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遼寧省沈陽市沈文新高考研究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聯考地理試題一、單選題紀錄片《航拍中國》帶觀眾領略秦嶺南北的迥異風光。根據該紀錄片的部分圖像材料和解說詞,完成下面小題。解說詞一“一山一水決定了陜西的格局,把陜西一分為三……早春時節,自北向南,黃土高原大雪飄飛,關中平原小麥滴翠,陜南山地鮮花怒放。”解說詞二“迥異于南方梯田的潤澤,黃土高原上為旱地梯田。陜北的春天來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鋪上塑料薄膜。”1.以下關于陜西省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陜南山地位于亞熱帶 B.均位于我國北方地區C.境內河流春季易發生凌汛 D.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2.陜西梯田的南北差異表現為( )A.南方種春小麥,北方種冬小麥 B.北方梯田熱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C.南方梯田更重視引水灌溉工程 D.北方地膜覆蓋,作用是保溫、保水榆林市煤化學工業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構建“一塊煤一桶油到一匹布一件服裝”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下圖為陜西省年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3.榆林市成為陜北地區典型生態脆弱區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具有過渡性,降水變率較大 B.夏秋季節多大風,易受風蝕和沙化C.地處海陸交界地區,土地易退化 D.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地帶4.該全產業鏈模式對榆林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作用是( )A.緩解煤炭資源枯竭速度 B.擴大該區域環境承載力C.實現資源價值梯度躍升 D.降低初級產品運輸成本上海、倫敦都市圈均以0~50km為核心圈,下圖為2020年兩個都市圖人口密度隨圈層的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5.圖示曲線反映了兩個都市圈50~150km范圍內的主要差異是( )A.環境承載力 B.交通通達度 C.地區開放程度 D.產業空間布局6.上海都市圈高鐵網建設促進了區域內( )①產業集聚分布②產業分工協作③城市間差距擴大④產業同質化增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黃河流域水資源總量不足,時空分布不均,且與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不匹配。1987年,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對平衡流域內各省(區、市)的用水和促進黃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起到了積極作用,但30多年來各省(區、市)的分水比例一直未調整。2019年,有關部門基于“大穩定、小調整”思路對分水方案進行了適當調整。下表示意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中部分省(區、市)分水量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省(區、市) 1987年分水方案分水量 /億立方米 2019年調整后的分水量 /億立方米 變化值/億立方米青海 14.10 16.23 2.13寧夏 40.00 36.20 -3.80河南 55.40 60.49 5.09山西 43.10 42.31 -0.79河北、天津 20.00 9.76 -10.247.2019年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調整后,河北、天津分水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 )A.人口流失嚴重 B.生態環境改善 C.南水北調工程通水 D.產業轉型升級8.分水方案的調整明顯考慮了生態用水需求的是( )A.青海 B.寧夏 C.河南 D.山西9.推測影響黃河流域分水方案變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徑流量變化 ②汛期出現時間 ③冰情出現時間 ④含沙量變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津巴布韋位于非洲南部,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傳統化石燃料發電,能源成本高昂且電力供應不穩定。中國某企業助力其發展光伏(太陽能)發電,并協助該國在馬斯溫戈省建設了一個“光伏+儲能+柴油發電站”的能源系統。下圖示意馬斯溫戈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完成下面小題。10.5-9月該能源系統光伏發電量大,主要原因是此時段( )A.風力弱 B.氣溫高 C.溫差小 D.降水少11.與津巴布韋傳統發電方式相比,該能源系統的主要優點是( )①發電成本低②占地面積小③供電更穩定④技術要求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比最高。近年來,新能源比重不斷上升。下圖為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開采成本極低 B.使用歷史較悠久C.油氣資源相對短缺 D.能源需求量較大13.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對我國能源安全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A.保障能源供給量 B.能源不再依賴進口C.提高石油附加值 D.解決環境污染問題2023年9月,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關員在對一批超期滯港貨物查驗時發現,該批貨物為舊衣物,共計23.41噸,衣物表面有明顯褶皺、起球,且有大片污漬、口袋內紙巾殘留等。經鑒定,該批貨物屬于“洋垃圾”。完成下面小題。14.下列有關材料中污染物跨境轉移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會帶來危害,可以洗凈消毒后再銷售B.少量的舊衣物入境不會帶來環境問題C.可以促進貿易往來,減少進口成本D.舊衣物的來源不明,存在安全隱患15.下列國家最有可能替代中國成為此類“洋垃圾”接收國的是( )A.韓國 B.日本 C.尼日利亞 D.新加坡16.