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1.(2024三下·慈利期中)小明座位的東北方向是小芳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小芳的( )方向。A.西南 B.東南 C.西北2.(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行駛的列車中,以( )作為參照物,坐在列車中的乘客是靜止的。A.窗外的山 B.車廂內的椅子 C.車廂外的樹3.(2024三下·慈利期中)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各種運動。小明去游樂場時仔細觀察了以下三個游樂項目,他發現運動方式不同于其他兩種的是( )。A.蹦床 B.青蛙跳躍 C.摩天輪4.(2024三下·慈利期中)下列運動中,屬于直線運動的是( )。A.蘋果從樹上落下來B.蕩秋千時,秋千的運動C.青蛙向前跳動5.(2024三下·慈利期中)小明和小紅比賽誰跑步更快,下列做法不合適的是( )。A.兩個人同時同地起跑,在100米處測量跑步的時間,所用時間短的人跑步快。B.兩個人同時同地起跑,誰先拿到50米處的籃球,誰跑步快。C.兩個人從家去學校上學,誰先到學校門口誰跑得快。6.(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測試我們的“過山車”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用秒表記錄運動的距離B.可以用軟尺測量運動的時間C.制作好后的“過山車”如果有需要還要調整7.(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建造我們的“過山車”時,正確的步驟是( )。A.制作——設計——評價B.設計——制作——評價C.制作——評價——設計8.(2024三下·慈利期中)蠶卵很小,為了清楚地看到它,下列工具可選用的是( )。A.鑷子 B.放大鏡 C.小刀9.(2024三下·慈利期中)雞蛋中的( )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A.胚 B.卵白 C.卵黃10.(2024三下·慈利期中)蠶吐絲結繭是為了( )。A.保護蛹 B.織網捕食 C.做衣服11.(2024三下·慈利期中)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首先要確定合適的 ,如果該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沒有發生位置變化,就說明該物體是靜止的,反之,就說明該物體是 的。12.(2024三下·慈利期中)車輪的運動是滾動;敲鼓時鼓面的運動是 ;風車扇葉的運動是 。13.(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相同距離內,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越短,說明物體運動得越 ;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越長,物體運動得越 。14.(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搭建“過山車”時,必須要有 軌道和 軌道。15.(2024三下·慈利期中)雞卵包括卵殼、卵白、 、氣室等結構,其中卵殼具有保護卵的作用,氣室為卵孵化提供 。16.(2024三下·慈利期中)振興小學三年級(1)班的小科和小芳,利用小球、立方體、小木塊、木板通過實驗對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進行了如下探究:①②③(1)物體在①、②、③三個斜面上的運動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增加小木塊 B.減少小木塊 C.往里推動小木塊(3)立方體在斜面上靜止不動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4)小球在①、②、③三個斜面上的運動方式( )。A.始終不變B.①是不動,②和③是滑動C.①是不動,②是滑動,③是滾動(5)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與 關。17.(2024三下·慈利期中)人們在生活中會用到各種交通工具出行,下圖是不同工具的速度,試回答下列問題。運動的物體 速度(千米/小時) 運動的物體 速度(千米/小時)高鐵 260 自行車 15飛機 700 摩托車 70電瓶車 30 汽車 120(1)高鐵的速度是260千米/小時,是指高鐵每小時可以運動 。(2)關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快(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高鐵的速度小于摩托車的速度B.電瓶車的速度追不上汽車的速度C.飛機要比汽車快很多(4)按速度的快慢,下列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A.飛機、高鐵、汽車、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B.摩托車、飛機、汽車、高鐵、電瓶車、自行車C.飛機、摩托車、高鐵、汽車、電瓶車、自行車(5)從張家界到北京相距1567千米,小明想從張家界到北京去旅行,不適宜的工具( )。A.飛機 B.高鐵 C.電瓶車(2024三下·慈利期中)下面是某實驗小組制訂的“蠶的一生觀察計劃”表。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下列各題。蠶的一生觀察計劃飼養時間: 2023年4月—2023年5月飼養地點: 教室食物: 桑葉觀察記錄方法: 填寫記錄表、寫觀察日記、攝像、拍照、畫圖……18.