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十校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地理試題一、單選題紡織服裝是浙江省的傳統優勢產業,隨著競爭優勢減弱,紡織企業紛紛轉向安徽、江西等中西部地區。2021-2023年,120個紡織服裝相關項目回流到浙江。完成下面小題。1.安徽省承接浙江紡織企業的突出優勢是( )A.勞動力和地價較低 B.紡織原料儲量豐富C.服裝消費市場廣闊 D.交通運輸條件優越2.2021-2023年,120個紡織服裝相關項目回流到浙江主要得益于( )A.交通運輸的改善 B.中西部地區環境污染加劇C.人工智能的推動 D.國際市場需求量大幅增長等邊淺蛤主要棲息于海水清澈,沙灘細軟的地方。南麂列島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貝藻類海洋自然保護區。某科研團隊對南麂列島大沙岙等邊淺蛤數量進行了監測和研究。下圖為南麂大沙岙采樣斷面示意圖(圖1)和大沙岙等邊淺蛤數量的月際分布圖(圖2)。完成下列小題。3.大沙岙適宜等邊淺蛤生存的有利條件主要是( )A.位于溫帶海區,光照充足 B.灣口較封閉,波浪作用小C.有冷海水上泛,溫度適宜 D.風力侵蝕強,泥沙較細膩4.大沙岙北7月較3月平均生物量低的原因是( )A.人類活動影響大 B.自然災害威脅大C.海水溫度影響大 D.東南季風影響大5.南麂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保護等邊淺蛤,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擴大潮間帶旅游活動范圍 B.在核心區禁止底拖網捕撈C.人工投放幼蛤使數量增加 D.修建防波堤減少潮汐作用2025年2月11日,爪哇島上最活躍的塞梅魯火山再次發生6次噴發。由于被云霧遮擋,有三次火山噴發未被直接觀測到。下圖為爪哇島塞梅魯火山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此次火山噴發( )A.可以用GIS實時監測噴發的全過程,疏散災民B.大氣中火山灰增多,地面輻射減弱,氣溫升高C.使富含礦物元素的火山灰進入水體,提高水質D.可能使爪洼島山區出現泥石流災害,加劇災情7.塞梅魯火山云霧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是( )A.冰川融水與巖漿活動形成 B.西北風遇地形的抬升成霧C.暖濕空氣遇寒流凝結成霧 D.冷空氣遇暖水面凝結成霧祁連山脈是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2021年4月祁連山北麓局部發生泥石流,造成嚴重災害。下圖為東祁連山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8.圖中山地荒漠草原帶的形成,體現了( )A.緯度地帶性分異規律 B.經度地帶性分異規律C.垂直分異規律 D.地方性分異規律9.圖中甲自然帶的類型及其成因最可能是( )A.山地針葉林帶水分條件好 B.高山灌叢帶土壤肥力好C.落葉闊葉林帶熱量條件好 D.寒帶苔原帶凍土面積廣10.該地區4月發生泥石流的主要動力來源是( )A.季節性積雪融水 B.高山冰雪融水C.季節性凍土消融 D.山地降水頻繁太行山是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地質時期的太行山區地勢較為平緩,后經地球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曲峽”。讀太行山區域圖(圖1)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圖2)。完成下面小題。11.構成太行山嶂石巖的巖石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曲峽”形成的地質過程是( )A.地殼抬升→河流下蝕→河流側蝕 B.地殼抬升→河流側蝕→河流下蝕C.河流下蝕→地殼抬升→河流側蝕 D.河流側蝕→地殼抬升→河流下蝕馬鈴薯具有耐寒、耐旱、耐貧瘠的習性。本著不與其他主糧搶水爭地的原則,農業部將我國馬鈴薯主產區規劃為五大優勢區。目前,我國逐步實施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下表為我國五大優勢區馬鈴薯綜合比較優勢統計表,數值越大,優勢越顯著。完成下列小題。地區 東北地區 西北地區 西南地區 華南地區 黃淮海地區2016年 0.87 1.71 1.68 0.74 0.162020年 0.8 1.64 1.76 0.82 0.1713.西北地區馬鈴薯綜合比較優勢高的原因是( )①市場廣闊②光照充足③干旱缺水④技術先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西南地區綜合比較優勢提高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化水平高,市場需求變大 B.全年高溫多雨,復種指數提高C.土地連片廣闊,大規模機械化 D.國家政策支持,優化種植結構15.我國實施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對保障糧食安全的主要意義是( )A.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 B.緩解耕地資源的壓力C.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 D.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是云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為治理滇池環境問題,云南省實施濕地引水等措施。下圖為滇池主要水系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6.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滇池是淡水湖泊 B.滇池是紅河流域的組成部分C.滇池位于內流區 D.周邊的小河自滇池流向四周17.有關滇池實施濕地引水帶來的生態功能正確的是( )①增加碳匯能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②改變濕地類型,提高地下水位,凈化水質③增加濕地面積,降低旱澇災害頻率④擴大濕地面積,促進水循環,調節氣候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下圖為局部地區某時刻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hPa)。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甲地天氣系統及氣流運動分別是( )A.氣旋,順時針輻散 B.反氣旋,順時針輻合C.高壓,順時針輻散 D.低壓,逆時針輻合19.此時( )A.渤海海域發布海浪預警 B.京津地區明顯降溫降水C.新疆地區氣溫顯著下降 D.陜西大氣污染物擴散快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新西蘭南島,其形態受板塊運動和以流水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響。