。應用:一般用于將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比較小的固體溶質從其水溶液中析出;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比較小的固體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體的分離(如氯化鈉中混有少量硝酸鉀)。(2)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體,如硝酸鉀)如向一只盛有30毫升沸水的燒杯中不斷加入硝酸鉀,配制成硝酸鉀濃溶液。然后將燒杯放在冷水中降溫,觀察實驗現象。結論:熱的硝酸鉀濃溶液放入冷水中降溫后,有硝酸鉀晶體析出。這種通過降低熱飽和溶液的溫度使物質結晶析出的方法,就是冷卻熱飽和溶液法(也叫降溫結晶法)。應用:一般用于將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體溶質從其水溶液中析出;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很大的固體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的固體(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物質的提純。典例1:海水“曬鹽”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雜質,某興趣小組同學按甲圖中的步驟將粗鹽進行提純。(1)甲圖中的操作①為乙圖中的 (填字母),操作②為過濾,若兩次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2)利用提純出的精鹽配制100克12%的食鹽溶液,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A.燒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漏斗(3)若(2)中配制的食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12%,則可能的原因是 。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灑落燒杯外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D.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變式1:河水凈化的主要步驟如圖所示.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Ⅰ可除去難溶性雜質 B.X試劑可以是活性炭C.步驟Ⅲ可殺菌、消毒 D.凈化后的水是純凈物變式2:從溶液里析出晶體的過程叫結晶。結晶一般有兩種方法 :像食鹽等溶解度受溫度的變化影響較小的物質,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使其結晶,而像碳酸鈉等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物質,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使之結晶。在實際生產中,往往兩種方法綜合使用。變式3:(2023八上·柯橋月考)從自然界中獲得的粗鹽,含有較多的雜質,需要精制。為了除去粗鹽中泥沙等不溶性雜質,設計了如圖所示的 A、B、C 三個步驟。(1)B 步驟稱為 。(2)B、C 兩個步驟中玻璃棒各自的作用分別是 和 。(3)C 步驟中, 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____(填字母)。A.移去酒精燈,停止攪拌B.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C.繼續加熱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燈(4)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下操作流程:操作⑤是圖甲中的哪個步驟 (填“字母”)。1.(2022·浙江嘉興·八年級期末)下列關于粗鹽提純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取樣 B.溶解 C.過濾 D.結晶2.(2023八上·臺州期末)下列各組混合物的分離,可選用蒸餾法的是( )A.從水和酒精中分離酒精B.從粗鹽中分離食鹽和泥沙C.從食鹽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分離蔗糖D.從硝酸鉀溶液中分離硝酸鉀3.(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混合物的分離所用的方法錯誤的是( )A.泥沙和食鹽——沉淀B.硝酸鉀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溶液——降溫結晶C.酒精和水——蒸餾D.氯化鈉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鉀——蒸發結晶4.(2023八上·蕭山月考)由太湖水生產自來水的部分處理過程如下。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細沙“過濾”可濾除水中的細小顆粒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C.上述處理過程應包含“蒸餾”D.經過處理獲得的自來水仍是混合物5.(2021八上·蘭溪月考)死海因其高鹽度出名,美國科學家對其十分好奇,做了一個實驗:(如圖)他們將一件黑色禮服用鋼絲固定,放入死海中,兩年后取出,發現衣服表面掛滿了白色鹽晶。經檢測,晶體中的成分主要包含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等。(1)黑色禮服上的白色鹽晶,在這兩年中經歷的最主要過程 。A.凝固 B.蒸餾 C.結晶 D.升華(2)死海中鹽類的質量分數始終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試分析原因 。6.(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1)發源于天臺里石門水庫的北干渠,長72.3公里,主要解決天臺縣大部分及三門縣部分農田用水問題。北干渠工程影響水循環途徑中的環節是___________。(2)如圖是水廠凈化水的過程,則水廠生產自來水時使用的凈水方法有___________。A.沉淀 B.過濾 C.煮沸 D.蒸餾 E.吸附7.直飲水機的水處理過程如圖所示。 (1)“可直接飲用水”屬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過濾 b.吸附除味 c.消毒殺菌8.(2023八上·長興月考)目前我縣里的學校都安裝了直飲水機,其工作過程如上圖所示。(1)①的作用是____.A.殺菌消毒 B.吸附雜質 C.蒸餾 D.過濾(2)直飲水機使用方便:只要將它與自來水管網對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質(如細菌等)便得到直飲水,直飲水屬于 (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9.