我國禁止“洋垃圾”跨境轉移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嚴禁有害有毒物質超標嚴重的產品入境②嚴格打擊走私高污染固體廢棄物的行為③加強海關對入境固體廢棄物的專項管理④加強國際協作,降低廢棄物處理標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曲靖市煤炭儲量占云南省30%以上,長期以資源型產業為主,是云南省的工業大市。近年來,由靖市通過補鏈強基、延鏈擴容、強鏈突破,培育硅光伏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國內唯一具有完整硅光伏產業鏈閉環的城市,實現了從“資源產業”向“綠色現代工業”的轉型。材料二 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是實現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需求,也是實現片區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曲靖市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涉及9個縣(市、區)共1764個,總投資估算約23.76億元。該項目計劃于2025年完成。材料三 下圖為云南省和光伏產業鏈示意圖。(1)分析曲靖市堅持硅光伏全產業鏈閉環發展的原因。(2)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大力發展硅光伏產業的戰略意義。(3)從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角度,列舉曲靖市礦山生態修復的可行性措施。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位于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盆地,秦漢以前曾是一個面積巨大的尾閭湖——豬野澤。經過歷代農耕屯墾,豬野澤迅速萎縮、退化,解放初期只剩下一個面積不大的青土湖。1958年,在石羊河上游修建了紅崖山水庫,一年后青土湖消失。如今,民勤縣東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包圍,沙漠、戈壁、剝蝕山地和鹽堿灘地占全縣面積的90%以上,人口集中分布在占全縣面積不到1/10的綠洲上,如下圖所示。材料二:為了擺脫水、土資源的制約,緩解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該縣實行了“關井壓田”、水資源“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等政策。材料三:民勤縣在特殊的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不斷加大防沙治沙和造林綠化力度。目前,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230萬畝以上,其中壓沙造林103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由上世紀50年代的3%提高到18%以上,成功阻隔了兩大沙漠的合攏。(1)運用地理學原理,分析民勤縣境內的豬野澤徹底消失的原因。(2)說明民勤縣出臺“關井壓田”政策的原因。(3)民勤縣在壓沙造林中大量采用了“梭梭”,試說明其理由。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黃河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溫帶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土壤鹽堿化、工業污染和快速城市化等是影響該區域土地生態系統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圖1示意黃河三角洲地區生態系統脆弱性等級空間分布,圖2示意黃河三角洲水系和地下水埋藏狀況。材料二:東營位于黃河入海口,是依托勝利油田發展起來的資源型城市。目前,國內首個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在東營建成并投入商業運營。石化公司改變了傳統注水驅油的方式,利用二氧化碳驅油技術(將二氧化碳注入油層中以提高油田采油率的技術),將二氧化碳送至勝利油田進行驅油并封存。(1)黃河三角洲曬鹽最適宜的季節是 ,分析其海鹽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2)簡析導致黃河三角洲東部地區土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較高的原因。(3)從河流水文特征角度分析黃河三角洲建港的不利條件。(4)從國家安全角度分析東營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的積極意義。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A C D A C A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A D C A17.(1)全產業鏈涉及上中下游零部件和產品的生產,可提高生產的穩定性,抵抗風險能力強:易形成規模效應,降低成本,獲得更高經濟效益;及時獲取市場信息反饋:利于推進技術進步,促進產業整體提升:有利于把控產業鏈中的產品質量,促進品牌影響力提升等。(2)促進國內太陽能開發,增加我國能源供應,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減少化石燃料的開發利用產生的生態退化、環境污染和碳排放,降低環境安全風險。(3)利用土方回填礦坑,培植土壤,移植草木,恢復地表植被,減輕水土流失:進行坡面修整工程(如降坡削坡,加固穩定等),消除廢棄礦山滑坡和崩塌隱患:增加綠化,增設景觀,改造成礦山公園、運動場所、露營場地等發展旅游業采用多種方式改良土壤性質,減輕土壤中的有毒物質,進行土地復墾,發展生態農業。構建人工濕地,提升水體凈化能力。18.(1)地處干旱氣候區,蒸發量遠遠大雨降水量;人口數量的增加,農耕面積的擴大,用水量增加導致入澤水量持續減少。(2)打井灌溉,會降低地下水水位,造成地表植被死亡。關井壓田可以減少灌溉面積和地下水開采量,合理和有效利用水資源。(3)梭梭是一種荒漠和半荒漠地區的先鋒植物,根系發達,耐旱,抗風,生存能力強,固沙、防風效果好。19.(1) 春季 條件: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蒸發旺盛;地形平坦,灘涂廣闊,曬鹽空間廣闊;淤泥質海岸,海水不易滲漏。(2)東部(沿海)距海近,易受海水入侵和倒灌;地勢較低,地下水位埋深淺,土壤鹽堿化較嚴重;海鹽生產(曬鹽)加劇土壤鹽堿化;油氣資源開采、運輸環節產生的污染較嚴重;較快的城市化加劇土地生態系統的破壞。(3)黃河流量小;流量季節變化大;有結冰期,航運價值小;含沙量大,泥沙淤積為地上河。(4)利用二氧化碳驅油,提升了原油生產能力,利于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減少了水資源消耗,利于維護國家水資源安全;二氧化碳采集和封存,利于達成國家雙碳目標,拓展發展空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