我們可以把飼養地點設在教室里,但教室里的溫度需要( ),蠶卵才能孵化。A.保持在0℃以下 B.保持在25℃左右 C.保持在40℃以上19.實驗小組觀察蠶卵的形狀,發現蠶卵是( )。A.三角形的 B.球形的 C.扁圓形的20.剪開蠶繭,我們能看見里面除了蠶蛹,還有一小塊物體,該物體是( )。A.蛹的糞便 B.蠶變成蛹時蛻的皮 C.沒吃完的桑葉21.蠶的一生要經歷四次大的形態變化,分別是( )。A.卵→蛹→幼蟲→成蟲B.卵→幼蟲→蛹→成蟲C.蛹→幼蟲→卵→成蟲22.如圖是同學們為即將孵出的小蠶建造的舒適的“家”,他們在盒蓋上扎了小孔是為了( )。A.使盒內外濕度保持一致B.使盒內外溫度保持一致C.使盒內外空氣流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描述方位【解析】【分析】根據方向的相對性可知,東北對西南,小明在小芳的東北方向,那么小芳在小明的西南方向。2.【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在判斷物體的運動還是靜止的時候,可以選擇任意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只不過這個物體一旦被選擇為參照物,就被假定為靜止了。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在行駛的列車中,以車廂內的椅子作為參照物,坐在列車中的乘客是靜止的。故選B。3.【答案】C【知識點】曲線運動【解析】【分析】蹦床和青蛙跳躍都是以彈跳或上下運動為主的游樂項目(蹦床是垂直彈跳,青蛙跳躍類似青蛙跳游戲,也是跳躍形式),而摩天輪則是以旋轉運動為主。因此,摩天輪的運動方式(旋轉)不同于其他兩種(彈跳)。故正確答案是C。4.【答案】A【知識點】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的運動是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是曲線運動。例如:蕩秋千時,秋千的運動和青蛙向前跳動都屬于曲線運動,蘋果從蘋果樹上掉落屬于直線運動。5.【答案】C【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A:兩個人同時同地起跑,在100米處測量跑步的時間,所用時間短的人跑步快,正確;B:兩個人同時同地起跑,誰先拿到50米處的籃球,誰跑步快,正確;C:兩個人從家去學校上學,誰先到學校門口誰跑得快,錯誤;時間和距離都不確定。6.【答案】C【知識點】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根據對“過山車”的認識,在檢測小車的運動情況時,我們可以用軟尺來測量運動的距離,并用秒表記錄運動的時間,制作好后的“過山車”可以調整,C選項符合題意。7.【答案】B【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 科學制作流程:先“設計”方案,再“制作”,最后“評價”改進,符合邏輯順序。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 誤選A或C,混淆步驟順序,需記住“先規劃再動手”的原則。8.【答案】B【知識點】放大鏡【解析】【分析】 蠶卵很小,需用“放大鏡”放大觀察;鑷子用于夾取,小刀用于切割,均非觀察工具。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 選A(鑷子),混淆“夾取工具”和“觀察工具”,需明確“放大鏡用于看微小物體”。9.【答案】A【知識點】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 雞蛋中的“胚”(胚盤)是受精卵分裂形成的,將來發育成小雞;卵白提供營養和水分,卵黃是主要營養來源。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 誤選C(卵黃),需知道“胚是生命的起點,卵黃是食物”。10.【答案】A【知識點】蠶蛹【解析】 【分析】蠶吐絲結繭的主要目的是為蛹期提供一個保護層,防止外界傷害,直到羽化成蛾。選項B是蜘蛛等動物的行為,選項C是人類對蠶絲的利用,不是蠶的本能目的。故正確答案是A。11.【答案】參照物;運動【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需要借助一個假設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不同,那么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不同。如果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發生變化,則就處于運動狀態;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始終沒有發生變化,那么這就處于相對靜止狀態。12.【答案】振動;轉動【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的運動形式不同,根據物體的運動方式劃分,分為平動、轉動、擺動、滾動、振動等。車輪的運動是滾動;敲鼓時鼓面的運動是振動;風車扇葉的運動是轉動。13.【答案】快;慢【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根據速度公式(速度 = 距離 ÷ 時間),相同距離下,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如跑步比賽,用時少的人跑得快);時間越長,速度越慢。【易錯點】 可能顛倒快慢關系,可通過“100米跑,10秒比20秒快”的例子理解。14.【答案】直線;曲線【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設計過山車時要符合設計要求,需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小車能夠滾完全部軌道不能脫軌。15.