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中考四模物理化學試題-初中化學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為我國唐代名畫《搗練圖》。畫卷呈現的工序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A.捶打織品 B.梳理絲線 C.縫制衣物 D.燒炭熨燙2.2024年我國環境日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不符合該主題的是A.分類回收生活垃圾 B.工業廢水處理后排放C.推廣使用煤炭燃料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3.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棉花屬于合成纖維B.葡萄糖可為人體組織提供營養C.水泥、玻璃等化工產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D.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可適當節省石油資源4.“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勞動實踐與化學知識沒有直接關聯的是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A 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凈水器 活性炭有可燃性B 用檸檬酸和小蘇打自制汽水 檸檬酸和小蘇打能反應生成CO2C 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龍舟槳 碳纖維復合材料密度小、強度高D 用鐵板和硫酸銅溶液制作金屬蝕刻畫 鐵和硫酸銅溶液能發生置換反應A.A B.B C.C D.D5.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活動中,下列操作規范的是A.稱量 B.溶解C.過濾 D.蒸發我國擁有豐富的海水資源,通過晾曬海水可以獲得NaCl等物質。電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學方程式為:。元素周期表中鈉元素和氯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完成下面小題。6.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氯化鈉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B.電解氯化鈉的反應是分解反應C.電解氯化鈉的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D.海水曬鹽的基本原理是蒸發結晶7.下列有關鈉元素和氯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Na+核外有12個電子 B.氯元素為非金屬元素C.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g D.氯原子的原子核內有17個中子8.辣椒素()是決定辣椒辣味的主要物質,其水溶液顯弱堿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辣椒素含有臭氧分子(O3) B.辣椒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辣椒素中碳、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8∶1 D.食用辣椒后,用檸檬水漱口可緩解辣味9.液氫、液氧可作為火箭發動機的推進劑,其反應如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為氧化物 B.丙的化學式為H2OC.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不變 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10.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B.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所以不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不同C.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所以鋁的化學性質不活潑D.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農業生產中要大量使用化肥11.下圖是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是硝酸鉀溶解和結晶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gB.b點對應的溶液比a點對應的溶液所含溶質多32.3gC.40℃時,燒杯中硝酸鉀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D.若要使燒杯中固體繼續溶解可采取降溫的方法12.利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溶液與溶液混合后發生的變化。常溫下,向溶液中勻速滴加溶液,pH傳感器測得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一段時間后,三頸燒瓶和試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顯酸性B.30s時溶液顯酸性原因是過量C.三頸燒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為D.試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二、科學探究題13.為消除道路安全隱患,常使用融雪劑來融雪,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融雪劑展開項目式學習。[任務一]融雪劑除雪原理(1)小組同學通過科技人員的訪談,了解到融雪劑溶于水后會 (填“提高”或“降低”)混合物的凝固點,從而融雪化冰。[任務二]融雪劑對環境的影響(2)部分融雪劑不僅會腐蝕金屬也會對綠植帶來危害,主要是融雪劑的成分溶解使水中離子濃度 (填“增大”或“減小”),植物細胞外液濃度大于細胞內液濃度,使細胞失水。