(2023八上·椒江期末)小科取了一杯渾濁的湖水,用如圖裝置進行過濾。請回答:(1)圖中a儀器的名稱是 。(2)根據規范操作,圖中缺少了一種儀器,該儀器在該操作中的作用是 。(3)過濾后發現,濾液仍渾濁,可能的原因是 。(寫出一點即可)10.(2021八上·椒江期末)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蒸餾裝置對一些污水進行蒸餾 凈化處理, 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問題。(1)圖中 C 器材的名稱是 。(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 動方向為 (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請指出該錯誤。11.(2023八上·臺州期末)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中需要用到玻璃棒,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操作⑤中容易造成食鹽固體飛濺,為盡量減少飛濺,除連續攪拌外還可采取 等措施。(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發現制得率偏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號)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12.鹽城瀕臨黃海,海鹽文化全國知名。某興趣小組同學去鹽場參觀,帶回了部分粗鹽樣品,并對其進行了如下探究:(1)操作①中必領用到的一種儀器是____(填序號)。A.研缽 B.量筒 C.燒杯 D.試管(2)操作③的名稱是 (3)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g7.5%的氯化鈉溶液。經檢測,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號,可多選)。①氯化鈉固體不純 ②稱量時精鹽與砝碼放反了③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④裝瓶時 ,有少量溶液灑出13.(2022八上·杭州期中)小西同學去鄉下旅游時,用礦泉水瓶裝了一些山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凈化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取水樣后加入凝聚劑,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其形成較大的固體顆粒沉到水底,你認為合適的凝聚劑可以是 。(2)進行過濾操作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C.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濾紙邊緣(3)山泉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殺菌消毒等凈化過程后得到的凈化水,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沉淀、過濾、吸附、殺菌消毒等過程發生的都是物理變化B.沉淀、過濾、吸附、殺菌消毒等過程改變了水的化學性質C.凈化過程后得到的凈化水屬于純凈物D.可以通過蒸餾的方式,從凈化水中分離出純凈水14.(2022·柯橋模擬)粗鹽的精制一般要經過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的名稱是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 還需要用到 等儀器(寫一種)。(3)操作正確,操作④后展開濾紙, 若黑色代表泥沙,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圖中的____。A. B. C. D.(4)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 。(填字母)。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D.蒸發皿內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典例分析舉一反三典例分析舉一反三課后鞏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節 海洋的探索考點一、海水的淡化(1)把水加熱到沸騰,產生的水蒸氣經冷卻形成液態水的方法稱為蒸餾法,用這種方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餾水。蒸餾水中雜質非常少,可以將其看成是單一由水組成的。這種僅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作純凈物。純凈物 混合物定義 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 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區別 成分單一,有固定的組成、性質,如沸點、熔點等 成分至少有兩種,沒有固定的組成、性質,各成分保持自已原有的化學性質(2)蒸餾裝置①蒸餾時,蒸餾燒瓶中應放入幾片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操作時,將溫度計的水銀球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以便于觀察溫度的變化,確定所接收液體的種類。②蒸餾時,冷凝管中要下端進水上端出水,是因為冷凝時,冷水需充滿冷凝器,防止冷凝器冷凝時受熱不均勻出現炸裂,同時逆流冷凝效果好。典例1:如圖是我們學過的蒸餾裝置,關于蒸餾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冷凝水的流動方向是A→BB.燒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C.蒸餾可以從酒精溶液中分離出酒精D.溫度計應該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測氣體溫度【答案】A【解析】根據對蒸餾操作的原理、器材、過程和用途的認識判斷。【解答】A.圖中冷凝水的流動方向是B→A,這樣可以適當延長冷凝水的停留時間,從而提高冷卻效果,故A錯誤符合題意;B.燒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故B正確不合題意;C. 酒精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則蒸餾可以從酒精溶液中分離出酒精,故C正確不合題意;D.溫度計應該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測氣體溫度,故D正確不合題意。變式1:(2022八上·鹿城月考)以下是凈水的各種操作,相對凈化程度最高的是( )A.