【答案】卵黃;氧氣【知識點】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雞卵的結構包括卵殼、卵白(蛋清)、卵黃(蛋黃)和氣室。卵黃是卵細胞的主要部分,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氣室儲存空氣,為卵孵化提供氧氣(小雞胚胎呼吸需要氧氣)。【易錯點】 可能漏填“卵黃”或寫錯“氧氣”,需記住“氣室=空氣=氧氣”。16.【答案】(1)C(2)B(3)C(4)A(5)斜面坡度大小【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解析】【分析】(1)斜面坡度越大,物體下滑速度越快。圖中②坡度最大,①次之,③最小,故速度②>①>③。故正確答案為C。(2) 增加小木塊或往里推動木塊會使斜面變陡,減少小木塊會降低坡度,是錯誤方法。故正確答案為B。(3)坡度越小,立方體越易靜止。③坡度最小,立方體可能靜止不動;①②坡度較大,立方體會滑動。故正確答案為C。(4)小球在任何坡度的斜面上都會“滾動”,運動方式始終不變,與坡度無關。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1)誤選A,未正確判斷坡度大小,可通過“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大,坡度越大”來判斷。(2) 選C(往里推木塊),需理解“推動木塊會縮短底邊,增大坡度”。(3)選A(①),需知道“坡度越小,物體越難滑動”。(4)選C(①不動),需觀察:小球在斜面上因重力必然滾動,坡度小只是速度慢。(1)相同物體在斜面運動,坡度越大,運動速度越快,坡度越小,運動速度越小。③的坡度最小,②的坡度最大,因此物體在三個斜面上的運動速度為②>①>③。(2)斜面的坡度也就是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增加小木塊和往里推小木塊都能增加斜面的高度,從而增大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使坡度增加。減少小木塊使得斜面坡度降低。(3)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和物體的形狀、斜面坡度、放置方式都有關。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狀態有三種情況:靜止、滑動、滾動。物體的形狀和放置方式相同,坡度越小物體運動速度越小,③的坡度最小,立方體在斜面上最有可能靜止不動。(4)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狀態有三種情況:靜止、滑動、滾動。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都是滾動。因此小球在①、②、③三個斜面上的運動方式始終不變。(5)綜上所述,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與斜面坡度有關。17.【答案】(1)260千米(2)C(3)A(4)A(5)C【知識點】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解析】【分析】(1)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可以用速度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高鐵的速度是260千米/小時,是指高鐵每小時可以運動260千米。(2)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根據路程=速度x時間的關系,我們在比較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時是在相同距離的情況下比較時間的多少,時間長,運動慢,時間短,運動快;在相同時間的情況下比較距離的長短,距離長,運動快,距離短,運動慢。故選C。(3)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可以用速度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高鐵的速度大于摩托車的速度,電瓶車的速度追不上汽車的速度,飛機要比汽車快很多。故選A。(4)按照運動的快慢,將交通工具1小時內通過的距離排序: 飛機、高鐵、汽車、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故選A。(5)從張家界到北京相距1567千米,小明想從張家界到北京去旅行,不適宜的工具是電瓶車,電瓶車速度太慢,不適宜長途旅行。故選C。【答案】18.B19.B20.B21.B22.C【知識點】觀察蠶卵【解析】【分析】本題圍繞蠶的生長發育過程,考查蠶卵孵化條件、形態特征、生長階段及飼養注意事項,答案均指向蠶的生物學特性和科學飼養方法。易錯點:(1)選A(0℃以下),需記住“蠶是溫帶生物,需要溫暖環境”。(2)選B(球形),需實際觀察:蠶卵中間略凹,邊緣圓,是扁圓形。(3)選A(糞便),需知道“蠶蛹期不進食,無糞便”。(4)選A(卵→蛹→幼蟲),混淆階段順序,可記“幼蟲先吃桑葉,再變蛹”。(5)選A或B,需理解“動物生存需要氧氣,孔是為了換氣”。能力要求:側重對常見生物現象的觀察記憶,部分題目需結合生活經驗推理(如溫度、空氣流通)。18.【分析】蠶卵孵化需要溫暖環境,25℃左右是最適溫度(0℃以下低溫會抑制發育,40℃以上高溫易導致死亡),故選B。19.【分析】 蠶卵是“扁圓形”,像小米粒,不是三角形或球形(球形更鼓,扁圓形較平)。故正確答案為C。20.【分析】 蠶結繭后變成蛹,期間會蛻一次皮,留在繭內;蛹不排便,繭內無桑葉。故正確答案為B。21.【分析】 蠶的一生:卵→幼蟲(蠶)→蛹→成蟲(蠶蛾),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故正確答案為B。22.