下圖為新西蘭南島南阿爾卑斯山脈的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0.下列有關南阿爾卑斯山脈正確的是( )A.與太平洋中脊的成因相似 B.地處板塊生長邊界,火山噴發使山脈升高C.巖漿持續侵入使山脈升高 D.地處板塊消亡邊界,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21.假設不受內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該山脈( )A.東坡侵蝕強烈,山脊線西移 B.東西坡差異變小,走向改變C.西坡侵蝕強烈,山脊線東移 D.東西坡差異變大,山坡更陡研究發現,在全球變暖過程中,氣溫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北極地區,這與北極海冰減少對氣溫增幅的放大作用密切相關。差值(104km2)(差值=當月海冰面積-上月海冰面積)。下圖為某年各月北極海冰面積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22.據圖分析,該年北極海冰面積的變化特點是( )A.1月海冰面積最大 B.4月海冰減少最快C.7月海冰面積最小 D.10月海冰增長最快23.北極“極地放大效應”中,海冰減少對氣溫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A.太陽輻射增強,熱量獲得增多 B.地面反射減弱,地面輻射增強C.海面蒸發減弱,熱量損失減少 D.大氣逆輻射減弱,熱量損失少我國某地中學生進行日出方位觀測,下圖為同學們測得的該地日出時直立桿影年變化圖,陰影部分為桿影變化的范圍,張角兩邊分別為甲、乙日的桿影(測量時間為北京時間)。完成下面小題。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日為春分日 B.乙日日日出時桿影朝向西南方C.圖示右側為北 D.甲日晝比乙日約長3時14分25.該地的經度大約是( )A.117°E B.120°E C.127°E D.130°E二、綜合題26.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納米布沙漠是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沿岸多由海洋吹向陸地的風。研究發現,納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來源于奧蘭治河上游山區的巖石。材料二:下圖為奧蘭治河流域及其部分氣象站點資料。(1)根據材料推測奧蘭治河徑流量 (季節)多,徑流量向入海口 (增多/減少)。(2)納米布沙漠沿岸洋流的性質是 。從洋流角度,分析納米布沙漠成為“最干燥的沙漠之一”的原因 。(3)從外力作用角度,說明奧蘭治河上游山區的巖石演變成納米布沙漠沙子的過程。27.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甘肅金昌市是一座以開采冶煉鎳、銅等有色金屬為主的資源型工礦城市,有中國的鎳都之稱。金昌鎳礦的快速發展在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材料二:苜蓿耐旱、耐鹽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高30-100厘米,深入土層,根莖發達,具有產草量高、品質好等優點。為推進金昌地區牧草產業健康發展,提高苜蓿種植的產量和效益,某研究院開展了優良苜蓿品種引種觀察試驗。材料三:下圖為甘肅省區域圖。(1)分析金昌市作為資源型工礦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2)從土地資源的角度,說明金昌縣種植苜蓿的意義。(3)在品種引種觀察試驗中,研究人員特別關注作物耗水量、作物越冬率、作物生長周期等指標。請說明研究人員特別關注這些指標的原因。28.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為緩解水資源短缺,部分地區積極實施冬季人工增雪作業。下圖為哈薩克斯坦略圖,甲是哈薩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該國1997年將首都由甲遷至乙。材料二: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2013-2023年中國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累計金額約350億美元。投資項目廣泛覆蓋能源和礦業、基礎設施、制造業、農業和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1)簡析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甲遷至乙的主要原因。(2)分析哈薩克斯坦冬季實施人工增雪對農業生產的好處。(3)內河水運在哈薩克斯坦國內貨物運輸中占比較低,簡述其原因。(4)分析中國投資促進哈薩克斯坦城鎮化水平上升的原因。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A B D B B A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B D B A D C C D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C D B C C26.(1) 夏季/夏秋 減少(2) 寒流 寒流降溫減濕作用明顯/氣溫降低,蒸發減少受寒流影響空氣下層冷,上層熱,大氣層穩定/受寒流影響,氣溫較低,氣流不易上升難以形成降水。(3)上游山區的巖石風化后,經流水侵蝕,搬運至河口沉積;再經北上洋流搬運至納米布沙漠沿岸沉積;受由沿海吹向陸地風的侵蝕、搬運,最后沉積于陸地形成沙漠。27.(1)開礦破壞植被,生物多樣性減少;加劇水資源短缺,荒漠化面積擴大;冶煉產生廢氣造成大氣污染;重金屬滲入地下水/土壤,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尾礦堆積導致固體廢棄物污染。(2)防風固沙,保護土地資源;治理次生荒漠地,增加土地面積;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3)作物耗水量——該地區降水少,水資源短缺,需篩選節水品種。越冬率——冬季低溫易導致苜蓿凍害,影響次年產量。生長周期——無霜期短,需適應快速生長的品種。28.(1)甲地的人口、環境壓力大;分散城市職能;乙地處國家地理中心,便于輻射全國;北部資源豐富,遷都可促進北部開發;保障國防安全。(2)增加春季融水/保障灌溉水源;增加土壤墑情/抑制土地鹽堿化/減少土壤侵蝕;保護越冬作物;保障農業產量穩定(3)氣候干旱,河流流量小;水位季節變化大;結冰期長;易出現斷流現象;河流分布少且不均衡。(4)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村勞動力剩余;推動產業升級,提供就業崗位;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城市吸引力;勞動力從農村轉向城市/勞動力從第一產業轉向二、三產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