過濾 B.蒸餾 C.靜置沉淀 D.吸附沉淀【答案】B【解析】根據凈水的各個環節的作用分析判斷。【解答】過濾操作只能去除水中顆粒較大的泥沙和雜質;靜置沉淀可以處于其中顆粒較小的懸浮物;吸附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色散和異味;而蒸餾操作通過水的汽化和液化,將其中的雜質全部去除,凈化程度最高。變式2:(2023八上·蕭山月考)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一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在其左側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而其他各種離子不能透過。請回答:(1)采用膜分離技術淡化海水的原理,與化學實驗中常見的 操作相似。(2)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可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 結晶(填降溫或蒸發)。【答案】(1)過濾(2)增大(3)蒸發【解析】(1)過濾操作用于分離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2)溶質質量分數=;(3)當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時,可以使用蒸發溶劑的方法結晶,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膜相當于濾紙,則膜分離技術相當于過濾操作;(2) 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水流入左側,則右側海水中溶質質量不變,而溶液質量減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增大。(3)根據圖二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較小,因此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的方法為蒸發結晶。變式3: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蒸餾裝置對一些污水進行蒸餾凈化處理, 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問題。(1)圖中 C 器材的名稱是___________。(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 動方向為___________(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請指出該錯誤_________。【答案】錐形瓶 B 端流入,A 端流出 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放在燒瓶支管口處(只要提到溫度計的玻璃泡位置不對即給分)【解析】(1)圖中 C 器材是錐形瓶。(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動方向為B 端流入,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錯誤為: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放在燒瓶支管口處。考點二、海鹽的提取我國的海鹽生產,一般采用日曬法。利用濱海灘涂,筑壩開辟鹽田,通過納潮揚水,日照蒸發而濃縮。當氯化鈉溶液達到飽和時,析出氯化鈉晶體,即為原鹽。像這種固體溶質從它的飽和溶液中以晶體形式析出的過程稱為結晶。日曬法得到的原鹽屬于粗鹽,粗鹽成分中不僅有氯化鈉,還有氯化鎂、氯化鈣、泥沙等雜質。所以必須經過進一步的提純才能成為可食用的精鹽。(一)蒸發結晶1、溶解稱取10g粗鹽,放入燒杯中,加入30mL水,用玻璃棒攪拌至充分溶解,形成粗鹽懸濁液。2、過濾(1)過濾可以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方法。(2)過濾前要制作過濾器。制作過程如圖所示,取一張圓形濾紙,對折兩次,然后打開,使濾紙成為圓錐形(一邊為一層濾紙, 另一邊為三層濾紙),放入漏斗內,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壁,并使濾紙邊緣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潤濕濾紙并使濾紙與漏斗內壁之間沒有氣泡。(3)過濾用到的儀器:漏斗、燒杯、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4)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一貼:制作過濾器時,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留氣泡。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漏斗內的液面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盛待過濾液體的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輕靠三層濾紙的一邊,防止戳破濾紙;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防止過濾時濾液濺出。①玻璃棒在過濾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滴濺落到外面。②一次過濾所得的濾液仍渾濁時,應再過濾一次。如果兩次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則應檢查實驗裝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儀器不干凈等。③造成濾紙破損的原因有:沒有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將待過濾液體倒入過濾器沖破濾紙;玻璃棒放在單層濾紙一邊,戳破濾紙;用玻璃棒在過濾器內攪拌了。3、蒸發結品把濾液倒入蒸發皿,點燃酒精燈加熱,并用玻璃棒攪拌。當出現大量食鹽晶體后,熄滅酒精燈,利用余熱蒸發剩余水分。4、轉移冷卻后用玻璃棒把蒸發皿中的食鹽晶體轉移到燒杯中。注意:此時得到的固體中仍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等(二)結晶方法(1)蒸發溶劑結晶(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小的固體)如:從食鹽水中得到氯化鈉固體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取適量的食鹽水倒入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所得固體烘干。這種通過蒸發溶劑使物質結晶的方法叫蒸發結晶。