【分析】 扎孔是為了“空氣流通”,讓蠶呼吸新鮮空氣,與溫度、濕度無關。故正確答案為C。1 / 1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1.(2024三下·慈利期中)小明座位的東北方向是小芳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小芳的( )方向。A.西南 B.東南 C.西北【答案】A【知識點】描述方位【解析】【分析】根據方向的相對性可知,東北對西南,小明在小芳的東北方向,那么小芳在小明的西南方向。2.(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行駛的列車中,以( )作為參照物,坐在列車中的乘客是靜止的。A.窗外的山 B.車廂內的椅子 C.車廂外的樹【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在判斷物體的運動還是靜止的時候,可以選擇任意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只不過這個物體一旦被選擇為參照物,就被假定為靜止了。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在行駛的列車中,以車廂內的椅子作為參照物,坐在列車中的乘客是靜止的。故選B。3.(2024三下·慈利期中)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各種運動。小明去游樂場時仔細觀察了以下三個游樂項目,他發現運動方式不同于其他兩種的是( )。A.蹦床 B.青蛙跳躍 C.摩天輪【答案】C【知識點】曲線運動【解析】【分析】蹦床和青蛙跳躍都是以彈跳或上下運動為主的游樂項目(蹦床是垂直彈跳,青蛙跳躍類似青蛙跳游戲,也是跳躍形式),而摩天輪則是以旋轉運動為主。因此,摩天輪的運動方式(旋轉)不同于其他兩種(彈跳)。故正確答案是C。4.(2024三下·慈利期中)下列運動中,屬于直線運動的是( )。A.蘋果從樹上落下來B.蕩秋千時,秋千的運動C.青蛙向前跳動【答案】A【知識點】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的運動是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是曲線運動。例如:蕩秋千時,秋千的運動和青蛙向前跳動都屬于曲線運動,蘋果從蘋果樹上掉落屬于直線運動。5.(2024三下·慈利期中)小明和小紅比賽誰跑步更快,下列做法不合適的是( )。A.兩個人同時同地起跑,在100米處測量跑步的時間,所用時間短的人跑步快。B.兩個人同時同地起跑,誰先拿到50米處的籃球,誰跑步快。C.兩個人從家去學校上學,誰先到學校門口誰跑得快。【答案】C【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A:兩個人同時同地起跑,在100米處測量跑步的時間,所用時間短的人跑步快,正確;B:兩個人同時同地起跑,誰先拿到50米處的籃球,誰跑步快,正確;C:兩個人從家去學校上學,誰先到學校門口誰跑得快,錯誤;時間和距離都不確定。6.(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測試我們的“過山車”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用秒表記錄運動的距離B.可以用軟尺測量運動的時間C.制作好后的“過山車”如果有需要還要調整【答案】C【知識點】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根據對“過山車”的認識,在檢測小車的運動情況時,我們可以用軟尺來測量運動的距離,并用秒表記錄運動的時間,制作好后的“過山車”可以調整,C選項符合題意。7.(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建造我們的“過山車”時,正確的步驟是( )。A.制作——設計——評價B.設計——制作——評價C.制作——評價——設計【答案】B【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 科學制作流程:先“設計”方案,再“制作”,最后“評價”改進,符合邏輯順序。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 誤選A或C,混淆步驟順序,需記住“先規劃再動手”的原則。8.(2024三下·慈利期中)蠶卵很小,為了清楚地看到它,下列工具可選用的是( )。A.鑷子 B.放大鏡 C.小刀【答案】B【知識點】放大鏡【解析】【分析】 蠶卵很小,需用“放大鏡”放大觀察;鑷子用于夾取,小刀用于切割,均非觀察工具。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 選A(鑷子),混淆“夾取工具”和“觀察工具”,需明確“放大鏡用于看微小物體”。9.(2024三下·慈利期中)雞蛋中的( )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A.胚 B.卵白 C.卵黃【答案】A【知識點】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 雞蛋中的“胚”(胚盤)是受精卵分裂形成的,將來發育成小雞;卵白提供營養和水分,卵黃是主要營養來源。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 誤選C(卵黃),需知道“胚是生命的起點,卵黃是食物”。10.(2024三下·慈利期中)蠶吐絲結繭是為了( )。A.保護蛹 B.織網捕食 C.做衣服【答案】A【知識點】蠶蛹【解析】 【分析】蠶吐絲結繭的主要目的是為蛹期提供一個保護層,防止外界傷害,直到羽化成蛾。選項B是蜘蛛等動物的行為,選項C是人類對蠶絲的利用,不是蠶的本能目的。故正確答案是A。11.(2024三下·慈利期中)判斷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首先要確定合適的 ,如果該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沒有發生位置變化,就說明該物體是靜止的,反之,就說明該物體是 的。