[任務三]融雪劑的成分(3)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發現融雪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環保型融雪劑尿素,它是一種常見的 (填“氮”“磷”或“鉀”)肥:另一種是以“氯鹽”為主要成分的無機融雪劑,其主要成分為氯化鈉,還可能含有氯化鈣,為證明融雪劑中含有氯化鈣,小組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 (寫化學式)。14.碳中和是指碳的排放與吸收達到平衡,基本實現碳的零排放,碳“捕集”是助力碳中和的重要途徑。為此,興趣小組同學圍繞著CO2的吸收進行了實驗探究。活動一:尋找吸收CO2的試劑【設計與實驗】(1)甲、乙、丙三組分別利用所提供的實驗用品設計了如下方案并進行實驗:組別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甲組 向一個集滿CO2的軟塑料瓶中加入適量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 軟塑料瓶變癟 CO2能被水吸收乙組 向盛有飽和的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通入適量的CO2 CO2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丙組 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通入適量的CO2 無明顯現象 CO2不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解釋與分析】(2)甲組實驗中軟塑料瓶變癟,是因為瓶內氣壓 ;(3)小禮同學對丙組的實驗結論提出質疑,為了證明CO2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他向丙組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從而證明CO2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得出結論】水,飽和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均能吸收CO2。活動二:比較吸收CO2的效果【提出問題】水、飽和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濃溶液,哪個吸收CO2的效果更好?【討論交流】(4)飽和石灰水、水吸收CO2效果差不多,從物質的溶解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同學們一致認為,只需要比較氫氧化鈉濃溶液、水吸收CO2的效果。【設計方案】(5)請你利用下列實驗用品,幫助他們設計實驗方案。你的方案是: 。(實驗用品:氫氧化鈉濃溶液、水、裝滿CO2的軟塑料瓶若干個,其它儀器自選)【實驗與結論】通過實驗,同學們得出氫氧化鈉濃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的好。【遷移應用】SO2氣體排放到空氣中也會造成環境問題。同學們查閱資料,并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和用品進行實驗(已知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比較氫氧化鈉濃溶液、水吸收SO2的效果。已知:Ⅰ、通常情況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40體積SO2;Ⅱ、SO2和CO2化學性質相似,也能與氫氧化鈉反應。(6)①簡述該實驗具體操作及觀察到的現象 。②寫出SO2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表達與交流】通過以上探究,同學們認識到科學探究需要嚴謹的思維。三、實驗題15.如圖是實驗室常見的儀器或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C的名稱 。(2)實驗室制取氧氣時,發生裝置若選擇圖中C和 (填字母序號)進行組裝,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F裝置是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實驗前集氣瓶內要裝少量水,其作用是 。(4)利用G裝置可以完成的實驗有 (填序號)。①瓶內裝有澄清石灰水,氣體從a端通入,檢驗氧氣中是否混有CO2②氣體從a端通入,收集氫氣③在b端接量筒,瓶內裝滿水,氧氣從a端通入,測量氣體的體積四、填空與簡答16.鎂被譽為“21世紀最具開發應用潛力、綠色的戰略性原材料”。用海水曬鹽得到苦鹵(含MgCl2、NaCl等物質),從苦鹵中提取鎂的部分流程如下圖所示。已知:。回答下列問題:(1)“苦鹵”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中和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上述獲取金屬鎂的整個流程中,沒有涉及到的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4)該流程中循環使用的物質是 。(5)鎂用于火箭、飛機等領域,體現了鎂的哪些物理性質? (答一點)。五、計算題17.夏日魚塘缺氧,魚類“浮頭”現象多發。養魚師傅向魚塘中撒入一種主要成分為過氧化鈣(CaO2)的白色固體(雜質不與水反應),以解決魚塘缺氧問題,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少量的氫氧化鈣對水產養殖頗有益處,請列舉一條: 。(2)將CaO2質量分數為60%的白色固體240g撒入魚塘,理論上可以產生氧氣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參考答案1.D2.C3.A4.A5.B6.C 7.B8.D9.B10.B11.C12.D13.(1)降低(2)增大(3) 氮 、14.(1)石灰石變渾濁(2)減小(3)稀鹽酸(合理即可)(4)氫氧化鈣微溶于水(5)向兩個裝滿CO2的軟塑料瓶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水和氫氧化鈉濃溶液,擰緊瓶蓋、振蕩,觀察軟塑料瓶變癟程度(6) 如圖,夾緊止水夾,分別向兩個集氣瓶內注入5mL氫氧化鈉濃溶液和5mL水,振蕩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注入氫氧化鈉濃溶液的集氣瓶吸入的水體積遠大于注入水的集氣瓶15.(1)長頸漏斗(2) ADE(3)吸收生成的,防止污染空氣(4)②③16.(1)混合物(2)(3)置換反應(4)氯氣/;(5)密度小(合理即可)17.(1)吸收魚類呼出的二氧化碳(或防止水體變酸、消毒殺菌等合理即可)(2)解:設產生氧氣的質量為x。x=32g答:產生氧氣的質量是32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