應用:一般用于將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比較小的固體溶質從其水溶液中析出;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比較小的固體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體的分離(如氯化鈉中混有少量硝酸鉀)。(2)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體,如硝酸鉀)如向一只盛有30毫升沸水的燒杯中不斷加入硝酸鉀,配制成硝酸鉀濃溶液。然后將燒杯放在冷水中降溫,觀察實驗現象。結論:熱的硝酸鉀濃溶液放入冷水中降溫后,有硝酸鉀晶體析出。這種通過降低熱飽和溶液的溫度使物質結晶析出的方法,就是冷卻熱飽和溶液法(也叫降溫結晶法)。應用:一般用于將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體溶質從其水溶液中析出;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很大的固體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的固體(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物質的提純。典例1:海水“曬鹽”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雜質,某興趣小組同學按甲圖中的步驟將粗鹽進行提純。(1)甲圖中的操作①為乙圖中的 (填字母),操作②為過濾,若兩次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2)利用提純出的精鹽配制100克12%的食鹽溶液,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A.燒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漏斗(3)若(2)中配制的食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12%,則可能的原因是 。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灑落燒杯外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D.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答案】(1)b;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盛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合理即可)(2)A;C(3)C;D【解析】(1)根據粗鹽提純的步驟解答。根據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解答。(2)根據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的實驗過程分析所需器材。(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分析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偏大,要么是溶質質量偏大,要么是溶劑質量偏小。【解答】(1)將含有泥沙的粗食鹽加水變成含有泥沙的混合液的過程為溶解,即乙圖中的b。操作②為過濾,若兩次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原因可能是: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盛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2)配制100g12%的食鹽溶液時,必須使用燒杯作為配制容器。需要食鹽100g×12%=12g,需要加水:100g-12g=88g,即量取水的體積為88ml,因此必須使用100ml量筒,而漏斗用不到,故選AC。(3)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此時食鹽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即食鹽質量偏小,故A不合題意;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灑落燒杯外,會使食鹽質量減小,故B不合題意;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會導致溶劑的質量減小,故C符合題意;D.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則讀出的示數偏大,而實際得到的水偏少,故D符合題意。故選CD。變式1:河水凈化的主要步驟如圖所示.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Ⅰ可除去難溶性雜質 B.X試劑可以是活性炭C.步驟Ⅲ可殺菌、消毒 D.凈化后的水是純凈物【答案】D【解析】根據已有的水的凈化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殺菌,據此解答.掌握水的凈化以及各物質的作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解:A、步驟Ⅰ是過濾,可以除去難溶性雜質,正確;B、步驟Ⅱ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沒有生成新的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正確;C、步驟Ⅲ加入液氯,可以殺菌、消毒,正確;D、凈化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雜質,不是純凈物,錯誤;故選D.變式2:從溶液里析出晶體的過程叫結晶。結晶一般有兩種方法 :像食鹽等溶解度受溫度的變化影響較小的物質,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使其結晶,而像碳酸鈉等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物質,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使之結晶。在實際生產中,往往兩種方法綜合使用。【答案】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解析】根據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利用蒸發結晶,受溫度影響大的利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分析。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所以通常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結晶,而碳酸鈉等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物質,則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結晶;變式3:(2023八上·柯橋月考)從自然界中獲得的粗鹽,含有較多的雜質,需要精制。