【答案】參照物;運動【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需要借助一個假設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不同,那么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不同。如果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發生變化,則就處于運動狀態;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始終沒有發生變化,那么這就處于相對靜止狀態。12.(2024三下·慈利期中)車輪的運動是滾動;敲鼓時鼓面的運動是 ;風車扇葉的運動是 。【答案】振動;轉動【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的運動形式不同,根據物體的運動方式劃分,分為平動、轉動、擺動、滾動、振動等。車輪的運動是滾動;敲鼓時鼓面的運動是振動;風車扇葉的運動是轉動。13.(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相同距離內,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越短,說明物體運動得越 ;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越長,物體運動得越 。【答案】快;慢【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根據速度公式(速度 = 距離 ÷ 時間),相同距離下,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如跑步比賽,用時少的人跑得快);時間越長,速度越慢。【易錯點】 可能顛倒快慢關系,可通過“100米跑,10秒比20秒快”的例子理解。14.(2024三下·慈利期中)在搭建“過山車”時,必須要有 軌道和 軌道。【答案】直線;曲線【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設計過山車時要符合設計要求,需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小車能夠滾完全部軌道不能脫軌。15.(2024三下·慈利期中)雞卵包括卵殼、卵白、 、氣室等結構,其中卵殼具有保護卵的作用,氣室為卵孵化提供 。【答案】卵黃;氧氣【知識點】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雞卵的結構包括卵殼、卵白(蛋清)、卵黃(蛋黃)和氣室。卵黃是卵細胞的主要部分,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氣室儲存空氣,為卵孵化提供氧氣(小雞胚胎呼吸需要氧氣)。【易錯點】 可能漏填“卵黃”或寫錯“氧氣”,需記住“氣室=空氣=氧氣”。16.(2024三下·慈利期中)振興小學三年級(1)班的小科和小芳,利用小球、立方體、小木塊、木板通過實驗對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進行了如下探究:①②③(1)物體在①、②、③三個斜面上的運動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增加小木塊 B.減少小木塊 C.往里推動小木塊(3)立方體在斜面上靜止不動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4)小球在①、②、③三個斜面上的運動方式( )。A.始終不變B.①是不動,②和③是滑動C.①是不動,②是滑動,③是滾動(5)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與 關。【答案】(1)C(2)B(3)C(4)A(5)斜面坡度大小【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解析】【分析】(1)斜面坡度越大,物體下滑速度越快。圖中②坡度最大,①次之,③最小,故速度②>①>③。故正確答案為C。(2) 增加小木塊或往里推動木塊會使斜面變陡,減少小木塊會降低坡度,是錯誤方法。故正確答案為B。(3)坡度越小,立方體越易靜止。③坡度最小,立方體可能靜止不動;①②坡度較大,立方體會滑動。故正確答案為C。(4)小球在任何坡度的斜面上都會“滾動”,運動方式始終不變,與坡度無關。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1)誤選A,未正確判斷坡度大小,可通過“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大,坡度越大”來判斷。(2) 選C(往里推木塊),需理解“推動木塊會縮短底邊,增大坡度”。(3)選A(①),需知道“坡度越小,物體越難滑動”。(4)選C(①不動),需觀察:小球在斜面上因重力必然滾動,坡度小只是速度慢。(1)相同物體在斜面運動,坡度越大,運動速度越快,坡度越小,運動速度越小。③的坡度最小,②的坡度最大,因此物體在三個斜面上的運動速度為②>①>③。(2)斜面的坡度也就是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增加小木塊和往里推小木塊都能增加斜面的高度,從而增大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使坡度增加。減少小木塊使得斜面坡度降低。(3)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和物體的形狀、斜面坡度、放置方式都有關。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狀態有三種情況:靜止、滑動、滾動。