為了除去粗鹽中泥沙等不溶性雜質,設計了如圖所示的 A、B、C 三個步驟。(1)B 步驟稱為 。(2)B、C 兩個步驟中玻璃棒各自的作用分別是 和 。(3)C 步驟中, 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____(填字母)。A.移去酒精燈,停止攪拌B.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C.繼續加熱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燈(4)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下操作流程:操作⑤是圖甲中的哪個步驟 (填“字母”)。【答案】(1)過濾(2)引流;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3)B(4)C【解析】(1)根據圖片確定B步驟的名稱;(2)根據過濾操作和結晶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3)根據結晶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解答;(4)從濾液中得到晶體的過程叫蒸發結晶,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B步驟為過濾;(2)B為過濾,C為結晶,其中玻璃棒的用途為: 引流和 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3) C 步驟中, 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故選B。(4)根據圖片可知,操作⑤,即從濾液中得到精鹽,應該為蒸發結晶,故選C。1.(2022·浙江嘉興·八年級期末)下列關于粗鹽提純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取樣 B.溶解 C.過濾 D.結晶【答案】D【解析】A.不能用手接觸藥品,應用藥匙取用,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溶解不能用量筒而應該使用燒杯,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液體受熱不均勻,造成液體飛濺,圖中所示操作正確。2.(2023八上·臺州期末)下列各組混合物的分離,可選用蒸餾法的是( )A.從水和酒精中分離酒精B.從粗鹽中分離食鹽和泥沙C.從食鹽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分離蔗糖D.從硝酸鉀溶液中分離硝酸鉀【答案】A【解析】根據各組物質的性質,蒸餾是利用液體的沸點不同的混合物分離方法分析。【解答】A. 水和酒精都是液體,但沸點不同,從水和酒精中分離酒精可采用蒸餾的方法,符合題意;B. 從粗鹽中分離食鹽和泥沙需采用過濾的方法,不符合題意;C. 從食鹽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分離蔗糖,應選擇降溫結晶的方法,不符合題意;D. 從硝酸鉀溶液中分離硝酸鉀 ,可采用蒸發結晶,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混合物的分離所用的方法錯誤的是( )A.泥沙和食鹽——沉淀B.硝酸鉀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溶液——降溫結晶C.酒精和水——蒸餾D.氯化鈉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鉀——蒸發結晶【答案】A【解析】根據物質分離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A.將泥沙和食鹽的混合物加水溶解,食鹽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泥沙會沉淀,然后再通過過濾、蒸發結晶才能將二者徹底分離,故A錯誤符合題意;B.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而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可以使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分離二者,故B正確不合題意;C.酒精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因此可以利用蒸餾的方法分離二者,故C正確不合題意;D.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而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非常明顯,硝酸鉀含量較少,不能形成飽和溶液,因此可以使用蒸發結晶的方法分離二者,故D正確不合題意。4.(2023八上·蕭山月考)由太湖水生產自來水的部分處理過程如下。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細沙“過濾”可濾除水中的細小顆粒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C.上述處理過程應包含“蒸餾”D.經過處理獲得的自來水仍是混合物【答案】C【解析】根據水的凈化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A.用細沙“過濾”可濾除水中的細小顆粒,故A正確不合題意;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故B正確不合題意;C.上述處理過程應不包含“蒸餾”,一來成本太高,而來蒸餾得到的水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故C錯誤符合題意;D.經過處理獲得的自來水中存在可溶性的物質,仍是混合物,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5.(2021八上·蘭溪月考)死海因其高鹽度出名,美國科學家對其十分好奇,做了一個實驗:(如圖)他們將一件黑色禮服用鋼絲固定,放入死海中,兩年后取出,發現衣服表面掛滿了白色鹽晶。經檢測,晶體中的成分主要包含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等。(1)黑色禮服上的白色鹽晶,在這兩年中經歷的最主要過程 。A.凝固 B.蒸餾 C.結晶 D.升華(2)死海中鹽類的質量分數始終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試分析原因 。【答案】(1)C(2)死海中鹽溶液質量分數在25%左右時溶液就達到飽和了【解析】(1)根據白色鹽晶的生成過程判斷;(2)當溶液達到飽和時,溶質的質量就不再增大,即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黑色禮服上的白色鹽晶,是海水中的可溶性鹽類結晶析出的過程,故選C。