物體的形狀和放置方式相同,坡度越小物體運動速度越小,③的坡度最小,立方體在斜面上最有可能靜止不動。(4)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狀態有三種情況:靜止、滑動、滾動。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都是滾動。因此小球在①、②、③三個斜面上的運動方式始終不變。(5)綜上所述,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與斜面坡度有關。17.(2024三下·慈利期中)人們在生活中會用到各種交通工具出行,下圖是不同工具的速度,試回答下列問題。運動的物體 速度(千米/小時) 運動的物體 速度(千米/小時)高鐵 260 自行車 15飛機 700 摩托車 70電瓶車 30 汽車 120(1)高鐵的速度是260千米/小時,是指高鐵每小時可以運動 。(2)關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快(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高鐵的速度小于摩托車的速度B.電瓶車的速度追不上汽車的速度C.飛機要比汽車快很多(4)按速度的快慢,下列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A.飛機、高鐵、汽車、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B.摩托車、飛機、汽車、高鐵、電瓶車、自行車C.飛機、摩托車、高鐵、汽車、電瓶車、自行車(5)從張家界到北京相距1567千米,小明想從張家界到北京去旅行,不適宜的工具( )。A.飛機 B.高鐵 C.電瓶車【答案】(1)260千米(2)C(3)A(4)A(5)C【知識點】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解析】【分析】(1)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可以用速度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高鐵的速度是260千米/小時,是指高鐵每小時可以運動260千米。(2)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根據路程=速度x時間的關系,我們在比較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時是在相同距離的情況下比較時間的多少,時間長,運動慢,時間短,運動快;在相同時間的情況下比較距離的長短,距離長,運動快,距離短,運動慢。故選C。(3)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可以用速度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高鐵的速度大于摩托車的速度,電瓶車的速度追不上汽車的速度,飛機要比汽車快很多。故選A。(4)按照運動的快慢,將交通工具1小時內通過的距離排序: 飛機、高鐵、汽車、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故選A。(5)從張家界到北京相距1567千米,小明想從張家界到北京去旅行,不適宜的工具是電瓶車,電瓶車速度太慢,不適宜長途旅行。故選C。(2024三下·慈利期中)下面是某實驗小組制訂的“蠶的一生觀察計劃”表。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下列各題。蠶的一生觀察計劃飼養時間: 2023年4月—2023年5月飼養地點: 教室食物: 桑葉觀察記錄方法: 填寫記錄表、寫觀察日記、攝像、拍照、畫圖……18.我們可以把飼養地點設在教室里,但教室里的溫度需要( ),蠶卵才能孵化。A.保持在0℃以下 B.保持在25℃左右 C.保持在40℃以上19.實驗小組觀察蠶卵的形狀,發現蠶卵是( )。A.三角形的 B.球形的 C.扁圓形的20.剪開蠶繭,我們能看見里面除了蠶蛹,還有一小塊物體,該物體是( )。A.蛹的糞便 B.蠶變成蛹時蛻的皮 C.沒吃完的桑葉21.蠶的一生要經歷四次大的形態變化,分別是( )。A.卵→蛹→幼蟲→成蟲B.卵→幼蟲→蛹→成蟲C.蛹→幼蟲→卵→成蟲22.如圖是同學們為即將孵出的小蠶建造的舒適的“家”,他們在盒蓋上扎了小孔是為了( )。A.使盒內外濕度保持一致B.使盒內外溫度保持一致C.使盒內外空氣流通【答案】18.B19.B20.B21.B22.C【知識點】觀察蠶卵【解析】【分析】本題圍繞蠶的生長發育過程,考查蠶卵孵化條件、形態特征、生長階段及飼養注意事項,答案均指向蠶的生物學特性和科學飼養方法。易錯點:(1)選A(0℃以下),需記住“蠶是溫帶生物,需要溫暖環境”。(2)選B(球形),需實際觀察:蠶卵中間略凹,邊緣圓,是扁圓形。(3)選A(糞便),需知道“蠶蛹期不進食,無糞便”。(4)選A(卵→蛹→幼蟲),混淆階段順序,可記“幼蟲先吃桑葉,再變蛹”。(5)選A或B,需理解“動物生存需要氧氣,孔是為了換氣”。能力要求:側重對常見生物現象的觀察記憶,部分題目需結合生活經驗推理(如溫度、空氣流通)。18.【分析】蠶卵孵化需要溫暖環境,25℃左右是最適溫度(0℃以下低溫會抑制發育,40℃以上高溫易導致死亡),故選B。19.【分析】 蠶卵是“扁圓形”,像小米粒,不是三角形或球形(球形更鼓,扁圓形較平)。故正確答案為C。20.【分析】 蠶結繭后變成蛹,期間會蛻一次皮,留在繭內;蛹不排便,繭內無桑葉。故正確答案為B。21.【分析】 蠶的一生:卵→幼蟲(蠶)→蛹→成蟲(蠶蛾),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故正確答案為B。22.【分析】 扎孔是為了“空氣流通”,讓蠶呼吸新鮮空氣,與溫度、濕度無關。故正確答案為C。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