(2)死海中鹽類的質量分數始終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原因:死海中鹽溶液質量分數在25%左右時溶液就達到飽和了。6.(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1)發源于天臺里石門水庫的北干渠,長72.3公里,主要解決天臺縣大部分及三門縣部分農田用水問題。北干渠工程影響水循環途徑中的環節是___________。(2)如圖是水廠凈化水的過程,則水廠生產自來水時使用的凈水方法有___________。A.沉淀 B.過濾 C.煮沸 D.蒸餾 E.吸附【答案】地表徑流 ABE【解析】(1)北干渠工程影響水循環途徑中的環節是地表徑流。(2)水廠生產自來水時使用的凈水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故選ABE。7.直飲水機的水處理過程如圖所示。 (1)“可直接飲用水”屬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過濾 b.吸附除味 c.消毒殺菌【答案】混合物 b【解析】(1)直飲水機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質,“可直接飲用水”有可溶性物質,屬于混合物。(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顏色和異味。炭罐含有活性炭,作用是 b。8.(2023八上·長興月考)目前我縣里的學校都安裝了直飲水機,其工作過程如上圖所示。(1)①的作用是____.A.殺菌消毒 B.吸附雜質 C.蒸餾 D.過濾(2)直飲水機使用方便:只要將它與自來水管網對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質(如細菌等)便得到直飲水,直飲水屬于 (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答案】(1)B (2)混合物【解析】考查水凈化原理和方法。【解答】(1) ① 是活性炭,它的作用是吸附雜質;(2) 直飲水水經過來吸附,紫外線和高溫殺菌,基本不含微生物 ,但是含有可溶性物質,所以還是混合物。9.(2023八上·椒江期末)小科取了一杯渾濁的湖水,用如圖裝置進行過濾。請回答:(1)圖中a儀器的名稱是 。(2)根據規范操作,圖中缺少了一種儀器,該儀器在該操作中的作用是 。(3)過濾后發現,濾液仍渾濁,可能的原因是 。(寫出一點即可)【答案】(1)漏斗 (2)引流 (3)濾紙破損等【解析】(1)根據所指儀器的名字解答。(2)根據對過濾操作的認識解答;(3)根據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解答。【解答】(1)圖中a儀器的名稱是漏斗。(2)根據規范操作,圖中缺少了玻璃棒,該儀器在該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3)過濾后發現,濾液仍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等。10.(2021八上·椒江期末)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蒸餾裝置對一些污水進行蒸餾 凈化處理, 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問題。(1)圖中 C 器材的名稱是 。(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 動方向為 (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請指出該錯誤。【答案】(1)錐形瓶(2)B 端流入,A 端流出(3)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放在燒瓶支管口處(只要提到溫度計的玻璃泡位置不對即給分)【解析】(1)根據所指儀器的名稱解答;(2)讓冷卻水從下面的管流入,從上面的管流出,可以延長水的停留時間,從而增強冷凝效果;(3)蒸餾是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的時候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該與蒸餾燒瓶支管口的下沿平齊。【解答】(1)圖中 C 器材的名稱是錐形瓶。(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動方向為B 端流入,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錯誤為: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放在燒瓶支管口處。11.(2023八上·臺州期末)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中需要用到玻璃棒,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操作⑤中容易造成食鹽固體飛濺,為盡量減少飛濺,除連續攪拌外還可采取 等措施。(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發現制得率偏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號)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答案】(1)引流 (2)間歇加熱 (3)A;B;D【解析】(1)根據過濾中玻璃棒的引流分析;(2)根據蒸發間歇加熱可防止液體外濺分析;(3)根據所得精鹽質量偏小會導致制得率偏低分析。【解答】(1)操作④為過濾,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操作⑤為蒸發,容易造成食鹽固體飛濺,為盡量減少飛濺,除連續攪拌外還可采取間歇加熱。(3) 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導致精鹽質量偏小,制得率偏低,A正確; 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 ,導致氯化鈉質量偏小,制得率偏低,B正確;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會導致精鹽質量偏大,制得率偏高,C錯誤; 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會使精鹽質量偏小,制得率偏低,D正確。12.鹽城瀕臨黃海,海鹽文化全國知名。某興趣小組同學去鹽場參觀,帶回了部分粗鹽樣品,并對其進行了如下探究:(1)操作①中必領用到的一種儀器是____(填序號)。A.研缽 B.量筒 C.燒杯 D.試管(2)操作③的名稱是 (3)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g7.5%的氯化鈉溶液。經檢測,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號,可多選)。①氯化鈉固體不純 ②稱量時精鹽與砝碼放反了③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④裝瓶時 ,有少量溶液灑出【答案】(1)A(2)過濾(3)①②【解析】(1)根據研缽的用途分析。(2)根據過濾的原理分析。(3)根據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氯化鈉質量少了,也可能是水的質量多了分析。【解答】(1)研缽可以將大塊的變成小顆粒的,所以操作①中必須用到的一種儀器是研缽。(2)操作③之后,分為泥沙、濾液,過濾可以將不溶物和可溶物分離,所以操作③的名稱是過濾。(3)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氯化鈉質量少了,也可能是水的質量多了;①氯化鈉固體不純,會導致氯化鈉質量偏小,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①正確;②稱量時精鹽與砝碼放反了,氯化鈉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會導致氯化鈉質量偏小,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②正確;③量取水時俯視讀數,導致水的質量偏小,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③錯誤;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質量分數不變,故④錯誤。故答案為:①②。13.(2022八上·杭州期中)小西同學去鄉下旅游時,用礦泉水瓶裝了一些山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凈化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取水樣后加入凝聚劑,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其形成較大的固體顆粒沉到水底,你認為合適的凝聚劑可以是 。(2)進行過濾操作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C.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濾紙邊緣(3)山泉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殺菌消毒等凈化過程后得到的凈化水,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沉淀、過濾、吸附、殺菌消毒等過程發生的都是物理變化B.沉淀、過濾、吸附、殺菌消毒等過程改變了水的化學性質C.凈化過程后得到的凈化水屬于純凈物D.可以通過蒸餾的方式,從凈化水中分離出純凈水【答案】(1)明礬 (2)D (3)D【解析】(1)根據水的凈化的知識解答;(2)根據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判斷;(3)①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有無新物質生;③④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解答】(1)取水樣后加入凝聚劑,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其形成較大的固體顆粒沉到水底,我認為合適的凝聚劑可以是明礬。(2)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故A正確不合題意;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故B正確不合題意;C.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故C正確不合題意;D.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否則會造成部分液體未經過濾就流入燒杯,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A.殺菌消毒過程中,使水中細菌或微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發生變性而死亡,即發生了化學變化,故A錯誤;B.在凈化過程中,水分子沒有發生改變,即它的化學性質不變,故B錯誤;C.凈化后的水中依然存在大量的礦物質,屬于混合物,故C錯誤;D.通過蒸餾的方式,可以將水和其中的雜質徹底分開,從而得到純凈水,故D正確。故選D。14.(2022·柯橋模擬)粗鹽的精制一般要經過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的名稱是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 還需要用到 等儀器(寫一種)。(3)操作正確,操作④后展開濾紙, 若黑色代表泥沙,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圖中的____。A. B. C. D.(4)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 。(填字母)。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D.蒸發皿內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答案】(1)過濾 (2)蒸發皿 (3)A (4)C【解析】(1)過濾操作用于分離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2)根據蒸發結晶操作的過程確定需要的器材;(3)根據濾紙的折疊方法分析;(4)根據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稱量結果偏大,精鹽中混有了其他的物質進行分析。【解答】(1)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所以操作④的名稱是過濾;(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外,還需要用到蒸發皿等儀器;(3)濾紙是對折再對折,所以只有兩個面會有泥沙,可以折疊一下看出是在A和B中的兩個;有由于過濾時液面不能超過濾紙邊緣,故選A;(4)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故A不合題意;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故B不合題意;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大,導致制得率較高,故C符合題意;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未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得到的精鹽質量偏小,導致制得率較低,故D不合題意。故選C。典例分析舉一反三典例分析舉一反三課后鞏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上第四章 第3節 海洋的探索 舉一反三(原卷版).doc 八上第四章 第3節 海洋的探索 舉一反三(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